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性格心理学论文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本文阐述了出生顺序与性格关系的进化心理学观点,欢迎阅读了解。
摘要: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出生顺序,即在同一个家庭,所有的孩子都由同一对父母所生,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然而由于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的顺序不同,性格也不相同。本文从进化心理学角度解释了这一现象的成因,并对位于不同出生顺序的人的性格做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出生顺序 性格进化心理学
人们似乎很早就知道出生顺序对性格的重要性,大多数人可以凭直觉感受出生顺序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性格的,长子(女)通常稳重严谨,老小则调皮叛逆。进化心理学家从进化论的视角提供了一种富有建设性的解释框架。
一、进化心理学对出生顺序与性格关系的解释
进化心理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形成,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探讨人类心理的结构和起源。进化心理学家Sulloway用了26年时间写成《叛逆心理》,来试图证明出生顺序的重要性。他指出,由于父母常常偏爱长子(女),一般来说长子(女)都较为保守,更有可能维持现状。但是,次子(女)却很难通过维持现状的结构来获得资源,所以他们需要依靠反叛行为才能达到目的。接下来出生的子女,会发展出一种更加叛逆的人格,因为如果维持现存的次序,他们获得的资源将是最少的。然而,幼子(女)往往会得到父母较多的投资,因为父母通常会停止对其他孩子的关注,将主要精力和资源都投资在他们最后这个直接的繁殖载体上。
二、出生顺序与性格的关系
以上我们用进化心理学的知识解释和分析了出生顺序与性格之间的关系,下面来说明位于不同出生顺序的子女在性格上的具体表现。
1、长子(女)与性格的关系
长子(女)通常总是对家庭负责,有责任感,而且也容易习惯周围的环境,往往倾向于维持现状,思想保守,更倾向于赞同父母的是非标准和价值观,尊重权威,认真谨慎,办事准备充分,在学校的功课较好,平均智商要比后面出生的子女高出三分,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促使其变得更勤奋、刻苦,更有胸心大志。一般来说,长子(女)总是深知他们比弟妹老成、强壮和精明,因此显得很武断,喜欢处于支配地位。
2、中间出生的子女与性格的关系
中间出生的孩子会把这个世界看得更不公平,总倾向于欣赏惊世骇俗的新生事物,喜欢挑战和冒险。Sulloway发现,那些能拥有新观点的往往是后来出生者。
他们刚出生时是家中最年幼的孩子,不过等有了弟弟妹妹后,他们既要当“老师”,又要做“学生”,他们不够资格享有长子(女)的威信和特权,以及幼子(女)的自由放纵;那些中间出生的子女在家庭中缺乏爱和关心,处于一个相对来说危险的境地,只能从朋友的关系中弥补,于是,他们会善于运用外交策略和政治手段,会有更多的朋友,也更容易调节自己来适应这个环境。
3、幼子(女)及独生子女与性格的关系
最后一个孩子出现的问题可能是最多的,因为他们往往受到父母和哥哥姐姐的庇护和疼爱,凡事往往可以不按父母的要求去做,容易形成依赖性、独立性差、幼稚等性格特点;他们喜欢玩,习惯当一个家庭引人注目的角色;当然,有时他们也会受到上面几个哥哥姐姐的欺侮和管制,形成创新和反抗的性格特点。
Sulloway对16世纪以来在科学史上作出过重大贡献的2784位男性科学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最富叛逆、创新和反抗精神的是那些有一个以上哥哥的小弟弟们,这些“小弟弟”们占了绝大多数,如达尔文、哥白尼等。
独生子女与长子(女)情况类似,他们向往成功,也会主动取悦父母,但是也不尽然,有的独生子女更像老小的性格特征,因为父母把所有的爱倾注到他们唯一的孩子身上。
当然,并不是说出生顺序能够决定生活的一切,更不是说出生顺利能够决定性格,Sulloway也承认,出生顺序的影响能够被其他因素所抵消,放大或掩盖。因此,我们可以借鉴这个理论的有参考价值的一面,把出生顺序看作影响一个人性格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全部因素。
参考文献:
[1]巴斯.进化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7
[2]瞿卫星.出生顺序与成才[J].心理世界,1997(6)
[3]老少.你的性格由出生顺序决定[J].大科技,1999(10)
[4]辛赞.出生顺序与个性之谜[J].心理学,1997(2)
[5]JeffreyKluger.ThePowerofBirthOrder[J].CrazyEnglishReader,2009(1)
[性格心理学论文]相关文章:
第二篇:性格解析心理学论文
性格解析心理学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家庭因素对大学生 性格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班级:
学号:
姓名:
浅析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性格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呈上升趋势,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了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对如何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
【正文】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生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却面临着高于其他同龄群体的多重压力。近年来高校不断出现因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发生的恶性事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而家庭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应重视大学生家庭教育,发挥其应有作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渴求知识、追求进步、积极向上,他们志向高远,胸怀博大,能把个人的理想和志向融入到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的宏图伟业中,这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主流。