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畅游河阳古民居散文
2014年8月8日上午,我搭乘丽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采风车,回到久别的家乡——麻鸭之乡新建镇,见到白发苍苍的老父亲,并来中外闻名的河阳古民居参观访问。
女导游全程带我们到河阳古民居参观访问,先到祠堂看看,先祖的知名人物都一一介绍,还有农具一一介绍,古色古香,看了令人佩服。徽派建筑,白墙,黑瓦、马头墙,精美雕刻,错落有致。围绕全村的水渠,防火、取水、洗漱用。慈善堂,建得早,富人有善心,救助穷人,古已有之。
八士门,顾名思义,就是中了八位进士,为其修门,并写上他们的名字。富了重功名。投资教育,不余遗力,荣华富贵,家庭荣誉,非常看重。
红杏出墙。老地主讨年轻貌美的小妾,富翁死了,母子继承万贯家业,为了不让女子红杏出墙,房子外修建一朵墙,切断了与外界男子的联系。女导游风趣地说,女游客如果从此门出去,就是红杏出墙,吓得女游客不敢趟此路,折回老路。
第二篇:畅游雪山散文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情感随着时令,忽冷忽热忽高忽低,心神不定。还没有来得及细细欣赏春天的美景,春姑娘就要悄悄地不辞而别了。雍散的心情,无奈的思绪,花开花落的季节,揣摩着古人的情结,五一假期,携同窗好友,一起到山中寻觅滞留的春意。
听着柔情蜜意的音乐,心烦意乱地驾车来到了山中,虽然是初夏,却是漫山遍野的山花,青翠的松树在徐徐的暖风中,飘舞着暧昧的香气,明媚的阳光在松林间若隐若现,此刻,情绪也随之豁然开朗,兴致高涨起来。呵,亲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心中是多么甘畅淋漓。
伴随着一冬寒冷的郁闷,一季忽冷忽热春姑娘的调侃,这初夏的青山绿水,惹人的草地绿意,生机勃勃,野花媚人。雨后的阳光灿烂,晴空万里,潺潺流水,还有这青翠欲滴的松林,叽叽喳喳唱个不停的鸟儿,无不让人心旷神怡,焕然日新。
抬眼望,蓝天白云下,北归的燕子在自由地飞翔,零零散散的游客,三三俩俩的情侣,在松林间嬉戏调侃。唉、只顾自己的情绪了,忘了身后还有同来的同窗好友啊,急忙忙招唤爬到半山腰的同事加油,山顶是我们此行进攻的目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襟怀就要实现啦,虽然比不得三山五岳,古人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小小的雪山也是当地有名的啊,何况我们都是心诚的,常言说得好,心诚则灵嘛。
山上古老的庙宇,还有千古不灭的雪山神灵,保佑着一方水土安居乐业。传说雪山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带着两徒弟,庙宇虽不宏伟壮观,但也常年香火不断,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大小节日无不续香祈福,灵验四方。
一日老和尚讲经,如何皈依佛门,乐善好施,修成正果,进入天堂,列入仙班之经论。小和尚不解,问师傅天堂如何?老和尚道,天堂里霞光万道,紫气缭绕,阵阵丝竹仙乐,祥和美好。一日三餐,筷子两米多长,用餐时你喂着我吃,我喂着你吃,一片和谐景象,小和尚不解,为什么不自己吃呢?老和尚继续说,两米长的筷子,自己是吃不到嘴里去的。小和尚恍然大悟,原来天堂里就是你帮助我,我帮助你,你尊重我,我尊重你啊。
人间何尝不是这样呢,送人玫瑰留有余香。只要你关心我,我关心你,互敬互爱,相互尊重,同甘共苦,那才是人间天堂啊。
这个美丽的传说,依然信奉着四面八方前来踏青寻春,登高望远的游客,寻觅着梦幻般美丽的天堂。
如今,几百年过去了,雪山依旧青山翠绿,庙宇昂然。每年的三月三及清明节,当地的男女老少,依然保持着登山拜佛,踏青寻春,登高望远的传统。名山灵庙,善男信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名传四方。
