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政治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
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请选出来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答题表中。每小题2分,共24分。
1.进入初中对同学们来说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这里“新起点”主要指
A新同学B新老师C学生自身成长的新起点D新环境
2.欣欣今年上初中了,他高高兴兴地去学校,但发现所读的学校并不是自己理想的学校,如果你是他的新同学,怎样劝她
A既然不喜欢这所学校,那就赶快转学
B其实学校都是一样的,在哪儿都是读书,累死了
C你慢慢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的乐趣,你就会喜欢这个学校的D以上都可以
3.下列行为,属于有利于同学之间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是
A遇到挫折,有朋友劝慰;享受欢乐,有朋友祝愿
B争论问题,一定要争个你输我赢;受到批评,有朋友帮腔
C同窗好友一起爬山登高,攀折花木,共同欣赏
D同学之间开开玩笑,热热闹闹
4.在新的学校里,有那么多新的面孔,可慢慢地也就成了朋友,每个人都需要朋友,这是因为
A友情能使我们的生活充满和谐,更有助于我们快乐地成长
B拥有朋友,可以显示自己的好人缘
C友情可以满足我们爱与被爱的心理需求
D友情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有用
5.小刚在小学时,是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可是进入初中以后,成绩有很大的滑坡,他父母和他自己都很着急,作为小刚的同学,你如何劝他呢?在下列的选项中,你认为哪个不能劝导的语言
A寻找自己落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B在学习的时候,多注重效率的提高,科学地安排时间
C初中的课程和小学的课程比起来困难多了,成绩下降是很正常的D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你的成绩会提高的6.一个我们为之自豪的班集体,不可缺少的是
A每个同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B只要部分同学努力
C共同的奋斗目标D把那些后进生剔除
7.下面最能体现班级上进心的是
A只管自己成绩,其他与我无关
B只要把班集体搞好,学习好不好无所谓
C我的一言一行代表班级形象,我要做到“班级以我为荣”
D我一个人不会影响班级
8.七年级(七)班在军训会操比赛中荣获第一名,这说明了什么,错误的认识是:A、每个人都珍惜集体荣誉B、班集体具有凝聚力
C、评委在评分中给予照顾D、团结就是力量
9.当我们同学与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叫朋友找他算帐 B、向老师或班主任报告,请求协调处理
C、请家长来找对方论理 D、自认倒霉,忍了算了
测试题二
一、给你一双慧眼,选择最佳答案吧!(2分×20)
1、进入中学后,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这个新起点:()
①对我们一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②我们应结交大量社会上的朋友
③为今后的生活或就业奠定基础④我们应倍加珍惜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在新的班级里,有许多新的面孔,面对新同学,我们应该:()
A尽量不和陌生的同学说话B让我认识你,也让你认识我C只认识别人,不让别人认识我D可以认识,但互不往来
3、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有:()
①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台阶上了②学习特点、学习任务有了变化,学习方式也要转变③中学生活和小学生活完全一样④到了中学我们的身份没有变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要提高学习效率,就应当:()
A把握好上课这个环节的质量B把握好课前预习这个环节的质量
C把握好课后这个环节的质量D把握好每学习个环节的质量
5、七年级(1)班在全年级广播操比赛中,荣获第一名。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
A老师管理有方B同学们素质都比较高
C同学们个个都很有个性D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相互配合6、唐欣今年上初中了,她高高兴兴去学习,却发现所读的学校并不是她理想的学校,如果你是她的新同学,你应该如何去开解她:()
A既然不喜欢,那就赶快转学
B其实学校都一样,在哪儿都是读书,累死了
C你应该学会适应新环境,发现生活中的乐趣,慢慢就会喜欢上新学校
D以上都可以
7、进入中学以后,在学习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把握的几点是:()
①学会自主学习②提高学习效率③科学安排时间④什么都依靠老师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小明选择了很多学习方法,你认为比较正确的是:()
①上课积极发言②制定好学习计划,安排好每天、每周、每月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③准备一个错题本,把做错的题目抄下来,再想办法把它弄明白④每天早晨五点起床背英语单词,中午做作业,晚上复习、预习功课到十二点才睡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是:()
A生命B资源C环境D人类
10、下面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学习方式是自然形成的B适合自己并且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的学习方法才是好的学习方法
C别人怎样学,自己就怎样学
D依小学的学习方法也一定能学好初中的各门功课
11、多彩的生命装扮了美丽的世界,生活在这个美丽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A都是相同无差别的B大部分人都是一样的C都是独一无二的D少部分人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12、学习中有苦有乐,对我们中学生而言,学习的快乐可以在____:()
①逐渐了解世界的奥妙中②好奇心在学习中得到满足时
③发现自己的潜能时④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问题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3、“虽然没有鱼的鳃鳍,人也可以遨游海洋;虽然没有鸟的两翼,人也可以飞上蓝天;虽然没有…….”这说明:()
A人类比动物聪明B人类具有想象力
C类想改变生活方式D人类更有智慧
14、恩格斯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这说明:()
A思想家是最杰出的人才B地球会长出美丽的花朵
C人的生命最具有智慧而且最独特D会思维的人才是最美丽的15、如果你单身在家,遇到陌生人来敲门,你的正确做法是:()
