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碧轻红香椿芽散文
民国才女张爱玲说,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未完。依我看,还可加上一句:四恨椿芽期短。
香椿是名副其实的错过要再等一年的“树上鲜蔬”,每年只有早春到谷雨这段时间的椿芽鲜嫩好吃,谷雨一过便老了。时令性太强,委实吃得不过瘾。
在乡人眼里,香椿不算啥稀罕东西。小时候,邻居王大娘家有棵香椿树,碗口那么粗,笔直挺拔,伸枝展叶,紧挨我家院墙。说是邻家,就跟我家的没两样。
一场春雨过后,三五日,嫩红的椿芽,一簇簇,破枝而出,像花朵,像小伞,镶着花边,闪着晶光,散发幽幽的香。晴好天,王大娘就隔墙高喊:霞,霞,打椿芽啦。姐姐从旮旯里找出镰刀,我步其身后,厮跟着上到房顶,站到边沿,伸手便可够到树枝,采一束,往下扔一束,香椿芽似不愿离开母亲怀抱的娃娃,依依不舍地摇摆飘落。阳光透过树枝,筛下斑驳的光影,身着黑蓝布衫的王大娘在树下迈着小脚往篮子里捡,不时抬头嘱咐我们:“小心点,别掉下来!”
香椿芽入馔,吃法多样。土鸡蛋与香椿是绝配,带着露水和香气的椿芽,鲜、嫩、腴、脆,土鸡蛋炒后,黄澄澄的。碧绿的香椿,配嫩黄的鸡蛋,煞是好看。香椿的香与鸡蛋的鲜相得益彰,当清气充斥舌尖,那滋味就像嚼了一大口春天。
香椿拌豆腐,佐以盐、生抽、麻油。一点小磨香油,简直是画龙点睛之笔,香椿、豆腐、麻油的味道都至为顽固直白,然三者配一起却互相帮衬,满口清鲜。
香椿芽,炒鸡蛋或拌豆腐,仅满足一时的口腹之欲,何况当时,家里的鸡蛋还要留着换盐,豆腐哪舍得常买?长久的吃法,还是腌香椿。烫过的香椿凉凉,装入罐子,码一层香椿,撒一次盐,直至把罐填满,盖严实,随吃随取。
《庄子》中,香椿意味着吉祥,代表长寿。在乡亲眼里,它是实实在在的菜。庭院一棵椿,青菜不担心。香椿,气定神闲地蜗居于平民灶间。春风一过,香椿主动收敛了香气,安然地待在庭院角落。那一口香,足以让人回味一整个春天。
第二篇:秦碧红演讲稿
如果与来生,我还愿做你们的老师
张洪中学
秦碧红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此时此刻,站在台上,不由让我想起了2月24日在我们学校举行的那场感天动地,令我们终生难忘的励志、感恩教育报告会。李想老师那动情催泪的演讲,家长和孩子瞬然心灵沟通之后的抱头痛哭,恩师与爱生之间至诚至暖的贴心拥抱,孩子们卸下了平日武装自己心灵的面具,大声的,动情的,放开了自我,疯狂了一次,喊出了自己平时想喊却怎们也喊不出的心声。“爸爸妈妈,我爱你们”,“爸爸妈妈,对不起”,“爸爸妈妈,我以后一定会听你们的话”,“爸爸妈妈,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的”,“爸爸妈妈,我以后一定会孝顺你们的”,“老师,我们爱你”,“老师,你们辛苦了”„„这些声音直到现在还不时的在我耳边萦绕,久久不能散去,这些真诚直到现在还会令我泪眼模糊,这些都让我想起了维系我们心灵相通的那根长长的缎带
— 那就是大爱,这世上大爱无疆!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人人都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但谁也无权评说这世间就没有真爱,这世上父母之爱,子女之爱,恋人之爱,朋友之爱,师生之爱„„永远至真至诚永远会艮世长存!
