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乡村建设论文

时间:2019-05-12 05:48: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乡村建设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乡村建设论文》。

第一篇:2012乡村建设论文

农民负担十分繁重,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前。大多数农村居民的税负都远远逾越其经济接受能力,农民拖欠、尾欠税费和摊派现象就变得越来越严重。由于税费按期完成能获得奖励,村干部为了完成任务,大举借债垫付税费款。之后的税费改革,虽减轻了农民负担,但同时也导致基层政府用来维持日常工作正常运转的可用资金减少。要解决农村发展问题并维持乡村政权组织的正常运作,还得靠借债 有必要对乡村债务的涵义、发生的原因及形成各种因素进行理性分析,论文摘要】日益严重的乡村债务问题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一大障碍。为了有效地化解乡村债务。并探讨和研究解决乡村债务问题有效途径。

论文关键词】乡村债务;梳理;战略

一、引言

国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农民负担重问题逐渐得到缓解。但农业税的废除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却加剧了乡村各级政府的收支矛盾,多年累积的乡村债务极其尖锐地凸现出来,使乡村各级政府陷入债务困境。日益严重的乡村债务已经成为我国农村面临的一个突出政治经济问题。

二、乡村债务的涵义

指乡村中一方当事人负有在将来某个时间向另一方当事人支付现金(包括存款)或商品、劳务的义务。就本质而言,乡村债务。牛竹梅认为乡村债务既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关系。也是一种法律行为或法律关系,这种行为或关系具有相对性、强制性和有偿性特征。关于乡村债务的外延,乡村债务应包括乡村范围内(即介于乡村之间由多层次的集镇、村庄及其所管辖的区域组合而成的空间系统内)所发生的一切债务,乡村范围内的乡镇政府、乡镇经济组织(包括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联合经济、股份制经济等各种经济类型的乡、村两级经济组织,家庭经济也包括在内)之间及其与国家、金融机构、国有企业等单位在发生经济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债务的总和。

乡村不良债务形成机制的根源是农村的行政体制呈现了重大问题,乡村债务有良性和不良之分。主要表示在上级政府对于乡镇工作干预过大,乡镇围绕上级政府各种指令转,为完成超出正常资源范围的指令,乡镇领导拆东墙补西墙,造成债务雪球越滚越大。乡村债务问题一头连着集体,一头连着农民,乡村集体举债办事业形成的债务农民不认可,乡村集体欠农民的债务又还不上,严重影响了集体经济组织的号召力。这直接关系到农村改革效果能否巩固和向纵深推进等全局性问题。

一直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从消费水平来看。城乡居民的差别存在不时扩大的趋势。改革开放之初,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别有所缩小,但是自1985年以后又呈逐渐扩大之势,1994年差距高达3.50倍。1994年以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别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1999年达3.53倍①。国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使得城乡存在巨大的发展差异,而且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运行体制。外表看来,乡村债务是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组织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反映,实际上,这里面既有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方面的因素,也有政治制度安排不合理等方面的原因。

三、梳理乡村债务的成因

国乡村经济基础基本上处在同一水平线上,1978年以前。几乎不存在乡村债务。但在20世纪80年代后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废除了人民公社、建立了乡镇一级政权,大力发展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同时,乡村两级债务开始滋生蔓延。

一)事权与财力不对称导致基层政权组织大量欠债

强干弱枝”政策导向下,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使中央和地方政府权力得以重新划分。财权不时上收,而事权却层层下移,导致基层政权组织履行事权所需财力与其可用财力极不对称。上级财政集中度提高的同时。各种升级达标的指令性目标又不时地下达到乡村,并要求乡村出资,其中很多远远超出了乡村政权组织的实际接受能力。为了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指令性任务,乡村自愿借债。另一方面,从目前我国政治体制方面的制度安排看,乡村政权组织在行政上受上级政府的管辖,因而往往以服从上级政府而不是辖区内农民的意愿为主。这就导致上级政府摊派的大量事务,无论是否适合外地实际情况都必须完成。财力缺乏的情况下,乡村为了完成任务只好借债。

二)盲目投资兴办乡村企业形成不良债务

经济增长逐渐成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的核心指标。大力兴办乡镇企业的浪潮下,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很多地区的基层政权组织直接从事经济活动,兴办了大量的乡级、村级企业,几乎是乡乡办厂、村村冒烟。如果企业能够赢利,当然是一件好事,不存在债务风险。但是从实践来看,乡村兴办的企业往往属于竞争性行业,重复建设较多且受到资金、市场的限制,加之技术落后,缺乏管理经验,多数都以失败告终,使乡村加重了债务负担。

三)兴办公益事业是形成乡村债务的主要原因

很多乡镇不切实际地大搞政绩工程、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包括乡村学校、道路、植树造林、医疗卫生建设等)向上级争取资金比较困难、向农民只能筹资到有限资金的情况下,农村税费改革前。资金缺口只好通过举债来弥补,因而欠下债务。根据陈文胜对湖南省129个乡镇的百题问卷调查资料显示南方某镇,本世纪初期仅教育一项,镇财政就下欠了292多万元,当时仅建校和危房改造就投入了500多万元,向农民集资实际收上来的只有78多万元,加上向上面争取的资金和向社会募捐共计不到200万元,还有农民欠交而形成教育附加缺口。