“花退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站在雪山山顶,蓝天白云下,远方村落小桥流水,缕缕炊烟,一片祥和景象。登高望远,青春舞动着激情万丈的浩然正气,踏青寻春,时代挥洒着人生最美好的未来。我想,古人的踏青寻春之旅,登高望远的情怀胸襟,无不外乎于,呼唤人性的真善美。
无限情思的遐想,游离在雪山山顶,不知不觉已接近中午了,肚子真的饿了。可同事小L还在豪情万丈,感慨万千地大呼小叫: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登雪山真遗憾……两位美女同事已把野炊的食品摆好了。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伴随着阵阵松香花香,尽享这仙境般的美丽景色,美味佳肴啦。
又是一年青草绿,诸位同窗好友,登高望远,名山访古,志同道合。踏青寻春,放飞理想,放松心情,怅然释怀。登山归来,假期已到,又该安部就班的工作了。每一次的出游,都有着不同的收获。
踏青寻春,人生旅程,如同美好的春天,美丽而短暂。花谢花开,小桥流水,诉说着世世代代对美好生活的追逐。人生的花好月圆,悲欢离合,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如同登高望远,艰辛而幸福,希冀而快乐。
登高望远的襟怀,舞动着青春的激情与浪漫,挥洒着与时俱进的青春主旋律。凝聚着豪情万丈的人生理想目标,洋溢着奋发向上的美丽中国梦。放飞理想,扬起风帆,去追逐美好的中国梦。让舞动的青春,谱写出美丽的人生篇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规。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何尝不是这样?
第三篇:游江西明清古民居博览园散文
江西明清古民居博览园坐落在南昌市湾里区梅岭镇,建于2012年6月。博览园大门两边有一楹联:“峰峦蟠结,我欲探寻,此间蕴三千年灵秘;瑞霭氤氲,谁能真赏,一区萃九百里名居。”显示了这座明清古民居博览园的魅力与神秘。
园内有11栋古宅皆迁自江西11个省辖市,均为当地一些年久失修且极具代表性的明清时代的木结构古建筑,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晚时期,是国家级的珍贵文物、无价之宝。古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研究价值和科学价值,尤其对研究明清文化、明清民俗具有重要意义。宅子都不太大,小的130多平方米,大的也就300平方米上下,它们是赣鄱民俗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江西人的精神家园。尤其是赣派民居的木雕,内容广泛,博大精深,工艺精致,惟妙惟肖,保存完好,弥足珍贵。这些国宝级的古建筑群经过异地搬迁、保护和精心修缮,再现了明清时期江西建筑风貌,体现了明清江时期江西的风土人情、工匠的高超技艺。加之梅岭山清水秀,不仅有着独特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还有着天人合一的自然风光,旧貌新颜,古为令用,和谐流畅的整体美、翠微缭绕的自然美和淡雅简洁的朴实美浑然一体。
这些古宅,都是出自当地殷实显赫之家,或官宦,或巨贾,或豪绅,或文士,如大夫第、荣华第、示介第、远和堂、翰林府、富贵第、化民府、天问府、梅岭书院和国学堂等。如翰林府,别名书屋,建于咸丰五年。房屋原址在赣东北乐平,面积232平方米。房主方饶生,自幼好学,喜逐功名,虽满腹经纶,是个屡试不第的秀才,不薄的家境也被其耗费得所剩无几。于是他开办私学,看到弟子在艰苦的环境中学习,很是不忍,于是萌生建一座好学堂。他四处筹款,向亲戚、朋友和大户人家借,终于凑足了所需的钱。他选择了一处依山傍水风景明媚的地方建起了这座宅子供弟子读书。后来,他儿子中了进士,被皇帝钦点为翰林,这栋宅子也被称为翰林府。宅子结构简约,满屋的木雕洋溢着浓浓的书卷气息,翰墨生香,别具一格,不落窠臼。
