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范文)
教材分析: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课文描写了同一时间的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她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相距虽远,他们的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些基本阅读能力:能够借助文本思考一些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习和别人交流自己的看法;初步用读来表达感受。所以,本节课以读为主,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读中理解词语,品味句子,感悟文章。同时试图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
设计思路:
1、“以读为本”。文章感人而生动,适合朗读训练。力求通过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朗读,稳步推进,螺旋上升,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受到情感熏陶。
2、“自主学习”。构建乐学氛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题目入手,引生探究目标。浏览全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语句品味语言文字。以填空和朗读再次回归整体,使认知更完整、深刻。扩展练习,培养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熟记本课生字,随文理解:“谈何容易、苍白、红润、几经辗转、奔波、突如其来”等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题目“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及医护人员一心为他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浓浓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辅助、课题卡片
课程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桥”揭题,引导质疑。
1、学生自由交流曾经见过了怎样的桥?
2、出示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并齐读。
3、课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已有的生活积累引入新知,从课题产生疑问,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学习课文,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探究的欲望,引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各小组同学合作,先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遇到不懂的词语,小组讨论解决,也可以查查字典。还是解决不了的可以请教老师。
2、检查学生自学字词的情况。
(1)师:(出示生字词语)对于本课的生字词,刚才同学们都会读了,现在我们要进行一个比赛,去掉拼音,你能读好吗?在比赛之前,请每组同学选一位代表,组内其他同学先帮助他准备准备。
(2)各小组开始帮助代表读熟字词。
(3)各小组代表赛读。
(比赛读字词的形式活泼,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赛前要求小组同学帮助参赛代表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枯燥的学习融入了有趣的游戏。看重的就是学生经历比赛的过程,着重点就放在了学生准备的过程中,而不是仅仅注重比赛的结果。使学生是真正自主地、轻松地学会知识。)
3、给本课的生字找找朋友好吗?
(注意:我讲的“朋友”可以是与这个生字有关的古诗、歇后语、名人名言、谚语等。)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人心,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它的外延正在逐步扩大,建立“大语文”的概念已成为许多教师的共识。我把我们平常所见的“给生字找朋友”的训练项目作了一些小小变动,把“朋友”的外延扩大为涵盖古诗、歇后语、名人名言、谚语等等,语文的积累就融入了这些“特殊的朋友”之中。)
4、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1)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过程中,师相机板书一些关键词语)
(2)让学生根据板书试着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尽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感悟学习方法,体现学习的自主性。)
三、品读畅谈,感情朗读。
1、自由默读课文,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2、师生交流。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找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注重相机而导,顺学而教,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力求体现“张扬学生个性,提倡多元感悟”,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深刻理解文本的内涵。)
四、总结朗读,拓展延伸。
1、总结朗读: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两句话。
(阅读教学不面面俱到。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教学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受骨肉亲情。)
2、拓展延伸:
假设有一天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见面了,让学生发挥想象,想想他们会说什么?
(让学生把语文延伸到课外。)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走进《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这篇课文跟谁有关系?谁来说?
2、板书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大陆 台湾
二、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互不相识的几个人,那是什么把他们联系在一起,谁想到了?
2、请同学们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哪句话告诉了你?
3、学生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谁想说是什么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呢?(爱心)
请同学们找出这位同学说的这句话,并读读这句话(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5、再读这句话。
三、学习课文的第3——6自然段。
(一)学习第5自然段
1、作者是怎样具体写他们的爱心的呢?接下来,老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第3——6自然段。
2、出示课件
3、谁愿意来交流一下,你读到哪些感动你的词句?
4、引出“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这句话全班齐读。
5、谁来说说,你是从哪此词语感受到他们爱心?哪些句子写到余震来临呢?谁来读一读?
6、指导朗读。
7、理解“突如其来”。
8、余震突如其来,医院是什么情景呢?
9、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李博士和台湾青年确是怎样做?谁来读?
10、出示课件。
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附有插图)
(1)你觉得这个句子有哪些词语特别让你感受到他们的爱心?
板书:沉着地静静地
(2)学生朗读
11、想一想,这种情况下,他们内心会想什么呢?再读第5自然段。板书— 一次又一次
12、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过程就是他们一次又一次面对什么的过程?
板书:冒着危险
13、出示课件
14、分角色朗读。
15、引出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一句话“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二)学习第6自然段
1、把刚才划出感受他们爱心的句子拿了来交流,引出第6自然段。
2、这个自然段的哪些词语让你觉得特别有爱心。
板书:奔波
3、理解“奔波”的意思
4、出示课件
5、齐读第6自然段。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从第4自然段里找到感动自己的词句呢?板书:不顾家人
2、出示课件
3、齐读第4自然段
4、由此引出“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四、(1)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2)播放音乐《爱的奉献》
五、作业
必做题:摘抄文中感动你的词句
选做题:
1、假如一年后小钱和那位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们可能说什么呢?请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下来。
2、这个感人的故事使你想起自己经历过的或听说过的哪些事呢?你能把它描述下来吗?
