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孟城坳》阅读答案及赏析
孟城坳 王维
新家孟城口,古木馀衰柳。
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注:孟城坳,即孟城口,本为初唐诗人宋之问的别墅。宋曾以文才出众和媚附权贵而显赫一时,后两度贬谪,客死异乡。这所辋川别墅也就随之荒芜了。王维搬入此别墅。
1、本诗中,“昔人”指谁,末两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
答:昔人,指宋之问。
王维看到目前衰败景象时,心绪不能平静,很自然地想到别墅的旧主人,自己今日为“昔人”宋之问而悲,以后的“来者”是否又会为自己而悲?诗人言“空悲”,实际上是一种更深沉的悲,是一种潜隐在心底的痛苦。
赏析:
《孟城坳》写得精练含蓄,耐人寻味。王维新近搬到孟城口,却可叹那里只有疏落的古木和枯萎的柳树。这里的“衰”字,不仅仅说“柳”而已,而是暗示出一片衰败凋零的景象。有衰必有盛,而何以由盛而至衰,令人不堪目睹!这就透露出悲哀的感情。
接着,诗人给自己排解。诗人在这里安家是暂时的,以后来住的还不知是谁,诗人又何苦去悲哀呢?过去那种古树参天、杨柳依依的盛景,原是前人所有的,诗人不必为前人所有而悲呢,这当然是徒然伤感的呀。
第二篇:孟城社区工作汇报
孟城社区工作汇报
尊敬的上级领导,全体与会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孟城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周南成,非常荣幸有此机会在这发言,今天我谨代表本社区将2012年的工作打算做一简要汇报,如有不到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孟城社区东西长2公里,南北长1公里,总面积2平方公里,现有居民小组11个,居民1342户,总人口3328人,可耕地面积1034亩,现有共产党员87人。至2011年,有法人企业19家,个体企业56家,农副业总产值1350万元,全社区人均纯收入13571元。孟城社区历史悠久,是近代四大名医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丁甘仁的故里。其中,费伯雄故居,已被常州市列为文化保护单位,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市民和游客开放。2009年,我社区正式通过新北区“四星级”和谐社区验收。
2012年,我社区将以镇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导,以打造“产业特色鲜明、城镇功能完善、文化底蕴丰厚、生态环境优美、百姓富裕幸福”具有孟河特色的全国中心镇为目标,稳步推进全社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争取开创全社区工作的新局面。现根据本社区实际情况,制定2012年工作计划:
一、开拓创新,加强经济建设。经济工作仍然是重中之重,不可有丝毫松懈。2012年,我社区将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制订经济目标,依据全年的经济发展情况,全面地分析经济 1
发展方向,制订合理的经济目标,为新一轮的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引导全社区企业业主鼓起勇气,树立信心,战胜困难,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在新一轮经济浪潮中迎难而上,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3、充分利用工会和团委的平台,开展各项技能提升活动,给广大职工提供学习的平台,引导他们刻苦学习、勤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技能;同时,也办好 “职工之家”,丰富职工文化娱乐生活,激发职工积极性,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4、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提倡新型栽培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努力,争取2012年全社区工业总产值达30000万元,销售27000万元,利税2000万元;农副业总产值1350万元。力争居民人均收入达到15000元。
二、全面发展,加强班子建设。利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五好党支部”的契机,围绕三方面大力推进班子建设:
1、督促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参加学习,提高自身协调能力和决策能力,并将学习的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提出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
2、引导两委班子成员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严格对照廉洁自律的各项制度,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作风,保证各项工作在阳光下执行。
3、加强对两委班子成员的考核力度,坚持“考绩”与“考人”并重,力求通过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提高班子成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稳步推进。
三、以人为本,加强民生建设。民生是大计。2012年,我社区会坚持把民生工作放在首位,从以下几方面重视民生工作:
1、做好新农保、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保障工作。2012年,将继续对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进行专项补贴,参保人员每人补贴10元;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确保社区居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2、加强长效管理。一方面强化保洁队伍的服务意识,对全社区范围内的道路每天清扫,对西林池、土结塘及时清理漂浮物,保持道路、沟塘的清洁。另一方面及时修补破损和老化的设施,如主干道路、建设器材等,为群众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3、深入群众,关注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疾苦,开展好重阳节、春节慰问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4、解决居民的就业困难。配合镇劳动保障服务所举办的大型招聘会,充分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引导居民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四、牢记宗旨,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要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结构,提升广大党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012年,我们主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进一步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坚持实事求是、民主公开、以教育为主三个原则,通过自我教育和正反两方面教育,使党员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造就一支整体素质较高的党员队伍。
2、社区党总支必将利用七
一、冬训等机会召集全社区党员开展党课学习,并向党员群众通报全社区经济、民生、社会、文化发展情况,同时对党员提出要求,鼓励广大党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逐步引导他们为建设美好孟河奉献自己的力量。
3、按时召开社区两委、支部会议,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探讨促进社区发展的新思路。
五、统一思想,加强和谐社区建设。2012年,我社区将继续大力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
1、配合镇政府做好各项工作。2012年,社区着力配合好镇政府和孟河医派传承学会建好丁甘仁故居以及做好污水处理工程土地调整工作。
2、做好环境村庄整治工作。2012年,环境整治工作是新农村建设重点工作,社区及时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全体社区干部、居民小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确立了工作目标、工作计划。
3、加强治安管理,与社区民警配合好,加大社区治安巡查力度,最大力度地确保居民人身、财产不受侵害,为社区群众营造安定的生活环境。
4、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充分发挥警务室和社区调解室的作用,高效处理人民群众的内部矛盾,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营造和谐温馨的邻里关系。
2012年,我们一定会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团结和带领全社区居民凝心聚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开展好全社区各项工作。
最后,祝上级领导和与会同志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第三篇:现代诗歌赏析及答案
现代诗歌赏析训练题
一、阅读《美丽的夜雨》完成题目
像轻声到来的客人把情人牵到一把伞下
打开啤酒吧,欢迎雨声掩住了低低的私语
于是,泡沫,水珠从月夜下散出温暖的热气
在脚下和车轮下飞进把雨丝蒸酿成了蜜
美丽的夜雨美丽的夜
辛勤地擦洗大地像拉着小提琴
处处都是闪光的镜子滑过每一家的玻璃窗
城市一下亮了起来把明天更甜的生活
地下也联起灯的长虹飘进孩子的梦
美丽的夜雨
1、这首诗主要用了比喻修辞手法。作者从各种角度反复设喻,用多种喻体去说明夜雨这一
本体,请具体说说这首诗用了哪些喻体? 这些喻体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诗句清新洒脱,生动形象,立足表现感觉和情绪,写人和自然的微妙关系,既面
对生活,又超
越时空。试说说下面几句诗的美妙之处(重点从词语和修辞方面去品味)
“美丽的夜雨,辛苦地擦洗大地,处处都是闪光的镜子,城市一下亮了起来,地下也联起灯的长虹。”
3、面对美丽的夜雨,你有什么体验?请用几行小诗展示你的体验。阅读《秋晨》(于赓虞)完成题目:
别了,星霜漫天的黑夜,我受了圣水难洗的苦孽,你方从我的背上踏过,欢迎啊,东曙,你又已复活!
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睁眼
双手抱住太阳的脚,看
叶颤,花舞,听市声沉醉,直到落下欢欣的眼泪!
1、这首诗分为两节,请概括每一节的意思。
2、“你方从我的背上踏过”中的“你”是指,“你已复活”中的“你”是指
3、“星霜漫天”突出了,“圣水难洗”说明了
4、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思路是怎样的,他要表达怎样的情怀?
5、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三、阅读《星星》(臧克家),完成题目:
我爱听 渺小得没有名字
人家把星 它们用自己的光圈,叫做星星 告诉自己的存在。
夜空是另一个世界,仰起脸来
星星是它的小民 向着那白茫茫的银河,谁也不排挤谁 一,二,三,你数
彼此密密地挨近。呵,它们那么多,那么多„„
它们是那么渺小,1、你认为这首诗中那句写得最好?为什么?
2、自己的光圈是什么意思?
3、“谁也不排挤谁”是什么意思?
4、“渺小得没有名字”说明什么?
5、读完这首诗以后,你有什么感想?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答题。(8分)
献给毕业班老师的歌
有多少欣慰,两行慈母泪,万缕恩师情。
有多少鼓励,您用颤抖的声音鼓励着我们:
在我们即将毕业的时刻; 去吧——
带着多少叮嘱,勇敢的孩子,带着多少期望,向着明天,您把我们一一送上人生的站台,谱写新生活的赞歌!