四)乡村机构庞大、人浮于事造成乡村负债

供养人员不只有乡镇政府在编和不在编的工作人员,乡村负债也与乡村机构庞大、财政供养人数众多有关。而且还有村庄层面的村组干部。1984年,乡体制恢复之初,大多数乡镇工作人员仅有20人左右。1988年前后实行了重大改革,下放了一大批县直属部门归乡政府管理,造成人员过度增长。由于人员增长逾越财力增长,导致人头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增大,以致呈现了90年代财政支出的绝大部分被用于人头费的现象。当收入缺乏于弥补支出时,便形成负债。另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村干部人数380多万,村民小组干部人数自然就更多了如某地区乡村两级在这方面的债务额为2000多万元,这个数字不算小。这充分说明基层政府机构和村组干部人数严重逾越实际需要。

五)乡村财务管理混乱也是负债的重要原因

财务不公开、账目混乱等现象在乡村普遍存在由于管理与监督的缺位,乡村财务监督与管理缺失。导致乡村不合理的支出不时发生,这也是乡村债务形成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示在乡村财务管理不规范,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开支随意性很大,不能有效控制乡村财务收支,致使不合理开支逐年增加,如吃喝招待费、超标准租车、公款旅游屡禁不止,盲目追求高消费,建豪华办公设施、违规建造住宅等。这些情况直接导致了债务形成。

六)农村税费改革在一定水平上加重了乡村债务

乡村基层组织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乡村经济发展、危及乡村社会稳定、影响政府形象、影响乡村干群关系的一个突出问题。财政部财科所研究员白景明曾做出估计:全国乡村债务总额不会低于6000亿元。如果采用高值推断,国乡村债务问题普遍且日益严重。全国可能突破一万亿元,乡村债务占我国GDP比重在已经接近10%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在30%50%之间,乡村债务总额负担实际上已逾越临时建设国债负担。国乡村两级组织的巨额债务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包袱。巨额债务缠身,使乡村基层政权的建设与发展滞后,一些地方甚至连基本的运转都不能保证;大量的还本付息,不可防止地要挤占农村建设资金,加重农民负担;有利于乡村的社会稳定;乡村财政入不敷出,很多工作没法展开,包括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政府的基本职能得不到发挥等。高额的乡村债务阻碍乡村的治理与发展,可以说,乡村债务问题已经到刻不容缓、必需解决的时刻了

致使乡村领导敢于大量借债 七)举债收益大于本钱。

通过举债可以在短期内取得政绩,从举债的收益来看。可以完成上级下达的指令任务,可以在群众中树立领导的威信。而从举债利息来看,按现行惯例乡村负责人举债无法律本钱。即使借债要还,但只要任期已满还债压力自然由下一任领导承担,把“政绩留给自己,把债务留给下任”新官不理旧账”成为潜规则。且上级对基层干部的政绩考核规范往往只重视发展不管采取什么方式,能够把GDP搞上去就是成果,化债消极,负债膨胀,导致债务“雪球”越滚越大。且在基层民主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乡村举债往往是主要领导说了算,举债的决策利息低下,所以,乡村干部会选择借债完成任务。

四、乡村债务化解战略

一)明确目前乡村债务的特征及状况

其特征表示为总量巨、范围广、增速快、危害大等。从资金来源看,乡村债务是社会转型效应与制度失范的产物。债权人逐渐转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个人;从地理分布看,地区间的分布很不平衡,中西部农产区由于收入有限,负债面较大,东部发达地区由于各项事业起点较高,负债额较大;从债务用途看主要转向非生产资金为主,从结构看不良债务逐步上升,从负债额增长看,20世纪90年代以后乡村债务增速不时加快,但近年来增速已有所放缓。乡村债务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应区分乡村债务的良性和不良之分。发展农村经济并不是完全不能举债。关键是要看所举借债务的用途是否合理,规模是否适度,否能带来效益及是否有偿债能力。

二)理清化解乡村债务的正确思路

解决乡村债务问题也要从存量和增量两个方面入手。对乡村存量债务要分清哪些是良性债务、哪些是不良债务。并针对现存规模巨大的不良债务,乡村债务包括存量债务和增量债务两个部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尽快予以化解;关于化解乡村不良存量债务的具体方式,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如谁举债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如由各级政府分别承当、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比方:对于发放乡村干部工资、报酬形成的债务,应由县乡财政在新增财力中专项安排,分期归还,再如,对于公益事业形成的债务,应由各级政府合理承当,采取中央安排专项,地方财政列入预算,有计划分年度偿还;区别轻重缓急,先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欠债问题,对乡村存量债务进行债务重组等等。对于良性债务,则有必要而且应该让乡村继续持有,以便让这部分债务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相关建议

