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子最美的10首诗歌
怀念海子最好的方式是去阅读他,下面小编精选了这十首最有代表性、最美好的诗篇,让我们跟随这些诗篇去感受那四季的轮转,风吹的方向和麦子的成长,一起来体会海子的诗歌。
1、亚洲铜
亚洲铜,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亚洲铜,亚洲铜
爱怀疑和爱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
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亚洲铜,亚洲铜
看见了吗? 那两只白鸽子,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
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
亚洲铜,亚洲铜
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
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1984.10
小编注:这首诗是海子的成名之作,最早发表于内蒙古《草原》文学月刊1985年第4期。
2、日 记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德令哈......今夜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让胜利的胜利
今夜青稞只属于她自己
一切都在生长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1988.7.25火车经德令哈
3、祖国(或以梦为马)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
和物质的短暂情人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
万人都要将火熄灭,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
此火为大,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藉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此火为大,祖国的语言和乱石投筑的梁山城寨
以梦为上的敦煌——那七月也会寒冷的骨骼
如雪白的柴和坚硬的条条白雪 横放在众神之山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投入此火 这三者是囚禁我的灯盏 吐出光辉
万人都要从我刀口走过 去建筑祖国的语言
我甘愿一切从头开始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也愿将牢底坐穿
众神创造物中只有我最易朽 带着不可抗拒的死亡的速度
只有粮食是我珍爱 我将她紧紧抱住 抱住她 在故乡生儿育女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也愿将自己埋葬在四周高高的山上 守望平静家园
面对大河我无限惭愧
我年华虚度 空有一身疲倦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岁月易逝 一滴不剩 水滴中有一匹马儿一命归天
千年后如若我再生于祖国的河岸
千年后我再次拥有中国的稻田 和周天子的雪山
天马踢踏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选择永恒的事业
我的事业 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
他从古至今——“日”——他无比辉煌无比光明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最后我被黄昏的众神抬入不朽的太阳
太阳是我的名字
太阳是我的一生
太阳的山顶埋葬 诗歌的尸体——千年王国和我骑着五千年凤凰和名字叫“马”的龙——我必将失败
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
1987
小编注:据编者西川注,此处“以太阳”,即为“以太阳的名义”。
4、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989.1.1
3小编注:广州《花城》文学双月刊1990年第4期发表了海子遗作组诗10首,其中《日记》《祖国(或以梦为马)》均在后来产生了广泛影响,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更是成为海子最经典的作品。
5、女孩子
她走来
断断续续地走来
洁净的脚
沾满清凉的露水
她有些忧郁
望望用泥草筑起的房屋
望望父亲
她用双手分开黑发
一枝野樱花斜插着默默无语
另一枝送给了谁
却从没人问起
春天是风
秋天是月亮
在我感觉到时
她已去了另一个地方
那里雨后的篱笆像一条蓝色的小溪
6、活在珍贵的人间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太阳强烈
水波温柔
一层层白云覆盖着
我踩在青草上
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泥土高溅
扑打面颊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
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
1985.1.127、晨雨时光
小马在草坡上一跳一跳
这青色麦地晚风吹拂
在这个时刻 我没有想到
五盏灯竟会同时亮起
青麦地像马的仪态 随风吹拂
五盏灯竟会一盏一盏地熄灭
往后 雨会下到深夜 下到清晨
天色微明
山梁上定会空无一人
不能携上路程
当众人齐集河畔 高声歌唱生活
我定会孤独返回空无一人的山峦
1987.5.248、感 动
早晨是一只花鹿
踩到我额上
世界多么好
山洞里的野花
顺着我的身子
一直烧到天亮
一直烧到洞外
世界多么好
而夜晚,那只花鹿的主人,早已走入
土地深处,背靠树根
在转移一些
你根本无法看见的幸福
野花从地下
一直烧到地面
野花烧到你脸上
把你烧伤
世界多么好
早晨是山洞中
一只踩人的花鹿
19869、黎明(之二)
(二月的雪,二月的雨)
我把天空和大地打扫干干净净
归还给一个陌不相识的人
我寂寞地等,我阴沉地等
二月的雪,二月的雨
泉水白白流淌
花朵为谁开放
永远是这样美丽负伤的麦子
吐着芳香,站在山岗上
荒凉大地承受着荒凉天空的雷霆
圣书上卷是我的翅膀,无比明亮
有时像一个阴沉沉的今天
圣书下卷肮脏而欢乐
当然也是我受伤的翅膀
荒凉大地承受着更加荒凉的天空
我空空荡荡的大地和天空
是上卷和下卷合成一本的圣书,是我重又劈开的肢体
流着雨雪、泪水在二月
1989.2.2210、春天,十个海子
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这一个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究竟为了什么?
