第一篇:四年级上册习作3的教学反思
习作3是让学生写一封信。根据这次习作要求,第一目标应定位在对家乡的爱,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爱家乡之情还是有一点的,但缺少提炼,我所要做的事就是唤起学生的情感,丰富他们的生活积累,使他们爱家乡之情能自然流露,从而情动辞发。
第二目标应定为在书信的指导上,书信除了格式的特殊要求外,还有书信文体特殊的功能,那就是典型的表情达意,满纸都是情,亲情、友情,关爱之情、思念之情应浸润于字里行间。如果忽视了这一点,书信就等同于作文,失去了其应用文应有的价值。
在格式方面,学生主要是在最后的祝愿语会有些问题,不知道也是空两格,往往会也靠左写或是紧接着正文写下去。还有靠右的署名和日期,常常容易颠倒。
通信的对象我觉得不必给学生限得太死,可以是写给一个认识的人,也可以写给一个名人,还可以写给一个素未谋面的人,让他们畅所欲言。
至于正文,可让学生在明确写信对象以后进行讨论,可分组进行。让同一对象的孩子一起讨论,然后集中讨论。小结出写作时的称呼以及内容,再一起指导如何把它写具体,写明白。
第二篇:《习作3》教学反思
习作3要求写一则体育新闻报道,我是这样教学的:
一、朗读范文,初步感知。
这是一篇新闻报道,其形式和语言都是学生不太熟悉的,我先让学生朗读范文,在朗读时注意观察题目,体会文章的内容。读后学生交流,总结出这样几点:题目要突出报道的最重要的内容,可以分两行写;在开头要交待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比赛结果;在写作中注意不要使用第一人称、不要进行详细地描写、不要出现对话。
二、扩充内容,加深印象。
有了初步的感知还不够,还要让学生多接触一些新闻报道。我让学生从报纸上找了几则新闻报道,并认真读了《口语交际和写作指导中的》几篇范文,学生在阅读中加深了对新闻报道的印象,尤其是注意新闻报道的语言要简练、概括,使用书面语。
三、提供素材,下笔写作。
前不久,为了完成习作2,我带领学生们开展了激烈的拔河比赛,这正好是一个很好的素材,于是,课上,学生们讲述了拔河的人员、赛事、结果,一篇体育新闻报道就水到渠成了。
第三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3指导
习作3指导
温馨提示:家长请务必督促孩子仔细阅读回顾此材料,再下笔写作文。谢谢!请你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写一封信,选择两个方面,介绍自己的家乡。
一、审题
1、本篇习作体裁为书信体,请注意书信格式。(1)称呼:首行顶格写,称呼后加冒号。
(2)问候语:另起一行两格写,问候语后加感叹号。(3)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分段写。
(4)祝福语:末尾空两格写,祝福语后加感叹号。(5)署名:顶最后一格。
(6)日期:顶最后一格写清年月日。
2、本篇习作需抓住两个点写——家乡的迷人风光和家乡的古老风俗,缺一不可。其中,风光略写,习俗详写。
二、习作要求
1、写风光时不能写家乡某个特定的景点,而应该写家乡全景,也可罗列多个景色。
例如:(1)我的家乡在昆明。昆明又叫“春城”、“花城”,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这里四季如春,风景如画,有“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怡人气候。(正确)
(2)我的家乡大理全年气候温和,一年四季都被暖融融的阳光包围,一抬头就能看到蓝晶晶的天空。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都让你感觉仿佛置身仙境。(正确)
(3)我的家乡昆明最美的地方要数翠湖。翠湖一年四季都是绿,草木繁茂,翠湖的绿树几乎覆盖了全部楼 台亭阁。从高处望去,只是一片绿树碧水,此时,就只剩一个字——“翠”。(错误)
(4)我的家乡大理最迷人的要数洱海。洱海的水晶莹剔透,映出船与人,之间还时不时的夹杂着悠闲自得的鱼儿。(错误)
2、写风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
(2)必须是家乡特有,而其他地方没有的。(如:三月三爬西山、赶龙头街、白族三月街)
(3)如写节日,那此节日必须是只有家乡过,而全国其他地方不过的。(如: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
3、描写风俗时,可查资料,但不能写成某一风俗的资料介绍,而是要再现场景,把重点放在描写这一风俗的盛大场面。(查资料后觉得哪种风俗好写就写哪种!)例如:(1)彝族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彝族各村寨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天地、祭火、祭祖先、驱除邪恶,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体现了彝族人民尊重自然规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错误)
(2)一支支火把又从四面八方聚拢来,汇成一条条火龙。接着,人们把火把聚在一起,燃成一个巨大的火堆。大家便围着火堆唱歌、跳舞、弹琴„„粗犷的欢呼声,悦耳的歌声,美妙的琴声,汇成了一首交响曲,在山谷中回荡,打破了夜的寂静。(正确)
(3)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错误)
(4)“水花放,傣家狂”,到了高潮,人们用铜钵、脸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戏追逐,只觉得迎面的水,背后的水,尽情地泼来,一个个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但人们兴高采烈,到处充满欢声笑语。(正确)
三、习作框架(正文部分)字数要求不少于400字。
第一段:对收信人发出邀请。(略写:2至3行)第二段:描写家乡迷人的风光。(略写:4至5行)注意:描写家乡全景全貌!
