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彝族火把节的故事来由
农历六月二十四,这一天是火把节。很多人只知道火把节是彝族的节日,其实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下面是关于彝族火把节的故事来由,欢迎阅读!
彝族火把节的故事
以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热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提拉巴,两人都有拔山之力,没有人能够摔倒他们。斯热阿比听到阿提拉巴是地上的大力士,很有本领,就从天上下来,和他比试。那天阿提拉巴正好出门,临行时,他对母亲说:“天上的大力士来找我,请老人家抬一块铁块招待他,就说这是我吃的东西,请他尝尝。让他等一会儿,我马上回来找他摔跤。”
说完,阿提拉巴就走了。不一会儿,斯热阿比来了,阿提拉巴的母亲真的抬了一块铁块给斯热阿比,斯热阿比咬了一口,怎么也咬不动。他想:阿提拉巴吃铁块,他的力气一定比我大。想罢,他急急忙忙回去了。
阿提拉巴回来以后,他母亲把经过说了一遍,阿提拉巴听说斯热阿比咬不动铁块,就知道力气一定没有自己大,所以,他便跑去追斯热阿比。斯热阿比刚刚要上天,就被阿提拉巴追上了。
“不要走,你既然找我来摔跤,那咱们就来比试比试吧!”
斯热阿比听了他的话,就张开双手,猛地抱住他,两人就开始摔跤了。他们的力气真的非常惊人,大地被他们震得格格的响,那些山峦、树木都抖动起来。斯热阿比抱住阿提拉巴一摔,阿提拉巴踉跄一下,被斯热阿比压在地上。但他的背脊还没有着地的时候,阿提拉巴一个挺身,从斯热阿比头上翻过来压在他的身上。斯热阿比脊背落了地,但他不服输,还要求再摔一次。这一次。阿提拉巴站成一个骑马式,斯热阿比用力摔他,他的两脚像生了根,一动也不动。阿提拉巴乘对方不留神,抓住对方的一只胳膊用力一摔,斯热阿比被摔出两丈多远,趴在地上动不了了。阿提拉巴走近一看,斯热阿比口吐鲜血,已经死了。
阿提拉巴回到家里,哪知天菩萨知道斯热阿比被摔死的事以后,非常生气,但又没有办法对付阿提拉巴,便派来大量的虫子来吃地上的庄稼。阿提拉巴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那天晚上,砍了许多松树,领着人们烧虫子,把天菩萨派来的虫子都烧死了,保护了庄稼。从此,彝族百姓就把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定为火把节。
民族传说
纳西族
天神子劳阿普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派一位年老的天将到人间,要他把人间烧成一片火海。老天将来到人间,看到一个汉子将年纪稍大的孩子背在身上,年小的孩子反倒牵着走,他感到奇怪,细一问方知背着的孩子是侄子,牵着的孩子是儿子,因哥嫂已死,汉子认为应该好好照料侄子。老天将为这样的人间美德深受感动,想着人们的心地是如此善良,怎忍加害于他们,便将天神烧毁人间的消息告诉给那汉子,要他告诉人们于六月二十五那天事先在门口点燃火把,以此免去灾难。于是千家万户都在这天晚上点起了火把,天神以为人们早已在火海中灭亡,便沉沉地睡去,再也没有醒来。后来,纳西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拉祜族
山上住着一个善人和一个恶人,恶人专吃人眼。六月二十四这天,善人用蜂蜡裹在山羊角上,点燃蜂蜡后叫山羊去找恶人,恶人看到火花,以为人们拿火枪来打他,便急忙躲进山洞,并用石块堵住洞口,结果被洞里冒出来的水淹死了。从此人们就不再担心恶人来吃眼睛,可以安安稳稳地搞生产了。因此拉祜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第二篇:彝族火把节的故事
彝族火把节的故事
篇一:论彝族火把节的意义
论彝族火把节的社会意义
摘要:各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来源于绚丽多彩节日背后浓郁的人文精神,及其深层凝聚和高度浓缩的文化价值。民族传统节日,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审美的核心,富含深层价值观,蕴涵重要的文化意义。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川、滇、黔、桂各地彝族都要隆重欢度传统火把节。彝族传统火把节,具有祈求农作丰产,进行礼德教育,实施民间文艺传承以及整合彝区的文化意义。
我出生在云南大理,在这里遍布着很多的少数民族,其中彝族的火把节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作为汉族的我们也在过着火把节,但是我们当地过的是农历二十五,比彝族晚一天。但是火把节是一个属于彝族人民的节日,是他们的另一个春节。火把节对于彝族人来说具有不一样的意义。