1.严控乡村不良新债的出现与逐步消解历史旧债

不能因此就认为,虽然目前存在数额巨大的乡村债务。乡村债务具有合理性。因为在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尚不完善,科学地方债务管理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乡村政府要抑制不良债务的增加。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以相关的硬约束”来阻止乡村不良债务的进一步增加。同时,中央政府要制定一个逐渐减少乡村不良债务的时间表,加快化解乡村不良债务进程。当然,今后一段时间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建立,可以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科学规范的地方债务管理体系建立起来以后,允许乡村根据具体情况适量举债,并从国家政策方面对乡村债务的良性循环作保证。

2.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将乡村债务纳入审计监督范畴

因此各地乡村应建立健全有关财务制度,许多乡村债务是由于财务制度不健全和管理不善造成的糊涂账。做到财务公开,账目清晰,强化监管,防止账目混乱造成不必要的债务纠纷。乡村各级政府还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明确个人责任,并把化解乡村债务作为考核乡村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使其

对不良债务付出代价;实施干部离任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乡村领导离任时,必需对其在任期内的债务进行审计,将审计结果作为其能否继续使用及升职的依据,积极研究创建适合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政绩评价指标体系,完全根除各种乡村不良债务的呈现。

五、结束语

扩大偿债资金来源 3.大力发展乡村经济。

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化解乡村债务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即“发展”才是硬道理。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推进各项农村经济改革,提高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收入,从而间接增加乡村财政收入,为债务归还打下坚实的基础;归还乡村债务,乡村主体必需自强实力。要引导乡村依托外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当地经济,兴办服务实体,壮大经济实力,提高乡村集体化债能力;要抓好一批竞争力强、税收含量高、发展后劲足的财源项目,着力夯实乡村经济发展基础,才干完全化解乡村债务问题。

文章转载网http:///希望能帮助下大家

第二篇:美丽乡村建设论文

关于美丽乡村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

【内容摘要】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是优化农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结合我县实际,必须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强化农村社会治理,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着力打造生产发展、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宜居、宜业、宜游、村美、民富、人和”的美丽乡村,进一步提升崇明生态岛建设品质。打造“美丽乡村”是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需要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

【关键词】制度 长效管理 美丽乡村建设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号召,为深入推进崇明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升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建设的内涵和品质,促进生态岛建设上一个新台阶指明了方向。自2007以来,崇明县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总投资累计超过40亿元,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农村的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服务功能得以完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得以改善,农村民主管理水平得以提高,为美丽乡村的后续建设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美丽乡村是一项民心工程,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是工作得到落实的保障,直接影响着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效。下面,笔者就如何加强制度建设,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于美丽乡村建设谈些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主导有余,其他力量参与不足。美丽乡村建设中,村级规划、决策大多由村委会少数人说了算,乡村建设也主要采取传统的行政动员、运动式方法,这就导致决策规划视野狭窄,市场机制引入不足,社会力量参与不够,尤其是农民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调动和发挥,部分群众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政府的事,存在“等、看、要”思想,甚至出现“干部热情高,农民冷眼瞧,农民不满意,干部不落好”的情况,农民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二)组织协调有待加强,部门间合力联动不够。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具体实施中,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间明显存在合力联动欠缺的现象。如在清理河坡违建行动中,水务局要求禁止河坡一米内种植农作物,防止河坡坍塌,村民提出由上级部门统一种植树木,这样既美观又能防止水土流失。水务局答复这是绿化市容局的职责范围,需要村委会自行与其进行沟通。

(三)重建设轻规划,设计近乎趋同。美丽乡村建设涵盖面广、类别众多、建设周期长,且每个村的实际情况各有差异,这就需要在统一规范管理、建设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一村一品”、“一村一景色”差异设计。然而在建设实践中,各村注重硬件设施建设的多,软件建设少;同质化建设严重,特色化建设不足。

(四)治理机制长效不足、监督管理有待完善。一是资金问题。虽然目前对农村地区环境管理有专项资金规定,但是只涵盖了河道保洁、农村公路保洁,而对于村级项目后续长效管理、养护资金却未纳入其中,例如:泯沟绿化后,河坡草坪清理杂草费用、太阳能路灯长期维修费用等,增加了村级财政负担和心理负担,使美丽乡村建设由好事变成了坏事。二是监督考核问题。目前对各村的考核的手段仅限于一次性的实地查看及台账资料的翻阅,对“村美”的持续发展缺少长期的跟踪,对“民富、人和”的目标达成难以进行有效的评估。

二、美丽乡村建设要妥善好处理几种关系

(一)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之间的关系

建设美丽乡村,政府是主导,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人,政府的主要作用是编规划、给资金、建机制、搞服务,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强迫命令,要通过构建村民民主参与机制、自治机制等,使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决策主体、建设主体、监督主体、维护主体。

