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甘肃乡村经济问题建议论文
1、发展现状及主要特点
甘肃是内陆大省,地处三大自然区交汇处,水资源分布极为不均,干旱多风,土壤侵蚀严重,仅中低产田面积就占90.1%,盐渍化耕地和退化草地比重极大[1]。受地域、交通、人文、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十一五”期间,全省上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惠农政策,不断开辟拓展农民增收新途径,使农民收入得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1980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3425元。2010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了572亿元,粮食总产958.3万t,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4.7%[2]。特色优势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优化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形成了马铃薯、杂交玉米和瓜菜制种、高原夏菜、苹果等为特色的优势生产基地,草食畜牧业也得到极大的发展,尤其是以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代表的旱作农业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有效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2、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甘肃农业经济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农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三农”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依然存在不少制约甘肃农业经济发展问题。
2.1农业基础条件薄弱
甘肃降水稀少且时空分布极为不均,水资源严重短缺[3],70%的耕地为山旱地,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多发,农业生产水平低下且极不稳定。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加速了草原生态退化、水土流失、荒漠化等。
2.2农业区域发展不平衡
在政府推动下,“十一五”期间甘肃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较好的调整,形成了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布局,有效地提高了河西走廊绿洲灌溉农业的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加快了局部地方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但中东部地区发展仍较为缓慢,依然以传统农业为主,发掘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和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仍有较大难度。
2.3农村空心化,青壮年劳动力外流
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基础条件差,农业生产难以达到规模效应,而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能接纳的劳动力极为有限,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因此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全省农业出现季节性、结构性劳动力短缺现象,老人、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结构性下降,农业科技知识推广难度加大,难以适应新型农业发展需要。
2.4持续发展乏力
虽然“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民收入得到了较快的增长,但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依然有着巨大的差距,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3.8%,且由于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机制,全省农业未来增收后续发展乏力。
3、建议
3.1转变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一是要从粮食生产入手,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投入。通过技术投入提升甘肃粮食生产的现代化水平[4]。二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十一五”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集约化发展,构建优势特色农业发展格局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区,引进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三是加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包括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等,通过引进培养现代农业人才,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四是要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现代农业意识和从事现代农业生产能力。如临夏州、兰州市、白银市等沿黄河灌溉区,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交通条件便利等优越条件,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城郊农业,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区可充分利用资源条件好,农业经济发展较快,农业水平较高的优势,充分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引领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陇东和陇南地区如平凉市、庆阳市、陇南市可以充分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建立名优农产品生产基地。
3.2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新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首先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兴建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水利工程,修复病险水利设施,完善农田排灌体系,增加灌溉面积,对中低产田进行大规模改造,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农田生产能力[5]。其次要加强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范围。通过推广节水技术、新型施肥技术,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等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如在旱作农业区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全膜覆土技术;在河西灌区推广垄膜沟播技术;在全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于一些机械化难度稍大的丘陵山地地区,研究推广适用于当地情况的小机械化、半机械化等,大力推广复式作业机械,推进农机合作机制,避免农机重复投资,使农机服务走向市场化、专业化。第三,建立和完善灾害预警体系,提高地质灾害监测能力,从而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3.3拓展增收渠道