①不开门②打电话给父母③有礼貌的请他进门④告诉他父母马上就回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6、歌德说:“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这句话说明:()
A为社会作出贡献时就更能体会自己生命的价值
B只要喜欢自己就能给社会创造价值
C每个人生命的价值由自己是否喜欢决定
D只要自己有价值,就一定能给世界创造价值
10.一个自主的学习者,应该是
A要我学B为老师学C为父母学D我要学
11.进入中学后,随着科目增多,许多同学都感到时间不够用,造成这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①做事太拖拉,常常拖到最后一分钟才动手,事情越积越多
②制定的目标不切实际,不能实现就心烦意乱
③从来不制定学习计划,做事太随意,顾首不顾尾
④不习惯花点时间去衡量哪些任务需要优先处理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2.在与朋友交往时,无需注重的是
A相互理解B相互信任C朋友的品行D朋友是否有钱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各题最少有两个答案符合题意,请选出来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答题表中。每小题3分,共15分。(多选题全部选对得3分;少选、漏选得1分;多选、错选的0分;)
13.在新的环境里,有很多的新面孔,对你来说,他们是陌生的,这时你会以什么样的态度进入新的生活
A哪个先理睬我,我就理睬哪个,不理睬我的,我也不理睬他
B和我个性相似的,我与他建立友谊
C对每个新同学,都热情的对待
D展现自己的“个性”,让新同学了解自己,从而可以融洽同学的关系
14.进入初中以后,小明感到很不习惯,学习成绩不如以前了,对小明的烦恼,应该如何调节呢?
A调整心态,适应环境B确立新的追求目标
C改进学习的方式方法D加强自我管理
15.进入中学以后,比起小学学习,初中学习有哪些新的特点
A课堂上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B课外可以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学习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C课外时间多了,能阅读更多的参考书籍
D初中的课程对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16.要提高学习效率,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A课前认真预习B上课时专心听讲C课后及时复习D作业独立完成17.学习中有苦也有乐,但在世界的一些地方的儿童因为战争、贫穷和疾病等原因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失学给他们的人生留下了沉重的阴影和不可祢补的遗憾。这就告诉我们
A要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
B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苦有乐,我们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C不能放弃现在学习的权利,应该摆脱学习的困难
D享受学习中的苦与乐
测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干的要求,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下列答题卡中。每小题2分,共26分。)
1.李哲随着爸爸工作的调动,来到了光明中学七年级一班。面对陌生的集体,陌生的同学,李哲希望与同学们尽快熟悉起来,建立新的友谊,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李哲应采取的比较好的方法有()
①积极参加班级活动②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③勇敢向同学们介绍自己④勇于展现自己的个性
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在一次讨论中,同学们就“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集体是大家的,少了我一个算不了什么
B.我没有什么特长看来不能为班级做什么贡献了
C.只要搞好学习,取得好成绩就是奉献集体
D.集体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我要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林兵是一名七年级的学生,在班里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当别人有难题不会做而找他问时,他却不愿意帮助,总是说:“我没时间,自己想去!”时间长了,同学们都不愿意与他交往了。为了帮助林兵纠正错误做法,你最想和他说的一句话是()
A.要珍视友谊,共同进步B.要诚实守信,不弄虚作假
C.要团结友爱,奉献集体D.要谦虚谨慎,不骄傲自大
4.在创建新的班集体活动中,我们都希望能拥有一个团结奋斗,能让我们为之自豪的班集体,而这个班集体()
A.必须有学习优秀的人B.必须有好的班委会
C.必须有共同的目标D.必须有负责任的老师
进入中学后,面对新生活,我们发现学习科目多了,学习难度大了,作业量增加了,老师的讲课方法也改变了。据此完成5-6题。
5.面对这些变化,下列认识和态度正确的是()
A.初中的学习真难,我恐怕学不好
B.初中的学习任务重了,我必须放弃所有的兴趣爱好
C.学习科目多了,我必须分清主次,只学好主科
D.学习难度大,科目多,我会更加努力
6.面对这些新的变化,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是()
A.制定学习计划,探索好的学习方法B.少娱乐和休息,多读书
C.尽量少参加一些集体活动D.与老师、同学搞好关系
7.我们必须学会自主学习,才能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下列对自主学习认识正确的是()
A.以自学为主,不需老师、同学帮助B.不抄袭他人作业
C.不与他人商量学习中的问题D.能独立安排学习,不依赖老师和家长
8.进入初中后,学习情况变了,科目增多,老师讲课的方法和要求也不一样了,面对这些学习中的不同感受,我们在学习上要()
A.依靠家长的辅导B.多买复习资料和参考书
C.做学习的管理者D.一切听从老师安排
9.一位高考状元在介绍自己学习经验时说:“如果你早晨起床后头脑不清醒,那你就不要跟着别人一起背单词;如果你觉得多做一点习题对你有用,那你也可跳进题目的浅海去遨游一番。”这段话的含义是()
A.早晨背单词,学习效率不高B.学习要敢于创新
C.要注意学习别人的学习方法D.只有适合你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10.把握好初中的学习生活,将使我们终身受益。因为初中三年的学习将是我们()
A.提升精神境界的惟一途径B.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
C.探索世界奥妙的全部D.学习的重要内容
11.小敏、小刚、小明是同班同学。小敏喜欢通过阅读来学习,小刚觉得听别人讲更容易学到知识,而小明觉得自己动手的事情更容易记住。这说明()
A.小敏、小明比小刚要聪明得多B.老师的教学方法各不相同
C.小敏、小刚、小明的性格各异D.他们的学习方式各有特点
12.“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这是陶渊明的一首劝学诗。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A.劝老年人不要停止学习B.揭示了日月变化的规律
