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朵童稚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两朵童稚》,你能回答出它的问题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两朵童稚阅读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两朵童稚阅读题
一上车,我就注意到她们,只因为她那么不经意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
我坐在窗户边,座位是长长的那种老爷座,她们坐在我的斜对面,我一直看她们。
较大的那个,大约十三岁,挂面头发,一身淡黄色碎花洋装,一双高跟鞋这令我很惊讶,这么小年纪!我细细再看,发现那是双很大很尖的高跟鞋,相当老式的。我猜,不是她妈妈的就是姐姐的,她还不到穿高跟鞋的年龄。另外那个小女孩,圆嘟嘟的脸,长头发在耳朵边扎成两把,晃荡荡地,还打了蝴蝶结,可爱得像个洋娃娃。我想,这两个女孩子一定是姐妹,她们看起来有点儿像。
一坐下来,妹妹就叽哩呱啦地不知道跟姐姐讲什么,她的笑容好灿烂。做姐姐的一句话也没说,很专心地听她讲,那双眼睛一直看着妹妹,偶尔还轻轻地点头,嘴角有一丝微微的笑。那微笑,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十多岁的女孩所该拥有的。后来,妹妹大概是热了,小手一直掀着额前的刘海,她半靠在姐姐身上,低声问了什么,姐姐看了看左右,然后深深地点头,妹妹马上两只脚跪在椅子上,双手用力地拉开玻璃窗。姐姐低头不知道问了妹妹什么,我想,她一定是问妹妹:还热不热?妹妹又笑了,无邪、天真,像个小天使。后来,妹妹大概困了,趴在姐姐的腿上打瞌睡。姐姐一只手让她枕着,另一只手轻轻地抚摸着妹妹的头。妹妹大概很困,一会儿就睡熟了,一动也不动。她那只手还是继续抚摸着她的头,那么轻又那么柔。我想,那一定是个很令人舒服的动作。这时,我大胆地瞧着姐姐的脸,多平凡,又多惹人怜!瓜子脸,不算漂亮,但很顺眼。皮肤黑黑地,仿佛还有几条抬头纹,鼻子是挺的,闭着的双唇如不破的核桃,唇边一丝不褪的微笑,带一点忧郁,又带一点遐想的样子。多奇特的微笑!我不自觉地凝望着她。她的两眼一直望着这边窗外,一眨也不眨地很奇特,仿佛含有几许轻愁,几许心事,几许遐思。我不禁好奇,她到底在想什么?如果她真的只有十三岁,她怎么有如此忧郁的眼神!仿佛看了多少风霜雨雪的过往,她真的只有十三岁吗?她一定不是在看窗外的车辆、招牌,她在看很远很远的一件心事,也许是过去的,也许是未来的。多柔顺,多惹人怜的女孩,她看来那么善良,她会有什么心事?
这时,窗外下起了雨,许多人关窗。妹妹大概睡得酸了,转了一个姿势。她有点惊,收回视线,轻轻撩拨着妹妹汗湿的头发,还拍拍她的肩膀,充满呵护的样子。她又看看窗外,注意到下雨了,伸出手到窗外探了探,又把手放在妹妹的背上试了试,大概是发觉雨水会打湿妹妹。侧过身,想把窗子关好,由于是左手,使不出力气,右手又被妹妹枕着,抽不出来。她用力地想关窗,还是拉不动。后来,她轻轻移出右手,换左手托拥着妹妹,并且把一个小皮包也一起拿在左手我到此才发现的。她伸出右手,抬高,抵着玻璃窗,用力;我吓呆了,她的右手只有半截,五根指头完全没有了。她用那半截的手用力地为妹妹关窗的那一幕,震惊了我,也感动了我,我的眼眶一下子湿了。好不容易关上了窗,车子一震,却又把小皮包从老爷座的缝隙掉了下去。我正不知如何是好,却见她侧低身子,右手一直往底下探,她摸了一会儿,像是摸到了,慢慢地,手往上抬,很谨慎地怕它再掉了,她用那只半截的手吃力地夹起小皮包。于是,我眼前便模糊了,赶紧把泪水逼下去,抬起头,看到妹妹醒了,揉着眼睛,姐姐笑笑地东指西指,仿佛在告诉她刚刚是怎么回事。妹妹也笑了,伸出手把小皮包拿在手里,又趴在姐姐的腿上睡着了。她的脸上有一点羞赧,那丝微笑便深了。这以后,她便一直低着头,用那只充满爱心的断手,一上一下地为妹妹理理压皱了的领子。她是个好姐姐。
我下车了。
上帝,愿您带领这对小女孩到幸福的花园,如果我尚有未领受的福,请您代我转送,她们存在一刻,这世界便有一刻的纯洁与和平。
19.说说你对文章题目两朵童稚的理解。(3分)
20.小女孩半截的右手,让我眼前模糊了,说说我眼前模糊的原因。(3分)
21.结合语境,赏析下面句子。(3分)
她伸出右手,抬高,抵着玻璃窗,用力;我吓呆了,她的右手只有半截,五根指头完全没有了。
22.下列对微笑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做姐姐的一句话也没说,很专心地听她讲,那双眼睛一直看着妹妹,偶尔还轻轻地点头,嘴角有一丝微微的笑。那微笑,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十多岁的女孩所该拥有的。这里的微笑洋溢着母爱的光辉,饱含着姐姐对妹妹的关怀和鼓励。
B、皮肤黑黑地,仿佛还有几条抬头纹,鼻子是挺的,闭着的双唇如不破的核桃,唇边一丝不褪的微笑,带一点忧郁,又带一点遐想的样子。多奇特的微笑!那几条抬头纹,向我们诠释了忧郁的含义,然而忧郁被掩藏在微笑中,传递出姐姐对妹妹的爱护之深。
C、妹妹醒了,揉着眼睛,姐姐笑笑地东指西指,仿佛在告诉她刚刚是怎么回事?尽管凭着半截的右手艰难地关上窗户、捡起小皮包,但在妹妹醒来后,姐姐却用笑容告诉妹妹,不用担心。
D、她的脸上有一点羞赧,那丝微笑便深了。姐姐害羞了,她用微笑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慌乱。
阅读答案
19.两朵童稚 指文中小女孩,表达作者美好的心愿:希望两个孩子能像花朵一样幸福的绽放,幸福的生活。
21.运用动作,神态描写,写出动作的连贯性,通过我的反映,烘托小女孩右手残疾带来的震撼,22.D
第二篇:朝花夕拾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阅读练习
1.鲁迅,原名_______,字_______,_______人(原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_______家、_______家和_______家。
2.《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l926年所作的一本_______(体裁)集,共10篇。
15.《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________和________。
17.鲁迅先生说起他的儿时生活时,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的文章有________和________。
21.《朝花夕拾》共收10篇回忆散文,被选为课文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_______ 》,请再写出另外一篇的篇名《________》。
23.面这副挽联是国际友人斯诺悼念鲁迅先生而写的,请将上联补充完整。泽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________;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24.《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________集。全书十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 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我们学过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其它:
答案:
1.周树人;豫才;浙江绍兴;文学;思想;革命2.回忆性散文3.百草园4.弃医从文5.范爱农6.《无常》7.弃医从文8.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E埋_JL 9.无常10.《二十四孝图》 ll.无常 12.乌烟瘴气 13.《狗•猫•鼠》 l4.范爱农 l5.阿长;衍太太16.江南水师学堂17.《无常》;《五猖会》18.藤野先生19.拯救国民的精神20.琐记21.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狗•猫•鼠;范爱农;琐记;父亲的病;4;《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以上8篇写出一篇篇名即可)22.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无知和隔膜;封建思想习俗23.呐喊24.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25.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营人命的实质。26.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不拘小节、没有民族歧视、关爱年轻人、为人正直的人。
第三篇:心理学题及答案
心理学,名词解释。
1、理解
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2、记忆恢复
即学习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还高的现象。
3、智力技能
是以抽象思维主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它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
4、下位学习
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下位关系时,新旧知识的同化作用就表现为新知识被吸收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充实了原有认知结构,新知识本身也是获得了再吸收新材料的力量。
5、创造性思维
是应用心得方案或程序,并创造了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
6、技能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或智利的活动方式。
7、有意义学习
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符号或符号组合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
8、上位学习
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上位关系时,新知识就要由原有认知结构组织起来,原有认知结构就成为进行归纳推理的一套观念。也就是说当认知结构已经形成了几个观念,现在要在这几个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摄程度更高的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
9、非正式的学生群体
即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任何人批准同意,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
10、组织者
是指在意义接受学习中,在呈现方式的学习材料之前,使用学生可理解的语言所提供的一些引导性材料。
11、教学设计
教学实际或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实施教学系统方法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
12、迁移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表现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形成方面,也可以表现在学习方法的学习态度的相互影响方面。
13、认知结构
广义的认知结构指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侠义的认知结构指学习者在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14、学习动机
是激励学生进行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15、禀赋优异儿童
凡智力测验获得智商140分以上者,或在特殊性向测验有突出表现者,或在创造性能力测验中得分超群者等,均可被认为是禀赋优异的儿童。
16、评定
教学过程中的评定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估价的过程。
17、个体化社会
是指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
18、学习目标
也称为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
19、教学评定 教学过程中的评定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估价的过程。20、遗忘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并绘制了第一个保持曲线,或称遗忘曲线。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它对课堂教学,特别是对复习的组织意义深远。心理学,简答题
21.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
22.顿悟:是指人的思维的突变或飞跃。23.移情:泛指一个人将自己对生命当中某个重要人物、事件或环境的爱与恨投射到他人他事的心理表现。
24.元认知:任何以认知过程和结果为对象的知识或是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25.言语直观:即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
1、简述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体现。答、(1)学校教育能充分利用儿童的遗传素质,对其心理发展施加积极影响。
(2)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有选择性的。
(3)学校教育能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2、简述克服遗忘的主要方法。答、(1)注意营养和健康,防止大脑创伤和心理障碍。
(2)提倡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使用合理的记忆方法。(3)复习。(4)过度学习。(5)加强记忆信心,提供愉快的学习经验。(6)记忆术。