一是针对甘肃农业家庭式经营的特点,进一步挖掘潜力,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优化种养结构。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优质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并建立多途径、多形式的产销机制。二是基于现有劳务结构,进一步转变劳务经济模式。开发全省劳务产业,如通过吸纳就业能力强、市场容量大的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进行重点项目培育,优化现有培训体系,提高农民工的专业技能,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三是发挥区域特色优势。发展蔬菜、花卉制种,中药材,水果,酿酒原料等生产业;发展黑白瓜籽、食用菌、黄花菜等特色产品生产;建立天祝白耗牛、早胜牛、河曲马、陇东黑山羊、河西绒羊等地方畜种资源标准化、规模化繁育体系;加快发展鲑鳟鱼、鲟鱼等特色渔业。四是依托特色产业建设,建立农产品现代精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创建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
3.4推进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甘肃农业经济发展必须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在产业发展方面要加强专项规划,统筹发展,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尤其要把新农村建设摆在优先和重要位置,充分考虑利用城镇化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等,实现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周边地区的生产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根据城乡一体化的要求,要不断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并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第二篇:中国经济问题专题结课论文(范例)
中国经济问题专题论文
题
目:雾霾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分析
学生姓名:* *
学
号:********
学
院:计算机学院
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
班
级:******** 2016年1月1日
目录
一、引言........................................................3
二、选题背景与意义介绍..........................................3 2.1 选题背景.................................................3 2.2 意义介绍.................................................4
三、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及启示......................................4 3.1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4 3.2 启示.....................................................5
四、分析........................................................5 4.1 短期求平衡...............................................5 4.2 长期求发展...............................................6 4.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7 4.4 走新型工业化路线.........................................7 4.5 走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城市发展道路.....................7
五、研究总结....................................................8
六、参考文献....................................................8
一、引言
从最近几年的天气状况来看,雾霾天气的增多不但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同时也影响了一些企业的正常生产。从雾霾产生的原因来看,工业污染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要想从根本上消除雾霾天气,就要从优化工业结构入手,减少或关停重度污染企业,合理布局工矿企业,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减少雾霾天气。从最近几次爆发的大规模雾霾天气来看,雾霾天气对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果不能对雾霾天气的成因有正确的判断,将无法消除雾霾对经济的制约。为此,我们应正确分析雾霾天气对经济产生的现实影响,达到治理雾霾、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选题背景与意义介绍
2.1 选题背景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严重升级,已成为我国目前面临的最严重的、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据官方给出的数据,2010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因雾霾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分别为 18.6、23.7、13.6、5.8 亿元,共计 61.7 亿元。而2013年1月雾霾事件造成全国交通和健康的直接经济损失保守估计约230亿元,民航航班延误直接经济损失为2.7亿元,高速封路导致的收费损失近1.88亿元,雾霾事件导致的急/门诊疾病成本达226亿元。雾霾对中国经济造成的损失呈逐步上升趋势。
频繁出现高污染的雾霾天气,实质上就是“经济活动中超过环境自净化能力的污染排放及其累积”的一个切实写照,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后果之一。出现这种现象,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增长追求不受“环境承载力”的硬约束。因为,在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经济规模的大小也就决定了污染排放量的多少,“经济产出”与“污染排放量”是经济活动的同时产生的。现实中,各个经济主体往往只考虑到给社会成员带来正效用的“经济产出”,而有意无意地忽略给社会成员带来负效用的“污染排放”。在这样一种“GDP至上”的发展观念下,突破“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增长是必然的选择,超自净化能力的污染排放和累积也是必然的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雾霾对中国的影响“显而易见”,但由于普遍缺乏系统的量化分析,目前中国经济学界恐难以对雾霾治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一问题做出确切答复。但一个可以确定的事实是,雾霾等环境因素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到经济学界的分析框架里。
2.2 意义介绍
只有把“环境承载力”作为宏观经济指标的先决性约束,经济活动中的污染排放量才有可能限制在环境自净化能力范围之内,超量排放的长期累积形成的“雾霾”才有可能逐渐消散。要根治“雾霾”,必须在宏观层面、消费者层面真正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如果说经济是社会发展中的“脉搏”,那生态就是社会发展的“血液”,如果我们避而不谈生态,那么经济发展将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经济和生态保护应该协调发展,应该按照生态经济的路线发展,这样我国的经济才能健康发展,我们的生活才能真正的好起来,我们的国家才能强大起来。
