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摘要:本文从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说起,讲述了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的现状,并提出了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初中物理知识虽然是基础性知识,但是对于初次接触物理学科的初中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不论是对理论知识,还是对物理实验都明显生疏.如果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多数初中生都没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很多时候都是等着教师讲解,而多数的教师采取的又是课本、粉笔,黑板的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学生被灌输知识,提不起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主动学习,勇于探索,全面发展.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的现状
1.学校的基础教学设备欠缺,教学辅具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
在一般中学,还不具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的授课方式依旧是面对面的讲解.例如,在讲“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没有可以让学生听到声音的设备,自然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
2.教师的教学设计没有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存在厌学情绪.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很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与一些初中物理教师的接触中发现,有的教师的教学都是体现在尽责任的部分,并未深入替学生的学习考虑,在教学设计上一板一眼,无新意.因此,学生上了两三节课以后就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并开始厌学.
3.课堂、课外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兴趣影响不够,与生活的联系不强.
物理是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它的理论知识基本都来源于生活,尤其是初中物理,涉及的内容都是具有生活常识性的.可是笔者发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课堂气氛僵化、课外氛围影响差、理论知识与生活联系不强等问题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的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初中阶段的学生基本都还处于青春叛逆期,多数学生都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情绪.针对这一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成了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在笔者的教学生涯中,经常会听到学生抱怨说:“物理太难了!不想学了!”由此可见,初中生对物理学科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物理学科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二是学生对物理学科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激发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迫在眉睫,是每个初中物理教师都需要在教学中考虑的内容.
1.加强学校基础教学设备的构建,尽量给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发展的平台.
学校的教学设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教学设备可以为学生的兴趣提供发展的平台.例如,在讲“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响度与什么有关”以及“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时,教师就需要使用多媒体设备来进行教学设计.
2.在教学中多一些新颖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比较强烈的年纪,只要教师的教学设计新颖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难.例如,在讲“大气压强”时,教师不要一进教室就老生常谈,可以先给学生看看实验结果,盖在装有水的杯子上的纸片在杯子倒过来以后竟然不会落下来,学生好奇,便产生了兴趣.
3.在教学中营造出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中营造出一定的学习氛围,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响度与什么有关”时,我给学生带了一把口琴,吹奏了一曲《童年》,然后引入教学内容.氛围来了,学生兴趣也来了.又如,在讲“重力”时,我给学生讲了牛顿在苹果树下看书的故事.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4.开展第二课堂和课外学习活动,增强课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单调的学习生活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需要丰富的学习生活.将课堂引入课外,延生更多的生活小常识,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增强学生与大自然的联系,就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
总之,初中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在物理学习中,兴趣尤为重要.因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物理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邓新岳.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5).
胡波.初中物理教学兴趣培养方法[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8).
第二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好物理,对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的其它学科将有很大的帮助。而学生普遍感觉物理难学,觉得“物理概念越学越多,定律、定理越学越乱,题目越做越难”,因此,有不少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若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消除学生学习的障碍,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物理,会怀着一颗求知的心去探索物理这个美妙的世界,从而为学好物理奠定基础并提供保证。
一、提高学生对物理的认识
物理学作为人类探索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的最有力的工具,有着和为人类一样古老的历史。物理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及人类本身的智慧的结晶。可以说,它本身就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要让学生意识到人类的进步和文明无一不闪耀着物理学的光芒,物理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进入科学技术的任何一个领域都必须敞开物理学的大门,树立学生学习物理学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物理的目的不仅在于单纯地学习一些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物理学,使自己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较好的训练,培养自己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唯物辩证观,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好物理学,不仅能了解物质世界的奥秘,同时还能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为将来进一步探索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利用“好奇”心理,激发求知欲,培养兴趣