一.祈求农作丰产
火把节,对于每一个彝人来说,是一个集祈丰、祭祖以及娱乐为一体的传统节日。其中,农业祈丰是其最为重要的核心内涵。它主观上采用敬天祭祖、转田、照岁、送火把等仪式,在客观上起到促进农业生产的作用。首先,火把节通过以一年为周期生产时序象征,来强化人们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时间观念。火把节期间,每村每寨都要竖立高二、三丈的大火把,按平年扎十二台,润年扎十三台,象征一年的周期,这是一年时间的聚合符号,而且用火燃烧的象征手法表现出来,火将十二台燃尽表示一年十二月的结束,和太阳行使一个周期的时间秩序一致。漾濞彝族自治县鸡街乡过路巴村过火把节,“燃火把即以村寨为单位或是三、五户人家相约,在村前村后的路口上竖起火把。火把高大一、二丈,扎成台数,平年扎十二台,闰年扎十三台,在火把尖端插上纸做的升斗和彩旗,升斗四面写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丰人寿’、‘四季发财’等字样,火把上挂满了包有硬币的小包子和各种水果??除扎大火把外,各家各户还扎小火把,人少的扎一把,人多的扎数把,有的家庭一人扎一把。
其次,举行火把节各种祭祀仪式,在心理上采取进行自我提示和丰产祈祷。旨在说明火把节是万物成熟,日归星回的重要时刻,这个时刻是一年耕种即将收成的关键时节,一定
不能轻易耽误最后的农作侍弄工作,更不能忘了灭虫害、准备收割,最后及时收割等具体环节,否则将会歉收甚至颗粒无收,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存和生活维系。
最后,人们以到田间地头耍火把、舞火把,以及最后一天的送火把仪式,象征在田间积极烧灭害虫的具体实践,通过送走、埋掉火神(旱魃)的劳作行为,以保证农作物获得丰收。祭祀仪式及祭祀辞寓意着烧掉了害虫害蛾,就可以烧掉贫穷和饥寒,就会获得农业丰收。火把节祭火、唱《掌火歌》、耍火把、跳火把舞、送火等民俗活动,对于烧虫逐疫不仅具有实用功能,同时也具有农耕时序、预祝丰收等象征意义。
二.施行礼德教育
彝族是一个非常注重礼德的民族。从某种意义上说,彝族社会是由传统的“礼”规范和管理的。在某种程度上,彝族民间社会的构成与运作,在很大程度上依礼而行。
民间节日的教育活动,是通过节日宗教活动进行的,其教育功能往往和民族审美意识联系在一起。许多节日宗教活动,都贯穿着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发扬传统美德,维护民族安定团结这一主题。民间节日,大都有一个流传于民间的节日传说,这些传说故事具有强烈的思想性,节日期间,长辈向小辈讲述节日传说,寓教于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人们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遵循传统礼德。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彝族传统礼德教育内涵,自然地嵌入在火把节的节俗文化中。表面上,火把节的传说多种多样,各种异文的文本或优美或平时,但深层次地,都贯穿着同一个主题,即为群体的利益敢于与恶势力斗争,敢于赴汤蹈火。年复一年的火把节,一次又一次地叙说着这些故事,培养着人们高尚的道德和精神气质,增强对生活的勇气和热爱,提升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火把节上许多外显的民俗活动都有一个良好的导向:即要敢于付出,勇于斗争,才能获得成功和胜利。
火把节的民俗特质之一,是搭棚敬天祭祖。火把节与彝族年,作为彝族最重要的年节,是彝族祭祀天地、祖先最为集中的时候。它是一种自然崇拜与祖灵崇拜的外显表征。天地崇拜源于彝族原始的宇宙哲学理念,是彝族关于创世和人祖来源的简单思考和朴素解释。火把节的搭棚敬天,“是对神秘自然力崇拜的象征。这源于火把节口头传说中天神怒而派降天虫、蝗虫于人间毁坏庄稼,人们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人摔死、打死了天神的爱将,隐喻着人与自然的冲突和不和谐,于是人要获得农作丰收,安居乐业,必须敬祀天神,向大自然表示敬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它作为一个文化象征符号,以固定节期的节奏和惯例,周而复始地向人
自身强调,人要与天地和谐相处,不应过多奢求自然,不应过度索求自然,才达到一种天人合一、融洽和美的关系。”火把节祭祀祖先,则源自彝族“远古逐水草而居”迁徙游牧生活方式。因为这是一种居无定所的漂泊生活,作为一个注重追根溯源讲究历史、族源的民族来说,每逢大型年节和祭祀必祀祖,意味着对迁徙历史记忆的唤醒,并在此基础上重视族源历史与民族根骨。传统彝族社会,是一个敬老爱老、老人权威型社会。敬老爱老,也成为彝族传统礼俗及其礼德教育最为重要的内容。
