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魅力中国年手抄报
新年,即一年的第一天,为世界多数国家通行的节日,看看下面的魅力中国年手抄报吧!
魅力中国年手抄报
一
腊月,弥漫肉香酒香墨香
累弯了腰的王曦之们
笑成了一片片绽放的红梅
按奈不住的幸福
蹿到大红的纸上
爬在百姓的门头张狂
火红的灯笼抢占高处
瞪着大大的眼晴
捕捉新年的第一缕春光
二
空中的鸟海面的鱼
有轨无轨的长龙一片繁忙
载满欢声笑语奔向一个方向
啊,那日思夜想的亲人故乡
三
四面八方的云飞回来
团团圆圆的日子包起来珍藏
把弥足珍贵的风声雨声包进饺子
把一年的酸甜苦辣咸包进饺子
把三百六十五个祝福包进饺子
把日日夜夜思念的风景包进饺子
把丰收的喜悦包进饺子
把希望和梦想包进饺子
乐疯的爆竹叫起来
狮子绣球飞起来
喧天的锣鼓敲起来
秧歌扇子舞扭起来
和平鸽唱起来
珍馐佳肴端上来
茅台杜康举起来
璀璨的烟火欢腾起来
快把国泰民安的一切欢喜
告诉嫦娥告诉月亮
提醒她们还要及时分享未来
第二篇:魅力中国年手抄报资料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过年,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魅力中国年手抄报资料吧!
魅力中国年手抄报资料
街上到处张灯结彩,到处人山人海,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而对于我们小孩来说,过年最快乐的时光是——吃团年饭和放烟花。
早晨,我还躺在床上,一阵浓浓的香味便窜入鼻孔里!锅、碗、瓢、盘“叮叮当当”的声音,构成了欢乐的交响曲!我起床一看:爸爸正在宰鸡、杀鱼,妈妈正在把买来的年货——用“魔法”把它们变成了一道道美味佳肴。不一会儿,门外传来敲门声。不用猜,准是堂姐一家来了。我打开门,就来了个热情的拥抱。堂姐差点被我吓晕过去,我冲她调皮地笑了一笑。
到了晌午,桌上摆满了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桌子中间摆着一只油亮亮的香酥鸡和一条足有两斤重的鱼,鱼的旁边是酱鸭、扣肉……还有各种凉菜。看得我眼花缭乱,垂涎欲滴。只有三四岁的小妹妹指着肉圆子说:“妈妈,我要吃那个,那个好吃,我爱吃!”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得津津有味。不一会儿,桌上的菜就被我们消灭得差不多了!妈妈急得直拍桌子,说:“手下留情……手下留情,每样菜留一点儿!”
我不解地望着妈妈,妈妈一笑:“这也是‘年年有余’嘛!”
吃过午饭,我和姐姐一起去买烟花,爸爸他们也不甘落后,买了几筒烟花。我们等啊等,终于等到了迎接新年的那一时刻。
爸爸把烟花摆正,拿出打火机,蹲在一旁,点燃烟花的导线,只见烟花尖啸着冲上天空,“啪”在天空绽放,五光十色,像流星雨一样一坠而下,美丽极了!我们小孩也拿出小烟花玩。
我胆子最大,由我去点燃“天狼飞碟”。只见“天狼飞碟”升入天空,在天空中旋转了几圈,周围迸发出炫彩的光色,像一位天女从天而降,我们看得目瞪口呆。还有那“开心果”“恐龙蛋”也挺好看!
我们的笑声在新年的夜空里久久的回荡着···过新年真好!真快乐!