3、简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答:(1)发展发散思维。(2)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各种技巧。(3)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4)尊重学生的思维结果,容许不同意见的存在。
4、简述智力技能的培养方法。答:(1)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2)掌握解答各类课题的程序,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3)使智力技能的应用有广泛的机会,培养学生技能迁移的能力。
5、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答:(1)学习情景的相似性。(2)学习材料的性质。(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4)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5)年龄特征。(6)智力水平。
6、简述奥苏贝尔对有意义学习条件的认知。答:(1)学习材料必须具备逻辑意义。(2)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3)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的学习心向。
7、简述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答:(1)价值性标准。(2)可能性标准。(3)低耗性标准(4)丰富性标准(5)就高性标准
8、简述皮亚杰儿童心理认知发展论的教育意义。答:(1)心理及教育测验专家能根据皮亚杰的研究结果编制新的智力测验。(2)课程专家应根据皮亚杰的发现设计各年级学校的课程。(3)教师可以根据皮亚杰的理论配合教学与学生的智能。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给予教师与父母最大启示为:(1)智慧为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越简陋的学习环境或越缺乏活动(感官、动作或抽象思考活动)的个体,越产生迟滞的心智能力。(2)认知活动经历四个性质不同的阶段,各阶段有其特殊的智能活动,教学者应根据儿童发展的阶段安排最适当的环境并作充分的教学活动。
9、简述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
答、教学目标的启用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聚合功能。
10、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答:分析教学对象、制定教学目标、选用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评价。
11、简述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方法。答、(1)树立自信、自重和自尊的行为模范(2)以成功的经验激励学生的积极自我意识
(3)尊重学生的理智与感情,防止不当的褒贬(4)提出明确与合理的要求,关心学生的学习成败,期望应成为对学生潜能的挑战。(5)尊重学生个人价值,培养合理的人际关系。
12、简述加涅关于指导学习的基本观点。答:(1)教学就是要教大量有组织的系统化的知识(2)认为教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想”,并不能培养能力,必须通过大量有组织的只是学习才能培养能力。(3)教学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指导,沿着规定的程序进行。
13、简述人本主义的教学原则。答:(1)教学更注重于情感发展而不是知识的获得(2)强调发展自我观念(3)强调交往(4)强调发展价值观
14、简述布鲁姆关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分类标准 答:(1)认知领域教学目标(2)情景领域教学目标(3)心因动作领域教学目标
15、应该如何理解学习现象 答:(1)人们都认为凡是学习一定要有变化的发生(2)人们已经认识到,由于学习所导致的变化应该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导致的变化不是由成熟或先天的反应倾向所致,学习导致的变化要与成长或成熟导致的变化分开(4)学习导致的变化本身并不具备价值意义,学习不等于进步(5)学习是行为变化的过程,而非仅指学习后所表现出来的结果。
16、简述布鲁纳对学习条件的认知 答:(1)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2)对儿童心理发展实质的看法(3)重视学习过程(4)强调形成学习结构(5)强调直觉思想的重要性(6)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7)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8)强调信息提取(9)提倡发现学习
17、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 答、(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2)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3)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4)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18、简述良好的课堂管理的主要原则 答、(1)以积极指导为主,以消极的管理为辅(2)培养良好行为于先,奖惩管理于后(3)师生共同制定可能达成的行为标准(4)采取民主式领导,培养学生群居共处的合作态度(5)改善处理问题行为的技能与技巧,以他律为始,以自律为终(6)减少造成不良行为的校内及校外刺激因素。
19、学习评定中常见的教师心理误差有哪些? 答:宽大误差、光环效应、集中趋势、逻辑误差、对比误差、邻近误差。
20、简述学习过程的一般规律。
答:练习成绩的逐步提高、高原现象、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
21、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答:(1)间接性学习为主,直接性学习为辅(2)组织计划性(3)有效性(4)年龄差异性(5)学生学习的面向未来特征。
22、简述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答:(1)小步子逻辑序列(2)要求学生作出积极反应(3)及时反馈(4)学生自定步调(5)低的错误率。
23、桑代克根据对动物的研究,提出了三条基本的学习规律是? 答:(1)准备律(2)练习律:应用律、失用
律(3)效果律
24、因材施教的运用原则。
答:(1)正常的对待方式(2)正确的态度(3)1.简述原理学习的意义。答:(1)使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事物和现积极的评价(4)主动的操作
25、发散性思维的三项特征。
答:变通性、独创性、流畅性。
26、什么叫罗森塔尔效应?