三.传承民间文艺
传统节日,是各民族生产、生活节奏的调节伐和调整节点,是他们全年生产、生活中颇富规律的时空结合体。各地各民族在传统年节期间,历来有民间文艺的参与,其源头在于敬天、祭祖仪式上的敬灵娱神,后来逐渐演变为娱人、娱民的文体艺术活动。在彝族传统火把节上,历来少不了耍火把、摔跤、跳月、弹琴、赛歌、斗牛羊、选美等各种各样民间文艺的呈现。火把节不仅是彝族传统歌舞艺术的传承载体,更是彝族民间文艺代代相传的吸引力和激活机制所在。
在传统火把节期间,青年人是最生气、最活跃的群体,他们普遍地希望通过这些集会,能够结交朋友,找到知心的伴侣。青年男女尽情地用火来表达感情,用火来寻找爱情,他们唱歌跳舞,尽情狂欢之后,泉边、树下、岩旁、花丛中,到处是双双对对的恋人,他们悠扬地弹着月琴或吹着口弦,直到翌日清晨,人们还能听到那不绝如缕的歌声。火把节不仅以其自古神圣的祭祀歌舞,义务性地将彝族民间文艺传承下来,这源自先祖的歌舞。同时,它以倚歌择偶的形式和游艺的方式,吸引着代代青年男女加入到传承群体中来,形成一条生生不息的传承链,熔铸着彝族知命乐天、能歌善舞的民族个性。
四.促进社会整合
社会整合,指社会将无数单个的个体人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强制性合力,以此调整种种社会矛盾、冲突与对立,并将其控制在一定可控的范围之内,维护社会整体的统一局面。民间节日是各民族内部以及各民族之间互相往来的载体,是各民族精神气质、审美价值以及生活方式的集中展现。民间节日是民众聚集心理所产生的结果,它客观上显示了民族的整体精神与群体力量,人们自觉地把自已纳入社会整体之中,本着主动维护社会整体团结的良好愿望参与,因此,民间节日本身营造的也是一个和睦相处,安定团结的氛围。
彝族人将火把节为“过小年”,这同彝族人的历法相关。彝族人生活中已发展出一整套“火把节”礼仪,这直接影响着人与人、个体家庭间和姻亲间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火把节仍然是个礼仪的节日。
事实上,彝族是一个非常讲究社会等级的民族,在一些具体的庆祝环节上,火把节具有明确划分和标明不同社会等级的作用。火把节整合彝族社会强大功能的获得,建立于火把节同时具有分裂社会倾向的破坏力上。没有划分、消解和分裂社群的破坏力,就不可能存在整合社会的强大张力和凝聚力,二者相对而立。火把节群体性耍火把、跳锅庄、唱调子、男女相会等全民狂欢活动,将社会高低不同的等级差别一抹而平,即时获得有一种反结构的颠覆、消解和消除力,使社会趋于一种短时的平等和无差别状态,以此高度整合、团结彝族社群。
随着民族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火把节从彝族节日成为多民族共享的地域性节日,不论彝、汉还是其它民族,不论贫穷富有,不论高贵低贱,都加入到了火把节各项节庆活动中,共同尽情享受火把节带来的欢乐和幸福。火把节不仅是民族的,更是地区的。火把节不仅是彝族文化认同的符号,更成为地域认同的符号。长期以来,作为维护彝族文化边界的传统符号,它通过自身开放而激昂的节日展现方式和强有力的吸纳力,在当代文化多元和谐发展的语境下,消弭着狭隘的单一民族认同。火把节,悄然地将不同民族容纳进来,有利于和谐地域文化的养成,最终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篇二:彝族火把节的来历
彝族火把节的来历 火是人类最早掌握和使用的第一种自然力。火对彝族关系极大特别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的彝族一年四季要生火取暖吃在火边睡在火边家中火塘常年不熄被称之为万年火。火把节是全国彝族共同的盛大节日节日时间都是在农历6月24日前后几天。到火把节时彝族人民身着盛装白天举行斗牛、摔跤、跳弦、对歌等各种节日庆典活动。晚上手擎松枝火把嬉戏于村头寨尾田间地头各处照耀以驱除村中邪魔或烧虫除害。随后人们便从四处聚到一起汇集火把于一堆簇成巨大篝火围起篝火弹琴吹笙尽情欢歌跳舞。关于火把节的来历各地传说不一。其一相传彝族祖先从中原流放到西南农历6月24日这天夜晚到达聚居地森林密布杂草丛生猛兽的叫声阴森恐怖。先民们为了使族人不受伤害人人打起火把驱赶害虫妇女们点火把照明男人伐木扎起围栏兴建房屋使族人避免了毒蛇猛兽的侵袭人们为了纪念到西南安营扎寨的第一天每年的农历6月24日晚彝族人都要点火把唱歌跳舞以示纪念。其二古时候有一年地里的庄稼将要成熟收获时有一恶魔从天上撒下无数的害虫辛苦一年的庄家将被毁之危急之时有一个彝族妇女决心为民除害并于农历6月24日燃起火把到庄稼地里四处焚烧害虫昼夜不停害虫被消灭了但这位彝家妇女因劳累过度而死去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为民除害而献身的彝家妇女将其死难的日子作为火把节传袭下来。其三相传一次民族战争中彝族军队被敌人围