板书设计: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血脉亲情
沉着地 冒着危险
静静地 爱心 不顾家人
一次又一次
大陆 奔波 台湾
第二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些基本阅读能力,能够借助文本思考一些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在自学的基础上,和别人交流自己的看法。本课中提到的白血病、骨髓移植等都是平时甚少涉足的领域,因关注不够,积累不多,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就文本而文本,不能真正“发乎于情”。因此,教学时应设置一些情景,辅以补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以使学生真正为人物的行为所感动,做到以读激情,以情促写,以写抒情,让读写与情感相携共生。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海峡”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找到合适骨髓的困难及对骨髓对小钱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找到合适骨髓的困难及对骨髓对小钱的重要性,体会生命的美好。教学重、难点
1、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等词语。
2、体会找骨髓的困难及对小钱的重要性。教学与学法
师:引导法,讲解,朗读课文。生:读、悟法。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白血病、骨髓移植的资料。ppt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1、出示谜语,引入新课。
2、针对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2、检测生字词,强调个别字读音。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湾、暂、袭”。
4、说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三)情景对比,感受小钱生命垂危
1、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画出描写小钱此时生命状况的句子。
2、指名汇报,你是怎样理解“生命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这句话的?
3、想象:如果18岁的小钱没有患病,他会在做些什么呢?
4、师生接读第2段,此时你感受到什么?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读。
5、同学们那我们就眼睁睁看着这朵含苞的花凋零吗?那怎么办呢?(骨髓移植)要找到适合的骨髓容易吗?你从哪知道的?
6、为了找到合适的骨髓,小钱的亲人和医护人员都很着急,他们四处奔波,到处寻找。他们可能会去什么地方呢?句式训练。
小钱的父亲可能去了„„„„但„„„„„„
小钱的母亲可能去了„„„„但„„„„„„
7、小钱是幸运的,在茫茫人海找到了这样一个人。但骨髓移植能不能成功呢?小钱这多生命之花能不能继续绽放呢?让我们一起期待。
(四)拓展阅读
《骨髓与骨髓采集》《白血病》《HLA配型与骨髓移植》《 好友卡隆》等
(五)打写练习
患了白血病的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以往快乐的日子浮现在眼前,他想起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2、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的情感,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酝酿血脉亲情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生齐读课题,而后出示病床图)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这就是年仅18岁的青年小钱,此时——生齐读:“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huàn)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diāo)零的含苞(bāo)的花朵。”
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我们祖国宝岛台湾找到了适合的骨髓!但是,就在要进行骨髓移植的前一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但是,捐献骨髓台湾青年和李博士还坚持进行手术。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台湾花莲慈济医院的手术室,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哪些词语感动了你。(生自由读第五自然段)
二、潜心会文,感悟血脉亲情 预设交流句子:
(一)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1、师:为什么这句话感动了你?
(生:因为余震不断,此时此刻,他们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2、师:就在昨天,一场——(引读)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播放地震图片)
投影出示:“1999年9月21日凌晨1时47分,台湾突然发生一次惨绝人寰的大地震,死亡人数2735人,伤10002人,房屋倒塌不计其数,无家可归的达20万人以上。”
3、师:看到这些图片,看到这些数字,你有什么感受?(恐怖、可怕、善良„„)
4、再读这句话,此时静静地躺在床上的青年,他的心里平静吗?你从哪知道的?(指名读)
5、“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自己的骨髓。”
师:地震过后,亲人们走散了,失踪了。青年难道都不牵挂自己的亲人吗?他难道都不怕余震中自己的安危吗?但是,此时此刻,他想得更多的是——[幻灯片出示“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自己的骨髓。”](生齐读)
师:注意红色的词语再读一遍。(生读“希望、期待着”)(指名读词)a、师:台湾青年心里想着,自己的骨髓会带给小钱什么呢?
b、所以,此时此刻,他躺在病床上,心理是极不平静的[心想:“家人生死未卜,他多么想,但是。] 师引读:他不知道家人是否安全,但是他知道(生接读),师引读: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即将会在余震中死去,但是他知道(生接读)交流句子:
(二)[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1、师:(指名多人读“一次又一次”)读出了什么?(指名读)(读出了艰辛,读出了余震不断)
2、师:我们可以想象,当余震又一次发生了,手术室里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预设:针头脱落、突然手术室里的灯不亮了,设备落到地上,房子已经在摇晃,只听到“轰”的一声巨响,外面的房子倒塌了„„)
⑴师:余震一次又一次地袭来,针头一次又一次从肌肤里脱落,抽取骨髓是多么的艰难啊!