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发生很大变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大学生们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因心理问题走上极端的大学生呈上升趋势。据教育部门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校20.33%至25.6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没有紧迫感,适应困难。有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沉溺于上网聊天或玩游戏,看武侠小说,学习成绩不佳,进而产生厌学心理、考试焦虑。第二,人际关系适应不良。一些大学生寻求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找到交际的满足,有的甚至染上网瘾,迷恋于网络世界,自我封闭,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会影响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第三,恋爱心理困惑。情绪和情感不稳定,情绪起伏大,情感变化快,恋爱不成或失败往往导致大学生心理变异。第四,抑郁心理。多呈现在特困生、学习困难与自我认知不良的学生中。第五,就业心理困惑。在择业过程中心理准备不足,急功近利,部分学生从众心理严重。第六,意志不坚定。有压力但动力不足,有信心但不能持之以恒,人生目标不明确,等等。
二、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大学生在学校发生问题,有许多是在其早期成长过程中就埋下了种子,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家庭的配合与参与。家庭因素是影响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有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部分心理问题来源于他们原生家庭的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和家庭经济状况等。
(一)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直接的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行为发育和健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王玉洁2004年对郑州铁路职业学院医学院分院的165位大一至大三的学生所做的调查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青年期心理健康状况有直接影响。父母的温暖、关怀、体贴使子女形成热情、自信、自尊独立、有坚持性、积极情绪较多的人格特点,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使孩子形成羞辱、自卑、自罪、无助,办事谨小慎微,优柔寡断,害怕被他人拒绝,不懂什么是爱,更不知道被爱的滋味的心理。父母过分干涉教养方式使孩子形成缺乏自信、过分自我约束和依赖等不良人格特点。父母惩罚严厉教养方式使子女产生自卑感、无助和不安全感。特别是惩罚严厉教养方式易使子女丧失自尊,产生焦虑和强迫症状。
(二)家庭结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卢勤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家庭信息问卷对成都市某大学5090名2009级新生进行调查表明:家庭结构对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及人际敏感、抑郁、精神病性3个因子得分均具有显著影响。寄居家庭相对于其他家庭的学生与人交往时更加敏感,单亲家庭学生的抑郁程度更高,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更差。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障碍较严重,心情抑郁、性格孤僻、自卑多疑、逆反心理严重,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健全,子女往往会失去与父母中的一方进行交流的的可能,相对只能获取部分关爱,与正常家庭的子女相比较,其心灵会蒙上一层阴影,很容易产生敏感、自卑心理。
(三)家庭氛围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又一因素。和谐的家庭氛围能使子女身心愉悦,心理压力减轻,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不和谐家庭中,争吵、溺爱、冷淡和家庭暴力都会给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溺爱和暴力两种家庭氛围尤为突出。
(四)家庭经济状况也会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但影响有一定限度。据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经济不困难的学生。家庭经济收入越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他们要承受更多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大部分贫困生由于经济拮据、视野有限和交往能力欠缺,一时又无力改变现状,易产生敏感、自卑、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等特点。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大学生也可能与贫困生一样出现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意见及建议
常说心理素质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而家庭是培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遭遇挫折出现心理危机时的疗养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应重视大学生的家庭教育。
(一)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自觉承担教育义务。家庭教育在个体成长中对个人素质的贡献方式比较特殊,更多是家人之间相互交流中的潜移默化、相互浸染,这种印刻在内心深处的“素质”对人的成长影响深远,家庭教育一旦出现误区,往往会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源于家庭”。因此,家长必须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自觉地承担起大学生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义务。