困面临覆灭之时突闻一群牛的吼叫声彝军计上心来在牛角上扎起火把在牛尾巴上栓火炬到了夜晚把牛赶进敌阵借助火威彝军乘胜追击一举打败敌军。关于彝族火把节的来历各有其神话传说至于火把节的天文历法的科学意义则鲜为人知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上期才完全调查清楚火把节是彝族十月太阳历的一个重大节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刘尧汉教授南京大学天文系卢央副教授合撰的《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历》一书专门阐明彝族十月太阳历法是根据观察太阳运动定冬至和夏至傍晚观测北斗星和斗柄指向定大寒和大暑大暑这一天才是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火把节。施正东
篇三: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
彝
三天。
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区。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节期要举行
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和跨越。
佳节之前,各家都要准备食品;在节日里纵情欢聚,放歌畅饮。火把节期间,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成群结队行进在村边地头、山岭田埂间,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间地角。远处望去,火龙映天,蜿蜒起伏,十分动人。最后青年男女会聚广场,将许多火把堆成火塔,火焰熊熊,人们围成一圈,唱歌跳舞,或赛马、斗牛、摔跤。一片欢腾,彻夜不息。
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彝族火把节是最具魅力的节日之一,享有“中华民族风情第一节”、“东方狂欢夜”的美誉。
第三篇:彝族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
作者:思念淡然若水
摘要:“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华夏民族璀璨的文化正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它仿佛一个巨大的花园囊括和包容着五十六朵五彩缤纷、色彩各异的花朵。而彝族这个古老的民族便是其中的一枝,它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在悠悠的历史文化长河之中不断前进、不断发展、不断创造着自己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
关键词:火把节 起源 山歌会 斗牛
彝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地皇时代,约公元前2570年—公元前2550年,彝族族源以土著说和羌氐说为主,其中土著说观点的论据较为充足即西南土著说和云南土著说的观点较容易被接纳。目前,彝族同胞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地区,彝族人口共计700多万,其中云南、四川地区相对较多,而贵州、广西则相对较少。不同地区的彝族各具特色、各有特点,但是他们也具有一些相同的风俗习惯和语言特点,如火把节就是每一个地区的彝家儿女都普遍重视的彝家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彝族火把节,时间大多在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一般都举行一至三天即从六月二十四日开始到六月二十六日结束。虽然同为彝族的后裔、同为一个传统的节日—火把节,但是各个地区活动的内容也是不尽相同的,但是呢他们都少不了要在节日的夜晚点燃用松木扎制而成的火把,这些火把有的会插在村里,有的会插在稻田(庄稼地)周围,有的则是被少年孩童们举着穿梭在户与户之间、穿梭在村与村之间、穿梭在寨与寨之间,不停地嬉戏、玩耍,当然最隆重的地方是村寨里长辈事先准备好了的干柴堆旁,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人们便把那些干柴堆点燃,着着节日的盛装围在火堆四周尽情地歌、尽情地舞、尽情地唱,直至深夜甚至到天亮。在凉山彝族火把节那天所有在外的人都必须得赶回家吃团圆饭,饭前杀鸡祭祖,饭后举行点火把仪式。由一家之主点燃用干木苦蒿杆扎制而成的火把,从屋里的上方照亮每一个角落,口中念道烧掉一切不吉之灾、全家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词语,然后经过牛圈、羊圈,最后加入到村寨的火把节,据说这能来消除灾害,也有的说可驱灾去邪。(1)