(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 美丽乡村建设单靠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也是不能持久的。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财政奖补资金为引导,鼓励吸引工商资本、银行信贷、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农村筹资筹劳,政府财政奖补、外来资本投入、社会捐赠捐助”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

(三)处理好统一规划管理与差异设计的关系 统一规划管理是指对规划编制、资金项目规范管理、监督考核等一般性的统一顶层要求,同时,又要考虑到各村情况千差万别,必须因地制宜,尊重差异,鼓励特色设计,发挥各村优势。

(四)处理好牵头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美丽乡村建设是各级各部门的共同责任,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党委政府牵头部门要发挥好统一组织协调的作用,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形成建设合力,把各种分散在各个部门中的惠农资金、力量统一整合到美丽乡村建设平台上,提高办事效率效益。

三、加强崇明美丽乡村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强化部门联动,整合各方力量资源

1、加强组织协调,构建部门联动机制。美丽乡村建设中,各相关部门要制定明确的权力清单,做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同时,牵头部门要做好统筹规划,整合好各职能部门的资源,加强组织协调,构建部门联动机制,全力为各村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实现村庄环境整治“规划一张图、条块一盘棋”。

2、积极探索建立市场化、社会化机制。建立有效的引导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结对帮扶、捐资捐助和智力支持等多种形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对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些具体项目(如乡村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的实施,要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方式,交由企业和市场去运作,最终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

(二)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探索村级经济发展新模式

1、建立村民民主参与机制。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农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增进农民民生福祉。因此,从规划、建设到管理、经营,自始至终都要建立农民民主参与机制、村务公开机制,使政府、村级规划建设的美丽乡村和农民心目中想要的美丽乡村相统一,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切实调动农民参与建立的积极性,让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可出台一些奖励制度,加大对五星级文明户等奖励力度,适时推出“美丽家庭”等各项评比活动,增加群众自觉参与的热情。

2、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可通过“村规民约”等载体,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对乱倒垃圾、乱建坟墓等违反规定的家庭予以经济和精神处罚。通过一段时间的密集监督和惩戒措施,逐步改变村民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建立村民督察队,通过群众管群众的方法推进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治家园建设。

3、探索村民参股运作机制。探索引导村民股份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把土地、资金、劳力这三个生产力要素整合起来,做到土地入股——地生钱,资金入股——钱生钱,劳力入股——力生钱,农民家家有资本,户户成股东,人人有股份,年年有分红,使美丽乡村真正变成老百姓共同的奋斗目标、致富家园。

(三)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1、立足乡村特色,进行分类制度设计。在中央对美丽乡村提出的“五美”(环境之美、风尚之美、人文之美、秩序之美、创业之美)要求基础上,注重规划引领,立足乡村特色,编制村庄规划。各乡镇、村根据各自特点,编制镇域规划,开展村庄风貌设计,着力体现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按照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居则居,宜文则文的原则,将建制村分类规划,分为特色农业村、休闲产业村、综合发展村等类别,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品牌建设。

2、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建议在已有专项资金规定的基础上,研究并完善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专项基金,将项目建设后续管理、维护资金纳入其中;对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的监管,要完善专款专用、专户拨付、专户报帐的核算体系,切实规范报账制度,严禁建设资金挪作他用;以乡镇报账为主体,建立健全县级专户拨付、镇级报账和村级台账的核算体系,并规范总账、明细账、分户账和凭证管理制度,做到账证一致、合法有效。

3、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建立平时不定期督查、年末考核验收的监督机制,完善部门、乡镇工作考核办法,细化考核指标,使各项工作具体化、责任化,并通过网络平台和村务平台进行公开,注重广大村民的监督,确保“美丽乡村”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第三篇:论文:美丽乡村建设研究(推荐)

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以象山县雷港村设计为例

摘要:

关键词:美丽乡村、休闲农业、一、概念引领

(一)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何为“美丽乡村”,从字面上理解,即“美丽+乡村”,美丽是乡村的形象展现,乡村是美丽的具体物化内容。“形象也是生产力”,一个乡村良好的形象,对于自身及其所在的地区,都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它不仅能折射出乡村本身的魅力和吸引力,同时能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辐射力,成为扩大对外交往、吸引投资和游人的“金字招牌”,是可以转化为有形财富的巨大无形财富。同时“美丽乡村”不只是外在美,更要美在发展。要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财收入,进而更好地为民办实事,带领农民致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向更高层级迈进,真正成为惠民利民之举。

引入雷港村、、、、、(二)休闲农业概况及发展前景

休闲农业也称观光农业、旅游农业,是以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家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为资源条件,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教育、娱乐等多种服务的农业经营活动。从农村产业层面来看,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三产业(旅游及服务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也是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多功能的现代农业。

休闲农业发展 国内:(1)起步阶段:19世纪50年代,代表:法国巴黎贵族返乡游;意大利成立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

(2)发展阶段:二战后,特点是观光农园。

(3)扩张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具体表现为休闲项目加入农场、庄园的规划,观光休闲农业繁荣。