(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大学生子女能够敞开心扉。
家永远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家长需要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大学生子女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子女的诉说,让子女能真实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用关爱滋润子女心灵,使家庭真正成为大学生避风的港湾,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坚强后盾和精神支柱。
(三)针对大学生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家庭教育。
1、更新教育观念,让大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大学教育与早期教育的目的不同,学生的学习已不再仅限于对知识的积累,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和创新,在于全面发展。因此,家长要提升自己对大学教育的了解,更新教育观念,而不能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要积极支持子女走出课堂,参加各种学校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为子女今后发展目标指明方向,增强其学习目的和动力,总之,家长既要关注子女专业学习,又要注重其心理健康教育。
2、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在家庭中进行人际交往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应鼓励学生广泛交良友益友,通过学习增强自己的魅力,提升自己,并遵循真诚、平等、尊重、理解、互助互利的人际交往原则,主动与老师同学交往,积极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去。家长应该认真去倾听子女倾诉,并给予开导,帮助子女化解生活问题,也可以结合自身经历向子女传授交往技巧。
3、针对大学生恋爱心理困惑,在家庭中进行情感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创建和谐家庭,做好子女的楷模。其次,在爱情观教育上应开门见山,不应遮遮掩掩,教育子女要理性,不应感情用事;如果子女已经恋爱,家长不要冲动,要善于疏导,而不是一味责难,同时要加强性健康教育。教育子女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事业的关系,指导子女注意恋爱的心理和生理卫生,避免因性冲动而带来严重后果。再次,要加强网恋教育,提醒子女增强安全意识,不要迷恋网络,不要轻信网络信息。
4、针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在家庭中进行就业教育。家长在学生选报专业时就应该开展就业教育,提醒子女结合自身爱好和机会发展需要选择专业方向。同时,家长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降低对子女的期望值,以减轻子女压力,并在财力方面给予合理支持。另外,家长也应接受新的就业观念,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并不意味着工作将不再变化,而是会随着市场需求做出调整,因此,家长不应让子女局限于工作的稳定和专业的对口,要让子女深入接触社会,最终明确自身就业方向。
(四)家长、学校双方积极主动沟通,了解身心发展状况。家长要主动经常浏览孩子所在学校的网页或学校寄发的有关通知,及时了解孩子大学的动态,与孩子的辅导员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有条件的家长也可以到学校探望孩子,在于同学和老师的聊天中了解孩子的成长轨迹。学校也要与家庭保持联系和沟通,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引导,为家庭教育发挥作用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 周留柱.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成因分析与对策 [J].中国高教研究,2006(7):67-68.
[2] 卢勤.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1):107-110.
[3] 刘春玉.浅谈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作用 [J].教育与职业,2008(8):127-128..[4] 程路.大学生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及着力点 [J].教育与职业,2008(8):189-190.
[5] 谢沫珠,尤嘉.大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4):773-775.
第三篇:性格心理学读后感
性格心理学读后感
你理解“性格”这一词吗?你真正的了解自己的内心吗?你知道你是属于那种性格的吗?你知道你的性格决定着你的命运吗?你知道人拥有四个真正的自我吗?我想绝大多数人的回答是“不知道”吧,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心理学,走进自己的内心。
性格顾名思义就是“性”和“格”,而“性”指的是人的品性;“格”指的就是人格。用心理学家的话来说性格就是人们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它表现了一个人的品性,并且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阅读了《性格心理学》之后我还知道了,心理学家们把性格分成了两大类:积极的性格和消极的性格。积极指的就是热情、大方、稳重等;而相对的消极指的就是孤僻、自私、轻浮等。除此之外我还了解到性格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在生活中的态度和某些行为都可以反映出我们的性格特征。
荣格这位伟大的心理学家把性格分为了八类,分别为外倾思维型、内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内倾情感型、外倾感觉型、内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和内倾直觉型。但是我个人觉得人的性格千千万万,哪是几个方方正正的字词就可以概述的。在阅读荣格描述的八种性格时,觉得自己的性格好像都有点搭边,但又不全是。所以在阅读《荣格的八种性格》只是草草而过,而这让我想到了清华校长的一句话:青年要敢于挑战权威。书
