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村建设运动
梁漱溟就比较注重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他的乡村建设方案是:把乡村组织起来,建立乡农学校作为政教合一的机关,向农民进行安分守法的伦理道德教育,达到社会安定的目的;组织乡村自卫团体,以维护治安;在经济上组织农村合作社,以谋取乡村的发达,即“乡村文明”、“乡村都市化”,并达到全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大联合,以期改造中国。
我们都知道,晏阳初拥有着西方多国大学的文凭,所以他后来接受的教育也使得他具有很强的民主精神,他被称为是“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所以在中国民国期间的乡村建设运动中,他极力推行平民教育,启发民智为主,他指出中国农民普遍存在“愚、贫、弱、私”四大病害。他提出要实施四大教育:即以文艺教育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治弱,以公民教育治私,以此达到政治、经济、文化、自卫、卫生、礼俗“六大建设”。
我国这几年一直在政策 资金投入 众所周知,政策资源有很强的滞后性,只有当农业问题严重到一定程度才会出台相关政策加以干预,且政策资源只起干预作用,不是直接生产力。而农民素质对农业增长的影响是直接的和长期的。虽然梁漱溟 晏阳初的乡村建设运动失败了 但时至今日 依然具有可借鉴的地方 其实无论是梁漱溟的伦理道德 还是晏阳初的知识教育 他们都意在提高农民素质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农村的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村面目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并未有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拉大。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是弱势区域,农民是弱势群体,“三农”问题日益严峻。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必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毋庸讳言,今天中国农村“愚、穷、弱、私”四病还广泛存在。中国是一个农民的大国,没有农民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农民素质与农业增长关系极为密切。如果农民素质跟上,我们将有近30%的技术可以转化为效率收益。即是说,对农民素质进行的投资如果与一个国家农业科研投资相适应,农民就能够比较好地理解并应用最新的农业研究成果,这样的增长潜力将是巨大的。实际上,20世纪30年代晏阳初、梁漱溟搞的新农村运动的核心就是对农民进行教育,尤其对转移到非农领域的农民进行培训。今天的新农村建设必须把挖掘农民素质潜力放在第一位(谭向勇,2004)。目前提高农民素质的途径很多,职业教育是很好的手段,县、乡、村、户四级是重要环节,其中县是教育科技投入的重点,乡村主要起到教育组织作用,户是科技帮扶的对象。除此之外,科技入户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动员大学教育资源兴办“贫民学校”,建立“农村基层人才振兴基金”,公开招标农民工培训机构等都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办法和途径。.最近电视上报道新闻 很多品种的菜卖到几分钱一斤,却也无人问津,这就导致很多菜农经济上很大的亏损,将农业保险作为政府保护和支持农业的手段以建立农民的心理安全
从经济学原理上说,保险本身并不创造财富。但从经营风险的角度考虑,保险可以增大经营者的风险承受力,在遭受天灾人祸打击时不至于破产,帮助受灾人迅速恢复经营。从这个意义上说,保险起到间接创造财富的作用,尤其对于高风险农业产业意义更是重大。我国一方面灾害频繁,灾害来临时轻者颗粒无收,重者倾家荡产、债台高筑而无法复原。另一方面农民投保困难。农民投保困难有两个原因:一是保险公司不愿涉及这个领域;二是农民经济力量薄弱,无力交纳保险费。
新农村建设必须把抗御农业风险放在重要位置。鉴于农业保险的上述难题,政府出力协助组织公营的农业保险机构,或实施政府财政补贴保险效果最好。根据国外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政府将农业保险作为保护和支持农业的一个手段比直接补贴更有意义。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把政府资金真正用到农业生产上去,另一方面起到安定收益的效果。对于尚不富裕的农民来说,安定收益就是安定他们的生活。这是一种心理安全建设,对新农村建设有积极作用。
第二篇:乡村建设运动
乡村建设运动与新农村建设运动的比较
0803404004曹宇
一、乡村建设运动概述
(一)、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缘由
兴起背景既有其所针对的社会问题,即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农村经济社会日益走向衰落。同时,它的发生又与知识界对中国社会的思考和认识有密切的关联。
主要缘由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内部因素(直接动因)是旧中国农村的贫穷落后,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民以土地为生,但北伐战争胜利后,军阀混战,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掠夺有增无减,广大农村不断成为内战的战场和土匪侵扰的对象;又缝特大水难灾害,农村问题更为严重。20 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农业生产手段落后,生产水平低下,农民生活不能温饱,无法接受最基本的教育和医疗保健,身体病弱,文化落后。
外部因素是20年代末的世界经济危机深度波及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弱者地位的中国,由于我国的进出口结构以出口农产品和工业原料、进口工业成品为特点,本来就不堪一击的小农面临深渊。帝国主义将经济危机转嫁到中国,倾销其洋货,争夺中国的城乡市场。
(二)、“复兴乡村”的不同主张
持改良主义的知识精英中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一是从建设乡村入手。由乡村的建设已实现“民族再造”和“民族自救”;二是由发展都市来救济农村之路。代表:社会学家吴景超;三是“接受全盘西化”。走资本主义道路,代表:社会学家陈序经。
其中,我们想要讨论的是“乡村建设运动”。主张从建设乡村入手的乡村建设派又分多种意见和实施方式:一是从教育农民入手。平民教育派。代表:晏阳初,河北定县实验。以“除文盲,做新民”为目标,最终达到“农村建设”、“民族自救”。另外陶行知。二是从改良农业技术、提高农家收入入手。经济建设派。代表: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于乌江农业推广实验区的主张与做法。三是从组织乡村自治入手。代表:乡建派,梁漱溟,山东邹平乡村建设实验。主张“乡治”。村治派,王鸿一。中华包派,米迪刚。职业教育派,黄炎培。教育改革派,陶行知。以上各派只是表明各自的主张和希望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并非对立,价值取向都是以农民为本。
(三)、乡村建设运动的理论
晏阳初“民族再造”思想: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村的问题最根本的是人的问题,主张在农村进行整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整体建设”,根治中国的贫穷落后的愚贫弱私“四大病根”,已达到“民族再造”,强国救国的目的。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1928年,梁漱溟在前人的“村治”的基础上,提出“乡治”主张,随后提出“乡村建设理论”。乡村建设实非仅建设乡村,其目的在于整个中国社会的建设,也即一种建国运动。建设新的组织结构,其中最要紧的是,培育农民自觉和乡村组织。
(四)、乡村建设运动两种模式