就拿我自己来说,作为八(5)班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就像我们咸阳教育界楷模胡秀珍老师对待学生一样,我也一直真心的、用心的爱着我的每一位学生。我的每一位学生,不管在外人眼中是勤奋用功的,还是有些调皮捣蛋的;不管是出色的,还是资质平庸的,他们在我眼中都是可爱的孩子。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质的闪光点。他们身上或许会存在一些小小的缺点,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试问这世上又有哪个人敢说自己就是完美的化身?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亲爱的潘阳,你是个敢说敢做的孩子,老师爱你,长大后你一定要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亲爱的潘港,你是个性情至真至纯的孩子,但你爱冲动的毛病一定得改改了;亲爱的辛桐,你的语文功底是那么好,老师多么希望你在其他学科上也有良好的发展呀;亲爱的秦明灝,老师多么希望你能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的搞学习;亲爱的秦静、秦甜甜,你们都是老师跟前眼中的小不点,老师希望你们在学习上再添一股劲,再加一把油;亲爱的崔泽恒、柴国庆、秦甜、秦钊、牛麒,你们的勤奋、努力,老师全都看到了,但以后一定要注意多训练你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亲爱的班长谈孟飞,你为我们班级做了那麽多贡献,咱们的自行车在你的巧手中永远都是张洪中学一道亮丽的风景;还有亲爱的岳阿敏、张珊、李婷、以及我全部的孩子们,请原谅老师,由于时间的关系,老师在这里不能把你们一一呼唤,但请你们记住:你们每一个人都是老师的心头宝,你们灿烂的笑脸在老师眼中是世界上最美丽迷人的图画;你们琅琅的读书声,在老师眼中永远都是这世上最悦耳动听的音乐。为了你们,我付出里全部的心血,于是,我也觉得自就成了这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我扪心自问,自己的确称得上是一个称职的教师,新的世纪,知识在迅速更新,社会在迅速碰撞,时代在变,生活在变,似乎一切都在变,因为教师职业需要的奉献精神我没有变,教师职业所应担当的责任我也不会推卸。
‘‘德高为师,学高为范’’。这是教师职业的鲜明旗帜,这也是我们咸阳教育行业楷模胡秀珍老师的真实写照,现在新课改的浪潮已把我们教师推向了历史的又一个巅峰,胡秀珍老师的事迹感动着我,影响着我,也引领我做足了准备,我会像胡老师一样抓紧机遇,直面挑战,勇敢开拓,大胆改革,学习不断,创新不停老师现在要做的是,不再把你们当成小鸡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我要让你们学会生活,放飞自己;老师要做的是:不再一味的传道授业,而是要开启你们那一扇扇稚嫩的心灵之门,让你们学会承受,学会坚强;老师要做的事,不再是一支粉笔一本教材进课堂,老师要让高效课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育给你们插上腾飞的翅膀···„老师衷心的祝愿:你们长大后,个个都能成才!!(插入音乐《感恩的心》)。孩子们,老师爱你们,真的感谢命运,让我有幸成为你们的老师,感谢上苍,让我们能够一续这感人的师生之缘。孩子们,如果有来生,我还愿做你们的老师!!
第三篇:雪花浅吟散文
沏一壶茶,坐在卷帘下,听着雪花绽开的声音,这怕是我从所未有的待遇。
有些时候,去往一个地方,并非慕名,也非图缘,这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悸动。就像此时,我坐在卷帘下,风拂过一片小竹林,掀起飘雪纷落,这又是谁所能想到的呢?就连我自己,都觉得是场梦,不敢用力呼吸,怕是碎了。
若不是茶烟弥漫,我又怎会甘愿醒来?舍弃这风花雪月一般的梦境。
一切归来,总是离不了一个缘字。
似乎所有的事情都是生命中最好的安排,不论是生还是死,总有定局,也是最好不过。所以,不该埋怨为什么悲伤总是强占了快乐,为什么快乐总是那般短暂。一切,都是缘,都是最好的安排。所以,当不止一次的来到西递的时候,我从未发现这个地方,有我所不曾见到的人生真谛。但或许,这也是一次又一次的最好安排,哪怕它是错过。
