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窃糟文言文的翻译
《窃糟》收录于刘基所著的《郁离子》中,是一篇讽刺短文。本文以寓言故事的方式讽刺了那些一知半解又夸夸其谈的学术骗子,告诫人们,那些说得天花乱坠的所谓道理,其实不过是拾人牙慧的糟粕而已,我们不必过于迷信。下面是窃糟文言文翻译,请参考!
窃糟文言文翻译
窃糟文言文原文
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必以其说驾之,欣欣然自以为独得焉。郁离子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为酒,惟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归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
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液也。’今子以佛夸予,可也;吾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翻译
有位喜好佛学的客人,每次和人们谈论宋元理学时,一定用佛学压倒对方,得意洋洋地认为自己有独到的见解。刘基对那名客人说:“以前,鲁国人不会酿造酒,只有中山国的人会酿‘千日之酒’。鲁国人想得到中山人酿酒的方法,却无能为力。有个人在中山国做官,掌管酿酒(这门差事),便拿了一些酒糟用鲁国的酒浸泡,对人说:‘这就是中山国的酒呀!’鲁国人喝了,都认为是中山国的酒。
一天,中山国酒家的主人来了,听说有好酒,便要来喝,一入口便吐出来笑道:‘这是用酒糟泡的酒啊!’现在您可以用佛理向我炫耀;但恐怕真佛会笑您只学到了一些糟粕罢了。”
注释
1道理:这里指宋元道学,理学。
2好:喜欢驾:驾驭,统摄,凌驾。
4郁离子:原为刘基所著的书名,这里借为作者自称。
5千日之酒:传说中山国人狄希会造千日酒,喝了它能醉一千天不醒。
6方:酒方。
7仕:做官。
8主:通“住”,住宿。
9.渍:浸泡。
10.索:索取。
11.谋:咨询
12.易:买
13.主酒家:在酿酒人的家里寄宿。
14.有仕于中山者:有一个在中山国做官的人。
15.为:酿造
第二篇:鲁人窃糟文言文翻译
鲁人窃糟文言文是刘基的作品!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鲁人窃糟文言文翻译的更多内容吧!欢迎阅读!
鲁人窃糟文言文翻译
原文:
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①,必以其说驾②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郁离子③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④,弗得。有仕⑤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今子以佛夸予,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注释】
①道理:这里指宋元道学、理学。
②驾:驾驭、统摄。
③郁离子:原为刘基所著的书名,这里借为作者自称。
④方:酒方。
⑤仕:做官。
译文:
客人中有一个喜好佛教的人,每当和人们谈论道理,必定用他那一套佛家的说教凌驾于人,欣欣然自以为有独特的心得了。郁离子对他说:“从前鲁国人不会酿酒,只有中山人善于酿造千日的好酒,鲁国人寻求酿酒的方法,没有得到。有个在中山国做官的人,从酿酒作坊里,窃取了那里的酒渣拿回家,用鲁国的酒浸泡那酒糟,便对人夸耀说‘这是中山的好酒啊。’鲁人喝了它,都认为真是中山的酒了。一天,中山酿酒作坊的主人来了,听说有了酒,便索要来,喝了一口,吐出来笑着:‘这是用我的酒糟泡过的酒啊!’现在,你在我面前炫耀佛家的道理或许可以,我恐怕真佛会笑话你窃取了他的酒糟
【练习题】
【小题1】下面一句话没有标点符号,请用“/”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3分)
昔 者 鲁 人 不 能 酒 唯 中 山 之 人 善 酿 千 日 之 酒 鲁 人 求 其 方 弗 得。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4分)
A.主酒家()
B.以鲁酒渍之()
C.索而饮之()
D.今子以佛夸之()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2分)
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
【小题4】本文讽刺了什么样的人?(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昔者/鲁人不能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3分)
【小题2】主管、掌管浸泡索要、索取夸耀
【小题3】自鸣得意地自以为有了独到的见解。(2分)
【小题4】有了一知半解就自以为了不起而夸夸其谈的人
第三篇:《窃槽》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窃槽》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①,必以其说驾②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郁离子③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④,弗得。有仕⑤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今子以佛夸予,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注释】
