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一篇文章后写读后感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下面小编收集了有关读一篇文章后写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
篇一:一件没有织完的毛衣读后感
我曾读过一篇文章,题目就叫《一件没有织完的毛衣》。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个题目时,蓦地涌出一种好奇。
一个小女孩家境并不怎么好,但爱攀比。有一次她对妈妈说:“我想要一件美丽的花毛衣。”当时的妈妈已经重病缠身了,为了满足女儿,只好动手织起来。就这样,母亲没日没夜地织,直到有一天,母亲突然发病,经治疗无效去世,女儿悲痛欲绝。护士告诉她,她母亲在发病住院的几天里,每天都在织着一件花毛衣,每天晚上护士查房时,母亲总哀求说:“不要把这件毛衣没收,这是织给我女儿的。”直到她去世的前一刻也没停手。
女孩抱着这件没有织完的毛衣,斯声裂肺地呼唤着“母亲”的名字,但母亲已经听不到了,已长久地闭上了眼睛。多么感人的故事呀!一个病弱的母亲为了女儿的一时之欲,不惜自己的生命......其实在生活中也有一些小皇帝或小公主这样欺迫母亲,但大家想过没有,是谁给与了大家生命?是谁哺育了千千万万的中华英雄儿女?是母亲。母亲的地位应该是崇高的、至高无上的,当然母爱更是无私的、伟大的、他容得下自己的女儿对自己的欺辱,却容不得自己儿女受欺辱,母爱容得下一切生灵。
我呼吁全世界的儿女们,用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来回报母亲,回报母爱,回报赋予我们生命的人。
篇二:读《短短的时间长长的味》有感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拿起新买的《读者》,细细地品味着,一篇文章的读后感作文。突然,我眼睛一亮,不由得被《短短的时间长长的味》这篇文章深深地吸引住了。文中主要说一位司机驾驶着一辆大巴车行驶在泸宜高速公路上,突然一块巨大的铁块不知从何飞来,刚好穿过这辆车的挡风玻璃,砸到司机的腹部,当时这位司机忍着肝胆俱裂的疼痛,用手控制住大巴车,挂挡减速,大巴车平稳以后,拉起手刹,按下双闪灯,并叫车上的乘客不要乱走。而他却因伤势过重,离开了人世,这位司机就是被人们称为“最美司机”——吴斌。
掩卷静思,被“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所感动的同时,我的脑海中升腾起一个关键词“责任”,正是吴斌对自己的工作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心中有乘客,才保障了所有乘客的安全,吴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一词,他的举措让我不禁感到汗颜。
有一次,语文老师布置了写练习册的作业,并再三强调写字要认真。我下笔如飞地写起来,把老师说过的话抛到后脑勺。不一会儿,练习册写完了,看看自己写的字真是起来龙飞凤舞、横七竖八,看都看不清楚。老师批改后,给我了个c+,并严厉地批评我,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表现,让我把作业重写一遍。我当时后悔极了,真是自作自受。
还有一次,妈妈叫我洗袜子,我很不情愿地照办了。我随手把袜子丢进盆子里,倒了一点洗衣液,随便搓几下就好了。准备拿去晒,妈妈说要来检查,一开水,从袜子流出来的全是泡泡和黑水,我站在一旁,无言以对。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袜子是你的,你如此不负责任,随意地洗一洗,洗衣液还残留在袜子上,你穿上去,就会腐蚀你的脚,最后害的是你自己。”我什么也没说,拿起袜子重新洗起来。的确是呀,责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人人做事,只要充满责任感,用心去做,就会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我要过一种有责任的生活!
篇三:羊脂球读后感
“羊脂球”不仅仅只是一本书的书名,也是一个一个人的名字。这是一个特殊的人,她总会有着于其他人不一样的行为,因为在她身上,可以发现许多的优点。然而最令我欣赏的却是羊脂球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精神。也许大家对这一老套的意见没什么看法,但我认为,这是值得一提得!
