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礼仪的现代小故事精选

时间:2019-05-15 14:14: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礼仪的现代小故事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礼仪的现代小故事精选》。

第一篇:关于礼仪的现代小故事精选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礼仪的现代小故事精选,欢迎阅读!

列宁让路

有一次,列宁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给列宁让路,准备自己退回去。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

列宁毫无疑问是一位伟人,但他却不因自己地位的高贵而无礼,这更显出了他伟大的品质。

“忍气吞声”的林肯

有一次,美国总统林肯和儿子罗伯特驱车上街,遇到一列军队在街上通过。林肯随口问一位路人:“这是什么?”林肯原想问是哪个州的兵团,但没有说清楚。那人以为他不认识军队,便粗鲁地回答:“这是联邦军队,你真是个他妈的大笨蛋。”林肯面对着一个普通路人对自己的斥责,只说了声“谢谢”,毫无怒容。

总理道歉

霍克就任澳大利亚总理期间,有一次在一家商场内与一位老人就养老金问题发生争执。霍克一时冲动,骂那位老人:“愚蠢的老家伙。”老人因此把他告到法院。霍克举行记者招待会,就自己不文明的语言,公开向这位老者道歉。他说:“那天我非常烦恼,但这不能成为我使用那种措辞的理由。如果我确实伤害了他的话,我愿意就此向这位先生道歉,诚请宽容我的不逊。”

扩展阅读:礼仪格言

1、我们不要把眼睛生在头顶上,致使用了自己的脚踏坏了我们想得之于天上的东西。——冯雪峰

2、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刘少奇

3、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4、偏见是无知的产物。——哈兹里特

5、礼貌使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松苏内吉

6、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7、无论在什麽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知道了一切。——巴甫洛夫

8、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9、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魏相

10、文明是一种运动而不是状态,它是一次航行而不是一个港口。

第二篇:现代中华礼仪小故事

礼节礼貌故事:

1、在德国的公共场合,凡是有门的地方,总会有这样的现象,走在前面的人,进去后总要回头看后面有没有人进门。如果有,他就扶着门让后面的人进去,后面的人进去后,也总是要向扶门的人说声谢谢,很少有人进门后一甩门扬长而去的举动。令人感动的是,所有的人都这样做,而且是非常自觉。

2、德国的公共场所都有电梯或扶手梯,每一次在扶手梯上,作者都惊奇地发现,无论人多、人少,无论结伴而行的人还是情侣,没有并排站在扶手梯上的。作者觉得不可思议,就询问了德国人,他们解释说,上楼、下楼时站在右侧,空出左边的位置,以便让有急事的人从左侧先行。这是多么为别人着想啊。虽然它不是一项法律,只是人们的生活习惯,但作者非常钦佩这一行为。这一左右现象到处可见:男的走在左侧,同行的女的走在右侧,怕的是车辆撞上女的;也有小辈走在左侧,长辈走在右侧,主人在左、客人在右。所有这些习惯,都是为方便照顾对方

记得颜元说过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没错,一个人的文明表现可以反射出你这个国家的品德。,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小讲文明。而且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就要先懂得文明做人。文明二字说起来简单,可真正能做到时时刻刻都讲文明的人有几个呢?

去年春天,我和妈妈出去玩时,遇到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把我的好心情破坏了。

我们乘在车上时,只见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爷爷,拄着拐杖跌跌撞撞的向车子这边走来。老爷爷走路不方便,所以走的比较慢,售票员阿姨不耐烦的催促道:“快点,快点,别磨磨蹭蹭的,车子会来不及到站的。”老爷爷只好加快脚步,可差点摔一跤。

在车上,因为司机开的比较快,车子摇摇晃晃的,难免会撞到一下也是正常的,只要道一下歉就没事了,可我们的售票员阿姨,不仅撞到了老爷爷她没道歉,更可气的是她居然还说:“你没看见我站在这里,你还站这儿。”老爷爷十分无奈的让开了。

