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建筑讲述中国故事的演讲稿

时间:2019-05-15 12:10: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建筑讲述中国故事的演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建筑讲述中国故事的演讲稿》。

第一篇:用建筑讲述中国故事的演讲稿

大家好,我是刘方磊,今天很感谢有这样的机会,讲一讲我作为一个建筑师,非常真实的感受。因为我1989年入学,1994年毕业,毕业以后我来到了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至今我工作已经23年了。在这个略微漫长的时间里,也经历了坎坎坷坷,经历了期待与希望,因为建筑是一个非常不容易实现的梦想。

下面就跟大家交流一下,“汉唐飞扬”产生的过程。2014年11月11日,第22届APEC峰会在这里召开,2017年5月15日,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这里召开。我每次也都是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视,希望看到各国领导人,走在红地毯上,走在雨棚里,走进这个房子,在房子里开会。当我的空间能够成为这个会场,能够成为众国的舞台的时候,确实有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这件事情招标是从2010年4月份开始的。我们的设计院与共和国同龄,一直以来设计了很多重要的国家大型的建筑,比如大家熟悉的人民大会堂,由于这个原因,我们院成为了入围单位。公司领导让我来做这个方案的主创。为了把设计和实践相结合,我到北京的众多建筑去看,它有那么多的历史遗存,北海、颐和园、故宫、景山,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我记得我12岁的时候,第一次来到了故宫的五凤楼,我那时就被它的优美曲线和屋檐转角感动了。其实中国《诗经》里有一句话,就很好地描述了中国的屋檐,它叫“如鸟斯革,如翚斯飞”,这是古人对中国大房子的一种美好的描写。汉唐建筑是我对这首诗,我认为是最贴切的。但是比较遗憾的是,中国的木构架建筑很多都遗失了,现存最早的木构架建筑是唐代的佛光寺大殿,在五台山。汉代现在仅留下陵墓和石阙。班固在《两都赋》,张衡在《二京赋》里,对未央宫和汉代建筑进行了铺陈的描写,但是这些已经淹没在黄土之中。而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也是跟这两个朝代密不可分。我一直在看中国传统的曲线和屋檐转角,希望有一天,我把它和工业文化,和金属,和国际语言相结合,探索出自己建筑的一种新的路线。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招标的时候,我把这个理念提给了我的团队,也获得了他们的认可和大力支持。2010年10月4日,国内投标开始的时候,一共四家,我们经过团队的努力,递交上了第一轮的方案,获得了专家评审第一名。

但是风云变幻,还没来得及庆贺,这个项目又被宣布为要变成国际招标。这就意味着第一轮的成绩失去了意义,我需要重新开始。我重新审视第一轮方案,虽然尊重了地形地貌,虽然结合了中国的文化,但是创新度还是不够。如果再在这里继续地发展,很难有所突破,而四家境外的设计公司,他们擅长于国际语言,擅长于工业语言。我必须得在某些方面,能够跟它产生一个竞争力,我用A4纸不断地尝试长方形屋顶和正方形屋顶的可能。就像刚才聊到的,我把纸折来折去,折出了九宫格,九宫格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经典符号,我想把它当作一个可能性。

但是屋檐怎么办呢?还不够创新,大量地翻阅外国的建筑书和中国的古代建筑文献,寻找它结合的可能性。仿佛生活在两个平行的世界,一边是东方,一边是西方,一边是现代,一边是传统。终于有了两种想法,一种是从商周大屋来的俯地之式,充满对大地的尊重,一种是用汉唐宫阙的仰天之式,充满了对苍天的向往。对天地的尊重,也代表着我们对自然的敬意,对生态的神往,对生活的热爱。但是这两个方案如何取舍呢?我又一次踏上了雁栖湖核心岛,我望着蓝天,恰巧天空中有一群大雁飞过,一字型的,这使我醍醐灌顶,好像找到了答案,用汉唐宫阙的仰天之式。只有汉代唐代,它能有这样的心胸,开阔,深远,包容,多元。我将这个答案递交上去,在2010年10月8日,这个方案中标了。