与乡村建设的两种理论相对应乡村建设的两种模式是邹平模式以及定县模式。邹平模式是指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主持的邹平实验区,主要体现了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思想。定县模式是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主持的定县实验区,主要体现了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
两者具有一定的差别:一是与政府的关系不同。定县模式没有得到政府的直接支持,对政府的依赖性小,经费主要来自美国民众的捐助;邹平模式是在山东省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建立的,对政府的依赖性强,经费主要来自政府的拨款。二是主导领导者的文化思想、背景不同。定县模式的领导者对西方文化有系统的了解,具有西化倾向;邹平模式的领导职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具有保守倾向。三是对中国农村基本问题的认识不同。定县模式认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是农民的“愚、穷、弱、私”;邹平模式认为中国问题极为严重的是文化失
调。从而采取措施也就大相径庭:定县模式借鉴西方现代教育尤其科学实验的方法,把定县作为乡村建设的社会实验室,任何一项计划,都先在一定范围内研究实验,取得经验后推广致全县;邹平模式主要是师法古人,既不重视社会调查,也没有建立一套研究试验、推广程序。四是在乡村建设的措施上不同。定县模式始终坚持以培养“有文化的中国新农民”为中心,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连锁进行的原则;邹平模式始终坚持复兴传统文化,用“古人的道理”教育农民,企图在伦理本位的基础上,重建中国社会新秩序。
(五)、乡村建设运动的内容
乡村建设的领导者和参加者在乡村建设运动过程中做了许多具体的事,具体内容涉及八方面:
1、兴办教育,培养农村人才;
2、推官农业科学技术,改良农业;
3、流通金融,主要措施是成立借贷处或称借贷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向农民发放贷款,解决他们生产上的困难;
4、提供合作组织,指导农民成立各种(运销)合作社;
5、办理地方自治,期望还政于农,实行宪制;
6、建立乡村公共卫生保健制度;
7、移风易俗;
8、引发学术研究,推动农村社会学发展。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述
(一)、建设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己的民主权利。
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主要指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愿望。
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制建设,主要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同时大力做好法律宣传工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农民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觉悟和能力,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依法进行,把保障农民利益的相关制度用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是依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然要求。尽管宪法和法律对公民的权利和利益作了许多规定,但是在具体的法律制度方面,尤其是涉及农民切身利益法律制度方面还需大力加强,所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的法制教育与宣传工作,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知识。
(二)、总体要求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
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建设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上世纪50年代以来就曾多次使用过类似提法,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性举措的实施正当其时。
(四)、建设实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以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1.农村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农村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符合自身发展的措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3.坚持对内进行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坚持开放,充分吸收和利用外来的资金、人才以及一切可利用的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自己; 4.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五)、新农村建设融资渠道
1、中央专项资金
2006年国家支农资金将达3397亿元,中央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决心之大,可见一斑。
2、金融机构支持
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效支持。农村信用社和商业银行贷款。
3、经营土地资源的融资
以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为手段,充分利用土地规划和土地储备进行融资。经过对土地的开发,实现不同地段,不同价格,利用转让、租赁、拍卖等方式获得土地资源的经营收益进行城镇建设投资。跳出传统的“先基建、后招商”和靠贱卖土地置换基础设施的老路,改为以市场运作,整合经营城镇资源,以整合实现增值,在增值中推进整合,边开发、边增值、边经营、边发展的思路。
4、以特许经营为主要方式的市场化融资
这种方式以国家与民营相结合、民营投入为主。特点是以少量国家投资带动大量民间资金(外资、内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运作中实行建设项目的法人责任制,确保资金及时到位,责、权、利明确。
三、比较
(一)、提出背景不同
乡村建设运动提出背景是当时农村的贫困落后,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运动的提出背景是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但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促进农村的发展。
(二)、筹资手段不同
乡村建设运动的筹资手段主要不是依靠与政府就是来自国外社团,而新农村建设运动的筹资手段更加丰富,来源更加广泛。
(三)、主要内容不同
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教育来扫盲,或者进行乡村基层组织的建设。而新农村建设除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还注重农民的民主建设、发挥农民的自主性,除了注重他们的物质文明建设,还关注他们的精神文明建设。
四、启示
(一)、推进社区参与
尤其要注重农村主体——农民的积极参与的重要性。使他们有自动自发的精神,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然后的工作才不会被架空。但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视政府和知识分子的参与。
(二)、站在宏观的角度以解决农村问题为主要出发点
(三)、广泛开展农村教育
以多种方式展开教育,并想方设法让教育为生产服务。在教育的过程中使农民增加知识长见识,培养社区居民的价值创造力和改变现状的意识和竞争力。
(四)、发展农村经济