C.勉励青少年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D.告诉人们打好学习基础是非常重要的1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格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学子刻苦攻读,在学海中拼搏,终于学业有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学习没有艰苦,只有享受B.学习是十分辛苦的,只有苦读才会有出息
C.学习是苦乐交织的,苦中有乐D.学习快乐是不现实的二、简答题
14.(4分)进入中学后,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繁重的学习任务,小伟一时很难适应,导致学习跟不上。为此,他感到压力很大,不知所措。
请你为小伟如何尽快适应中学生活提几条好的建议。(至少两条)
15.(6分)遇到下列情境,你会怎么做?
情境你的做法
进入中学大门,成为一名中学生,既感到很高兴,但又感到孤单。
转学到外地,那里课本不同,讲话口音不同,老师讲课方法也不同,感到很苦恼。
高高兴兴地去学校,但发现所读的学校并不是自己理想的学校。
第二篇: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题
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题 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一、单项(每题2分,共4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表内。)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新来的历史老师在自我介绍时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制国家的名称一样。”请问新来的历史老师姓什么?
A.秦 B.夏 C.商 D.周
2、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并统一了六国。主要原因是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3、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圆形方孔钱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刀形币
4、秦小篆后,在民间又流行笔画更为简单的
A.大篆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5、秦始皇建立封建中央集权制的指导思想接近于: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6、我国封建社会长期沿用的郡县制度,开始于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西汉
7、秦始皇的下列措施,就其历史作用而言应该基本否定的是
A.推行郡县制 B.统一货币、度量衡 C.焚书坑儒 D.统一文字
8、看右图,你认为该杰出的历史人物应该是谁? A.秦始皇赢政 B.汉高祖刘邦、C.汉武帝刘彻 D.西楚霸王项羽
9、你认为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为了
①维护皇帝的权威 ②恩赐亲戚 ③巩固统一 ④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西汉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朝代。西汉时期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局面是在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1、儒家学说真正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是在
A.孔子创始儒家学派之后 B.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 C.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 D.孔子写出《春秋》之后
12、以下古代官员中,直接负责监察工作的是 ①丞相 ②御史大夫 ③司隶校尉 ④刺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张骞两次通西域的时间是
A.公元前138年与公元前128年 B.公元前138年与公元120年 C.公元138年与公元119年 D.公元前138年与公元前119年
14、“汉并天下”瓦当的出土进一步证明了 A.西汉的建筑技术高超 B.汉王朝的兴盛和统一 C.西汉想统一的愿望 D.震慑少数民族的手段
15、被人们誉为“神医”的是: A.张仲景 B.华佗 C.黄帝 D.蔡伦
15、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科学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九章算术》 C.《周髀算经》 D.《甘石星经》
16、关于造纸术的发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B.西汉前期就从“积漂絮成絮片”中得到启示,发明了纸。C.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发明了“蔡侯纸”。D.在公元前4~3世纪,纸的使用在我国已经相当普遍。
17、到河南南阳旅游,一定要参观医圣祠。你知道这是为了纪念谁吗? A.华佗 B.扁鹊 C.张仲景 D.李时珍
18、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A.道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19、《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主要是因为它 A.歌颂了农民领袖斗争精神 B.刻画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 C.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又是一部文学著作
20、秦汉时期举世闻名的雕塑艺术作品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是: A.带枷的陶俑 B.秦始皇兵马俑 C.乐山大佛 D.卢舍那大佛
二、识图题(本大题共22分)
21、请认真观察《秦朝疆域图》,将相应的内容填在横线上:(1)秦朝的都城A
(2)秦长城两端西起B
,东至C
,(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的地点D(4)你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22题、读下图,回答问题。(8分)
(1)图中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著名的“ ”,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
朝代。(4分)
(2)依据上图看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往西先后经过哪些重要的地区或国家?(4分)