(4)成熟阶段:80年代以后,度假农庄、教育农园、市民农园等兴起。国际:2013年3月26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场交流会在南昌举行,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局长张天佐介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拓展了农业功能,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正成为繁荣农业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拉动国内消费和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目前休闲农业发展的模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连片开发模式、“农家乐”模式、农民与市民合作模式等。以象山县雷港村为例。。发展前景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产业,兴起于2o世纪3O~4o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随后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目前,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休闲农业己经进入其发展的最高阶段一租赁。而我国的休闲农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虽然发展前景较好,但是,经过20多年的建设,其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产品、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竞争力,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不相适应。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一个乡村大国,发展休闲农业具有优越条件:一是中国农业自然环境优美,景观类型多样;二是农业资原丰富,农业类型多样,地区特色显著;三农业历史悠久,农耕文化丰富;四是农村民俗风情多彩,农家生活富有乡土特色;五是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的发展,城里人到农村观光休闲的人会越来越多,休闲旅游的市场需求大;六是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广大农民的心愿。这些都是我国发展休闲农业的有利条件。因此可以说,未来中国不仅是旅游大国,而且也应是农业休闲旅游大国。展望未来,中国发展休闲农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二、结合具体案例具体分析

美丽乡村与休闲农业的联系结合象山县雷港村为例进行分析

A 例观赏性(入口景观、展示园、景观温室大棚、)。。。。。。。B 休闲性(养生保健林、冬季休闲走廊)。。。。C 参与性(开心农场、百桃园、)。。。。。。。D 文化性(中草药植物园)。。。。

三、美丽乡村建设中发展休闲农业的意义

通过案例分析,发展休闲农业主要具有3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

二是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城里游客把现代化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使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提高农民素质;

三是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并且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农村文化,形成新的文明乡风。

四、美丽乡村中休闲农业旅游潜在客源市场 根据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潜在客源市场有以下五类:

一、传统观光旅游市场

传统的观光旅游市场仍是休闲农业发展的重点,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富有乡村野趣的农村生活,对久居城市的人们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农业观光旅游集田园风光和高科技农业于一体,满足旅游者回归大自然的需求。可以采用农场的形式,引种蔬菜、瓜果、花卉、苗木以及养殖各种动物,使游客可以参观,也可以品尝或购买新鲜的农副产品,这类市场目前处于主导地位,占28.8%.二、城市白领度假旅游市场

利用周末及假期去郊区度假,以放松紧绷的神经,对现代白领阶层极有吸引力,在本次调查中,有到休闲农业旅游区去度假需求的城市居民占23.6%.可利用乡村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农耕文化,满足他们贴近自然,体验农业的需求。通过建设一些体验农园,度假农场及旅游度假村,享受乡村生活的恬静与惬意。

三、游览、体验农家生活的学生市场

青少年修学旅游己成为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旅游是青少年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家长都非常重视,因此开发青少年旅游市场潜力巨。

四、怀旧市场

中国现在的很多城市居民都在乡村生活过,有的甚至在农村从事过较长时间的劳动。迁居到城市后,面对着日益现代化的生活环境,他们常常回想起农村的朴素田园,并且渴望回到故地生活,重温昔日情景。在我国,这类旅游者的数量非常大,他们对乡村旅游地要求较为随便,喜欢体验地道的农村自然环境。在本次调查中,这类市场占14.8%;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有相当多的已建成农业游览区就是针对当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而开发的。这些事业有成,具备很强消费能力的老知青很有旧地重游的愿望。

五、猎奇及取经的农民市场

把目标锁定城市居民市场的开发,而忽视农村客源市场是目前观光农园经营策略上的通病。事实上,观光农园因其高科技性和展示性对广大的农民来说也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在本次调查的休闲农业旅游者中,农民占3.1%,表明农民这个市场还具有极大的挖掘潜力。

五、总结

第四篇:乡村少年宫论文

浅谈乡村少年宫

在农村中小学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的作用

木垭小学 曹和平戚思军

论文摘要: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是未成年人成材的关键,新时期落实和加强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像我们地处边远山区的农村中小学,面临的困难更多。在我校乡村少年宫建成后,少年宫活动的开展。大大地促进了我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成效。乡村少年宫活动的开展,让“留守儿童”变得更坚强,乡村少年宫为素质教育开辟了新天地。

关键词:思想道德建设 少年宫 未成年人 素质教育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是未成年人成材的关键,新时期落实和加强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像我们地处边远山区的农村中小学,面临的困难更多。在我校乡村少年宫建成后,随着少年宫活动的开展。大大地促进了我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我就对少年宫活动在推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上的作用有了如下思考:

一 乡村少年宫活动的开展,让“留守儿童”变得更坚强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在有子女的农民工中,绝大多数的是把子女留在老家,托付给其爷爷奶奶、外公外 婆,甚至是其他亲戚朋友等,这些孩子通常被称为“留守儿童”。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目前我校“留守儿童”已占到了相当比例,成为班集体乃至全校一个较有影响的群体。