目送着我们各自踏上远去的列车„„
1、请写出这首诗的韵脚(句末押韵的字)。
2、这首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朗读,请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
A.急促 B.高亢 C.舒缓 D.低沉
3、请从诗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从语言表达和 思想 内容两个方面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诗中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五、阅读《当黎明穿上了白衣》完成题目: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
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短诗的内容。
2、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3、找出句中动静结合的语句,并欣赏其妙处。
4、找出一处运用比喻手法的语句,试分析其好处。
六、阅读《露》完成题目:
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 一滴纯洁的甘露
我在张开惺松睡眼的花心里
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 很少人注意我,我不抱怨
清晨和黑夜 那——又有什么要紧?
我自生又自灭 阳光妩媚的清早
我会升华成一朵
我不是星星的眼泪 美丽的洁白的云
也不是璀璨的明珠
我就是我1、说说诗中的“露”具有什么特点?
2、文中的露拥有怎样的生活态度?
3、读了这首诗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4、仿写:我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 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看!
七、阅读《祈》(傅天虹)
天空生动,是因为有了飞鸟
那是一串移动的音符
而我只是一粒石子,不祈求完美
也请大地至少给我一点花纹
1、怎样理解“天空生动,是因为有了飞鸟”?
2、诗中“我作为一粒石子,不求完美,还是请大地给一点花纹”你从中悟出作者怎样的追
求?
3,仿照是个的第一节进行创作。
4、你认为是个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八、阅读作者宗白华的诗歌《夜》完成题目:
一时间 一会儿 觉得我的微躯 又觉著我的心 是一颗小星,是一张明镜,莹然万星里 宇宙的万星 随著星流。在里面烁著
1、这首小诗题名为《夜》,是在静静的夜空下,凝望在浩瀚太空中闪闪发光的星群,但它的深意却不仅仅写夜的景致,还抒发一种思想,试做分析,阐述其内在的哲理。
2、“一时间/觉得我的微躯/是一颗小星/莹然万星里/随着星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其中的内
容,理解其寓意。
3、“一会儿/又觉著我的心/是一张明镜/宇宙的万星/在里面烁著”与上一节内容是不是自
相矛盾?该怎样理解这首诗?
4、五四时期曾经盛行过哲理诗,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诗曾对五四新诗人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同期另一位著名的女诗人也是以哲理小诗而享誉诗坛,她是谁?能举出她诗中的名句吗?
5、去感受夜色,带着自己的体验写几行小诗。
一、参考答案:
1、答:轻声到来的客人、辛勤洗擦大地的清洁工人、把情人拉到伞下的红娘、拉着小提琴的歌手.这首诗通过奇峭的比喻和连珠似的妙想,主要表现了生活分外美好
2、答:这节诗用了拟人(辛勤地擦洗大地)、比喻(闪光的镜子)、夸张(城市一下亮了起来)、比喻(地下也联起灯的长虹)修辞手法,描写夜雨十分生动形象。
二、参考答案:
1、这首诗共两节,第一节主要写告别秋的心情;第二节主要写面对秋晨的情态。
2、苦难;东曙
3、秋夜的凄冷苦难的深沉
4、作者面对秋晨的情态,先是抱住太阳的脚,在看见叶颤、禅舞。听市声沉醉,直到喜极而泣,表达作者对光明无限渴望的感情。
5、全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简洁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三、参考答案:
1、第一句,运用拟人,形象的写出了星星在夜空中所占的位置。2指星星发出的光芒,写出了他的能力和作用。
3、说明了星星在夜空中虽然渺小,却并不受任何排挤,永远有自己的位置。
4、说明了星星在夜空中的渺小并不引人注意。
5、任何时候也不要放弃,要知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不要因为别人而改变自己,要相信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
四、参考答案:
1、刻,车,歌。
2、C。
3、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无惟一答案。如“两行慈母泪,万缕恩师情。”理由:这句诗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师对学生的浓厚感情,;同时也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4、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在离别之际想到了老师的点滴生活以后对老师的依依不舍和感激之情。
5、“老师”是和蔼的,他一直鼓励学生,给予他们爱和知识,当他的学生要离开时,他会欣慰的笑,会在心中为他们祝福,老师把学生送向了光明,而他们仍然无私奉献,永远守在自己的讲台上。
五、1、主要写诗人在田野漫步的情景。
2、色彩丰富鲜明美丽的图画。
3、开头两句都是静态描写:林子、山坡、草原。“草原上流着„„烟„„”一句运用动态描写,这样使画面具有美感有具有动感,富有活力。
