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只饮清露,无关风月诗歌
静静地伫立
白驹过隙的光影韶华里
看漫山漫绚丽樱花
浸染长汀古道
与星辰共谱日月星河
与蜂蝶共舞阡陌红尘
一曲曲清音
低沉抑或悠扬
划破长空
穿过远古
透过青丝
纷沓至来
醉了曦月
沉了流沙
椈一滴清露
拈一片落红
抚慰寒冬
遥寄春风
任时光荏苒
坐看苍穹
不理风花
不顾雪月
何需惹尘渺
经年的失意又何妨
煮一壶清酒
吟几许浅唱
醉卧红尘
放歌朝阳浸湿霜
惬意陌上桑
陌上阡尘执笔遵义
第二篇:无关风月,清明泪
无关风月,清明泪
杨柳又绿了江畔,杜鹃花开红了山腰,这个清明,也开始想念家乡的黑土地;并不肥沃,却一直承载了那些无怨无悔的生命,却一直将我的梦养育、也许我该想念,我只该想念,怀念不属于这个季节。
无关风月,清明泪;只是想念一种厚实的感情。没有“春城无处不飞花”,只是安静地绿了,安静地执著,小路的尽头依然是桑梓萌芽,麻雀啾啾,野花开得漫目,当然还有那杜鹃,那杨柳,稀疏了目光,看着那一年四季的变化,依旧在那路人的眼神中融化了一堆一堆的眷恋,也有数不尽茫然和失落,只有没有在那一段路上行走,才更会想起那段路上绿的红的,那些姹紫嫣红,才更会想起在那段路上的喜怒哀乐,那些因为某年某月的某事而恨过痛过爱过的痕迹。
无关风月,清明泪;只是想念一种温婉的轻抚。没有“寒食东风御柳斜”,柳树只是很稀少的伫立,因为它只供观赏。可是我依然无法割舍那种温柔„害怕那些麻雀会弄疼它的皮肤,枝条摇曳,总会摇曳出那么多的画面交错,想起那些小时候靠着树干,看那些日出日落,爸妈手中的糖果总是我最奢侈的遐想„„
无关风月,清明泪;只是想念一种意味深长。没有“日暮汉宫传蜡烛”,想起那些烛光的缥缈,荷包蛋的香味渲染了我的傻笑,竹叶的影子鬼魅了院落,盆栽睡着;看着飞蛾绕着烛光勇敢到我张大了嘴,我想、飞蛾并不打坐念佛吃斋,却也有如此胸襟:超脱到了无惧于死,无谓于生„„不倒瓮摇摇转转,转出了那么多的问号,缠绕了我的大脑,直到某天老师说“牛顿发现苹果从树上掉下,于是重力产生了”。我慨叹:为什么我不知道苹果干吗要掉!
无关风月,清明泪;只是想念那种含蓄而又不矫情。没有“轻烟散入武候家”,有时会出现“烟桥”,奶奶说:那是要下雨的征兆,直到现在,我也未曾想明白烟桥和下雨有怎样的关系„„可奶奶说的是那样,那就姑且不问为什么,固执地认为那样就那样,这无关我的生活,也无关我的思考。山丘上的清明菜长得恣意,和着米粉就可以美味了每一处神经,那一种特有的清香比不了山珍海味,山珍海味也比不了那种清香;祭祖少不了,奶奶说:逝去的亲人们都并未逝去。我就想,反正我看不到,那他们也看不到我,那么我在某地偷摘了的花种也应该无关紧要吧;可婆婆又说:祖人们什么都知道;于是我把那些花种全都丢了,来年的时候却意外地收获了破土的青苗„„
无关风月,清明泪;这清明,异乡里,是否还会有那么一道点心冒着蒸蒸热气,把脸都蒸红了,也要忍不住往嘴里猛塞;笑眯眯看着奶奶的盈盈笑意。
第三篇:无关风月
无关风月
今天,我遇到了一个小意外。
今天放假,我走的比较晚,因为有好多东西要收拾。出校门时,人已不多了。
我挎着三个包艰难的走,尤其肩部已经很疼。
之后我遇见了天使。
虽然这天使和我爸爸岁数相当。
他问我家是不是不远,我说是。他说带我回家,看我很累。
我说我很沉,加上行李,会压瘪的。
他说可以的。
就这样,他一直把我送到了家。
其实,这让我又想起了去年。
去年九月份,我晚上九点多从北京坐火车回家,当时独身一人,买票时已经很难了。
那辆火车很破,到什麽程度呢,连月台票都没有。
而且,我没有座位票。那辆火车是专给民工用的。
我以为我要站三个小时到家了。没想到,车刚一开动,身旁有一对母女俩就让我挤着和她们坐下。
她们家在江西,刘三姐的故乡。
就这样,我坐了三个小时,最后,和萍水相逢的她们道了谢,下了车。
她女儿很漂亮,像天使。
她妈妈和我妈妈一般岁数。
也许,我不应该对这个世界太过失望。这世界也有陌生的温情,其已足以给你感动。