但是,引读——李博士„„躺在病床上。
学到这里青年和李博士身上什么样的精神感动着你?
⑵师:引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3、师:从台湾青年身躯里涓涓流出的难道仅仅是骨髓吗?还有什么?
(爱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小钱对生命的渴望,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
4、师:这就是深深的爱,这就是浓浓的情,这就是无私的奉献!同学们,请你用心体会怎么读才能表现出李博士、台湾青年这种不顾危险、忘我的精神呢?(指名读第五段)
(三)、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师:最揪住你心的是哪个词?(奔波、连夜)师:李政道照片及简介
师:让我们来看看李博士这十几个小时到底是怎样奔波的?(出示日程表)师:这是怎样的十几个小时?(紧张、漫长、艰辛、艰难、争分夺秒、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让人牵肠挂肚、漫长而又短暂„„)师:此时此刻,你有你又怎样的感受?
2、品读第7段
⑴师: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无私的给予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你高兴吗?请你高兴地读。
(2)师:文章学到这,让我们再一次回头细细品味文章的题目——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在你的心中,这是一座怎样的桥?从你的眼神中,我看出你有更深的体会。
生:这是一座用爱心架设的桥。生:这是一座延续小钱生命的桥。
(3)师:这岂止是一座桥,岂止是一个故事,这简直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一首爱的诗篇。把我们的感受融进去读。(出示诗的形式,并播放音乐)
三、拓展阅读
阅读平台相关资料
四、延伸打写,续写血脉亲情
小钱康复后会做些什么呢?他和那位给予他新生的台湾青年会见面吗?他们是如何见面的,想象他们见面时的情景写一段话。(可以加上适当的环境描写,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去写。)
第三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
四年级一班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
四年级一班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彼岸、台湾、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引导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的情感,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题目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2课,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同学们,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围绕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你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真是善于思考的孩子。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理清脉络,把握主要内容。
1先考考大家生字掌握了吗?自由读一遍,看看哪个词语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生自由读,指名:你想提醒哪个词语?)
2.都读好了吗?这一课的生字词语很多,请大家看屏幕上的词语,自由读一遍,看看哪个词语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生自由读,指名:你想提醒哪个词语?)
A绽放、凋零、含苞:一起读,凋零是什么意思?草木枯萎,花儿凋谢。屏幕上有个词的意思正好和它相反,绽放(课件变红)对了,是绽放。还有一个跟花有关系的词,是——含苞。(出示句子)在课文中的句子里,这三个词语还是在形容花吗?快速读一读这句话,看看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了?(自由读,回答。)大家读懂了,我们一起读这句话。好,继续看词语。还要提醒哪一个?
B辗转,都是翘舌音,(指名3人)。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你查了字典,字典上怎么解释的?(生读解释)查字典理解词语是个好方法,你很会学习。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读课文理解这个词语。大家看,辗转这个词语出现在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里。(出示第三句)不过,要理解“辗转”的意思,只读这一句话不行,我们得先读懂它前面的两句话,(出示前两句)。谁先来读前两个句子,(指名)大家看看这两句话都是在说什么?(生读)是呀!十万人,茫茫人海呀,才有可能找到几个有适合骨髓的人?一个。十万分之一呀!而且还是有可能,不确定啊!真是谈何容易!想象一下,医生可能曾经在哪些人当中为这个患了白血病的青年寻找过适合移植的骨髓?找到了吗?还可能在哪些人当中找过?找到了吗?在他的家乡杭州找到了吗?在祖国大陆找到了吗?最后,在哪里找到了?像这样的寻找过程,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辗转,现在明白辗转的意思了吗?不用说出来,读第三句话,用你们的语气表现出辗转的意思。起:“小钱是幸运的,„„”
C暂停:平舌音,第四声。指名读两人,用暂字组一个词。很准确!放回到句子里还能读得这么准确吗?谁来读?他很努力,暂停得读音读得很准确,不过我们发现读这个句子有好几个地方需要注意,首先,这里有一个多音字是间隔的间,要读第四声。男生读,女生读。还有一个生词骨髓,髓要读第三声。自己练两遍。看这一部分,该怎么读?大地震动,一起读!现在能读好吗?指名一人读。(读好了鼓掌)
D好了,同学们,其他词语我们边读课文边理解,现在我们把屏幕上所有的词语大声读一遍,让老师听见每个人的声音。
3.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的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叙述的过程中,板书“杭州 小钱 白血病 台湾 同胞 余震中 捐献骨髓”。这位同学讲得很清楚。老师在听她叙述的过程中把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一些关键词记了下来。我们把这些词语连成一句话,看看能不能把故事内容说得明白又完整?怎么样?既明白又完整。那么,从这边开始,还是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还能说明白么?谁来试一试?鼓掌)
2)课文讲的就是这样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呢?