本上的并不一定就完全是对的,在阅读的时候要保留自己的想法,这个也是我的一种性格吧。
每当看到性格一词,想当然的就会浮现出“外向”、“内向”、“活泼”、“沉稳”、“理智”、“感性”等等这些有关于性格的代名词,但从不知就是这些代名词决定着每个人不同的命运。读了《性格心理学》,我知道了。我知道一个人要想有好的命运,首先要就有好的性格。所以我想,有的人之所以可以成功是因为他积极的性格让他在身处困境时,可以坦然面对,积极进取,坚持不懈。而有的人注定失败,不仅仅是因为他没有选择对的时间,最重要的是他消极的性格使他懒散松懈,不求上进,怨天尤人,从而一事无成。日本有位心理学大师曾说过:心理变,态度亦变;态度变,行为亦变;行为变,习惯亦变;习惯变,人格亦变;人格变,命运亦变。性格左右着决定,而决定就是命轮转动的开始。
人拥有四个真正的自我,这是约瑟夫·鲁夫特和哈里·英格拉姆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他们提出一个人有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隐藏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公开的自我就是自己了解,他人也了解的自己;盲目的自我就是自己察觉不到,但是他人能够了解的自己;隐藏的自我就是自己了解,但他人察觉不到的自己;未知的自我就是自己和他人都未察觉,等待着挖掘的自己。关于自我的四个层面,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每个层面所占的比例都不同。有些人隐藏的比较少,暴露的相对比
较多;有些人可能比较容易聆听别人的评价,对盲目的自我了解的比较多;而有些人总是敢于尝试一些新鲜的事情,试图去挖掘自己性格中未知的部分。所以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性格不同,爱好不同,这个世界上只有这么独一无二的一个你,你要好好的对自己,要努力着去认识那个特别的你。
每个人都是一个没有谜底的谜,我们只能慢慢地走近,去了解,去感受。
第四篇:心理学论文
关于压力下的大学生心理研究
论文摘要:近年来,大学生面临许多心理健康问题。一般认为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压力。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至关重要。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压力 调查分析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人们已经认识到心理压力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心理压力,是指有明显的压力感,并严重影响大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的一种心理状态。长期处于心理压力下的大学生,他们的心理、行为和生理都会遭到破坏,主要表现为心理上的不安焦虑、压抑、担忧、无助感和缺少安全感;行为上的易激动、行为冲动、暴饮暴食或食欲不振、丧失学习热情、对生活没有信心、消极行为增多;生理上的失眠、头痛和肢体的疼痛。心理压力已成为困扰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本文希望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分析和应对策略探讨,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压力和应对心理压力。
一、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
1.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调查发现,大学生心理压力主要包括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和就业压力等方面。有些研究把影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因素进一步归结为竞争、经济 条件、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独立生活能力、校园环境、家庭环境、专业方向等8个方面。本次调查针对“您在大学生活中感到最苦恼的问题”在问卷中列出“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对学习环境不满意”“对教学质量不满意”“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找不到学习动力”“人际关系不和谐”及“其他”等12项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就业压力列第1位,占35.6%;其次是学习压力和找不到学习动力,分别占19.7%和13.8%;经济压力居第4位,占9.3%。这一结果与以往的调查结果有所不同,在2006年同样的问卷调查中,经济压力排在第2位,这也与我国经济飞速 发展 的国情有关。但就业压力一直处在第1位,可见,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压力是普遍存在的,就业压力同时带来学习压力和学习动力不足两种后果。2.不同地域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大学生心理压力主要来源有一定的差异,农村 大学生心理压力中经济压力所占的比例相对于城市大学生要大,农村大学生经济压力15.3%,基本上是城市大学生经济压力(7.7%)的两倍;相对而言,农村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小于城市大学生,农村大学生学习压力占15.2%,远小于城市大学生学习压力(23.5%),这是由于农村大学生虽然经济条件不及城市大学生,但他们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因而学习压力小于城市大学生。
3.男女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的差异
调查结果还表明,男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也有一定的差异,女大学生就业压力占41.7%,比男大学生就业压力(30.9%)多出10个百分点,这是由长期以来人们在认知上形成的一些偏见导致的。
一、大学生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
虽然大学生心理压力种类繁多,表现也不尽相同,但究其根源,不外乎大学生身心发展、心理品质和思想素质等几种因素。
