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老师读书随笔

时间:2019-05-15 13:22: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老师读书随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老师读书随笔》。

第一篇:数学老师读书随笔

读书随笔是应用文的一种。在阅读的时候摘抄某些条文段落,或者把文章的要点记录下来,或者把心得体会简要地及时写下来,便于日后参考。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数学老师的随笔吧。

数学老师读书随笔范文一:

从踏上工作岗位到今天,我执教小学数学这门课程已经整整五年了,期间历经教材的改版、年级的调动和学生的变换,从不知所措到点滴经验的积累,小学数学课堂是我成长的载体,记录着一路走来的每一步。在《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第五章第一节中,杨庆余先生指出: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本质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以学习内容为中介、以学习目标为定向的交互性活动,这种交互活动是由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所构成的。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以数学问题为媒介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个“交互主体”的关系。在我的常态课中,60%的课堂是传统型,以“学生预习-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练习-师生评价总结”的模式开展教学,学生之间的交流每节课都有,但非常弱,四人小组的合作、交流、分享只是被看作一种活跃课堂气氛的“调味剂”,缺乏真正的价值;30%的课堂是开放型,以“学生预习-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解答问题-师生评价总结”为模式,教师是指引课堂方向、点拨重点难点的作用,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生参与度较高,只是课堂纪律不易掌控,但是注意学生交流出现知识性错误或偏离本节课内容时,教师必须要及时给予帮助,毕竟学生经验不够丰富、认知积累不足以及能力水平尚处于发展阶段,但这种帮助不是简单的灌输,不是一味的控制,而是一种在教师引导下的接受与探究相结合的过程;10%的课堂是传统与开放相结合的,以“学生预习-师生合作解决第一个问题-生生合作解决其余问题-师生评价总结”为模式,这就相当于“教师教,学生模仿教师教”的过程,这是开放课堂的“试水”过程,由于学生年龄小,这种课堂模式最为实用,逐步弱化教师的领导角色,慢慢演化为开放课堂,培养时间一年左右为佳,最优实施年级为三-四年级。

经过几年的教学,我觉得应该在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上多下功夫。学习方式通常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并不是指具体的完成学习任务的策略、方法或行为方式,它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在主体性、实践性、探究性以及合作性等方面的特征。一般认为,学习方式反映的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体现出的以下几个变量:(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方式;(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水平;(3)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方式。应注意:转变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并非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在课堂上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从而习得最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式。实际上,有效的学习方式因人而异的,真正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多种方式相结合。

马克思认为: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在环境中 通过主题的活动得以成长的,人正是在其自主与主动地环境中才进行思考的,才赋予情感的,才获得经验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多多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探索不同的学生学习方式,让孩子们学会独立的学习能力与习惯。

数学老师读书随笔范文二:

如果一件事短期看来有价值,中期不明朗,长期有害,这件事绝不能做;如果一件事短期看不到价值,中期不清楚,长期有益,这件事一定得去做。教育应当关注的正是长期价值。探索哪些有益、哪些无益应当成为教育者的追求。

教育不能短视,因为人生不是短跑。教育工作者不能各管一段。好的教育应当对人的影响积极而久远。

“45岁以后的人,如果到了年底,能说这一年没有虚度,已经是了不起的成绩了。”可见作者对教师现状多么悲观。

别说正确的废话,别净说些没用的!尤其是升旗仪式和班会课上。

人们不能用嘴投票就会用脚投票,一定倒逼着教育进行改革。

人类社会几千年来有两样东西始终没有进步,那就是道德与智慧。而这两样,正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什么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一家人近在咫尺,却都在沉默地玩电脑、手机。

一位男生对他的父母说:你们是第一次做父母,而我是第一次做儿子,大家都没经验,为什么不能相互宽容、相互谅解,而非要苦苦相逼呢?

孩子是无辜的,他们的任何观点都是其人生经验的产物,而根源常常在我们教育者身上。当我们不停地抱怨孩子不可理喻、无法沟通时,问题可能恰恰出在我们身上。

一个成功的教育者,能洞察经验的规律,理性地创设教育情境以实现理想的教育结果。

如果永远都以成绩来评价学生,那么学生的个性永远都得不到张扬。教师的真性情往往是学生最好的个性催化剂。

现在很多的学校阴气太重,培养不出男子汉。

教育要顺势而为,不能硬来。教师的任务不是让学生学习,而是让学生热爱学习。当学生热爱学习了,还有什么学不好呢?

没有触动学生,即使你把遥控器按坏,他的频道也无法切换。

在惩罚中,我们慢慢成长。因为偏爱你,所以才让你疼得厉害,才会更加严厉地惩罚你。

学校本该给家长指点迷津,可有的学校、有的领导、有的老师却让家长误入歧途。

关注知识技能之外的学生发展领域,才是教育的本质。

一位教师如果学生毕业之后仍然尊重他,那才是真的尊重。

有一些学校,有一些老师,把所有的工作都金钱化,却忘记了教育乃是一项讲良心的事业,根本没办法用金钱和工作量来衡量。

如果孩子没有觉醒,你硬裹挟着他走你要他走的路,无论它跟不跟你走,结果都是两败俱伤。

那些强迫孩子放弃兴趣爱好的父母,要多愚昧就有多愚昧。

数学老师读书随笔范文三:

《你能成为最好的数学老师》这本书的作者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任勇,他结合自己多年来给教师培训的鲜活案例以及曾潜心研究过的名师特征,用八个篇章,即名师篇、教学篇、课程篇、育人篇、学习篇、教研篇、艺术篇、发展篇,细化走向优秀之道,为我们娓娓道来“成为最优秀的数学教师”的秘籍。书中的案例、技巧和方法,都来源于他数年的课堂实践和理论研究,既令人倍感亲切又无比实用。

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教学永远都是不完美的艺术,但追求有魅力的教学,是所有老师的共同愿望。教学之道施展的主阵地是课堂,唯有聚焦课堂、激活课堂,才能回归教育本身。

教师要走向优秀,教学是最重要的基本功。

立足于备课,决战与课堂,习惯于反思,是有智慧的教师的基本教学行为。”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应该首先精通他所教的学科,不懂得这一门学科或对这一门学科知道得不是很好,那么他在教学上就不会有成绩。”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要精通所教的学科,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在书中,任勇分享了他的“育己”之道:天天学习,天天进步;终身学习,终身受益;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在任勇看来,教育科研使他由一名普通的师专生成为一名特级教师。教育科研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深奥难懂。我们完全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开始、从教学的细节做起。研究对象可以是我们的学生、班级乃至所教的年级、所在的学校;研究的内容,可以是一次备课、一次讲课、一次作业批改、一道题、一次测验。教师的工作具有典型的实践性,为了提升实践和超越经验,目前最有效的方式是进行教学反思。

同时,作为教师要时时反思自己,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反省自己的教育观、教育行为及教育效果,以便调整、改进和提升。教师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二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应当指出的是,反思并非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思考和回顾,而是根据反思对象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反思方法和策略,达到反思的目的。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其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更是名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想要实现自我专业发展,就必须提升自我反思能力,尤其是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更是名师成长的重要历程。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教学实践中一个过程的结束,同时又是新的教学实践的开始。只要我们对教学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反思,一定能不断提高对教学的认识,发展教学实践智慧,在“反思—实践—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在教学中,我也经常反思自己:

第一,教育教学观念的反思。本节课中我用了哪些新的教育观念和理念,我现在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哪些是适合我的需要;我以往的言论和行为体现了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价值;我应该怎么做才能符合新理念的要求?。

第二,教师角色地位的反思。在本节课中,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是充当了传道、授业、解惑者,还是承担起了知识的教授者、管理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的角色;我在言行上是否体现出与学生的平等、合作与分享;我设计了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究,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现成的结论。

第三,教育教学知识内容方面的反思:我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否是准确无误的;我向学生介绍的知识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我是否使学生了解了知识的重点;我在课堂上是否非常熟练地把握知识的关联点;我的知识储备能否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等等。

第四,教育教学活动组织与开展过程的反思:我习惯使用的教育教学手段是什么,这些方式方法的效果如何;我在某一个环节中 采用的方式方法的依据是什么;在遇到偶发事件时,我的处理方法是什么,效果如何,依据是什么;对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整体感觉如何,同事、专家、学生等有何评价;自己最得意的环节是什么;我感到学生最感兴趣、受益最大的是什么;我准备如何改进等。

其实,每位教师都期望成为优秀教师,任勇老师的《你能成为最好的数学教师》,就为我们展现了一条走向优秀的道路。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实现自己的追求和理想,获得别人的尊重,赢得社会的认可。尽管优秀之路艰辛而遥远,但许多教师始终坚持探索,并留下了成长的足迹。只要踏踏实实地坚持下去,只要经得起教育探索的艰辛,一路坚持不懈,平凡的教师也能一点点地走向优秀,实现人生的价值和追求。

第二篇:关于小学数学老师读书随笔

教师要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并学以致用,时时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师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小学数学老师读书随笔

1总感觉工作比较繁忙,对一些教育类的书籍置若罔闻,根本没有列入自己的阅读计划之内,时间也就这么浪费了。

近日,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深有感触。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习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读完之后,我不由的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问自己: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显然,我离理想的教师还有一大截,我还不是一个用心去教学的老师。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因为现在的孩子读的书甚至比我们有些老师都多。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

其次,用今天的自己与昨天的自己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所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日三问,自省吾身。虽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自问,坚持不懈,我们便不断地向“理想的教师”这一境界靠近。

第三、我一定要做一名认真负责任的教师。学生、家长、老师眼里的好教师的标准是什么?第一条:首先他要对学生负责任。是的,在上每一节课前。我总是鼓励自己:自己一定可以上成功的。学生一定可以接受的;我总是警告自己:走进教室的那一瞬间,收起所有的不愉快的情绪,带着高兴和愉悦的心情走进课堂;我总是提醒自己:上课时,尽量把自己的最具活力,激情和热情的一面勇敢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极力的渲染一种教学氛围,使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从内心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情。

第四、理想的老师既要学会倾听自己的课堂,又要学会倾听别人的课堂。在课堂上,真正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从孩子们真正的学习需要出发,组织教学。学习别人课堂教学环节设置的有效性,教学程序的落实性,老师的评价语对于学生的启发等等。

我感觉自己离理想的教师还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勤于学习,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不断向书本学习,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向身边老师学习,尤其要多向名师们学习,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教育的机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思索,不断去总结自己教育的的与失。并要勤于动笔、善于反思,记录教育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使自己不断向理想的教师靠近。

什么是理想的教师?我又有了新一层的理解,理想的教师是学会宽容、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的教师,是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以从容的心态对待工作的教师。

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用心去教学,并注意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总结,一定会离理想教师的形象越来越近。

小学数学教师读书笔记

2喜欢读书是我学生喜欢读书是我学生时代的一大“嗜好”,徜佯在书的世界里,真的让人有一种忘我的感觉。成家之后喜欢读的书由一些哲理书、励志书,转为一些家教之类的书,从家教一类的书中我知道了阅读对于孩子的重要,因此我常常和儿子同读一本书,并和他交流一些他容易懂的感受,对于阅读的情有独钟也影响到我教学中,尽管我是一名数学教师,但我经常提倡孩子们多读书,开阔自己的视野。

对于读书我觉的首先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读书观。读书的目的是促进自己专业的发展,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有效地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有了这样的思想,便了有读书的动力。其次,围绕自己的专业发展去读书。如今我们特别强调实施新课程改革,在这样大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必须多方面地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从而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实质,这是有效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大前提。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自从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逐渐对教育书刊有所涉猎,其中我最喜欢《小学数学教师》。

小学数学教师读书笔记

3如何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让自己的课更有数学文化的味道,是每一个数学教师时时牵挂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阅读了郑毓信、王宪昌、蔡仲三位教授共同编写的《数学文化学》一书,通过阅读,让我真正明确了数学教育的意义及实质,对数学教育的目标及达成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从古希腊数学的起源讲到当今飞速发展的数学,在我面前展示了一个数学发展的历史长卷,曾经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出现的人物一一跃然纸上,通过对西方的数学与中国的数学发展史进行对比,使我对历代数学名家在数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及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本书又不是单纯地历史的叙述,教授以自己的视角进一步阐述了什么数学能够称之位一种文化,及将数学作为文化看待的意义,让我对数学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

全书对我启发最大的是“从教育的角度看数学文化”这一部分的内容,笔者强调,我们应当注意纠正这样一种倾向,不能一味地强调数学的工具的作用,然而目前,我们中、小学的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将数学作为一种工具来进行传授,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应当更为重视数学思维的训练与培养。从教学的角度看,以下问题就有着特别的重要性,既应如何通过日常的数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因为“思维活动不是在获的课程内容的知能后才出现的,而是成功的学习过程中整体的一个部分,因此,课程内容须能够挑动思考的灵感,即使在最不起眼、最基本的课堂情境中,亦可启发学生的思考的源泉。”这样的一段话,让我明确了数学思维的训练和养成与具体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相比是更为重要的。由此,我深深思考着我自己的课堂……

“一个没有相当发达的数学文化的民族是注定要衰落的,一个不掌握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民族是注定要衰落的,我们应当努力建立民族或国家的清醒的数学意识。”我想,我们应当把思维方法的训练渗透于日常数学教学活动中去,应当以思想方法的分析去带动、促进具体数学内容的教学。

书中提到肖文强先生借用了清代文学家袁枚关于“学、才、识”的论述来说明三项数学教育目的,他认为广义的数学教育不是把数学仅仅视作为一件实用的工具,而是通过数学教学达至更广阔的教育功能,包括数学思维延伸至一般思维,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良好的学风和品德修养,也包括从数学欣赏带来的学习愉悦以及知识的尊重我们必须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与具体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比,数学的文化价值(包括思维训练和文化素养)更为重要。