4、“新鲜的乳液似的的烟”把烟的清新流动感、质感以及烟的美妙描绘出来了,而且可以看见可以捉摸。比喻可谓精妙。
六、1、默默无闻、乐观、心灵纯洁
2、乐观向上
3、在生活中,即使我们很普通很平凡,或遇到困难我们仍然应该乐观向上,不要抱怨什么,应该永远保持一颗纯真善良的心。
4、例如:我不是巍峨的高山,也不是连绵的峻岭,我就是我,一座矮小的山丘。
七、1、因为动态的飞鸟充满活力,给静态的天空带来生机。
2、十全十美的人是没有的,但作为人绝不能因此降低自己的要求,哪怕自己平凡得像一颗石子,总希望他有一点花纹,这是人对美的天性追求,3、大地生动,是因为有了花朵,那是一幅缤纷的画卷。
4、是一个积极追求进取,努力奋斗,并希望自己有一番作为的人。
八、1、抒发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无神论思想,把个人的未知与“神”等同,这是五四时期反对专制,提倡个性解放的要求。
2、伟大由渺小组成,所以渺小同时也是伟大,这一节表现诗人归随宇宙的心愿,是“万物即我”的体现。
3、不矛盾,归化宇宙,身心与万物融会,精神得到净化和升华。而一旦达到如此境界,诗人的心就如同一张明镜一般,能容下宇宙星辰。
4、冰心,她的诗集有《繁星》《春水》
5、略
第四篇:饮酒赏析及答案
《饮酒》(结庐在人境)赏析训练及答案
1、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2、诗中表现自己在俯仰之间悠然自得形象,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3、诗中被王国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物我合一境界”的两句诗是:。
4、诗中展示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心胸的句子是:,.5、本诗中以物我两忘的超然神韵而千古流传的诗句是。
6、“南山奶粉”的广告巧妙套用诗中佳句是:。
7、诗中 几个字暗写官场的污浊。
8、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 的心境。
9、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看”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或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
10、“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此”是指作者的 生活,“真意”是指。
1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本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B.本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又质朴的美。C.前四句和后两句主要是说理,是寓情于理,中间四句主要是写景,是融情于景。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
D.“飞鸟相与还”写诗人的悠然自得,诗人完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连飞鸟也跟着他一起回家。
12、诗人归隐之后,在与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 的心境。
13、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诗中蕴藏的几幅画面。
14、作者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5、诗中无一字写酒,无一笔画饮,为何题目为“饮酒”?说说其原因。
16、诗中问答妙趣盎然,形象生动,与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同样运用了设问的句子是:。
17、身居闹市,如能不受世俗诱惑,保持高洁的情操,也能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正如诗人在诗中所说 ?。
18、结合诗人的理想,谈谈你对诗中“真意”的理解。
19、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
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历来为人称颂,谈谈你的理解。
21、让我们走近诗人,去体验:,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
,的执着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的坚毅无畏。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
22、说说你对“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理解。
23、诗中:,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
24、“心远地自偏”的含义是什么?并结合作者的写作风格进行简要赏析
2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指的是:
26、“心远地自偏”中“心远”的对象是什么?作者的用意指什么?诗句说明了什么道理?
27、诗中“心远”的意思是,在诗中的作用是
28、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人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它不好的。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29、这首诗的语言与《归园田居》一样具有 的特点。30、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欣赏,反映出作者怎样的人生追求?