乡村建设派十分强调经济在乡建中的重要性.均主张以经济为乡建的主要内容。现在新农村建设要实现生产生活现代化.走社区化的建设道路.也必然的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在社区化建设的过程中国家对农业的继续投入和农村土地的大规模集聚,走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道路必然会增加农业投入需求和农业产出.在此基础上开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代理销售组织就很容易形成初级的农业产业链。
(五)、加强农村社区组织建设
作为社区建设的主题之一,各类社区志愿者组织和服务组织的发展也应摆到日程上来。
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备了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社会意识等有利条件,必然与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平民教育运动命运不同,必将大大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郭云波.梁漱溟乡村建设实践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理论月刊,2009(4)
[2]许园,王正中.“乡村建设运动”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聚焦新农村,2007(6)
[3]刘豪兴主编.农村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3-48
第三篇:从中国早期乡村建设运动看中国新农村建设
从中国早期乡村建设运动看中国新农村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经济工作的重心在于推进国家工业化,与之相适应,长期实行城乡分隔的体制、政策。因此,建国后的历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运动,都不过是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从不同方面为建设新家园而做出的种种努力。《十一五规划建议》将中央今后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略概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一轮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开展是否又回到了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路径?从我国早期乡村建设学派的乡村建设运动到如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它们之间有何区别何联系?早期乡村建设运动对新农村建设有何借鉴意义?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早期中国乡村建设学派的乡村建设运动
民国时期,帝国主义的入侵以及封建势力和腐败政治的统治,它们加速了农村社会的衰落、农村经济的破产和农民的日趋赤贫。当时已呈现土地的高度集中,农产品价格低落,耕地荒芜,大批农民流离失所。在这种背景下,在日趋凋敝的中国农村当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在苏区进行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的同时,在国统区一些开明人士和知识分子也在进行各种各样的乡村建设试验,就是划定一个或几个自然村,成为一个区域。依照一种理想或目标,采用适当的方法与技术,引导农民学习文化,善导风俗,改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建立合作组织。通过对教育、卫生、生计、自治等全方位的改良,以改善农民的生存状态,把农民培养成现代社会的健全国民,为国家与民族的复兴奠定基础,为全国的振兴和建设提防方略与借鉴。因而,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大江南北兴起了一个由乡村教育演变为乡村复兴、乡村建设的潮流,形成了颇有声势的社会改良运动。这场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事业,学术界一般称之为“乡村建设运动”。在乡村建设运动中,当时一批知识分子到农村去身体力行,努力将自己的方案付诸于实践。这些实践活动虽然分布在山东、河北、江苏、广东等地,但最为著名的是梁漱溟主持的山东邹平乡村建设实验和晏阳初主持的定县乡村建设实验。
梁漱溟主持下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中国乡村建设的旧派。1931年在邹平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并选定该县作为乡村建设的实验县。他认为中国问题的内涵虽包有政治问题、经济问题,而实则是一个文化问题。因此,他主张在农村建立传统文化即封建社会宗法文化为本位的社会,其实现途径就是在农村办“乡学”、“村学”。办学的依靠力量是回乡的知识分子。学校的领导机构是学董会,其成员包括县政府礼聘的乡村领袖、由县政府委任的理事和搞乡村运动的教员三种人士。通过“乡学“、”村学“,对广大农村民众进行教育,使农民成为有觉悟、有组织的社会群体,进而建设”伦理本位“、”职业分立“的社会..乡学村学在将一盘散沙的乡农组织起来,注意培养他们新政治习惯与团体合作精神的同时,也推行了一些社会改良的工作。此外,乡民通过接受现代农村科学技术教育,也推动了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先进农业机械的运用与耕作方式的改进,有利于农产品产量的提高,从而带动农民生活的增进。梁漱溟以“团体组织、科学技术”八个字来概括他在邹平试验县所开展的乡村建设工作,并号召全体村民“齐心向上,学好求进步“。这些正好体现了他所主张的中国新的组织结构的形成应以中国固有的精神为主,同时吸收西洋文化科学技术的长处的精神。
晏阳初主持的定县乡村建设实验是中国乡村建设的新派。于1926年在河北定县开展平民教育运动与乡村改造运动的实验。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民有四大基本问题,就是“愚”、“穷”、“弱”、“私”。解决四大问题的办法就是教育,即:用“文艺教育”治农民之“愚”;用“生计教育”治农民之“穷”;用“卫生教育”治农民之“弱”;用“公民教育”治农民之“私”。实施这些教育的方式,又有“社会式”、“学校式”和“家庭式”。
这俩个最为著名的乡村建设实验对全国的乡村建设事业起到了示范与推动作用,而从这些乡村建设实验不难看出,早期的乡村建设运动主要就是农民教育运动,也可以视为“教育救国论”在农村中的实践。撇开社会根本制度不说,仅就其内容和方式而言,“乡村建设运动”与《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包括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在内的新农村建设,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但是,乡村建设学派关于“建设新社会必须从乡村做起”的理念,与我们目前“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中国的现代化”的理念是有其相通之处的。