车子行驶了一段时间,旁边的好心人提醒了他一下:“您到哪里,您有没有到站啊?”拍了拍脑袋说:“ 你瞧我这脑袋,这是哪里呀?”“你是看不见?自己不会看路牌啊。”售票员阿姨说到。“这已经是武陵站了。”有人说到。“啊,我过站了。”“你好象没报站啊”售票员凶神恶煞的回答到:“现在有哪个人会报站,吃饱了撑着啊。”这时终于有人按耐不住了站出来说:“你这人怎么能这样说话。”“我怎么说话了?”那人也没多与她争辩,只是摇了摇头。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我们先要自己文明做人,然后去督促别人,让大家都做一个讲文明的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文明礼仪小故事一

学校每天中午都有工作餐,教师都在一起吃。但为了学生安全,每天都安排了两位教师送学生过马路,这就使得这两位教师要晚一些吃饭。一天中午,许多教师都和往常一样开始吃午餐了,只有陈校长一人坐在桌边没有动筷。我们还以为他哪儿不舒服,没想到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故事大概是讲“义门陈”的人都十分注重“义”和“礼”,使得当时皇帝都为之震惊。其中有一个细节说:这儿的狗都知道“义”、“礼”,有“一犬不至,百犬不食”的传说。当大家听完这个故事之后,才记起还有两个老师为了送学生过马路还没来吃饭„„从此以后,他们每次吃饭都会等到所有人到齐才开筷。

文明礼仪小故事二

几个低年级的同学,肩并肩有说有笑地走着,前面迎面走来一位老师,他们也不认识,但当这位老师走到这几名同学身边时,其他人都还是说笑,只有一位同学,恭敬的鞠了一躬,说了声“老师好”。老师当然也很高兴的回答了一句“你好”,别的同学都没哼一声。等老师过去了之后。有的人说那个同学油饼,不认识的老师还给鞠躬,有的人说他根本是装样子,给别人看的。那个同学没有反驳他们,只是说了一句:做一个有礼貌的人是做学生的最基本要求。我正走在他们身后,听了这句话非常感动,感动那个同学的真诚,一个人懂礼貌,真的是很难得的品质。

文明礼仪小故事三

可以说只是一个动作,那天一位老师看见了一张棒冰包装纸,弯下腰拣起来扔到了垃圾桶。这是一个不起眼的动作,但是他的以身作则、师为表率的行为教导我们,他是老师。如果有同学看见了这位老师的做法,又怎会不佩服这位老师呢?说不定下次他也会这么做,他也会明白乱扔废弃物是不文明的行为。

通过这几件小事,我更加认识到了“礼仪”的含义是从一件一件小事上表现出来的,是心灵美的一种表现,是一个人做人的标准。我们应该让社会变成一个到处都是文明的,一个“没有污染的世外桃源”。还是那句真理:从我做起,只有你我他都“从我做起”才会到处充满礼仪的“味道”,才会使你我他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第三篇:关于礼仪的现代小故事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礼仪的现代小故事,欢迎阅读!

篇一:列宁让路

有一次,列宁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给列宁让路,准备自己退回去。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

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列宁毫无疑问是一位伟人,但他却不因自己地位的高贵而无礼,这更显出了他伟大的品质。

篇二:“忍气吞声”的林肯

有一次,美国总统林肯和儿子罗伯特驱车上街,遇到一列军队在街上通过。林肯随口问一位路人:“这是什么?”林肯原想问是哪个州的兵团,但没有说清楚。那人以为他不认识军队,便粗鲁地回答:“这是联邦军队,你真是个他妈的大笨蛋。”林肯面对着一个普通路人对自己的斥责,只说了声“谢谢”,毫无怒容。

篇三:程门立雪

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求教。杨时、游酢二人,原是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经四十岁,而且已考上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学习。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书院拜见程颐,但正遇上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外面开始下雪,杨时、游酢求学心切,侍立一旁,不言不动等了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二人在外站立,吃了一惊:“啊,两位还没走?”这时外面的雪已经有一尺多厚了。

篇四:总理道歉

霍克就任澳大利亚总理期间,有一次在一家商场内与一位老人就养老金问题发生争执。霍克一时冲动,骂那位老人:“愚蠢的老家伙。”老人因此把他告到法院。霍克举行记者招待会,就自己不文明的语言,公开向这位老者道歉。他说:“那天我非常烦恼,但这不能成为我使用那种措辞的理由。如果我确实伤害了他的话,我愿意就此向这位先生道歉,诚请宽容我的不逊。”