第三篇:数学老师读书心得

数学老师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1——面对“三个目标”的思考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绪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三个目标——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是一名数学教师,深知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这段话,我反反复复思考了很久。怎样才能实现三个目标呢?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比如:在学习100以内加、减法时,应举一个生活中的事例——商场购物,妈妈带了100元买了18元的糖,37元一箱的牛奶,一共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没有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是不行的。

其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一个人的十个手指还不一样长呢,更何况来自不同家庭的几十个学生,他们之间必定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因此,我们教师应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比如课堂提出的问题要有不同层次,好、中、差学生都要考虑到,好学生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中下等生回答较容易的问题,每次回答都会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保持,学习才会不断取得进步。

再次,教师必须有新的学生观。过去,衡量学生好坏之依据成绩的高低。现在我们的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只要是学生认真、努力的学习了,并且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进步了(可能成绩还不够优秀),我们都要认定该学生是个好学生。

读书心得2——有感于“拓展学习空间,学习就是生活”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一书的第二章,作者阐述了“拓展学习空间,学习就是生活”这一观点。在讲述教学方式的综合化拓展时,作者谈到的“教活教材,用教材来教”的观点我非常赞同。

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经有十余年,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今的素质教育了,教材编排的内容也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就教材而言,其知识、技能的覆盖面是有限的,但是,如果用创新的观念和手段来对待教材,教材的外延可以说相当广泛。围绕教材,我们可以做数学史、数学信息、先进教学手段乃至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准备,在课堂上做到信手拈来,旁征博引,是教材由死变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的每个章节当作一个系统,每到立体看作一个课题,每一个定理、原理看作是蕴含哲理的智慧结晶,才能使“减负”落到实处,才能使数学教学变成培养创新的天地。教材是知识与思维的载体,它蕴含着大量可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素材,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好好把握并灵活运用它。这不正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才只能作为新课的依据,要做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要靠教师的善于运用”吗?

读书心得3——谈“重视兴趣、重视应用、重视过程是数学教学走出困境的法宝”

十余年的教师工作,我感觉很多学生都觉得数学课枯燥乏味,不如语文课生动、有趣。因此,课堂教学中对数学真正感兴趣的学生并不多,学生之所以还要强打精神,甚至十分努力的学习数学实在是为了好的分数,为了中考、高考,教师的教学无疑也已经离开了数学的真谛。素质教育不需要高分低能的书呆子,素质教育就是要将学生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创造性的学习。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一书中,讲到了“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兴趣、应用和过程”,我认为这正是当前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努力做到的。

重视兴趣、重视应用、重视过程是数学教学走出困境的法宝。重视兴趣,要求我们每节课的导入要生动,教师的思维角度要新,知识面要宽,课堂教学形式要形成自己的结构特色、语言特色、人格魅力,要重视数学的美感、灵感、直觉激发。比如,低年级的数学课,要多给学生创设游戏的情景,游戏活动符合低年级孩子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既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从中发现了新的知识。重视应用,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原型,并尝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对其他学科中出现的数学问题进行研究,寻求解决的策略,通过运用,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重视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发生过程,通过“过程”领悟知识的逻辑关系,体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等在数学学习和省查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重视过程还要重视课堂教学的过程、学期教学的过程、评价的过程,发挥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教育作用。

读书心得4——有感于“‘ 要我学 ’到‘ 我要学 ’”

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即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怎样学习才是自主学习呢?《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中给出了精准而又通俗的解释,即“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品质。它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作为现代人,必须有终生学习的意识和会学习的能力,并且终生都要不断地学习。我们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做某一件事,如果他是主动自愿的,那么他做事时的心情是愉快的,轻松的,而且事情成功的几率也较大;如果他是被动的,那么他做事时的心情是痛苦的,疲惫的,而且事情成功的几率也较小。学生的学习也如此道。所以,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创设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和谐个性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优势领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促进个性和谐发展,由传统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读书心得5——浅谈“体验探究、体验亲历”的教学理念

在小学数学的十二册教材中,每册都编排了“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和接触的事物大都与空间和图形有关。教师如何才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好这部分内容呢?《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为数学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方法。

“体验探究、体现亲历”的教学思路就是一种极佳的方法。第一、设置问题情境,激发求知需求。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在问题情境中实现思维的过程,问题教学法的要旨在于为学生创造适当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因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激情”氛围,使其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而且尽可能大大超出学生的预期,让学生怀着由惊奇所引起的理智上的震动进入认知活动方面的探索。

第二、搭建体验探究舞台,挖掘思维潜力。

1、探求转化。数学学习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给学生提供充分再创造的通道,以激励学生在创新的活动。

2、引导发现。数学学习过程和数学思维密切相关,不是让学生仔细地吸收教材或教师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由学生亲自参加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通过观察、实验、模仿等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逐步达到数学化、严格化和形式化。

第三、提供交流机会,实现合作性互动。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学生们可通过互相帮助、分工合作、互相激励来促进彼此的学习,形成面对面地促进性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操作呢?

第一步:激趣引题自学探究。激趣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要求教师在一堂课的开头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调动起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自学探究是由学、思、疑、问四个相互关联的学习要素组成,即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

第二步:解疑导拨合作探究。学生自学探究是学中又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第三步:明理强化实践探究。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方法、概念、道理要言简意赅、清清楚楚。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

第四步:激励评价引深探究。这一阶段既要总结前三步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

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

《小学数学教师》读书体会的延伸阅读—如何写读书心得体会

写读书心得体会,不仅可以明白书中或文中的内容和主旨,还可以培养明晰的头脑,敏锐的眼光;并且使日後无论做什麽事,有自己独特的主张或见解,不会人云亦云,盲目附和。

读书心得体会的有下列不同的写法:

(一)简略写出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後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换句话说,就是应用自己的话语,把读过的东西,浓缩成简略的文字,然後加以批评,最重要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二)将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字,从写作技巧的观点来评论它的优劣得失,看看它给人的感受如何,效果如何.(三)应用原文做导引,然後发表自己的意见.比如我们读了某一本书或某一篇文章以後,可以引用其中的一句话做为引导,然後发表自己的意见或看法.(四)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然後引用读过的文章来做印证.这是一种「倒果为因」的写法,先说结果,然後说明为什麽是这一种结果的原因.(五)将读过的东西,把最受感动的部分做为中心来写;也可以把自己当做书中的「主角」来写;也可以采用书信的方式来写;更可以采用向老师或同学报告的方式来写。

我是个普通的数学老师,忙忙碌碌中不觉六、七年已过。几年来我不敢说已经读了多少多少书,更不敢说把阅读作为了我的行走方式,但至少有一点可以令我自己比较欣慰,那就是我已经越来越离不开阅读了。因为我虽是个普通的数学老师,但我很想能做一个比普通更好一点的数学老师,是阅读让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更是阅读让我找到了改变的方法,给了我前进的动力。