31、《饮酒》诗序中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而李白在《行路难》诗中却写了对酒停杯的情景。一个是“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较这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32、诗中表明诗人心境的两个词是:、。
3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怎样的景色?从中可感受到诗人怎样的人生哲理? ※ 参考答案
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2~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7、车马喧
8、恬静(悠然、闲适、恬淡、愉悦)
9、示例一:“悠然”二字写出了诗人闲适、恬淡自得的心情(或心境)。因为“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中所“见”,把人与影融为一体,从而很好地表现处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示例二:因为“见”是有意无意之间的一瞥,反射出诗人超脱飘逸的悠闲心情。而“望”“看”属于有意识地注视、远观,使人与物拉开了一段距离,也缺乏有“悠然”的情味。示例三:“见”字用得非常精妙,“见”是无意中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望机的天真意趣。示例四:因为用“见”字,就好似无意之中,南山撞人了自己的眼帘,最能表现他归田后悠然自适的情韵。改为“望”字,表示有意识地注视,缺乏“悠然”的情味,就变得兴味索然。
10、隐居或田园 人生的真谛或自然纯真的情趣。、11、D
12、悠然自得(或闲适惬意)
13、秋景晚霞图、远望南山图、徜徉篱下图、慢摘菊花图、飞鸟回巢图、晚霞掩映图、悠然自得图等
14、秋季的傍晚,诗人徜徉在简陋的篱墙下,手捧摘来的盛开的菊花,无意间抬眼见到南山正掩映在夕阳之下,飞鸟结伴回巢,景象佳妙神奇,展现出一种宁静、自由、和谐的意境。作者通过展现这样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归隐之后的那一份恬静、闲适、惬意的情怀以及对坚贞、高洁品格追求的思想情感
15、①这首诗是组诗中的一首,总题为“饮酒。”原序说这些诗都是醉后写的,所以题为“饮酒”。②其实,作者在饮酒之后,醉眼迷离,心中多少有些快意,暂时忘却并远离自己在现实中的烦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与大自然的纯洁、闲适、恬美融合在一起,眼睛里都是美的色彩,美的景物,山、鸟、花、霞、人交互相爱,亲切自然。也由此题为“饮酒”。16~17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8、“真意”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远离污浊世俗的纷扰,对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毕生追求。(或表明作者厌恶世俗和官场的污浊风气、名利纠纷,归隐田园,希望在田园的悠然和闲适中保持高洁的品行。)
19、此句被视为体现陶诗意境、风格的名句。表现出物我合一、浑然一体的意境。诗人悠闲、淡泊地在篱下采菊,眼神不经意间与青山如黛、绿水长流、鸟语花香、鹿影常现的南山美景相遇。
20、这联诗句向我们展示了诗人悠然采菊和迷醉田园风光的图景,悠闲淡泊宁静,体现了田园生活的优雅和平静。
2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2、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若有若无缭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相伴飞回巢,归隐山林。写出了诗人“悠然”所见之景,体现了诗人宁静恬淡的主观心境。
2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4、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住之处再喧闹也会显得偏僻安静。此句表达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另外蕴含一定的哲理,是作者追求心灵宁静的体现。
25、面对良辰美景,再精妙的语言,也不足以传达出人们复杂的感受与人生的真谛。
26、“心远”对象是官场的生活和世俗往来的纷扰。作者用意指思想远离官场和世俗。“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27、心志高远(或心境高远)点明全诗的诗眼(或概括全诗的中心词)
