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忏悔·第二节的文言文及翻译

时间:2019-05-15 12:45: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祖坛经·忏悔·第二节的文言文及翻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祖坛经·忏悔·第二节的文言文及翻译》。

第一篇:六祖坛经·忏悔·第二节的文言文及翻译

作者:佚名

“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慧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又烦恼无边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又无上佛道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觅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愿力法。”“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归依戒。善知识,归依觉,两足尊②;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从今日去,称觉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归依。凡夫不会,从日至夜,受三归戒,若言归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今既自悟,各须归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归依也。”“善知识,既归依自三宝竞,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总随我道: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自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自归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归依。”

译文

“善知识们,无相忏悔讲过了,再向各位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大家要用心听:自己心中的无数众生我要发誓超度,自己心中的无边烦恼我要发誓断绝,自己本性中的无尽法门我要发誓学习,自己本性中的无上佛道我要发誓修成。各位善知识,大家不都说无边的众生自己要发誓超度吗?这么说,就不是慧能去超度。善知识们,所谓心中的众生,就是邪迷之心、狂妄之心、不善之心、嫉妒之心、恶毒之心,像这样等等的心思,都是众生,必须各人靠自己的本性自我超度,这才是真正的超度。什么叫靠自己的本性自我超度呢?就是自己心中偏见、烦恼、愚痴的众生,用正确的见识来超度。既然有了正确的见识,就用般若智慧来打破愚痴迷妄的众生,各人超度各人自己。邪念来了就用正见超度,迷惑来了就用觉悟超度,愚蠢来了就用智慧超度,恶念来了就用善念超度,像这样超度,就叫真正的超度。再说无边的烦恼要发誓断绝,是指用自己本性中的般若智慧除掉虚妄的念头想法。无尽法门要发誓学习,那必须自己明白了悟自己的本性,经常按照正确的佛法行动,这才叫真正的学习。无上的佛道发誓要修成,就必须经常虚心体会,按照真正的佛法行动,不要刻意偏执地追求所谓觉悟,就能使般若智慧经常产生,不偏执于真,也不偏执于妄,这样就可以见到佛性了,就可以很快成就佛道了。大家要永远记住修行四弘誓愿的有效方法。”“善知识们,现在已经发过四弘誓愿了,再给各位善知识传授无相三归依戒。善知识们,归依觉悟,就能‘两足尊’;归依正法,就能‘离欲尊’;归依净土,就能‘众中尊’。从今天开始,就要把觉悟当做老师,再不要归依各种邪魔外道,要以自己本性中的佛、法、僧三宝来自证自悟。奉劝各位善知识,要归依自己本性中的三宝。佛,就是觉悟;法,就是正道;僧就是净土。自己的心归依了觉悟,邪迷之见就不产生了。因为不再有邪迷之见,就减少了尘俗的欲望而能知足,就能远离金钱美色的引诱,这就叫‘两足尊’。自己的心归依了正道,每一个念头都不再有邪见,因为不再有邪见,就不再有别人和自我的区分意识,不再有骄傲、贪恋、爱恋、执著,这就叫‘离欲尊’。自己的心归依了净土,所有的凡俗牵累和爱欲的境界,都不会再对自己的本性发生污染,这就叫‘众中尊’。能够这样修行,就是自然归依。凡俗人不理解这一点,从早到晚,都在形式上接受三归的戒律,却不明白说归依佛,佛在哪儿?如果不知道佛在哪儿,又凭什么归依呢?这样说归依佛就成了说谎话。各位善知识,要各人自己观察,不要错用了心思,经文上说得很清楚,要归依自己本性中的佛,没有说要归依别的佛,不归依自己本性中的佛,那就没有找到归依之处。现在既然已经自己觉悟了,各人要归依自己内心的三宝,在内调理自己的心性,在外尊敬别人,这就是自然归依。”“善知识们,讲完了归依自己的三宝,各人都要牢记于心。我再给大家说一体三身自性佛,让你们见到三身佛,了解自我觉悟自己的本性。现在跟着我说:以自己的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之佛,以自己的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之佛,以自己的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之佛。各位善知识,色身就像房屋,不能说归向房屋,向来的三身佛,都在自己的本性之中。每一个世人都有这三身佛,只是因为自己的心被迷惑,不能认识自己内在的本性,却到外面去寻觅三身如来佛,看不见自己身中就有三身佛。你们听着,让你们在自身当中见到自己本性中原有的三身佛。这三身佛,是从自己的本性产生的,不是从外边寻找得到的。”“什么叫清净法身佛呢?世人的本性原来就是清净的,万种佛法都从自己的本性中产生,但思想意念那些恶事,就会产生邪恶的行为;思想意念那些善事,就会产生善良的行为。像这样各种佛法出现在自己的本性中,好似天空本是清明的,太阳和月亮本是照耀着,只是因为浮云的遮盖,变得上边明亮而下边阴暗,忽然遇上风吹来云散了,上边和下边又都变明亮了,天地万象又都显现出来了,但世人的本性经常浮游不定,就像那天上的云。各位善知识,智就像太阳,慧就像月亮,智慧总是照明着。如果执著于外在的境界,就会有妄念像浮云一样遮蔽自己的本性,不得明朗;如果遇上了善知识,听他讲真正的佛法,自己除掉迷妄,内和外都变得光明透彻,这样在自己的本性中万种佛法都会呈现,认识了自己本性的人也会如此,这就叫清净法身佛。”“善知识们,自己的心归依了自己的本性,就是归依了真正的佛。所谓自我归依,就是除掉自己本性中的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自大心、轻蔑心、傲慢心、邪见心、骄狂心,以及在任何时候产生的不良行为,能经常自我反省错误,而不说别人的好坏,这就是归依自己的本性。经常有体恤别人的心,对所有的人都谦恭有礼,这就能认识自己的本性而通达流畅,一点没有阻滞妨碍,就实现了自我归依。”