第一次那么真切地感觉到自己需要阅读源于我上六年级的一节数学课。在此之前,我从来不认为自己缺乏阅读,更不觉得自己需要阅读,不就是一帮毛孩子吗?有什么对付不了的,况且我只是个数学老师,阅读的事情就让语文老师去做吧。记得那节课讲的是游戏公平吗,由于课前准备还算充分,又是硬币,又是转盘,一番实验过后,学生们很快得出了结论。我一看,离下课时间还早,那就给学生讲讲其他知识吧,比如祖冲之与圆周率。学生见我要给他们介绍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了,个个精神抖擞,竖直了耳朵。见学生们这副架势,我反倒有点心虚了,因为有关祖冲之与圆周率的知识,我也并不比他们多知道多少,只是依稀还记得以前看过的一些关于祖冲之的资料,不过要让我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准确陈述,那是肯定做不到了。没办法,说出去的话,总不能往回撤吧。硬着头皮,开始了我的介绍:“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他的成就十分伟大”,考虑到自己了解的也不多,我尽量讲着一些不太会出错的话,没想到屋漏偏逢连夜雨,没等我讲完,一个学生抛出了第一个问题:“老师,他是哪个朝代的呢?”是呀,他是哪个朝代的呢?我快速地想从脑袋中提取出学生想要的答案,无耐脑袋中存货寥寥,实在记不起来了,哎,只怪自己读书太少,当时那个悔呀。不过考虑到自己刚做他们的老师不久,要是一下子被学生考倒,那以后岂不是没了威信。正在痛苦而尴尬的时候,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老师,我知道,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远在一千五百年以前就推算出了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我还知道月球背面有一座环形山,被称为祖冲之环形山„„”学生们显然被他滔滔不绝的讲述吸引了,他们并没有注意我这个被尴尬地晾在一边的老师。

学生们是宽容的,之后他们继续喜欢着我的课,喜欢着我这个不能给他们足够多知识的老师。然而,那种被掏空的感觉一次次地提醒着我要拿起书来,静下心来,多阅读,多记录,多思考。于是阅读的日子真正走进了我的生活,从一开始的为了不被学生问倒而阅读,到后来的为了解惑而阅读,为了成长而阅读,为了做一个比普通老师好一点的老师而阅读,阅读在悄悄改变着我的生活。于是在教学中我知道了反思,知道了分析,知道了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是一个会阅读有思想的老师。那几年里,手边的一本本数学方面的教育著作丰盈了我的教学思想,教会了我如何顺应教育教学规律做一个合格的数学老师。

正如著名特级教师张兴华老师所言,“一个数学老师的阅读,如果仅仅局限在数学教育范畴,那么他的发展必然有限。只有广泛涉猎,博采众学,方能海阔天空。”就这样,我开始尝试越过数学和教育,关注历史、文学、美学、哲学等,真正开始了我的“杂读时代”。实际表明,恰恰是这种在外人看来“不守规矩”的阅读,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厚实了我的思想。在阅读的陪伴下我一路从容前行。

应该说自己是幸运的,因为现在我们的学校十分重视师生的阅读,校长更是把阅读当成了头等大事来抓。特别要感谢学校对教师阅读的检查,让我逐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让我不敢也不能偷懒。如今,想做一个比普通老师更好一点的老师依然是我的愿望,我想我一定会实现这一愿望的,因为有阅读作为我的成长奠基,让我变得充实而有思想。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数学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如今,做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她的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数学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数学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数学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数学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小学数学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找到教学的“亮点”。闲暇时翻看一下里面的内容,总是对自己教学的一个充电。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愚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教师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老师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教的门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不啻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学习型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知识经济大潮中,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认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找准自己的价值空间。教书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一本好书会使我爱不释手,一首好诗会使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会使我百读不厌。我深深地知道,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为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会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这就是我终身从教的最大追求。

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天爱读书容易,一辈子爱读书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梦想成为现实,但首先你必须拥有能够实现这一梦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

常读书使我明白了许多新道理: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人——环境”系统。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教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教学模式将“人——人”系统转变为“人——环境”系统。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教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教书和读书生活,使我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谛: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我们要做“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创新型教师,爱岗敬业是创新型教师应具备的首要条件。他不但具有无私奉献的师魂,诚实正直的师德,全面发展的师观,教书育人的师能,严谨求实的师风,而且还应具有开拓进取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勇于拼搏的英气,甘愿奉献的“傻”气,自强不息的骨气。吾以培养新世纪之英才,振兴中华为己任,虽生活清贫,但仍以春蚕的精神、红烛的风格、蜜蜂的作风、绿叶的品格和孺子牛的志向,奋力拼搏,无私奉献。

常读书和常思考,使我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要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愚人不才,笨鸟先飞,我愿把追求完美的教学艺术作为一种人生目标,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祖国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之中。

从教22年,教数学就教了22年,说实话我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了非常深厚的感情,我爱这项工作,我已习惯了它,我想我已离不开它。但也许是因为和它打交道时间太长,对它太熟悉,于是发现自己渐渐变得有所倦怠,在课堂上总是感觉缺少些什么,但到底缺什么呢?我也说不清楚。

在学校教导处领导的建议下,假期里我组数学教师读同一本教育丛书《数学教学的激情与智慧》,当我读完郑熔虹老师编写的这本书,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郑老师在书的第一辑里讲述了她生命化教育心路的历程。当儿时的梦想已成真,踏上了梦想中的三尺讲台,烦琐,机械性的劳作慢慢侵蚀着教师梦,使人感觉到了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差距。是啊,十多年了,一成不变,毫无生机的教学工作,永远做不完的事情常常使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陀螺,在鞭子的抽打下不停地转啊转啊,慢慢地失去了自我。

任教22年来,对自己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最近几年,总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缺少了一些激情,课堂语言太平淡,语言不精练,所以学生的兴趣不能被完全的调动,课堂学习的氛围也不是很浓厚。读了这本书,从郑老师的教学案例中我得到了很大的启示。优秀的课堂语言修养,可以使教师教得生动活泼,学生学得有情有趣。在很大程度上,教师的语言、动作、表情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郑老师在书中介绍了几种数学教师的语言艺术。

第一,以情激情,教师的语言要具有感染力;

第二,深入浅出,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和目的性; 第三,寓教于乐,教师的语言要具有趣味性; 第四,严密准确,教师的语言要具有规范性; 第五,机智敏锐,教师的语言要具有灵活性。郑老师通过这五点分别举了相应的教学案例,让我受益匪浅。其次,教师的动作,教师的表情也是引起学生注意,让学生感兴趣的法宝。在课堂上只有充满激情的老师才会有投入地忘我学习的孩子。

除了语言的修炼外,一个优秀教师还得充满智慧。郑老师在书中介绍了改进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

第一、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第二、适时,适度地点拨,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时空; 第三、营造主动探究氛围,使学生享受成功。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在自己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如果课前的情境创设得很好,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顺利的引入讲授内容。反之,则画蛇添足。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创设数学学习的情境才是有效的呢?郑老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也给了我一些启示:情境创设要有目的性,实效性,真实性和吸引力。遵循这几条规律,我相信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能创设很好的有助于教学的情境。

读完这本《》,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充满爱,只有内心充满爱的老师,才能让学生健康地成长。其次,要全面,不光会上精彩的课,还要能育人,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每一位学生。最后才能达到书中一学生对郑老师师生情的升华总结:感动,感激,感怀,感佩,感知。从书中我了解了郑老师的教育心路的历程,欣赏了她的优秀的教学设计,学习了她的教学经验,我相信在我以后的从教历程中,这将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我要感谢这本书,是它让我找回了这几年丢失的东西——激情,它让我对以后的教学充满了期待,我不会再像陀螺那样在鞭子的抽打下无奈的转动,而应乘着课改的春风在教学之路上自由地飞翔。突然想起了自己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活动上,当着领导和同事们说的一句话:让我们重拾往日的激情,千万不要被out了!