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习的进步。教师期望的这
种效应就是著名的“罗桑塔尔效应”也叫“皮
格马利翁效应”。
27、如何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答:(1)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发挥目标激励作
用(2)引起心理上的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通过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激
发学生的学习动机(4)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利用学习反馈和学习评定(6)利
用学习竞争和奖惩激发学习动机(7)与学生
签订学习协议(8)在课堂上教学中可供教师
选用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技巧。
28、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1)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2)
问题的难易应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3)指导
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
(4)提供较充裕的时间和适当的自由(5)鼓
励学生验证答案,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
29、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答:(1)合理地安排课程与组织教材(2)提
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3)课内和课外练习
配合,提供应用机会(4)提供学习方法的指
导(5)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
30、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答:(1)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2)能否正确的选择和组合有关原理原则(3)言语的指导
(4)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个别差异。
31、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答:(1)必须提出明确而具体的目的、任务(2)
在观察前要做好有关知识的充分准备,并定出
周密的计划(3)有计划系统地训练学生的观
察技能和方法(4)启发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5)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6)指导学生做好
观察的记录,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
32、论述良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1)课堂管理应以积极指导而不是消极防
范为主(2)教育在先,奖惩在后,多奖少罚,反对“不教而诛”,多做细致的思想工作(3)
师生共同确定应当遵守的课堂规范(4)实行
课堂民主管理,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态度(5)
教师应掌握处理不良课堂的技巧(6)要尽量
消除校内校外的不良因素。
33、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
答:(1)目的任务越明确感知越清晰(2)对
象从背景中越突出,则对象越容易被感知。在直观教学中要是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必须遵循
下面三个规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3)
直观形象与语言指导相结合,则感知更精确、全面(4)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完善、迅速(5)对感知对象的态度越积极,则感知
越深刻(6)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也可以
提高感知的效果。
34、教学中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答:(1)合理的安排课程与组织教材。首先,为了增强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便于理解,在编写教材或组织呈现教学内容时,应尽量以浅
近的文字或符号强调教材或方法的要点。教材的编写与提示应针对主要概念而叙述,要注意
避免过分冗长而失落要义。最后,还应尽量将
内容和要求相似的教学单元按由易到难、由简
到繁排列。(2)提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3)
课内和课外练习配合,提供应用机会(4)提
供学习方法的指导(5)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
状态。象,了解事物之间的规律的内在联系和关系,认清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避免被表面现象所蒙蔽;(2)对原理的学习,可以使认识简化和 系统化;(3)掌握了的原理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行为,并帮助我们解决新问题,使我们不必要对每一种生活情境都亲自重新适应而能拥有灵活地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4)一些原理的学习可以为其他原理或更复杂的原理打下基础,使之学得更容易。2.中学生道德情感有哪些特点?答:(1)道德情感的内容更为丰富并有明显发展;(2)道德情感更有自觉性;(3)道德情感仍然不稳定且难于自制。3.简述学习动机的分类。答:(1)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来划分,把学习分为正确的或高尚的学习动机和错误的或低下的学习动机;(2)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时间的长短来划分,把学习动机分为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和间接的远景性动机;(3)依据动机起作用的大小来划分,把学习动机分为主导性的学习动机和辅导性的学习动机。4.教师的的一般教学能力有哪些?答:(1)善于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2)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3)敏锐的观察能力;(4)迅速而准确的组织能力。
六、论述题(15分)试述知识与智力的关系。答:智力与知识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1.二者区别:智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认知因素的总和,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的;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和结构,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因此,二者不能混为一谈。(1)从来源看,智力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教育、环境的影响发展起来的,智力含有一定的先天因素;而知识完全是个体后天获得的;(2)从发展看,智力只能在一定年龄阶段内逐步上升,到一定年龄后,就会停止发展,甚至呈现出智力减退的现象。据研究,人的知觉能力发展较早,但下降也早。如用曲线表示,人的智力是呈抛物线形的曲线。知识是随年龄的增长日益丰富的,随个人年龄的增加而不断积累,是无止境的,它是一条不断上升的曲线。2.二者联系:(1)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没有基本的观察力、记忆力及抽象思维能力,人就无法获得起码的感性知识,更不能掌握理性知识。许多事实证明,人的智力发展水平通常是掌握知识的快慢、深浅、难易和巩固程度的重要原因之一;(2)知识的掌握反过来又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人们正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智力。但智力与知识的发展往往是不同步的。总之,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又是掌握知识的结果,两者相互转化、相互促进,但两者的发展又不完全同步。因此,教师了解智力与知识的关系,对教育教学实践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篇:朝花夕拾阅读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阅读题
一、填空 1.鲁迅原名,字,浙江绍兴人(原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家、家和家。