扩展阅读:礼仪格言

1、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到辽远的后世。——英莎士比亚

2、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陈毅

3、利益,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爱默生

4、昂着头出征,夹着尾巴回家,是庸驽而又好战的人的常态。——冯雪峰

5、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永远的介绍信。——培根

7、粗暴无礼,是内心空虚的人用来使自己显得貌似强大的手段。——埃里克·霍弗

8、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老舍

9、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10、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11、我们不要把眼睛生在头顶上,致使用了自己的脚踏坏了我们想得之于天上的东西。——冯雪峰

12、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刘少奇

13、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14、偏见是无知的产物。——哈兹里特

15、礼貌使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松苏内吉

16、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17、无论在什麽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知道了一切。——巴甫洛夫

18、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19、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魏相

20、文明是一种运动而不是状态,它是一次航行而不是一个港口。

第四篇:现代礼仪的小故事

礼还是日常生活的准则,其根据仁义文行忠信的要求制定的仪轨包罗万象,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现代礼仪的小故事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列宁让路

有一次,列宁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给列宁让路,准备自己退回去。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列宁毫无疑问是一位伟人,但他却不因自己地位的高贵而无礼,这更显出了他伟大的品质。

“忍气吞声”的林肯

有一次,美国总统林肯和儿子罗伯特驱车上街,遇到一列军队在街上通过。林肯随口问一位路人:“这是什么?”林肯原想问是哪个州的兵团,但没有说清楚。那人以为他不认识军队,便粗鲁地回答:“这是联邦军队,你真是个他妈的大笨蛋。”林肯面对着一个普通路人对自己的斥责,只说了声“谢谢”,毫无怒容。

总理道歉

霍克就任澳大利亚总理期间,有一次在一家商场内与一位老人就养老金问题发生争执。霍克一时冲动,骂那位老人:“愚蠢的老家伙。”老人因此把他告到法院。霍克举行记者招待会,就自己不文明的语言,公开向这位老者道歉。他说:“那天我非常烦恼,但这不能成为我使用那种措辞的理由。如果我确实伤害了他的话,我愿意就此向这位先生道歉,诚请宽容我的不逊。”

委屈奖的来历

上海公交22路车售票员柯莉萍,曾获得一个很特殊的奖项——“委屈奖”。一天,一名男青年买车票时,故意将一口痰吐在一张伍角纸币上,又扔在车厢的地上。其他乘客在指责男青年的同时,也悄悄地注视着柯莉萍。只见她弯下腰拾起纸币,用餐巾擦去痰沫,随后又礼貌地向男青年递上车票。柯莉萍的行为受到了乘客的赞扬,男青年更是自感惭愧,向柯莉萍道了歉。事后,同事向车队汇报了此事,车队领导于是向柯莉萍特别颁发了“委屈奖”,以鼓励全队的售票员。

文明礼仪的楷模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又是文明礼貌的楷模。他认为:随地吐痰、留长指甲、不刷牙等陋习,都是违反文明礼貌的行为,是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传统不相称的。他提倡“诚忠形外”,注意“一举一动之微”的文明。

尊师

一个春雨霏霏的日子,漫画“三毛”的作者张乐平一手撑雨伞,一手提蛋糕,去看望50余年没有见过面的小学启蒙老师陆寅生。陆寅生曾经给张乐平出了个题目,指导他画政治讽刺画,这是张乐平学漫画的开始。此事虽已过去50多年,但张乐平记忆犹新。80多岁的陆老师把张乐平打量了一下,问:“你是谁?找谁?”张乐平说:“我是张平啊,现在叫张乐平。”陆老师兴奋异常:“几十年来难得你还想着我,真不容易啊!”张乐平说:“我的第一幅漫画是您教我画的,我一直没有忘记您!”