在从法国前往德国的过程中,大家几乎看不到一个可以歇息,可以吃饱的地方,就连一个闪光灯都没有,有的饿的已经快死了;有的累的已经倒在了地上……而在这时,羊脂球动心了,她实在不忍心看到于自己坐在同一车厢的人就这样被折磨死,她拿出为自己这几天的旅行而准备的食物,分给了大家,在生死关头救了无数人的名。
在这生于死的交接口,谁都希望得到一份爱来养活自己,羊脂球就是提供爱的人,要知道那时会有多少人感谢她的救命之恩。
羊脂球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精神实在是难得。她完全已经不在乎自己了,只要救活别人,再怎么样牺牲自己她都愿意,她给了自己素不相识的人鸡腿,给了他们水果;更令我感动就是她竟然用更多的食物去救活她的仇人。可以看出,什么仇人、陌生人,羊脂球都把他们看作自己的亲人,为他们作贡献,自己却什么也没吃。(.)
当今的社会上像羊脂球的人并不多见,大家总是一个劲地说助人为乐,舍己为人,却没有人有过实际行动。这些人实在是可恶,说到却却不做到,他们如果真的能为什么奉献点什么,那就会带动所有人去帮助别人,这样,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就像船长哈尔威正是已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信任。
所以生活中不能缺少八个字“助人为乐,舍己为人”,哪怕却少一个字,那世界就会不美满。
篇四:读 《格列佛游记》有感
长假里,我读了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小说以辛辣的讽刺与幽默、离奇的想象与夸张,描述了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惊险而有趣的奇遇。
游记中小人国、大人国里光怪离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访了荒岛上的慧因国,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和友谊美德的慧因。在慧因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眼,人们更不理解它的含义。他们不懂什么叫“怀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
格列佛在慧因国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完全融入这个社会,以致于与暗喻人类的耶胡交往时形成强烈的反差,因为他们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诚实,使他感到失落,对人类产生了极度的厌恶。
我很羡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因国,慧因国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在这里你不需顾虑别人说话的真假,而在现实的世界,有着太多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常常发生:有人用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血汗钱、有人拐儿童谋取暴利、有人甚至为了金钱抛弃自己的亲身父母。难怪我们的老师、长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这与我们提倡的帮助他人、爱护他人是很难统一的。当我遇到有困难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时,我迟疑;当有人替我解围时,我不敢接受。这些都让我内心感到痛苦、矛盾,无所适从。既妨碍了我去“爱”别人,同时也错过了别人的“爱”,在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我期盼着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也像慧因国,孩子们的眼中不再有疑虑,教育与现实是统一的。我愿为此付出努力,也希望大家与我一道,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开始做起,让这个社会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虚伪。
