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检验检疫工作风险管理的可行性论文(精选)
【摘要】通过分析现有检验检疫风险管理模式下的问题,对信息化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提出文件预警、案例预警、自动建议预警、诚信预警、廉政预警、智能布控、盲查盲验等七项功能,着力于实现风险管理业务系统智能化、自动化,并对该方案的预期成效进行进行评价。
【关键词】风险管理;风险预警;诚信廉政;智能布控
我国出口企业应对国外技术壁垒形势严峻,许多国家在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和检验检疫要求等技术层面实施的保护措施呈现越来越频繁、技术要求越来越苛刻的趋势。据调查,2014年,在全国出口企业中,有23.9%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不同程度的影响,因退货、销毁、扣留、取消订单等直接损失达685亿美元,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出口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同时,进口产品发现的质量问题日益增多[1]。检验检疫作为监管部门,亟需智能化系统构建风险管理措施,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针对性、实时性、可追溯性。
1现有检验检疫风险管理模式具有以下问题
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新业务管理思路的落实存在瓶颈,需要智能化、自动化的信息化手段予以支撑。目前,风险分析的意识普遍加强,风险分析在业务工作中的应用逐步深化,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辅助系统,在风险分析以及预警过程中难以有效实现[2],存在诸多不足:
(1)风险预警数据支撑不足。由于数据过于分散且存在电子版与纸质多种介质,缺乏稳定有效的数据源为风险分析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参考。
(2)缺乏量化手段。由于现有数据未能实现数据数字化,进而影响了管控逻辑化及量化,影响了效率及公正。
(3)风险预警滞后。一方面发现对不合格产品逐级上报,再按程序进行风险预警,存在周期较长的问题,另一方面国外法律法规召回等信息更新频繁,外来风险召回或通报案例的产品还是存在滞后现象。
(4)风险预警缺乏针对性。检验检疫相关工作涉及专业广泛,商品门类丰富,同时各项法规要求等信息一般以文件、通知的方式予以下发,没有与每一个工作岗位甚至是每一批申报货物的信息进行关联,缺乏针对性,需要检验检疫人员自行手机学习落实相关预警信息,费时费力,容易掌握不全面,这就需要系统跟岗位跟货物关联,筛除大量无关信息,当岗位或货物相关时及时提醒,以便及时与当前工作相结合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5)风险预警缺乏智能化高效反馈机制,规则的调整比较滞后,不及时,亟需搭建智能预警系统实现实时分析数据,动态调整,高效反馈,把好预警的有效性及实时性。
(6)风险管理措施的落实,主要靠人工通过建立台帐记录、人工核销等方式进行,费时费力且容易存在人为因素干扰,易存在“打招呼、暗箱操作”甚至“权力倒挂”等可能,且由于施检人员对要求的解读不同易造成把关尺度不统一等问题,影响风险布控的客观性、权威性。
(7)现有风险管理系统多样化功能单一,信息量不全,风险预警应将企业诚信、法律法规文件要求、检出结果、廉政等多种风险统一纳入管理,使不同个岗位的业务人员执行不同环节的工作任务都能始终保持风险意识。
2信息化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的可行性探讨
结合以上问题,我们根据近年来业务信息化建设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探讨并提出了信息化智能风险管理的解决方案,实现与业务信息化系统的有机融合与互动,风险管理模块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搭建,包括“五大预警、1个布控、盲查盲验”,即:“文件预警”、“案例预警”、“自动建议预警”、“诚信预警”、“廉政预警”、“智能布控”、“盲查盲验”等七项功能,着力于实现业务系统智能化、自动化。将文件要求、典型案例、诚信记录直接作用到每一批具体的报检单据,提示风险,减少人工操作的工作量。同时对于布控等敏感工作,减少人工操作透明度差、公正性容易受到质疑的问题。
(1)文件预警系统将业务相关的文件、警示通报等,根据具体的内容从HS编码、输出国家、出入境类别、收发货人四个方面建立标签,并在用户页面同时开发预警信息提醒功能,通过比对系统自动将文件等要求进行提醒。