我就一直在想,对于西方的文明,我们要敢于亮剑。因为在很长时间,很多重要的建筑,都由外国设计师来设计。他们的文明好像最近比较强势,但是我们需要找到自己传统的文化自信。用传统的文化和现代的文化相结合,我们有可能能够跟他产生博弈,或者能够战胜他们。

这个方案中标以后,其实还有波折,这个核心岛的规划,后来定到了西北角。这就意味着我这个房子入口需要朝北,但是原本我是朝南的,南向迎宾和南向采光,以至于面向雁西湖的南面的水面,夏日凉风袭来。但是如果将南北同时开口,首层平面的功能将非常有问题,这其实是一个颠覆性的危机。彻夜难眠,到凌晨四点的时候,可能突然想起了一个答案,就是还是尊重大地。这个岛有一个自然地形,南北有高差,有六米的高差。我为何不利用这个地形的高差,将房子的一层北侧卧到土里边,二层从北侧进,一层从南侧进,这样南北两个大厅用两侧的扶梯连接,同时给人的活动带来方便,带来多种可能性,同时又减少了土方量,尊重了生态。虽然和中国传统建筑以往的格局不一样,但是这样的做法结合了山地建筑,结合了西方的生态建筑,同时南侧又不失其尊严,表现了大国风范,这个想法获得了认可,这个房子建成了。建筑师是一个空间和情境的设计者,它能够赋予空间以温度和情感。我很喜欢文化,我认为城市的文化非常重要,我们的时代永远是时间长河中的一个点,我们应该成为文化的传承者。

由于2014年APEC峰会的胜利举办,我们赢得了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设计权,那这样我如何去捕捉江南的文化?如何把江南的文化做出大国风范?我需要把这些转化到我的建筑中。我又来到了西湖边,坐船到了小瀛洲,小瀛洲有个“我心相印亭”,它是看三潭映月最好的地方。三潭映月最美的时候,是这三个潭上,有一只孤鸟落在上面,非常地孤冷,仿佛寂寞沙洲冷,那种唯美非常酷。然后我的这些对现场的文化的研究,这并不是就建筑本身说建筑,我是希望通过周边的环境去深刻地理解这个地域的文化的神奇,不是在于具体的形,我是把它的神用到建筑里头。我被周边的建筑打动,我如何能让我的空间具备场所的力量,能够打动别人。G20的主会议厅,我把这个空间叫作“廿国共宇同坐轩”,廿国是中国二十的一个书面用语。我的入口叫“悦迎廿国”,这个悦呢又是江南的月亮门,打开的时候迎接远方的朋友。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尚往来,客人来了,我们要用最好的来招待他们。“廿国共宇同坐轩”实际上是把江南园林的感觉做进去了,它周边是一种自然山水的模拟,我做了一些布艺是吸音的作用,环顾四周,仿佛人在一个画舫中开会,周边是湖光山色。中国古人就告诉我们,建筑是遮风避雨的地方,同时也要营建人类的精神家园,二十国领袖在此亲如一家,共同营建命运共同体,这是多好的事情啊。我有这个核心信念,我被周边的建筑打动,它一定要具备一个场所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文学,来自历史,来自形态,来自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与景之间的互动。建筑情景交融,人们在这个环境中融为一片,能够享受到空间的大美,时间的大美,这种美是其它艺术所不可比拟的。它是人类中最宏大,立于天地间的艺术品,是别人无法拿走的。