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也已确立,这些都极大地影响到我们的思想、观念、心理及行为。大学生作为较高知识层次的社会群体,常常是最先敏锐地感受到社会变革带来的冲击。但面对社会变革他们有时会迷惑不解、难以适从,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大学生便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同时,从大学生成长的角度看,大学生属于青年期,生理发育基本完成。但是,心 理学 研究表明,处在这一时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矛盾性最为突出,他们面临的最基本的矛盾是自我意识的矛盾,他们所设想的理想的“我”总是滞后于现实的“我”,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交错出现,内心矛盾冲突尖锐、激烈,心理和行为中易出现不协调现象。
二、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分析
(一)与学习有关的原因
1.学习中心地位的失落。一般来说,能进大学的学生在中学都是学习的佼佼者,无形中会产生某种过高的自我评价,对自己期望值很高。进入大学后,由于高手云集,很多学生发现自己的成绩平平,心里落差极大。有的学生为了找回自己在中学时曾经具有的学习优势,废寝忘食的学习,但仍不能达到自己的期望,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反而不能正常的学习。2.学习负担过重。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有的大学生除了学习自己的专业课以外,还学习社会急需的课程,辅修专业的课程,再加上计算机、外语过级考试的重压,使他们处于超负荷的运转中。长期下去,不但学习效果不佳,而且神经紧张、失眠、考试怯场等多种焦虑并发症也会相继出现。
(二)与人际关系有关的原因
1.对人际交往缺乏正确的认知。在大学,同学来自四面八方,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和处世方式,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交往中应保持尊重、宽容的心态。但是,有些大学生在与同学交往时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就是正确的,对和自己不同的想法和行为不与认同,从而极易与同学产生矛盾,不能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2.缺少人际交往的技能。应该说,每一个大学生都有交往的需要,但由于性格上的原因或以前生活环境的影响,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和技能,不能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比如,一些性格内向的大学生不善于在人群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各种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也因害怕失败而回避参与,这使他们的交友圈子越来越窄,几乎没有什么朋友,每天独来独往,内心非常孤独、痛苦。
(三)与自身有关的原因
1.自卑与自尊的冲突。自卑是许多贫困生最为重要的心理特征。来自农村的贫困生,在和城市同学的比较中,发现自己在学习以外自卑能力的不足,在物质生活上的巨大反差,而忽略了自身优点,产生自卑。同时,这些同学又很自尊,渴望通过自我学习优势的发挥来弥补不足,维护自尊。但由于环境所导致的自我评价和认知上的失调,造成了内心自卑和自尊的冲突。
2.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有些大学生特别希望自己在人群中成为被关注的对象,但又苦于自己成绩平平、相貌平平、能力平平、家境平平,缺少特长。期望与现实的矛盾让他们非常痛苦,内心冲突十分激烈。如果这种内心冲突得不到及时缓解,他们就会产生焦虑、自卑甚至抑郁的心理。
(四)与择业有关的原因
1.社会原因。随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向通过市场实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的转变,一方面给大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也给缺乏实践和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对于一些没有名气、层次不高的地方高校学生更是如此。大学生普遍表现出求职焦虑,对前途担忧,缺乏竞争意识,自信心不足。
2.缺乏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还没有系统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指导和训练,使大多数学生不能及早地对未来的职业进行规划,并有计划逐步实施。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自我的盲目和职场竞争的激烈给学生带来很多的不安和焦虑。
3.大学生就业压力为中等程度,并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大学毕业班学生是就业的高压力群体.就业压力的来源依次为就业竞争环境、专业供求矛盾、缺少求职帮助、自我认识与定位、职业素质评价、就业心理预期.大学生对就业压力的认知首先倾向于外部归因.其次,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研究,提出强化树立大众化教育的就业观、深入落实就业工作社会保障体系、积极营造诚信就业的市场秩序和氛围、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力完善高校毕业生人才招聘市场等转变大学生就业心态的措施,从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好转.再次,提出创新机制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从找准办学定位、创新工作机制、培养模式着手,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搭建大学生就业平台,以求取得良好效果.三、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策略
(一)正确认识压力
1.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人在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压力、困难、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面对压力的时候,不必抱怨,必须勇敢面对。