注释

①四弘誓愿:大乘佛教中菩萨为拯救众生出苦海,立下四个誓言和愿望。这里指禅宗的明心见性。

②两足尊:对佛的尊称,意为佛在两足、多足、无足之中最尊,而两足为贵。

文言文翻译汉书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终制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归心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省事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勉学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后娶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杂艺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养生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涉务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慕贤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兄弟篇原文及翻译

第二篇:《六祖坛经·机缘·第七节》文言文及翻译

永嘉玄觉禅师,温州戴氏子,少习经论,精天台止观法门,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偶师弟子玄策相访,与其剧谈,出言暗合诸祖。

策云:“仁者得法师谁?”

曰:“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未有证明者。”

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

曰:“愿仁者为我证据。”

策云:“我言轻,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云集,并是受法者。若去,则与偕行。”

觉遂同策来参,绕师三匝,振锡而立。师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

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

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

师曰:“如是如是。”玄觉方具威仪礼拜,须臾告辞。

师曰:“返太速乎?”

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

师曰:“谁知非动?”

曰:“仁者自生分别。”

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

曰:“无生岂有意耶?”

师曰:“无意谁当分别?”

曰:“分别亦非意。”

师曰:“善哉!少留一宿。”

时谓一宿觉。后著《证道歌》,盛行于世,谥曰无相大师,时称为真觉焉。

译文:

永嘉地方的玄觉禅师,是温州一户姓戴人家的孩子,少年时就学习佛教经典和理论,特别精通天台宗的止观法门,因为阅读《维摩经》,而认知了心性。

一次偶然机会,慧能的弟子玄策来访,和他高谈阔论,玄觉的言谈都能和禅宗各位祖师的意思相合。

玄策问玄觉:“仁者你的老师是哪一位?”