28、“见”字用得好,好在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南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显示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此题如果谈“望”字用得好,可认为:“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南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是创作原则。)
29、平淡自然 30、厌恶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洁。
31、示例①《饮酒》是作者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是他的“酒后真言”。他对自己的隐居生活表示满意,也能从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的高度来认识。唯其具有宁静安详的心态,才能有“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雾飞鸟的真趣。《行路难》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诗篇。面对美酒佳肴,他与陶渊明正好相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高呼“行路难”。因为他辅佐明君、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无从实现,故愤愤不平之气溢于言表。这两位诗人抒发的感情不同,除了他们的身世、追求不同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问题。陶渊明身处晋宋易代之际,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虽有济世情怀却不能施展;李白身处大唐盛世,社会相对稳定,士人学子人人自奋,期望为国为民有所作为,故仍存积极进取之心。示例②《饮酒》写于归田之后,此时正值晋宋易代之际,政治极端腐败,世族高门把持高官要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无心于争权夺利,毅然辞官归家,情愿过躬耕的田园生活。这首诗借饮酒抒发情怀,表现了诗人厌弃世俗、陶醉自然的情感和可贵的情操、志节,这首诗既有不满现实、洁身自好的一面,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避开矛盾,在平静中求得解脱的情绪。《行路难》则是一首感情十分强烈的诗歌,作者在诗中借乐府旧题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和不平。作者生活的时代正值盛唐时代,社会安定,读书人多抱有为国效力、积极进取的心情。面对“金樽清酒”,李白由于心情郁闷,“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无心饮酒,也饮不下酒。他多么希望能“渡黄河”“登太行”,直至到“日边”呀,然而现实却是“多歧路”“行路难”,诗人找不到出路,壮志难酬、愤愤不平之气溢于言表。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并不气馁,他那种积极入世的强烈要求,再次使他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乐观高昂的调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2、心远、悠然
33、景色:傍晚,山上的气象越发美好,在这从容而浑然的暮色里,飞鸟一群群地结伴而还。哲理:归还自然(或返璞归真)
第五篇:《蝶恋花》赏析及阅读答案
篇一:王洗的蝶恋花阅读答案
蝶恋花 王士祯
啼碎春花莺燕语。一片花飞,又是天将暮。欲乞放晴春不许,黄昏更下廉纤雨①。
春去应知郎去处。好属②春光,共向郎边去。毕竟③春归人独住,淡烟芳草千重路。
注释 ①廉纤雨:连绵细雨。②属:通“嘱”,嘱托。③毕竟:最终,终归。
(1)结合全词,简要赏析“啼碎春花莺燕语”中 “碎”字的表达效果。(3分)
答:
(2)这首词在写作上有两个显著特色,请简要分析。(5分)
答:
参考答案:
12.(1)答:“碎”字,写春花被莺燕的啼鸣揉碎,貌似责备莺燕,实则描写出春景已残、春花凋零的凄凉之景,衬托出闺妇因离愁别绪而痛楚心碎的情感。【答题要点:指代义、情感义、修辞义;花碎→心碎,如能答出用了夸张更好】
(2)答:①拟人手法。作者把春光拟人化,乞求它放晴而未许,又说春光知道郎君的去处,嘱咐春光,要与它一起去寻郎,在对春光的埋怨和托付中,表达了深切的闺妇思郎之情。
②衬托(或情景交融)手法。词中描写了春残花谢、黄昏细雨、烟霾漠漠、芳草阻路的情景,以哀景写哀情,景中含情,衬托出孤寂伤感、愁情难遣的深情来。
篇二:王洗的蝶恋花阅读答案
蝶恋花·春暮