第三篇:《欢乐中国年》
《欢乐中国年》
世纪之初的中国可谓好事连连。“七一”讲话如明灯照亮神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新世纪的中国指明了前行的航向;“十一”中秋佳节重至,人们喜庆繁荣盛世,国泰民安;百年奥运,几经轮回,进驻北京;世贸组织,展开双臂,亲拥中国;还有那爱也不是,恨也不是的中国足球,四十载冲击梦,一夜梦想成真。可以说,公元2001,是辉煌的中国年,是欢乐的中国年。
<<咱当兵的人>>
一曲欢乐的中国年,让我们走进了今晚幸福而以美丽的时刻,战友们,在刚刚过去的中秋佳节里,身着绿军装的我们在本该与家人团聚的时刻依旧固守着入伍时的诺言。这就是咱当兵人特有的胸怀,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大合唱--<<咱当兵的人>>
诗朗诵〈〈从军之行,成长之路〉〉
<<红河谷>>
感谢三位战士献上了一段优雅的诗朗诵,亲爱的战友们,我们当中每一个看过电影<<红河谷>>的人,都还清晰的记得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不过,你是否仔细听过电影的主题曲呢?如果没有,不要紧,接下来你就会欣赏到由吉它为你弹奏的<<红河谷>>
<<军中绿花>>
一曲清新的吉它独奏真是让人心旷神怡,与吉它独奏这种清新风格截然不同的另一种乐器合奏其实早已准备好了,下面就让我们欣赏旋律优美的电声合奏<<军中绿花>>
<<友谊地久天长>>
战友们,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从军的日子在一天天的变长,也在一天天的变短,而无论在怎样的一种变化之中,无论将来我们曾经战斗在一起的战友去向何方,在我们心中永远无法逝去的是那深深的战友情,请听小号演奏<<友谊地久天长>>
连务会
人们常说在未来的社会,一个合格的工作者必需具体三种技能,要会外语,会开车,会熟练使用计算机。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随着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新观念,新思维脱颖而出,深刻改变着社会的更个领域。军营做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不可避免经受着洗礼。就拿
计算机而言,落入了寻常百姓家。为战士将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连队适时开办了微机学习组,并且运用于连队的日常建设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下面就为大家演示如何将微机用在会议提高连队工作的效益。
<<红旗飘飘>>
记得听过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老旗手在一次战斗中光荣的牺牲了,在他奄奄一息的时候,对战友说:一定要让我们的红旗高高飘扬!我无法体会到当时旗手的内心世界,但是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最为骄傲与自豪的就是看到五星红旗能够高高飘扬,下面请听电声合奏<<红旗飘飘>>
<<军港之夜>>
人说夜色最美,哪么,那一种夜色的情怀更美呢?我说是军港之夜,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萨克斯独奏<<军港之夜>>
《海之梦》
今天来到我们会场的有新兵,有老兵,还有老兵的老兵,大家原本天南海北素不相识,只因心中都有一个绿色的军旅梦才将我们召唤到同一片蓝天下。大连是座海滨城市,翻过西山,大家就可以看见海,领略海风的丝丝清凉。若是应对余辉,夕阳晚照,会有无限的瑕想。聆听大海的涛声,或婉转低沉、或激昂高亢,像述说什么。让我们一起揣磨海之梦,追思过去,沉思如今,构思未来。
小品
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在开展二课堂的最初阶段,我们年轻的士兵有的对此不与理解,有的消极对待,这也许就是常说的“万事开头难”。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纷纷理解了连队的一番苦心,自觉的置力于学习当中,迈出了正确的一步。望着这明确可喜的一步,关心我们成长的人都露出会心的微笑。下面的几位就是士兵里典型的代表,请看小品
<<书法>>
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我们的晚会已经进入到了高潮,刚才在下面许多战友都在问我,会不会换一个花样?我告诉你,会,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欣赏下一个节目<<书法表演>>
《壮志在我胸》
从小我们就被教导“百学须先立志”。古人说:“夫志当存高远。”远大的志向会指引激励人朝着目标永往直前。我们的乐队从起先的一无所知,三更
灯火,五更鸡,凭着“有志者事竟成”的信念,走到了如今小有所成。平日我们都喜欢那首歌《壮志在我胸》,它贴切的表白我们的意念,今晚也把它带来献给大家,让我们心中都充满了拼搏奋发的豪情壮志,共勉明朝事竞成。
《外面的世界》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这样一句顺口流,叫做“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提高警惕。”可以说这句话真实再现了军人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它紧张、忙碌、枯燥、时时刻刻还有危险与挑战。其中的醋甜苦辣也只有当过兵才知道。再苦再累再无味,可这都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谁让咱是当兵的呢。军营是一个独立于社会又相对比较封闭的场所,因此平常人根本无法理解咱们的心愿和付出。在外人眼里,我们或许是一群只知喊口令的“傻大兵”。其实外面的世界我们也心动,我们也想丰富多彩,潇潇洒洒,只不过对外面的世界有着不同的理解;咱们的小伙子其实也是个顶个的聪明伶俐,玉树临风,用时下流行的话讲那就是“酷毕了”。接下来就有请连里的小帅哥王丹演绎军营版的老歌<<外面的世界>>