三、细读课文谈感受,指导朗读感受深的语句。同学们,下面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回到1999年9月22日台湾那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2.地震录象教师深情介绍:可是就在这时的台湾,一天前发生了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这是台湾历史上近百年来规模最大的地震,1700多人在地震中遇难,3500多人受伤,年轻的妻子永远失去了心爱的丈夫,年迈的母亲在家园的废墟中老泪纵横。这一天,每小时的余震次数达60-70次,有些余震甚至不亚于主震。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影像)房屋倒塌,成千上万的人无家可归,伤心、恐惧、绝望弥漫了整个城市。地震肆虐的时候,感人的一幕发生了。同学们,对于感人至深的文字,我们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尤其是让我们心中一动的词语和句子,我们最好画下来,再联系课文的其他内容去思考,我们就会发现,感动我们的不仅仅是词语表面的意思。反复读一读,你能体会到什么,用一两个关键词简单地写在旁边。一会儿我们交流。默读3—6段 A.交流表现台湾青年高尚品质的语句。
好,同学们读得这样认真,让老师很感动。谁愿意先来交流。
杭州的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无奈,是等待。那台湾青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我先开个头,在杭州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请一位同学给我们再现当时的情景。在这样的复杂的情况下,他却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捐献骨髓,但是他的内心一定是极不平静的,他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这位台湾青年的心,听一听他会想些什么,我们再认真读读3、4自然段,穿过字里行间,努力走进台湾青 年的心里。
1.你的事迹感动了我,也感动着所有的中国人。请问:在当时大地余震啊,房屋2.你之所以这样做,那是因为你知道——
3.你很勇敢。你知道吗?这次地震,造成了2400多人死亡,几万人受伤。地震过后,大家都忙着寻找亲人,抢救亲人。可你并没有这么做。有人说,你根本不爱自己的家人。是这样吗?
你对小钱的关爱胜过了对家人啊!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模仿记者):最后一个问题:据我所知,你这次捐献对象是大陆一位青年,也许这辈子你们都不能相见,也许他都不能向你当面致谢。你不遗憾吗?
同学们,你们已经读懂了课文,读懂了台湾青年的那颗善良的心。他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学生深情地朗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我们已经走进了台湾青年的内心世界!现在再读这句话,(齐读)你能感受到台湾青年有一颗什么样的心?善良的心,让他变得无私,博大的爱,他变得无畏。感动我们的正是这颗善良的心,这份博大的爱!
过渡:你们用朗读表现出台湾青年美好的心灵,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老师。谁画了描写李博士的地方,体会到了什么呢?
B交流表现李博士高尚品质的语句。
(1)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沉着”句。
出示: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1.沉着 读出了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2.评价:他抓住“沉着”这个词语来体会,会读书!还有谁也画了这句话? 3.评价:发现了吗,她把整个第五自然段的内容都联系起来了,在体会李博士的沉着,她是在用心读书。来,我们像她这样把整个第五自然段的句子都联系起来体会这个“沉着”:他在什么情况下还这样沉着?读哪一句话(指名)。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当时手术室里可能还有什么东西在摇晃?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又一次余震袭来了,大地开始颤抖,房屋开始摇晃,窗户上的玻璃啪地掉下来了,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身体下的病床吱吱作响,病房里的药瓶摔了一地,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周围的人群一片混乱,到处是哭声喊声,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读到这,你想说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此时李对钱的关爱胜过了什么?自己的生命!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我们合作读(男女读但是),读出你的感受。你们读得很投入,说明你们被深深地感动了。4.他沉着地站在那里等什么呢?!齐读最后一句话——“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这涓涓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是的,这涓涓流出的是生命的火种,是美好的希望,是博大的爱心。骨髓流出的这一刻,你高兴吗?你感动吗?再读这一句,读出你的高兴和感动。(2)“步履匆匆”“奔波”“连夜”谈体会。急他人之所急
5.(音乐中深情朗诵)“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这生命的火种出发了„„ 快算一算,从李博士带着骨髓出发,到把这生命的火种送到小钱的身边,用了多长时间?。就是整整十二个小时啊?这是怎样的12个小时?用一个词语形容!(紧张、争分夺秒、扣人心弦、艰辛、辛苦、漫长、惊心动魄、疲劳)课文第6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表达的就是这十几个小时的艰辛、紧张与漫长,快找一找是哪一个?读这个词语,读出紧张的感觉、读出艰辛的感觉、读出漫长的感觉„„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奔波,李博士没有休息,第六自然段中还有一个词语写出了李博士不顾疲劳,一直在工作。看书。是哪一个?(连夜)连夜啊!多么让人感动啊!读词语。让我们把内心的全部感动,融入第六自然段的字里行间读出来吧!