2.辩证的看待压力。压力对人既是威胁,又是挑战。当一个人正视压力,压力就会表现出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压力能使大学生正视自己、积累人生经验,变得更加成熟;压力可以使人发现自身潜力、看到生命价值、充满自信。
3.压力是可以控制的。有些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时,常感到无能为力。其实,压力情境多数是可以控制的。即使不能完全战胜压力,至少也能减轻压力造成的损失程度。
(二)正确认识自己
1.自我分析。自我分析就是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点和弱点,长处和短处,通过有效的自我分析,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一个人只有正视自己,既承认自己的价值,又能坦然面对和接受自己的不足,才能变得成熟、自信,从而避免因过低自我评价所带来的自卑和过高自我评价所产生的失落和抑郁。有些大学生的压力就是源于不会“认识”自己,不敢“认识”自己,不愿“认识”自己。比如,有的学生对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缺点和不足缺乏客观的认识,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评价,导致在职业选择时,或过于自负,期望值高;或过于自卑、胆怯,期望值低。
2.自我规划。对于大学生来说,自我规划就是在自我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自我和外在因素,对自己的未来做出可行性设计,并制定行动计划。一个能自觉进行自我规划并成功执行计划的大学生会表现的充实、自信,压力感较轻。但从我国大学生目前的情况来看,能够在大学期间做出自我生涯规划的人还很少。
(三)积极行动
“好心情来自好行动”,这句话至少为我们应对压力提供两点启示:第一,面临困境时,积极行动;第二,要进行有效行动。实际上,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得不到缓解,大多是只想不做,缺少行动。由于缺少行动,许多并不难于解决的问题又累积成新的困扰。因此,行动是摆脱压力最好的办法。但是,也应注意到,不能盲目行动,而是要进行有效行动。为了确保每一次的行动都成功,就要使行动分步进行,以部分缓解压力,增加信心,最终实现摆脱压力的目标。
(四)主动寻求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在于对处于压力情境下的大学生给予一定的心理保护和援助,降低压力感,提供应对压力的策略。首先社会支持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当大学生面临困境时,如果能及时得到父母、朋友、同学和老师有效的安慰和鼓励,就会减少压力感,减少负性情绪的产生,降低压力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危害性。其次,社会支持可以提供工具支持。当大学生面临压力情境时,社会支持良好的大学生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必要的指导,或应对压力的策略。但大学生能否获得社会支持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主动寻求支持。人们更愿意向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的人提供关心和帮助。从对我国大学生的调查来看,大学生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的情况不容乐观。刘广姝(1998)调查发现,大学生一般并不会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大学生在遇到烦恼时,只有11.02% 的人主动寻求帮助,84.4% 的人很少或偶尔寻求帮助,4.58% 的人根本不寻求帮助。所以,大学生在对待社会支持上要认识到社会支持的重要价值,具有主动寻求支持的意识,在困境中主动向同学、老师、朋友以及心理咨询人员求助.参考文献:
[1]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 新词典[M].[2]王富荣,茅默.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J] [3] 卢家楣,贺雯,刘伟,卢盛华。焦虑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 [4] 黄坚厚:《青年的心理健康》 [5]黄希庭,徐凤姝:《大学生心理学》
[6]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 [7]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
[8]江光荣: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析 [9]姜宪明:《大学生心理自我保健》 [10]曹东:大学生创业难在何处世哲学
第五篇:心理学论文
心理咨询师工作总结
熊芳林
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遇到很多前来咨询的人,不同的人、不同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时间、背景各异,在提供咨询支持的同时,也让自己累积了很多的体会和有了不少的感悟。综合而言,在看似安定祥和的社会背景下,情绪焦虑、心理不健康的人群还是大有人在,只是问题程度不同而已。这也说明心理咨询工作还任重道远。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正逐步迈入后工业化时代。据统计,中国的城镇化率于2013年达到51%,市场化程度和市场自由度均超过了70%,中国全球经济总量已经位列全球第二。然而,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及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大量社会问题也不断涌现,由于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在改革开放点的过程中,利益的驱动下,产生了大量的道德缺失、价值多元和由此引发的社会心理问题。如今年暑期连续发生的女大学生遇害案件,及频繁出现的砍杀幼儿及小学生事件,无一不显示在当代社会群体心理中存在一种病态心理。在上述个体“侵犯”及传染性极强的“群体心理”都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由此也显露出分析和寻找当前中国社会人民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途径,已十分必要。1.社会心理问题的现状 有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约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25万人自杀,已成为青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卫生中心在2009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患有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人口比例达7%,总数超过1亿人。其中,重性精神病已超过1600万人。而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2亿至3亿人存在心理问题,其中抑郁、焦虑和失眠分别占据心理问题榜的前3位。精神疾病以及超过心脏病和癌症,成为中国卫生系统最沉重的负担。抑郁症位列世界第四大疾病,中国患者约有3000万,但得到专业治疗的尚不到10%。在这些患者中,有10%-15%的人最终可能选择自杀。