①道理:这里指宋元道学、理学。
②驾:驾驭、统摄。
③郁离子:原为刘基所著的书名,这里借为作者自称。
④方:酒方。
⑤仕:做官。
译文:
客人中有一个喜好佛教的人,每当和人们谈论道理,必定用他那一套佛家的说教凌驾于人,欣欣然自以为有独特的心得了。郁离子对他说:“从前鲁国人不会酿酒,只有中山人善于酿造千日的好酒,鲁国人寻求酿酒的方法,没有得到,有个在中山国做官的人,从酿酒作坊里,窃取了那里的酒渣拿回家,用鲁国的酒浸泡那酒糟,便对人夸耀说‘这是中山的好酒啊。’鲁人喝了它,都认为真是中山的酒了,一天,中山酿酒作坊的主人来了,听说有了酒,便索要来,喝了一口,吐出来笑着:‘这是用我的酒糟泡过的酒啊!’现在,你在我面前炫耀佛家的道理或许可以,我恐怕真佛会笑话你窃取了他的酒糟。”
第四篇:《吃糟饼》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阅读需要在顺利翻译的基础上理解全文内容,体味古人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吃糟饼》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人家贫而不善饮,每出,止啖糟饼二枚,即有酣意。适遇友人问曰:“尔晨饮耶?”答曰:“非也,食糟饼耳。”归以语妻,妻曰:“呆子,便说饮酒,也妆些门面。”夫颔之。及出,仍遇此友,问如前,以吃酒对。友诘之:“酒热吃乎?冷吃乎?”答曰:“是熯的。”友笑曰:“仍是糟饼。”既归,而妻知之,咎曰:“酒如何说熯?径云热饮。”夫曰:“已晓矣。”再遇此友,不待问,即夸云:“我今番的酒是热吃的?”友问曰:“尔吃几何?”其人伸指曰:“两个。”
1.解释画线的词语。
酣意:
径云热饮
2.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
糟饼阅读答案由查字典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酒喝得很畅快。
应该
2.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为了要面子而使自己更没面子。
第五篇:疑邻窃鈇文言文翻译
《疑邻窃鈇》这则寓言说明,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事物的障碍,当人带着成见观察世界时,必然会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接下来小编搜集了疑邻窃鈇文言文翻译,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疑邻窃鈇
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俄而,抇于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以似窃鈇者。其邻之子非变也,已则变矣;变也者无他,有所尤也。
注释
1)鈇(fū):通“斧”。
2)颜色:脸上的神色表情。
3)无为而不:没有一样不像。
4)掘其谷:掘。谷:山谷,山沟。
5)意:通“臆”,怀疑。
6)为(wéi):动作,做法。
7)有所尤:即被偏见所蒙蔽。尤,通“囿(yòu)”,局限。
8)亡: 丢失。
9)他日: 以后的日子。
10)俄而:不久。
11)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过些日子再看到邻居家的儿子,觉得他的一举一动、面目表情都不像偷斧头的人了。
译文
以前有一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他观察那人走路的样子,觉得就是偷斧子的人;看那人的脸色神色,也像是偷斧子的人;他的一言一行,也像偷斧子的人;一举一动,没有一样不像偷斧子的人。不久以后,丢斧子的人在山谷里挖水沟时,掘出了那把斧子。他几天后又看见了邻居的儿子,就觉得他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像偷斧子的人了。变的不是邻居的儿子,而是自己的心态;变的原因也没有其他,是被偏见所蒙蔽。
出处
《疑邻窃鈇》这则寓言故事生动地说明,情感的变化往往对理性的判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是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中的一则寓言,原文是: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文中:无为而不窃斧也,是指(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有的一切),无不像偷斧子的。
拓展:《列子·说符》简介
《列子》全书,始以《天瑞》,终以《说符》,首尾呼应,自成一体。古时以所谓天降“符瑞”,附会与人事相应,叫做“符应”。“符”,有符信、符验的含义。“说符”,即谓“道”与人事的相互应验。全文通过三十余则 寓言和说理,对“道”与“智”、“名”与“实”、“形”与“神”、“贵”与“贱”、“时机”与“变通”、“久利”与“暂得”、“持身”与“治国”等多对关系进行了各个角度的论述。
世事无常,祸福相倚,因此列子认为,为人处世应当做到“持后而处先”,对于事物的存亡变幻,也应当透过其表面来“寡其所以然”。一方面要“恃道化而不恃智巧”,全身远害,避免重演郄雍的悲剧;一方面也要拥有“授隙抵时,应事无方”的智慧,领会“先迕后合”的圣人之言,进而懂得各种看似无关的现象背后实际上存在着积来已久的缘由。然而世人多纵欲迷性,重利轻道,贪图一时所莸,不念长久之积,所以才会闹出“宋人拾契”、“齐人攫金”那样的笑话。唯有舍末明本,“归同反一”,因名求实,得其髓而弃其粗,才能一睹天道与人事之间的绝妙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