春天,十个海子低低地怒吼
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
扯乱你的黑头发,骑上你飞奔而去,尘土飞扬
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
在春天,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就剩下这一个,最后一个
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
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户
他们把一半用于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
一半用于农业,他们自己的繁殖
大风从东刮到西,从北刮到南,无视黑夜和黎明
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1989.3.14凌晨3点~4点
小编注:这是海子生前创作的最后一首诗。
第二篇:海子诗歌赏析
这首诗以明朗清新的语言,唱出了诗人的真诚善良——愿每个人都能“在尘世获得幸福”,抒情自然而又真挚。
这首诗共三节,第一节虚构了诗人理想中的“幸福的人”的生活图景:既有诗人向往的平凡生活的内容(关心粮食和蔬菜),又保持了自由、闲散的生活风格(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更关键地在于它的清静与独立——独立于社会人群的边缘(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种幸福是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属于未来,属于幻想。第二、三节由描绘景象转为抒发情感,诗人由已及人,表达了对亲情友情的珍惜,情感涉及面次第展开,胸襟逐渐开阔,尤其诗歌第三节对“陌生人”的三“愿”中,最后的“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在全诗中起着总括的作用,博爱之情溢于言外。然而诗歌至此,情感突然发生逆转,“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犹言尘世的幸福与诗人无关,显示出诗人矛盾心理状态:刚对世人表露赤诚心怀,很快转过身,面朝大海,背对众人;在人生观、价值观上既肯定世俗生活,又不甘“和其光,同其尘”,不甘堕入尘世成为俗人。诗人心怀始而热情开放,终而收合封闭。一个“只”字表现了诗人坚定的决心,他终于还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春暖花开”的祝愿只是诗人临行的赠品。
这首诗集中体现了诗人单纯而明净的特有风格。邹建军《试论海子的诗歌创作》总结海子诗的特点:一是意象空旷;二是以实显虚,以近显远;三是语言纯粹、本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两个短语可谓海子的天才创造,不仅意象开阔深远,而且韵味无穷。诗歌平白如话,情感表达真实、自然、朴实无华。
这首抒情短诗〈〈日记〉〉,写于1988年6月27日,从诗后面的小注可以知道,这是海子第二次坐火车去西藏,经过青海省的德令哈市时,自己的所想所感,写的情真意切。全诗采用了日记这种便于抒情的文体,以一个来自异乡的“弟弟”的那种怯弱而朴拙的孩子口吻,同“姐姐”真情告白,如泣如诉。全诗共分成四小节,感情层层递进。如果说第一小节仅仅是交代了自己的处境,即夜色笼罩,我只有戈壁,我在德令哈的话,那么第二、三节就是直接进行抒情了:“这是惟一的,最后的,抒情/这是惟一的,最后的,草原”。到最后这种抒情更是达到了顶点:“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从这首诗歌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此时海子的复杂心绪。他曾经两次去西藏,一是为自己的长诗〈〈太阳〉〉寻求创作素材,获取灵感,也是为了摆脱情感的纠缠和苦闷。作为全诗的中心词是“姐姐”,“姐姐”既是自己的倾诉对象,也是诗歌中的一个意象,她的内涵应该是多方面的。此时海子在个人终身大事上已经是疲惫不堪了,内心的伤痛还隐隐存在,但他追求太阳的信念更强烈了。“姐姐”既可以理解为自己的情人,已经分手的情人,也可以理解为所有美好的事物,包括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信仰,甚至招致自己如此痴狂于诗歌创作的冥冥之中的东西。通过“姐姐”这个意象,更好地直抒胸臆。与“姐姐”倾诉交流了一段时间,自己再也不感到荒凉了,精神得到了慰藉。原来“荒凉寂寞的戈壁”也变得美丽了,情由景生,情景交融,从此可见海子此时内心的孤独真是达到了一种极致,一种唯美的境界,他独自享受着孤独和寂寞的如此美丽。
孤独寂寞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既是诗人也是海子生前好友的西川说:“对于我们,海子是一个天才,而对于他自己,则他永远是一个孤独的„王‟,一个„物质的短暂情人‟,一个„乡村知识分子‟。”海子的《日记》也毫不回避的透视了这一现象。相对说来,海子更孤独些。当然他的孤独并不是社会疏远了他,而是在他受挫后他有意识的自我封闭自己,把这种寂寞和孤独转移到诗歌创作中去,开辟自己的精神乌托邦,这一点常人是不理解的。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他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这是一个真实的海子。他认为,诗就是把自由和寂寞还给人类的东西。他的另一首《在昌平的孤独》,对孤独的认识也是很别致的:“孤独是一只鱼筐/是鱼筐中的泉水/放在泉水中/孤独是泉水中睡着的鹿王/梦风的猎鹿人/就是那用鱼筐提水的人/放在泉水中/以及其他的孤独/是柏木之舟中的两个儿子/和所有女儿,围着诗经桑麻沅湘木叶/在爱情中失败/他们是鱼筐中的火苗/沉到水底/拉到岸上还是一只鱼筐/孤独不可言说"。在海子的一生中,死亡轻生的意识始终弥漫着,挥之不去,驱除不得。像《日记》这首诗歌,对自己的孤独心理描绘的很是逼真,轻生的意识倒不是那么强烈。由原来的两手空空到后来觉得美丽,这其实是一个思索的过程,一个把小我融于天地与自然的过程,海子的思想就是这样超脱。名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说“给每一条小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把幸福留给了他人,而自己忍受的是莫名的不可排除的孤独和寂寞,这就是海子。封闭的自己,平时与人交往不多,现实的压抑,加上几次都与爱情擦肩而过,使得他更像一个孤独的孩子。也正是西藏这“西方最后净土”的感染,才使得海子的回归意识变得如此强烈,摆拖尘事烦扰的时间变的才如此迅速,他的孤独感也才日益芬芳四溢。海子实则是一个孤独的吟唱者,一个内心空灵的诗人,表面上他孤独,但他通过写诗,构建着诗歌大厦,独自品享着寂寞的美丽,他又是一个精神的富足者。
海子是一个专心作诗的人,一个天生作诗的人,他的存在就是为了作诗。他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他身上始终纠缠着理想与现实的影子,矛盾重重,他把美丽和祝福留给别人,而自己咀嚼着苦涩,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写的越是明澈,内心越是孤独。海子是一个文学现象,又是一个社会现象,他曾几次彷徨在自杀的边缘,最终还是搭上天梯(火车道轨)去了遥远的天国,追逐心中的太阳、麦子和情人去了。时代及海子个人的性格注定了海子只能是短命的一颗彗星,虽短暂,但光彩熠熠。美国人西尔维娅.普拉有句话“死是一门艺术,诗人的死实际等于诗人的再生。”,那么,春天,十个海子会再复生的,一定!