而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全国社会状况之社会心态调查显示,经济压力大、医疗安全感低是民众反应最突出的问题。51.3%的受访者认为最大的生活问题是家庭收入低,日常生活困难,认为最重大的社会问题分别是就医难、失业问题和贫富差距大。此外,据调查显示,最容易产生矛盾的关系是干群关系及穷人与富人之间的关系,相当多的人认为富人财富的积累归于外因,使人们与之社会比较时更容易产生不公平感、不公正感,怀疑富人致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成为贫富阶层冲突和矛盾的隐患。网民情绪中,愤怒的比例最高,占了超过四成(41.80%),是主导性情绪,而按情绪的“趋近—回避”理论,愤怒通常隐含着高的目标指向和行动倾向,需要小心引导和舒解。2.社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社会转型期引发的社会矛盾 这些社会矛盾包括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腐败现象、以及社会中强势成员对普通百姓的权益的侵害等。根据经验数据,0.4是基尼系数的警戒线,中国基尼系数从30年前改革开放之初的0.28已上升到2013年的0.47,目前仍在继续上升。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行业之间工资相差15倍;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在18倍左右,国有企业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28倍。加上某些有钱人收入来源的不合理,社会责任的缺失,为人处世为富不仁等,形成社会普遍的仇富心理。除了以上贫富矛盾和阶层矛盾,官民矛盾也较为突出。在监督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部分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行贿受贿、买官卖官,侵吞国家财产,严重损坏了官员的社会形象,致使不少人形成了无官不腐、无官不贪的极端印象。2.2 生存压力的加大
首先是房价的问题,有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中至少有70%没有购买商品房的能力。过高的房价让买房由“昂贵的事”变为需要耗费一生的事,房奴的人生因此变得灰暗,安全感、幸福感由此被高昂的还贷压力压得岌岌可危。其次是就业的问题,据调查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2013年毕业生高达700万左右,2014年更高,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沉重的就业压力。在职人员又面临岗位的竞争和失业的后怕,会产生心理失衡。此外,家庭、情感、交通、环境、人口等压力会让人产生紧张感、孤独感和焦虑感,导致个体对社会认知存在偏差,并由此导致抑郁、自闭心理,严重的甚至产生暴力倾向。2.3 群体荒诞感的产生
“荒诞感”这一词在美学上指审美主体面对荒诞事物所引发的荒谬、荒唐、怪异的感受。当前转型社会中社会群体对不合理的现实世界感受无助和陌生,但是由于社会的剧烈变化而又无力改变,从而形成这种内心体验和心态。众所周知,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获得的社会资源机会和渠道日益丰富和多元化,社会收入差距拉大,从而使得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发生差异,使相当一部分人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心理平衡危机。这些人对现实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不满,从而导致了他们迟迟融入不了这个快速变换的社会,这就造成了这些人的心理落差和攀比心里,于是一种怀旧心态出现,他们排斥这个新的制度和竞争环境,希望回到过去。其次,新媒体出现消解了传统社会价值单一化、话语霸权化的现象,人们借用互联网络等新媒体技术可以实现文化的多元选择。可是正是如此,社会整合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多样化的选择意味着社会难以形成一种统一的价值观念和信仰。因此,社会群体在这样的解构消融中出现信仰危机和荒诞感,群体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都会降低。人们生活在社会中出现迷茫和逐渐的陌生化,并逐渐丧失了对未来的希望。
2.4 诉求渠道及治疗的缺乏 社会转型引起人的心理变化,某些适应性较差的人就会对一些问题看不惯,对一些事情产生抵制情绪,这时候需要社会有关部门给予有效的引导和疏通,强行为之就容易引发矛盾,使一些人心理失衡,出现过激行为。竞争中处于弱势的群体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应该有有效的诉求和解决渠道,长期的被欺压和利益受损就会对社会产生怀疑,出现对社会和生存的失望,从而引发心理危机。上述原因的存在,使人们的生存缺乏一种公平、安全、轻松感,处于公信危机、紧张焦虑、空虚迷茫状态,时间一长,势必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和社会矛盾。3.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现状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5年,中国精神疾病医疗机构只有572家,有精神科床位132881张,注册精神科医师16383人。按此计算,中国平均精神科床位密度为每万人1.04张,平均10个精神病人才有一位精神科医生。现在中国有13亿人口,具有咨询师资格只有3—5万人。与美国1000人中间就有一位心理咨询师相比,差距很大。中国目前的一些学校和单位设有心理咨询室,但由于缺乏心理专业人员,许多都形同虚设。中国“小康社会”十大标准中规定每千人中有一位心理咨询师,现状与此要求相距甚远。目前我国的大学心理专业主要在师范类院校里设置,每年的招生规模有限。由于社会对心理问题的不够重视,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不太乐观,扩招的机会不大。这与目前中国的心理学人才需求形成矛盾。