2.《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发表时,题为《》,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 回忆性集,共篇,是一部蕴含着 温馨的回忆 和 理性的批判的作品。
3.作者在《二十四孝图》文中指斥的危害“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引出对自己幼时读物的回忆,着重分析了《二十四孝图》
中、、等孝道故事,揭示了。
4.作者在《琐记》中提到离开故乡的原因是。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他起初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这个学堂四天教授,一天教授,因为感到“不合适”和“”,他随后又考入了,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5.“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本文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父亲却要我,让我感到痛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含蓄地批判了的不合理。
6.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黑无常又叫,人们喜爱的是。
7.鲁迅在《》一文中讲述了在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在这段经历中发生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转变:,回国后,他将挂在寓居的东墙上,深切表达了对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8.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地点)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童年时的鲁迅有两个爱好,一是,二是。他的第一本专属个人的图书是《》,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书本兴趣的图书是《》,两本书的来历分别是、。
9.《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除了阿长,还有一个,她的形象出现在《》和《》中。她和鲁迅的关系是同,小时候,鲁迅认为她是一个的人,长大后却逐渐发现她。在她的影响下,鲁迅在父亲病逝的时候做了一件令自己终身不能释怀的事是。
10.下面这副挽联是国际友人斯诺悼念鲁迅先生而写的,请将上联补充完整。泽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_;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二.单项选择题:
1.《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先生不重视自己 C、想拯救国民的精神 D、生活条件太差
2.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A.迷信 B.不拘小节 C.马虎 D.朴实
3.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A狗猫鼠B五猖会C二十四孝图D琐记
4.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
A、东京 B、北平C、横滨 D、绍兴
5.下列事物中,哪一样不是阿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
A.败鼓皮丸 B.一对原配的蟋蟀C.平地木D.经霜三年的甘蔗
6.因为阻止我们吃冰致使我们大半天玩不成,()被我们起了个“肚子疼”的绰号。
A.衍太太B.我母亲C.阿长D.沈四太太
简答:
1.《藤野先生》中记叙了我和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情?你认为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老师?
答:
2.“我”平时怎样叫保姆长妈妈?什么时候叫她“阿长”的?在《阿长和<山海经>》一文中,我对她的感情发生过哪些变化?
答:
《朝花夕拾》阅读题及答案
一、填空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原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2.《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发表时,题为《 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 回忆性散文集,共10篇,是一部蕴含着 温馨的回忆 和 理性的批判的作品。
3.作者在《二十四孝图》文中指斥妨害白话文 的危害“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引出对自己幼时读物的回忆,着重分析了《二十四孝图》中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4.作者在《琐记》中提到离开故乡的原因是 躲避流言和中伤。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他起初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水师学堂,这个学堂四天教授英文,一天教授中文,因为感到“不合适”和“乌烟瘴气”,他随后又考入了 矿路学堂,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天演论》,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5.“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五猖会》。本文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热切盼望着五猖会,父亲却要我 走的时候背《鉴略 》,让我感到痛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 的不合理。
6.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 活无常,黑无常又叫死无常,人们喜爱的是白无常。
7.鲁迅在《 藤野先生》一文中讲述了在日本仙台 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在这段经历中发生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转变:弃医从文,回国后,他将先生的照片挂在寓居的东墙上,深切表达了对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8.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百草园(地点)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无常。童年时的鲁迅有两个爱好,一是收集图书,二是苗绣像。他的第一本专属个人的图书是《 二十四孝图》,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书本兴趣的图书是《山海经》,两本书的来历分别是长辈馈赠、阿长买的。
9.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除了阿长,还有一个衍太太,她的形象出现在《 父亲的病 》和《琐记》中。她和鲁迅的关系是同一门的邻居,小时候,鲁迅认为她是一个和蔼的人,长大后却逐渐发现她 虚伪自私。在她的影响下,鲁迅在父亲病逝的时候做了一件令自己终身不能释怀的事是在父亲临死的时候大声喊父亲的名字让父亲走得不安生。
10.下面这副挽联是国际友人斯诺悼念鲁迅先生而写的,请将上联补充完整。泽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_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二.单项选择题:
1.《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C)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先生不重视自己 C、想拯救国民的精神 D、生活条件太差
2.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C)
A.迷信 B.不拘小节 C.马虎 D.朴实
3.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D)
A狗猫鼠B五猖会C二十四孝图D琐记
4.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C)
A、东京 B、北平C、横滨 D、绍兴
5.下列事物中,哪一样不是阿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D)
A.败鼓皮丸 B.一对原配的蟋蟀C.平地木D.经霜三年的甘蔗
6.因为阻止我们吃冰致使我们大半天玩不成,(D)被我们起了个“肚子疼”的绰号。
A.衍太太B.我母亲C.阿长D.沈四太太
简答:
1.《藤野先生》中记叙了我和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情?你认为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老师?