待挑个日子来的时候,就这么的碰上了一场雪,还是早春的时候。待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就这么的认识了一个朋友,还是在西递的时候。我想,这已是最好的安排。我不埋怨,路上的时候,摔坏了相机,也不埋怨,风雪湿透了衣裤。因为,我认识了一个朋友,因为,我遇见了另一个西递。
这该是我感激的时候。
早春,还未三月,一切像是刚刚苏醒,只是还没看清。
瞧着再熟悉不过的牌坊,矗立在西递村口,这景象像是时光扭转,拉回了两年的光景。那个时候,还是在盛夏,早过了油菜花的季节。湖水清澈,风拂过水面,荡起微微涟漪,像是小姐绣楼里那个不曾见过的姑娘的害羞的容颜。只是如今,雪花纷落,周围的少女少年还是睡眼朦胧的,兴许还不知道春天已经来了呢。牌坊的两座狮子,还是老样子,巴着一张大嘴,好是得意,些闲张狂。也难怪,好歹它守护可是当今世界文化遗产的西递古牌坊啊。瞧着也罢,就原谅它这么苍劲的威风了。
但蹊跷的是,偏偏我就这么爱看它这个样子,拿着借来的相机,扭转着镜头,总是离不开它。这或许,是我从未如此认真的看过吧。
一个地方,来过一次,不算是真正的来过。一个地方,来过几次,也得看看是不是真的来过。因此,西递,我只能很惭愧的说,这算是我真正的来过一次。以前总是唠叨,去一个地方,走马观花的匆匆,是一个不负责的辜负。后来,才懂得,倘若不是用心,即便看得再多,不会太细,从而仍是辜负。
因此,我辜负了西递,因此,我再来过一次。
在牌坊下,我待了很久,这可能是辜负了朋友的一番好意。(这次来,他总希望先带我去三号小镇坐坐,却不知道,来了西递,与三号小镇便是不远了。)好在,过程里,我与牌坊的对视中,又来了一群人,朋友有了打发,(未来西递工作之前,他是央视记者,习惯拍人像作记录。)这使得我心里顺畅不少。
当时,天还飘着雪,很柔软的落在牌坊上,也很温柔的靠近了我的发梢。
一时间,我有些舍不得走了。
像是着了迷似的,哪怕只是坐在边上的石墩上,也觉得享受,哪怕是裤子再湿了,也觉得没什么。直到现在,我也无法解释当时的自己,还是不是自己。
离开牌坊,走进村子的时候,寻思着要不要在牌坊留个影,后来想想,觉得不妥。这般沧桑神圣,象征着荣耀和辉煌的见证,又岂是我这一个小小女子,所能沾染的呢?能好好近身看一番,就已是最好的安排。
穿过熟悉的巷子,路过熟悉的店铺,走过熟悉的石板路,一切曾是这般熟悉。此时看来,这有的新的感悟。像是篱笆里的一朵花,开了谢了,还是旧年的样子。只是,瞧着我的眼里,却是一年又是一年的变幻。西递我来过,但风吹散了我的身影,雨洗刷了石板路上我留下的扣痕。因此,去年花谢了,今年又开了,但却不是去年的花。因此,看着熟悉的西递,我不得不说,自己这次真算是来过一次了,只是一次罢了。
——为不辜负这里,我宁可拿往前所有的相遇换这只有一次的倾听。
听,花开了,飘在空中。听,花笑了,落在发梢。听,花呢喃,丢在了我的心里。此时的你,是不是很羡慕,是不是也想着趁一个风花雪月的时候,来这里走走,来看看西递真正的容颜?
依着友人的意思,还意犹未尽的时候,就进了一条曲折的小巷子。我一愣,这是我不曾走过也不曾知道的一条小路。但再走进一座院落的时候,耳后传来这么一句诗话: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果不其然,院子里种着一片小竹林,石子铺成的小路蜿蜿蜒蜒直到一席卷帘之下。木板砌房,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排书,恰是喝茶的好地方。若是再风雅点,则就是品茗探幽的好去处了。这怕是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的“小镇”了罢。即便是我常年去往的西塘古镇,也没见得让我如此甚喜的地方,何况又是“曲径通幽,禅房花木”。
坐在卷帘下的时候,风正好吹过院墙,吻过竹林,簌簌的声音,像是谁在耳畔呢喃?细听,原来是西递的声音。原来,不管是在哪里,风中总有她的呼吸,她的声音。友人说,西递是一个男人,宏村是一个女人。听着这话,想着分析,有些不假。但再三斟酌,我遇见的西递,恰好是早春,恰好是睡眼迷离,恰好是雪花绽开,恰好是曲径通幽。那如何,岂是一个郎儿之身?这般若此,又岂不是辜负了小姐绣楼空荡了这么多年?