6.师:(变红)从这三个词语“步履匆匆、奔波、连夜”上,你读出了什么?生:我读出了当时时间紧迫,李博士像是和时间在赛跑。生:我觉得李博士是一心为病人着想。“一心为病人着想”说明他? 生:医德高尚。这位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李博士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政道博士。
正是两岸骨肉同胞的爱(画爱心)架起了一座(指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一座跨越海峡的——(爱心、友谊、同心、亲情)桥
四、拓展延伸
1.(面对着祖国的版图)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无私的爱心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爱的奉献中重新绽放了,两岸同胞的血脉相融。让我们一起在音乐声中深情地用心去朗读最后一自然段。“也许,小钱和台湾青年„„传下去”
2.根据国际上骨髓捐助的有关规定,骨髓捐助者和受捐人在一年内是不能见面的,也不能知道对方的身份和姓名,但一年之后就可以了。想象一下,一年以后的某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见了,会是怎样的场景? 3.齐读名人名言 爱可以创造奇迹
第四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方面:认识8个生字,读准并理解“绽放、凋零、含苞、暂停、骨髓、间隔、慈济医院、辗转”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方面:正确流利用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重点难点: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案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读熟课文,查找“凋零”“辗转”的意思,“慈济医院”“白血病”的资料,找出感动自己的语句。课前交流:
今天上午我们已经见过面了,我来XX小学,还记得我姓什么吗?我是第二次来到我们XX小学,因为不熟悉道路,上午第一次来时,老师费了不少周折,询问路人才来到这里,我想啊如果,在老师的学校和你们学校之间架一座大桥,让老师直接通过这座桥来,你有什么想法?(出示地图),你们看,就是这幅祖国的版图,这里有一座美丽的城市杭州,这里是祖国的宝岛台湾,在他们之间不仅隔着千山万水,还隔着一座茫茫的海峡,在它们之间架一座跨海大桥,怎么样?好了,关于桥的话题,我们就先说到这儿,大家准备好我们来上一节语文课。准备好了吗?上课!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2课,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看到课题,你想说点什么?(学生质疑)是啊,生命桥指的是什么?它靠什么跨越了茫茫的海峡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走进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理清脉络,把握主要内容。1.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词语你都会读了吗?
2.(出示词语:绽放、凋零、含苞、暂停、骨髓、间隔、慈济医院、辗转)请大家看屏幕上的词语,自由读一遍,看看哪个词语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生自由读,指名:你想提醒哪个词语?)
A“凋零”。一起读,“凋零”是什么意思?草木枯萎,花儿凋谢。屏幕上有个词的意思正好和它相反,绽放。还有一个跟花有关系的词,是——含苞。(出示句子)在课文中的句子里,这三个词语还是在形容花吗?快速读一读这句话,看看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了?(自由读,回答。)师相机介绍“白血病”的资料:白血病俗称“血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血液病,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只有进行骨髓移植,但是要找到配型相同的骨髓是非常不易的。C剩下的词语你能读准么?“暂停、骨髓、间隔、慈济医院”这里有一个多音字是“间隔”的“间”,要读第四声,齐读。谁知道“慈济医院”,指生介绍:慈济医院,位于台湾花莲市,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骨髓捐赠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华人骨髓资料库。
B“辗转”,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你查了字典,字典上怎么解释的?(生读解释)查字典理解词语是个好方法,你很会学习。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读课文理解这个词语。大家看,辗转这个词语出现在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里。(出示第三句)不过,要理解“辗转”的意思,只读这一句话不行,我们得先读懂它前面的两句话,(出示前两句)。谁先来读前两个句子,(指名)大家看看这两句话都是在说什么?(生读)是呀!十万人,茫茫人海呀,才有可能找到几个有适合骨髓的人?一个。十万分之一呀!而且还是有可能,不确定啊!真是谈何容易!想象一下,医生可能曾经在哪些人当中为这个患了白血病的青年寻找过适合移植的骨髓?找到了吗?还可能在哪些人当中找过?找到了吗?在他的家乡杭州找到了吗?在祖国大陆找到了吗?最后,在哪里找到了?像这样的寻找过程,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辗转。
3.词语都会读了,课文你能读熟练吗?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谁来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叙述的过程中,课件出示:“杭州 小钱 白血病 台湾 同胞 余震中捐献骨髓”。我们把这些词语连成一句话,看看能不能把故事内容说得明白又完整?)
5.课文讲的就是这样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呢?