答:修订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询问中国女人裹足的情况。
先生是一个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不拘小节,没有民族歧视,关爱年轻人,为人正直的人。
2.“我”平时怎样叫保姆长妈妈?什么时候叫她“阿长”的?在《阿长和<山海经>》一文中,我对她的感情发生过哪些变化?
答:我”平时叫保姆长妈妈“阿妈”。在“憎恶她的时候” 叫她“阿长”
我起初“实在不大佩服她”,原因是她“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又不许“我”走动,并动辄以告状相威协;睡觉的姿态不好,占了过多的地方;满肚子麻烦的礼节,等等。后来“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是因为她常对“我”讲“长毛”的故事,某些情况表明她似乎有“伟大的神力”,于是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我的隐鼠被害死了之后,我便当面叫她阿长,表现对她的不满。后来因为她给“我”弄到了绘图的《山海经》,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又使“我”对她发生了“新的敬意”。
第五篇:军事理论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古代海防建设是从 D 开始的。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2.清朝规定:所有 B 岁以上的满族男子都是兵丁。
A.15 B.16 C.17 D.18
3.1895年日本以清朝出兵朝鲜为由发动了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 C。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这70多年间,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订了大大小小数百个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近160万平方千米,共赔款 D 万元,白银7亿多两。A.2 200 B.2 400 C.2 500 D.2 700
5.A 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
A.总参谋部 B.总政治部 C.总后勤部 D.总装备部
6.国防是 A 的全面体现。
A.国家综合力量 B.国家经济实力 C.国家军事力量 D.国家科技实力
7.按照《兵役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合法服兵役的最高年龄限制是 C。A.16岁 B.18岁 C.22岁 D.23岁
8.下列不属于国防要素内容的是 D。
A政治要素 B 经济要素 C文化要素 D历史要素
9.C 围绕军队“三化”建设的总目标,提出了“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
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D.胡锦涛
10.《兵役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 D 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A.义务兵与民兵 B.义务兵与武装警察 C.义务兵与预备役 D.义务兵与志愿兵
11.下列哪一项属于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时期的代表著作 C。
A.《将革命进行到底》 B.《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C.《论持久战》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2.在 C 的思想体系中确立了科技强军的思想。
A.毛泽东军事思想 B.邓小平军队建设思想 C.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D.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
13.“三湾改编”确立了 D 的原则。
A.为人民服务 B.优待俘虏 C.民主选举 D.党指挥枪
14、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是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 D。
A.实事求是 B.密切联系群众 C.理论联系实际 D.瓦解敌军
15、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依法从严治军是 D 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重要内容。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D.胡锦涛
16、《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核心是 C。A.“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 B.“文武兼施,恩威并用”的治军思想 C.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 D.朴素唯物论和原始辩证法思想
17、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 B 是高科技生存和发展的三大支柱。
A.生物技术 B.新能源技术 C.航天技术 D.海洋技术
18、军事高技术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诸多高技术中为了满足 C 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部分新技术群。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技现代化
19、A 是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技术。A.军用微电子技术 B.军用计算机技术 C.军用信息技术 D.军用光电子技术
20、关于现代核武器发展的方向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实用化 B.多弹头 C.多用途 D.大型化
21、电子对抗按 A,通常分为射频对抗、光电对抗、声纳对抗等。A.电子设备工作的频谱范围 B.作战表现形式
C.作战空间 D.作战内容及电子设备的类型 22、1991 年的 D 是人类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渡或者转折的战争,在信息化战争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A.科索沃战争 B.阿富汗战争 C.伊拉克战争 D.海湾战争
23、信息化战争,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A 和战争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A.科学技术 B.文化 C.计算机技术 D.航天技术
24、农业时代,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战争只能是冷兵器或简单的火器对抗。因此,这一时代的战争被称为 B。
A.火器战争 B.冷兵器战争 C.半机械化战争 D.机械化战争
25、信息化战争形成的首要条件是 C 的长足发展。
A.文化 B.经济 C.高技术 D.教育
26、A 是智能化武器装备的集中代表。
A.智能机器人 B.智能坦克 C.智能导弹 D.智能地雷
27、美军研制的“黄蜂”反坦克导弹,在发射后,不具有的功能是 D。A.能自动爬高 B.能自动搜索
C.能自动隐藏自己 D.能自动攻击目标的要害部位
28、美国陆军提出的21世纪信息化战场上的基本作战方针是“以情报信息发现敌人,以 杀伤敌人,以机动战最终完成战斗”。A A.电子战 B.突击战 C.封锁战 D.火力战
29、在信息化战场的支持下,作战力量将由战场感知系统、B、指挥控制系统、打击系统、支援保障系统等五大分系统构成。
A.武器装备系统 B.网络通信系统 C.情报系统 D.预警系统