《九月》一诗写于一九八六年,写作这首诗的时候,海子已经从北京大学毕业到中国政法大学任教近三个年头。应该说,此时的海子思想上是相对较成熟的,对于世界、生存、死亡、时间与空间等已经建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认识框架。这首诗就是诗人思考的结果,认识的反映,它以充满神秘色彩、闪烁神性光芒的意象和独具特色的语言构造,对上述事物进行了诗性的言说与烛照。海子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是很深刻的,从存在主义哲学出发自然就可以解开海子诗歌中的重要思想环节。本文将在存在主义哲学层面上对海子的《九月》一诗作出读解,希望给读者准确和深入地理解这首诗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诗歌一开头就将读者牵引到一个充满神秘氛围的情景之中,在这里,渺远的时间与旷阔的空间扭结纠缠在一起,生命与死亡在互相诠释。“目击”一词别有意味,它表示了诗人入思的起点,“目击”的不是“众神死亡”,而是“野花一片”,是草原上的一派生机,“野花”是草原的此在,作为草原此在之在的“野花”倚靠在“众神死亡”之上,因此,“野花”的存在是向死之存在,抵达着存在的本质。“众神死亡”尽管不是诗人“目击”所见,但它是诗人“以神遇”而不是“以目视”获得的。从现实的层面上来说,众神“死亡”是一个并不通顺的逻辑搭配,死亡总是与生存相连在一起的,因为众神从来没有生存过,所以无从谈其死亡。不过,从另外的思路来看,众神的生存确实发生过,众神与人类的照面意味着人类已经懂得从现实中超逸出来,思向永远和终极。这样,“众神死亡”在此表明人类历史之久长,人类与神灵的会晤开始出现中断。众神在草原上的“死亡”将草原的远古与神秘蓦然藏匿,草原的深邃历史遁入无形,草原因此就让人顿生遥远之感。
“风”是海子喜欢歌咏的事物,在海子眼里,“风”总是亲切而贴近的。在组诗《母亲》中,诗人说“风很美”、“风 吹遍草原”;在《黄金草原》中,诗人说“风吹来风吹去”的当儿,女人“如星的名字”或者羊肉的腥香令人沉醉。可是“风”远在远方时,为什么会比远方更远呢?很显然,“远在远方”中的“远方”并不是一个纯实在的概念,而是虚实相间,是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也不是一个纯空间的指向,而是时空并指。时间和空间都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时空的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常常令现实生存中的人们感到怅然。作为远方之处隐隐约约似有似无的事物,“风”的存在更令人难以捉摸。风的漂浮不定,风的来去无踪,都增加了远在远方的空间之空洞感和时间之虚无感。远方的风因此存在于我们的视线之外,感觉之外,所以显得比远方更远。“我”的出现再次标明了诗人的在场,直接启用“我”来现身,较之开头的“目击”而言,更强调了诗人的主体介入,主体进入事物内部,开始领会和解释。“作为领会的此在向着可能性筹划它的存在。”“领会的筹划活动本身具有使自己成形的可能性。我们把领会使自己成形的活动称为解释。”①诗人领会到什么?他又如何在解释?诗人的领会其实是一开始就发生了的,当他“目击”到诸般物象时,他就开始思入世界,开始领悟其间的真髓,开始追寻自我在此间的可能性存在。“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这是对领会的传达,是对自我心灵律动的解释。且不说“琴”与“情”相谐双关的惯常表达策略,单这琴声的“呜咽”就足以让人心动不已。“琴声呜咽”,将琴声人格化,人格化了的“琴声”倾诉着人的情感与情绪,从词义上分析,“呜咽”是低低的哭泣,较之“放声号啕”,它更言说着内心的痛楚以及对这种痛楚的隐忍。“呜咽”的琴声已经将诗人的诸般情感一应牵带而出,诗人情感表达的方式从而变得更含蓄和隐晦,不再有任何表面的身体语言,所以诗人说“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重新述说了诗人与草原之间的空间关系。在人类生存境域中,时间与空间的经纬交织成人的此在,卡西尔曾经说过:“空间和时间是一切实在与之相关联的构架。我们只有在空间和时间的条件下才能设想任何真实的事物。”②诗人之所以要将远方之远“归还草原”,意在表明自己从草原这个神秘空间的退场,不入住和占有此间,不与草原发生内在的空间关系,神圣草原因为没有“我”的侵占而相对于“我”来说得以完整,“我”因为没有入住草原并沉迷于神秘之间而将草原的神秘性永远存放到想象之中。