朱德尊师

1957年初,朱德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和大家一起看戏。开演前,朱德同志和周围的观众愉快地交流,这时,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旁人的搀扶下走进礼堂,朱德见老人来了,急忙起身向前,立正行军礼,礼毕又亲切地叫了一声“叶老师”,然后,朱德又请老人入座,待老人坐定后,自己才坐下。原来,这位老人叫叶成林,是朱德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

现代礼仪修养

礼,是中华文明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首先,在古人眼中,“礼”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人如果不懂礼,那便是禽兽不如。《诗经》中说:“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老鼠尚有一张皮,而有些人却没有仪态,人若无仪态,活着还能做什么?这是用激烈的言辞强调着礼是人类独有的文明形态。

礼,又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青年男女渴望爱恋是何等炽热,小伙子对心上人的思慕妄想,会彻夜难眠、辗转反侧。但是不管多么渴望,表现出来的求爱行为,仍然是“琴瑟有之”的斯文,及至男女恋爱成婚,仍然要“钟鼓乐之”的规范,就是必须用礼乐的方式、文明的方式去追求爱情。这就是发乎情、止乎礼,“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仪。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仪,先王之泽也”,阐发于情,庄重于礼。礼是一种仪规,它能把日常随意的行为变得庄重。

同时,礼又是一种形式,它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无声地表达着文明的意义。比如参加晚宴时,同事朋友之间相互敬酒,那些修养深厚、平静谦和的人,往往会把酒杯端得比对方低些,为什么?其实这种现代礼仪,正是传承了《礼记》中说的“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的思想。“自卑”不是指心理上的自卑,而是“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中讲究的放低姿态、摆正位置,也就是通过谦恭地降低自己,以尊高对方。虽然身体不能低,但可以用酒杯代表自己比对方低一些,用来表示对对方的恭敬、尊重。

再比如说,饭桌上的座位排序,都很有讲究。一般而言,领导者、长者、尊贵的客人,要坐在正对门口最里边的正位,可以总览全局。而年轻的晚辈要坐在距离上菜口最近的地方。有些年轻人不懂这个规矩,往往在聚会时大大咧咧地坐在正位上,给领导和长辈心中留下了“无礼”的印象。那又为什么有这样的礼节呢?因为古人曾说过,青少年要“坐不中席,行不中道”,别说参加酒席不能坐在正中,就连走路时也不能走在领导、长辈的中间或前面,要走在靠边且稍后的位置。其实《礼记》中阐述的思想,就是我们日常行为规范的依据和来源。

所以《礼记》中说“礼者,理也”,也就是说,我们能看到的有形的“礼”,是在表达着形而上的无形的“理”。

第五篇:礼仪小故事

程门立雪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

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张良拾鞋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江泽民尊师的故事

顾毓琇不仅是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而且还是一位文学家。顾毓琇为世人所知,还在于他当过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老师。1945年,顾在担任上海市教育局长兼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时,江泽民选读过他教的微积分课。据说此后,虽物移星转,沧海桑田,师徒二人不断通信,相互题词。1996年,江泽民曾在给顾毓琇的信中题诗:“重教尊师新天地,艰辛攻读忆华年。”顾毓琇则对友人提起江泽民:“我现在的年纪是过一天算一天了,希望他能到美国来,我还能见一面,就算今生见不到他了,也没关系,因为对国事我也放心了。”

1997年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江泽民曾专程到费城顾毓琇的家中探望恩师;2000年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时,江泽民又与顾毓琇在纽约共进午餐,畅谈2小时。

李嘉诚怎样教育自己的儿子

李泽楷是香港巨商李嘉诚的次子,33岁就跻身香港豪富之列。他注定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然而李嘉诚在教子方面很有见解,他说:“沙地里长出的树,要拔起它,你说有多难啊!” 李泽楷年幼时,李嘉诚常带他到报纸档口,看一个边卖报纸边做功课的小女孩,告诉他,像你有这样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的孩子并不多,所以你要好好利用,而不是挥霍。星期天,李嘉诚又带儿子去乘电车。看到电车缓缓驶来,车站上长长的队伍就开始蠢蠢欲动,车还没有停稳,人们就蜂拥而上,年幼的李泽楷很快被挤了出去,李嘉诚没有理会儿子,自己挤上了车。当李泽楷望着父亲,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刚才大家都要拼命地往上冲,往上挤,因为不挤不冲就坐不上车,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他这样,有父亲的车可以坐。八、九岁时,李嘉诚常常让两个儿子参加自己的董事会,稚气未脱的孩子怎么受得了冗长枯燥的会议,有时还会被大人们面红耳赤的争吵吓得哇哇大哭。而李嘉诚却对家人们说:“他们现在虽然年纪小不懂事,但是我想让他们从小就知道父辈创业的艰难,如果现在放松了对他们的早期教育,将来他们就成了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