李冠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1.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句中的“闲”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沈谦在《填词杂说》里赞《蝶恋花》“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句,以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去破月来花弄影”俱不及。你同意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伤春暮、怀人。“闲”字写出词人一副随意举步、漫不经心的样子,含有排遣内心某种积郁的用意。
2.这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写出了春天的夜晚清新、淡雅、朦胧的景象,如此美景更能勾起人的相思之情;而“红杏枝头春意闹”“去破月来花弄影”只从视觉方面写出了景物的动态美。(意对即可)
篇三:王洗的蝶恋花阅读答案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注:①止:通 只。②沉烟:点燃的沉香。③恼:撩惹。④西江:古诗词中常泛称江河为西江。
1.结合词意,简要赏析 啼痕止恨清明雨 一句。(5分)
2.全词表现了词中人物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几朵残存的红杏,依稀还带着雨痕,就像啼哭的人儿一样,正在憎恨那残酷无情的清明雨。(1分)这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借花写人,(2分)写出了词中人物对青春将逝的感伤之情。(2分)
2.①感叹青春将逝之情(或:伤春惜春之情),如 啼痕止恨清明雨 写惜春伤春之情;②孤独寂寞之情,如 人在深深处 和 尽日沉烟香一缕 写出主人公的孤独寂寞;③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如 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写出对远人的思念。
二:
① 止:犹 只。② 沉烟:点燃的沉香。③ 宿酒:昨蜍所饮的酒。恼:撩惹。恼破:恼煞,极尽烦恼。④ 西江:古诗词中常泛称江河为西江。
1、结合词意,简要赏析 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两句。(5分)
2、全词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红杏枝头的花不知还剩多少?美丽的面庞尚有啼痕,只恨被这清明时节的细雨(打落)。(2分)这两句运用了设问和拟人手法,(2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对雨打花落、春之将逝的感伤之情。(1分)
2、(1)感叹青春将逝之情(答惜春伤春之情亦可)。如 啼痕止恨清明雨,借写清明雨打落红杏,含蓄地表达对美好的时光易逝的嗟叹。(2)孤独寂寞之情。如 人在深深处,写主人公一个人在深闺闲居,尽日沉烟香一缕 写整日对着一缕袅袅沉香出神。(3)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如 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飞回的燕子又耽误了带来回信,主人公只好空对屏风怅望,而小巧的画屏上画的正是爱人所去的西江之路。(感情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每点2分,共6分)
注释
①不卷珠帘:王昌龄《西宫春怨》: 西宫夜景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②人在深深处:语出欧阳修《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 句。
③红杏枝头花几许:化用宋祁《木兰花》 红杏枝头春意闹 句。
④啼痕:泪痕,此指杏花上沾有雨迹。止恨:只恨。
⑤沉烟:点燃的沉香。
⑥宿酒:隔宿之酒,即昨晚睡前饮的酒。
⑦恼:撩惹。
⑧飞燕又将归信误:古有飞燕传书的故事。
⑨西江:古诗词中常泛称江河为西江。
参考译文
想要脱掉厚重的外套,怎奈春天总是乍暖还寒,寒气尚未完全消歇。门上的珠帘懒懒地垂着,闷在闺阁深处的人儿,实在是无心卷起帘儿,就这样独自闷坐在家中。余寒未消,那枝头的杏花,又能绽放得了多久?深闺思妇的青春就如这凋零的杏花一般,韶颜易逝,红颜不觉已老,清明的雨淅淅沥沥,淋雨的花瓣儿就像那花儿啼哭的泪痕。她惆怅难安,不由得怨恨起这不眠不休的细雨来,恨它过于无情,寒气袭人,苦雨摧花。
昨夜借酒浇愁以忘忧,宿酒过量而醒来很迟。酒醒后的她,终日只有一缕沉香相伴。本已百无聊赖,她又被这恼人的天气撩得愈发心烦意乱。空中有燕子飞过,她不禁欢喜雀跃,以为传来了夫君归家的喜讯,谁知却是空欢喜一场,着实让人烦恼难堪,她不由将一腔恼怨都发向飞燕。这莫名的怨恨正表达了她对离人的深切相思。她想象着离人在异乡的种种来排遣寂寞,就像他仍在自己身边一样。
【译文】
想要减掉罗衣,可是寒气还没有退去。珠帘也无心卷起,一个人在深闺中闲居。红杏枝头的花不知还剩多少?美丽的面庞尚有啼痕,只恨被这清明时节的细雨(打落)。
终日无聊闷坐,看着沉香的轻烟一缕。昨夜喝闷酒而大醉,今早醒来得太迟。被惜春的情怀所困,心中充满了愁绪,飞回的燕子又耽误了带来回信,我泪眼凄迷,呆呆地望着小巧的屏风,那上面画的是遥远的西江的水路。