(2)案例预警管理者可以对于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进行标注并附要求性的说明,案例预警的信息通过HS编码、输出国家、出入境类别、收发货人四个字段与申报信息进行自动关联比对,对于符合预警条件的申报货物自动提醒用户。
(3)自动建议预警预警系统根据业务系统数据动态情况、检出率、疫情动态信息从HS编码、输出国家两个方面掌握检出率的发展趋势,对于高风险进行自动提醒,指导用户前瞻性地开展业务工作,掌握某国家总体货物质量水平和疫情风险。
(4)诚信预警从诚信风险预警方面建立机制,记录每批单证的诚信情况。根据违规次数及情节严重程度系统可直接提醒,甚至系统自动或用户电脑录入生成黑名单。系统根据规则要求的管控措施在企业申报时形成管控行为,例如加大抽验比例。
(5)廉政预警系统根据用户的行为,根据设定的风险因素,从每天流转的大量数据中,将相符的风险行为进行集中提醒与公示,为执法过程监督提供线索。
(6)智能布控当需要对商品进行抽批、留验等布控措施时,我们可以先定义风险点,分析出风险因素,如HS编码、输出国家、出入境类别、收发货人等,对各风险因子的逻辑关系、量化数值、加权因子进行定义[3]。通过综合风险分析,从上述因子出发形成量化的可执行的智能布控措施并开发相应的信息化程序,在需要布控的环节,自动执行布控措施,针对每批货物的具体申报信息现场组织规则按逻辑运算,形成该批商品的最终风险系数[4],并通过相应界面展示给用户,精细、智能化布控。
(7)盲查盲验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打招呼”、“暗箱操作”等对执法公正性的干扰,可在风险管控信息化系统中,通过“盲查盲验”规避隐藏蜜柑信息,来控制廉政风险。黄岛局在“云平台”项目中率先提出这一思路:将一批货的部分敏感报检信息及报检号隐藏,通过系统生成新报检号,仅在系统内将新报检号与原报检号相关联,随机进行拆分,由不同的人去查验;科长不能进行定向分单;科员施检的时候不知道报检号、收货人、发货人等敏感信息;施检完毕前,货主、科长、施检人员都不能知道具体施检人员;任务分配与查验场地查验准备紧密衔接。
3信息化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的成效预期
以上信息化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可为风险管理提供智能化、自动化的有效支撑,有效解决风险管理思路的落实存在瓶颈的问题,该智能化风险预警系统投入使用可以预期有以下方面成效:
(1)系统通过介质上传文件、典型案例、日常业务流的动态走势可实现数据量化。
(2)综合智能系统的自动运算执行,大大提高了风险管理的效率,提高了风险管理的时效性。
(3)通过智能化系统可改善上报程序多,进行风险管理不及时的问题。另一方面国外法律法规召回等信息更新、外来风险召回或通报案例的也能得到有效推送、提醒。
(4)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商品推送有效预警信息筛除无关信息,极大地节省了人力成本,避免了无效信息,便于集中高效处理当前业务工作,使业务流程更加顺畅。
(5)风险预警可实现智能化高效反馈机制,通过智能化系统加实现与业务系统的互动,及动态调整,大大提高预警的时效性、前瞻性。
(6)风险管理措施的落实直接、准确。风险管理系统经风险评估后直接输出结果,这种“傻瓜式”的操作方式可让工作变得更加规范和简单,检验人员在检验监管中“自由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小,监管有效性得到加强,系统在业务模式创新的同时对廉政风险防控发挥了积极作用,可做到尺度统一、信息透明、监管高效[5]。
(7)可实现智能自动布控。根据HS编码、输出国家、出入境类别、收发货人等因素在需要布控的环节,自动执行布控措施。
(8)风险管理智能系统将企业诚信、法律法规文件要求、检出结果、廉政等多种风险统一纳入管理,强化了痕迹管理,通过该系统的每个报检批的检验检疫结果包括抽检比例、判定结果都会留下痕迹,记录在数据库中且不能更改,而且系统可实时查询某一批单证记录从而全面掌握一线监管人员的实际操作情况。由于信息的透明性,可追溯性,规则的统一性,可实现执法的公平、公正、公开。同时将企业诚信纳入管理,有利于实现“内廉外诚”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编者.打破贸易壁垒发展绿色产业[N].中华合作时报,2015年1月30日,A6版.[2]李宗,华菊.浅议检验检疫风险与防范管理[J].江南论坛,2012(3):54-55.[3]段文仲.模糊综合评价在检验检疫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检验检疫科学,2006,16(1):16-18.[4]闫华红,董旭.企业信息化风险的识别与评估[J].中国科技论坛,2013(6):70-80.[5]陈孟裕.用业务管理系统防控廉政风险大有可为[J].中国检验检疫,2013(7):17-18.