第四篇:初中数学老师教育随笔

初中数学老师教育随笔

初中数学老师教育随笔1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不禁让我重新对这一理念加以剖析。19世纪恩格斯说:“数学是关于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而作为数学学科三大部分(数与代数、几何和统计)之一的数与代数部分,它是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经典资料,它在义务教育的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这一学习领域的目标、资料、结构以及教学活动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可见,理解数感、符号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建立数感和符号感是十分重要的,是进入数学学习的基础。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学习整数、小数、分数、有理数、实数等数的概念,这些概念本身是抽象的,但透过数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将这些数的概念与它们所表示的实际好处建立起联系,例如,一百万有多大,一把黄豆大约有多少粒等等。在课程标准中,重视对数的好处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淡化过分“形式化”和记忆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自主活动,不仅仅提高了自身的数学素养,还有助于他们利用数学头脑来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

数学与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应作为学校数学教育的中心”。因此,有价值的'数学更多地体此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和思维去观察、认识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获得或提高适应生活的潜力。过去教师一向十分重视学生笔算的正确率和熟练度,学生缺乏估算意识与估算方法。但在日常生活中恰恰是估算较笔算用得更为广泛。我们常常需要估计上学、上班所用的时间,估计完成某一任务(烧饭、买菜、做作业等)所需的时间,估计写一篇文章所需的纸量,放置冰箱所需地方的大小,估计一次旅游所需的费用等等。因此,加强估算,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潜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新课程标准也反复强调要加强估算,淡化笔算。

(二)“数与代数”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潜力,培养数学情感的数学。

在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这天,将这一理念落实到中学阶段,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仅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掌握如何,更要关注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潜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潜力、思想方法、习惯、情感和态度对于学生今后去创造生活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数与代数”作为基础部分,它的主要资料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运动、变化规律中的数学模型,它能够帮忙人们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清晰的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和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能有效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数学情感的,就是有价值的数学。

从古时用结绳记数、刻痕记数开始,到算盘的使用,到计算器的使用,到现代大型计算机的问世,直至这天微机的广泛使用。无不说明了创新的价值。所以,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能不断创造出更加精彩的世界。因此,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数学就是有价值的数学。这主要体此刻解题策略多样化上。对一个问题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对一个事物能做多方面的解释,对一个对象能用多种方式去表达,对一个问题能想出多种不同的解法,那么就不但能够发展自己的思维潜力,还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数与代数”这一基础部分正是搭建这种思维的桥梁。它不仅仅能在数的运算、公式的推导、方程的求解、函数的研究等活动中透过对现实情境中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探索促进学生探究和发现,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还能利用正数与负数、精确与近似、方程与求解、已知与未知等概念中蕴涵着对立统一的思想,变量和函数概念中蕴涵着的运动、变化的思想,促进学生用数学、科学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

初中数学老师教育随笔2

一、课前导学,课中质疑

传统初中数学教学关注的是教师如何把知识点讲解得更加深入、透彻,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虽然数学教学中开始关注学生,也强调要通过探究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但教学中只注重课堂探究而忽视探究前的自主学习.因学生在探究前没有相应的准备,探究中也就很难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更不要说通过探究而获得系统的结论.故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尤为重要的首先,课前导学环节要注重以具体的目标而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基本的概念、定理等.以“数轴”为例,什么是数轴、原点如何定义、什么是正方向、单位长度又是什么,对于这些基本内容,在自学中要让学生至少能做到心中有数.又如“二元一次方程”的自学中需要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基本形式、数学表达形式等.课前自主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所要学习的内容,初步了解基本知识点,形成自主感知,这样才能为课堂中的探究和合作奠定基础.否则,在合作探究中学生很难把握重点和难点.当然,在实施环节中,为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学生自学时要用导学案进行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并完成导学案后教师要收集批阅,整理分析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问题.其次,在质疑环节要注重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活动,交流中一是分享自学中的收获,丰富学生的体验,树立学生的自信,二是交流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为合作探究中的问题进行奠定基础.在质疑环节一般以同桌为单位,相互展开交流.如同桌之间相互交流通过自学而知道了什么,存在什么问题,看同桌是否能帮助自己解决相应的问题.在质疑过程中,对于同桌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可拓展到小组内初步交流,也可向教师提出,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小组而讨论解决.

二、教师引导,点拨讲解

在自主学习阶段,更多的学习任务是交由学生自主去完成的,但初中阶段的学生无论是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还是学习经验和方法等都不足,学习过程中自然会遇到诸多问题,如对概念无法理解、数量关系不清等.在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而在课堂中对学生实施引导,促进学生系统对知识进行构建.在这个过程中又可以分为两个环节,一是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即根据教学目标而通过活动或问题来引导学生逐渐展开交流活动;二是针对学生的交流活动而发挥教师的作用进行点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首先,引导阶段.在该环节中主要以学生为主,通过教师的引导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展开交流活动.在该环节中,小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探究活动.以“一次函数的图象”的教学为例,小组学生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列表、描点、连线而完成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和y=-2x+5的图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组的情况进行指导.然后以问题“满足关系式y=-2x+5的x、y所对应的点(x,y)都在一次函数y=-2x+5的图象上吗?一次函数y=-2x+5的图象上的点(x,y)都满足关系式y=-2x+5吗?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有什么特点?”而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活动.其次,点拨释疑阶段.在该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探究情况而引导学生总结,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采用精讲方式进行讲解.就点拨和引导总结环节而言,更多的是要让学生进行总结.如对函数y=kx+b的图象的特点的总结,要引导学生围绕代数表达式与图象是一一对应关系而总结,然后教师再点拨出“直线”的结论.在精讲环节,更多是要结合重点和难点进行,精讲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探究活动而和学生形成互动,在互动中点出知识点,不能以教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探究,也不能把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角色.如“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中对“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结论的讲解,是在引导学生结合图形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梳理的过程,而不是直接给出该结论.