因为草原的神秘幽远被保持到想象之中,草原在“我”的视野上从此“缺席”,草原的空阔退隐之后,手中的事物开始鲜明呈现。这鲜明呈现出来的事物是什么?是“木头”,是“马尾”。木头和马尾的出场,将草原的历史带走又将草原人的历史带来,“木头”和“马尾”组合成的马尾琴,是一个民族情感的凝聚、智慧的结晶与生命的象征。在马尾琴上的木头和马尾不再是原初形态的木头和马尾,已经同人类的历史、人类精神生活联系在一起,它们有点像海德格尔描述的那双破损的鞋具,开始去却其作为器具的有用性,直接敞现存在本身。看看海德格尔对这个破损鞋具的描述吧:“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邦邦、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寒风陡峭中迈进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皮制农鞋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眠。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这器具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③在海德格尔这段富有诗意的描述里,我们看到了鞋具与农人生命的粘连。海子笔下的“木头”“马尾”也与那鞋具一样,同草原人的生活与生命密切粘连在一切,不可分离。在木头和马尾交合而成的马尾琴不断的倾诉中,草原人的历史得以留存。
第二节诗人再次凝视远方,对它作出寻思,“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这里涉及到死亡与生存的关系问题。海德格尔指出:“死作为此在的终结乃是此在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确知的、而作为其本身则不确定的、不可逾越的可能性。死,作为此在的终结存在,存在在这一存在者向其终结的存在之中。”④海德格尔言说死亡其实就是在言说生存,他强调生存是向死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说,远方的存在也是面向死亡的存在,而作为远方在死亡中凝聚的生命形态,这里的“野花”携带的意蕴是丰厚的,它不再只是第一节中那个存在于现实中的具体实在的物象,而是更多的呈现着象征意味。野花的馥郁馨香与勃勃生机是由死亡赋予的,由远方广漠的死亡所凝聚而成的野花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它是不死的。所谓不死的事物是抽空了时间与空间的事物,或者说是时间与空间永远凝固着的事物。时间与空间在什么情形下会被抽空呢?或者时间与空间什么状态下会永远凝固呢?只有当一种物质积聚为一种精神,或者沉淀为一种文化时才有可能。因此,这不死的野花就是草原文化的隐喻,或者说就是草原精神的象征。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在诗人对明明如镜的皓月映照草原和千年岁月的描述中,我们再次被带入到阔大的空间和悠长的时间之中,而阔大空间与悠长时间的写照,再度引发诗人无端的愁绪与感叹,诗人不禁又一次重复地表白了“琴声呜咽,泪水全无”的情感态度。诗歌的最后一句实属神来之笔,“只身打马过草原”,看似轻轻的一笔带过,却是语重千钧,蕴意丰富,作为草原上的一个匆匆过客,诗人在这里领悟到时空的无垠和人生的渺然,感觉到世间蕴藏的宗教意味的高远和哲理玄思的深邃,面对这一切,他想说什么呢?他又能说什么呢?也许一个存在主义者面对世界的最基本态度就是聆听,因为“本真的言说首先是聆听”⑤,而且“唯有所领会者能聆听”⑥,在聆听和领会之后,诗人才发出了“琴声呜咽泪水全无”的深切喟叹。
在前述中,我们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视角出发,对海子《九月》一诗作了详细的读解。不过,海子在草原之上寄寓的沉思并非纯然是存在主义的,从他对邈远时间与旷阔空间的无限感慨中,我们似乎读到了陈子昂似的感时伤逝的古典情怀。当海子“只身打马过草原”,发出“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的歌吟时,我们依稀读到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叹惋;而面对“琴声呜咽泪水全无”的诗句,我们又怎能不联想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伤感呢?事实上,感时伤逝是中国古代文人骚客的一致之思,从孔夫子的“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到曹子建的“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赠白马王彪》),到李太白的“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拟古十二首》之九),再到苏东坡的“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沁园春》),多少诗人用他们手中的笔撰写出了关于时光易逝、人生短促的感叹。海子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之中,只不过他在传统诗思中添设了存在主义的哲学意味,他又在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中掺杂了中国传统的诗思,他的诗歌体现出存在主义与传统诗思的融通。