(一)火把节的由来
关于火把节的由来据考证在汉文献中已有记载,可谓是历史悠久、长久不衰。当然彝族民间关于火把节的起源也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版本在流传。其中有一种版本是这样说的:在很久很久以前,彝乡人民迎来了金秋的收获季节,眼看就要丰上了,可是天王恩泽古兹不愿让彝族人民过上好日子,派十大力来到彝山,把所有的庄稼都踏坏了。彝族人民满腔怒火却又无足手措,这时从人群中走来一个名叫包聪的小伙子,要跟十大力斗个高低。包聪与十大力士艰难地搏斗了三天三夜,最终赢得了胜利。十大力灰溜溜地低下头,变成了一丛丛的秃山。于是天王恼羞成怒,就撒下了一把灰粉,霎时间变成了不计其数的害虫,像一片片的乌云遮住了天空、遮住了太阳,纷纷落到彝乡危害庄稼,眼看一年的辛苦就要落空了,彝族人民每人举起一把火,把所有的害虫一烧而光,夺得了大丰收。从此每年六月二十四日这一天,就成了彝族人民点火把除恶灭害,盛庆丰收的传统节日。
在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大小凉山又广泛流传着另外一种关于火把节起源的传说: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六个太阳和七个月亮,白天有烈日的暴晒,晚上有强光照耀,土地荒芜,妖魔横行,世间万物面临着灭顶之灾。就在这个时刻,彝族英雄支格阿龙射死了灼热的五个太阳和六个月亮,驯服了剩下的最后一个太阳和最后一个月亮,治服了肆虐的洪水,消灭了残害人间的各种妖魔。从此,天下风和日丽,水草丰茂,彝族人民开始过着安居乐业,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但是,统治天地万物的天神恩体古孜看到人间如此繁荣富足,心怀不满,于是年年派他的儿子大力神斯热阿比率天兵到人间征收苛捐杂税。天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好端端的人间又被天神恶魔搅得民不聊生,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后来支格阿龙的故乡出了个彝族英雄叫黑体拉巴,他力大无穷,智慧超人,英勇无畏,跨上骏马能日行千里,迈开脚步可飞崖走壁。他经常为各个部落排忧解难,除暴安良,深受民众的爱戴。一天,黑体拉巴上山打猎,站在高高的山颠上,陶醉在美不胜收的景色之中,他禁不住引吭高歌,抒发对大自然的爱,对美发生活的渴求。高亢的歌喉引来了另一座山上牧羊的姑娘妮璋阿芝悠扬婉转的歌声。他们隔着高山河流对唱情歌直到天黑。从此,他们相亲相爱,山盟海誓。早就对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热阿比听说了两人的恋情,心里交织着愤恨和嫉妒,总想找机会置黑体拉巴于死地。没过多久,忍耐不住嫉恨的斯热阿比便下凡挑战,想与黑体拉巴摔跤决斗。结果在摔跤决斗中,被彝族民间英 2
雄黑体拉巴摔死,天神为此大怒,便放出铺天盖地的天虫(蝗虫)到人间毁灭成熟的庄稼。聪明的妮璋阿芝翻山越岭,找到了天边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大毕摩(祭司),毕摩翻看了天书,告诉妮璋阿芝:消灭蝗虫,要用火把。妮璋阿芝和黑体拉巴带领民众上山扎蒿杆火把,扎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烧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终于烧死了所有的天虫,保住了庄稼。看到这情景,可恶的体古孜暴跳如雷。使用法力将劳累过度的黑体拉巴变成了一座高山。妮璋阿芝看着这一切,伤心欲绝,痛不欲生,在大毕摩的祈祷声中舍身化作满山遍野美丽的索玛花盛开在黑体拉巴变成的那座高山上。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