三、细读课文谈感受,指导朗读感受深的语句。
1.看起来,台湾同胞冒着地震的危险捐献骨髓的那一幕,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就是课文的第3、4、5自然段的内容。同学们,对于感人至深的文字,我们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尤其是让我们心中一动的词语和句子,我们最好画下来,再联系课文的其他内容去思考,我们就会发现,感动我们的不仅仅是词语表面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这三个段落,看看青年和李博士的哪些做法最让你感动,把最让你感动的语句画下来,反复读一读,你能体会到什么,一会儿我们交流。2.默读画语句,小组交流。
3.指名交流:好,同学们读得这样认真,让老师很感动。谁愿意先来交流。A 交流第四自然段语句“在这场灾难中„„不清楚。期待着他的骨髓。” 1.指名交流。
2.评价:你能把两句话的内容联系起来体会,真会读书!对于这两个句子,还有不同的体会嘛?再指名交流。
3.评价:这位同学更了不起,能联系自己体会到台湾青年的精神。
4.(出示句子第四自然段)看看台湾青年冒着地震的危险,离开自己的家人,躺在病床上,心里想着什么?
他虽然静静的躺在病床上,心里一定是极不平静的,他会牵挂自己的家人。但是,他想得更多的是——看这句话(课件出示“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自己的骨髓。”)(指生读)
5.那么,台湾青年心里想着的,小钱期待的,是怎样的希望呢?我们一起去感受小钱那满怀着希望的期待。(音乐起,教师深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6.听老师读了这段话时,你心里都有什么感受?你是个有同情心的孩子!你的心地真善良!你在为小钱着急呢!你希望小钱的生命之花绽放,我感受到了你那颗纯真的心!是的,小钱是幸运的,他在台湾找到的这个人即使是在地震的危急时刻,心里想着的依然,读书,女同学读刚才的那个句子,“但是,他知道”接下去“在海峡的„„”
7.请大家看这段话里这些红色的词语(苍白、红润、凋零、绽放),你能不能用上一个或几个,说一说台湾青年心里想着,自己的骨髓会让小钱的生命出现什么样的希望呢?(屏幕:台湾青年心里想着,自己的骨髓会让小钱)台湾青年想着一个生命康复的希望,多么善良的心啊!多么博大的爱心啊!
联系课文前面的内容,我们已经走进了台湾青年的内心世界!现在再读这句话,(男同学读)感动我们的正是这颗善良的心,这份博大的爱!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书,用你们的朗读感动自己的同时,也能感动在座的每一个人,齐读。B交流表现李博士高尚品质的语句。
1.你们用朗读表现出台湾青年美好的心灵,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老师。谁画了描写李博士的地方,体会到了什么呢?(指名朗读、交流。“沉着”句。谈体会。)2.评价:他抓住“沉着”这个词语来体会,会读书!还有谁也画了这句话?
3.评价:发现了吗,她把整个第五自然段的内容都联系起来了,在体会李博士的沉着,她是在用心读书。(板书:沉着)来,我们像她这样把整个第五自然段的句子都联系起来体会这个“沉着”:他在什么情况下还这样沉着?读哪一句话(指名)。余震都能使针头都从肌肤里脱落出来,多么突然啊!哪个词语是突然的意思?强调这个词,谁再来读一遍(指名)。想象一下,当时手术室里可能还有什么东西在摇晃?这么危险的时刻,李博士怎样地站在病床旁?(沉着地)继续读书,此时此刻,跑到哪里才比较安全?读哪一句?(指名)。手术室是空旷的地方吗?可李博士却怎样地站在那充满危险的地方?(沉着地)“此时此刻”,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可能在想些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师:难道同学们认为“余震”是件小事?
(余震虽然这么强烈,甚至有生命危险,可他们心中,只想着小钱,所以觉得是“小事”!)师:那么,“此时此刻”指什么样的时刻呢?