喝过一壶茶后,我再耐不性子,继续禅坐下去。恨不得马上钻去西递的心窝里,听听她的声音,听听她对这个美丽的小镇是怎样的一个眷念?
原谅我无法隔着一堵墙静心聆听,原谅我这般冲动撕开一切,原谅我平日里的满口胡缠,只因来了西递,只因看清了她的容颜,我已不能自拔。
我想,我已不再是我。
离开三号小镇的时候,茶水还剩一点,茶杯还是热着的,只是雪已经停了。寻思着,趁月夜的时候,再来这里,坐在卷帘下,即便茶凉了,也是应了一道好景。
“杏花零落清明雨,卷帘双燕来还去。枕上玉芙蓉,暖香堆锦红。翠翘金钿雀,蝉鬓慵疏掠。心事一春闲,黛眉颦远山。”
只是杏花未开,清明雨也未落,只是没雀没蝉。但有境有意,也是我趁月夜来,好好闲疏一把心事。友人领着我,走了一道似熟悉也似陌生的小路,靠着田地,挨着粉墙黛瓦,沿着远处千山暮雪,即便已是傍晚,但天色还是不错的。任谁也不会料到,红梅含苞待放驻落在湖边,小镇倒映水中,隐隐约约,就欠红掌清波一缕涟漪了。但偏偏,飞鸟掠影,就这么一瞬间,竟已春暖花开。
想是还缺着什么,我便就可以登上走马楼,抛一抛绣球。只是不知道西递,是怎么想的?
暮色渐临,炊烟已起,人家烟火的味道便开始弥漫在整个深巷陋弄,狗吠声也开始穿梭在大街小巷中。游客似乎散去无几,只剩下我与友人还在迈着步子。农家的大姐端着饭碗站在自家的门槛处,一边瞧着我们,一边吃着饭菜,这是一种享受,也是城里头没有的景象。我喜欢这样的平淡,真实。之所以喜欢走走停停,也正是因为真实,这是如今已难得的一种奢侈。
只是夜色来得太快,总是来不及将这小镇好好收藏眼底,就已经匆匆收起。
但这并不是一件遗憾的事情,我已知足,也是最好的安排。
第四篇:轻霜薄雪散文
降霜了,已入深秋。窗外琥珀色的金沙依旧倾泻下来,干净明亮,雍容华美。
有恙在身,静卧为主。太阳的光斑一点点从窗帘的缝隙挤进来,帘后垂下的藤蔓,如印上的暗花,摇曳生姿。一团黑影飘忽而下,我知道那是一枚枯叶最后的舞姿,悄然划入枕畔。偎着秋风,世界是流动的。
翻手机时,有人说下雪了。那是我童年的故乡,一朵一朵的小蘑菇从天而降,屋脊、村庄、山峦都覆了一层薄薄的白,暖暖的一口气便能吹化。始终相信最初的雪是软糯温香的,像奶油,所以喜欢一本书的名字《热的雪》。
很久没码字了,非常想念。很想写写阿妹和她的玫瑰,还有那个白色的病房,病房里涌进涌出的护士和那些漫漶如水蒸气般的病人们。
爱人住院时,每晚我躺在租借的小床上看一本叫做《生命册》的书。邻床的婆婆鹤发童颜、慈眉善目,笑眯眯的,很有古风。她说她也有一本。第二天,果真带来。只是此书非彼书,一本是红尘喧嚣,一本是佛门净语,名虽相同,质却有别,一个门里一个门外。想想生命也不过如此,尽管形式不同,却殊途同归,就像这个轻霜薄雪的季节,就像婆婆头顶上的银丝雪练。
婆婆的老伴刚动完手术,仰躺在半摇起的床铺上。插着管子,带着面罩,挂着盒子,吊着瓶子,浑身武装。推车里的仪器不停地闪着嘀着,波浪线涌动着。他疼,但发不出声,大汗淋漓,止疼针已不大管用。他的女儿在左侧握着他的手,头发深埋在父亲的臂弯里,昔日有力的大手连抚摸一下女儿的力气都没有;婆婆站在右厢,笑眯眯地打着扇,灰色的羽毛一下一下轻轻地扇着。午后金黄的暖阳打进来,病房变得异常安静温馨,她低头的瞬间,我看见一朵金色的眼泪,穿空而下。抬起时,复又如初,依旧笑容可掬,啥也不曾发生。我甚至怀疑那只是我的错觉,或一个电影镜头,但美极!