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雾霾治理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做好雾霾治理工作,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3.1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国内外对“雾霾下的中国经济发展”这一题目有很多细致研究,并有数以万计的专著、论文集、论文、报告。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马莹在其论文《“雾霾”下的生态经济发展分析》中提到:解决雾霾的方法——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发展中存在两个矛盾: 一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中的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增长与生态环境中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以及非可再生性之间的矛盾,二是经济发展中废弃物的无限性的增长和生态环境中的可容纳量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现实中客观存在的。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并没有处理好这两个矛盾,生活中出现的雾霾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具体方式是完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生态经济平稳发展;发展新能源,减少煤炭的燃烧与排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发展新能源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调整产业布局,加速产业升级。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于2015年2月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做了题为“治理雾霾:经济和金融政策的作用”的演讲。在其演讲中,他提到治理雾霾也一定要靠经济和金融手段。我国未来今后5年当中,要达到减排的目标,年均至少有2万亿以上的绿色投资的需求。但是政府预算只能拿出3千亿左右投入到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的领域,也就是政府能拿出来的钱是我们差不多每年绿色投资的10%--15%,还有85--90%需要民间资本。民间资本在没有足够激励情况下不愿意进去,怎么办?就需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这种体系会创造一种激励,让企业减少对污染型行业的投资,增加对绿色行业的投资。十八大三中全会强调要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绿色金融体系就应该是这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的在过去几十年当中,发展了包括绿色贷款、绿色股权基金、绿色债券等、绿色保险、绿色银行在内的各种绿色金融产品、融资渠道和绿色投资机构,来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推动绿色金融有很多政策手段可以用,有一些是财政的,有一些是金融的,有一些是法律的。许多国际上的成功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
3.2 启示
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雾霾治理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对于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应遵循短期求平衡、长期求发展的原则。
四、分析
4.1 短期求平衡
短期内求平衡首先是因为资源是有限的,要么用于治理雾霾,要么用于发展经济。其次,某些治理措施需要把握力度。如汽车尾气治理力度过激,势必会减少汽车销量,影响经济增长。再如短时间内急剧降低燃煤量,但替代能源不能及时跟进的话,势必影响公众生活质量和工业生产。最后,雾霾治理各项子任务也需要分轻重缓急。形成雾霾的因素很多,如燃煤、交通扬尘等,相对燃煤,交通扬尘对雾霾的“贡献”要小得多,短期内治理燃煤比治理交通扬尘成效更大。
总之,短期内需要权衡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应循序渐进,把握治理重点和治理力度,不可急于求成。可民主投票方法来评价、平衡各项治理措施,决定是否实施治理,以及治理力度。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可暂时放弃某项治理工作。但是,此种情况需要慎重使用,并有法可依,否则会偏离雾霾治理原有轨道。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应用以上原理和方法时,可能需要综合考虑,以制定最优方案。另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公众对于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重要性的不同理解,以避免产生社会问题。
4.2 长期求发展
经济增长不仅仅指经济量的增长,更侧重于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以及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发展经济是我国第一要务,雾霾治理也不能偏离经济发展这个核心。长期内需要从根本上消除雾霾,但是,不能为了“治霾”而“治霾”,应以雾霾治理为契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使雾霾治理成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具体来说,通过取缔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优化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经济转型;解决“城市病”问题;积极开发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加大环保科技研发等方式,在治霾的过程中推动经济的发展。需要强调的是,在以上治理过程中,加大创新力度,完成治霾的同时,增大治霾对经济发展的边际量。
第一,环保金融创新。雾霾治理需要大量资金,因此,需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力求创新,可尝试发行环保债券等金融工具,加大集资力度。
第二,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企业既是污染大户也是治霾潜力股。因此,需要从国家政策、税收等各个方面调动企业治霾积极性,如将其治霾成本转为税收进行减免。
第三,引进和吸收国外经验、资本与技术。许多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都经历过空气严重污染的阶段,这些国家治霾经验丰富,资金充裕,技术先进,需要充分利用,减少治霾弯路,并促进经济发展。4.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与经济粗放发展对应的是经济集约发展,区别在于经济集约发展已经主要不是靠要素投入驱动,而是主要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实现。19世纪后期,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实现了由主要依靠物资资本的积累和资源投入驱动向依靠人力资本积累和效率的提高驱动的转变,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兹涅茨(Kuznets)称这样的经济发展为“现代经济发展”,舒尔茨(Schuhz)认为:“技术进步来源于人力资本,即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不同,它乃是递增报酬的重要来源。由此可见,经济集约发展方式不是靠大量的能源投入,从而切断了污染排放源。因此,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要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大限度地推进城市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大气污染排放强度。
4.4 走新型工业化路线