二、中国新农村建设运动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在党的文件和各种报刊文章中就有“建设新农村“这一类的提法,但在不同时期,起内涵是各有差异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涵十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1953年2月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指出,在农村的最后目标十要引导全体农民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通过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逐步把农民组织起来,建立苏联集体农庄式的社会主义农业组织,就是当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旨和工作重心。合作化之后建立的以工农商学兵相结合、政社合一为特征的农村人民公社更被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更高形式。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寨等一些农业典型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农业学大寨运动几乎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代名词。通过阶级斗争,开展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是该时期建设新农村的主要方式和基本内容。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用开始减少,代之以“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之类的提法。从内容上看,在实现了由人民公社到双层经营的体制转变以后,广大农民积极开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农村工业化、农工商综合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标志,并首次提出“以工补农”的口号,即在农村内部,通过乡镇企业利润支持农业发展。同时,在“人民事业人民办”的思想指导下,农村的教育事业等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并在总体上结束了农产品供不应求的短缺经济时代。然而,与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比,农村依然落后,城乡差距越来愈大。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一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上了重要日程,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用20字“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官立民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进行了集中概括。后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统一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世纪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国各地都先后启动了新农村建设的有关工作。
三、新农村建设新在何处
1.新内涵,从片面建设到全面建设。早期的乡村建设或侧重于文化建设,或侧重于制度建设或侧重于农田基本建设等它们都不是全面意义上的农村建设。《十一五规划建议》将新农村的内涵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个字,涉及到农业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系列正确的农村政策的汇集,是党和国家农村工作经验的历史积淀。所有这些,不仅是早期乡村建设运动所无法比拟的,而且也超越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外延。
2.新动力,从从单一动力到双擎驱动。早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局限性的表现之一就在他们与农民的关系上,尽管他们希望与农民打成一片而开展试验工作,但实际上,他们与农民的沟通存在许多障碍,使得就像梁漱溟所说“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运动”。而我国现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客观基础已经或正在形成,国家将有能力在财力、物力等硬件方面对新农村建设予以支持,从外部为新农村建设注入巨大推动力。不仅如此,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洗礼,中国亿万农民在思想观念,技术水平,经营能力,文化素质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适合中国农村实际的新体制已经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动力也比以往更加充足。
国家向农村注入强大推动力,农村内部焕发空前活力,双擎驱动加快发展,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又一新亮点
3.新前景,从理想到现实。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农村数量减少,农村空间缩小,已成为大势所趋。农村建设的动力在逐步增大,农村建设的负荷在逐步变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越来越好,以“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为标志,社会注意新农村将迎来由“理想”到“现实”的历史性跨越!
四、早期乡村建设运动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曾经兴盛一时的乡村建设运动,终因日本侵华战争与内战的漫延而告终。但在中华大地前后持续近20余年的这一民间社会改良运动,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与借鉴的问题与启示。
1.通过改良,化解社会矛盾。虽然在当时的社会背景、现实条件下,改良主义在中国行不通,但实事求是的看待改良主义在历史上的得于失,可以看出中国近代不少知识分子为寻求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富强,提出了教育救国、事业救国、工读主义、新村主义等改良主义主张。这些主张的共同点是在不改变原有社会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社会改良。梁漱溟认为,中国现代社会,在经过了辛亥革命和北伐革命之后,需要的不是民族社会内部的斗争式的破坏性行动,“不是阶级斗争,而是文化改造与民族自救”。这种改造是用和平的、教育的方式,也就是“社会运动者走教育的路,走理性的路”。无疑,这种思潮在过去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当旧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三座大山”,没有根本解决之前,中国的农村问题乃至整个社会问题是不可能有根本性改观的。但长期以来,人们把改良与革命才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而改良主义则是蒙蔽群众,转移视线,削弱与抵抗革命影响,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反动思潮。因此,对近代的改量运动进行了半个世纪之久的严厉批评是不够科学客观的。经济学家薛暮桥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改良主义给予理解,比较客观的评价了乡村建设派的改良措施。认为“他们主观上是企图改造乡村,改造中国,他们不是为着维护地主资产阶级,甚至不是为着个人的金钱或地位,而是着追求光明,追求自己的空洞的理想,在这里艰苦的工作着“。今天,我们提倡的改革就是一种在保持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积极主动的改良,是一种对现实情况下,积极主动的进行改革,消除腐败,完善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调整社会成员间的利益分配,及时疏导社会矛盾,化解冲突,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切愿望。应当看到,在社会转型和实行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经验也是一笔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