<<一去不回>>
情景对话<<小值日讲评>>
基层日常工作是又多又杂,涉及方方面面,千头万缕。比如说劳动,保障,打扫卫生等。当完成大的任务后,要召开总结讲评的会议,表扬先进,批评落后,安排下一步工作等。讲评制度是咱们连队工作中不可缺欠的一部分,对凝聚战斗力起了重要的作用。小而言之,对一个班级来说,小值日讲评也是班级成员间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在座的每一位,参加班务会的次数都记不清了,可有一种形式大家一定没经历过,而且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小评这么奇特,就让我们静心的观看。
<<从头再来>>
参军入伍,从一名普通的地方青年转变成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是要有许多的锻炼且还是较长的过程。在这个期间,许多同志不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挨过许多的批评乃至训斥。但重要的一点,无论如何不能灰心丧气。决不能因一时一事做错了,挨了训就意志消沉,一蹶不振。有句话说的好:“成长是错了再试的过程。”一点点挫折失败算什么,大不了我们再来一次,从头再来罢。只要有面对的勇气,再大的困难,再多的烦恼也一定能迎刃而解,下面请欣赏电声合唱《从头再来》
《情深意长》
一个连队的全面建设不仅靠自身的努力,还需要上级的指导,友邻的支
持。我们连队在过去的发展中,得到了大队,教练营首长的关怀,得到了兄弟连队的通力支持,至此向各位首长,兄弟连队的战友们道一声了谢谢了。我们定将不负首长的深情厚爱,不忘兄弟连队的情意绵长,继续努力,走好每一天的每一步,用成绩回报关心和支持过我们的人。
<<同一首歌>>
无论是老兵,还是新兵,无论是首长,还是战士,无论是男兵,还是女兵,我们相聚在军营,就是为了同一个梦想,就是为了曾经同唱同一首歌,请欣赏<<同一首歌>>
<<难忘今宵>>
喜悦的心情,幸福的时刻,今宵太美,今宵太醉,就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今晚最后一个节目<<难忘今宵>>
第四篇:平遥中国年
生在平遥,长在平遥,如今的平遥,已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平遥每逢过年都有着许许多多的习俗,那都有哪些习俗呢?且听我慢慢说来。
从腊月开始家家户户便开始忙活起来。
腊月初一,要吃爆米花、炒冻黄豆、小麦、胡麻籽……亦曰“避瘟”。
腊月初八,俗称“腊八节”,要喝腊八粥。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便有了淡淡的年的气息,人们要吃糖瓜。
腊月二十四,俗话说:“腊月二十四,灶家爷爷不管事,揩抹打扫搬家什。”家家户户翻箱倒柜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新年。
腊月三十,白天贴春联,挂宝纸,中午食面条和水饺,取吉“钱串套元宝,一年更比一年好”,期盼来年好运。留少许生面条,待明年再吃,谓之“隔夜饭”,期盼来年不闹春荒。晚上举家团圆,欢声笑语。家长虔诚沐浴迎众神,并陈列祖考遗影或木主,鸣放爆竹以示开祀,名曰“接神”。院中摆炭块以喻“财”,或燃旺火以济财运。外窗台上摆“灯围”,里里外外灯火通明,通宵不灭,喜气洋洋。家中成年人通夜不眠,谓之“熬大年”。
正月初一,一大早,小孩们便忙活着挨家挨户的拜起年来,这时候,他们是最高兴的了,给长辈拜年,长辈会给他们压岁钱……
正月初二,青年夫妇赴丈母娘家拜年,未婚者到娘舅家拜年。
初三初四,走亲戚拜访。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中把赵公元帅及其部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等,共称“五路财神”。俗传正月初五为五路财神相聚之日,因而平遥民间正月初五忌出门,以免阻挡财路。
正月初八,为祭星节,是日晚餐喝面茶,并要祭星。
正月初十,俗称“十不动”。俗传是日老鼠娶亲,为祈求老鼠来年嘴下留情,家家户户吃饺子以志同庆,并放三两个饺子于瓮旮旯,名曰盖老鼠窑洞。
正月十五,俗称天官生日,民间称“元宵节”,又叫上元日。为祈求天官赐福,各村各社都要张灯结彩祭祀三官{天官、地官、水官},敲锣打鼓闹社火、舞龙灯、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喜庆气氛超过春节。许多村的好事者还要组织给新婚之家“送孩孩”活动,由一位儿女双全的男子,扮作送子娘娘的使者,竹筐中放着许多泥娃娃,锣鼓队打着“浑秧歌”鼓点,或吹奏“孟良打弓、将军令”等乐曲,挨门逐户送,每到一家都要唱几句祝福词,祝主家早生贵子,又讨得些喜酒、喜烟、喜钱,皆大欢喜。城里沿街各商号都要在铺面外屋檐下挂花灯,而且各有新意,竞相吸引游客观赏,也能提高字号知名度。城内和近郊各里坊的民间社火都要进城表演,各字号都要邀请他们在门前表演,赏喜烟、喜钱,图个吉利。晚餐家家户户吃元宵。
正月二十,俗称“小添仓”,又称“添仓日”。是日晚要烧烤一种白面包红糖馅的“布袋袋”,象征丰收,供拜仓神,以求五谷丰登,粮食满仓。
正月二十五:俗称“老添仓”。
平遥的中国年具有独特的风味,你还不动心吗?动心就快来体验一下吧!