30、信息化战争的制胜理念是 A,通过破击敌人作战体系,达到巧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A.消耗敌人、摧毁敌人 B.监视敌人、控制敌人 C.控制敌人、瘫痪敌人 D.侦察敌人、摧毁敌人
31、世界军事领域的竞争,说到底是 A 的竞争。
A.人才 B.科技 C.经济实力 D.综合国力
32、B 是制定某一战略所必须依据并制约该战略实施的环境和条件。
A.国际战略环境 B.战略环境 C.战略格局 D.战斗环境
33、战略既指导 C 全局从发生、发展到结束的全过程,又关照其各个方面和各个部分间的关系。
A.战场 B.战争 C.军事斗争 D.战役
34、下列关于战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战略只指导战时,不指导平时 B.战略指导军事力量的使用 C.战略指导军事力量的建设 D.战略指导准备与实施战争
35、不同历史时期的战略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其决定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战略思想,二是战略环境,三是 D。
A.战略方针 B.战略格局 C.军事斗争 D.军事力量
36、当前国际战略格局框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A。
A.一超诸强,多元争极 B.多超一强,多元争极 C.多超诸强,多元争极 D.一超一强,多元争极
37、构成战略环境状况的核心因素是 C。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军事因素 D.人文因素
38、下列不属于美国对华敌意表现的一项是 C。
A.战略包围中国 B.支持对华军售
C.制造“中国威胁论” D.插手台湾问题,牵制中国
39、下列不属于我国解决南沙群岛的方针的是 C。
A.主权归我 B.搁置争议 C.武力解决 D.共同开发
40、D 是世界上国家间面积最大的陆地争议地区。
A.中俄边界争议面积 B.中越边界争议面积 C.中缅边界争议面积 D.中印边界争议面积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化”建设是指 现代化、正规化 和革命化。
2.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有: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3.国防动员,又称战争动员,是指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通常包括 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科学技术动员、人民防空动员 和政治动员等。
4.现存最早、影响最深的军事著作 《孙子兵法》 标志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已经基本成熟。
5.兵制,就是军事制度,现在一般称为军制,它包括武装力量体制、军事领导体制 和兵役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6.在兵役制度方面,八旗兵实行的是 兵 民合一 的民军制。
7.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观点。
8.《国防法》以 宪法 为依据,对国家机构的国防职权进行了明确的划分。9.我国倡导的是 积极防御 的军事战略方针。
10.国防的手段主要有 军事、政治、经济手段和外交手段等。军事思想的主要特征有: 鲜明的阶级性、突出的时代性、具有广泛的通用性 和一定的继承性。
11.人民战争 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
12.《军政》、《军志》 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初步形成阶段的代表作。
13.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 中国革命战争 和军队建设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14.外国近代军事思想可划分为两大体系,即 资产阶级军事思想 和无产阶级军事思想。
15.游击战的十六字原则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进。
16.毛泽东同志在“八?七”会议上提出了“ 枪杆子里出政权 ”著名论断。
17.1979年,中央军委、国务院制定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以民养军 ”的发展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的方针。
18.江泽民从新时期的形势、任务和实际情况出发,指出:“把经济搞上去和 把综合国力搞上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
20.胡锦涛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的重要指导方针。
21.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基本特征是 新旧格局的不断交替。
22.朝鲜半岛 和以巴问题是对我国安全影响较大的周边地区的热点问题。
23.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过程反映了 国际战略力量 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的发展。
24.战略按使用武器的类型划分,有常规战争战略和 核战争战略。
25.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存在着渐变和 突变 两种方式。
26.自古以来,钓鱼岛就在中国的版图内有明确的记载,最早的记载是1372年 明朝 初期的版图。
27.坚持“ “九二共识 ”,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双方的共同主张。
28.胡锦涛2006 年11月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宣言中指出,中非建立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 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人们习惯把高技术分成军事高技术和 民用高技术 两大类。
29.当代高技术主要包括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 和海洋技术六大领域。
30.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战争目的将由“消灭敌人、保存自己”转变为“ 控制敌人,保护自己、保护自己”。
31.信息化弹药具有“发射后不用管”、自主识别和 攻击目标 的能力。
32.当前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主要目的是使作战兵器精确化、智能化、远程化,作战指挥控制系统自动化,以此来夺取战场上的主动权和优势。
三、名词解释
1、国防
答:国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2、武装力量
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统称。一般来说,是以军队为主体,由军队和其它正规的、非正规的武装组织结合构成。其最高统帅,通常由国家或政治集团的最高领导人担任。
3、国防法规
国防法规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用于调整国防体制、武装力量建设、国防科技建设、战争动员体制、国防生产、全民防御和国防教育等方面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国防政策的法律体现,是指导国防活动的行为准则,又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国防动员
战争动员,是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
5、周边安全环境
是指国家周边有无危险和受到威胁的情况及条件,也就是说一国的周边国家或集团对其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是否构成威胁、有无军事入侵、渗透和颠覆等情况的综合分析和评估。
6、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7、军事高技术