实现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集约发展方式实施的路径是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率高的工业化。我国雾霾天气发生的城市主要在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依然坚持旧的工业化路线,一些城市热衷发展重化工业。因此,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路线,加大服务业的发展力度,加强与科学相关技术的应用,加强信息通信技术在生产、物流等领域的应用,使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建立在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减少经济发展对城市环境,特别是大气环境的影响。
4.5 走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城市发展道路
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尽快扭转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高排放、高污染的状况,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传统发展方式,从追求经济增速和规模转向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建设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生态健康的新型城市,在生产过程中实行清洁生产,在城市建设中进行生态化设计与改造,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中废物的循环利用,在消费环节倡导勤俭节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五、研究总结
总而言之,雾霾治理工作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做好雾霾治理工作,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今后工作中必须要注重经济的发展,同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要格外注重解决雾霾治理工作。雾霾治理的好坏对公众的生产、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体现,有利于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六、参考文献
[1]马莹.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沈阳.辽宁广播电视大学.2014 [2]郝婉琪.以经济角度谈雾霾治理[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15 [3]卢华,孙华臣.雾霾污染的空间特征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福建.福建论坛.2015 [4]聂莹.“雾霾”下的生态经济发展分析.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4 [5]谢丹,安焱家,徐莉莎.彻底治理雾霾,经济会降几个点?.新农村商报.2014 [6]王旭光.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探究.北京.汤森路透.2013 [7]许亚楠,马广奇.浅谈“雾霾经济”的得与失.陕西.陕西科技大学.2014 [8]马骏.治理雾霾:经济和金融政策的作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5
第三篇:乡村振兴发展建议
乡村振兴发展建议
(一)乡村规划先行,在分类指导上做文章。
要坚持以“多规合一”为引领,对全市农村进行深入调查,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按客观规律办事。在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群众发展意愿的同时,加强对村容村貌建设的管控,留住X特有的地域环境、历史人文特色和建筑风格,坚持保护、治理和建设“三位一体”,对村庄规划布局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完善总体和专项规划,实行分类指导,不搞大拆大建,不能千村一面,体现农村特色,将一张蓝图绘到底,建设好美丽新X。每年选定一批条件较好的村开展规划建设管理的试验示范,不追求固定模式,注重从细节入手,因村制宜,突出特色,追求个性,彰显魅力,打造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多元化乡村,体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建设一批山水人文特色的精品村,一片一片的推进,形成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片区。
(二)文化建设先行,在乡村文明上见行动。
要把文化建设充实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深层次挖掘村庄文化元素,提升村庄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旧建筑、古民居、老祠堂等,搞好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注意挖掘文化资源,利用好村里现有的文化阵地,传承文化,宣传文化,传播正能量,提升乡风文明程度;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宣讲、家风家训征集、晒晒我们的好家风、家风故事会等活动,以好家风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宣传活动,坚持“除陋习”、“树新风”相结合,从整治丧葬陋习入手,从禁止“黄赌毒”着力,向优秀传统文化借力,强化道德教育作用,加强孝善教育、家风教育,推进农村文明诚信建设,推进乡村文明大行动,力促移风易俗、乡风文明。
(三)产业优化先行,在转型升级上花心思。
要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亮点,走特色发展之路,坚持以文化为魂、以水系为韵、以花卉为媒、以投资为要、创新为最,大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使农业品牌成为“别人没有我有、别人有我大、别人大我好、别人好我精、别人精我极品、别人极品我唯一”。把产业培植当做美丽乡村发展的动力源,让X特色变为现实。要抓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养老、文化创意、文明公益等新型业态,并结合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全域旅游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形成全域化的旅游产品和业态,做好旅游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休闲农场、观光农业、特色民宿等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让农村产业的发展愿望变成现实;按照服务小农户、提高小农户、富裕小农户的要求,加快构建扶持小农户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小农户生产经营能力,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拓宽小农户增收空间,促进传统小农户向现代小农户转变,使小农户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
要以脱贫攻坚为契机,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美丽经济,有效解决村美和民富的关系,逐渐引导美丽村庄变“输血”为“造血”,促进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四)人才建设先行,在智力支持上下功夫。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参与。首先,优化发展环境。制定政策措施,提高待遇水平,解决后顾之忧,吸引各类人才到农村去。其次,大力培养乡土人才,通过制定一些务实、具体的政策措施,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引进大学生村官、在外就业的大学生、外出务工的人员、成功的本土企业家、退伍的老战士等回乡发展产业。第三,通过产业吸引人才,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支持,好的产业有丰厚的利润,就会吸引资金进入,人才就会随着资金流动而进入。第四,乡村振兴帮扶,机关单位、院校主动介入,结帮扶对子,对乡村振兴开展针对性指导和帮扶。第五,激发内生动力。通过教育、培训、宣传、典型引导、边干边学等方式,帮助农民增强生产、经营、管理的本领,提升参与村级事务决策、协商、监督的能力和水平,让广大农民群众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五)生态建设先行,在绿色发展上求实效。