今年下半年9月份,金砖国家峰会在厦门召开,对厦门同样我需要去探究它的文化背景,“三坊七巷”我去了三遍,在福州。泉州开元寺双塔,在那里头看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流文化。所以文化多元性非常复杂,它可能是从海上飘过来的,这些林林总总都给了我灵感。然后我也在这个场地内徘徊,去抓一把泥土带回北京,想去看一看这个土地的神韵,结果在机场的时候,被安检扣下了。但是我和这个泥土,有了一个接触,我获得了灵感,叫作“丹冠飞羽飘海丝”。厦门的市树是凤凰树,它是这样描写的,“花若丹凤之冠,叶如飞凰之羽”,非常浪漫。它长在厦门大学的周边,7月份开花,那是一个毕业的季节,也是一个离别的季节,它代表了人们之间的情感。所以这些也同时是“海上丝绸之路”,我把闽南的这种屋顶的形式融合进去,用现代的手法表现出来。

这些项目都是我们对土地的尊重,对土地所产生文化的尊重。“一带一路”也是秉承着这种精神,它沿途对土地呵护,对土地的文化关爱,正如“汉唐飞扬”的两翼,飞向遥远的苍穹,一方水土一方情怀,一方天地一方乡愁。

人类的文明,是由各种文明组合而成的。世界所有的文明,他们的骄傲都是建筑,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也大多是建筑,这个建筑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属于全人类,所以叫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尊重自己的建筑,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探索出自己建筑的一种新的路线,我一直有这个梦想,谢谢大家。

第二篇:用武汉故事讲述城市品格

用武汉故事讲述城市品格

专家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武汉精神

夏静 张晶《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14日03 版)

本报武汉7月13日电(记者夏静 光明网记者张晶)由光明日报社理论部与武汉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武汉精神”理论研讨会11日在武汉召开。来自北京、武汉等地的专家学者就如何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倡导和践行武汉精神,实现城市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统一进行深入探讨。

“‘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是武汉的城市之魂,反映了武汉市民的文明水平和道德修养,精确表达了城市意志品质和文化特色,全面体现了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和共同追求。”武汉市委宣传部部长李述永指出,武汉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武汉一直致力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过程,用武汉精神承载中国精神,用武汉故事讲述城市品格,用武汉自信彰显价值观自信。她说:“武汉先后涌现出8位全国道德模范、12位感动中国人物、36位中国好人,是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中全国道德模范人物最多的城市。这就是武汉人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中形成的武汉故事和武汉表达。”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副所长戴木才、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赵周贤等分别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和路径、城市精神对推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的重要意义、协调推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武汉精神的重要途径等方面提出独到见解。万俊人强调,武汉精神一定要有荆楚文化的底蕴和品质,凸显地方特色;戴木才建议,城市精神的总结提炼应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指向,而不仅仅是行为指向,要追求深刻的片面,而不是肤浅的全面;赵周贤认为,武汉精神的表述巧妙地体现了武汉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长远目标,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目标导向性。光明日报副总编辑刘伟出席研讨会并致辞。他认为,城市精神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并把它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有效抓手。城市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从方向上来指导城市精神。“武汉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武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价值追求和个性表达。‘敢为人先、追求卓越’8个字蕴含着武汉深厚的历史文脉,反映了武汉独特的城市品格,包含着武汉高远的发展愿景。”他相信,武汉精神的提出和践行能够进一步激发武汉市民对家乡的热爱,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对生命和心灵的感悟,从而释放出创新和创造的能量,将武汉建设成为一座人与人、人与环境和谐统一,充满人文关怀的名城。

此次理论研讨会得到武汉市各行各业的积极响应,300多位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参与撰写论文,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

第三篇:讲述家风故事

讲述家风故事,树立家国情怀演讲稿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国家规家训的一大特点,成为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有机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

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带头搞好家风建设,带头教育好子女。人们习惯于上行下效,领导干部的好家风会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第四篇:军训故事讲述