玄觉回答:“我听了各家讲论经典,各有师承,后来读《维摩经》,领悟到佛祖以心传心的妙谛,但还没有遇到能与我互相印证的人。”

玄策说:“威音王之前,无师自通是可以的;威音王以后,无师自悟那当然就是外道了。”

玄觉说:“请仁者为我印证吧。”

玄策说:“我人微言轻。曹溪有一位六祖大师,四方的高僧都云集前往参拜,都是去请教佛法的。你如果前去,我和你同行。”

玄觉就和玄策一起前来参拜,玄觉围绕慧能大师转了三圈,然后举起锡杖顿地而立。

大师说:“做了沙门,就具有很威武的仪表,遵循细致严格的行为规范,大德你从哪里来?敢这样傲慢地对待我?”

玄觉说:“生和死是大事,变化无常快得很。”

大师说:“那为什么不去领会不生不灭的道理?了悟不变的宗旨呢?”

玄觉说:“领会了就无所谓生死,了悟了就没有变化。”

大师说:“是这样,是这样。”

玄觉这才又端正仪态,重新向大师礼拜,过一会儿就告辞要走。

大师说:“你回去得太快了吧?”

玄觉说:“我本来没有动,哪有什么快不快呢?”

大师说:“谁知道你没有动呢?”

玄觉说:“仁者自然知道。”

大师说:“你的确很明白无生的意义。”

玄觉说:“无生难道有意义吗?”

大师说:“没有意义谁能懂得?”

玄觉说:“能懂得也就不是意义了。”

大师说:“很好啊!就留下来住一宿吧。”

当时大家就称玄觉为“一宿觉”。后来玄觉写出《证道歌》,盛行于世,圆寂后被谥为无相大师,当时也被称为“真觉”。

注释:

①天台:天台宗,以《法华经》为经典。

②威音王:佛名。表示非常遥远的年代,据说威音王时代人的精神纯正无邪。

第三篇:《六祖坛经·机缘·第四节》原文及翻译

机缘·第四节

作者:佚名

僧智常,信州贵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礼。师问曰:“汝从何来,欲求何事?”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常闻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师曰:“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

译文

僧人智常,信州贵溪人,很小的时候就出家了。他立志要透彻地认识佛性,有一天去参拜慧能大师。大师问他说:“你从哪里来?要求问什么事?”智常回答说:“弟子近日前往洪州白峰山参拜大通和尚,承蒙他启示了认知本性成就佛道的妙义,但感到仍然有一些疑惑没有解决,因此不辞远道前来向您请教,恳请和尚您大发慈悲给予启发。”大师说:“他讲了些什么?你试着举例说说看。”智常回答说:“智常到了他那儿,过了三个月,还一直没有得到他的教诲,因为我求法的心太迫切,一天晚上我独自一人前往方丈内室,向他请教什么才是我的本心和本性。大通和尚才说:‘你看见虚空了吗?’我回答说:‘看见了。’他又问:‘你看到了虚空的具体相貌了吗?’我回答说:‘虚空没有形状,有什么具体相貌呢?’他又说:‘你的本性,就像虚空一样,任何具体的东西都看不见,这才叫正见。没有一件具体物相可以知晓,这才叫真知。没有什么青色和黄色,长和短的区别,只要见到本性的清净,智慧圆满透明,这就叫认知了本性成就了佛道,也叫如来的认知。’弟子虽然听了这些解说,但还没有完全明了,请求和尚您再给予启示。”大师说:“你的老师所讲的,还留有‘知见’的痕迹,难怪不能让你彻底觉悟了。我现在给你念诵一首偈语: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智常听了偈语,心里豁然开朗,也就念诵了一首偈语:“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有一天,智常又来问大师说:“佛说声闻、缘觉和菩萨这三乘妙法,又说还有最上乘,弟子没有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希望您指点教导。”大师说:“你只内视自己的本心,不要执著于外在的法相。佛法本来并没有四乘的区别,人的悟解能力各有差异,亲见佛祖并听佛祖讲解再跟着诵读佛经,这是小乘法;自己领悟了解佛法义理,这是中乘法;按照佛法修行,这是大乘法。各种佛法其实都是相通的,能通晓所有的佛法,又不执著于某一种佛法,远离各种佛法的表面名相,一点也不教条,这就是最上乘法。乘是实践修行的意思,不在于口头上的名义争论,你必须自己修习,不要来问我。在任何时候,自己的本性都要自己觉悟。”智常拜谢大师,从此非常虔诚地侍奉大师,直到大师圆寂。