“留守儿童”的现抚养人多为爷爷奶奶,他们远离父母缺乏关爱,由于长期的家庭缺陷,久而久之,对于心理和身体成长都留下一些后遗症。一位教育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没有亲情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给农村留守儿童情感走向极端创造了可能,暴力、色情的内容也使他们往不良的方向发展。在长期偏失教育的影响下,很多 “留守儿童”在个性和心理上出现了偏差:思想品德不高、心理不健康、行为习惯不良等等。

现在我们依托乡村少年宫,为“留守儿童”开展了富有吸引力的德育实践活动。突出思想道德教育,普遍开展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道德观念,打牢道德基础。在家庭,开展“感恩的心”体验亲情活动,引导学生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培养孝心,学会感恩。让他们在感恩的过程中,定位自己的角色,理解父母,理解长辈,并不为自己在家“留守”而自卑,而是应该更努力,更坚强。

二 乡村少年宫为素质教育开辟了新天地

开展素质教育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城里的孩子有兴趣班、夏令营,农村的孩子没有;城里孩子的家长唯恐孩子少上了一个兴趣班,农村孩子的家长很多没有能力、没有精力甚至没有意识让孩子接受多方面的培养。面对这些困惑,以前限于条件,学校和社会也没有提供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活动场地和内容。让农村学生素质教 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出现了盲点和真空。而如今,乡村少年宫使得问题迎刃而解。以前单纯的教本教学,使得我们老师感觉英雄无用武之地,原有的一些特长也被“废了武功”。而现在老师的激情激发出来了,家长的渴望得到了满足,孩子的期盼变成现实。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乡村少年宫配书法室、舞蹈室、科技活动室、美术室、音乐室、棋艺室等设施,利用课外活动、中午休息时间,开展“特色大课间”、“特色活动课”等专题活动,组织鼓号表演、腰鼓表演、呼啦圈表演、陶艺制作、中华武术等文体项目,拓宽了农村孩子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

我们乡村少年宫贴近农村学生实际,以素质教育为重点,注重道德教育、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注重机制建设、队伍建设和改革创新,开辟了对农村孩子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阵地。更重要的是,它实实在在地推进了公平教育。

最后我要说学校乡村少年宫活动的有序推进,实现了育人载体的新突破,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乡村学校少年宫以其实践性、趣味性、教育性、灵活性的显著特点,有效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了他们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发展了个性特长。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乡村少年宫已成为农村学生放飞梦想的心灵乐园。我们由衷地感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为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做事,永无止境!

第五篇:美丽乡村建设

东亭乡美好乡村建设经验及基本做法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1-07 11:47:01 阅读次数:3707

一、基本情况

广德县东亭乡地处皖浙交界,与浙江省长兴县、安吉县接壤,面积 98平方公里,辖5村1社区,人口 2.1万。近年来,我乡始终坚持“生态立乡,工业兴乡”的发展战略,立足于乡域特色,认真谋划、把握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有序地在全乡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今年以来,我乡在不断巩固原来13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基础上,超前谋划,提早部署,整乡推进,全面推开,着力把全乡打造成集花卉观赏、生态休闲、文化体验、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大景区。目前,共拆除危房旧房和围墙等800余处,粉刷破旧房屋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5千平方米,道路硬化3千米,各村(社区)整体形象正在不断改善,村庄品味正在逐渐提升。

二、主要做法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一是科学定位。在分析比较我乡区位、资源、人文优势后,先后研究制定了乡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乡域

村庄布点规划、集镇规划、村庄建设详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竹产业发展规划、一村一品块状经济布局规划和旅游经济发展规划,从而合理利用土地集约发展,保护环境资源。二是明晰思路。确定了“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典型示范、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拆并空心村,整治中心村,培育特色村。三是培植特色。注重挖掘各村产业支撑、经济和文化特质,确定全乡各村(社区)美丽乡村建设特色亮点,积极打造高峰省级竹产业村、柳亭国家级生态村、阳岱山茶文化村、东亭祠山文化村、颂祥彩色苗木村、沙坝薯业村。

(二)健全机制,长效管理

一是完善考核机制。将美丽乡村建设和村庄整治工作纳入对全乡各村(社区)的目标责任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村(社区)和个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二是完善垃圾收集网络。与农户签订门前“包扫、包集、包整洁” 的三包责任书,形成 “户集、村收、集镇中转”的垃圾处理二级网络,达到村庄整齐整洁的效果。三是健全清洁卫生动态评选机制。各自然村庄成立理事会,不定期到户开展清洁卫生评比,实行动态评选,评选清洁的贴上标牌,不清洁户则要求限时整改,形成“比一比、学一学”的卫生保洁氛围。