我记得一日半夜,我还在上线,有一个陌生人出现,和我聊天。我只是敷衍两句,准备再见。
谁知他句句都很实在,年纪虽不大,但看不出一点轻浮。
他先告诉我姓名,问我姓名,我说这没有意义。
他问为什麽,我说我对与陌生人交友没有兴趣。我不信任。
他有些失望,当然,也是无可奈何。是啊,当你想接近某人,却发现人家早设了屏障,当然失望。
这个洗碗水的社会,一天天的浑浊,一天天的变脏,对自己的屏蔽是必然的产物,自我保护般的理所应当。
他然后给我了手机号码,然后很礼貌的再见,我却是连记都没记的。
我从不怀疑我的有情,与对陌生的善良,也从不拒绝陌生的善良。
但我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是理智与品位,另一方面
要知道,雪本不脏,只是由于地面脏,雪终是会食人间烟火的,所以雪会脏。
所以,这两句话都对。
就像刘墉的因为腐败,所以生蛆;因为生蛆,所以腐败。
就像善与不善,大俗与大雅,其间,不是对立,也不会有明显的界限,就像生与死。
我不知道是不是随着年纪的长大,会不会每个人都会被这世界同化,其实,同化并不是可惧的,只是世界不会大同,就必然会随发展产生人情的淡薄,世事的诡谲,人会变的世故。
这种世故,到本上是自我保护,也无可厚非。
所以,要人情整社会的变浓,是很难也不可实现的,因为这不是极端对与错的问题,所以不会物极必反,只能改进。除非,是全社会的患难人人皆困,人情才会亲近些许,像九八洪水。
但无论怎样,外界的险恶决不是我们放弃真情的原因,善良只许是隐身,是不许下线的。
一生情最重,有情在,还要怎样更好的生活?
已足矣。
第四篇:岁月无关风月的美文摘抄
近来总是看见一些关于岁月关于人生的文字,各种角度,各种感慨喟叹,仿佛一个人的人生、一个人的思想影响着整个宇宙时空。其实相对于自己的一生阅历来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自己的全部,不应该的,就是把这种全部扩大到别人的生命中。岁月亘古长存,人生却是所有人生命的融合,没有哪个个体可以跳出这条河流,更遑论去影响一这条河的走向。
对于岁月来说,它一直在那里,不知所起,不知所终。所有的悲欢离合,生死幻灭,相比于它,都是微尘般存在。所以,再曲折的经历,再动人的情感,那些无边风月,在岁月面前,都是苍白的无病呻吟和自作多情。
那么,该怎样对待岁月?首先要明白,你自己的岁月,只是你自己的短短百年,相比于时间的无涯,只是刹那的灵动,相比于所有人的生命,也只是沧海一粟。所以,自己的岁月自己去悟透,那些用经历沉淀出来的些许哲理,可以给人以参考,却不要给人以指导。
然后,用心珍惜自己的人生,才是对岁月最真诚的虔敬。不要试图从别人的经历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支撑,自己走出来的路才是独一无二。可以从别人的人生中获取点滴感悟,来印证自己的路,却不能把别人的路重叠在自己的脚下,迷失了自己的足迹。
原来,生活是自己的事,就算和别人有交集,也是擦肩而过的风景,或者短暂的半途之缘。从起点贯穿终点的,只有我们自己的足痕。
所以,每次看到所谓的成功人士公开演讲,用肯定的语气去说“你应该怎样”、“你不怎样就会怎样”等等,上帝般的悲悯,救世主般的神情,仿佛只要听其言践其行,就会和他一样成功。听他们的奋斗史,或许可以使热血短暂地沸腾一下,冷却后发现还是一成不变的生活。那就当成故事去听吧,在别人的情节里起伏一下,也当作是一种休息。
我们的生命不需要教导和指导,我们需要的,只是一种能丰盈生命的感动。就算岁月再无情,也会把那种感动深印在生命里。而这样的感动,绝不会来源于成功人士的口若悬河,也不会来源于舞文弄墨的故作深沉,只会来源于在我们用心生活的时候,心和生活碰撞出长久的涟漪。
说岁月无情的,是看到它把那么多的红尘风月都抛在身后,依然冷漠向前;说岁月多情的,是沉浸在自己的情节中,梦想着能把更多的人带入自己的风情月恨。于是,我们取其无情与多情之间,看得见流逝,留得下真情,是不是就是一种冷静的生活态度?