第五篇:中国年文化__调查报告
“中国年文化”主题调查报告
从进入腊月门儿开始,距离我们中国的最传统节日——春节,一天一天的临近。从腊月初八到腊月二十三,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春节。
1春节是什么 ○
2“腊八”——腊月初八 ○
3“小年”——腊月二十三 ○
4除夕——大年三十 ○
5春节——大年初一 ○
6元宵节——正月十五 ○
7拜年 ○
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春节等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要大力弘扬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
发达的主题,努力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腊月初八,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腊八”,这一天,我们要吃腊八饭,所谓的腊八饭,就是把几种杂粮放在一起熬成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腊八粥的品种花样也日益繁多。关于为什么要喝腊八粥,民间也流传着许多传说。有说某人坐吃山空后苦思悔改,痛改前非以此为鉴的;也有说朱元璋当皇帝后,为不忘从前的艰难经历而教育后人的。但不管哪种传说,都表达了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又盼神灵带来好年景的美好心愿。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小年,民间叫法是“辞灶”。每年一进腊月,家家户户就会“请”来“灶王老爷”,有的叫它“灶码”。上面是“灶王爷”的画像,下面是一个二十四节气表。
辞灶这天是灶王老爷上天见玉皇大帝的日子。“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所以灶王老爷走的时候要给他吃糖,让他上天以后多说好话,以此保佑一家人来年丰衣足食。
“灶王老爷本姓张,一年一碗大面汤”,这天人们要放鞭炮,吃面汤(面条),有的地方吃水饺。吃饭前要祭祀,摆供桌,供桌上面用小碟盛着糖、水果等供品。晚饭时把灶码上面的灶王老爷剪下来烧了,把剩下那块灶码头(二十四节气表)贴在锅台上面。
辞灶这天还要大扫除,把买来的新笤帚用绳子绑在长棍上,把家里的边边角角都打扫干净,以除旧布新,让灶王爷将这家干干净净的情况上报天庭,以祈降幅。
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还要贴春联,有的人家会在大门前挂两个大红灯笼,有的人家把灯笼挂在院子里的树上,除夕晚亮一夜长明灯。大红灯笼的确给这个快乐的节日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
有的人家年三十不但贴春联,贴福字,还要贴萝卜钱(也叫过门钱),就是在每个门的门楣上,窗户上都贴上萝卜钱,有贴万事如意的,有贴招财进宝的,有贴吉祥如意的,都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三十下午,女人们包饺子,臵办吃食,男人们还要拿着供品,粮响到祖宗的坟地里上坟,请祖宗们回家过年。年三十晚上吃的饺子是肉馅的,随着噼里叭啦的鞭炮声,一个个胖嘟嘟的饺子也端上了饭桌。有的人家会把钢蹦洗净,一般放十个,象征十全十美;把泡好的小枣十个,象征甜甜蜜蜜;把年糕切成十小份,象征步步登高,包到饺子里。除夕夜吃到钱的预示来年钱财满贯,富贵有余;吃到枣的家庭幸福,甜甜美美;吃到糕的事业有成,新的一年一定官运亨通,步步高升。当然这些都是人们的美好理想与追求罢了。
然后就是守岁了,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除夕夜要进行一系列的祭祀和祈福活动,院里摆上供桌,供上香案,烧上高香,把叠好的金元宝用笸箩盛好,等到快十二点时,拿到院子里烧了,这时早已挂好的长长的鞭炮也已点着,四面八方噼里叭啦响起了鞭炮,万家灯火,彻夜的欢声笑语。
一大家子人,老的少的,一个都不缺,大家脸上都挂满了笑,围坐在一起,拉家常,看电视,吃瓜子,满屋子的和谐,满屋子的喜悦。各家各户都吃起了团圆饺子,大家互相问好拜年。老人们把早已准备好的崭新的压岁钱喜笑颜开的塞到孙子孙女们的口袋里,孩子们高兴的依偎在老人的怀里,大人们拿出给老人买的喜庆的唐装,给老人穿在身上,多好的一副天伦之乐图。
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地方已不再那么早过年了,有的早起四五点钟过年,有的六七点钟,一切都以当地风俗为主。
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成群结队的人们便穿着崭新的衣服开始走东家串西家,互相拜年问好。先是自己本家的,一个老祖宗,到处去转转,挨着问个好。平时忙没功夫串门的,也趁这个机会访一访老邻居、看看老朋友,走到哪里,哪里都有笑声,哪里都有祝福。现在信息发达了,不管相隔多远,一个电话,一条信息,就把年来拜了,就把福来祝了,而且也乐在其中!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吃元宵,庆团圆。新春期间的节日活动也将在这一天达到一个高潮。
元宵节,也叫“灯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点起万盏花灯,携亲伴友出门逛花市、放焰火,猜灯谜,载歌载舞欢度元宵佳节。
这样人们就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和美、幸福、团圆的新春佳节。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我国拜年的习俗行之已久。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派“红包”是中国人新年的一种习俗,中国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
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因此,在分派红包的长辈面前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做法。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臵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