作者
赵令畤(1061-1134)初字景贶,改字德麟,自号聊复翁。宋太祖次子燕王赵德昭玄孙。元祐中签书颍州公事。时苏轼为知州,荐其才于朝。后坐元祐党籍,被废十年。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迁宁远军承宣使。绍兴四年卒,赠开府仪同三司。
赏析
《蝶恋花 欲减罗衣寒未去》是北宋词人赵令畤创作。这首词描写春日闺中怀人。全词情测缠绵悱恻,造语却深婉空灵,意象迭起,境界迷潆.细腻地传达了思妇内心复杂的情感起伏。
首句别开生面,不以景语起兴,而纯以陈述语气,描写闺中女子心绪: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寒未去 说明此时尚是早春,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受天气影响,女子的心情必定也起伏无常。深深处 点出女子忧闷之深,渲染出一种深重、孤寂的氛围。不卷珠帘 的原因,可能是女子愁绪萦怀而心生恹懒;也可能是她害怕卷起珠帘之后,望见满目春色,更添愁绪。愁之深沉难去,可见一斑。
春来,百花盛开。本来是春光骀荡,美景无限,红杏枝头花几许? 红杏满枝,繁花怒放,可是她却想到,它究竟能开多久呢? 惜春长怕花开早。既盼又怕,对花是如此,对自己的青春又何尝不如此。愿青春如花朵般娇艳,而青春又不会久驻,不正像枝头的红杏花,很快就不会剩有多少么?对于久望游子的闺中人,岂不更怕 一朝春尽红颜老 ?于是,泪流满面,更恨起 清明雨 来。说 止恨清明雨,可能所思之人因雨不能迅速归来的意思。不过另方面,清明雨 也可说是泛指。因为这雨,如 雨横风狂三月暮 的雨,如 雨打梨花深闭门 的雨。总之,它会使得花儿凋残,人的青春老去,那怎么能不恨它呢? 止恨,分量很重,映照出人的恨深怨极而又无可奈何的苦闷之情。
尽日沉烟香一缕,这一句写闺中情景,女主人公的生活是多么寂静凄清,她终日对着一缕袅袅香烟出神,心中苦闷至极。她的愁闷无法排遣,唯有借酒浇愁。宿酒醒迟,她心中有无限恨,不觉中喝了很多酒,以至于久睡不醒。紧接着一句 恼破春情绪,径直说出她的春愁。
结尾两句 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让我们知道了女主人公愁思重重的真正原因:原来她是盼望着春燕给她带来远人的信息,而它们却又令人失望。一个 又 字,点明了失望之久。这里不说所惦记着的人没有捎信回来,却怪燕子忘了带信,构思巧妙。于是她只好空对屏风怅望。画屏上烟水茫茫,那条蜿蜒的水路,不正是当初心爱的人远去时所走的西江之路吗?写出了闺中佳人对心上人的一往情深,读之令人感到意犹未尽,一咏三叹。
赏析二:
《蝶恋花 欲减罗衣寒未去》由赵令畤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首词写春日闺中怀人。语言婉约清丽,情致柔各缠绵,意境蕴藉含蓄;结尾馀韵不尽,神味久远,深得好评。本词写闺人的伤春怀远之情,用语简练,清超绝俗。
这首抒写闺中怀人之情的词,语不多,情无限,写得清超绝俗,澹雅疏秀,别具一格。
上片首句写冬春之交闺客佳人 欲减罗衣,却又踌躇起来,因为她感到此时寒意犹未消去,暗示了女主人公因气候变化无常而最难将息的心情。不卷珠帘,人深深处。虽未直接说出闺中人的心绪,却画出一位佳人惆怅自怜之态,使人隐隐感受到她心中的愁闷。
以下两句点明女主人公愁闷的表层原因 清明时节的连绵春雨。这场雨,不仅使气候 寒未去,欲减罗衣 不能,更重要的,它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 雨打花枝,落红无数!所以,帘虽未卷,而女主人公十分关切庭院中的花儿,迫不及待地问询: 红杏枝头花几许? 当然,不消问,她也料到娇艳的杏花定然会遭到的命运了。她仿佛看到那枝头稀稀拉拉几朵残存的红杏,依稀还带着雨痕,像啼哭一样,憎恨那残酷无情的清明雨呢!当然花儿哪有悲与恨,只不过是人的感情折射而已。但从其情绪之强烈程度看,闺中人因此而啼哭而憎恨,看来不像是一般伤春、惜花的意绪了。词是中女主人公之 止恨清明雨,当别有感恨。人世间有许多人和事有如花儿般的美好,结果却被一场无情 风雨 破坏了。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这两句词实是颇富有象征意味的。
词之上片,将女主人公惜花伤春的意绪表达得颇为动人。
过片三句,转写闺中人内心极度的凄寂和苦闷。尽日沉烟香一缕,她终日对首一缕袅袅香烟出神,深闺之寂寞冷清和人的百无聊赖可想而知。尽日,即李清照所说 愁永昼 也。尽日苦坐愁城,无法排遣,唯有借酒浇愁。宿酒醒迟,可见恨深酒多,以致一时难醒了,而醒来仍然是空对 沉烟香一缕 而已,此种境遇何等难挨!恼破春情绪,关合上片惜花恨雨,极力渲染出一个 愁 字。
结尾两句点出女主人公愁思重重的深层原因 佳人怀人心事。飞燕又将归信误,她多么希望燕子给她带来远人的信息,而它们却如史达祖笔下那 便忘了,天涯芳信 的双燕,非常令人失望。于是她只好空对屏风怅望: 小屏风上西江路,淡烟流水的画屏上画的正是通往西江之路,回想当初心爱之人正是从这水路远去的!歇拍写出了闺人佳人对心上人的一往情深,读之令人感到意犹未尽,一咏三叹。
《草堂诗余正集》评此词结句曰: 末路情景,若近若远,低徊不能去。这一评语,极为准确,精炼地概括出此词含蓄蕴藉、语婉意深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