三、当堂检测,课后反馈

在数学教学中,一般教师不会把练习环节精心设计在教学之中,只是通过教学后布置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或教辅中的练习题.其实不然,练习是引导学生巩固,对新知进行应用的重要环节,把练习放在课后进行,因时间关系,巩固效果并不明显,且因没有及时的反馈,学生完成后需要教师批阅后再反馈,效果自然没有当堂检测那么好.在数学教学中提倡当堂检测、课后分层练习,让学生学而用,练习中及时进行反馈,可更好地帮助学生查找问题,及时进行纠正.首先,就当堂练习而言,一是要及时组织学生展开课堂练习,练习后及时进行反馈;二是要在练习方式上进行拓展,提倡多样化的练习.如师生问答、当堂书面练习、小组PK等.如在“二次函数”的概念学习后,及时引导学生对所给函数解析式进行判断,起到巩固概念的作用.拓展练习方式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通过丰富的练习方式而让学生积极参与.如小组PK活动就可让学生为小组荣誉而积极参与.其次,就课后练习而言,一是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差异而分层练习;二是要注重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利,如学生可完成必做题后选做相应的问题;三是要注重和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展开实践探究活动.如完成相应的调查、数据统计、实地测量、考查等活动,如对称图形学习后以对称图形绘画比赛来进行,如概率学习后引导学生分析彩票的中奖率等.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实际活动有一定的困难,但不能因为有困难就不去做,相反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而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获得初步感知,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引导,促进学生合作,以精讲而突出重点和难点,在课堂中及时进行练习,针对练习而进行反馈,帮助学生查找问题,及时改进.如此,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增强,学习过程中也会变得更加积极,数学教学效率会随之得到提升。

初中数学老师教育随笔3

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培养学生把解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数学学习中去,养成检验、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但不同的解题指导思想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效果,养成对解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即可作为学生解题的一种指导思想。反思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各方面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反思题目结构特征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反思解题思路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反思解题途径,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反思题结论,可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运用反思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组块,可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反思还可提高学生思维自我评价水平,从而可以说反思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有研究发现,数学思维品质以深刻性为基础,而思维的深刻性是对数学思维活动的不断反思中实现的,大家知道,数学在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有特殊的作用,而这种锻炼老师不可能传授,只能是由学生独立活动过程中获得。

案例:在学习命题和逆命题时,学生都知道命题和逆命题只是题设和结论的交换,但是只有一部分学生能适当地加减文字使语句通顺,这就反映了有一部分学生的思维比较慢一些。还有就是在学习逆命题时,不能证明,只能举反例加以推翻,有的学生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举反例也是言不由衷,充分说明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成绩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时,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几何证明题的证明时,要求学生注重逻辑性,严密性,不可东一榔头,西一棒,一定要注意每一步都要有理论依据,能讲得通才行。并且再三强调,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可以直接用,其余的都要加以证明,不可想当然,不讲理论依据就拿来用,是行不通的。我要求学生在做完每一道题诗,最好给其他学生讲一讲,别人能明白,又提不出疑问,才说明你做的题成功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

尽管我在教学时千方百计,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效果不是很理想。我进行反思,学生的基础太差不容忽视,影响了数学成绩的提高。尽管如此,我作为老师也得努力,在提高我教学能力的同时,更应为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共同创造一个数学成绩提高的新平台。

初中数学老师教育随笔4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数学是中学教学中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也是历年升学考试中的重头戏。数学的学习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数学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各类科学都要用到的基础性学科,几乎找不到一门科学是完全脱离数学而存在的。

“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它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不处不在。要掌握技术,先要学好数学,想攀登科学的高峰,更要学好数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增强学生的数学观念。我在长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并且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在这里,我就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初中阶段的数学和小学完全不同,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将开始由“算数”向真正的“数学”过渡,但是不少学生的思维难以由“数字”向“字母”和“方程”转变,难以接受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

因此,他们就会觉得数学“很难学”、“不知所云”,进而发展成为厌恶数学、害怕数学,这样,数学成绩便一落千丈。

单纯的数学理论未免过于抽象和枯燥。但是,“数学源于生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便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化简”书本知识,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用好用活每一篇教材。把数学和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们觉得数学并不是那么抽象,而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学生就会产生学习好数学的兴趣。

二、精心备课,抓住重点

教学是也一门艺术,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本条件。要给自己制定详细的教学进度计划,什么时候要上到什么地方,这些都要了然于胸,根据自己制定的教学计划循序渐进,有条不紊。这样,自己上课的时候心里就有底,不会有有些知识点的讲解过于冗长,导致有些知识点讲解过于匆忙,学生不能掌握的情况发生。

在备课的时候,要把握自己上课时候的思路,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要思考如何更好地给学生上好课,相关的知识点应该如何讲解才能让学生易于掌握,如何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等等。

另外,要区分哪些是重点,哪些是次要的,在上课时突出重点。

一堂课下来,有次要的地方也有重要的地方,如果不能突出重点内容,全部一起带过,学生往往没有头绪,不知道这节课老师讲了什么,自己学到了什么。因此在上课时要主次有序,要突出重点,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老师主要是要讲哪个知识点,而不能本末倒置。在讲重点知识点的`时候,我一般会着重强调,并且以富有激情的语音和肢体语言相配合,进行详细地讲解。数学是一环扣一环的,一旦中间的任何一环出现问题,直接影响以后的学习。因此,即便是多花一些时间,必须让学生把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点弄懂、吃透。

三、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从阅读开始,尤其是初一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必须从示范做起,对课文内容逐词逐句地范读,对重要的数学名词、术语、关键的语句,重要的字眼要反复读,并指出记忆的方法,同时还要标上自己约定的符号。对于例题,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审题,确定最佳解题方法。在学生有一定能力之后,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再从难点、易错处阅读提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地阅读数学课外材料,还可利用课外活动小组,组织交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促进学生再次阅读寻找答案。

平时,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时,采取提前布置作业的形式,然后在学生交来的作业中寻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普遍有疑难的地方,然后再讲新课,这样授课就有针对性,并且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数学思维。

四、加强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在完成一段时期的学习,我总强调要学生抽些时间回顾近段时间学了那学内容内容,知识点之间有哪些规律和联系,自己在回顾的时候是否有新的启示等等。

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另外,在作业中也要认真反思,尤其是在批改之后的作业,并要求学生仔细分析自己的对题和错题,写下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还可以写下自己的新思路和自己的创新。

初中数学老师教育随笔5

一个人只有在轻松愉快的环境才能得到充分的释放,才能更富创造力,学习力也是最强的,因此在教学当中要发展学生的个性,给学生自由宽泛的发展空间,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一、融洽师生关系营造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展现学生的个性特征,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的目标,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意识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课堂上民主的互动方式能让师生间交流和沟通更顺畅,彼此都能愉快的进行知识的探讨与交流,便于教学理念的深入。教师引导的身份更能增添亲和力,从而使学生更能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和学生做朋友,感情融洽,交流顺畅,为学生学习增强了动力。

二、把课堂让给学生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学习,而不是一个机械的被动接受者。课堂上学生潜质和兴趣得到充分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就会提高,同时也愿意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主动去参加实践活动,潜在的'学习热情才会被激起,创造性才能展现出来。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增强了,教师只需要适当引导监督课堂环节和过程,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探研,教师成为引导者,把课堂主宰权还给学生,使课堂形式焕然一新,学习效果凸现出来。