要把农村垃圾、污水、绿化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环节抓实抓好;借鉴外地经验,开展农村五水共治、农村环境治理行动,围绕推行垃圾分类和建设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开展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污水能接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的,要接入污水处理管网进行处理;不能接入污水处理管网的,要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坚持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村庄绿化不但要搞森林围村,还要注意房前屋后、大街小巷、庭院内外的绿化美化。要加强长效机制建设,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加快推动农村生态立法保护;要筑牢基层治理的“底子”从禁止烟花炮竹燃放、秸秆焚烧抓起;建立“基层党建+综合治理”模式,实行发展联动、矛盾联调、治安联防、平安联创“四联机制”;加大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力度,倡导绿色生活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引导群众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第四篇:甘肃小麦生产技术发展现状及建议
甘肃省小麦生产技术发展现状及建议
杨文雄,杨长刚,王世红,柳娜,张雪婷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甘肃省作为中国小麦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的11个省份之一,其小麦产业生产技术水平在“十二五”期间取得长足进步,但相比其他10个省份仍有较大差距。本文在总结“十二五”期间甘肃小麦产业在优良品种选育、抗旱栽培技术研发以及综合技术集成等方面科技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十三五”期间甘肃小麦产业生产发展的技术需求以及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小麦;生产技术;建议;甘肃省
Development and Suggestions of Wheat Production Technology
in Gansu Province Yang Wenxiong, Yang Changgang, Wang Shihong, Liu Na, Zhang Xueting(Wheat Research Institut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730070)
Abstract: As one of the 11 provinces that have the wheat farming field of over 1000 mu, the wheat industry wheat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Gansu province has made remarkable progress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yet there is still a great gap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10 provinces.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Gansu province in the fine varieties selection, the research of draught-resist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 as well as the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 wheat industry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production development of Gansu wheat industry and policy suggestio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eriod.Key word: Wheat;Production technology;Suggestions;Gansu province
小麦是甘肃省最主要的口粮作物,种植面积曾多年维持在133.3万hm2左右[1-3]。近年来,由于种植业结构调整,其种植面积不断压缩,已低于100.0万hm2[1,2]。“十二五”期间甘肃各地认真贯彻国家及省上文件精神,加大小麦种植技术投入,积极选育高产优质新品种,大力推广先进栽培技术,以“稳面积提单产”的策略来确保主粮安全[4]。目前,甘肃省小麦单产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但受种植规模制约,总产仅约250.0万t,而甘肃省每年小麦需求量约450.0万t,自给率不到60.0%,供需矛盾十分突出[1,2]。总结甘肃小麦“十二五”生产技术投入水平、分析“十三五”生产技术需求态势对持续保障甘肃口粮供给安全具有指导意义。甘肃小麦生产特点
1.1 甘肃小麦产区生态生产条件
甘肃小麦种植区域大体可划分为陇东、陇南、中部以及河西等四大片区[3]。其中,陇南麦区年降水量550~650 mm,年均气温8.9~11.7℃,降水和热量条件较好,但地块小,坡地比例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瘠薄,机械化水平低。锈病和冬春干旱是限制其产量的主要因素。陇南是中国著名的条锈病的策源地和重发区,该区域条锈菌源头控制对保证中国麦区安全具有战略意义[5]。陇东麦区属黄土高原一部分,年降水量多为500~550 mm,年均气温8.5℃,≥10℃活动积温2600~3300℃,土层深厚、蓄水保墒性能好[6,7],地势较平坦,小麦机械化水平较高;但小麦返青至抽穗需水最多的3~5月降雨较少,越冬死苗较普遍。该区域晚春霜冻危害几率大;条锈病在流行年份可减产20%~30%,红矮病、黄矮病、暴雨、冰雹也时有发生。中部麦区冬、春小麦兼种,面积各约占一半,年降水约400 mm,年均气温7.3℃,旱情严酷,旱薄相连,旱寒同驻,山地比例也较大,机械化程度低,1/3的小麦可以利用黄河水、洮河水、井水灌溉。但旱地麦田产量低而不稳,一般年份单产仅1800 kg·hm2-左右。主要灾害是干旱、干热风和蚜虫危害。河西麦区降水仅有36~200 mm,主要依靠祁连山雪水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25-1)作者简介:杨文雄(1964-),男,甘肃会宁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小麦遗传育种及栽培方面的研究。E-mail:yang.w.x@263.net 灌溉,属绿洲灌溉农业区,以春小麦为主。该区域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机械化程度高,技术集成和规范化种植水平较高,是我国小麦高产地带,属于高产稳产区。主要灾害是干热风和蚜虫危害。
1.2 “十二五”甘肃小麦产量特点
“十二五”期间,甘肃小麦生产的总体特点是:面积在波动中下滑、单产在波动中提高、总产基本稳定。面积缩减的主要原因是压减了浅山易旱低产区、南部条锈病核心越夏区以及河西走廊灌区种植面积。“十二五”期间,小麦占甘肃粮食作物的面积比例为29.3%(27.9%~31.3%),总产比例为24.3%(22.3%~25.8%)。“十二五”期间,虽然全国小麦实现“十一连增”,但甘肃省上年和下年相比,5年中单产表现为“四年增、一年减”,减产年份为2013年。甘肃小麦75%分布在旱地,年际间单产的波动起伏首先与年际间的降水差异密切相关、其次与年际间气温、病虫发生情况、技术因素有关[7,8]。甘肃省地理气候复杂多变,同年份不同产区间气候条件也相差较大,因此引起年份间单产差异的气候因素较其它省份更为复杂[8]。“十二五”期间,甘肃小麦平均的面积、总产、单产分别为:80.1万hm2、269.4万t、3366.0 kg·hm2-。其中,面积以2011年最大(84.0万hm2),2013年最小(78.6万hm2),面积最大缩减率6.9%;单产以2011年最低(3171.0 kg·hm2-)、以2015年最高2-(3525.0 kg·hm),最大增产率11.2%;总产以2013年最低(258.0万t)、以2015年最高(277.0万t),总产最大提高率为7.4%。“十二五”甘肃小麦生产技术发展
2.1 优良品种技术