第三篇:海子诗歌全集
海子诗集大全
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的幸福 我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二、——《山楂树》 今夜我不会遇见你 今夜我遇见了世上的一切 但不会遇见你。一棵夏季最后 火红的山楂树 象一辆高大女神的自行车 象一女孩畏惧群山 呆呆站在门口 她不会向我 跑来!我走过黄昏 型风吹向远处的平原
我将在暮色中抱住一棵孤独的树干 山楂树!一闪而过 啊!山楂 我要在你的乳房下坐到天亮。又小又美丽的山楂的乳房 在高大女神的自行车上 在农奴的手上 在夜晚就要熄灭
三、——《思念前生》 庄子在水中洗手 洗完了手 手掌上一片寂静 庄子在水中洗身 身子是一匹布 那布上粘满了 水面上漂来漂去的声音 庄子想混入 凝望月亮的野兽 骨头一寸一寸 在肚脐上下 象树枝一样长着 也许庄子就是我 摸一摸树皮 开始对自己的身子 亲切 亲切又苦恼 月亮触到我 仿佛我是光着身子 进出
母亲如门 对我轻轻开着
四、——《我请求:雨》 我请求熄灭 生铁的光人的光和阳光 我请求下雨 我请求 在夜里死去 我请求在早上 你碰见 埋我的人 岁月的尘埃无边 秋天 我请求: 下一场雨 清洗我的骨头 我的眼睛合上 我请求: 雨
雨是一生的过错 雨是悲欢离合
五、——《幸福一日致秋天的花楸树》 我无限的热爱着新的一日
今天的太阳 今天的马 今天的花楸树 使我健康 富足 拥有一生 从黎明到黄昏 阳光充足 胜过一切过去的诗 幸福找到我
幸福说:“瞧 这个诗人 他比我本人还要幸福" 在劈开了我的秋天 在劈开了我的骨头的秋天 我爱你,花楸树
六、——《询问》 在青麦地上跑着 雪和太阳的光芒 诗人,你无力偿还 麦地和光芒的情义 一种愿望 一种善良 你无力偿还 你无力偿还 一颗放射光芒的星辰 在你头顶寂寞燃烧
七、——《夜》 夜黑漆漆 有水的村庄 鸟叫不停 浅沙下荸荠 那果实在地下长大象哑子叫门 鱼群悄悄潜行如同在一个做梦少女怀中 那时刻有位母亲昙花一现
鸟叫不定 仿佛村子如一颗小鸟的嘴唇 鸟叫不定而小鸟没有嘴唇 你是夜晚的一部分 谁是黑夜的母亲 那夜晚在门前长大象哑子叫门 鸟叫不定象小鸟奉献给黑夜的嘴唇 在门外黑夜的嘴唇 写下了你的姓名
八、——《月光》 今夜美丽的月光 你看多好!照着月光 饮水和盐的马 和声音
今夜美丽的月光 你看多美丽 羊群中生命和死亡宁静的声音 我在倾听!
这是一支大地和水的歌谣 月光!不要说 你是灯中之灯 月光!不要说心中有一个地方 那是我一直不敢梦见的地方 不要问 桃子对桃花的珍藏 不要问 打麦大地 处女桂花和村镇 今夜美丽的月光 你看多好!不要说死亡的烛光何须倾倒 生命依然生长在忧愁的河水上 月光照着月光 月光普照 今夜美丽的月光合在一起流淌
九、——《死亡之诗(之1)》 漆黑的夜里有一种笑声笑断我坟墓的木板 你可知道。这是一片埋葬老虎的土地 正当水面上渡过一只火红的老虎 你的笑声使河流漂浮 的老虎 断了两根骨头
正当这条河流开始在存有笑声的黑夜里结冰 断腿的老虎顺流而下,来到我的 窗前。
一块埋葬老虎的木板 被一种笑声笑断两截
十、——《死亡之诗(之2)》 我所能看见的少女 水中的少女 请在麦地之中 清理好我的骨头 如一束芦花的骨头 把他装在箱子里带回 我所能看见的
洁净的少女,河流上的少女 请把手伸到麦地之中 当我没有希望坐在一束 麦子上回家
请整理好我那凌乱的骨头 放入一个小木柜。带回它 象带回你们富裕的嫁妆 但是,不要告诉我
扶着木头,正在干草上晾衣的母亲。
十一、秋(外三首)用我们横陈于地上的骸骨
在沙滩上写下: 青春。然后背起衰老的父亲 时日漫长 方向中断 动物般的恐惧充塞我们的诗歌 谁的声音能抵达秋之子夜 长久喧响 掩盖我们横陈于地上的骸骨—— 秋已来临
没有丝毫的宽恕和温情: 秋已来临 ——《八月之杯》 八月逝去 山峦清晰 河水平滑起伏 此刻才见天空 天空高过往日 有时我想过
八月之杯中安坐真正的诗人 仰视来去不定的云朵 也许我一辈子也不会将你看清 一只空杯子 装满了我斯碎的诗行 一只空杯子——可曾听见我的叫喊!一只空杯子内的父亲啊 内心的鞭子将我们绑在一起抽打 ——《九月》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 高悬草原 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秋》
秋天深了,神的家中鹰在集合 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秋天深了,王在写诗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 得到的尚未得到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十二、——《七月的大海》