最好的报酬

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有一天,当他在田里工作时,听到附近泥沼里有人发出求助的哭声,于是他放下农具,跑到泥沼边,发现一个小孩掉到粪池里,于是弗莱明把这个小孩从死亡边缘救出来。

隔天,有一辆新奇的马车停在农夫家,走出来一位优雅的绅士。他自我介绍是那被救小孩的父亲。绅士说:“我要报答你,你救了我小孩的生命”农夫说:“我不能因救你的小孩而接受报酬。”就在那时,农夫的儿子从茅草屋的门走进来,绅士说:“那是你的儿子吗?”农夫很骄傲的回答说:“是。”绅士说:“我们来个协议,让我带走他,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这小孩像他父亲一样,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骄傲的人。”

农夫答应了。后来农夫的小孩从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并成为举世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也就是盘尼西林的发明者。他在1944年受封骑士爵位,且得到诺贝尔奖。

数年后,绅士的儿子染上肺炎,谁救活他呢?盘尼西林。那绅士是谁呢?上议院议员丘吉尔。他的儿子是谁?英国政治家丘吉尔爵士。

只有一套礼貌

一次,一位普通的英国青年,很偶然地遇上了旅途休息中的英国女王,虽然事出猝然,但他却举止极其优雅得体,平淡从容。事后,旁人问他怎么能在遇见女王时那么老练平静,他笑道,我对任何人都只有一套礼貌。

一般人总是把礼貌礼仪作为社交活动中的一种需要,一种方式,他们可以在与宾客相处时彬彬有礼,送走客人后马上又露出粗俗可鄙的本来面目,这种礼仪方式与其说是礼貌,倒不如说是一种表演,表演毕竟有它的局限性,一是逼真程度总归有限,要么太过火,要么不到位,多少总有一些勉强;二是表演总需要准备,在一些意料不到的场合,反应不过来,手忙脚乱,这种礼仪难免错位乱套;三是表演得太久了,自己也未免不太舒服,难以持久。而如果像这位英国青年一样,将礼仪作为一种最简单的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在的修养,“对任何人都只有一套礼貌”,那么,他对人处世的优雅从容就像呼吸一样从容自然了,这已不是一种外在的技巧方式,而是一种内在的气质涵养。

真正的礼仪修养是发源于内心,与外界的区别并无特殊的相应关系。一个对富人优雅得体,对穷人却粗鲁无礼的人,归根结底,也只是一个表演着的人。一个人在春风得意时风雅迷人,在遭受挫折时便失态粗俗的人,功力也还未到境界。

不少修养丛书之类,往往将礼仪修养概括为多少种技巧多少种窍门,这未免多少有点“误导”之嫌了。书卷气也好,贵族风度也罢,各种人的修养礼仪都不是由技巧累积起来的,而是一种长久经验与熏陶的顺乎自然的结果。正如俗话所说的,也许一年就能出一个暴发户,但是也许三代才能出一个贵族。的确如此。

洛克菲勒家族的家教

在纽约港繁忙的曼哈顿码头上,人们可以看到一位英俊的年轻人,上身打着赤膊,汗流浃背,他一边用毛巾擦去面部的汗水,一边认真地开动吊车把集装箱从货轮上卸下。这位年轻人工作卖力、认真是码头工人一致公认的,老板特别喜欢他,给他的奖金也最高。