军训感悟

金秋十月,热力不减。一场高考,考散了三年同窗,聚集起五湖四海。我们互道珍重,我们互致问候,我们伴着些许紧张和微微期待,迎来了大学生涯的第一课:军训。为期一个月。

初来乍到全然陌生的大学校园,即将开启新的人生征程时,难免会有疏离感与陌生感。多亏有助导帮助我们了解大学校园,适应大学生活。

然而,军训并不简单。虽然没有踢正步走齐步,但有站军姿,打擒敌拳和跳广场舞。白天训练在东区,但我们是住在北区。所以我们早个20来分钟从寝室出发,也才恰巧卡点到。晚上有时候会有晚训,前期大部分时间都被来宣讲的各各学校组织占了去。在东区的时候,助教常说“我们国商人太多,要是在北区的话人一散,大半个操场都被占了。但是,我们在东区练谁看得见呢?没有人能看见。到时候拿出去,人家只会看结果,打得好就是练得好,打不好就是没有好好练。”这句话怎么琢磨怎么有理。可惜,擒敌拳并不像广场舞一般轻松容易。十六动擒敌拳听起来简单,内容却是复杂。简直一动可以抵三动。为求精确和整齐,我们拆分每一套动作,反复练习。从早至晚,我们每日都在漫长的一动一动中反复琢磨。尽管如此,我们还常常因为喊声不够大,动作不够整齐而重新开始。后来更是被带到北操场加班加点的训练。不可能不苦,不可能不累,但是我们知道,这正是军训所训练我们的能力。顽强拼搏,不惧劳苦。迎难而上,敢为人先。这种精神正是未来的学习生涯中所需要的。军训不只有疲劳苦累,还会去听一些讲座,助导也会不定期给我们开会。学校各部门人员通过讲座悉心嘱托我们,讲解各项规章制度,还讲述各种实例提醒我们防骗防偷,如何保护自己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这使我们受益匪浅。

为期一个月军训结束了,我知道自己必须接受这一切的洗礼,才能去争取胜利的资格。其实回头想想,我失去的只不过是几滴泪或者是几滴汗,而我获得的是一张张可爱而又友善的脸,甚至是一个严明,自信,独立的自己。我感到无限的快乐和轻松。我付出了幸苦,付出了汗水,然而得到的确是一份沉甸甸的收获。我学会了坚忍不拔,学会了服从命令,学会了如何奋斗。军训,就是要培养我们的品质,磨砺我们的意志。我高唱着,用自己的心去实实在在的领会军人的雄赳赳,气昂昂。难忘我的军训,像一位人生导师一样,教会了我太多太多。自信,奉献,尊重,感恩„„.这些都是财富,人生最可贵的一笔财富。

第五篇:用景观讲述历史

用景观讲述历史

——厦门中华教育园设计简说

提到讲述历史,人们都会认为那是在课堂、书本、博物馆里的事,好像与园林景观风马牛不相及。纵观国内外各种类型的风景名胜,可以见到名山胜水、奇风异俗、古镇名楼、皇宫圣域,可以领略风花雪月、小桥流水之美,观赏高原雪域、大漠黄沙之壮。却难以见到一处形象、系统地展示历史的景观园地。厦门中华教育园的设计就从这一空白处开始。

一. 广阔的背景

第六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确定在厦门举行,厦门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机遇,在“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拿出惊人的气魄,将原本荒旧滩涂之地,改造成一片九岛联珠、气势恢宏、面积达6.76平方公里的黄金宝地,用于园博园的建设。以“和谐共存·传承发展”为主题,着力打造一个集园林展示、休闲度假、文化娱乐为一体的主题公园,并把建设目标确定为“展园精致、景观优美、自然和谐、海峡两岸风情浓郁、可持续发展的水上园博园”。并在园博园主展岛之外,结合厦门独特的地理与历史文化特点,规划了闽台岛、温泉岛、航海岛、石文化岛和教育岛。

为何要在园博园中规划教育岛呢?厦门素有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当年,著名教育家、华侨旗帜陈嘉庚先生既已提出“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理念,如今,厦门市委、市政府也正全力推进“教育之城”、“文化之城”的建设,这为教育园的诞生打下了深厚的思想基础。从大环境来看,厦门作为毗邻台湾的经济特区,肩负着促进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使命,教育园的建设必将有利于促进两岸的交流。因此,厦门市政府与教育部高瞻远瞩,在规划园博园的时候就确定要建设我国第一座以教育为主题的文化园区——“中华教育园”。

二.沉重的课题

中华教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长达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时不见教育的痕迹。有关教育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化遗存多如牛毛,举不胜举。如此重大的主题,要用园林景观的形式来展现,谈何容易!