(3)该商路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请说一说当时有哪些先进技术相继西传?(4分)
三、能力擂台(本小题共12分。)
以下是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巡幸各地时遇到的麻烦,你能帮助他解决吗?相信你一定能行!
麻烦一:秦始皇车队进了以前韩国地界,路上行驶很慢还发生了堵车现象,因为韩国修了许多路障和堡垒加强防卫,不利于车辆通行。而且秦国车辆比较大,韩地的道路只能供韩地的两辆车并行。
请问:你认为造成上述堵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知道秦始皇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麻烦二:秦始皇在前秦国内为他的妃子做了一条长裙。到了前齐国旅游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裙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超短裙!付款时裁缝又拒收他的圆形货币而要他付刀币。
请问:你认为变成超短裙和只要刀币是不是裁缝故意刁难?为什么?你知道秦始皇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四、实践乐园(每小题13分,共26分。)
23、右图为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从其形制来看,当时以中山靖王刘胜为代表的王国势力已经非常强大,这种情况很不利于中央的统治。请回答:
(1)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时期的主父偃 提出了一项建议,你知道建议的主要内容吗?(2)汉武帝是否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后来结果如何?
(3)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汉武帝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25、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诗中曾提到“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的汉武指谁?简述他的主要功绩。(16分)
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题 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B C C C A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D B B D C A C B
二、识图题(本大题共22分)21题、(每空2分,共10分)
(1)A----咸阳(2)B-----临洮 C-----辽东(3)D----大泽乡(4)秦朝的暴政 22题、(12分)
(1)“丝绸之路”、汉朝(4分)
(2)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安息)、欧洲(大秦)(5分)(3)冶铁、凿井、造纸等(3分)
三、能力擂台(本题12分。)23题、麻烦一:秦统一前,各地车辆大小不同。拆除一切路障,统一车辆形制,规定车辆的轮距为六尺.(6分)
麻烦二:(1)不是故意刁难!因为秦统一前,六国度、量、衡,货币不统一。统一度、量、衡,货币。(6分)
四、实践乐园(每小题13分,共26分。)24题、(13分)
(1)削弱诸侯王的势力。(3分)(2)颁布“推恩令”,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为许多小侯国,势力大大减弱,无力和中央抗衡。(5分)
(3)将全国分成13个监察区域,每个区域派刺史一人,负责监督地方官员。(4分)25题(13分)
汉武帝;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力加强监察制度,监督京师与地方官员。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促进了经济发展。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了思想统治。军事上,进行了大规模反击匈奴的战争,使北部边郡得以安定。民族关系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密切了西域与汉族的关系。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擎_______天撼地一瞬_______间
啜_______泣盘虬_______卧龙
2.依据下列词语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小qi_______lín_______峋伶dīng_______gū_______负
3.解释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
①忍俊不禁:
②肃然起敬:
4.在下面四个词语中选择合乎句子语义要求的词语填空:
震撼进溅稀零震动
①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_______。
②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_______的水花。
5.《在山的那边》第二部分开头句“在山的那边,是海”,句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海”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6.根据解释写出相应词语:
⑴我听见有人啜泣,正(惊奇,诧异)那是谁。()
⑵我(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地伸出脚去探那块岩石。()
⑶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告诫,教导)。()
⑷我的心在(形容人瘦削)的胸腔里冬冬直跳。(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本文作者因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写成此文。
B、文章中多处使用了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
C、本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实际上是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D、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8、文章开头写道“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
(一)⑴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⑵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⑶“我在开花!”它们在笑。⑷“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⑸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13、上文写盛开的藤萝,作者从的角度,由及,由到,写出了花的“盛”。
14、“只见一片辉煌的紫色”、“只是深深浅浅的紫”,写出了紫藤萝花的什么?