老乡们 谁能在大海上见到你们真是幸福!我们全都背叛我们自己的故乡 我们会把幸福当成祖传的职业 方下手中痛苦的诗篇
今天的白浪真大!老乡们 他高过你们的粮仓 如果我中止诉说 如果我意外的忘却了你 把我的故乡抛在一边
我连自己都放弃 更不会回到秋收 农民的家中 在七月我总能突然回到荒凉 赶上最后一次
我戴上帽子 穿上泳装 安静的死亡 在七月我总能突然回到荒凉
十三、——《女孩子》 她走来 断断续续走来 洁净的脚 沾满清凉的露水 她有些忧郁 望望用泥草筑起的房屋 望望父亲 她用双手分开黑发 一支野桃花斜插着默默无语 另一支送给了谁 却从来没人问起 春天是风 秋天是月亮 在我感觉到时 她已去了另一个地方
那里雨后的篱笆象一条蓝色的小溪
十四、——《明天醒来我会在哪一只鞋子里》 我想我已经够小心翼翼的 我的脚趾正好十个 我的手指正好十个 我生下来时哭几声 我死去时别人又哭 我不声不响的 带来自己这个包袱 尽管我不喜爱自己 但我还是悄悄打开 我在黄昏时坐在地球上 我这样说并不表明晚上 我就不在地球上 早上同样 地球在你屁股下 结结实实 老不死的地球你好 或者我干脆就是树枝 我以前睡在黑暗的壳里 我的脑袋就是我的边疆 就是一颗梨 在我成型之前 我是知冷知热的白花 或者我的脑袋是一只猫 安放在肩膀上 造我的女主人荷月远去 成群的阳光照着大猫小猫 我的呼吸 一直在证明 树叶飘飘 我不能放弃幸福 或相反 我以痛苦为生 埋葬半截 来到村口或山上 我盯住人们死看 呀 生硬的黄土 人丁兴旺
十五、——《春天,十个海子》 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 春天,十个海子低低地怒吼 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
扯乱你的黑头发,骑上你飞奔而去,尘土飞扬 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 在春天,野蛮而复仇的海子 就剩这一个,最后一个
这是黑夜的儿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 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子 它们一半而于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 一半用于农业,他们自己繁殖
大风从东吹到西,从北刮到南,无视黑夜和黎明 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十六、——《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 黑夜从大地上升起 遮住了光明的天空 丰收后荒凉的大地 黑夜从你内部升起 你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 遥远的路程经过这里 天空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 丰收之后荒凉的大地 人们取走了一年的收成 取走了粮食骑走了马 留在地里的人,埋的很深 草叉闪闪发亮,稻草堆在火上 稻谷堆在黑暗的谷仓
谷仓中太黑暗,太寂静,太丰收 也太荒凉,我在丰收中看到了阎王的眼睛 黑雨滴一样的鸟群 从黄昏飞入黑夜 黑夜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 走在路上 放声歌唱 大风刮过山岗 上面是无边的天空
十七、——《我的窗户里埋着一只为你祝福的杯子》 那是我最后一次想起中午 那是我沉下海水的尸体 回忆起的一个普通的中午 记得那个美丽的 穿着花布的人 抱着一扇木门 夜里被雪漂走 梦中的双手 死死捏住火种 八条大水中 高喊着爱人 小林神,小林神 你在哪里
十八、——《房屋》 你在早上 碰落的第一滴露水 肯定和你的爱人有关 你在中午饮马 在一枝青桠下稍立片刻 也和她有关 你在暮色中 坐在屋子里不动 也是与她有关 你不要不承认
那泥沙相会,那狂风奔走 如巨蚁
那雨天雨地哭得有情有义 而爱情房屋温情地坐着 遮蔽母亲也遮蔽孩子 遮蔽你也遮蔽我
十九、——《答复》 麦地 别人看见你 觉得你温暖,美丽 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 被你灼伤
我站在太阳 痛苦的芒上 麦地 神秘的质问者啊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第四篇:海子诗歌集锦
海子在创作初期受朦胧诗人江河,特别是杨炼的影响,形成了诗歌创作的方向之一“史诗”的创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海子诗歌集锦,欢迎参考阅读!