造园自有造园的法则和规律,不可能照本宣科、罗列历史,所造者应具观赏性、趣味性、娱乐性。从另一个角度看,既然称为“主题公园”,就必须充分展示主题,使内容与形式水乳交融,方能名实相符、形神皆具。题材的重大、园区的局限,加上时间的紧迫、可资借鉴的东西很少,其创意、设计的难度,可想而知。三. 流淌的思绪

领受任务之际,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个名为“中华教育园”的命题和一块面积约20.6公顷的土地。“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如何着手来写画这最新最美的图画和文字呢?对中华教育史,我等仅知皮毛而已,毫无研究可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做好这一项目,必须先从学习入手。于是,书店、图书馆留下了我们的身影,厦大高教院几乎被踏破了门槛,岳麓书院、东林书院、南京贡院乃至远隔万里的安阳殷墟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日以继夜的刻苦学习中,中华教育的历史画卷在我们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慢慢演化成流淌的思绪。1.设计构思:

中华教育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它呈现给人们的将是:

一次中华教育发展史的生动展现:一幅立体的中华教育史长卷,让人们在优美的景观环境中品读历史、感受现在、畅想未来。

一次自然、艺术与人文、历史的共鸣:在自然环境优美的杏林湾和造园精美的园博园区域内,注入博大精深的教育文化、使之与园林文化、石文化、航海文化、闽台文化等交相辉映,产生人文、历史与自然、艺术的共鸣。

一个与区域规划相共生的产物:根据规划,集美区将成为厦门的教育重镇,集美的发展将以杏林湾为中心,教育园建成后将与集美学村和大学城一起形成教育的强势区域。

一个国际性的教育文化交流基地:园中的书院、国际夏令营、图书中心等设施,将使教育园成为国内、国际教育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和为本地学校师生提供学习、交流的理想场所。

一个具有知识性、观赏性、唯一性的旅游景区:这是全国唯一的以教育为主题的文化园区,在旅游方面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将教育园主题定为:“传承华夏民族悠久教育文化、促进炎黄子孙和谐健康成长”。2.VI设计

VI即(Visual Identity),通译为视觉识别,是CIS系统中最具传播力和感染力的层面。VI设计一般用于企业、会展,园区运用还不多见。为树立中华教育园的品牌形象,加深观众印象,理当运用。

经反复考虑,我们选定了以教育的“育”字为主要设计元素,将殷商甲骨文中的“育”字和甲骨(龟板)图案化,组合为标志。整体以红色为基调,呈印纹形态,造型古朴、简洁,充满东方韵味。标志普遍应用于大门、各区入口、说明牌、指路牌、广告、宣传品等方面。甲骨文的育字为母产子的象形图案,原意为生殖、繁衍,后延伸为传承。选此字,旨在彰显中华教育园“传承华夏民族悠久教育文化,促进炎黄子孙和谐健康成长”的设计主题。

3.总体布局

中华教育园坐落于厦门“园博园”景区E岛之上,东连园博大道,南邻温泉岛,西通生态岛,北望集美大学城,占地面积约20.6公顷。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布局方能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呢?