女婿白胖,脑后一圈头发剃光,中间扎了一根小辫,如剪纸上的孩童拖着一根小尾巴。照旧一天三餐送饭,公公是软糯的流食,婆婆是青碧的全素,而肥胖的女儿却是红油的鸡虾。
那些天,阳光一直很好,窗外秀美的香樟树沐浴在晚秋金色的光辉里。我经常穿一件棉质红色碎花盘扣连衫裙,一双同色步瀛斋鱼莲版绣花鞋去打饭。沿途,翡翠色的甬道上开满一种珍珠白的四瓣小花,便采了一朵,养在一只透明的玻璃杯里。一粒之香,病房立马不同起来,后来我知道她叫葱兰。那时临床的公公还未手术,尚能盘着腿坐在床上哈哈大笑,他说他养了一百多盆花,那样的姹紫嫣红,让我好生羡慕。
《生命册》开篇就好,语感不错,抹了自己的蜜,一直推着读者往前走。我看到了雪,寒冬深夜里的鹅毛大雪。那夜,主人公无处栖身,漫无目的走过一条又一条大街,在那个充满希冀华美的中原城市,路灯下的雪是粉红透明的,像纱。看到粉红二字,一动,终于有人说雪是粉红的了,和我的思维竟能小小的相似。记得曾写过一首微诗,里边的雪亦是粉红的,当时就有编辑说不符逻辑,当然也有人盖精选用。
实际逻辑是个很玄妙的东西,看在谁的脑子里,所以有些故事注定是别人的。如果有那么一个小女孩躲在温暖的室内,托着小小的下巴遥想着远方,那时的雪一定是粉红的。她知道她的父母住在很远的地方,那里热,有蚊子,挂有粉红蚊帐,但她从来不知道蚊子和蚊帐啥样。就想着倘若冬天下雪,一定也是热的粉红的。如果非说是白的,一定是她湖水般漫过的眼睛,养着两粒粉色宝石折射出来的光芒。很庆幸若干年后,我还能保持这份童真和幻想,因此面对高深时,更愿意去亲吻滑翔的流云,升腾的气泡,或俯身侍弄一盆花草。如果平视,我更愿意亲近那些普通而平凡的人们,更喜欢用轻飘的语言,诠释生命颗粒的饱满和颤抖。世界上的事,没那么重也没那么轻,看在谁的眼里,更看在谁的肩上。
我曾经为《生命册》里小小的瑕疵纠结过,想不明白,为何2007年股市冲高的6000点,写成1997年,是作者的疏忽还是自己理解的不足,为此曾一遍遍翻开。亦不明白为什么就没人提醒他,那么多的编辑加上后来的60位评委,只要轻轻一句就解决。这样的跳纱让我有点不舒服,就像很多年前,织毛衣都要把接头编成辫子,再熨平,做到天衣无缝。后来我开始释然,一本再厚重的书比真实的生命毕竟是轻的。
十九床是从乡下来的,一家四口吃住都在医院,非常热闹。床上床下,堆满橘子、柚子、蛋糕、盐蛋、衣物;床头柜上摊着纸抽、饭盒、水杯、手机、一次性筷子等。两个儿子黝黑敦实,短裤拖鞋,忙进忙出,一个在深圳打工,一个尚未成家。妻子温美,虽是劳动妇女,但皮色白净,线条柔和。爱人坐起时,她按肩,爱人躺下时,她捏腿,指法熟练,神情安详。男的显得很老,第一眼感觉是七十,细瞅又像六十,实际才五十出头。他已动过手术,天天好转中,估计快出院了。
有一次,我和爱人说很难再买到纯正的土鸡煨汤。男的便说,他喂了很多的土鸡,吃谷和玉米,一年有吃不完的土鸡蛋。家里还养了鸭、鹅、猪,除旱田还种了十几亩水田,全是他一人打理。这样鸡飞鹅跳,麦黄稻绿的场景,自是令人欢喜神往。
有一天,我拿着爱人的CT去找大夫,听见他的大儿子在问化疗放疗的事,声音虽小,已然入耳,不免心中一悸,方明白患的是癌症。大男孩让医生交个底,医生的回答很简短:肺癌晚期,延缓生命。
回病房时,我看见大男孩,一声不响,踮着脚孤零零地紧靠在走廊的墙壁上,便低头快速走过,没敢看他的眼睛,明白他在平复情绪。我不知道他哭没,但知道一定有团东西堵在他的喉管,发不出声。他马上就要没爸爸了,那个坚如磐石一个人就能种十几亩水田的爸爸就要没了,能不落泪吗!