第三段:介绍家乡古老的风俗。(详写:不少于12行)第四段:再次邀请。(略写:2至3行)
例文:例文只供学习参考,不能照抄!
李雷同学:
你好!
去年去你们学校访问学习时,我们相识,并成为了好朋友。今年暑假,我想邀请你来我的家乡做客。
我的家乡石林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四季阳光明媚,沐浴在暖阳中的石林有一种恬静、闲适的美。在石林,抬头便能看到纯净晶莹的天空,那蓝汪汪的颜色让人心旷神怡;宽广的树林青翠茂密,偶尔传来生生鸟叫;嶙峋的怪石叫人拍手称奇,感叹大自然这位造物主的伟大。
我的家乡有一个古老的风俗,每年农历二十四日会举行盛大的火把节。到了这一天,整个山寨都会响起“朵格啦,格啦朵格啦(来啊,来庆祝火把节)”的欢呼声。人们吃完花陀肉,喝完杆杆酒后,便用熊熊的火把庆祝火把节。夜晚,一支支火把从各家各户飘出来,在庄稼地里游动。从远处看去,山上山下,尽是火把,无数的火把犹如天空中的星星,使人分不清哪是火把,哪是星星。一支支火把又从四面八方聚拢来,汇成一条条火龙。火光冲天,火星肆溢,天空和大地都在燃烧,仿佛整个城市都成为了一片火海,耀眼的光芒把夜晚照得如同白昼。紧接着,人们把火把聚在一起,燃成一个巨大的火堆。大家聚集成圈,手拉着手,踩着大三弦的节拍载歌载舞......粗犷的欢呼声震耳欲聋,悦耳的歌声远飘千里,美妙的琴声肆意流淌,汇成了一首豪放的交响曲,打破了也得寂静。人们尽情狂欢,彻夜不眠。
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被我的家乡迷住了吧?来吧,欢迎到我的家乡来,我和家乡人民一定会用满满的热情迎接你!
祝你幸福快乐!
你的好朋友 韩梅梅 2015年10月23日
第四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3》教案
习作三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读懂例文,对照“习作要点讨论”,了解写作方法及要求。
2.确定写信的对象,能按照一定的顺序,选择一两个方面重点来介绍自己的家乡。3.熟悉书信的格式。
4.能够按照书信的格式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写一封信,介绍自己的家乡,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按照一定的顺序,选择介绍家乡的内容,有重点地写。难点:写出家乡的与众不同之处。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采取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产生“乐于书面表达”的欲望。
2.注重评价学生参与习作活动的全过程的态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表达,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3.扬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准备 学生:信纸和信封 教师:课件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一、作前指导——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远方的同学给大家,大家想认识他吗?他就是居住在天山脚下的大草原上的哈萨克族小男孩王磊。你们想了解他的家乡吗?那就让我们来读一读他写给远方的小伙伴李阳的信。
(二)学习例文,领悟书信的内容,把握书信的格式。
1.自由读文,思考;在信中,王磊向李阳介绍了他的家乡的哪些方面呢?