中学生对成长过程中见过的很多新鲜事物和新奇现象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驱使他们想寻找这些现象和事物发生的原因,这种好奇心正是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的动力和源泉。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仍是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促使学生去探索。例如,大气压强这个概念,对中学生来说进比较抽象的,因而精心设计演示实验来调动学生积极探索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水杯厚纸片”的演示实验:在装满水的杯子上盖上纸片,将杯倒过来,放开手后,厚纸片为什么不会掉下来?是不是受到一个向上的力?那么这个力是谁施加的呢?接下来教师再和学生共同做“马德堡半球”实验,空心的半球合在一起,用两抽气筒抽出球内的空气后,请两个大个子学生用力往两边拉,结果两名学生滿头大汗,而结合在一起的半球并未被拉开。这是为什么?教师打开半球管子上的开关,嘶嘶声响过后,两手轻轻地就把两个半球分开,学生感到惊讶,充满了好奇。经学生们认真思考和热烈的讨论,学生最终认识到大气具有压强,而且大气压强在任何方向都存在。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探索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愉悦,就会更加激发他们潜存的愿望,此时的学生思维就会十分活跃,教师这时应抓住时机,向学生发问: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呢?这时学生们就广开思路充分想象:有的说,在喝汽水时把吸管插入瓶中,用嘴吸就能吸到瓶中的汽水,这个现象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有的说,用嘴吸空的塑料袋,就会看到塑料袋瘪下去,这也是由于大气压存在的缘故„„这样,通过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三、利用“好动”特征,鼓励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一切自然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在对自然现象观察的基础上从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物理学的发展也是如此”,可见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离不开观察,观察是实验的前提,实验是观察的发展。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也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条件在课内尽可能让学生多动手、多实验,使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独立探索物理世界的本质,体验科学探索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在课外,多开展活动,比如参观、访问、听讲座、看科普展、参加物理竞赛等,让学生不仅从课内学习物理知识,在课外也能增长见识和开拓视野、丰富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同时,还应多鼓励学生参 1
加各种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鼓励学生搞小发明、小创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四、注重师生的感情交流,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是双边活动,师生之间不仅有认知信息的传递,还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和情感两方面的动态人际过程。学生可能因为不喜欢老师而厌学,而学生的厌学情绪,往往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发挥,容易使教师在教学中产生急燥情绪,这样在学生中产生逆反心理,影响课堂的教学气氛和教学效果,所以作为教师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要有充分的耐心,一定要擅于利用情感因素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要很好地进行自我情感调控,使自己的情感一直处于饱满、愉悦、热忱的状态,以感染学生情绪,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教师还应对教材进行适当情感处理,避免学生学习时的枯燥乏味,并且能够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加工处理,使用情感迁移法、言语情趣法、拟人比喻法、轶事插入法等方法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使教学内容高质量完成。教师还应注意师生感情的交流与培养,在学习、生活中处处关怀和爱护学生,与学生多交流、谈心,对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要单独加以辅导,帮助他们分析学习差的原因,提出其改进学习的方法和建议。再者,教师还应该积极了解同学们对自己教学的意见和要求,根据学生的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更加受到同学们的欢迎。总之,优秀的教师一定要注重利用情感因素来教学,使学生爱上物理课,爱学物理。
五、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物理兴趣
有的学生在初中时对物理兴趣很浓,而到了高中阶段却逐渐失去兴趣,甚至讨厌学习物理。其原因是从初中到高中,物理学习的层次、要求明显不同。初中物理以定性讨论为主,而高中物理以定量描述为主,学生对这一转变常常不习惯,出现所谓的“台阶过高”的障碍,尤其是由物理概念的定量化而引进较多的数学表述、数学测量和数学计算,进一步增加了物理学习的难度。正因为此,使学生学习起来颇感吃力,往往花了功夫却没有成效,从而失去信心和兴趣。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足够重视,多了解、分析其学习困难的原因,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法降低台阶,适当放慢速度,逐步使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加强理解和认识。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不应直接进行定律的实验和理论讨论,而应首先从力和加速度的概念入手,讲清力的概念、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加速度的概念以及质量的概念,从而做好有关的知识铺垫,再引入定律的实验,最后进行理论讨论。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牛顿第二定律,从而掌握好这一定律。总之,在实际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物理学习能力,使他们恢复自信,再次对物理产生兴趣并提高兴趣。
六、结束语
在中学物理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障碍,拓展学生思路,从而达到既让学生掌握了物理知识,有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
第三篇:浅谈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洋浦中学朱娟
兴趣指兴致,是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的倾向。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痛苦,学生忙于脱身。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有效的。
根据笔者多年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以下几点可以较好的培养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兴趣。
一、利用“开场白”,上好“第一堂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初二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学科,学生往往对新事物会产生好奇心。因此,在第一堂师生见面课的时候,教师除了一些常规的自我介绍、纪律要求等,还要特别介绍一些有趣的物理知识案例,如孔明灯、死海、核潜艇,宇宙飞船等。这些都会极大的引起学生的求知兴趣,这时老师应抓住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反问:“同学们是否想了解这些?”但是,凭同学们现有的知识还不能解释,所有的答案都在我们即将要学到的物理学科里。要想了解这些知识,从今天起我们就来学习新的一门课程——物理。可以讲到下课铃响,让学生感到意犹未尽,一节课下来,一方面会让学生认识到老师知识渊博,对老师产生敬佩心理,同时又会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想要学好物理。