三、让学生的数学兴趣,得到保护和培养

学生只有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才会投入,并能认真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首先让学生尝试成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学习的过程中要获得成功的乐趣,学习兴趣才会更浓厚,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给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让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由此产生成功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去实践探索,积极努力地去发现和解决相关问题,尝试成功的乐趣。这样学生就会感到学习中成功的快乐,学习也会更加有信心。其次,找到适当的评价方法和方式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希望得到及时的评价,这样学习积极性会更高,同时进步也会更快,所以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情况,及时给予评价,让学生有强烈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老师用表扬鼓励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再次,动手实践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比如通过制作、书写等实践方式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适合于中学生的教学情景,让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学生学习逐步深入,由感性到理性,总有新的兴趣引领着学生。传统教育长期地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学习乏味枯燥,教师也只能用填鸭的方式强灌,使学生不能开动脑筋,更谈不上有创造力,而动手实践的方式,折一折、拼一拼、涂一涂等方法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和发展。

总之,数学课堂要适应学生的需要,而不是单纯地教知识,课上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懂得合作交流,对数学兴趣不减,使课堂更具活力。

初中数学老师教育随笔6

数学是中学教学中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也是历年升学考试中的重头戏。数学的学习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数学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各类科学都要用到的基础性学科,几乎找不到一门科学是完全脱离数学而存在的。

“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它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不处不在。要掌握技术,先要学好数学,想攀登科学的高峰,更要学好数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增强学生的数学观念。我在长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构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并且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在那里,我就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初中阶段的数学和小学完全不同,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将开始由“算数”向真正的“数学”过渡,但是不少学生的思维难以由“数字”向“字母”和“方程”转变,难以理解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

因此,他们就会觉得数学“很难学”、“不知所云”,进而发展成为厌恶数学、害怕数学,这样,数学成绩便一落千丈。

单纯的数学理论未免过于抽象和枯燥。但是,“数学源于生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便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展示知识的构成过程,“化简”书本知识,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用好用活每一篇教材。把数学和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们觉得数学并不是那么抽象,而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学生就会产生学习好数学的兴趣。

二、精心备课,抓住重点教学是也一门艺术,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本条件。要给自己制定详细的教学进度计划,什么时候要上到什么地方,这些都要了然于胸,根据自己制定的教学计划循序渐进,有条不紊。这样,自己上课的时候心里就有底,不会有有些知识点的讲解过于冗长,导致有些知识点讲解过于匆忙,学生不能掌握的状况发生。

在备课的时候,要把握自己上课时候的思路,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要思考如何更好地给学生上好课,相关的知识点就应如何讲解才能让学生易于掌握,如何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在简单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等等。

另外,要区分哪些是重点,哪些是次要的,在上课时突出重点。

一堂课下来,有次要的地方也有重要的地方,如果不能突出重点资料,全部一起带过,学生往往没有头绪,不明白这节课老师讲了什么,自己学到了什么。因此在上课时要主次有序,要突出重点,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老师主要是要讲哪个知识点,而不能本末倒置。在讲重点知识点的时候,我一般会着重强调,并且以富有激情的语音和肢体语言相配合,进行详细地讲解。数学是一环扣一环的,一旦中间的任何一环出现问题,直接影响以后的学习。因此,即便是多花一些时间,务必让学生把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点弄懂、吃透。

三、引导学生培养自学潜力自学潜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自学潜力的培养首先应从阅读开始,尤其是初一学生阅读潜力较差,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务必从示范做起,对课文资料逐词逐句地范读,对重要的数学名词、术语、关键的语句,重要的.字眼要反复读,并指出记忆的方法,同时还要标上自己约定的符号。对于例题,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审题,确定最佳解题方法。在学生有必须潜力之后,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再从难点、易错处阅读提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地阅读数学课外材料,还可利用课外活动小组,组织交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促进学生再次阅读寻找答案。

平时,在培养学生的自学潜力时,采取提前布置作业的形式,然后在学生交来的作业中寻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普遍有疑难的地方,然后再讲新课,这样授课就有针对性,并且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透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构成必须的自学潜力和数学思维。

四、加强学生反思潜力的培养在完成一段时期的学习,我总强调要学生抽些时间回顾近段时间学了那学资料资料,知识点之间有哪些规律和联系,自己在回顾的时候是否有新的启示等等。

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另外,在作业中也要认真反思,尤其是在批改之后的作业,并要求学生仔细分析自己的对题和错题,写下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还能够写下自己的新思路和自己的创新。

初中数学老师教育随笔7

1、学科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重视教学研究,不断借鉴、吸取别人的先进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总结、提炼自己教学中成功的做法,下决心剔除自己平时惯有的不好习惯,从而形成自己独有、高效且吸引学生的课堂教学风格。

2、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数学概念、公式记忆法的化整为零的卡片记忆法、组合法、类比记忆法等等。我觉得关键还应是并经常性地予以指导,使他们真正掌握这些方法,我们的教学一定会事半功倍。

3、任务布置量一定要合理。切忌量太大,要有层次性,可因人而异,确保有充分的时间完成作业,确保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作业,一定避免出现大部分学生完不成,造成法不责众的现象,这样,既使我们严肃批评也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4、学习任务从布置到检查我们一定要根据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科学合理且有计划性。检查内容提前就让学生明确,量由少到多,及时检查新学知识,反复检查已学知识,检查可通过“自查——互查——教师查”的程序进行,在每一个环节之间留给学生补救的时间,应坚决避免“一检查作业,大部分学生不会,学生不会教师就生气,教师生气学生就挨批,学生挨批学习积极性就受挫”的现象发生。

5、千方百计想办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一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之中,充分感受数学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二是不放过每一次表扬学生的机会,让他们时刻能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快乐;三是积极创设各种数学学习情景,认真开展各类英语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经验,提升兴趣。如组织开展数学角、数学小表演、数学竞赛等活动。四要进一步密切师生关系。教师应深入学生之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向,学习困难,知道学生所思所想,研究学生学习心理,走进学生心灵,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激励为主,诲人不倦,进一步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接纳你,喜欢你,让学生因你而努力学好这门学科,真正“亲其师,信其道”。

6、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全员力量,努力形成全体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友好竞赛、兴趣不减的长期坚持认真学好数学的学习氛围。很多事情一个人坚持就显得“异类”,很难成功,就是再好玩的游戏,一个人玩的时间长了也会觉得乏味没有意思,学习更是这样,真的需要一个众人坚持的良好氛围,所以组建合作互助、竞赛共进的学习小组尤为重要。一是综合考虑、各方协调组建相对固定的“组内异质,组间竞赛”的学习小组;二是指导各小组制定出每学期的学习计划,计划应切合本组实际,突出“互助”与“竞赛”,讲求短期目标与长期计划相结合,应具体可操作性强,要有层次性;三是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制定出竞争对手,每组有对手,每人也有对手;四是教师要教给学生互助的方法,并经常性有意识地组织开展各类比赛,让每位学生,每个小组在竞争中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习兴趣。

7、建立长效的'激励表彰机制。一是每次检查、竞赛都应有记载,对成绩优异、进步明显或比赛优胜等及时予以讲评和表扬;二是根据平时情况记载定期做好阶段性评比,对优胜学习小组和个人进行公示,并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大力宣讲,或通知家长或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等,树立典型,带动全班。三各班应积极予以配合,最好以班为单位,对各学科予以整合,形成各学科齐头并进之势。