第二篇:对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的思考
对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的思考
风险管理的方法起源于企业管理领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于公共管理领域,目前又逐步为各国行政机关所借鉴。本文从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的定义、范围入手,分析检验检疫业务推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并提出初步设想。
一、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的定义和范围
为适应全球贸易化发展需要,检验检疫部门既要严密监管,确保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又要加快通关,服务和促进地方外经贸事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把关和服务的矛盾长期存在并将一直存在,但这也为实施风险管理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机会。国家质检总局支树平局长在2011年全国质检半年工作总结会讲话时提出,“实现主动监管、有效监管,就必须加强风险管理,切实做到防范在前。”对检验检疫而言,检验检疫业务风险是指与检验检疫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办法、要求得不到很好落实的潜在威胁。具体讲,是检验检疫部门在行政执法、检验检疫服务、监督管理等活动中,基于检验检疫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规定,由于内外执法环境及其变化,检验检疫或其管理相对人的作为或不作为,对检验检疫目标实现产生的影响。
检验检疫业务风险可分为外部风险及内部风险。外部风险主要指国内外与检验检疫相关的法律、法规、执法和守法情况及其变化;国内外与检验检疫相关的标准、技术以及合格评定程序的异同性;产品本质特性及环境信息;产品全生命周期相关方的质量控制及变化;管理相对人的信用情况;境外通报信息、疫情疫病信息、退货信息、媒体信息及其通过外部合作和行政互助获取的信息等。内部风险包括检验检疫相关制度和资源配置、业务管理模式、运行及通关机制;技术、手段和方法;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作业指导书等建立情况;发生的重大工作质量事故或业务风险事件的情况以及执法者素质等。
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是指承认检验检疫业务风险客观存在,而且在不能完全消除和避免的前提下,通过检验检疫各层级、各部门、各环节在明确环境信息、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监督与检查等方面分工负责、协调运行,立足现有的管理资源,对检验检疫业务管理中各种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的动态管理过程。
二、推行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1.推行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是检验检疫追求卓越绩效的客观要求。境内外客观环境的不断变化,监管体制、运行机制的不完善,以及检验检疫人员的素质、管理相对人的诚信缺失等,都会对检验检疫的目标实现产生影响。而实施风险管理可以解决检验检疫事物发展
过程中的矛盾,化解风险,提升应对能力,从而确保检验检疫实施总体目标的实现,做到通关快速、风险可控、监管有效、资源节约、质量提升。
2.推行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是解决检验检疫管理资源与监管任务不相适应的最有效途径。入世以来,我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进出口活动连年以10%~20%的速度增长,检验检疫业务也随之大幅增长。从中央到地方,从国有企业到外资、民营企业,均要求检验检疫部门提高通关速度,方便企业进出。尽管检验检疫部门针对具体货物实施了以风险分析为基础的分类管理,出台了大量的服务帮扶措施,实施了“5+2”工作制,但由于检验检疫的管理资源如人力、物力、时间、空间的增加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难以满足检验检疫整体业务发展的需求。因此,只有推行风险管理,通过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和信息化风险管理平台,才能有效解决检验检疫当前面临的人手、经费等管理资源严重不足的困境。