15、“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这一句,写得非常细致,颜色为什么会“上浅下深”?“花苞”指什么?
16、画线句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3分)
17、文中写花繁多茂盛的句子还有哪些?
18、文中画浪线的两个比喻句好在哪里?
19、“我凑上去,想摘一朵”表现了“我”对如此美丽的紫藤萝的之㈡阅读下面《走一步,再走一步》片断,回答文后的问题。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采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邢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一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最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10.请你用10个字左右说出这段选文叙述的事件。
11.当“我”迈第一步时,那种恐惧心理克服了没有?请你仔细阅读第七段,从文中找几个关键词语来证明自己的看法。
12.从最后两段文字中找出“我”心理状态变化的语句。导致“我”心理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3.文中的这位父亲是值得赞赏的。你认为他哪一点最值得赞赏?请说明理由。
14.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识字、写字,要整段、整篇地背诵文章,你有没有背不.过来、写不完的感觉?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你有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想法?
三.阅读下面选自课外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㈠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矾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在混乱的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七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笑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经变成了_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到第38个小时,他
突然听到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就能救l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屋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父隶次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帮忙,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了出,来。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5.这里所选几段文字,叙述了一个什么事件?
16.你认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得好吗?请说明理由。
17.请写出文中表现阿曼达父子心心相连的一句话。
18..文章结尾段说这对父子“了不起”。仔细阅读文章,根据文中对父子二人的描写,说一说他们各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
㈡草莓
时值九月,但夏意正浓。天气反常地暖和,树上也见不一片黄叶。葱茏茂密的枝柯之间,也许个别地方略见疏落,也许这儿或那儿有一片叶子颜色稍淡;但它并不起眼,不去仔细寻找便难以发现。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拨的槲树生意□□,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农村到处是欢歌笑语。秋收已顺利结束,挖土豆的季节正碰上艳阳天。地里新翻的玫瑰红土块,有如一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的娇艳。我们许多人一起去散步,兴味□□。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我们漫步田野。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我把它含在嘴里,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真是一种稀世的佳品!它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的不曾消逝。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此刻我才察觉到早已不是六月。每一月,每一周,基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我以为一切都没有主,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那时,树木是另一种模样,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番滋味,太阳和天空也不同于今天。就连空气也不一样,因为那时送来的是六月的芬芳。而今已是九月,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隐瞒。树木是绿的,但只须吹第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黄;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鸟儿尚没有飞走,只不过是由于天气异常的温暖。空气中已弥漫着一股秋的气息,这是翻耕了的土地、马铃薯和向日葵散了出的芳香。还有一会儿,还有一天,刀许两天„„
我们常 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还有着同那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一切都没有了生任何的突变。简而言之,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
但是,只须去重读一下青年时代的书信,我们就会相信,这种想法是何其荒诞。从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直到那时我们才察党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虚,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它虽然曾经使人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30、根据语境,将“依然”“酣然”“盎然”分别填入第1段的空格中。
依次是:
31、文章第1段描写了秋天的景色,作者笔下的秋天有什么特点?