篇五:读《遥远的岛》有感
在《成长的岁月》的《内心的成长》这个分目录里,有篇名叫《遥远的岛》的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两个孩子内心成长的故事。
从前有两个孩子,他们一心向往着海上的那个神秘而异彩纷呈的小岛。可是当终于有一天,他们真的踏上这个小岛之后,才发现,这只不过是一片不成样子的荒野。他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曾日夜向往的小岛。他们回家之后一直很难过,也从此不再看这个小岛了。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我感触很深。从对梦的痴心幻想到逐步认识冰冷的现实,也是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每一个人的童年时代,都是梦的季节。小时侯,我们阅读的,是美妙的童话,画的,是无拘无束的想象画,听的,是欢快的儿歌,做的,是无奇不有一心向往的梦。小时侯,在我们的眼里,周围每个人都是笑着的,每个故事都有圆满的结局,天空,可以画成绿色,狮子,不会吃人……一切都是多么美好啊。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飞逝,我们长高了,长大了,看到的东西多了,也懂得了不少。其实我们有很多梦想,当我们真的涉足期间,却突然大失所望,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比不上人的想象那么美好。我们总会慢慢发现,不是每个人都是笑着的,不是每个故事都有圆满的结局,天空,毕竟还是蓝的,狮子,还是会吃人……
我想起了以前在作文选上看过的一篇作文。它讲的是作者快小学毕业了,想考上重点中学。一天晚上,作者的妈妈请了重点中学的几位老师到家里来吃饭,并给他们送礼,让他们帮帮忙,让作者“顺利”进入重点中学。作者当时感触很深,也很诧异,重点中学不是只有考好试才能进的吗?为什么有些人学习不好也能进重点中学?大人却对作者说:你是小孩,你不懂。
第二篇:读师德文章后感
读《陈爱苾教授接受了记者采访采访稿》后感
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教管系主任陈爱苾教授多年从事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通过大量调研,对师德课的教学方式、教材和评价进行彻底变革,受到了教师们的欢迎。陈爱苾教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读过这篇采访稿,我内心很多的疑惑得到了解释。
正如陈教授所言,封建社会里,人们对师德虽然是有要求的。但教师或师傅体罚、责骂学生,却不被视为有悖师德。自己在教学生活中,接收过一些来自农村的转学学生,一接触家长,家长几乎是同一口径:老师,只要是为孩子好,您怎么责罚他都可以的。可见,在今天的社会中,在我们这些现代人的脑中,那种只要能让孩子学习好,就可以采取任何手段进行教育的思想还是普遍存在的。时代变了,人们对道德的看法自然会发生改变。同样对师德的看法也会产生变化。封建社会重宗法,不尊重个体权利。于是,那个时代的老师不太尊重学生是很正常的,大家都能接受。现在就不同了,师德也会“与时俱进”,我们一方面要传到授业解惑,一方面也要通过自己的工作向学生们传达一种讯息,尊重他人的人格。作为教师,为人师表,人格高尚,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而忠于教育,关爱学生,遵守学术规范,等,也同样规范着我们的言行。