新娘
故乡的小木屋、筷子、一缸清水
和以后许许多多日子
被你照耀
今天
我什么也不说
让别人去说
让遥远的江上船夫去说
有一盏灯
是河流幽幽的眼睛
闪亮着
这盏灯今夜睡在我的屋子里
过完了这个月,我们打开门
一些花开在高高的树上
一些果结在深深的地下
大自然
让我来告诉你
她是一位美丽结实的女子
蓝色小鱼是她的水罐
也是她脱下的服装
她会用肉体爱你
在民歌中久久地爱你
你上上下下瞧着
你有时摸到了她的身子
你坐在圆木头上亲她
每一片木叶都是她的嘴唇
但你看不见她
你仍然看不见她
她仍然在远处爱着你
黄金草原
草原上的羊群
在水泊上照亮了自己
像自己温柔的灯
睡在男人怀抱中
而牧羊人来自黄金草原
头颅像一颗树根
把羊抱进谷仓里
然后面对黄金和酒杯
称呼你为女人
女人,我知心的朋友
风吹来风吹去
你如星的名字
或者羊肉的腥
你在山崖下睡眠
七只绵羊七颗星辰
你含在我口中似雪未化
你是天空上的羊群
第五篇:海子诗歌意象浅析
学科代码:050101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海子诗歌意象浅析
系 别:文学与新闻传媒系
专 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班 级:2010级6班
学 号:102001060065 学生姓名:王华梅
指导教师:刘罡(讲师)
完成时间:2013年10月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题为《海子诗歌意象浅析》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注释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与本研究成果相关的所有人所作出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规定,即: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毕业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可以将毕业论文《海子诗歌意象浅析》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
学生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目 录
一、远方意象·····························································1
二、太阳意象·····························································2
三、死亡意象·····························································3
四、秋意象································································4
五、土地意象·····························································5 参考文献···································································7 致谢········································································8
海子诗歌意象浅析
摘 要:海子是当代诗坛的一个传说。他创造了自己新的意象,而意象的丰富和意象的寓意的相对稳定是海子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样的意象不仅让他的诗写作写得美还让人思考生存的价值,在他的诗里面有许多不同的意象,而这些意象有很高的艺术特色,特别是他的有许多不同的意象如远方!海子在诗歌里不断的重复他是远方忠诚的儿子。在追逐远方的同时,太阳这一意象更为体现他的艺术和人生理想。随即而来死亡在一意象更为深刻的体现出他个人的最高理想,死亡代表永生,诗人海子最终还是选择了他永远不逃避的死亡来证明。土地!饱含了海子深厚的人文关怀,因此在他无法被承认的时候他将头埋在了土地里面。秋的意象将他内心的忧伤凄凉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些都是他意象里面不可缺少的,而这样的意象表达了哲理观念,还表达他个人的最高理想。
关键词:海子;意象;哲理观念;最高理想
On the Images in HaiZi’ S Peot
ABSTRACT:HAIZI is a legend of contemporary poetry.He created his own new imagery, and rich imagery and imagery of the relative stability of meaning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Verse.Such images not only let him write poetry writing people think America has survival value , in his poem , there are a number of different images , but these images have a high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 especially his many different images as far!Hazel constant repetition in poetry he was a loyal son from afar.In the chase afar , while others reflect the image of the sun that his art and ideals.Then came the death in a more profound imagery reflects the highest ideals of his own death on behalf of eternal life , the poet HAIZI eventually chose him never escape death to prove it.Land!HAIZI full of deep humanistic concern , and therefore he can not be recognized when he will head buried in the land inside.Images of autumn desolate sadness of his heart reflected most vividly.These are indispensable inside his imagery , and this imagery expressing philosophical concepts, also expressed his personal highest ideals.Key words:HAIZI;image;philosophical concepts;the highest ideal
海子不仅是当代用生命写诗的真正诗人。海子也是是生活在乌托邦国度里的诗人。海子大多情况下都在言说两种语言,表达两个相反相成的主题:既努力接近远方的天空又深深迷恋家园土地,既对生命充满感戴又倾心死亡。诗歌则是他最好的精神自传。他一方面与土地血肉相连,在泥土中生长,土地的丰收、喜悦以及土地的徒劳、失败抑或黑暗,都流成他的血液长成他的身体,以至念念不忘;另一方面他又向往远方,在与生存处境的搏斗和精神的自我搏斗中,追寻远方,向往远的天空中的光明。而他的死让我们这些习惯于庸常生活的人们不得不去思考“死亡”这个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也不得不让人思考他的个人最高理想。在一系列的哲理和最高理想下他是用自己的自创的意象来表达的,这样的意象也仅仅是属于海子一个人。