32、从行文思路看,第1段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33、文章第2段中有一个由写草莓到写季节更替的过渡句,这个句子是“
”。
34、文中有四个含“草莓”的句子,请选出“草莓”的含义有别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B、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C、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D、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35、请根据上下文,具体说明第5段中“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的内容。
“有所剥夺”的是:
“有所增添”的是:
36、文末说“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这里“六月的气息”是指。
第一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qíng shùn chuò qiú
2.憩 嶙仃辜
3.①忍不住笑。②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4.①震动②进溅
5.比喻。“海”比喻理想境界(说是比喻“奋斗目标”、“未被认识的世界”等也应该算正确)
6.⑴纳罕⑵小心翼翼⑶训诫⑷瘦骨嶙峋
7.B
二㈠.13、视觉;远;近;面;点
14、既写出了花的色彩,又写出了花的茂密
15、上面的盛开故色浅,下面的含苞欲放故色深。未开的花朵
16、拟人;旺盛繁多
17、略
18、它们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盛开的紫藤萝花饱满的生机
19、喜爱
㈡10.似乎能办得到;顿时有了信心;信心大增 11.这位父亲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就毫无长进。他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意思相近即可
12.文章多处提到自己的病弱,就是伏笔。13.告诫人们要一步一步战胜困难,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能畏惧困难。意思相近即可 14.如果想着距离有多远,就会失去战胜困难的勇气的信心,这是父亲在教我如何战胜困难。意思相近即可
三㈠ 15.阿曼达的父亲在地震后怀着坚定的信念成功地抢救出儿子。(此题亦可从阿曼达的角度总结。)
16.画线句子用了排比手法,渲染时间延续过程又长又慢,突出强调父亲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不停地行动,顽强地救出儿子。
深刻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挚爱之情。(这是一个开放型题目,可以从不同角度回答问题,能答出一个方面即可,不必求全。)7.这句话是“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8.父亲信守承诺、挚爱儿子、不怕艰险的表现都了不起;阿曼达信任和热爱父亲、临危不惧、先人后己的表现也都了不起。
㈡
30、“盎然”“酣然”“依然”
31、夏意正浓或生意盎然。
32、铺垫
33、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34、D
35、“有所剥夺”的是:青春的心情和容颜。“有所增添”的是:成年期的思想和情感。
36、青春年华或:“妙龄十八的馨香”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府河镇中心学校2016-2017学第一学期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考试时间 15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请把下面的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正确规范,整洁美观。(3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霎时(shà)黄晕(yùn)匿笑(nì)咄咄逼人(duï).....
B.瘫痪(huàn)憔悴(qiáo)应和(hé)翻来覆去(fù)....
C.脸颊(xiá)菡萏(hàn)着落(zhuï)水波粼粼(lín).....
D.粗犷(guăng)央求(yāng)草垛(duî)絮絮叨叨(dāo).....
3、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莅临吝啬 诀别 人迹罕至
B徘徊缭亮酝酿各得其所
C.阴蔽倜傥贮蓄呼朋引伴
D.调傥沐浴分歧 喜出望外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让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B哪怕是儿子的任何一点点进步,爸爸和妈妈都看在眼里,都让他们喜出望外。
C.他沿着十里路来到秋浦河段,走上山丘眺望前方,只见水波粼粼,岸上麦穗泛起层层麦浪。
D.母亲节那天,她在网上发了微博,絮絮叨叨地祝愿母亲及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长沙、深圳和成都等城市一起被评为“中国十大创新城市”。
B.由长沙制造的全国首款“高性能3D激光打印机”,15天销售了大约30台左右。
C.通过大家的努力,使“岳麓山·橘子洲景区”成为长沙首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
D.是否高度重视人才,是长沙成为“全球竞争力提升速度虽快的十座城市”之一的原因。
6.下列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B.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C.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7.下列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选自《朝花夕拾》——散文
B.《秋天的怀念》——史铁生——选自《史铁生散文选》——《我与地坛》
C.《金色花》——泰戈尔——印度诗人——代表作诗集《新月集》
D.《济南的冬天》——老舍——选自《老舍全集》——代表作话剧《骆驼祥子》