出示: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引读:此时此刻,大地震刚过,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危险时时威胁着他们。生:——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师引读:此时此刻,小钱静静地躺在杭州医院的病床上焦急地等待着骨髓。生:——李博士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引读:此时此刻,还不清楚自己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也许他们的家人正遭遇不幸,在死亡线上挣扎。
生:——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师: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也是一场跟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他们冒着生命的危险,在那里等什么呢?他说对了!变红最后一句话——“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指生读。这涓涓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是的,这涓涓流出的是生命的火种,是美好的希望,是博大的爱心。
4.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这生命的火种出发了„„(屏幕出示:
10时20分,李博士从花莲飞往台北。
14时15分,由台北抵达香港后,立即飞往上海。16时45分,飞机在上海降落。20时50分,李博士直奔杭州。
22时15分,李博士乘坐的救护车开进了杭州的医院。
快算一算,从李博士带着骨髓出发,到把这生命的火种送到小钱的身边,用了多长时间?(生答)只差5分钟。就是整整十二个小时啊?这是怎样的12个小时?用一个词语形容!(紧张、争分夺秒、扣人心弦、艰辛、辛苦、漫长、惊心动魄、疲劳)课文第6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表达的就是这十几个小时的艰辛、紧张与漫长,快找一找是哪一个?(板书:奔波)读这个词语,读出紧张的感觉、读出艰辛的感觉、读出漫长的感觉„„ 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奔波,李博士没有休息,(再出示:22时50分,骨髓移植手术开始了。第二天凌晨 2时整,手术才顺利完成!)第六自然段中还有一个词语写出了李博士不顾疲劳,一直在工作。看书。是哪一个?(连夜)连夜啊!多么让人感动啊!让我们把内心的全部感动,融入第六自然段的字里行间读出来吧!(引读第六自然段: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接下去——。)
三、激情扣题,结束。
1.小钱就这样得救了!同学们,故事读到这里,相信大家对课题的疑问一定已经解决了,(如果时间够:同学们,故事读到这里,大家对课题的疑问解决了吗?是什么架起了这座能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出示“这真是一座用 架设的生命桥啊!”让学生发散填空)(师板书:骨髓、爱心、血脉亲情)这座用骨髓、爱心、血脉亲情架设的生命桥,将永远屹立在大陆同胞和台湾同胞的心中!(板书:大陆同胞、台湾同胞)
2.其实,台湾慈济医院向大陆白血病患者捐献骨髓的感人事例还很多很多,我们课文写的,仅仅是其中一例。(课件出示几例子相关例子,音乐起老师动情诵读)。
①1997年4月,该中心首次进行横跨两岸的骨髓移植,将台湾一名54岁妇女的骨髓,移植给大陆一名17岁男孩。
②1999年7月29日台湾身患残疾的汤女士带着伤病的身躯,为西安29岁的白血病患者王健作捐髓手术。
③2003年11月14日上午,该中心几经辗转,将台湾女青年捐献的新鲜骨髓送到汕头,挽救了汕头市工贸中专的学生姚文健的生命。„„
3.师:截止目前,慈济医院已经向大陆供髓约 180 例,成功救治了不少白血病患者,每个事例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些正是在海峡两岸之间(指板书)用骨髓架设的(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用爱心架设的(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用血脉亲情架设的(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4.生命在人们无私的给予中延续,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心和奉贤中重新绽放,让我们用心来读一读最后一段:
5.同学们,如果有一天,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见面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下节课,你们可以在班级里讨论讨论这个问题。下课!
板书设计: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大陆同胞 骨 髓
爱 心 台湾同胞 血脉亲情
第五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年级
张爱钦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生命桥”的含义。
一,复习主要内容导入
(课件出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师指课题,学生齐读: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你能讲讲吗?(指名两个学生回答)
师: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生命之花在人们无私的爱与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同学们知道吗,这是 一个真实的故事!读完课文,我们都被深深地感动了!那么,能告诉老师,这个故事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吗 ?
生:我最感动的是台湾的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给杭州市的小钱送骨髓。
生:我最感动的是李博士在危险的情况下来给小钱做手术。
二、授新课(抓住重点词句研读,感悟)
1师:看起来,台湾同胞冒着地震的危险捐献骨髓的那一幕,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就是课文的第3~~5自然段的内容。同学们,对于感人至深的文字,我们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尤其是让我们心中为之一动的词语和句子,我们最好画下来,再联系课文的其他内容去思考,我们就会发现,感动我们的不仅仅是词语表面的意思,我们会通过这些词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这三个段落,看看青年和李博士的哪些做法让你感动,把最让你感动的语句画下来,反复读一读,你能体会到什么,用一两个关键词简单地写在旁边。一会儿我们交流。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自由读这3~~5自然段,画出那些最感动你的语句,反复读一读,你能体会到什么,用一两个关键词写出你的体会)
(生默读画语句,师巡视。)
2反馈
师:好,同学们读得这样认真,让老师很感动。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谁先来说说你划下的最感动语句,请你大声朗读,然后再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好吗?
(1)感动一 课文第5自然段
生: “此时此刻,……李博士沉着地站在病床旁……”(并说感受)
师:你是从那个词读懂的?
(师肯定学生或引导学生 抓住“沉着”“静静”这两个词语来体会。)师:还有谁也画了这句话?(生也说自己的感受)
(师肯定或引导学生联系其他句子来 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师:我们要联系课文的其他句子来 体会他们的内心想法。一起来,都看第五自然段的句子。首先,在什么情况下李博士还那么沉着?台湾青年还能静静地躺着?找一找,读那一句?
(指名,生读“针头向皮肤刺去……工作。”)
师:针头都脱落了,余震多么强烈!多么突然呀!哪个词与表现了余震的突然和强烈?
(通过“突如其来、”理解余震的 危险,手术室在摇晃。)(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手术室还有什么在摇晃?)
师:这么危险的时刻,李博士怎样地站着?青年怎样地躺着?
生:沉着地站着,静静地躺着。
师:现在什么地方最安全?读哪一句?(指名,生读“此时时刻,跑到空旷的……”)
师:手术室是空旷的地方吗?