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指名回答。板书:迷人的风光 古老的风俗
3.这些地方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王磊是怎样来写的呢?老师建议大家再去读读这封信。
4.指名回答后教师总结:用上平时自己了解的关于家乡特色的材料,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把自己最想介绍给好友的地方:古老的风俗——赛马写得特别具体。
5.这是一封信,你发现了写信的格式与我们平时的习作有什么不同了吗? 6.同桌互相交流。7.指名交流,一起做批注。
教师相机点拨:书信由六部分组成:称呼、问候语、正文、祝贺语、署名、日期。(1)称呼在信的开头,要顶格写。称呼后面加冒号,表示请你注意下面我有话要说;
(2)第二行空两格写问候语;
(3)第三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是信的主要内容,凡是要说的话,要谈的事都写在这部分。一层意思可以分为一个自然段;
(4)祝贺语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一般是写表示敬意、祝愿、勉励的话;(5)正文写完后,另起一行,在靠右处写署名,在署名的下一行靠右写日期。这里说一个顺口溜,帮你记住书信的格式: 称呼一定顶格写,问候话语别忘记。信的正文分段写,另起一行写祝语。名字写在右下方,紧接一行写日期。环节
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三)根据习作要求写作。
1.读了王磊写给李阳的信,我们了解了天山脚下的迷人风光和古老的风俗,让每一个读了这封信都产生了要到他的家乡走一走,看一看的愿望。如果让你也来像王磊一样来介绍介绍我们自己的家乡,你想介绍什么呢?静静地想一想。2.小组交流。3.指名全班交流。
板书:独特的地理位置 榴园风光 丰富的物产
4.播放《榴花正红》风光纪录片,再次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确定写作的重点。
5.明确本次习作要求。教师点拨:没有远方亲朋好友的,可以给其他人写信,写给文中的王磊和李阳也可以,还可以写给知心姐姐、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等,家在外地的同学还可以向家乡的小伙伴介绍我们峄城。6.动笔写,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环节
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三)学生继续写习作。
教师巡视,针对现场习作进行个别指导。环节
三、作后展评---星级评价,评改提高
1.互相交流。(6分钟左右)2.全班交流:(8分钟左右)
(四)复习写信格式,誊写。
(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写信的方式向别人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想把自己写的这封信寄出去的同学,课后可以用信纸再誊抄一遍,抄写时也要注意书信的格式。老师还要提醒你,别忘了写信封。有人会写信封吗?(出示信封样式)
这里说一个顺口溜,帮你记住书信的格式:
称呼一定顶格写,问候话语别忘记。信的正文分段写,另起一行写祝语。名字写在右下方,紧接一行写日期。信写完了,还要写信封。
第一行的方格里写收信人地址的邮政编码,下一行写收信人的地址。地址要写具体。中间一行写收信人的姓名。下边靠右写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在最后一
行写上寄信人地址的邮政编码。我们这的邮政编码是277300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次习作要求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写一封信,选择一两个方面介绍自己的家乡。对于家乡学生并不陌生,家乡的景色、物产等风土人情,特别是家乡最近的变化还是比较熟悉的,教师只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想向别人介绍的就可以了。问题是,此次习作要求是写给远方的亲朋好友,这对于学生来说就有问题了。因为学生受阅历的影响,平时并不太了解自己家究竟有哪些远方的亲戚,自己也很少有远方的好友。因为地域的限制,学生们的亲戚绝大多数都在家乡生活、工作,所以,一时之间他们根本想不起来或找到自己写作的对象。对象不明,又怎么可能会针对性地介绍呢?因此,教师要布置学生课前向父母打听自己家的远方亲友的情况,多长时间不回来了等等。对于那些确实没有远方亲友的学生,可以写给其他的人;班上的外地学生可以变通一下,请他们向家乡的亲戚朋友介绍自己现在生活的第二故乡——峄城。书信的格式可以在阅读例文时加以指导,还可以在写完文章后再次点拨。