又如,明崇祯三年建于抚州乐安县的富贵第,亦颇富特色。明后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西方对华贸易把中国的陶瓷引向国外,推动了闻名遐迩的景德镇陶瓷业迅速发展。乐安县一个叫石广进的人,看到西方人对中国瓷器的青睐,于是典当家产,在景德镇创建了自己的烧窑厂。通过潜心研究,他做出了走俏市场的青花瓷,把自己的产品卖到了西班牙、荷兰,发了财,于是建了这座宅子。宅子虽不大,但古朴雄浑,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特征。屋小聚元气,侧门不炫富,雀替、隔扇、挂落、阴阳线、窗孔较小的石隔窗和暗室,都体现了江西民居的典型风格。其正堂的一副对联也很有韵味:“传家有道唯存厚,处事无奇但率真。”体现了主人的做人准则。
这些古民居的最大特色就是无处不在的精美木雕。门楣上、横梁上、窗户上、栏杆上布满了各式各样的雕刻,栩栩如生。内容有花鸟虫草、山水风景、人物形象,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还是连环画式有故事情节的系列雕,令人叹为观止。与其它地方古民居不同的是,其正堂或天井的四角柱梁顶上,固定有一具向中心略微倾斜的长约一米五左右、直径约二、三十厘米的柱形木雕,每栋建筑雕刻的图案都不相同,有狮子、八仙过海,龙等,体现了主人的寓意喜好,既是支撑,又是装饰,这正是江西古民居特别的地方。
古民居有很多楹联,非常有特点,体现了浓厚的儒家思想。这里录下几联以飨读者:“承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孝子孙两行正道唯读唯耕”;“工贾士农尽是神州赤子,津梁舟楫咸瞻海岛英灵”;“事能知足心常乐,人若无求品自高”;“有恒产立身至宝,无放心处世要言”;“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仁义永寿比松鹤,礼仪传家葆福祥”。
古民居的大门,都是石砖结构,门楣上方,有的有雕饰图案,有的没有,但都塑有永久性楹联,以表达主人的人生哲学,治家理念和人生追求。
第四篇:阳河小学民主评议制度
阳河小学教职工民主评议制度
第一条教职工民主评议工作,是贯彻党的依靠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干群关系的关健环节,通过评议工作,有利于加强校长负责制,进一步推进学校民主建设和科学管理。
第二条学校教代会的评议监督权,主要通过对校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来实现。学校教代会评议干部的对象为校级行政正副职。
第三条民主评议的内容,以任期目标和岗位责任制为依据,评议教师的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
第四条教代会民主评议校领导干部,在上级党政领导的统一安排下,在校党组织的领导下,由大会主席团组织实施。
第五条评议领导小组有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及群众代表组成。
第六条评议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1、组织动员:在民主评议前一周以上向全体教职工宣传、动员。
2、代表评议:以代表小组为单位,对评议对象进行背靠背评议。
3、测评工作:组织全体代表,采用无记名方式,对评议对象进行书面测评,参加测评的代表要符合出席教代会的法定人数
4、评议汇总:整理代表评议意见,统计测评结果,形成书面材料。
阳河小学
2011.3
第五篇:冬天的暖阳散文
冬天万物萧条,生命的凋零,无故渲染了悲的色彩。惟独冬日的阳光,透过天窗,懒懒的溜进来,暖暖的,快乐与忧伤就被划出清晰的界线。
冬日里的阳光,温情柔媚,不张扬不浮躁。
冬日里的阳光,没有刺眼的光芒,只有照进人心的温暖。
在冬天,随便抓一把阳光,你就能感到上天的垂爱,你就能觉得暖意在弥漫,你就能嗅到幸福的味道。
冬日里的暖阳是一幅暖色调的画,那山冈原野上的蒿芒叠立在冬日的暖阳里随风摇曳着,画中的世界充满着一种蓬勃向上的朝气和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一切都在这幅画中被很好的描绘和渲染,都被定格在每个人记忆的最深处。
这个冬天不太冷,因为有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