“十二五”期间甘肃共审定小麦新品种60个,而生产上应用的品种多达120个,但年种植面积超过0.67万hm2只有8个。其中,陇南麦区种植的品种主要有兰天、中梁、天选和川麦系列,陇东麦区主要有陇鉴、陇育、平凉和西峰系列,中部麦区主要有西旱、定西、永良、临麦和银春系列,河西麦区主要有永良、武春和陇春系列。冬小麦应用范围较大的是以兰天19、26为代表的兰天系列,春小麦则是以宁春4、39号为代表的宁春系列灌区品种和以西旱1号、2号为代表的西旱系列旱地品种。在优质品种方面,“十二五”重点推广应用的冬小麦品种有陇鉴301、兰天10号等,春小麦品种有宁春39号、武春3号等。甘肃是中国气候类型最丰富的省份,因此需要适应性多样化的品种支持,其当前种植品种推广中的突出问题为:品种多乱杂、利用技术体系不健全,加上受环境复杂多变影响,生产上仍以种植中筋或不能归类的品种为主,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比例不到30%[9,10]。2.2 栽培技术
2.2.1 抗旱节水栽培技术
“十二五”期间,甘肃在小麦抗旱防旱技术上,主要推广了各种覆盖技术、耕作纳雨蓄墒技术。主要技术如下:(1)覆盖保墒栽培技术。在地膜覆盖栽培方面,主要在旱地应用推广了全膜覆土穴播技术、全膜双垄沟二茬种植小麦技术和膜侧沟播技术。每年地膜小麦种植面积约20.0万hm2,其中2/3为全膜覆土穴播。在秸秆覆盖栽培方面,主要有休闲期阶段性覆盖技术、全程覆盖技术以及由甘肃农业大学于2013年研发的“秸秆带状覆盖技术”[11]。该技术利用玉米秸秆整秆、采取“种的地方不覆、覆的地方不种”,不减少播种量、局部密植,适用于年降水250~550 mm、[11,12]一年一熟的广大旱作区冬小麦和马铃薯种植。(2)工程抗旱技术。主要在旱地推广应用“梯田+水窖集雨+地膜+结构调整”的工程抗旱技术,通过拦水、蓄水、保水、用水等四大技术环节,形成了雨水拦蓄入渗、覆盖抑蒸、雨水富集叠加利用等一套比较完整的旱作技术路线,更加增强了应对干旱的主动性。全省工程抗旱技术应用面积约13.3万hm2。(3)灌区节水灌溉技术。灌区小麦在节水灌溉技术上,主要推广了免冬灌免耕覆盖节水灌溉、垄种沟灌、微垄沟灌、隔沟交替灌溉等四种节灌技术。“十二五”期间,通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灌区渠系水利用率由55.4%提高到61.6%,灌溉水利用率由48.2%提高到53.6%,灌溉定额约降低600.0 m3·hm2-,产值提高15.9%。2.2.2 播种技术
广泛宣传“七分种、三分管”理念,提高播种质量。主要推广了精量半精量机条播、宽幅精播、适期晚播、抗旱播种及穴播等技术。具体在水肥条件较好、群体较大、个体和群体矛盾较突出的高产麦区重点推广了精量播种技术和宽幅精播技术;在气候不稳定、土壤水肥和耕作整地质量较差的旱地麦田重点推广了半精量播种技术。宽幅精播技术较传统机条播技术普遍增产8%以上。而在山旱地用穴播代替条播和撒播,可抢时播种、提高出苗率,较条播和撒播增产5%~10%。此外,针对近年来秋冬季气温偏高,冬小麦冬前旺长影响安全越冬和正常生长的实际,推广了适期晚播,有效降低了条锈病秋苗发病和越冬死苗率。
2.2.3 科学施肥技术
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等重点环节,做到了测土到田、配方到厂、供肥到点、指导到户,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46.7万hm2,氮肥后移面积达到18.0万hm2,同时,通过种植绿肥、秸秆还田、高温堆肥等方法,努力增施有机肥。在旱地小麦,推广了适当增施磷钾肥技术,一般旱地小麦氮∶磷以1.0∶0.8左右为宜,增施磷肥在促根系、提高抗旱和抗干热风能力、促粒重的作用效果明显,能增产8.0%以上。同时,推广了弱苗田趁墒追肥、春季沟追化肥、秸秆还田、缓释肥、生物菌肥、生物精制肥等。2.3 耕作技术
重点推广少免耕、深耕和深松耕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保护性耕作面积每年达到6.7万hm2,深翻耕和深松耕面积达到33.3万hm2以上。同时,因地制宜的推广冬春季镇压的保墒提墒促返青措施,年小麦镇压作业面积达46.7万hm2以上。水地深松耕可明显增产5.0%~8.0%;旱地深松耕在没有春旱的情况下可增产5.0%~10.0%,在有较严重春旱的情况下则造成缺苗、减产。免耕可节省耕作成本,减少水土流失,但由于存在施肥、播种、耕作机械不配套等问题,要通过免耕实现增产,必须强化技术措施配套,否则增产比较困难。2.4 植保技术
针对甘肃主要病虫害,推广了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技术。对小麦主要病害条锈病白粉病,进行综合防控和源头控制。天水、陇南两市小麦条锈病核心越夏区,有计划地实施了药剂拌种全覆盖、退麦改种、播前铲除自生麦苗等措施。建立了监测预报、带药侦查、“打点保面”、化学除草的综合防控技术技术体系。同时全面实施小麦“一喷三防”,有效控制锈病、白粉病、蚜虫、干热风。2.5 防灾减灾技术
“十二五”期间,为及时了解各地墒情、苗情、长势变化和病虫草害,实行了关键时期旱情日报制度和苗情三天一报制,为各级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全省已研究建立小麦苗情监测体系,选择区域特征明显、代表性强的17个县区建立监测点,配备自动化监测设备,提高了苗情监测的科学性、指导性和时效性。同时,同气象、水利等部门的合作,加强对干旱、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适时启动应急响应,提早做好抗灾救灾的资金、物资和技术准备。全省扩大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范围,将小麦、马铃薯、玉米等主要作物纳入保险范围,创新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提高防范自然风险的能力。大力推进科学抗灾,在关键技术管理节点和时段,组织干部和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对重点产区和受灾地区包片蹲点,率先落实抗灾增产技术,适时开展示范观摩,采取多种形式,搞好技术培训和咨询,指导农民因时、因地落实抗灾增产技术。2.6 技术集成
重点结合高产创建活动,推行高产高效、节本、省工、省肥、节水技术的高效集成应用,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十二五”期间,每年落实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40个左右,其中每年平均冬小麦22个,春小麦18个。小麦高产创建专家组专家分片包干,为指导小麦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小麦高产创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根据甘肃省2012-2014年小麦高产创建结果,旱地高产创建田3年平均产量为4483.5 kg·hm2-,较一般田增产30.9%;灌区高产创建增产750.0~1050.0 kg·hm2-,增产率普遍10%以上。“十三五”甘肃小麦生产技术需求
基于甘肃自然条件和环境资源禀赋,综合考虑影响小麦生产的各种因素,今后甘肃小麦生产的总体思路是:稳定种植面积,主攻单产,兼顾优质,增加总产,确保粮食和生态安全。3.1 增加面积技术
甘肃小麦山塬旱地目前撂荒比例较大,这些区域既不适合种植玉米和马铃薯等效益较高作物,也不适合发展林草等生态、饲草作物,小麦是唯一适应种植作物,应该采取政策扶植措施,鼓励农民种植小麦。在继续调整结构、缩减水肥和交通、立地条件较好川塬区原小麦面积同时,应该保证旱薄地小麦面积不下滑,维持80.0万hm2小麦口粮面积的红线。3.2 提高单产需求技术
甘肃小麦产区气候干燥,降雨不足,许多保灌区受水资源短缺或季节性供水紧张的影响已变成非保灌区,高产难以继续维持;受水土流失影响、土壤瘠薄,旱薄相连,有机质含量低;冬季寒害较重,夏季干热风危害频繁;冬小麦条锈病危害较重,局部灌区次生盐渍化危害严重。小麦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稳定小麦种植面积,主攻单产,兼顾优质,增加总产,确保粮食安全。重点发展的技术如下:
3.2.1 覆盖保墒栽培技术
在年降雨量500 mm以下的旱地麦区重点研发推广“一膜两用、多茬种植”和“秸秆带状覆盖栽培技术”,在保墒的同时对生育期降水的高效蓄集和利用,实现小麦增产的增墒、增粒、增粒重和增肥效。“一膜两用、多茬种植”主要采用全膜双垄沟玉米的旧膜,接茬种植小麦,地膜多茬利用年限不超过两茬,以便田间残膜地清除。同时,覆盖地膜厚度应达到0.01 mm,残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严格控制地膜污染。“秸秆带状覆盖栽培技术”经过多年试验表明[11,12],在旱地冬小麦和马铃薯种植中增产效果显著,与目前主推的覆膜技术产量相近。该技术优点是利用秸秆覆盖,降水入滲率高,且覆盖秸秆经风化腐解后可轻易地旋耕打碎还田,利于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结构,可是实现用地养地有机结合,避免地膜栽培的“白色污染”,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该技术实行一次覆秆,2~3茬利用,利用方式主要为:小麦-小麦-马铃薯,多茬利用后,旋耕秸秆还田,实现小麦和马铃薯合理轮作,用地养地结合。