不足之处:教给学生方法,长期以来,我们在作文课上,教师更多的是提出一些要求,而很少向学生提供符合要求又能够操作的方法和要领。就拿写介绍家乡来说,我们经常提到,学生也不陌生,但怎么写,有没有规律,要解决哪些问题?这些光靠提供概念是不够的,还必须提供一些能够实际操作的方法和要领。在这方面,我这节课做了有益的尝试。告诉学生介绍家乡时要注意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实例来进行分析,并教给学生写介绍家乡的方法。
教学建议:扬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这次教学还给我一个启示就是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把学生当成接收器来进行教学,学生有自己的思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能力。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和文字表达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发挥才能的舞台,无论是背诵、回答问题、还是口头作文,都让他们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增强自信心。
第五篇:苏教版第十册《习作3》教学反思
苏教版第十册《习作3》教学反思
第三篇大作文是学写新闻报道,这本来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种练笔体裁,可是教材习作要求却限制必须写体育竞赛或学习竞赛的内容,这让我就不太明白了。如果马上组织竞赛,再来写这篇报道,就是应景之作,纯粹为了写作而比赛,毫无意义;假如是写以前经历过或观看过的竞赛,那么事过境迁,而新闻最讲究时效性,也没有多大意思。而且教材中的范文是报道某市九支学校篮球队比赛最终谁获得了冠亚季军的事,标题冗长不说,正文部份我认为也比较啰嗦。
基于此,前天上指导课的时候,我只是让学生初读了范文,了解一下新闻的写作特点。我扩大了写作范围,把课堂作文延伸到了课外,布置学生在2-3天内,亲自去采访一条新闻,可以是马路新闻,校园新闻,班级新闻,也可以是本镇新闻,家庭新闻,父母工作单位的新闻,然后直接写在作文簿上。
在四年级的时候,我曾经利用早读开展过一学期的“小小新闻发布会”活动,每周一个早读,4个同学发布;我在担任大队辅导员期间,创办了红领巾广播站,曾指导大队部的小记者采写过新闻,当初的稿子还存在电脑,我打印了6篇出来,张贴在班级让大家借鉴。这些都是有利条件。
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采访不到重大新闻,写写身边发生的新鲜小事,恰如其分。我让他们以“据本台(报)小记者XXX报道”的格式开头,把采访到的新闻写下来,并强调只能叙述事情的大体经过,不能有详细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刻画,但最后可以一句话的记者感受、友情提醒等口吻结束。至于新闻标题,可以一两句概述新闻要点,但一定要简洁,也可以不写。我还特别强调: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千万不能闭门造车,编造一条假新闻以哗众取宠。
今天下午,作文本都交来了,我粗略浏览后,发现大家篇幅控制较好,没有超过200字的,毕竟狭义的新闻追求简明真实,不是通讯或特写。弟子们写的事情都是发生在本周的,区别在于有的新闻是作者亲眼所见,有的采访他人获得。美中不足是:
1、有的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语焉不详;
2、标题不够凝练或准确;
3、有的和书信格式混淆,末尾加了署名和日期。
下面选录王雨婷、鲍提多的佳作: 第一篇新闻:
一男子意图伤人马路上狂奔 据红领巾广播站记者王雨婷报道:
2010年4月4日晚20:30分左右,一持刀男子从乌江故乡饭店巷子口冲出,前方一男
子拼命逃窜。被追者逃进一家网吧,持刀男子失去目标,将菜刀塞进衣服,索性坐在马路边守株待兔。后有第三个男子追来,对意图伤人者进行劝解,最后说服该男子,两人离去。
记者目睹了事件整个过程,据记者调查围观路人得知,三人以前是朋友,后来因为一些小事而反目成仇。在这里,记者提醒大家:交友须谨慎。
第二篇新闻:
两轿车对撞车主头破血流 据中央电视台记者鲍提多报道:
2010年4月5日在距离乌江10公里的香泉湖境内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
当时,两辆小轿车在十字路口对碰,车头撞瘪,一位车主头部流血过多当场休克,另一位车主受了重伤。路人拨打了110,有人扶伤者休息,有人用纸给伤者擦血。记者亲眼所见,很快,交警就赶到了事故现场,120把伤员紧急送往医院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