3.推行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是检验检疫实现严密监管和快速通关最有效的手段。通过实施风险管理,采取科学的风险分析方法,突出重点,重视对国外通报、退货调查、工作质量督察等风险信息和进出口业务数据的分析,及时发布风险预警和风险分析,有针对性地督促各业务管理部门加强相关产品检验检疫监管,提升检验检疫工作质量,避免系统性、区域性和行业性问题发生,为领导决策、业务管理提供参考。此外,还可以通过风险分析,提前实施风险布控。如对出入境货物采取临时紧急措施,包括口岸布控核查、暂停或禁止存在重大风险的货物出入境等,有效防范不合格货物传入传出的风险,实现严密监管。检验检疫部门通过风险分析,应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收集的各方面信息情况,实施分类管理,提高了检验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简化检验检疫手续,提高通关效率。
4.推行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是加强检验检疫队伍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检验检疫作为政府执行部门,拥有一定的权力。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管制约,这些风险就会转变为实际的灾难。因此,实施风险管理,对检验检疫全流程进行监控,可以及时发现检验检疫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有效提升检验检疫工作质量。
三、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的初步设想
风险管理的核心目标是以促进组织目标实现为总的原则,最根本的目的是明确组织对风险的态度,降低长期风险成本,使潜在长期收益尽可能最大化。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是服务于建立现代检验检疫监管制度,有效解决把关与服务的平衡,以及日益增长的业务量和检验检疫管理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就当前而言,笔者认为推行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建立健全业务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2011年以来,各直属局相继成立了风险管理处,首次明确了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的基本职能。以福建检验检验局为例,2011年6月8日,根据国家质检总局“三定”方案,正式设立风险管理处,明确风险管理处负责组织开展业务工作风险分析,实施业务工作风险管理。但目前还没有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统一负责全国的检验检疫业务的风险管理。为此,检验检疫部门应自上而下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构,统一全国检验检疫业务的风险管理工作。
2.开展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一是建立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与实施指南,指导和规范检验检疫业务的风险管理工作。二是制定涉及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检验监管、动植物检验检疫、卫生检疫以及工矿产品的检验监管等不同专业的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指南。三是在各专业风险管理指南的指导下,制定不同产品类别的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报告,规范具体产品和业务的风险管理工作。
3.着力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的人才培养。风险管理是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的融合,对人员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一直以来,检验检疫部门都处在执法把关的风口浪尖,更加关注的是对具体进出口货物、物品的检验检疫货物风险分析,而对体系化的全过程的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思考的较少,掌握较为全面的风险管理理论的专家则更少。因此,应在全系统尽快开展风险管理理论的培训,增强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管理意识,让风险管理嵌入检验检疫的各项活动和过程中。
第三篇:出口电子检验检疫论文
论“出口电子检验检疫”模式下的“检务管理”工作
随着外向型经济和现代物流方式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关系人对检验检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利用无纸化报检、电子放行等方式,加快检验检疫验放速度已是促进外贸发展的必然趋势;报检单位与进出口货物生产地或存放地不在同一地点,外贸企业要求凭报检人意愿选择报检机构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研究多点报检、属地验放、报检通关便利化是检验检疫信息化今天的发展方向。所以,在“出口电子检验检疫”模式的要求下,对“检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集中审单与风险分析、统一布控与有效监管结合的运筹