8.给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2分)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_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____________。
①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②①④③ B.④②③①
C.③②④① D.①④③②
9.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的格式相同,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
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一笔绿意。
答:
10.名著导读(4分)
(1)(2分)《朝花夕拾》的作者是,体裁是。
(2)(2分)《朝花夕拾》共十篇文章,请你写出其中的两篇:、。11.古诗默写(6分)
①日月之行,;星汉灿烂。(曹操《观沧海》)
②,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③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③强欲登高去。(李商隐《夜雨寄北》)
⑤《天净沙·秋思》里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悲苦惆怅的诗句是。
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12~13题。(5分)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分)答:。13.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二)阅读文言文《咏雪》,完成14~15题。(11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A.寒雪日内集 ..B.与儿女讲论文义 ..C.俄而雪骤 ..D.撒盐空中差可拟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5.兄妹两人一个把雪比作盐,另一个把雪比作柳絮,哪一个更好呢?说说你的理由(3分)
(二)阅读《轻轻地抱住母亲》,完成第16~18题。(9分)
轻轻地抱住母亲 ①母亲已经70多岁了。70多岁的母亲在胆囊切除手术中受尽了磨难,本已衰老的母亲更加虚弱了。母亲在病床上躺着,想动一下都非常困难。那天晚上,母亲下床小解后怎么也上不了床,当时,我就那么轻轻地一抱,就把母亲抱到了床上。也就是这轻轻的一抱,竟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动。
②上了床,母亲不愿躺下,就那么实实在在地靠在我的怀里。那时我感到了我胸脯的宽
厚,也感到了母亲的瘦小。我搂着母亲,并且轻轻地晃着,母亲那一头苍白的头发,散乱在我的眼前。母亲说:“你小时候,我就是这样抱着你,你不老实,老是乱蹦乱跳。”我说:“妈,你想我抱着吗?”母亲说:“想,抱着我,我心里就踏实。”我的眼睛湿润了„„母亲说着就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于是,我就那么一边轻轻地抱着母亲,一边微微地晃着。我感到有一股爱的暖流在冲撞着我的心扉,我感到我强壮的身子就是母亲的靠山,就是母亲的胆量,就是母亲的渴望„„我的泪,竟忍不住掉到了母亲的脖子上。
③在那个晚上,我抱着母亲时忽然感到,我就像重新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里一样,那么甜蜜,那么幸福。
④又一个晚上,母亲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到夜里10点钟时,母亲说:“我想睡了。”我说:“妈,我把你抱到床上吧。”母亲说:“中。”于是,母亲就搂住了我的脖子。母亲比过去明显胖了。我抱着渐渐康复的母亲向床边走去的时候,母亲满脸的笑容。我知道母亲在我的轻轻一抱中感到了甜蜜和满足。我感到我幼小时的形象和母亲叠在了一起,那是人生漫长的旅程,也是母子亲情的融合,更是母子之爱的结晶和升华。我把母亲放在床上时,母亲竟然出乎我预料地说了一句:“好幸福啊。”继而就是响亮的笑声了。
⑤我在这笑声里充满惭愧。我们会激情满怀地抱住亲爱的妻子去倾吐炽热的情恋,我们会喜不自禁地抱着儿女去倾吐脉脉的爱意。可是,我们是否想过去抱一抱年迈的母亲,去倾诉那份人间的挚爱和亲情呢?„„
16.第一段中“也就是这轻轻的一抱,竟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动”,使“我”的心灵受到强烈震动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
17.对本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本文以“轻轻地抱住母亲”为线索,着重描述了“我”抱住病中母亲与渐渐康复后的母亲的动人情景。
B.文章最后一段直抒胸臆,抒发了对母亲的愧疚之情,感情真挚动人。
C.为了引人人胜,本文运用了倒叙和插叙的叙述方法。
D.本文描写细腻,语言朴实自然,字里行间渗透着深深的母子之情。
18.试着描述文中的母亲的外貌特征?(3分)
答:
(三)阅读《一顿午餐》,完成第19~23题。(16分)
一顿午餐
我收到了婶婶的信:“亲爱的孩子,我将于下周四抵达你那里,如果到时你能邀请我共进午餐,我将不胜感激。你的婶婶:诺拉。”自从我母亲得病以来,婶婶诺拉一直照料我的生活。
当时我在大学里每月只靠父亲给的5英镑维持生活,接到婶婶的来信时,我只剩下20先令了。但是无论如何我不能拒绝她的要求!
我知道一个比较好的餐馆,那里一顿午餐每位只需3个先令,那样的话,我还可以有14先令维持到月末。
当我带她到那家小餐馆门前时,她指着街对面的“亲属大厦”说:“我们为什么不去那儿?那儿也许更好一些。”
“噢,的确挺好——如果你喜欢的话。”我说。我不能说:“亲爱的婶婶,我实在没有足够的钱请你去‘亲属大厦’用餐,那儿的价格远远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
侍者递上一份菜单。“噢,”婶婶说,“我们可以要一盘这个。”这是一道法式鸡块,是菜单上最贵的一道菜——7先令。我为自己点了一道1先令的小菜,因为我希望能留下点儿钱维持生活。现在大约用去了8先令,不!——应当是9先令,因为我还将付给侍者1先令的小费。
“这位女士还需要点儿什么吗?”侍者说,“我们有上好的鱼子酱。”
“鱼子酱!”诺拉婶婶忍不住喊道,“太妙了,我能要一碟鱼子酱吗?” 我不能对她说:“不,您不能,因为那会让我只剩下5先令维持到这个月末的。”我没出声,所以她要了一大碟鱼子酱——外加一杯葡萄酒。现在我只剩下5先令了,4先令可以买到足够的面包和干酪,熬过这个礼拜。但是她吃完了鸡块,又看见侍者手里拿着几块奶油蛋糕。
“噢!”她说,“这些蛋糕看上去可爱极了,我只要1小块!”