彝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一天,便用传统的方式极大燧石点燃圣火,燃起火把,走向田野,以祈求风调雨顺、未来丰收,同时也纪念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们载歌载舞、普天同庆抗灾的伟大胜利,歌唱和颂扬阿提拉巴的英勇和尼璋阿芝的聪明贤惠。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彝家儿女一年一度的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分为迎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在节日期间,有的地方要杀猪、宰牛和宰羊来祭奠神灵,一般是同姓氏族同杀一头牛、一头猪或一只羊,当然有的地方也会一个村子同杀一头牛;有的地方则是每户彝民各自抱一只鸡到田里去祭“田公地母”来代替杀牛、杀猪和宰羊。
(二)山歌会
彝族火把节除了耍火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娱乐活动。如各村寨举行唱山歌、对山歌比赛(也称山歌会),还有诸如跳舞、斗牛、斗鸡、摔跤、拔河等项目。山歌会可以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较量,双方一唱一和,你来我往,直至一方找不到唱为止,所以山歌会进行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短则一天一夜,长则三天三夜也未必能结束。贵州西部地区也是彝族儿女的发祥地之一,哪里的彝族对歌的第一个程序叫“谷直侯曲谷”,相当于开幕,给天地诸神献歌献酒,如《献酒阿献酒》:“天王在北吗?请接收献酒,向天父献酒。地母在南吗?请接受献酒,向地母献酒、、、、、、真诚献上酒,情人共把盏,有富贵气派,办事都吉祥。”开幕结束以后又是“谷邳赖曲谷”,清根叙“曲谷”的起源,“叙谱始于天上,由恒阿德兴起、、、、、、把爱根建立,把情根建立,男女情人居一处,有位置可寻,有秩序可依、、、、、、”接下来便是向对方提出对歌要求“争伴啊争伴,鹤同鹃争伴、、、、、、另去寻情妹,得别人情妹,别人的情妹,怎及他情妹!”然后 3
就是寻找对歌伴侣“后来有一天,寻啊寻阿妹、、、、、、你是我阿妹,我是你阿哥。咱来建感情,咱来树恩爱。”(2)于是就这样找到了对歌的伴侣,开始了真正的较量,一般较量才开始时人们都是唱一些祖祖辈辈口传心授流传下来的歌曲,但是唱到后来便都是临场发挥了,颇有到什么山上唱什么得味道,所以山歌大赛、山歌会很是考验人们的记忆力和临场应变的能力。山歌大赛既有老年人、中年人,也有青年人,老年人、中年人只是为了纯粹的娱乐而娱乐,而青年男女除了为了娱乐外,更重要的是双方可以借此来寻找自己心爱的、理想的伴侣,过去小伙儿如果想要找到一个理想的伴侣,那么就必须得能说会道、能骑善射。因为在过去这可是彝家女孩择偶的一个重要标准,可以说能说会唱、能骑善射是彝家小伙儿们的一个重要招牌。而彝家的女孩儿们如果也想要嫁一个理想的伴侣,除了能说会唱外还必须得有一手扎实的针线活儿,一手漂亮的刺绣功夫。谁的刺绣多,谁的刺绣漂亮,在这个时候或在其它节日期间便一览无遗了,因为姑娘们的衣服、鞋子都是自己亲手制作的结果,上面凝聚着她们勤劳的汗水。姑娘们在一天之内会换上很多套衣服和鞋子,以便更好的展示自己的手艺和勤劳,让更多的彝族小伙子们发现自己。此外,姑娘们在出嫁之前就必须得先刺绣好诸如门帘、窗帘、床单、枕帕等之类的装饰物品,等定了婚以后,女孩子们还得为未来的丈夫和婆家的每一个人缝制刺绣一套衣服,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和表达出她的勤劳、贤惠、善良以及孝顺等等优良的品质,才能更容易地和婆家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才不至于被婆家的人虐待与嘲讽。
(三)斗牛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彝族火把节的另一个重要文化娱乐活动--斗牛。
其实说到斗牛并非只是单纯的斗牛,一般在正式的斗牛活动开始之前,还会举行斗鸡,斗羊,斗猪等活动,但这些并不是重头戏,它们只是为接下来进行的斗牛活动渲染,烘托一下气氛罢了。斗牛前,各村寨要选出代表参加,并将经过挑选的膘肥体壮的牛签到会场,群众身着节日盛装前来观看。在比赛开始的时候,一般由村里较有声望和威严的长者宣布,然后锣鼓喧天,长号齐鸣,鞭炮齐响,全场欢呼不断。与此同时,民间自编自导的歌舞便上场了,等歌舞一表演结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斗鸡,斗羊,斗猪等之类的活动,当这些“小项目”接近尾声时,经过挑选出来的参赛者的主人便将它们一一牵上场。不过有的地方并不事先安排 4