在出口电子检验检疫工作日渐成熟的条件下,进出口电子检验检疫工作也提上了日程,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检务区域化管理”工作对原有检验检疫管理体制和业务管理模式不会产生大的冲击,因为技术的应运始终是为管理服务的,原有的法律法规、业务管理制度都会持续生效,但是先进的电子化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引用也必将促进工作模式的更新和发展。“检务区域化管理”工作的核心机制,即集中审单工作机制和三集中审单系统、出口电子检验检疫系统、CIQ2000系统等应用系统,以检验检疫资质管理、风险管理和诚信管理为基础,对审单要求进行全面梳理,有效识别和量化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统一审单规则,通过自动审单、专家审单相结合,实现风险预警、自动拦截和统一布控。而针对具体部署和运筹,笔者认为,检务部门应从几个方面来加强:
第一,统一思想、规范做法。对CIQ2000、电子检验检疫系统、诚信管理系统等业务系统中的许多业务内容进行统一设置,这不光是业务问题,同时也是管理上的要求。统一集中的做法,肯定会对原来分布式处理业务带来冲击,各个分支机构都要不同程度地进行调整。因此,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很关键。
第二,多方综合、合理设置。正是由于检务区域化集中管理对分支机构执行的日常业务操作影响很大,检务管理部门在集中前的统一设置问题上一定得慎重,要多机构、多次、广范围的调研并听取意见。
第三,认真筹备、审慎推出。在推出之前要反复推敲,多方征求意见,还应
考虑网络运行速度、数据查询速度等,检务管理的统一操作也会影响原来操作者的思路。因此,为保证正常业务的运行,使集中审单不会造成大塞车或大混乱,认真筹备、审慎推出很关键。另外,加强对各分支机构的业务培训也是不可或缺的,这里的培训既包括与技术有关的相关操作和调试,而更重要的是培训讲解检务环节相关的设置和具体操作。不同部门之间对同一报检单的计收费、结果登记、提交和证稿拟制的操作技巧等,通过培训使不同的操作者对于集中审单有个初步印象,到时候遇到问题不至于手忙脚乱。
第四,应急措施、未雨绸缪。考虑到集中审单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很高,因此一旦网络发生故障甚至瘫痪后,除了技术部门应该建立应急预案外,作为检务管理部门也应该从业务的角度出发,建立相应的应急措施防患于未然。
“低碳”通关更便利:无纸化管理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没有了打印出来的书面证稿使审核把关环节无从着手,这也是推广无纸化报检以来最为棘手的问题。
首先, 针对检验科室审核,笔者认为可以在CIQ2000管理系统中增加审核功能程序, 就是检验检疫人员登记检验结果、填制原始检验检疫记录、拟制证稿后, 先提交给本部门具有审核资格的人员,由审核人员对电脑中的检验检疫结果登记、原始记录和证稿内容逐项进行审核。审核发现存在严重问题的退回重新修改, 错误较少的, 也可以由审核人员直接修改。最后经业务科室确认无误后, 由审核人员向检务提交原始检验检疫记录和证稿。
其次是检务的审证环节。无纸证稿审核工作,给习惯了书面证稿审核的审证工作人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不过这只是个习惯问题,相信信息化如此发达的年代,他们会很快适应。问题是CIQ2000系统与出口电子检验检疫系统及相关业务系统的信息共享与交换,目前无法做到这些系统的完全无缝连接,审证人员需要进入出口电子检验检疫系统审核证稿,再返回CIQ2000系统提交审核结果才能完成审证工作,无疑加重了审证工作的风险。区域化管理工作从根本上应该加强CIQ2000系统的升级和优化,并与出口电子检验检疫系统、进出口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及报检员管理系统等紧密连接。提升和更新自动审证功能,以检验检疫资质
管理、风险管理和诚信管理为基础,对审单要求进行全面梳理,有效识别和量化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统一审单规则,通过自动审单、专家审单相结合,实现风险预警、自动拦截和统一布控。
再次是电子数据的归档及数据保存期限。归档是检验检疫工作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随着检验检疫业务量的成倍增长,目前的检务档案管理方式与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电子化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检务档案管理中归档过程较繁锁、归档工作量较大、档案库房占用量较多以及档案利用率较低等方面的问题日渐突出,无纸化的推广也为检务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思考。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对检务档案管理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的思考:
(一)参照企业分类管理方式,对企业进行分类建档。结合电子监管工作,对信誉好、进出口量较大且质量稳定的企业进行分类后实行简便建档管理,在CIQ2000系统中电子数据归档不需逐份录入报检号而实行批量归档。例如:对出境货物电子监管企业实行“无纸化”报检后,企业归档时只需提交通关单底联,其他随附单证如厂检单、合同、发票、装箱单及各种注册备案证书等证明文件以上传附件的形式报检时一并提交,由企业根据报检批建立电子监管档案,包括报检随附单证、生产厂检纪录和实验室检测数据,以备核查;检验检疫机构业务部门对电子监管企业档案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溯源性。检务部门对这类报检单在CIQ2000系统中的数据归档环节,根据报检日期、主施检部门、单位注册号等条件进行待归档查询后,对符合归档条件的报检号进行批量归档;对通关单档案只需按企业名称、报检日期简单地建档立卷。
(二)根据出入境货物的报检类别,货物的不同特性、不同风险度对不同货物进行分类建档。例如:对电子转单换证凭条到口岸换发通关单的“验证”出境货物,在CIQ2000系统中的数据归档环节,根据报检日期、主施检部门等条件将其电子数据批量归档,其换证凭条可随通关单存档联一并存档,需要时可根据报检号查找通关单流水号及对应的换证凭条。而对涉及安全、卫生、环保的进出口敏感货物,实施卫生注册登记、质量许可管理等凭证报检的货物,或检验周期较长的大型成套设备,根据需要可较详细地按货物分类或主施检部门分类建立档
案。
(三)控制程序根据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对检验检疫业务档案管理规定, 出境检验检疫业务档案需要保存2年, 进境检验检疫业务档案需要保存3 年。与此相适应, 为节约服务器内存空间,在归档数据管理上也应该设置保存期限控制程序, 对超过保存期限的归档数据及时自动清除, 实现电脑数据与实际档案保存期限同步。
锐意进取 拓展功能
通关单的签发宜实行两种模式并存,可结合企业诚信管理、企业的产品特性,对不同的企业采用不同模式。对产品无木质包装,并且通关单量较大的企业可实行后台签发的模式,以有效缓解企业排队领单的现象;对有木质包装、通关单量小的企业可采取窗口签发模式。当然,取消书面通关单的电子通关更能从根本上优化通关单的签发流程。只要在电子通关单上利用电子密钥进行电子签章工作,目前的电子通关单联网核查系统就完全具备了在进出口货物通关环节上全面取消纸质通关单流转的功能。此项功能的开通,将全面推进无纸化模式的历史进程,大大提升货物的通检通关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缓释了检务工作者盖章放行的压力。
企业上传附件功能的开发,给无纸化报检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对日出口量日益增长的企业(如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每天需准备数百套甚至上千套报检及检验检疫所需的附件数据,不仅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还降低了通关效率。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建议开发出口企业ERP(企业资源管理)检验检疫监管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纸化远程报检。目前建立ERP系统电子接口的企业寥寥无几,所以实现电子单据申报、传输、储存、浏览、归档等全程无纸化管理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开发。
开发出口电子检验检疫系统充分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有利于检务区域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一方面严把国门,另一方面开拓新业务,是检务部门必须充分开发的新课题。近年来,检验检疫业务改革成效显著,而其中检务改革又是前沿阵地,可谓任重而道远。出口电子检验检疫模式下的检务区域化管理的开展,也
同样是一种变革,离不开检务工作的鼎力支持。首先,通过局域网各个分支机构可以很轻松地共享信息和资源,单从转单和通关的环节就可以减少不少障碍;其次,可以预见,随着今后检验检疫执法系统与其他行政执法部门如海关、边检等的执法系统联网核查,对逃、漏检的现象进行围追堵截,可以更大限度地保护国门,遏制犯罪;再次,可以使检务管理部门将以前花在专项工作质量检查的精力转移到检务工作的建章立制上来。结合《商检法实施条例》对报检管理规定、签证管理办法等重要规章、作业指导书进行修订等等;再次,检务管理部门目前面临着很多新业务需要去开拓、去研究,如关检合作、国内外证书核查验证、诚信体系建设等等。
第四篇:生物制品检验检疫课程论文
生物制品检验检疫课程论文
摘要:每门课程的教学方案不同,高效率的教学方案不仅需要任课老师大的精心安排,学生的意见与建议也是异常重要的,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师生间应加强交流,共同商讨出一套高效率的教学方案。
关键字:课程学习
知识补缺
教学与意见建议
一、课程学习
对于本门课程的学习,记忆深刻的是药效学检测技术。药效学检测技术和药物动力学检测技术统归于药理检测技术。
在药效学检测技术的学习中,学习了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以及不同抗性药物的药效检测技术。