我总朴素的认为,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键在教师,虽说学生是主体,是内因,但没有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要想大面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是一句空话。再一点就是好的方法其实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或是我们正在使用的方法,但关键是我们怎样将其进一步细化落实,进一步增加其实效性的问题。所以只要我们数学学科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切实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英语学科学习成绩为目标,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为归结点,多学习别人先进经验、多反思自己教学得失、多改进自己教学方式、多总结自己教学方法,多提高自己教学水平,数学学科的现状就一定能改变,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初中数学老师教育随笔8

创新教育是指更新观念,把创新素质的养成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结合起来,从不同层次、不同方向、不同内容上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贯穿于素质教育实施和每一个学生个体成长的全过程。可见,创新教育是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体会:

1、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的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路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认知和情感密不可分,教师本身的情感现状,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使课堂上出现某种心理气氛,当一位有威信的、受到学生尊敬和喜爱的教师走进课堂时,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精神饱满,反之,学生的心理就会蒙上一层阴影,情绪就相当低落。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中规中矩的教学模式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使得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机械化的学习,久而久之对数学就丧失了兴趣和信心。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思维主动性的心理特征,就是积极地开展思维活动,真正的“课堂气氛活跃”是指学生思维活动活跃,而不是表面热闹。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恰当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创新意识就会孕育而生。例如:在讲“平行线的判定”时,可以提问:“如果有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是不是平行线?如何作出判断?”教师同时在黑板上画出两条看起来不相交的'直线,让学生作出判断,学生可能会不假思索的判断为平行线,教师再提出疑问:“能肯定地说这两条直线是不相交的直线吗?我们现在看到的部分是不相交的,但能肯定在远处也不相交吗?”这一问便使学生陷入思考,学生会对自己先前的判断产生动摇,看到了单凭定义去进行判断是困难的,由此激发思维的积极性,自觉去探索判断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3、把数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而大部分学生因看不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而失去兴趣,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善于抓住日常生活、生产的点点滴滴,构建基本的数学关系,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解决数学问题其实,实际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课本中的知识来解决,关键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和运用,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考。

第五篇:读书随笔

从优秀到卓越

----《你在为谁工作》读书随笔 本书从“为什么要努力工作,珍惜工作机会,要敬业,不拖延,从优秀到卓越”五个方面深入浅出的阐述了“我们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其实就是为自己而工作,为自己的理想,为自己的将来,为自己的成功而奋斗”这样一个简单、朴素而又包含深刻意义的道理,能使在工作中经常抱怨的我们调整自己的工作心态,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从平庸走向杰出。告诉我们工作中要发挥正能量,不要把情绪带入工作,把个人的梦想结合到工作中去。

如果每个人都抱有一颗感恩的心在工作的话,那么就会非常珍惜目前的工作机会,一份好的工作来之不易,自己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做好每一件事。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用心去做,在工作中努力挑战困难,总会有收获。其次还要爱岗敬业,对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忠诚感,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专心贯注做好工作。

一个人对待工作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上进的,还是无所谓的,直接影响工作的好坏。工作,是一个人施展自己才能的好舞台,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脚踏实地沉下心来做、用心去做,总会有收获,这是不变的真理。当下我们已经进入终身学习的时代,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我们努力工作,珍惜眼前美好的事物,加上我们的敬业的精神,付出我们的行动,肯定会有卓越的成绩。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是他志向的表示,所以,了解

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就是了解那个人答对生命的态度。我们年轻人对于薪水常常缺乏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其实,薪水只是工作的一中回报方式,更重要的应该看到工作教会了我们什么,锻炼了我们什么,超前意识了我们什么。这些才是无形的财富,比那有限的薪水要宝贵得多。如果一个人有能力,不用他自己说,别人也能在他平时的工作中看得出来,没有哪个老板会不重视人才,除非他想关门大吉,是金子总会发光发亮。无论你做什么工作,无论你的工作环境是松散还是严格,你都应该认真地工作,不要领导一转身就开始偷闲,没有监督就没有工作。你只有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不断提高,加薪升职的事才能落到你的头上。

从优秀到卓越,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每一个职位所规定的工作任务就是一份责任,你从事这份工作就应该担负起这份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所担负的责任充满责任感。从优秀到卓越,不光靠个人,还要有团队。企业的生存离不开少数员工的能力和智慧,更需要绝大多数员工的忠诚和勤奋。很多时候,一个团队所能给予一个人的帮助,更多的在于精神方面,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能够鼓舞每一个人的 信心,一个充满斗志的团队能够激发每一个人的热情,一个时时创新的团队,能够为每一个人创造力的的研展提供足够的空间,一个协调一致,和睦相处的团队能给每一位成员良好的感觉,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精神吧,在团队中感染积极的氛围,让自己在团队中工作得更

加顺利。团队是推动个人前进的最大力量。只有所有的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才能发挥出团队的力量,勇往直前,推动企业走向成功。

不要头脑发热,更不要盲从。通过实践,摸索出自己的个人发展体系。这样,我们就能从平庸走向规范再到优秀,进而从优秀走向卓越再到基业长青!

财务部

杨俊

2014.07.16

下载数学老师读书随笔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老师读书随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书随笔

    读书随笔 一、学习合作。 “合作”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种教育方式,而瑞吉欧提出的这个“合作”的概念却要比我们所熟知的广义得多。 首先,瑞吉欧的幼儿教育是全社会的事。在瑞......

    读书随笔

    2011年教师读书随笔征文大赛 别 样 的 幸 福 莱阳市城厢中心小学吕嘉欣电子邮箱:联系电话:*** 一口气将魏书生老师的大作《如何做最好的班主任》拜读完后,窗外已是万家......

    读书随笔

    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读书随想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薄薄的一本书,却因为作者深邃的思想而变得无比厚重。轻轻合上书页,心却依然徜徉在字里行间。一个个精彩......

    读书随笔

    心灵的洗礼 ——读《教书匠》有感 徐一小 刘志政 徜徉于书海,找寻那触动心弦的文字。“教书匠”三个字无意间映入我的眼帘,教书匠?我不就是个教书匠吗?带着一份好奇,带着一份期盼......

    读书随笔

    读书随笔(一) 郑红肖 读书是我的一大爱好,也是一种休闲。在闲暇之余,总喜欢挑几本书来慢慢品味,用课余之时,我认真拜了《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从中让我感触颇深。读完《做最好的......

    读书随笔

    读《帕夫雷什中学》有感在当代世界教育家行列中,有一位很引人注目,他就是苏霍姆林斯基。与苏霍姆林斯基这个名字紧密相联的,便是“帕夫雷什中学”.翻读他的《帕夫雷什中学》,可......

    读书随笔

    读书随笔 读书随笔1 书籍《穷人》这篇文章是俄国的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做,它是根据雨果的诗篇改写的短片小说,故事的主人公是渔夫和他的妻子桑那,故事发生在一个风雨交......

    读书随笔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随笔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的确是一部人人都能受益的好书,何止是高效能人士的习惯,我觉得对每一个人而言,如果能遵循书中所言,让自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