好,所以到这一天,村里的斗牛爱好者们便牵出自家的耕牛接二连三地来到斗牛场,当他们汇聚到现场后便开始为自家耕牛挑选“挑战对象”,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为自家耕牛找到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但是当他们成为被挑战的对象而双方耕牛的实力悬殊较大时,他们一般也不会选择拒绝或放弃,而是任耕牛们在场上追逐玩耍一方后实力弱的一方被实力强的一方赶下场为止,人们说这样不仅可以娱乐村民,更重要的是能为自家耕牛来年上场表演积累下宝贵的经验。这时输了的一方便会去寻找一个和打败自己耕牛实力相当的另一头耕牛。就这样,斗牛掀起的高潮一浪高过一浪,越是接近尾声,越是精彩纷程。最终赢了的一方便会得到几尺红布扎成的火红花朵,耕牛在主人的牵引下,在斗牛场招摇一番,逗留一段时间后便扬长而去了。
据说牛除了娱乐外,也还有另外一层更深刻的意义,即彝家姑娘择偶的又一个良机。我想这和一直以来彝家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所以彝家的父母和女孩儿们都特别重视斗牛这一个传统节日,女孩儿们在在父母和长辈们的陪同和带领下积极地融入和参与到斗牛活动之中,细心地观察,精心地挑选,耐心地询问,以便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和女婿。
彝族火把节除了上述提到的几个娱乐活动外,也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娱乐活动,在此由于篇幅和我个人能力的有限也就不再做一一列举和陈述,希望广大的彝族文化爱好者和我们广大的彝族同胞们能够谅解,同时也希望广大的彝族文化爱好者和广大的彝族同胞们能够一起继承和弘扬我们同样博大精深的彝族文明,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我们彝族文明,了解我们彝家的儿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新型民族关系,相信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引导下,彝族人民的生活会变得愈加的美好。
“又是一个把你双眼点燃的七月,又是一个把你心灵点燃的七月,骑上你的骏马穿上美丽的衣裳,小伙姑娘一起走进爱的火把节、、、、、、跳起你的舞蹈奏起古老的音乐,彝家和你一起走进爱的火把节、、、、、、”(3)和着曲子,跟着节拍,让我们手牵着手、心连着心,在跳动的火光旁,舞动彝家火热的心,舞动彝家古老而又美丽的传说,领略彝家的火把节,品味“东方情人节”,体验彝家似火般的热情和温暖。参考文献: 5
(1)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游丛书彝族P58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普忠良杨庆文等著
(2)贵州西部彝族礼俗研究P34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李兴秀编著
(3)歌曲七月火把节
第四篇:彝族火把节
彝族是个崇火的民族,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
火把节期间,最热闹的地方要算斗牛场了。斗牛不仅是一种文娱活动,也是选择良种牛的好方式,对农业、畜牧业生产很有积极意义。
歌声是彝族人民表达情感,自我教育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形式。对于彝族人民来说,民歌在记录历史,交流情感,传授文化。彝家男女自幼听大人唱曲,耳闻目睹,心领神会,万事万物经口即成诗句,是憎是爱,出声直露情怀。无论湖中、山林、田地间,随时皆可唱曲对歌,男女歌声互答,其情融融乐乐,非见高下,不肯停声。
彝族烟盒舞包括正弦和杂弦两部分,形成了山区和坝区两种风格和多种流派,舞蹈套路多达220套,目前仅搜集整理117套,其中正弦62套,杂弦55套。其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等,舞者手持旧时盛火草烟的圆形木制烟盒,在四弦的伴奏下,弹击盒底击节作舞,节奏明快,气氛热烈。
正弦为“母弦”,杂弦为“子弦”,按惯例,必须先跳正弦,然后才能跳杂弦。正弦又叫“三步弦”、“簸箕弦”,这类舞蹈只有乐器伴奏,不唱。参加人数不限,最少二人,最多可达十几人。每套的命名均根据动作而来。如“三步弦”就由登步、过堂步、蹲步剪子口这三种动作组合而得名。正弦中有“三步弦”、“二步半”、“一步半”、“歪歪弦”、“斗蹄壳”等十多套合。“歪歪弦”中有双脚交叉,左歪右歪的动作。“斗蹄壳”(即斗脚舞)是模拟动作斗蹄的动作,跳时参加者须成双数,两排对舞。
杂弦大多数是载歌载舞的,内容丰富,套数很多,已搜集到的就有八十多套。其中又分为自娱性和表演性的两种形式。