通过学习了解到: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是分子反应机制,有其特异性;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对不同脏器有其选择性;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关系,即剂量—效应关系;在对不同抗性药物(抗菌药物药效检测技术、抗病毒药物药效检测技术、抗癌药物药效检测技术)进行药效检测的分析案例中,最感兴趣的是抗癌药物的药效检测技术。
癌症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目前抗癌药物虽然也有数十种用于临床治疗,但大多数的抗癌药物只能使病情缓解,无法达到治愈的目的,因此抗癌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还有待突破。
在本部分知识点中,学习了抗癌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药物的帅选与评价及非临床研究和临床研究、临床研究的特点。通过学习感觉:一方面在抗癌药物的研发上可以在熟练掌握其分子生 物学的基础上,结合生物技术、物理与化学技术,通过学科渗透,研发出有效的抗癌药物。另一方面深刻感受到药理检测技术随着分子、细胞、免疫学等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检测方法和手段也日新月异,科学之间相互渗透日益明显,生化和分子检测技术已成为主流方法,是药理检测技术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二、知识补缺
在本节内容的学习中感觉对于抗癌药物药物研发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中的有些知识点如联合疗法、细胞信息间传递的具体过程思绪不是很清晰,对于化疗药物的筛选模型理解起来也有些困难。对于这些知识点会通过资料查询给理解清楚,因为但凡一项研究,都必须非常清楚其机理,这是基础。
三、教学意见与建议
生物制品检验检疫课程课上主要以PPT形式教学,课外以N+2考核方式进行检测,课上和课下的教学安排总的来说是比较合理的,但我个人认为存在着一些尚需改进的地方,下面对生物制品检验检疫课程的教学安排从不同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一)PPT教学
PPT教学总的来说是比较好的,它将书本上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将有联系的内容整合到一起,这样有利于我们将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方便理解的同时也能加强记忆。不足之处在于老师将知识点讲解得不够透彻,对于那些我们不知道的知识点,老师会一带而过,而对于通 俗易懂的知识点却反复讲述,这点我觉得对我们是很不好的,让人抓不住重点。对此,我觉得老师可以将书本上的教学内容重点与了解点,通过讲解时间的长短反映给我们,并且随时与学生沟通,了解我们知识点消化情况。
(二)考试
考试方面我们是一次期末,一次过程考核(论文),对于安排过程考试的方案我是比较赞成的,但以论文的形式考核我不太赞同,因为但凡写论文其实大部分都是直接从网上参考写,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出于课时的考虑,如果将过程考试改为几次随堂小测验,我觉得这样至少会起到督促我们看书的作用,最后对于所学内容也有个印象。这样我们也可以在学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了解自己哪些内容还没掌握好,从而补缺补漏。
(三)课堂纪律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规”。在课堂上老师应该维护好课堂纪律,而不是在学生声音大时,老师只是一味的提高嗓音或只顾将自己的课而不管说话的人,我觉得这样对我们来说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同时授课教师本身也应规范好自己,只有师生相互监督,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会有较高的学习效率。
(四)希望
我觉得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是很重要的,老师们教学没多久可能会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制定自认为适合我们的教学方案,但事实上每一届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是不同的,老师制定的教学方案中有些内容我 们可能根本接受不了。所以我觉得老师应该和我们沟通下了解下我们的情况,然后稍微改动下教学方案,灵活教学,然后老师和学生都相互理解努力一下,共同提高教学效率。还有一点,我觉得老师应该提前适当给我们讲清楚教学安排,让我们清楚自己本学期的学习任务以方便我们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第五篇: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程序.