3.2.2 农机农艺有机结合技术。研发与新耕作栽培技术相配套的轻简实用中小型机械和相关产品,开展水分高效利用技术及相关机械与产品的示范推广。主要包括适合甘肃山塬旱地小麦的中小型收割机、秸秆带状覆盖技术配套的小型覆秆及收割机械、一膜两年利用适用的播种和施肥机械的研发与推广。
3.2.3 优良品种选育与合理配置
在降雨400 mm以下旱作区应选育抗旱性较强、耐青干、中高秆(90 cm)品种;降雨400 mm以上地区注重选用对条锈病、白粉病抗(耐)性较强、抗旱性适度、丰产性较突出、抗倒伏的品种;河西走廊灌区春小麦应注意选择中早熟、抗干热风、抗倒伏品种;沿黄灌区春小麦应注意选择抗锈、抗白粉病、抗倒伏、耐盐碱的品种。灌区小麦要求株型较紧凑、在河西走廊灌区株高不宜超过85 cm、其它灌区不宜超过90 cm。
在注重高产高抗优质品种选育的同时,加强选育适用不同加工要求的优质品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在提高或维持现有单产的基础上,选育和引进筛选出适合于制面包的强筋力硬红(或硬白)小麦品种。要求蛋白质含量在15.0%以上,湿面筋含量30.0%以上,面团稳定时间8.0 min以上。(2)选育和引进筛选适应半湿润地区种植的、适合制作糕点、饼干或啤酒的软质小麦品种。要求蛋白质含量低于9.0%,湿面筋含量28.0%以下。(3)发展适合甘肃旱地种植的高营养、强筋力的硬质小麦,要求蛋白质含量17.0%~20.0%、赖氨酸含量0.4%以上,湿面筋含量42.0%~50.0%以上。品种用途有三:一是生产高营养的面粉,形成西部旱地特色产品。主要用于制作兰州牛肉面、北方拉条、大饼;二是用作优质配料,以突出的高蛋白、高面筋、高赖氨酸兑配品质不良的小麦,以生产优质专用粉;三是如果制面包品质优良,可生产面包专用粉。前两者是主要目标。
3.2.4 播种技术
种好小麦是丰产稳产的关键和成功经验。要牢固树立“七分种、三分管”的理念,提高播种质量。首先,立足常年抗旱,在干旱年份,主要推广找墒播种(即深种浅盖)、镇压提墒播种、等墒播种、造墒播种等抗旱播种技术。其次,在水肥条件和机械作业条件较好的陇东、陇南、中部旱作麦区,重点推广半精量机械条播技术;在灌溉麦区和年降水600~650 mm、水肥条件较好的旱作川塬区,重点推广以宽幅精播技术为主的精量机械条播技术;在陇南山旱地撒播种植地带,逐步示范推广穴播技术。最后,在冬小麦产区,继续推广适期播种技术。避免过早播种或越播越晚,争取一播全苗、提高播种质量,实现冬前苗全、苗匀、苗壮,减少生长冗余和生长过弱,搭好丰产架子。
3.2.5 病虫防控技术
以药剂拌种和抗病品种选用为重点,建立生育期及时监测防控技术体系。重点做好小麦条锈病、蚜虫、红蜘蛛等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和综合防治,锈病易发区继续推行药剂拌种全覆盖工程。扶持建立反应快速、执行有力、运转高效的病虫害专业化防控队伍,建立“公共植保”和“绿色防控”的模式。
3.2.6 中低产田改造技术
以坡改梯和新增灌溉面积为重点,加强农田渠系道路的建设与维护,继续发展集雨补灌和农作养地技术。甘肃小麦生产的政策建议
4.1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甘肃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口粮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小麦产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小麦生产的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建立小麦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和目标责任制;完善考核机制,制定科学的考评办法,把小麦生产纳入各级政府考核范畴,调动地方各级政府抓好小麦生产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协调发改、财政、农牧、水利、国土、扶贫等有关部门,进一步整合项目资金、协作配合,形成齐抓共建的良好工作机制。4.2 落实惠农政策,确保农户受益
各级农业部门要广泛宣传国家和甘肃省发展粮食生产的强农惠农政策,确保各项政策不折不扣宣传到户,落实到位。重点落实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政策,使有限的资金发挥聚集效应,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同时,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4.3 强化物资保障、严格农业执法
多方筹措资金,进一步探索建立涉及财政、社会、农民的多渠道、多层次的农业投入机制。各市(州)、县(区)财政要加大对小麦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有针对性的提高重大技术补贴标准和新型农机具购置补助标准;增加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和栽培新技术研发的投入,强化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商品粮基地建设和产业化开发的扶持力度,确保全省小麦产业健康发展。同时,各县(区)要制定相应物资管理制度,对省上统一下达的地膜、农机具和肥料等物资,要切实加强管理,健全档案,本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以村为单位分户造册,张榜公布,并以户为单位发放物资供应卡,由农户在册卡上签字,确保物资入村到户。对配发的大型机具由县(区)农技中心登记造册,组建机械作业队,或安排到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加强管护,统一调配使用。4.4 科学制定规划,统筹协调发展
各县(区)要严格按照全省小麦产业发展意见,制定适宜本地区的小麦发展规划,确定适宜种植区域,明确主推品种和配套栽培管理技术,对先进实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走良种良法配套,农艺与农机结合之路,特别要把节水省肥减药、绿色安全生产、覆盖栽培、秸秆还田、氮肥后移、机械化作业、良种繁育、统防统治等技术组装配套,集成应用。同时,要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夏秋作物比例,推进科学合理的结构调整,实现优化的结构布局。4.5 开展宣传培训,强化技术指导
小麦主产区要围绕小麦核心技术,切实加大宣传、指导和技术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全程技术指导。要积极引导、培育和扶持小麦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探索构建围绕新型主体的“品种统一、物资统供、病害统防”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省、市、县、乡技术部门要积极开展不同层次、不同重点、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确保先进实用技术进入千家万户,深入田间地头,为小麦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 化青春, 杨文雄, 袁俊秀.甘肃省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 2016,(5): 64-66.[2] 杨文雄.中国西北春小麦[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6.[3] 杨文雄.甘肃小麦生产技术指导[M].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4]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小麦分册)[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6.[5] 常宏, 吕小瑞.甘肃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发展, 2015,(4): 45-46 [6] 张茂康.甘肃土壤[M].农业出版社, 1993.[7] 甘肃农业科学院.甘肃省小麦区划[M].兰州: 1987.[8]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中国小麦品质区划与高产优质栽培[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2.[9] 杨祁峰, 柴宗文, 李福, 等.甘肃省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 2008,(7): 45-47.[10] 牟丽明.甘肃省小麦生产及新品种选育繁育问题探析[J].中国种业, 2012,(4): 32-33.[11] 柴守玺.一种旱地秸秆带状覆盖作物种植新技术[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4, 40(5): 42.[12] 韩凡香, 常磊, 柴守玺, 等.半干旱雨养区秸秆带状覆盖种植对土壤水分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 24(7): 874-882.