2.农村问题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近代以来,从马克思对东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论述到关于中国社会史的大论战;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耕者有其田“到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与”打土豪、分田地“、”合作社“、”人民公社“、”大跃进“;栽倒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与土地问题一直是政治家、理论家、社会改革家以及知识分子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至今没有解决好的问题。现在,我们还不得不面对“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员体制”。农民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的主动权、支配权至今没有完全落实。“农村真苦,农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三农”问题,切切实实的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瓶颈。梁漱溟在1973年指出:“中国经济建设,头一步当先集中解决农业上八个问题:1.治安问题2.运输问题3.农民负担问题4.灾害问题5.土地问题6.农业金融问题,树立农业金融系统7农业技术问题,推进科学技术8.农业经营问题,发展合作组织。70年前罗列这些问题,70年后依然需要加大力气去解决。像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庞大农业人口的国家,”三农“问题决不仅仅是只关乎农民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全中国人的问题。正因为大家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所以1930年之后,全国上下都在一致呼吁要救济农村,复兴农村。“农为国本”,农民富,则天下富,农村稳,则国家安。尖锐复杂的现实问题,自然而然的使人们联想到七八十年前的那批知识分子对解决当时农村问题的探索,联想到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知识分子可以起到的作用。
3.知识分子到农村去,为解决“三农”问题贡献力量。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的乡村建设运动,是继“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面对社会最地层的广大农民,以启迪民智,培植国本,振兴民族的一次新的启蒙运动。是启发农民行动起来自觉培养现代国民意识,养成合格公民的一次伟大实践。是近代知识分子超越“学而优则仕”的传统生存路径,走出象牙塔,深入民间,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一个壮举。梁漱溟当年曾指出:“在城市过剩的知识分子,挪至乡村,即有伟大的作用。”可以为乡村“添喉舌,添耳目,添脑筋”,进而“划除愚蔽,喊出祸害”。如此“乡村建设便成功了一半,中华民族的前途有了希望”。当年晏阳初从耶鲁大学毕业的次日,就只身于奔赴大西洋彼岸法国的华工营,投身于华工平民教育。1920年,他回到中国,又立即义无反顾的投身于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运动,掀起了“博士下乡”热潮。20世纪50年代,梁漱溟“为同情农夫而执严”,敢于“廷争面折”而发“一代直声”。晏阳初则远赴亚、非、拉,为“除天下文盲,作世界新民”投入到国际乡村建设中去,继续苦干!毛泽东曾指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大有作为”。今天,中国需要更多知识分子走向农村,走向民间,为农民的福祉而工作。农村的变革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召唤新一代知识青年重返民间。
4.调动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三种力量的合作。在长期的实验中,乡村工作者共同的感悟是:要与农民打成一片,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否则,就会出现“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的结果。历史上的乡村建设运动以及当今的“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谁是主力?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对此,晏阳初始终都有明确的认识。1937年在定县开展实验时,他说:“乡村问题的解决,天然要靠乡村里的人为主力。”,“从事这一实验的主力应当时平民自己,他们时社会改革的主力„„一切计划、方案及方法,都需要与他们共同商量研究”。“我们切不可操之过急,一厢情愿,简单从事,包打天下。社会改造事业,没有千百万觉悟了的劳苦大众积极参加,是一定不会奏效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历史经验表明,在乡村改造、新农村建设中,三股力量的通力合作,积极配合是取得成功反而重要条件。这三股力量就是农民、知识分子和政府.5.强化村镇建设。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乡村是农民世代赖以生存的地方,是中国社会系统的基础及细胞,村政是检测社会政治清明程度的晴雨表。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农民暴动,不少是与基层的弊政有关。今年来发生在各地的农民上访、请愿等群众性聚集事件,也多由村、乡、镇、县基层干部的处置失当或作风不良甚至腐败、恶政引起。如今,中央把“三农”问题列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推动农村改革。如何保证中央的亲民政治落实到基层的乡村,是关系到社会能否长治久安的关键。在农村实行民主政治、引导农民自治,进行民主管理,普及教育,提高农民及基层干部的文化素质、政治素质和现代公民意识,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广泛注意。近代以来,曾有人提倡所谓“村政理论”、“村本主义”、“村本政治”抛开其封建内核不论外,应当说人有可借鉴的价值。
6.注重“团体组织,科学技术”,着力文化改造。梁漱溟曾把乡村建设的要旨概括为“团体组织,科学技术”。在他看来,这八个字正是近代西方文化的两大长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缺陷。乡村建设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改造的工作。因此,乡村建设的第一要务是引导农民改变千百年来各顾身家和疏离散漫的陋习,引导他们组织起来,以“人”为本,走合作的道路,健全政治机构,以集团的力量参与国际大竞争。此外,单就乡村的经济建设而言,也必须走合作的道路,走“从农村引发工业的”道路,而不是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商业来发达工业的路子”,以实现农业、工业自然均宜的发展。其次,乡村工作者还认识到:科学若不与乡村发生关系,科学在中国就不会成功。没有科学技术,中国不会进步。缺乏团体组织,中国不可能自保与独立,甚至无法在充满竞争的现代世界生存。所以,当时的许多组织,几乎是不约而同的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引进科学技术于农业生产,推行科学耕作、科学经营、科学生活。而科学技术的引进与利用,也一定要依靠联合起来的合作组织。二者的相辅相成,才可以保证中国的自主独立。
所以,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而且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无论从时间和现实的空间来说,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实践着,进行着的事物,所以,在当下新农村建设中,应当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通过对其早期乡村建设运动,建国以来所经历的农村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历史的研究,才能更好的揭示今天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必然性和可行性,并从中汲取经验,得到启示,从而更好的实践和开展新农村建设!