病房依旧热闹,电视响着,阳光照着,大家该吃的吃,该喝的喝,该洗的洗,该涮的涮。卫生间里依旧挂满了男人的睡衣、短裤,女人的胸罩、袜子;台案上堆满了洗发精、洗洁精、香肥皂、刷子,乱码七糟的东西;篓子里塞满了一次性碗筷和果皮,台盆上粘着各色长短不一的头发。我用手指轻轻抹去,缠做一团,丢进垃圾桶里,接着打开龙头。这些凌乱的生命迹象,今天变得异乎温暖,我开始知道这四个病床,除了爱人是肋骨骨折,其它三位都是肺癌晚期,只是在此延续生命。
出院时,我养的那株葱兰还在,只是稍作枯萎变色。这世界是温馨的,一切都在忙碌中,荒凉痛楚的只是内心,旁人无法触摸,亦看不到。他们还有一段很艰难的路要走,化疗放疗中药治疗,是痛苦的亦是积极的,他们的钱已如漫天的雪花,洒落在这家人满为患本地最好的医院里。但他们从不说,脸上依旧挂满笑容,谈论的都是鸡鸭鹅草,一些无关紧要不相干的事。那个女人还在一下一下按摩着,坚定有力,不像是死亡的临近,倒像是康复的开始;两个儿子依旧大包小包地往回提东西。
去岁寂寞,不知今冬是否降雪。如果有,相信一定还是粉红的。
第五篇:浅读苏轼散文有感
浅读苏轼散文有感
苏轼,中国古代文学家中最为人民喜爱的一代文豪,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其诗、词、文、赋、书、画、美学、哲学都达到了那个时代第一流的水平。
苏轼继承并积极倡导古文运动,既反对浮巧轻媚,又反对迂深怪僻,始终坚持平易自然。他在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写作技巧、思想等方面作了诸多探索与创新。他所创作的情理兼备、摇曳多姿的散文,不仅体现了他继往开来的决心和实践精神,还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开辟出新的天地。
如果没有苏轼,中国的散文史将会平淡得多。
任何一个伟大作家及其作品的诞生和成长,都离不开他生活的特定的时代,家庭环境和个人的经历,亦受其独特的思想、性情影响。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家,世称“三苏”,开创了“蜀学”派。
苏轼出身在一个清寒却很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当时著名的政论家。在政治见解和散文写作上,都给苏轼以很大的影响。苏轼的母亲程氏从小教他读书,给他以品德上和学习上的薰陶。所以他自幼就有“奋历有当世志”,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苏轼在仕途上是坎坷的。他21岁中举受到欧阳修等前辈赏识,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第三等,名震京师初入仕途。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度过十年地方官生涯。此后由于他主张改革却又不赞成王安石变法,因而既与变法派发生矛盾,又同维持现状的保守派有所分歧。同时,苏轼为人表里澄澈,讲究风节操守,耿介率直、认真执着。这就使他既不见容于元丰,又不得志于元佑,更受摧折于绍圣。位及人臣,却屡遭贬谪,命途的坎坷:44岁时因“乌台诗案”迁黄州任副团练使,59岁时被贬惠州,62岁贬徐州,66岁在常州病逝。而正是这政治道路上的不幸,使他更深刻地体味了社会和人生,艺术上进入了更精深华妙的新境界,也使他的散文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情感波澜。
苏轼在思想上受到儒、释、道三家的影响,兼收并蓄,各有取舍。他早年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积习。他在做地方官时,尽力为地方上多做实事。他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灭蝗救灾,抗洪筑堤,政绩卓著。而释、道二家的思想被他用作对付政治迫害和困苦遭遇的精神武器。这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思想帮助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超脱,心胸旷放开阔。因而在任何逆境中都能随遇而安,不悲观,不颓唐,永远保持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正是这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才使他始终保持旺盛的创作力。
苏轼散文有其独特的文学思想和写作技巧:文道并重,以意为主。