第五篇:甘肃消防精神论文
浅谈如何践行好“甘肃消防精神”的伟大的精神内涵 人的行动是靠思想去决定的,有了好的思想才会去付出好的行动。我党我军就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指导革命,克服了党内的右倾投降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取得了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蒋介石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的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今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我们消防部队就是在这样一支强大的思想大河里不断的进步成长。甘肃消防精神“艰苦创业乐于奉献,求真务实勇于拼搏,励精图治善于创新,至诚无畏敢于超越”,正是甘肃消防事业的灵魂之所在。甘肃消防精神,为甘肃消防部队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是一支地处西北的消防部队,基础建设薄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是制药我们发展的主要屏障。但这只是客观的因素,在我党我军最困难的时刻就是靠着强大的“红色精神”战胜了种种困了,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甘肃消防精神就是红色精神的一种传承,“艰苦创业 乐于奉献,求真务实 勇于拼搏,励精图治 善于创新,至诚无畏 敢于超越”,正是在提升官兵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建设消防部队的本色工程。
“艰苦创业 乐于奉献”是践行“甘肃消防精神”的前提。甘肃消防精神是在甘肃消防事业六十年来发展壮大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是按照胡锦涛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因地制宜建设甘肃消防部队的思想灵魂,是全省消防部队历经锤炼、精心培育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引领甘肃消防事业发展前进的精神旗帜,其内涵丰富,寓意深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地域特点和现实特色。军人事业是在奉献中成就的,军人价值是在奉献中实现的,军人光荣是在奉献中赢得的。通过学习,坚定了官兵理想信念,增强了献身消防事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内植于心、外践于行,忠诚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
“求真务实 勇于拼搏”是甘肃消防精神的关键。搞好服务是干好工作的内在要求,对上要“多请示、多报告”,横向要“多商量、多沟通”,对下要“多关心、多支持”,真正为战士办实事、办好事。通过学习,官兵把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作为事关服务人民的重大任务,以为民服务为平台,开展诚信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争当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勇于进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务虚功,不说
虚话,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努力用实际行动践行甘肃消防精神,打造一支为人民服务的陇原消防铁军。
“励精图治 善于创新”是甘肃消防精神的核心。其内涵是树立坚韧、自强、卓越的坚定信念。作为甘肃消防部队的每名官兵,都要振奋精神,想办法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创新是一种精神,是我们时代鲜明的特征。无疑,理论需要创新,制度需要创新,科技需要创新,方方面面的工作都需要创新,因为创新是我们进步的灵魂。但是,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是轻而易举、唾手可得的事情。我们既要勇于创新,更要善于创新,为创新而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不断积累,使创新成为厚积薄发的产物。善于创新不易,善于创新更难。善于创新,就是要培养和树立创新的观念、创新的勇气和创新的精神。善于创新,就是要通过刻苦学习和实践锻炼,努力提高创新能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至诚无畏 敢于超越”是甘肃消防精神的目标,在这个被信息化充斥的时代,消防部队也不得不重新考虑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这样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消防部队只有具备坚强不息、英勇顽强的大无畏精神才能更好地完成人民赋予的职责。就是要通过训练和实战,不断锤炼广大官兵的钢铁意志
和战斗作风,培养大无畏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在工作中坚决摈弃等靠思想,负重拼搏、攻坚克难、锲而不舍、永不退缩、自强不息、敢于胜利;在完成好各项防火灭火、抢险救援各项工作任务基础上,以超常的工作力度、超常的发展速度、超常的落实程度,不断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迈进,不断朝着更远的目标攀登,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创造一流业绩,全力推动甘肃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争先。朱德曾经指出:“我们练兵带兵在各方面都要以身作则”,“军官以身作则,与士兵同甘共苦。只有能代表士兵的利益,能体贴士兵疾苦的军官,才是一个好的军官”。这就明确地要求我们基层干部尤其是政治指导员要严以律己,身体力行,身先士卒,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建立起带兵的权威。干部是军队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是军队建设的决策人和带头人。干部的表率作用,是最有说服力的管理;干部的模范行动,对部属是无声的命令。毛泽东曾经强调指出:“干部要处处以身作则,做战士的表率。这是做好管理教育卫作的重要因素。作为干部必须是执行纪律服从命令的模范。”在我们的平时管理和教育中,既要言传,更要身教,两者缺一不可。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干部以身作则,可以收到行政命令或单纯言教所收不到的效果。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群众对干部总是要听其言、观其行的。中队长和指导员不以身作则,就带不出好兵来;领导干
部不做出好样子,就带不出部队的好风气,就出不了战斗力”。干部的坚韧、自强、卓越的坚定信念必然会带动战士的士气和精神,必然会促进工作的进展,所以说树立至诚无畏敢于超越的坚定信念相比较战士而言,对于干部更重要!
甘肃消防精神的确立,是甘肃消防全体官兵的呼唤,是甘肃人民的期待,也是甘肃消防部队不断提升战斗力增强同火灾和各种灾害事故现实斗争的需要。甘肃消防精神必将极大地激发全省消防官兵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热情,必将极大地促进甘肃消防部队向着又好、又快、又强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