我们现在就将对他的诗歌里面的意象进行分析,看看他的个人情感世界,以及社会给海子的压力,和远离从小生长的农村的海子都是用那些他个人的意象来抒发他的内心真实的想法。而这些意象从另一方面是为了以便了解他个人的哲理观念和最高理想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一、远方意象
1989年3月26日,山海关呼啸的列车下,为远方歌唱的海子走了,他是远方忠诚的儿子。
海子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在当代文学史中留在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海子去世后,他第一编 短诗(1983-1986)亚洲铜 “阿尔的太阳 海上 新娘 我以及其他的证人 单翅鸟 爱情故事 跳跃者 秋天 中国器乐 煤堆春天的夜晚和早晨木鱼儿 印度之夜。”[P33]“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初读,很可能给读者建构一种暖色调的氛围,“喂马”“劈柴”“粮食”“蔬菜”“房子”[8]等意象都是物质世界的,给人一种亲切的感受。然而,对海子而言,这种来自尘世的幸福,做一个幸福人的希望,却只能从明天起,而“明天”是永远不会到来的,在今天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往往是很奢望的。诗歌中的色彩是很明朗的但却掩饰不了其内心当中的那种绝望和伤感。他虽痛苦,可没有迷失发现美的眼。在寻找中远方成为了他的一个避风港。当中一句话大概就概括了她的情感“我
一生”,诗人对有限的生命选择了燃烧的方式,把诗歌同生命等同起来,把生命献给了诗歌。太阳是他的事业,死亡则是他的永生。
海子诗歌里面的有一个重要的命题:投身于太阳。太阳是自然之主,唯太阳的博大,可以宽容死亡,疼痛,灾难。在太阳博大的胸襟里死亡就是他的归宿。太阳也是诗性之源。海子诗中表现出毁灭与再生的冲动,与宇宙达成同一的冲动。太阳作为一个核心意象,还派生着“火”、“光明”、“血”等变体,共同构成了一条超越“此在”之路。骆一禾称海子的道路是“火的漩涡的道路”,认为“火”是弥漫于他的诗歌世界的象征与原型谱之间的元素。⑧可以看见他在太阳里面的所包含了灵性。所以“太阳”——“火”——“光明”在海子的诗歌体系中,意味着灵魂的救赎。在《荷尔德林——我热爱的诗人》一文中,海子作出了他对火的最著名的命名:“从荷尔德林我懂得,诗歌一场烈火。而不是修辞练习”。而海子仰慕梵高和荷尔德林是因为“他们流着泪迎接朝霞。他们光着脑袋画天空和石头,让太做洗礼”。海子坚持:“是人,都必须在太阳面前找到自己存在的依据。”⑨从太阳里面挖掘的火将海子的引向了光明。在海子的太阳系列意象的表达中,“光明”是太阳的功能喻指,是具有最高价值和最高意义的核心象征,而太阳则是这价值与意义之源。因此就是在这个通过茫茫黑夜走向“远方”的过程中,海子燃烧了自己而成为“火把”,并在他的“太阳系列”中彻底走向火,走向太阳,走向燃烧的精神和哲学,“被黄昏的众神抬入太阳”而获得涅生——永生。
“太阳”是海子内心充满创造活力和疯狂气质的另一极,是与土地母体相对的父本的象喻,是海子倾力完成的最有张力与深度的创造。它与远方都是海子表达哲理和最高理想的化身。
三、死亡意象
死亡,一个伟大而深刻的哲学命题,正如沈奇所说:“上游的孩子还不会走
⑩路 就开始做梦了梦 那些山外边的事 想出去看看”海子多次在诗歌中提到最后一夜的抒情,表明他作为“诗歌皇帝”的野心——以死亡来宣告过去的结束和未来的开启。海子从来不回避死亡,在他的大量诗歌中都有死亡的气息,在《死亡之诗》里他这样写到“我所能看见的少女,水中的少女,请在麦地之中,清理好我的骨头,如一束芦花的骨头,把他装在箱子里带回”。⑪[P53]他将生命看得彻底,将生活看得明白,在死亡上面他将人生存的意义和本质看得清清楚楚。在他的诗
的剥削。
海德格尔说:“依靠对自然能源的和平解放、改造、储藏和控制,就能使人人都觉得做人是可以忍受的、而且是完全幸福的。但这种和平事业中的和平,只不过是那种有意只以自身为目标的自身贯彻之天翻地覆的忙乱毫不被搅扰地继续扰攘不休而已。“这种扰攘不休”的收获在根本上“自始就把一个从等级和出于存在的承认而来的可能渊源的领域破坏掉了”⑮。在海子的秋天里,丰收和荒凉的气息合在一起流淌。他将所有感情柔化在诗歌里面,如西川所说:“他的生命已经转化为他的诗歌,他因他的诗歌而长存于我们的记忆”。⑯[P3] 秋是幻象生长的国度。幻象指诗歌艺术,因此,秋是诗歌诞生的季节。在秋天,诗人欣喜的是幻象即诗歌艺术的丰收。海子在幻想的国度里面完成了他与众不同的秋的意象,并且抒发了他对秋的感伤情怀。
五、土地意象
海子生在农村,对土地必然有很深厚的情感,农村土地里面出来的他内心纯洁,具有比较强的生命力。但是过于纯洁的情愫带给海子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观,在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之下,生命力被压抑,并被毁灭欲所取代,海子潜意识中的生本能终于让位给了死本能,使得海子最终选择了弃世。也就是因为眷恋着土地,海子最终也很早的回归了土地。而土地,在以其广博的胸怀养活了众多的人口的同时,也以其宽广博的胸襟气度影响到了人类的精神。在海子的土地意象之中,包含的是极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在《五月的麦地》中有这样的诗句:“全世界的兄弟们/要在麦地里拥抱/东方,南方,北方和西方/麦地里的断裂使他们感到从没经历过的彷徨和无足轻重,部分知识分子由失落、无奈逐步走向自恋、自虐、沦落,甚至毁灭”。⑰[P45]贾平凹凭借敏锐的视觉,深刻地感受到了我们这个变革时代部分知识分子的人格分裂和价值失落。贾平凹也曾经说过:“社会发展到今日,巨大的变化,巨大的希望和空前的物质主义的罪孽并存,物质主义的致愚和腐蚀,严重的影响人的灵魂,这里与艺术精神格格不入的,我们得要做出文学的反抗,得要发现人的弱点和罪行。”⑱。1897年海子写作长诗他将诗歌情感和土地的情感溶为一体,我们也不清楚他为什么有这样的转变,但是这样的转变带给了我们崭新的天空和土地。所以海子在诗歌中一直在升华土地这一意象,也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个人。但是海子在这个无法被人承认的时代还是将头埋在了土地
参考文献
[1]西川.海子诗全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2]海子.海子的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3]海子.海子作品精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4]西川.海子诗全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5]骆一禾.骆一禾诗全编[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6]海子.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 [A].北京.人们文艺出版社.1989.[7]沈奇.西方诗论精华[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德]马丁.海德格尔.孙周兴译.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9]贾平凹.答陈泽顺先生问[J].小说评论,1996(3).[10]西川.怀念[A].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