岁月无穷止,无法与其同行至遥远,虽然风月只是点缀,却是短短一生的眷恋。无法与岁月同行,那么就与风月同在,各不相关,各自珍重,就好。
第五篇:无关风月只关情——《聊斋志异》之《鸿》、《义鼠》篇赏析
【摘 要】《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短篇的高峰,除了广受读者喜爱的花妖鬼魅之作外,还有一些篇幅短小的篇章,同样有着很强的可读性。本文从真挚的感情和独特的写作技巧两个方面对《聊斋志异》中的两个与风月无关的短篇作品《鸿》和《义鼠》进行了赏析。【关键词】无关风月;情;《聊斋志异》;《鸿》;《义鼠》
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一个高峰,特别是其中反映花妖鬼魅与人类之间浪漫爱情的故事,更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深爱,同时,也广受学者的青睐。但是,在这风花雪月,刻骨铭心的浪漫背后,却有这样两篇篇幅短小,与风月无关,却不能不让人动容的篇章,这就是以动物为主角的《鸿》和《义鼠》。前者与爱情有关,后者与友情有关。在《聊斋志异》四百九十余篇文章中,这两篇小文以其真挚的感情和独特的写作技巧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一、真挚的情感展示 爱情篇——《鸿》。故事说:天津一个捕鸟的人抓到了一只雌雁,雄雁一直追随到了捕鸟人的家,直到天黑了才恋恋不舍的飞走。第二天,雄雁就早早到了捕鸟人家,捕鸟人一出门雄雁便号叫着飞到了他脚下。捕鸟人高兴的想把雄雁也一并抓住。这时,只见雄雁一伸脖子吐出了半锭黄金,捕鸟人顿时明白了雄鸟的意图:它是想用这些黄金把雌雁赎出来啊!捕鸟人深受感动,便把雌雁放了。两只大雁高兴的在上空徘徊着,表示着对捕鸟人的谢意,然后高高兴兴的一起飞向了远方!在故事的结尾,作者感叹道:噫,禽鸟知道什么啊,但是它们却如此的钟情,再也没有比生死离别更让人悲伤的了,对于动物来说又何尝不是呢!
这篇小文原文不过120字,出现的角色也不过两只大雁和一个射鸟的人,或许你并没有觉得如何,但是让你对照一下下面的这个故事你又将会有怎样的感触呢? 这是中央台的一则报道,题目是《夫妻本是同林鸟》,说有一对夫妻,妻子身患重病,失去劳动能力,并且治病也需要一大笔医疗费。而丈夫李某在这种境况下不是好好的照顾妻子,积极的想办法给妻子治病,而是为了推卸责任,提出了离婚。妻子无奈便将丈夫告上了法庭。本来是恩恩爱爱的夫妻,在危难之时却只能用冷冰冰的 法律 手段来解决 问题。至此,我们不禁要给这个题目加上一句——“大难来时各自飞”。
看到这里我们再来看《鸿》中的那两只大雁。当雌雁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候,雄雁选择的不是赶快逃生,以免自己也被捕鸟人抓住,而是冒着生命危险,用自己的智慧救出了雌雁。我们相信,捕鸟人也是被雄雁这种坚贞的爱情所感动才放了雌雁。没有缠绵,没有声泪俱下,两只大雁在危难面前的坚贞却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与它们相比,报道中的夫妻二人让我们汗颜了。或许,很多时候,爱情真的与风月无关吧!同样是发生在动物身上的故事,《义鼠》讲的却是另一种情。友情篇——《义鼠》。故事讲:两只老鼠一起玩时,其中一只被蛇吞了。另一只怒睁双目,愤怒异常但却不敢上前。蛇吃饱了爬向自己的洞穴,身子入穴近半时,那只小老鼠突然跑过来用力咬蛇的尾巴。蛇大怒,退出身来向老鼠追去,老鼠敏捷的逃掉了。当蛇又向洞穴爬去时,小老鼠就又去咬蛇的尾巴,蛇便又返身追鼠„„这样反复许久,蛇终于疲惫不堪,只得把吞掉的那只老鼠吐了出来。活着的小老鼠见状,立即跑上前去用鼻子嗅来嗅去,发现自己的伙伴已经死了,便哭泣着将它拖走了。蒲松龄的诗友张笃庆在《义鼠行》中写道:“莫吟黄鹄歌,不唱猛虎行。请为歌义鼠,义鼠令人惊。”“此鼠义且黠,捐躯在所轻”。[1]可见,小老鼠这种为了友情而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行为,也深深地感动了文学大师。
同样也是120多字,同样也不是风花雪月的故事,更没有俊美鲜亮的角色,甚至主角竟然是我们生活中厌恶的老鼠,但是,相信这丝毫不会阻碍读者被那只老鼠忠于友情的精神所感动。当自己的同伴被蛇吃掉后,死里逃生的小老鼠不是自己赶快逃走,而是用自己的智慧使比自己躯体大若千倍的蛇屈服,把伙伴从蛇的肚子里救了出来,尽管同伴已死。由此可见,真正的友情并不是每天挂在嘴上的所谓的酒肉之友,而是在危难发生时能够同甘苦,共命运的那种友情。那只小老鼠或许不会和有些人一样,还要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得与失,在危难面前,它所唯一能做的就是必须把自己的伙伴救下来,不能眼睁睁让其成为蛇的美餐。从《义鼠》中散发出来的这种动物对友情的诠释是否更能引起我们的深思呢!
二、独特的写作技巧
《聊斋志异》写 自然 景物大多以幻化的 艺术 形象出现,而其中穷形尽相的描写艺术和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是其取胜的法宝,但是,在以纯自然动物形象出现的《鸿》、《义鼠》这两个短篇中,虽然不具备以上两个写作特点,但是在短小的篇幅里,却展示了蒲松龄不一般的写作技巧,这主要表现在用曲折的故事情节提升艺术感染力和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栩栩如生的形象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