(三)资源整合,统筹推进

一是整合宣传载体,通过印发《致农户的一封信》、编发《今日东亭》、召开会议、发送短信等方式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建设的意义和举措;二是整合项目资金,将向上级争取的项目,集中在中心村,打包管理,统筹安排,合理分配。三是整合责任主体,明确各自职责。明确政府和村级负责公共设施维护,农户负责自家庭院整治,理事会负责做好监督督促,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号召村民将自己房前屋后“搞干净、摆整齐”。

三、几点感受

(一)规划是基石,定位是根本。

没有规划就没有目标。规划要切合实际,乡与乡的情况不同,村与村的情况也不一样,因此,在制作规划时,要考虑本乡本村的历史文化、人员成份、地形特点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布局要合理。无论是新村的选点,还是村居的式样;无论是房址的选择,还是村道的设计,都要突出

一个美字,彰显一个新字,突出风格,抓住特色,打造一村一景,形成村村都有小景观、全乡如同大园林的整体格局。

(二)党员是先锋,群众是主体。

把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到党的建设中,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比学赶超促先进、争做榜样树先锋的“建设美好家园”村庄整治活动。同时充分尊重群众意见,成立理事会,集思广益,共同想办法,集体出点子,通过宣传发动,充分调动群众的建设热情,形成党员、干部、群众、企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等不靠,争先恐后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局面。

(三)项目是要素,整合是关键。

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有项目支持。我们对于向上争取的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科技推广、塘坝河道治理、危房改造、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沼气池推广、改水改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项目有机整合,统筹到中心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去。借助于这些项目的整体实施,乡村公共设施逐渐得到完善,乡容村貌发生较大改变,广大群众也就从中得到更多实惠和益处。

去年我乡获得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中国竹制品名镇等称号,今年我们又成功的申报了阳岱山省级森林公园,高峰村的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荣誉的获得固然可喜,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但离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及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2013年,我们对美好乡村建设要再研究、再创新、再提升,实行整乡推进。我们相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紧紧围绕“创业增收生活美、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方针,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一定能把东亭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之乡,东亭也必将成为皖东南璀璨夺目的美好乡镇。

思阳镇开展“美丽上思•清洁乡村”活动

典型经验材料

(2013年8月1日)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党委、政府迅速开展了以“清洁乡村”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上思•清洁乡村”创建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领导到位。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上思•清洁乡村”工作,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和成立“美丽办”,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制定出台了思阳镇“美丽上思•清洁乡村”活动实施方案,实行领导干部分组包片包村制度,各村亦组建相应工作班子。为明确工作责任和目标任务,将创建活动与“圆梦•责任”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落实工作方案的各项目标任务,层层细化分解任务,层层明确落实责任。镇党委、政府与各村党支部、村委会签订《思阳镇开展“美丽上思•清洁乡村”活动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人员专门抓的良好工作机制,全力保障“美丽上思•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

(二)宣传引导到位。我镇持续加大“美丽上思•清洁乡村”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一是定期召开“美丽上思•清洁乡村”工作推进会,使镇、村干部进一步明确宣传发动群众参与此项活动的意义;二是派出驻村干部、村干组成的宣传组走村入户,通过展示板报、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分发致村民的一封信、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宣讲此次活动精神,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使群众积极、自觉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来。截止7月30日,我镇共悬挂横幅96条,固定标语59条,制定村规卫生公约35块,为活动营造了浓厚氛围。

(三)综合整治到位。在“美丽上思•清洁乡村”活动中,我镇按照县相关部署,一是重点抓住公路沿线、城中村、圩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认真抓好三条进城主要公路两边的清洁工作,将镇、村干部分为若干个工作组,每组由一名镇领导带队并配备一辆专车,分段负责搞好公路沿线面上的卫生,特别是彻底清除成堆垃圾。二是安排全体后勤组成员和4050人员每天打扫镇政府大院及入镇道路两次,并划好停车线,新种植一批树,美化亮化镇政府大院。三是由各村(社区)统一搞好村(居)委会大院的清洁卫生和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清洁工作,全面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四是及时清理整治辖区内卫生死角及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查处门店、居民住户乱倒垃圾的不文明行为,在整治空间上实现全覆盖,不留死角。截止7月30日,我镇先后组织3万多人次,出动皮卡、铲车、方拖等各类车辆317车次,投入50多万元,其中用于购买垃圾清运车10辆,垃圾桶、垃圾箱2000多个,铁铲等清洁工具400多把,建成垃圾池25个,清扫村(社区)屯级道路132条,清理垃圾248吨;投入650万元,新开工建设县城区小街小巷12条。

(四)典型带动到位。每个村重点建设2个示范屯,坚持示范典型带动,推动整个活动深入开展。并且将群众基础较好的广元村那布屯、荣新屯、汪斗屯、新安屯,高加村高岸屯、渠皇屯,昌墩村昌墩圩、那堂屯,江平村平钱屯等清洁活动为示范,推进清洁乡村工作。通过以点带面,我镇在深入开展“美丽上思•清洁乡村”活动的同时,将清洁工作由“突击型”向“常规型”转变,努力营造“洁、齐、美”的城乡面貌。