于是,我仅剩下3个先令 了。然而侍者又报上了一些水果——她肯定还会要一些。最后,经过如此丰盛的午餐,我们是一定得要两杯咖啡的,那么我将一无所有。甚至连传给侍者的小费也没有了!
侍者递上清单:20先令。我把仅有的20先令放在盘子里,没有小费付给侍者。
诺拉婶婶看看盘子里的钱,又 看看我。“这是你所有的钱了吧?”她问。“是的,婶婶。”
“你将你所有的生活费都 花在了这顿午餐上是吗?你太善良了——但这实在很愚蠢。” “不,婶婶。”
“那么,这么多的语言中哪个单词最难讲?” “我不知道,婶婶。”
“‘不’。当你长成了一个大人,有时候你不得不对别人说‘不’,甚至对一个女士。我早看出你没有足够的钱来应付这顿午餐,但是我还是想给你上 这生动的一课——所以我点了最贵的一道菜,并且偷偷地看了你的眼色——可怜的孩子!”她付了账,并且将5英镑作为礼物送给了我。
“噢,上帝!”她说,“这顿午餐几乎饱煞了你可怜的婶婶!我平时的午餐仅仅是一小杯牛奶而已。”
19.文中说“但是无论如何我不能拒绝她的要求”“我不能说”“我不能对她说”,这里三次强调“我不能”,其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3分)答:
20.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说说原文为什么用A句而不用B句。(3分)
A.如果到时你能邀请我共进午餐,我将不胜感激。
B.到时你可要邀请我共进午餐,我将不胜感激。
答:
21.诺拉婶婶说“我”“太善良了——但这实在很愚蠢。”“我”的“善良”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诺拉婶婶又说“我”的这种“善良”“实在很愚蠢”?请简要概括回答。(3分)答:
22.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诺拉婶婶点了菜单上最贵的一道菜时,偷偷地看了“我”的眼色,“我”的眼色一定表露出了当时心理活动的状态。试设想一下“我”当时想了些什么,请用40字左右将它描绘出来。(3分)答:
23.你同意诺拉婶婶说“我”“实在很愚蠢”吗?简要谈谈你的看法。(4分)答:
三、作文(50分)
请以“那一次,我真(快乐、开心、感动„„)”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2、写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
第五篇: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导语:试题,用于考试的题目,要求按照标准回答。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欢迎阅读!
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绝对值不大于3的非正整数有
()A.1个 B.3个 C.6个 D.4个
2.如果一个有理数的平方等于(-3),那么这个有理数等于()
A.-3 B.3 C.9 D.3或-
33.如果a是不等于零的有理数,那么化简的结果是()
A.0或1 B.0或-1 C.0 D.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一定是负数 B.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符号必相反
C.0.5与2是互为相反数 D.任何一个有理数都有相反数
5.若│x│=2,│y│=3,则│x+y│的值为()
A.5 B.-5 C.5或1 D.以上都不对
6.若a的相反数等于2,则a的倒数的相反数是()
A.2 1
B.-2 C.21 D.27.如果a、b都是有理数,且a-b一定是正数,那么()
A.a、b一定都是正数 B.a的绝对值大于b的绝对值
C.b的绝对值小,且b是负数 D.a一定比b大.8.在数轴上,把表示-4的点移动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对应点表示的数是()
A.-1 B.-6 C.-2或-6 D.无法确定
9.若x与3互为相反数,则|x|+3等于()
A.-3 B.0 C.3 D.6
10.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A.1 B.-1,1 C.0 D.-1,1,0
二、认真填一填(每空2分,共30分)
1.数轴上a、b、c三点分别表示-7,-3,4,则这三点到原点的距离之与是 ____________。
2.一个数是2的相反数,另一个数比-2大-3,则这两个数的与是 ______,积是 ______。
3.已知|a-b|+|b+5|=0,则a+b ______,b·a______。
4.的底数是 ______,指数是______。
5.的倒数是______;绝对值是_______。
6.在近似数0.6048中,精确到 _____位,有 ______个有效数字。
7.温度由4℃上升7℃,达到的温度是______℃。
8.观察下面一列数,按某种规律填上适当的数:1,-2,4,-8,______,______。
9.若x为整数,且x≥3,|x|<5,则x= ______。
三、计算题
四、解答题
1.某食品厂从生产的袋装食品中抽出样品20袋,检测每袋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超过或不足的部分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记录如下表:
这批样品的质量比标准总质量质量多还是少?多或少几克?若每袋标准质量为450克,则抽样检测的总质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