当这座码头的老板——美国东部财团西凯尔公司董事长的千金来到码头寻找这位年轻人时,人们才知道他是美国哈佛大学的高材生小洛克菲勒·哈里,他家的资产近百亿美元,他的祖父是世界著名富豪,洛克菲勒财团的董事长。码头工人问他:“你家的财富能养活大半个纽约市的人,跑到这苦地方来凑什么热闹?”哈里笑着说:“吃自己的饭特别香,你们为养家糊口,我为了挣够下学期的学费。洛克菲勒家族有个家规:孩子长到18岁以后,经济上自理。我父亲在年轻时比我更苦,他当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书时,为了交付昂贵的学费,每到假期都到密西西比河的货轮上当水手,干着最脏最累的活,这样才读完大学。祖父虽有钱,他从不伸手,这是家规。” 洛克菲勒家教之严,在美国富豪中是著名的。他要求子女做到“富而不污”、“富而有义”、“富而有志”这三条。他们有意识地让孩子经受贫穷和饥寒,磨难和委屈,让他们明白金钱来之不易,从小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有钱过点“少年穷”,这样才能使他们成年以后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强者独立的人格迎接生活的挑战。

来自台湾的一个“致富故事”

有一个人去请教某富翁如何致富,富翁说:“请您等一下,故事很长,我把电灯关了再说。”这个人马上心领神会地说:“谢谢您,我知道您如何致富了。”

在一些有钱人看来,若要致富就必须从每一个细小的地方节省资源,不浪费就是致富的基础。“台湾首富”、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的办公桌是由几张会议桌拼凑而成的,座椅原本是一把用了十几年的铁椅子,后来在医生的建议下才换上了新椅子。有人总结说,鸿海赚钱的秘诀就在一个“省”字。上班时间,公司走廊的灯间隔着亮;午餐时分,用餐者的办公室的灯一律熄灭。会议室的墙上基本没什么装饰,地上用的也是最便宜的地毯。为此,郭台铭常被朋友取笑“没品位”,但他说:“我现在有什么东西买不起?可是如果我真去搞品位,股东们就要担心了。”

一个留学生的自述

不怕别人笑话,出国之前,我不知道“粒粒皆辛苦”的真正意义,虽然这句诗我上小学就会背;可是当我在异乡尝到饥饿却发现没有东西吃的滋味,我知道粮食的可贵。以前,我老是问我妈拿零用钱,还不高兴嫌我妈给的少;可是当我一个暑假打两份工,月底拿到那张薄薄的薪水支票,看到好不容易到手的钱又被砍掉大截纳税,我知道这个世界赚钱不容易。去商店买东西,提着篮子逛一圈,咬咬牙又把东西放回原处,因为我知道我的妈妈要赚八块钱才能让我在这里用一块,她要比以前辛苦八倍去工作才能供得起让我在这里读书。我宁愿花一小时走到唐人街买张电话卡,也要省下3块坐地铁的钱。一块钱巴不得掰成两块来用,因为我知道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每次我妈跟我打电话,她都是照例要问“你开不开心” ?我的回答照例都是“开心,很好,不用担心”,我妈就会说“开心就好”。这样的对白起码每周末就要重复一次,可我从不觉得单调,因为我觉得好高兴能听到我妈的声音。

下载关于礼仪的现代小故事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礼仪的现代小故事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礼仪小故事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

    礼仪小故事

    太和幼儿园礼仪小故事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

    礼仪小故事

    礼仪小故事 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养成的,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国历史上......

    礼仪小故事

    礼仪小故事之10个商务礼仪故事1、陈阿土陈阿土是台湾的农民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攒了半辈子的钱终于参加一个旅游团出了国。 国外的一切都是非常新鲜的关键是陈阿土参......

    关于现代礼仪的小故事推荐[推荐五篇]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现代礼仪的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列宁让路有一次,列宁下......

    现代名人的礼仪故事

    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重要做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现代名人的礼仪故事,欢迎大家的阅读。现代名人的礼仪故事一霍克就任澳大利亚总理期间,有一......

    现代廉洁小故事

    现代廉洁小故事 沙河小学四(5)班 姓名:张伊凡 辅导教师:葛园园 据主席身边的警卫员回忆,1929年1月,红四军下井冈山,迂回于赣南、闽西之间,毛主席行军,战士们沿途没见他骑马,可部队中......

    餐桌礼仪小故事

    餐桌礼仪 引子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 ,在中国这个泱泱大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俗语,一日三餐,必不可少。通过食物,我们能够获得每日必需的能量,促进身体的成长。中国餐桌礼仪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