注释

①髫年:童年。髫,古代指孩子下垂的头发。

第四篇:六祖坛经读后感

顿悟人生之《六祖坛经》读后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所取得的成就举世公认。然而,随着这个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成就,贫富悬殊、道德沦丧、人性溃败作为共生现象,也威武地走到了历史的前台。这学期有幸通过《禅宗文化》课程,学习到了《六祖坛经》,让我对中国道德危机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六祖坛经》是禅宗南宗祖师慧能一生说法的记录,也 是其禅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中国佛教思想由外向内 转变的枢纽。善恶问题是伦理的核心问题,它 评价人类的行为的道德价值,规定人们道德生活中的是非 准则。扬善抑恶是一般伦理思想的基本诉求,是人类社会 生活得以正常运行而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之一。

一、中国道德危机的现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以“修身”为先,个人品德乃道德大厦的第一块基石。而今天,这块基石在动摇、在风化、在腐烂。

道德问题随时随地在挑战公众的心理底线。有些机关干部办事拖拉,门难进,脸难看;有些官员对人民群众冷漠无情,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有的执法人员吃拿卡要,不秉公办事;有的医生吃药品回扣,收病人红包;有的歌唱演员对口型假唱;有的学校和教师乱收费,不教书育人,不为人师表,虐待和性侵学生的现象不胜枚举;有的媒体炒作假新闻,制作虚假广告等等,无不折射少数官员官德的严重沦丧。

二、《六袓坛经》对善恶问题的论述

《六祖坛经》对于善恶问题的论述大致分为两个层次: 其一是善恶的标准;其二是具体的善恶行为。

关于善恶的标准,《六祖坛经》认为:/世人心邪,愚迷 造恶,自开众生知见;世人心正,起智慧观照,自开佛知 见。”把认识是否符合佛之知见作为区分善恶的标准。佛 之知见(即智慧)是善的,众生之知见是恶的。人的认识如果符合佛之知见,就是善的,否则就是恶的。

《六祖坛经》又讨论了善恶行为的具体规范,其对 慈、悲、喜、舍四种具体的善心、善行的规定,在出世的形式 中蕴涵深刻的人间关爱之情,显示了慧能佛教思想中的伦 理走向。烦恼,指生命中的各种杂染;毒心,指杂染中的毒 害之心;尘劳,指对外境的贪求;虚妄,指主观的妄念;三 毒,即贪、嗔、痴;愚痴则是指生命中深层的心理愚昧。以 上这些,乃是《六祖坛经》关于恶心、恶行的具体规定。这 些规定不仅将生命行为与其恶果联系起来,更将生命行为 与1起心动念”联系起来,强调了人的行为动机对道德善恶 的决定意义。

三、《六袓坛经》对人性与佛性问题的论述

一般伦理学在讨论伦理道德问题时,常常是从人性论 的角度介入问题。而《六祖坛经》的论述,体现慧能的伦理 思想是从人性上升到佛性,又从佛性落实到人性,即人即 佛,即佛即人。正因为人性即佛性,所以说众生有成佛的可能性或内在 性。人性、佛性是清净的,是一切众生的本性,是一切众生 得以解脱成佛的依据。这种人性即佛性的观点,说明道德 行为的终极根源、决定动机源于自心,源于生命的内部,或 者说,在生命内部具有先天伦理道德的律则。