二、注重课堂授课,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规律和原理一般都比较抽象、概括,物理学中许多规律、定律是前后相连的,而中学生的思维缺乏连贯性,往往停留在表层认识上,抽象思维尚未形成,假如教师照本宣科授课,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厌倦疲惫、兴趣降低。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要联系生活情境,精心设问,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习新课,能感到所学的内容有趣味、有意思。例如讲授《光的折射》时,可先联系生活情境,透过圆形金鱼缸看缸里的鱼会发现鱼变大,透过装满水的杯子看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发现筷子在分界处折弯,为什么呢?这些都是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知道的现象。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学生必然会产生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三、创造成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一般说来,在刚开始学习物理时,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是很浓厚的。此时,如果有了成功的收获就会使兴趣得到加强,进而强化学习物理的动力,否则屡屡的失败就会抵消原来的兴趣。因此,教师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往往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在设置课堂提问时,可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比如,教师向基础较差的学生提问时,应注意问题的难度,避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免他们由于答不出而处于尴尬的境地,从而产生自卑感。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题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也可根据不同难度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提问方法,比如,一些较难的问题,可以采用启发式提问。
在每单元授课完后,教师要认真进行单元归类复习,精心设计测试题,对于较难的题目在复习时可进行一些暗示,对差班甚至不惜“漏题”,使他们在复习时具有针对性,在测试时获得一定的成功,从而提高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建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四、多用赞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改变用“一个标准”来要求和衡量所有学生,在教学中去努力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长处、能力等,适当的赞美之词可以获得学生的好感,而且还可以使教、学双方在心理和感情上靠拢,缩短彼此间的距离。
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他人的肯定、承认和赞扬,只要不是过分的吹捧,人们听了都会心花怒放、非常开心。如在学生主动回答时答错了,受到同学“嘘”声时,教师要主动表扬,虽然他答错了,但他勇敢、大胆、主动,我们应向他学习,这时同学们就会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再如有一个学习较差但字写得很好的学生,教师夸他字写得不错,好好练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这个学生听了后,非常鼓舞,学习开始认真起来,一个学期后成绩大有起色。
五、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物理知识应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例有很多,教师在生活中应注意收集和挖掘,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例如,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尾巴——铁链?在干燥秋冬季节里,在黑暗中脱下化纤衣服,往往能看到火星闪烁,这是什么现象?通过引导,学生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进而深入思索其中原因。
六、重视实验课教学,用趣味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思索得来的,在物理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动手做实验,更要引导学生动手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在上光学课程前可布置学生去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的实验: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拿出水后,又是直的。学生看到这些奇异的现象后,会有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心情,并在此基础上去看书,去找原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也是我们教师最愿看到的结果。
七、提高教师教育水平,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事实表明,初中物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包括教学技术手段、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准。综合表现出来的教学魅力更是青少年学生产生崇拜心理的基础。正是这种教学魅力吸引着学生的注意,从而启发并促进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水平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如:在讲势能时,可向学生说,当楼上有一根鸡毛落下并砸向头时,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不怕。如再问,若楼上落下个玻璃瓶呢?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用手护
住头顶说,快跑。从而说明物体的重力势能和质量有关。在讲重力势能和物体被举高度有关时,可以用人从课桌上跳下来和从三楼上跳下来进行比较,肯定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总之,兴趣属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每个学生在“兴趣老师”的培养教育下逐步得到发展,从而走向成功,这正是我们教育者最愿看到的事实。
第四篇: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学习的动力。一个人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将会充分发挥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初中学生的心理状态看,他们的学习活动最易从兴趣出发,被兴趣所左右。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是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任务。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重视实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在教学中,只有重视实验,适时创设情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1.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例如,在讲授“大气压强”一节时,可以让两个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使他们感觉到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然后可以模拟“托里拆利实验”,在装满水的托里拆利管管口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脱落,然后慢慢移走纸片,水柱还不脱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不仅存在而且很大。通过实验演示或主动参与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心中充满进一步探究的激情。
2.用具有惊险性、出乎学生意料之外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联,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外,即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例如,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鼻子,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老师担心,生怕摆球会碰到老师的鼻子。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作好了准备。