1、自娱性的杂弦是群众性的舞蹈,参加人数不限,围圈而舞。每套以晃跳步、盖掖步等基本动作为基础,加上表现一定内容的动作--或模拟劳动,或根据唱词而变化--组合起来。其中表现劳动生活的有:“踩谷种”、“踩茨菇”、“戽小细鱼”等。表现爱情生活的有 “大理弦”、“大红丝线水红青”、“三妹子”等。另一类是根据图形的变化,如三、四、六人的对穿花,或根据唱词而命名的“赶瘦马”、“上通海,下曲江”、“大翻身”、“六穿花”、“跪哟”等都属此类。
2、表演性的杂弦又叫“新杂弦”,多由两人表演,一般在自娱性的杂弦跳完后才表演。每套都有简单的情节。开始先跳“三步弦”,然后根据情节表演。其中有许多优美的舞姿和造型,调度复杂,甚至有不少高雅度的技巧如下板腰、叠罗汉。其中表现劳动生活的有“哑巴砍柴”、“哑巴拿鱼”;模拟动物的有“鹭鸶拿鱼”、“猴子搬包谷”、“鸽子学飞”;显示技巧的有“滚松得”、“苍蝇搓脚”;“仙人搭桥”,也有少数现传统故事的如“三打白骨精”等。
烟盒舞的图形变化也很有特色,除一般的圈舞外,有丰富多彩的穿花图形变化和组合。有6人穿花、4人穿花、3人穿花、2人穿花等,舞蹈和图形变化配合巧妙和谐。成为烟盒舞风格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烟盒舞节奏鲜明、灵活多变,在清脆的烟盒声伴奏下,全身富于弹性的起伏,手臂凤凰点头似的舞动,小腿灵活而富有韧性。特点突出,风格浓郁。
烟盒舞与彝族生活有密切的关系。舞蹈中的“斗蹄壳”,明显地摹仿动物斗蹄子而来;“踩谷种”、“踩茨菇”等,则为反映农耕的舞蹈;“正弦 ”是由挑秧走路和上山下山的动作变化而来。据说,开始跳时没有烟盒,只徒手跳或拍掌。后来,当人们吸烟时,发觉手指弹烟盒,能发出“呱、呱”之声,既可统一舞蹈节奏,又能增添舞蹈的热烈气氛。于是弹起烟盒起舞一直流传至今。
石屏彝族烟盒舞个性鲜明,技巧多样,著名的技巧动作有“仙人搭桥”、“蚂蚁搬家”、“倒挂金钩”等。这种富有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既可健身又可怡情,动作流畅潇洒,极富艺术感染力,深受群众喜爱,传播范围遍及城乡,现已发展成为集歌、舞、乐、竞技于一体的综合性舞蹈艺术。
石屏彝族烟盒舞又称“跳弦”、“垄偬”等,是云南彝族支系尼苏泼的一种群众性民间舞蹈。流传于滇南个旧、石屏、建水、蒙自、开远、通海、元江等地的彝族聚居区,元明时期趋于成熟,清代和民国时期达到鼎盛。舞蹈时,因每人两手各拿一个竹或木棉蝗烟盒弹跳起舞而得名。彝族亦称烟盒舞为“跳弦”、“跳乐”、“跳三步弦”等。彝族人民极为喜爱烟盒舞,不论小孩和老人都爱跳。人们说:“听见四弦响,脚杆就发痒。”
第五篇:彝族的火把节
彝族的火把节
我喜欢傣族的泼水节,我还喜欢汉族的春节,但我更喜欢彝族的火把节。
这个日子的起因源于:很久很久以前,天神子劳阿普在云河边游玩,忽然听到民间有丝竹歌舞之声。人间生活的美好幸福令他十分恼怒,于是便差一名天将到人间,要把大地烧成火海。这位天将变做一个老人到了人间,遇到一个背着大男孩、牵着小男孩的纳西男人。他不解地询问,才知道大男孩是别家的孤儿,小男孩才是这个男人的孩子。于是深受感动,心起怜意,不忍将大地毁灭。他就叫人们家家准备火把,到六月二十五日一齐点燃。这天,子劳阿普到云河边查看,果然见满山遍野都是火光,以为大地真的被烧毁了,方才罢休。纳西人因此躲过了一劫,免受焚族之灾。从此,就有了每年农历6月25日至6月27日纳西族传统的节日——火把节。
火把节有三天,跟我们过春节一样热闹。其中第一天就是为过火把节做准备。为了更快更好的点燃木头,所以纳西族人要把木头捆起来。他们捆木头很讲究,必须用铁丝、布以及一些彩色的手绢把木头捆起来,为火把节增加一丝生机。准备好了火把,还要在这天杀猪宰羊,为火把节准备一些好吃的。吃的准备齐全后,还要穿上新衣服,使火把节显示出万象更新。第二天白天,人们都会到街坊邻居家问候,互相观赏对方的火把,互相访亲问友,祝贺节日,到熟人的家里吃为火把节准备的饭菜,吃到了平时吃不到的美食。晚上,家家户户都高举着点燃了的火把,涌向农田中,照亮庄稼,盼望新的一年能五谷丰登。
最热闹的就数最后一天了。家家户户都把房前屋后的火把放在个自己家门口,堆成以摞,再把那些火把点燃,成了火团,有的有两三米那么高,有的有两三层楼那么高,如果从高处往下看,家家户户的门前,广场上,巷子里,火团连起来就像一条闪光的腰带。所有的纳西族人,都围着火把,牵着手,在悠扬的笛声下,人们跳起了火把节的舞蹈,形成了纳西族最美的风景线。跳完舞蹈后,人们开始表演节目。节目没有舞台,不分场地,就在人群中表演了起来。你看,你看,一个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一个接一个地越过齐腰搞的火团,赢得了众人的喝彩;姑娘们身着靓丽的衣服,跳起了“阿哩哩”;杂技演员拿着火把,开始在天空中旋转。整个纳西族都沉浸在热闹中……人们在这优美的舞蹈中,结束了快乐的火把节。
我爱汉族的春节,但我更爱我们彝族的火把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