4.如何解决中国的社会心理问题 4.1 努力建筑公平的社会秩序
对社会公平的追求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在一个不公平的社会中,人群之间分配性冲突会加剧,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社会成员当然会感到压抑和焦虑,出现涉及到所有社会阶层的严重心理问题。社会公平秩序的建立包括:人生存尊严的公平,政府执法行为的公平,就业及工作机会的公平,经济分配结构的公平,教育、医疗、生活条件的公平等等。欣慰的是目前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社会不公正的严重性,并且已开始采取行动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将抓紧制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措施,合理分配国民收入,增加居民收入在国家总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最高人民法院也做出决定:排查清理涉及行政诉讼的上访案件并且更正错误的行政诉讼判决。在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采取严厉反腐措施,拍苍蝇打老虎的行动,正是为了扭转人民群众对政府官员已经产生的严重不信任的形象。4.2建立社会心理关怀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机构
政府应该有专门研究社会心理问题的机构,关注、研究社会存在的导致人们心理不良变化的问题,提出可行的预防及解决办法。建立社会心理问题关怀及咨询机构,实现市、区、社区三级管理,每个社区、学校、单位建一个心理咨询室,人们有了心理问题可就近得到咨询、诉求甚至解决。健全社会心理服务机制,采用义工制或自愿的形式,对一些弱势群体进行定期的关心和帮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使其长期积而不发,形成隐患。4.3 培养更多的社会心理服务人员
一是设有心理专业的师范院校或其他院校尽可能扩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心理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政府应重视心理专业人员的就业和社会机构的岗位设置问题。二是通过社会力量培训心理咨询师及心理服务人员。三是大力扶持一些义工进社区、学校、企业、单位,开展心理服务活动。4.4普及大众心理知识
政府及有关社会机构要积极向民众宣传心理基础知识,使人们认识心理问题的客观存在,并以积极的心理及行为去面对。在人们的传统思想中,心理咨询及服务是有钱人的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将来心理咨询及服务专业人才多了,心理咨询室及服务单位多了,心理咨询及服务实现了大众化,人们就会发现,心理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就像现在的头疼脑热一样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帮助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塑造完备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自我世界的前提,也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晶,同时又是个体进行各种社会行为的必不可少的中介要素。只有具备了成熟而完备的自我意识,个体才能成功开展相应的环境活动。总结:
随着科技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心理咨询在我国已发展为一门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及明确职业准则的专业学科,也存在广泛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在面临职业规划、恋爱交友、夫妻关系、亲子教育等困惑和压力时,主动寻找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以期解决心中的疑虑,获得内心的自由和更好的成长与发展。时下,咨询心理学已经逐步成为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极具潜力的一门学科。
2001年8月,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我国开始启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工作,并颁布了 《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正式明确了心理咨询师职业定义、基本条件、职责。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除了要具备完善的人格、敏锐的自我觉察和修复能力、善于接纳他人、强烈的责任心、把社会发展和个人的成就感融为一体外,个人认为还需要有一颗真挚的仁爱之心。在日常工作中、生活中当自己身边的同事、朋友、家人等出现心理困扰,但是他们又不知道、不懂得甚至是不愿意求助时,应运用自己的心理学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采取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方法为之提供必要的帮助,以解决或者缓解他人的心理困扰。虽然此不属于正式的心理咨询活动,但咨询师以生活中朋友的身份为他们提出建议的方式,会更容易对需要帮助但是又不愿意提出帮助请求的人提供帮助。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让我们每一位咨询师都奉献出自己的专业,奉上自己的一份爱心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另外,由于我国心理咨询业起步较晚,但是社会心理咨询师得缺口巨大,现有的心理咨询师更应积极发挥榜样带头作用,为心理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咨询技术的提高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形成合力一起推动心理学、心理咨询业在我国的发展。如此,才能让我们身边每一位需要心理辅导的人得到及时的帮助,为让更多的中国人同圆中国梦,为实现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熊芳林
2014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