苏轼散文的思想是主张:文、道并重。也就是说,苏轼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但他认为散文艺术具有其独立的价值,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他常用迂回的方法,肯定文学在表现作者的生活情感、人生体验和哲理思考方面的作用,肯定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创造的价值。他指出写作如古人所言,是‚有所不能已而作者‛,是“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江行唱和集序》),是‚有所不尽,如茹物不下,必吐出乃已‛(《密州通判厅题名记》)他对文学的艺术性是
相当重视的。一般古文家常引用孔子所说“辞达而已矣”一句,反对在文章写作中的艺术追求,苏轼则说:“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苏轼《答谢民师书》)他把“系风捕影”般的“求物之妙”这种以个人内在感受为基础的很高的艺术境界作为“辞达”的要求。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他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化,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汩汩滔滔,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苏轼《答谢民师书》)
在散文写作方法方面,他既反对 “浮巧轻媚,丛错采绣” 之文,即外表华丽而缺乏内涵的文章,也反对“怪僻而不可读”之文,即怪异艰涩而难以理解的文章。苏轼最重视的一点是“以意为主”。‚某平生无快意事, 惟作文章,意之所到, 则笔力曲折, 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何蘧《春渚纪闻》卷六引苏轼语)苏轼很重视在“意”的支配下构成自由挥洒、变化无端的艺术风格。
苏轼的散文,无论比之于早期的韩、柳,还是比之于同时的欧、曾、王,都要少一些格局、构架、气势等人为讲究,如行云流水一般,姿态横生,这也更吻合他的情感基调与个性特征。
苏轼散文作品的特色之处:翻新出奇的议论文;叙事、抒情、说理三种功能完美结合的叙事记游之文;神妙的笔记小品。
苏轼的早期议论散文作品中,史论或政论占了很大比重。其中除有一部分大而无当带有浓厚的制科气外,确也有不少见解新颖,不落窠臼,雄辩滔滔,笔势纵横,善于腾挪变化的优秀篇章。如《进策》、《教战守策》、《上神宗皇帝书》、《留侯论》等。在他大受主考管欧阳修赏识考中进士的应试政论文《刑忠厚之至论》中,他围绕儒家“重赏轻罚”的“仁政”主旨,从“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说起,列举周穆王的话、《传》、《尚书》、最后以《诗》作结“《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是“忠厚之至也”。一方面一扫五代以来浮靡艰涩之风,有“文”重“道”;另一方面又有较浓的战国纵横家旁征博引之习,纵横恣意。
此外,苏轼总能引据常见史料为人物翻案。如为古代名臣贾谊,范增,晁错等作了不少人物史论。这些议论往往从别人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得出意料之外的结论,文笔在自然流畅中又富于波澜起伏,有较强的力度和感染力。
苏轼的叙事记游之文,叙事、抒情、议论三种功能更是结合得水乳交融,是最能代表他的颠峰之作。这一类散文的写作手法比前人更自由,苏轼的散文不像韩愈那样拗折奇警,也不像欧阳修那样平易流转,他更重视通过捕捉意象,通过音声色彩的组合,来传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时常点缀着富于表现力的新颖词汇,句式则是骈散文交杂,长短错落。他常打破各种文体习惯上的界限,把抒情、状物、写景、说理、叙事等多种成分糅合起来,以“意”为主,信笔写去,显得更为自然、飘逸和轻松。
如‚亭以雨名,志喜也.‛(《喜雨亭记 》)中的开篇第一句便直入主题,并无太多的铺陈衬托,一如苏轼之豪爽性格。‚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嘱客而告知,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颂繁兴而盗贼滋轵,则吾与子二三子,虽欲优游而乐于
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民间疾苦的解除,给他带来的是慰籍,对百姓的关心,由此可见一般.而他自己呢? 散文创作何尝不是抒发他自己胸中之意,下一场心灵的雨?