再三思索,从突出重点的角度,我们认为应有一条集中展示中华教育史精华(含人物、事件、机构、代表性建筑等等)的景观轴线;从全面叙述、系统介绍的角度,应有一条以历史时期为序的教育通史展线;从现代教育方面,还应有高等教育展示和面向青少年的教育互动园区等等。以此,我们将总体划分为六个分区:

(1)中心景区:

按传统的轴线对称手法设置一条贯通南北的景观轴线。前设“励志广场”、“南大门”,中劈“圣贤广场”、旁列“经典教育名篇石刻群”后置杏坛、影壁、“杏林书院”。使教育史上的人物、事件、机构、代表性建筑、经典文献都能高度概括、集中地在此展现。

(2)“经典情景园”

在东入口与南入口之间,以十九组根据成语和故事创作的大型雕塑组成“经典情景园”。有曹冲称象、曾子杀猪、鲁班学艺、临池尽墨、孟母三迁、学富五车、如坐春风、司马光砸缸、孔子闻韶乐、伯乐相马、囊萤照读等等

(3).“教育历史纵览园”:

以东入口“古文字广场”为先导,按历史时期分段,由东而西绕书院外围分布。总体以重点人物和史实为主,用实景陈列的方式和特写的手法,形象地展示源远流长的中华教育史。在这里,人们可以窥见远古文明和青铜时代教育之一斑;浏览传统教育制度的确立、兴盛与衰落;更可以看到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4)“教育互动园”:

设于教育园西入口附近,主要设置迷宫、象棋广场、四大发明群雕、谜语大观园、天籁之音以及一些儿童游乐设施。(5)“名校风华园”:

运用现代的景观艺术表现方式,概括介绍两岸四地著名的高校;在该区的中心位置,将国内36所知名高校的代表性建筑及其象征性构筑物有机组合,形成系列特写景观构成的高校荟萃园。

绿化区种植百棵凤凰木,形成百树园和百树广场,寓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宗旨。(6)滨水园:

沿园区南部滨水地带设各种书吧、酒吧、茶吧等休闲文化设施,在开放的空间里让游人体会到舒适的滨水景观及文化氛围。

四.不懈的探索

我们要做的是以人文景观创造为主体的园区设计,除在造园艺术上应遵循中国传统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明叶成《园治》)的法则外,必须贯穿现代“以人为本、和谐自然”的理念,力求采用多种多样的手法来创造出既有历史脉胳,又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新型园林。

(1)。“轴线对称”与“更宜散漫”

细审中国古典建筑与古典园林的布局特点,不难看出两者的差异。古典建筑,特别是大式建筑,非常讲究轴线对称、布局严谨,而古典园林则讲究“最忌居中,更宜散漫”。在设计中必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总体布局方面,我们在中心景区采用了轴线对称手法,将“励志广场”、“南大门”,“圣贤广场”、影壁、“杏林书院”列在同一轴线上,形成了一条长达400米的景观长廊,给人以气势恢宏、层次丰富、主题鲜明的感觉。而经典情景园、教育历史纵览园,则更多地采用传统造园手法,“随形而弯,依势而曲”,以求曲径通幽、步移景异。使总体曲直相辅、张弛得当、疏密有间、主次分明。(2)实景陈列与特写

陈列,大都用于室内,在园林中大量采用还很鲜见。出于系统地展示历史画面的需要,我们在经典情景园和教育历史纵览园中采用了实景陈列与特写手法,尽力撷取教育史中重要的人物、故事情景片段,以雕塑、石刻、小品、林木相结合的方式予以展现,并以“通史”这条线将这些闪光的珍珠串起来,将呆板的说教化为艺术的感染,以达到用景观讲述历史、寓教于乐的目的,为增添趣味性和知识性,我们特地设置了一群(19组)成语故事情景雕塑,作为经典情景园的主体,请中国雕塑家协会组织国内著名雕塑家来进行设计制作。(3)在细节中深化主题 在细节中深化主题,一直是设计者所重视的环节,每一次深化都力求有新的创意。在教育园的设计中,我们在这方面下了一些功夫。略举几例于此,以供探讨。