生:不是!
@师:这么危险的时刻,李博士还站在在这里等什么啊 ? 生:等余震停下来继续抽那位青年的骨髓……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李博士?(从容镇定)
@ 师:此时在海峡的另一边,小钱也静地躺在病床上,同样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们躺着的原因一样吗?
生:(小钱为了治病,接受骨髓移植手术而台湾青年是为了捐助骨髓给小钱。)师:这是一个怎样的青年呀?(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
师:是啊!无论多么危险他们一定要抽出骨髓。这段中还有哪些词也可以看出他们李博士和台湾青年坚定的信念?(“一次又一次、终于”)
师:带着坚定地信念一起读“:经过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利用…… ”(全体学生情境朗读)
(2)感动二:课文第3~~4自然段
课文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动?(生答:第3、4自然段有关句子,并说体会)师:你读哪句话知道了地震很可怕? 生:就在昨天……摇晃。
师:7.3级的地震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地震后人们都在干什么呢? 生:跑到空旷的地方…….生:寻找亲人,抢救生还者,…….师:让我们一起走进1999年9月21日的台湾吧!去感受一下当时地震的情况。
(课件演示地震图片)
师:了解到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说:人们都在干什么?)
生:好可怕的地震…… 生:房屋,桥都倒了 …..生:人们在废墟中寻找亲人,抢救生还者,…….同学们,在这种情况下青年虽然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是心里一定是——极不平静的,因为——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想得更多的是——看这句话(课件出示,生齐读:“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自己的骨髓。”)
师:注意红色的词语再读一遍。(生读“希望、期待着”)
师:那么,台湾青年心里想着,自己的骨髓会带给小钱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第二自然段,听老师朗读,我们一起来感受小钱那满怀着希望的期待。(配乐,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师:现在,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小钱的脸很苍白,快要 死了 …….生:只有骨髓才能救他…….生:小钱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师:你也为小钱高兴!那么小钱在台湾找到的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他是不是也在想着小钱?再读“但是,他知道……”
(课件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前三句话,其中五个词“苍白、红润、即将凋零、含苞、绽放”变红。另:台湾青年心里想着,自己的骨髓会让小钱……)
师:看着这些红色的词语,你能不能用上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词,说一说“台湾青年心里想着,自己的骨髓会让小钱”的生命出现什么样的希望呢? 生:台湾青年心里想着,自己的骨髓会让小钱的脸红润起来。生:台湾青年心里想着,自己的骨髓会让小钱的生命之花绽放。……..师:正是因此,即使是在地震的摇晃中,台湾青年也会这样,读课文“……他知道有一位青年正躺在……”(生读相应的段落)
师:现在,再读第五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涓涓流出……”这涓涓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
(指名:爱心、希望……)(3)感动三:课文第6~~7自然段
师:骨髓只能保存24小时,李博士带着这生命的火种出发了——(示:李博士送骨髓的时间表,师读。)同学们算一算,这个过程用了多少时间?
(生:差5分钟12小时)
师:这是怎样的12小时?
生:紧张
生:漫长
师:第6自然段有一个词语就写出了这12个小时的紧张与漫长?
生:“奔波”!
师:(板书奔波)读这个词语,读出紧张的感觉!(齐读奔波)读出艰辛的感觉!(齐读奔波)读出漫长的感觉!(齐读奔波)
师: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李博士没有休息——(出示时间表后半部分)第6自然段又有一个词语表现出了李博士不顾疲劳,一直在工作。
生:“连夜”
师:(板书连夜)多么令人感动!读这个词,读出你的感动!(生齐读连夜)
师:把我们内心的全部感动都融入第六自然段的字里行间读出来吧!
(齐读这一段)
三、与课题呼应,总结全文
师:小钱就这样得救了。
师:想想除了李博士和台湾青年,还有谁也搭起了 一座无形的桥?(医护人员,小钱的亲人)故事读到这里,关于课题的疑问,你解决了吗?
生:解决了。
师:“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指什么? 生:.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这座生命桥
生:两岸同胞用血脉亲情搭起了这座生命桥
师:正是两岸骨肉同胞的爱心(相应画板书“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生命桥
师:让我们一起再来深情地读一读这座——生齐读: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让我们再带着青年的爱读一读这座——生齐读: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让我们带着台湾与大陆同胞的爱读一读这座——生齐读: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四、拓展延伸
师:让我面对祖国的版图,用心来读读这两句话——(配乐出示课文最后两句话“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
师:同学们,茫茫的海峡隔不断骨肉亲情,隔不断血脉亲情!也许,有一天小钱会和这位台湾青年见面了,小钱会怎么感谢他?这位台湾同胞又会说些什么呢?
布置作业:小练笔
板书设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捐献骨髓
杭州
沉着
静静
台湾
一次又一次
奔波
连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