第四篇:美丽乡村建设
东亭乡美好乡村建设经验及基本做法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1-07 11:47:01 阅读次数:3707
一、基本情况
广德县东亭乡地处皖浙交界,与浙江省长兴县、安吉县接壤,面积 98平方公里,辖5村1社区,人口 2.1万。近年来,我乡始终坚持“生态立乡,工业兴乡”的发展战略,立足于乡域特色,认真谋划、把握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有序地在全乡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今年以来,我乡在不断巩固原来13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基础上,超前谋划,提早部署,整乡推进,全面推开,着力把全乡打造成集花卉观赏、生态休闲、文化体验、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大景区。目前,共拆除危房旧房和围墙等800余处,粉刷破旧房屋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5千平方米,道路硬化3千米,各村(社区)整体形象正在不断改善,村庄品味正在逐渐提升。
二、主要做法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一是科学定位。在分析比较我乡区位、资源、人文优势后,先后研究制定了乡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乡域
村庄布点规划、集镇规划、村庄建设详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竹产业发展规划、一村一品块状经济布局规划和旅游经济发展规划,从而合理利用土地集约发展,保护环境资源。二是明晰思路。确定了“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典型示范、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拆并空心村,整治中心村,培育特色村。三是培植特色。注重挖掘各村产业支撑、经济和文化特质,确定全乡各村(社区)美丽乡村建设特色亮点,积极打造高峰省级竹产业村、柳亭国家级生态村、阳岱山茶文化村、东亭祠山文化村、颂祥彩色苗木村、沙坝薯业村。
(二)健全机制,长效管理
一是完善考核机制。将美丽乡村建设和村庄整治工作纳入对全乡各村(社区)的目标责任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村(社区)和个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二是完善垃圾收集网络。与农户签订门前“包扫、包集、包整洁” 的三包责任书,形成 “户集、村收、集镇中转”的垃圾处理二级网络,达到村庄整齐整洁的效果。三是健全清洁卫生动态评选机制。各自然村庄成立理事会,不定期到户开展清洁卫生评比,实行动态评选,评选清洁的贴上标牌,不清洁户则要求限时整改,形成“比一比、学一学”的卫生保洁氛围。
(三)资源整合,统筹推进
一是整合宣传载体,通过印发《致农户的一封信》、编发《今日东亭》、召开会议、发送短信等方式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建设的意义和举措;二是整合项目资金,将向上级争取的项目,集中在中心村,打包管理,统筹安排,合理分配。三是整合责任主体,明确各自职责。明确政府和村级负责公共设施维护,农户负责自家庭院整治,理事会负责做好监督督促,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号召村民将自己房前屋后“搞干净、摆整齐”。
三、几点感受
(一)规划是基石,定位是根本。
没有规划就没有目标。规划要切合实际,乡与乡的情况不同,村与村的情况也不一样,因此,在制作规划时,要考虑本乡本村的历史文化、人员成份、地形特点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布局要合理。无论是新村的选点,还是村居的式样;无论是房址的选择,还是村道的设计,都要突出
一个美字,彰显一个新字,突出风格,抓住特色,打造一村一景,形成村村都有小景观、全乡如同大园林的整体格局。
(二)党员是先锋,群众是主体。
把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到党的建设中,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比学赶超促先进、争做榜样树先锋的“建设美好家园”村庄整治活动。同时充分尊重群众意见,成立理事会,集思广益,共同想办法,集体出点子,通过宣传发动,充分调动群众的建设热情,形成党员、干部、群众、企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等不靠,争先恐后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局面。
(三)项目是要素,整合是关键。
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有项目支持。我们对于向上争取的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科技推广、塘坝河道治理、危房改造、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沼气池推广、改水改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项目有机整合,统筹到中心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去。借助于这些项目的整体实施,乡村公共设施逐渐得到完善,乡容村貌发生较大改变,广大群众也就从中得到更多实惠和益处。
去年我乡获得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中国竹制品名镇等称号,今年我们又成功的申报了阳岱山省级森林公园,高峰村的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荣誉的获得固然可喜,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但离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及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2013年,我们对美好乡村建设要再研究、再创新、再提升,实行整乡推进。我们相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紧紧围绕“创业增收生活美、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方针,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一定能把东亭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之乡,东亭也必将成为皖东南璀璨夺目的美好乡镇。