《六祖坛经》的这种论说,体现了慧能伦理思想的深刻 性。因为对人性存在状况的估计是进行道德修养的前提,道德修养的目标可以实现到什么程度,是受人性可能性的 制约的。正因为人具有先天的佛性,所以人能够通过一定 的修养,于世间不染,并终致成佛。这样,慧能的这种伦理 思想,不仅是一种超越性的伦理思想,而且是一种先验自 律的伦理思想,它通过1人性”与/佛性”的终极融贯,把伦 理修养最终归结为个体内在生命力量的自觉自悟了。

五、结语

尽管是少数人的现象,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道德的丧失,就意味着人性的沦落,就是佛性的泯灭和善恶标准的模糊化。社会上那一套具有狼性的游戏规则、价值观念轻而易举就可以控制一个人的心灵,成为他思考和行动的背景。假如合适的情境出现,他的狼性就会表现出来,使社会弥漫着暴戾之气。

我们现在已经置身于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风险社会。风险不仅来自于人的活动和科学技术无法控制的负面后果,还来自于社会人心的被败坏。任其恶化下去,风险何时转化为危险,根本难以预测。有理由相信,我们社会的自我拯救能力并没有衰竭。而从什么地方出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得从什么地方开始。通过学习《六祖坛经》无疑能为我们重塑和升华佛性,完成对社会人性的救赎。

第五篇:《六祖坛经》读书笔记

《六祖坛经》读书笔记

作者:王浩

学号:

《六祖坛经》概要:

《六祖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简称《坛经》,记载了六祖惠能一生得法传宗的事迹和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禅宗作为中国汉传佛教的八大宗之一,如果说它在中国佛教史,乃至哲学史,思想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的影响,而记载了六祖惠能说法和生平事迹的集录——《六祖坛经》,则可以说是禅宗的“宗经”。

关于《六祖坛经》的作者,在这个问题上学术界还存有很多不同的质疑。总的来说,绝大多数学者仍然肯定或部分肯定:《坛经》是由六祖惠能口述,由他的弟子法海等记录整理而成。

现今存世的《六祖坛经》,版本五花八门,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一)敦煌本,(二)惠昕本,(三)流通本,(四)高丽传本,(五)明南藏本。

我所读的版本是流通本。这个版本的《六祖坛经》分为十品,分别为:自序品,般若品,决疑品,定慧品,坐禅品,忏悔品,机缘品,顿渐品,护法品,付嘱品。自序品第一,六祖惠能讲述自己追随五祖求法,做偈得法的经历。般若品第二,六祖惠能为众人阐释般若的奥义。决疑品第三,六祖惠能通过回答刺史关于武帝功德的疑问,来说明“自性觉即是佛”的道理。定慧品第四,六祖惠能讲述定慧的意义及作用。坐禅品第五,六祖惠能开示大众关于禅的玄机。忏悔品第六,六祖惠能向信众传授“无相忏悔”。机缘品第七,六祖惠能通过与无尽藏,法海,法达,智通等人的故事,让我们明白熟悉不一定是懂,还要去领悟佛经中的真谛。顿渐品第八,神秀派弟子向六祖惠能学习,来教导我们有关顿渐的禅机。护法品第九,武则天太后派人向六祖惠能求教佛理,来讲解“无二无别”的道理。付嘱品第十,讲述六祖惠能教导弟子今后传法的方法。

《六祖坛经》感想:

《六祖坛经》博大精深,若要领悟其中的道理,需要深入的钻研以及很强的领悟能力。我在仔细读了《六祖坛经》多遍之后,根据自己对它的理解,有了如下感想。

《六祖坛经》以凝练的文字比较真实的记载了六祖惠能的禅法思想。我觉得他的禅法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佛性思想。佛性是六祖惠能的基本思想,也是《六祖坛经》的核心理论。关于佛性,首先,他认为人人皆有佛性,皆可以成佛,这一思想在他第一次参见五祖弘忍时,就明确的表示出了“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猲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这一番不同凡响的回答,强调了佛性人人具有,在成佛面前众生平等。其次,他认为自性本来清净,在惠能看来人人所本具有的自心、佛性是本来清净,纤尘不染,就象日月一样,永远明郎,只是由于妄念浮云之所覆盖,才遮盖了清净的本性,如他所说:“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些都说明了自性是本来清净的。然后,他认为自性本来具足,含藏一切万法,《坛经》中说:“自性含万法,名为含藏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这些都说明我们的自心、自性是万物的本源,一切万法无非是自性中所现之物。所以他说: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何期自性本来具足„„”最后,他还提出佛性不二的思想,惠能认为佛性真谛超越万法,不落有形,是非常非无常、非善非不善,即佛性是不二的。如他所说:“佛性是不二之法,《涅槃经》明其佛性不二之法,即此禅也。”

(二)般若思想。般若思想可以说是慧能禅法思想另一大理论来源。在《六祖坛经》中惠能始终是以般若为方法,以如来藏佛性为目标,用般若的空观来破除烦恼的执著,以期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坛经》中惠能很多禅法理念都是建立在般若思想下。惠能的般若思想主要体现在三点。第一,般若三昧。关于般若三昧,惠能在《坛经》中说:“以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是解脱,既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 “悟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他的般若三昧就是让人于一切时,一切处,用般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无取无著,如此来去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三昧,在慧能看来若人能行此般若三昧,即能入甚深法界,甚至见诸佛境界,至佛地位。第二,一行三昧。惠能认为所谓一行三昧,是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他引用《维摩诘经》中所说“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来说明若但能行于直心,于一切法无有执著,就名为一行三昧。第三,一相三昧。所谓一相三昧出现在宗宝本《坛经》<付嘱品第十>中说:“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也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詹泊,此名一相三昧。”可见一相三昧也是让修行人无住离相,如果能无住离相,自然能于一切法不取不著,不生憎爱,而能使心性达到安闲恬静,虚融詹泊的境界,这也就是一相三昧的境界。

(三)不二思想。惠能在讲法时,大体上都是以“不二法门”作为中心思想,他的顿教禅法就正是建立在他所理解的“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即是佛性”的思想基础上的。在《坛经》中的佛性不

二、定慧不

二、动静不

二、菩提与烦恼不

二、众生与佛不

二、世间与出世间不二,乃至临终时嘱咐弟子的三科三十六对法等,都体现了惠能的不二思想。不二思想可以说它是贯穿于惠能整个禅法之中的,它就像一把钥匙,如果不明了它,就不能把握惠能思想的纲骨,惠能很重视中道不二法门,它的顿门禅就顿在不二法门上,不二思想在惠能禅法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无相,无住,无念思想。《坛经》中惠能曾说:“我此法门,从上已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里宗、体、本,皆是心要之义,可见这三无思想在惠能禅法中的重要性。所谓无相,即是于相而离相。所谓无住,惠能说乃是人的本性。所谓无念,惠能说,于念而离念,于诸境上心不染著,称为无念。总的来说无相所强调的是于相而离相,无住所强调的是于念而离念,无念则是真如自性的任运发挥、任运作用。这三无是相互关联的,其着眼点都在于直显心性,让修行者从无相、无住、无念中,顿见自己的真如本性,不假外修,而于自心常起正见,由此自性自得解脱,自得无碍大用。

六祖惠能的禅机思想需要去悟。虽然我现在只能体会《六祖坛经》字面上的浅显信息,不能深入领悟其中的禅机,但是只是《六祖坛经》中文字里透露的信息,就能使我获益匪浅,对我今后的学习生活等大有裨益。