(五)考核督查到位。一是要求包片包村的领导干部每周一向镇主要领导汇报上周清洁活动开展情况,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二是签订责任书,将“美丽上思•清洁乡村”创建活动工作作为考核各村(社区)、镇直各单位工作实绩和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依据。对成效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由镇党委、政府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工作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三是建立情况通报和检查制度,由镇纪委牵头,抽调人员组成督查小组,强化“美丽上思•清洁乡村”创建活动的全程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进行通报批评,确保创建活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主要亮点

(一)宣传形式多样 1.文艺宣传形式

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宣传,5月21日和7月19日晚由镇党委、政府分别组织文艺队在易和村以及7月21日在广元村那布屯举行了 “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宜居思阳,共建幸福家园”文艺晚会,观看人数达4000多人次,同时晚会结合进行了“美丽家园清洁乡村” 知识问答,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普及了清洁乡村活动知识,提高了广大群众的保洁意识。

2.标语形式

我镇共悬挂横幅96条、固定标语59条、制定村民卫生公约42块、“清洁乡村”理事会职责25块,把清洁的理念、重在参与的重要性以及垃圾处理的流程等形式为“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厚氛围。

3.宣传工作组、青年志愿者走村入户宣传形式

我镇“美丽办”把工作人员分成三个组:一是日常工作组,主要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作;二是垃圾清运组,主要负责陈年垃圾的清运并逐步形成一种常态化;三是宣传组,主要抓好宣传工作,组织发动群众自发搞好“美丽家园”,动员群众成立“清洁乡村”理事会,收集垃圾清运费,把清洁工作形成常态化。同时组织一支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清洁乡村”的宣传工作。

4.感染形式

我镇把印有“美丽思阳监督员” 的宣传T 恤分发给屯里的保洁员以及一些理事会成员,对于清洁卫生人人参与的宣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由“突击型”部分向“常规型”逐渐转变

我镇高加村高加屯目前已建有垃圾池3个,每户收取垃圾清运费3元/月,由群众把垃圾放到垃圾池,再由保洁员统一清运。江平村平钱屯在5月11日由500多名群众自发组织美化家园,县、镇部分领导干部也积极参与。当天共清理垃圾11吨。平钱屯多方筹集到1.2万元资金,用来修建垃圾池。建立卫生公约、门前三包,各组划分保洁责任区、垃圾集中清理。每周六上午8:30开始,全屯男女老少一齐出动进行大扫除。昌墩村以集市及主干道清扫保洁工作为突破口,集中力量对昌墩圩街道进行彻底整治,并组织各屯群众对大堆垃圾及河塘漂浮物等卫生死角进行突击清理,共清理垃圾60余吨,群众参与达3500多人次;对昌墩圩街道摆摊设点进行规范,清除占道经营,乱摆摊设点行为;经过充分发动群众,群众对清洁工作的热情相当高,已经做到:1.统一收费。每家每户统一收取垃圾清理费8元/月,用于聘请保洁员;2.由保洁员每天统一清运垃圾;3.全村各屯落实垃圾收集点和处理点,各户门前统一摆放绘有“清洁家园,从我做起”字样的垃圾桶。

4、成立“清洁卫生协会”主要负责清洁卫生的日常工作。

下载2012乡村建设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乡村建设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与蜜源植物种植相结合,让生态更美,精准扶贫路更宽的提案 案由:我县扶贫攻坚已到决战阶段,极大部分贫困户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老弱病残多,劳动力欠缺......

    乡村建设学院

    乡村建设学院 本文刊发于《新华月报》2015年10月号“乡村建设”专栏。本文根据温铁军教授于2013年11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第三届平民教育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已经作......

    如何建设幸福乡村

    2014年寒假“体验省情、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 建设幸福乡村--中国梦的憧憬之路 建设幸福乡村,是国家几十年如一日的追求。在全民建设中国梦的当下,如何确定中国乡村发展方向......

    乡村建设运动

    梁漱溟就比较注重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他的乡村建设方案是:把乡村组织起来,建立乡农学校作为政教合一的机关,向农民进行安分守法的伦理道德教育,达到社会安定的目的;组织乡村自......

    美好乡村建设

    深化认识主动作为,完善机制狠抓落实 -----关于美好乡村建设的几点感想 建设美好乡村是省委、省政府基于我省近年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

    美丽乡村建设材料

    牢记宗旨服务百姓 ———记富裕县忠厚乡农乐村党支部的先进事迹 农乐村坐落于富裕县忠厚乡北部,北临讷河,东接依安,全村共有3个自然屯,6个村民小组,339户,1495人,有党员23名。全村......

    乡村建设运动

    乡村建设运动与新农村建设运动的比较 0803404004曹宇 一、乡村建设运动概述 (一)、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缘由 兴起背景既有其所针对的社会问题,即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农......

    建设美丽乡村

    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文化强乡 自开展“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促发展”主题教育以来,上下学习讨论的热情高涨。开展这场教育活动事关肥东经济的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的根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