思阳镇开展“美丽上思•清洁乡村”活动
典型经验材料
(2013年8月1日)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党委、政府迅速开展了以“清洁乡村”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上思•清洁乡村”创建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领导到位。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上思•清洁乡村”工作,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和成立“美丽办”,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制定出台了思阳镇“美丽上思•清洁乡村”活动实施方案,实行领导干部分组包片包村制度,各村亦组建相应工作班子。为明确工作责任和目标任务,将创建活动与“圆梦•责任”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落实工作方案的各项目标任务,层层细化分解任务,层层明确落实责任。镇党委、政府与各村党支部、村委会签订《思阳镇开展“美丽上思•清洁乡村”活动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人员专门抓的良好工作机制,全力保障“美丽上思•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
(二)宣传引导到位。我镇持续加大“美丽上思•清洁乡村”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一是定期召开“美丽上思•清洁乡村”工作推进会,使镇、村干部进一步明确宣传发动群众参与此项活动的意义;二是派出驻村干部、村干组成的宣传组走村入户,通过展示板报、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分发致村民的一封信、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宣讲此次活动精神,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使群众积极、自觉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来。截止7月30日,我镇共悬挂横幅96条,固定标语59条,制定村规卫生公约35块,为活动营造了浓厚氛围。
(三)综合整治到位。在“美丽上思•清洁乡村”活动中,我镇按照县相关部署,一是重点抓住公路沿线、城中村、圩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认真抓好三条进城主要公路两边的清洁工作,将镇、村干部分为若干个工作组,每组由一名镇领导带队并配备一辆专车,分段负责搞好公路沿线面上的卫生,特别是彻底清除成堆垃圾。二是安排全体后勤组成员和4050人员每天打扫镇政府大院及入镇道路两次,并划好停车线,新种植一批树,美化亮化镇政府大院。三是由各村(社区)统一搞好村(居)委会大院的清洁卫生和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清洁工作,全面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四是及时清理整治辖区内卫生死角及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查处门店、居民住户乱倒垃圾的不文明行为,在整治空间上实现全覆盖,不留死角。截止7月30日,我镇先后组织3万多人次,出动皮卡、铲车、方拖等各类车辆317车次,投入50多万元,其中用于购买垃圾清运车10辆,垃圾桶、垃圾箱2000多个,铁铲等清洁工具400多把,建成垃圾池25个,清扫村(社区)屯级道路132条,清理垃圾248吨;投入650万元,新开工建设县城区小街小巷12条。
(四)典型带动到位。每个村重点建设2个示范屯,坚持示范典型带动,推动整个活动深入开展。并且将群众基础较好的广元村那布屯、荣新屯、汪斗屯、新安屯,高加村高岸屯、渠皇屯,昌墩村昌墩圩、那堂屯,江平村平钱屯等清洁活动为示范,推进清洁乡村工作。通过以点带面,我镇在深入开展“美丽上思•清洁乡村”活动的同时,将清洁工作由“突击型”向“常规型”转变,努力营造“洁、齐、美”的城乡面貌。
(五)考核督查到位。一是要求包片包村的领导干部每周一向镇主要领导汇报上周清洁活动开展情况,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二是签订责任书,将“美丽上思•清洁乡村”创建活动工作作为考核各村(社区)、镇直各单位工作实绩和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依据。对成效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由镇党委、政府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工作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三是建立情况通报和检查制度,由镇纪委牵头,抽调人员组成督查小组,强化“美丽上思•清洁乡村”创建活动的全程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进行通报批评,确保创建活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主要亮点
(一)宣传形式多样 1.文艺宣传形式
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宣传,5月21日和7月19日晚由镇党委、政府分别组织文艺队在易和村以及7月21日在广元村那布屯举行了 “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宜居思阳,共建幸福家园”文艺晚会,观看人数达4000多人次,同时晚会结合进行了“美丽家园清洁乡村” 知识问答,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普及了清洁乡村活动知识,提高了广大群众的保洁意识。
2.标语形式