般若品第二中写道:“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 心行,则心口相应。”翻译出来就是:这必须要从内心里去实行,不是只在口头上称念的。如果只是口说而心不行,那就如幻、化、露、电,终归空过;如果口念而且心行,即能心口相应契合。联系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很多事情也是一样,不能只是心里空想,怎么想也不能成为现实。我们要敢于实践,善于实践,这样才能有实际收获。

忏悔品第六中写道:“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它的意思是:不要经常回想以前的事,已经过去的事不可复得,要常思量以后的行为,念念圆明,自然能见到自心本性。在现实中,我们也要学会这样的心态。已经过去的事已经成为定局,我们要做的不是对往事念念不忘,在无尽的悔恨中浪费时间,而是把精力集中放在以后的事情上,从

以往的事情中汲取经验教训,专心把眼前的事做好。

机缘品第七中,法达比丘自恃念读《妙法莲华经》三千部,向六祖礼拜时头不着地,颇为不敬。六祖惠能通过精妙的偈语使法达认识到自己并没有领悟莲华经的奥义,法达心悦诚服的向六祖忏悔谢罪。这件事告诉我们对人要谦虚恭敬,不能因为自己所拥有的知识而自负,傲慢。学海无涯,我们在知识的世界里还有很多路要走,我们应该怀着一颗谦卑的心去求学。尤其是我们中医学,中华医术博大精深,我们更要虔诚恭敬的去学习中医知识,用它去济世救人,实现自身价值,弘扬中华医学。

顿渐品第八中,神秀大师的师父五祖弘忍因为他没有领悟佛学的真谛,没有把六祖衣钵传给他,而是传给了惠能,但神秀大师并没有因此嫉恨惠能,而是对他的弟子们说:“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并且还派弟子去向惠能求教佛学,由此可以看出神秀豁达的心胸和谦虚好学的精神。我们应向他学习,摒除内心嫉妒,憎恨的负面思想,保持一颗谦虚学习的心。

《六祖坛经》中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六祖坛经》小结:

《六祖坛经》以简练的文字对惠能的禅法思想作了比较真实的记载。六祖惠能在中国佛教史上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第一人,记载其说法和生平事迹的集录——《六祖坛经》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六祖坛经》作为禅宗的“宗经”,在中国乃至世界佛教史、文化史、思想史上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和特殊的地位。中国佛教著作被尊称为“经”的,仅此一部。

《六祖坛经》博大精深,我虽已阅读几遍,颇有收获,但若要领会其中的真义,还需继续研读学习。

下载六祖坛经·忏悔·第二节的文言文及翻译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祖坛经·忏悔·第二节的文言文及翻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祖坛经》读后感

    《六祖坛经》读后感 《六祖坛经》,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略称《坛经》。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元代宗宝编,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本书是禅宗最主要的思想依......

    《六祖坛经·行由·第四节》原文及翻译

    行由·第四节作者:佚名祖一日忽见慧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慧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

    《六祖坛经顿渐第三节》的原文及翻译

    有一童子,名神会,襄阳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来参礼。师曰:“知识远来艰辛,远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会曰:“以无住为本,是即是主。”师曰:“这沙弥争合取次语。”会乃问......

    《六祖坛经顿渐第一节》的原文及翻译

    时祖师居曹溪宝林,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于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而学者莫知宗趣。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

    六祖坛经付嘱第三节原文及翻译

    师于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法......

    六祖坛经·付嘱·第一节原文翻译

    付嘱·第一节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馀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

    《六祖坛经付嘱第六节》的原文及翻译

    师入塔后,至开元十年,壬戌八月三日,夜半,忽闻塔中如拽铁索声,众僧惊起。见一孝子从塔中帝释献衣走出,寻见师颈有伤,具以贼事闻于州县。县令杨侃,刺史柳无忝,得牒切加擒捉。五日,于石角......

    《六祖坛经·行由·第九节》的原文阅读及翻译

    六祖坛经·行由·第九节原文作者:佚名慧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庾岭,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糙,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慧能。慧能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