入口:最早设计的是以仿古建筑为大门,开始做的几个方案,感觉太一般化。为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我们采用了现代雕塑与传统题材相结合的手法:南入口中心以富有沧桑感的“中华教育园” 花岗岩透雕主景墙和“桃李芬芳”、“春色满园”、“德被天下”、“道衍千秋“等四座花岗岩透雕副景墙组成,力图给人以厚重、古朴的印象。地面铺“中国古代书院建筑”、“琴棋书画”、“渔樵耕读”、“梅兰竹菊”等四组影雕地刻,以丰富文化内涵和视觉形象。东入口以一座由罗纹钢制作的毛笔、石雕竹简和砚台组合构成的镂空景墙作为标志,以加深人们对“文房四宝”的印象。

圣贤广场:最初的设计是以六座圣贤雕塑和15座历代教育家雕塑为主体,中间为流水。在深化设计时,加进了石雕鼎、簋(Gui)等大型仿古礼器、“中华教育历史大事记”流水地刻、儒道名言(儒家八德:忠孝仁爱礼义智信。道家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地刻等,以丰富其文化内涵。

儒字石刻:为突出儒家在教育史上的地位,特意设计了一处儒字石刻,四周环绕六艺雕像。在进一步深化时,选用了印章形的天然景石,正面刻一个大大的儒字,其他几面刻仁爱、中和等儒家经典词语,景石下加了一个龙纹砚台,整体寓意“儒家文化这碇墨研磨了浓浓的中华文化”,以使主题得到升华。

石材做旧:由于本地盛产花岗岩,我们在教育园的建筑(如棂星门、泮水桥、杏坛等)、雕刻、铺地中采用了大量的石材。为凸显古朴、凝重的风格,我们将涉及历史内容的园区内的所有石材都进行了做旧处理,使之与整体风格协调。。。。中华教育园的设计,是对以历史文化为题材的现代主题公园设计的一次有益的探索。我们从中获得了不少经验,也得到了不少教训,在实战中提高了水平、丰富了知识、锻炼了队伍。用景观讲述历史的方式,力求奉献给社会的是一部立体的画卷、形象的史诗。效果如何,有待广大观众和业内同行们的评价。敬请专家学者们赐教!

下载用建筑讲述中国故事的演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建筑讲述中国故事的演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讲述用新鲜造句

    1、新鲜空气有利于健康。2、他们尽情呼吸那里的新鲜空气。3、这种做法倒是怪新鲜的。4、他们相互之间的爱情还新鲜,还纯洁。5、她拿出的工艺品大家都还没见过,都感觉挺新鲜的......

    用普通话讲述中国梦(优秀范文五篇)

    “用普通话讲述中国梦,用规范字书写中国梦”推普宣传周 活动方案 今年9月第三周是第16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本届主题是: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为了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的......

    彭丽媛用英文讲述自己的中国梦

    彭丽媛用英文讲述自己的中国梦(附视频全文) 2015-09-27 军报记者 微信号 jfjbdzzy 据联合国官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使彭丽媛正在与秘书长潘基文夫人柳淳泽共同出席全球教育第......

    中国故事演讲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所讲的故事名字叫—— 一位科学巨人的中国梦邓稼先爷爷被誉为“两弹元勋”,他研制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及氢弹。他从小就有爱......

    讲述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演讲稿2

    讲述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演讲稿 滴滴雨露 滋润心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 我叫吴慧荣,来自新疆有色地勘局;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滴滴雨露滋润心田》......

    企业文化--讲述企业故事

    企业文化——讲述企业的故事 2005年在管理界一股企业文化热浪席卷神州,其跟风逐流之势如星火燎原。一夜之间,中国企业正在进行着一场轰轰烈烈的企业文化“大跃进”,仿佛在刹那......

    讲述我家的故事

    篇一:讲述我家的故事讲述我家的故事 2讲述自己家中最感人的故事。 3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体会亲情的可贵。 教学重难点 发现家中的感人故事,并讲述清楚、明白、完整。 教学准......

    讲述我家的故事

    讲述我家的故事 2讲述自己家中最感人的故事。 3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体会亲情的可贵。教学重难点 发现家中的感人故事,并讲述清楚、明白、完整。教学准备 草稿本,随时采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