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程序
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工作程序
入境货物的检验检疫工作程序是:报检后先放行通关,再进行检验检疫。
出境货物的检验检疫工作程序是:报检后先检验检疫,再放行通关。
(一)入境货物检验检疫
1、入境货物的检验检疫工作程序
申请报检——受理报检——办理通关——实施检验检疫——放行
(1)法定检验检疫入境货物的货主或其代理人首先向卸货口岸或到达站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申请报检;
(2)提供有关的资料。
(3)检验检疫机构受理报检,审核有关资料,符合要求,受理报检并计收费用转施检部门签署意见,计收费;
(4)对来自疫区的、可能传播传染病、动植物疫情的入境货物交通工具或运输包装实施必要的检疫、消毒、卫生除害处理后,签发《入境货物通关单》(入境废物、活动物等除外)供报检人办理海关的通关手续;
(5)货物通关后,入境货物的货主或其代理人需在检验检疫机构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到指定的检验检疫机构联系对货物实施检验检疫。
(6)经检验检疫合格的入境货物签发《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放行,经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货物签发《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需要索赔的签发检验检疫证书
(二)出境货物检验检疫
出境货物检验检疫工作程序是:
“报检后,先检验检疫,后通关放行”。
第一个步骤:报检
第二个步骤:受理报检
第三个步骤:检验检疫部门对货物实施检验检疫
第四个步骤:检检验检疫机构进行合格评定对于合格的,有两种情形
1、如果说货物的产地和报关地是同一个地方,那么就开出《出境货物通关单》。
2、如果说货物的产地和报关地方不一致的,则开出《出境货物换证凭单》或《出境货物换证凭条》,由报关地检验检疫机构换发《出境货物通关单》。
6、这批货物从烟台运到青岛后,企业凭着烟台检验检疫机构给开出来的《出境货物换证凭单》或《出境货物换证凭条》到青岛检验检疫机构换取《出境货物通关单》。
7、凭着青岛检验检疫机构开出的《出境货物通关单》以及其他单证向海关报关,履行完有关的手续后,海关放行。
出入境集装箱、交通工具、人员的检验检疫工作程序
(一)出入境集装箱的报检
1、入境集装箱的报检
(1)进境集装箱的报检人应在办理报关前,向进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报检。
指空的集装箱,或者集装箱装的是非法检货物
(2)对于装载法定检验检疫货物的进境集装箱,与进境货物一起报检,一起签证放行
2、出境集装箱的报检
(1)出境集装箱的报检人应在装货前向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报检。(空的集装箱)
(2)对于装载出境货物的集装箱,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凭启运地检验检疫出具的检疫证单验证放行。
(3)对于在出境口岸拼装货物的集装箱,由出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
(二)出入境交通工具和人员
1、入境交通工具和人员
必须在口岸检验检疫指定的地点接受检疫。
2、出境交通工具和人员
必须在最后离开的国境口岸接受检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