我镇共悬挂横幅96条、固定标语59条、制定村民卫生公约42块、“清洁乡村”理事会职责25块,把清洁的理念、重在参与的重要性以及垃圾处理的流程等形式为“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厚氛围。
3.宣传工作组、青年志愿者走村入户宣传形式
我镇“美丽办”把工作人员分成三个组:一是日常工作组,主要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作;二是垃圾清运组,主要负责陈年垃圾的清运并逐步形成一种常态化;三是宣传组,主要抓好宣传工作,组织发动群众自发搞好“美丽家园”,动员群众成立“清洁乡村”理事会,收集垃圾清运费,把清洁工作形成常态化。同时组织一支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清洁乡村”的宣传工作。
4.感染形式
我镇把印有“美丽思阳监督员” 的宣传T 恤分发给屯里的保洁员以及一些理事会成员,对于清洁卫生人人参与的宣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由“突击型”部分向“常规型”逐渐转变
我镇高加村高加屯目前已建有垃圾池3个,每户收取垃圾清运费3元/月,由群众把垃圾放到垃圾池,再由保洁员统一清运。江平村平钱屯在5月11日由500多名群众自发组织美化家园,县、镇部分领导干部也积极参与。当天共清理垃圾11吨。平钱屯多方筹集到1.2万元资金,用来修建垃圾池。建立卫生公约、门前三包,各组划分保洁责任区、垃圾集中清理。每周六上午8:30开始,全屯男女老少一齐出动进行大扫除。昌墩村以集市及主干道清扫保洁工作为突破口,集中力量对昌墩圩街道进行彻底整治,并组织各屯群众对大堆垃圾及河塘漂浮物等卫生死角进行突击清理,共清理垃圾60余吨,群众参与达3500多人次;对昌墩圩街道摆摊设点进行规范,清除占道经营,乱摆摊设点行为;经过充分发动群众,群众对清洁工作的热情相当高,已经做到:1.统一收费。每家每户统一收取垃圾清理费8元/月,用于聘请保洁员;2.由保洁员每天统一清运垃圾;3.全村各屯落实垃圾收集点和处理点,各户门前统一摆放绘有“清洁家园,从我做起”字样的垃圾桶。
4、成立“清洁卫生协会”主要负责清洁卫生的日常工作。
第五篇:关于美丽乡村建设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与蜜源植物种植相结合,让生态更美,精准扶贫路更宽的提案
案由:我县扶贫攻坚已到决战阶段,极大部分贫困户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老弱病残多,劳动力欠缺或许文化水平低,导致打工就业困难;耕地少,经济基础薄弱,且缺乏科技意识,导致靠田靠地无法脱贫。房前屋后田边地角荒山野岭发展养蜂项目,则是适合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好项目。蜜蜂生产蜂蜜,需要自外界采集植物的花蜜才能酿成蜂蜜,蜜源是养蜂生产的物质基础。尽管我县具有生态条件好、植被丰富、基础蜂群多的优势,但是,在蜜源均衡轮供的问题上,也有一定的局限。其中最突出的就是6、7、8三个月夏季蜜源不足。养蜂项目的成败,关键在蜜源。在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中有目的的结合蜜源植物种植,不仅美化环境,打造景观,实现生物多样性,为乡村旅游奠定基础,也能解决养蜂蜜源欠缺,蜂蜜品种单一等问题,既美了生态,也拓宽了精准扶贫的路子,同时还发挥重要的生态效益,实现农业增效(蜂为媒婆,传授花粉),农民增收。具体做法是:
一、利用退耕还林项目,种植蜜源植物。过去退耕还林,树种都有明确规定,主要是用材林(如松、杉)和果树,品种单一,效果不好。如果多品种合理混种尤其是有选择的混种蜜源植物,形成混交林,一方面能较好的改善自然生态,发挥防护效益,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混合林的特殊性质使生长在林下的动物和植物越来越多,林区的野生动植物的增多,对于林区都会发生的病虫害问题,也大大减少发生的几率,加之混合林的土壤水分大,林地的土壤温度低,达不到起火的燃点,降低火灾的发生,增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养蜂生产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蜂效益,有利于当地养蜂业持续、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扶贫攻坚的步伐。
二、在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的地区,适于选择种植一些耐旱的藤蔓类、覆盖度好的野生蜜源植物,如多花勾儿茶、乌敛梅(母猪藤)、半边苏,野藿香、野坝子等(具体蜜源植物的补充种植,可听取蜂业专家的指导和建议)。既降低石漠化治理成本,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又丰富了蜜源,增加经济效益。
三、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种植一些既是蜜源、又是景观类的植物,有利于发展乡村旅游业,同时也有利于蜂产品的宣传销售,让蜂农点对点销售,有效提高收入。例如,乌桕是优良的夏季蜜源,秋季叶子由绿转黄直接变红,如大面积种植,可以让人们在秋天欣赏到大片红叶的美景。种植盐肤木也如此(秋天叶子变黄),农民还可以收获倍角。拐枣树形优美、高大,花色白而繁密,也是很好的风景林,且流蜜量大。洋槐耐瘠,根蘖性强,发展快,为荒山绿化、水土保持的重要树种,初夏时成片洋槐开花(白色),香波雪浪,也是一景。同时,在打造庭院方面,在房前屋后,可间种桂花、樱花、柿树、栾树、拐枣;房舍、阳台及小块园地内可种植各色小菊花(垂吊式或蓠芭式,如云南丽江)及一串红,庭院经济搞上去了,同时也美化居住环景。美丽乡村,美在农家。
四、结合精准扶贫的产业布局,在适生地带,选择性地发展一些既是蜜源,又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果树。如枇杷、柿、蓝莓、枣等,多方面增加农民收入。
五、秋冬闲田闲地可种植油菜、紫云英、苕子(马碗豆),成本很低,但景观效应和经济效益极好。春天来了,金色的田野,还姹紫嫣红,蜂飞蝶舞,生机盎然。既肥了田地,又让田园风光更美丽,还让甜蜜的事业更发达。
综上所述,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与蜜源植物种植相结合,大力发展养蜂,不仅对推动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助推全县同步小康也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做好这件事,须得政府引导,政策支持,整合扶贫资金,实施一定的奖补,激发群众或合作社的积极性,真扎实干,让生态更美,精准扶贫的路更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