只有对学生深深关爱的老师,才能热爱学生,才会成为优秀的教师。一个热爱学生的老师很容易成为一个有敬业精神的老师。为了学生,他也会很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为了学生,他也会想尽办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丰富自己的教学技巧。乍一看,这样优秀的老师,那得是多么难得啊!我们身边怎么会有这样的老师呢?可是细细想一下,我的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老师啊!他们为了学生,舍弃了对自己孩子的关注;为了学生,他们把别人喝茶、聊天的时间分给了教学教育工作;为了学生,他们也忍受着来自其他各方的不解。再想想自己,自己有时也是这样做的啊。看到班里的孩子,快快乐乐的来到学校,高高兴兴的走出学校;看到他们上课时炯炯的目光,听到他们朗朗的读书声————我自豪,我的孩子们爱上了学习;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天真无邪的小脸,听到他们一声声亲切的问候——我骄傲,我的孩子们品行优秀;看到他们文章的字里行间的描绘,听到他们对自己身边事情的讲述——我更高兴,我的孩子们是热爱生活的!有了这些,我想,不光是我,任何一个人都会由衷的感到,不管付出是多么的艰辛,都是值得的!可以说,一位真正热爱学生的教师可能就是一位师德优秀的教师、一位值得所有人尊敬的好教师。
第三篇:读故事写读后感
读故事写读后感范文
读故事写读后感范文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此之类的劝我认真读书,多读书的大道理无时无刻不在我的耳边来回徘徊。我却总是屡教不改,一口咬定“生活处处皆语文”这句俗语,单纯地认为只要认真观察,仔细品味生活就能轻松易如反掌地提高写作水平,可这一切单纯的思想,都在当我读过《孙权劝学》之后幡然醒悟。
我与十几岁的同龄人们的阅读范围,数量上有所不同,我一向认为读书枯燥乏味,拿起书时的热情不会超过半天。同学们或许会看深明大义,意味深长的四大名着,而十几年来,深深吸引我的只有三本书:《老人与海》,《朱自清散文集》与《鲁宾逊漂流记》。
书读的少,体会与感悟自然也不多,但也十分精粹,我仍愿一“吐”为快。三本书中,《朱自清散文集》深受我喜爱。翻开书籍,与中国大文豪朱自清“对话”,享受最精粹的语言,感觉当然不错。散文集中数不胜数的文章:《阿海》,《荷塘月色》……等文章中,最让我着迷的不是词句优美语言精粹的《荷塘月色》,也不是披露旧社会黑暗的《阿海》,而是语言质朴但是句句打动人心的《背影》。
《背影》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仍在求学时与父亲的点点滴滴,伟大深沉的浓浓父爱在字里行间里自由飞扬,着实令人感动。文章中最令我感同身受的片段,事隔如今,我仍记得清清楚楚:那是作者再次告别父亲,在火车站时……父亲用笨重的身躯,翻越栏杆为作者买橘子送行的事。事虽小,爱却充满字里行间,那种深刻到无法用语言,用几百几千的文字表达的复杂情感,在人心内,却让人十分感动。
每当我读到这篇文章,我总仿佛“着了魔”般爱不释手,十几遍反复的吸毒,品味都不感到枯燥乏味,因为我对这文章与那些带着单纯,想当然地对父爱的崇敬的读者们有着不同的情感。我与父亲分开,难得见面的是也已过去好久了,而我心中对父亲的崇敬,对神圣父爱的“膜拜”并不在日益减退,而是随着日月旋转,时间推移日益加深,从未减退,因为我始终认为父亲在无论近在咫尺还是千里之遥,却无时无刻那种使人浑身充满动力的能量灌满全身,那种能量叫——父爱。而父亲对我亦是如此疼爱关心,有时在我“挑灯夜读”时,都能在网上,收到他那一两句的弥足珍贵的问寒问暖的话语,犹如一碗心灵鸡汤温暖人心。更记得有一次,是我与父亲会面,离别时,他回首再次叮嘱我:“好好学习,别给家里人添麻烦。”这在平常人眼中不足挂吃的关系话语,在我眼中,视如人间珍宝啊,因为它,充满着人间最真挚的情感,那就是爱!
林清玄说过:“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而《背影》这文章不正是对于生命的化妆吗?我读书,不爱一味地去品味那些大道理,而喜欢充满感情地看那些仿佛是为自己写的文章,我的读书故事并不多,也不烦琐,但精粹,使我回味无穷。我读书并不是像想像那些单纯地想提高写作水平的读者一样,而享受沐浴书海的感觉,享受文字对生命的化妆,思想的升华。我读书以来的偶像不再是那些周杰伦、许嵩等只会唱贝风花雪月的歌手,而是朱自清,日益增加的文化积淀,有志者事竟成,我想不断拼博超越,有一天,定能“冲上云霄”,必将他超越,虽然眼前这只是个遥不可及,伸手摸不到边的无际梦想罢!