如《石钟山记》中他先从叙事‚《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就石钟山命名缘由所作的解释提出怀疑,而后自然地转入自己趁一次经过石钟山的机会游览写景:对夜晚泛舟泊船绝壁进行一段描写。‚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 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有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噌吰如钟鼓之声不绝。‛直到最后引发出‚事不目见耳闻‛则不可‚臆断其有无‛的议论,提出一个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全文以我为主,衔接自然
其流芳千古的前、后《赤壁赋》贯穿了游览过程与情绪的变化,把写景、对答、抒情,议论交融地汇为一体。有赋体生动瑰丽的语言,洋洋洒洒,又更吸纳了古文运动以来行文的简练平易,通顺晓畅。诗情画意,处处皆是。
在苏轼这一类文章中,借题发挥,随即发生出一段融叙事描写,抒情论理为一体的散文表现“意”即自己的内心感受是最重要的,所以雷同的情况很少,总是随“意”变化。随“意”表现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阐发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此外,苏轼还有一些小品文也是独具风韵。这些小品文的篇幅短小,写作随意的书札,题跋,杂记和随笔,多作于贬谪黄、惠州时期。寓情,寓理,寓气,寓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信手拈来,却不失为神机妙品。如《书临皋亭》云:‚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己上,白云左绕,清江右洄,重门洞开,林峦岔入。当是时,若有所思而又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各,惭愧!惭愧!‛又如晚年的一些作品。如《在儋耳书》写自己初到海南岛时环顾四面大海的心境:‚ 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念此可以一笑。这篇似庄似谐的短文,在表面的诙谐中有深沉的悲哀,在深沉的悲哀中又有开朗的情怀,使人读后感慨万千。又如《记承天寺夜游》,先以小序交待自己月夜不寐,至承天寺访张怀民,恰张亦未眠,便一同漫步,正文仅三十来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耳。‛ 一幅鲜明澄澈的月夜图景,一种空渺寂寥的感受,情与景与理化成一片,意味深长。,苏轼的小品文尤其言简意深,内涵丰厚;以不同体裁,不同角度体
现了作者历经磨难而狂放豁达的人生态度。这一类文章对后世小品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苏轼的散文为什么如此瑰丽而多姿?几乎散文的所有风格都可在苏轼散文集中找到:豪迈奔放,婉丽清爽,闲适悠远,雄健险峻,旷达简古,自然平淡应有尽有。以他被贬黄州为界,前期创作翻新出奇,突破陈说,论驳滔滔,酣畅淋漓。后期作品更多地体现了他散文的汪洋澹泊、挥洒自如、变化莫测、姿态横生的特点。上文所举文例我们可以看出是其思想和人格使然,是其文学主张使然,更是其才气,豪气使然。“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工作”(当代美学家朱光潜语)成就了他虚静高洁的心灵和淡泊超逸的人格,成就了他随缘放旷的文心和风流潇洒的气度。正因苏轼的散文与其诗词书画一样,是他思想和人格的载体,他的品格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成为千百年来文人士大夫尊崇和效仿的理想人格。他的散文才能成为千古传诵的不朽名篇,在中国文学史,也在中国文化史上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苏轼散文大而至于民族兴亡,国家变故,小而至于身边琐事,一己悲欢,尽罗其中,付诸笔端。有堂堂正正,侃侃而谈,陈述国事;亦有随意发挥的讽刺小品,驱驾历史风云,亦可缩龙成寸,精雕细琢,平凡认识,细加描述,也可感心铭腑。苏轼的散文注重感觉,情感的深化和人格的升华,注重深沉的思索与“悟道”,立意高远。不仅重品,树德,畅神,达意,法自然,立境界,还具有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绝妙熔铸在一起的文化气质。
浅读苏轼其人其文:精妙无双!在浅读中享受,在享受中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