军事高技术,是指应用于军事领域的高技术,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8.、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9、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大量的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手段规模均较有限的战争。
10.、智能化武器装备
智能武器指的是具有人工智能的武器,通常由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知识库系统、辅助决策系统和任务执行系统等组成。能够自行完成侦察、搜索、瞄准、攻击目标和收集、整理、分析、综合情报等军事任务。
11、信息化武器装备,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使武器装备在预警探测、情报侦察、精确制导、火力打击、指挥控制、通信联络、战场管理等方面实现信息采集、融合、处理、传输、显示的网络化、自动化和实时化。
12、信息化战争有哪些基本特征? 解
1、日趋复杂的战争诱惑
2、成为焦点的信息争夺
3、全维一体的战场空间
4、节奏更快的战争进程
5、系统整体的战争对抗
13、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解:
1、树立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国防观念
2、增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
3、完善国防动员体制
4、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14、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四、问答题
1、国防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国防教育实行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2、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
1)祖国统一面临严峻形势;(2)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3)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4)少数分裂势力影响边疆安全稳定。
3、中国国防历史有哪些启示?
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4、电子对抗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电子信息对抗装备和技术发展将以综合一体化、联网化为主流发展方向2加速研发升空的多用途无人机.隐身机电子战平台
3、.加强电子攻击的“硬杀伤”手段和能力
4、大力发展新型电子战武器
5、大力发展红外光电对抗装备
6、发展新一代反辐射导弹,提升对敌防空压制能力
5、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国防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2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 军队质量建设4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5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6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五、论述题
1、论述新中国国防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1、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
2、进一步发展和健全了“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3、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4、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5、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长途进展
6、国防法规划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2、论述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1、信息力量的竞争将愈演愈烈
2、作战方式和战争形态将不断变化
3、人类的战争能力将持续提升
4、对经济和科技的依赖性将越来越强
5、战争的不对称表现日趋多样
6、战争耗资巨大高新技术装备造价昂贵。高技术武器使用空前频繁
3、论述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长期实践中,创立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成为人民军队在战争力量敌强我弱、武器装备敌优我劣的条件下克敌制胜的法宝。其基本精神是:一切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有什么枪打什么仗,对什么敌人打什么仗,在什么时间地点打什么时间地点的仗;灵活机动,不拘一格,扬长避短,力争主动,利用矛盾,各个击破;进攻时反对冒险主义,防御时反对保守主义,退却时反对逃跑主义,有效地达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
4、谈谈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一)新军事变革
军事变革就是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武器系统与创新的军事学说或军事理论和部队编成及时、正确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引起战争样式的深刻变化和作战效能的极大提高。先进的军事技术与武器系统、创新的军事学说和部队编成是军事变革的三要素,要发生军事变革,三者缺一不可。
(二)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1、高技术武器装备将明显改变现代战场与作战行动。
2、高技术武器装备将强制性地引起作战方式的变革。
(三)军事高技术对军队建设的影响
1、军队的规模将缩小。
2、军队结构将不断优化,可能出现新的作战部队。
3、军队人员构成和素质将大幅度改善。
4、建立快速反映部队。
5、提高侦察监视系统的生存能力。
5、试述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
1)多极化将是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必然趋势美国凭借自己强大的实力,欲建立独霸世界的单极格局是行不通的,世界永远没有的“霸权”,大英帝国的衰落就是历史的见证;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均衡化趋势,是世界转录格局最终走上多极化的根本动力;欧盟的建立,俄罗斯的复苏,中国的崛起已让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也是时代的要求。2)未来国际战略格局中各方关系将日趋复杂化 美日关系的新发展,美中关系的改善,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调整,欧盟一体化进程对美国对欧洲控制的削弱,日本对亚洲关系的寻求,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使国际战略格局呈现出关系复杂化,集团松散化,外交多边化,合作区域化的新特征。3)中国在“多极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显突出 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上起制约作用,在经济发展上起示范作用,在维护第三世界权益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