3.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可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在讲到杠杆时,可以提出问题:砌成埃及金字塔的大条石重达几十吨,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怎样才能移动这些大条石呢?接着提出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硬棒,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并准备好演示实验――用一个小钩码撬动一块大石块,让学生意识到“四两可以拨千斤”,一定会引人人胜、妙趣横生,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
二、教师授课时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让学生学得愉快。
1.生动风趣,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
2.教师授课时要有丰富的情感,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情趣。教师的教学情感,是课堂语言艺术的应用。教师在上课时应当声情并茂、教态自然,眼神中充满对学生的期望,这样方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3.运用有趣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有趣的物理现象启发学生,应用物理学家的事迹鼓励学生。例如,通过爱迪生在千百次试验中发现钨丝,告诉学生成功需要恒心和毅力,并让大家体会爱迪生的名言“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4.运用合作、探究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传统的教学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课堂气氛紧张、沉闷,缺乏应有的活力,学生厌学,学习效率较低。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而坚持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非常必要,教学中可通过一定的问题,老师留出一些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并发表各自的意见,引导学生通过生生合作或师生合作解决问题,并对知识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5.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兴趣。中学生有较强的竞争心理,他们争强好胜,上进心强,对荣誉有强烈的追求,因此教师在平时检测中应当先易后难,尽可能让学生得高分。教学中可定期举行小型竞赛、物理学史演讲比赛、基本概念抢答赛、物理规律猜谜赛、设计新型实验赛,通过这些竞赛活动让差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在多种尝试中寻求到自己的“对应点”,一旦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因此而被别人尊重,便产生了上进心,从而达到进步的目的。
实践证明: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一条基本原则。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应通过各种方法,采用形式多样的手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地领略到学习物理知识的无穷乐趣和无尽的奥妙,把暂时的兴趣转化为永久的动力,从“苦学”过渡到“乐学”,从“难学”过渡到“易学”,从“要我学”过渡到“我要学”,真正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第五篇: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课间10分钟里,校园里总是热闹、沸腾的,铃声一响,就像赶鸭子般学生纷纷跑回教室。这时几乎每个人心里都有没做完的事情,整个班看上去就好像一盘散沙,学生精神很不集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急着开始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好。但如果能抓住儿童好奇、贪玩的本性,创设特定的情境或者设置适当的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自然就会跟着你的思路走。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中,在复习完“34+23”的计算方法后,先以一只机灵的小猴子的画面来吸引学生,接着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小猴子提出“34+28”该怎样算的问题来揭示课题,此外还可以设置悬念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图文并茂的开头,学生能不为之吸引吗?在讲课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绪、课堂表现等非智力因素,适当地穿插课间操、笑话、游戏、猜谜语、唱歌等教学手段来调节学习气氛。如在教学“笔算法则”时,教师不需要刻意强调,学生就能记住“进位一”和“退位点”,教学效果甚佳。
二、探索教法,减轻学习负担
数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我任教的两个班中,一个班自觉性强,纪律好,学习勤奋踏实,在这个班上课能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另一个班则活泼好动,即使我讲的是很生动的话题,也总会有些意料之外的回应。根据两班不同的特点,我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前者以多讲、多练、多思的方法,以多种形式拓宽思路,使他们能较系统地掌握知识并得到提高;而后者则用不同的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动手、多讨论,开展个人及小组比赛,设置奖励,增强学习的可参与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对教学安排作适当的调整。例如,在教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后,我发现学生对“比多少”含义的理解仍不够清晰,为此我特意安排了一节应用题提问课,给出两个条件“花园里有7只蝴蝶,9只蜻蜓。”先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四人小组互相讨论、交流意见,让学生有目的地说,最后部分学生都能理解“求和”“比多”和“比少”这三个问题的含义,看见学生学得起劲,于是我把题目的难度加大,在原来的两个条件的基础上,再多加一个,变成“花园里有7只蝴蝶,9只蜻蜓,10只蜜蜂。”三个条件,这时不少学生已经能灵活地利用其中任何两个条件提出对应的求和、简单的两倍比多比少等问题,然而令我感到意外的是,有的学生甚至能提出像“蝴蝶比蜜蜂和蜻蜓少几只?”这样的三步比多少的问题。课件,只要能适当地加以引导,便能更好地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三、加强实践,让学习更贴近生活
活泼、好动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学生的这种天性,允许他们充分调动眼、耳、口、手,让他们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议一议、嗅一嗅、摆一摆,感知学习。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认识元、角、分的概念对6岁孩子来说的确有点模糊,有些学生甚至根本不会区分元角分面值的大小,更不用说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针对这种情况,除了积极与家长联系取得配合之外,我还在课堂上创设小商店的情境,设置不同形式的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体验生活,通过实际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四、及时反馈,提高学习效率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希望所做的都能得到教师的认同,尤其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他们更需要教师及时地作出评价。在教学中,当发现学生有独特的见解时应给予肯定或建议;在学生做练习时应及时巡视检查,做对的给予肯定,做错的引导其分析原因,改正错误;对课堂表现有进步的应及时表扬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对表现不好的应及时进行教育。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认真分析其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力求每节课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