读故事写读后感范文
提起《悲惨世界》,不得不先想起它的作者维克多?雨果,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提起雨果,又不得不考虑那个动荡飘摇的时代,1848年6月,巴黎人民举行革命推翻七月王朝成立共和国。最初,雨果对革命并不理解,但当大资产阶级阴谋消灭共和国时,雨果却成了一个坚定的共和主义者。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雨果参加了共和党人组织的反政变起义。路易?波拿巴上台后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但他实行恐怖政策,对反抗者无情镇压。雨果也遭到迫害,不得不流亡国外。流亡期间,雨果一直坚持对拿破仑三世的斗争,他写政治讽刺小册子和政治讽刺诗,猛烈抨击拿破仑三世的独裁统治。《悲惨世界》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
《悲惨世界》是一部以现实主义为基调的浪漫主义杰作。它以宏伟的篇幅、磅礴的气势、深刻的内容,探讨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被誉为“社会史诗”。高尔基曾这样赞美雨果:“作为一个讲坛和诗人,他像暴风一样轰响在世界上,唤醒人心灵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他教导一切人爱生活、美、真理和法兰西。”
主人公冉阿让是贫农出身的工人,本身便生活在悲惨的小世界里,一直帮助姐姐养活7个孩子,仅仅因为饥寒交迫偷了块面包而被判苦役,多次越狱不成又被加重处罚。饱受苦难出狱后,他在米里哀主教感化下立志从善,改名换姓苦心经营工业,促进小城的繁荣,最终赢得当地人的推崇,当上市长。可小说总是向喜欢喜剧的我们开玩笑,冉阿让为了解救被误认的无辜者毅然自首,再度入狱。为了实践自己对被遗弃而死于贫困的女工芳汀的诺言,他九死一生逃离监狱,收养芳汀的女儿珂赛特隐居巴黎。珂赛特长大后,与马利尤斯相爱。马利尤斯参加1832年起义,起义失败时身负重伤,被冉阿让冒着生命危险救出。最终长期追捕冉阿让的警长沙威自认无颜逮捕冉阿让,被他多年舍己为人的人格力量所震撼投河自尽。
《悲惨世界》首先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和贫富悬殊,描写了下层人民的痛苦命运,提出了当时社会的三个迫切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其次谴责了资产阶级的法律,指出资产阶级现存法律是低级法律,只会使罪犯重复犯罪,而且资产阶级的法律是反对穷人的,仅靠严厉的惩罚去消灭罪恶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使一个想翻身的人继续堕落。而人道主义才是高级法律,它能使罪犯弃恶从善、终止犯罪,只有饶恕、仁爱才是高级的法律,才能拯救人的灵魂,从根本上消除罪恶,因而被雨果视为改造社会的重要途径。作品中的米里哀主教就是这种高级法律的体现,冉阿让在他的感化下也以仁爱对待他人,有许多的善举和英雄行为。冉阿让的以德报怨,也最终使沙威“人性”复活;再次,作者以酣畅淋漓的浓墨重彩描绘了共和党人起义,塑造了一系列共和党人的英雄形象。他们虽然都英勇地牺牲了,但是他们身上为人民而战的精神却永远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其实悲惨世界的悲惨在于人性的悲惨,它更想从反面去鞭策我们做一个真正的自己,因为任何刻意的伪装都将被识破,虚伪在事实面前只能被革灭。虽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任何情况下永保光明、善良,但洗新革面后的冉阿让以那颗慈悲为怀的心感化了冷酷、固执、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长沙威。作为一名警察,沙威数十年如一日追捕罪犯无可厚非,我也曾暗暗佩服他的这份坚持,但沙威所极力维护的的法律是缺乏正义性的,其形象成为了反动政府的顽固拥护者,成为了不公正社会的走狗,这就使他的守法精神反而成为了人们唾弃的对象。所幸冉阿让一如既往的温暖着,当革命的起义者安卓拉发现了黑暗政府的忠实走狗沙威并令冉阿让杀掉他时,冉阿让为他松了绑,放走了他。即便此前沙威的追踪使冉阿让东躲西藏,在担惊受怕中度过了大半生。沙威的死升华了我对善的理解,冉阿让是在通过自己的博爱、宽容及高尚的灵魂,重新唤回生活在那个悲惨世界里的人们内心深处的良知。
也许我们很难改变别人,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的心中拥有一片光明,用善和爱来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心灵去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也许我们很难改变社会环境,但我们可以坚守自己的立场,坚定自身的信念,不被罪恶与麻木腐蚀。由改变自己到感动别人,可以很简单,可以很坚持。
[读故事写读后感范文]
第四篇:读亲子共读推荐文章后感
读亲子共读推荐文章后感
时间飞逝,假期将尽。这是孩子初中生涯的第一个寒假,在这个寒假里和孩子朝夕相处。渐渐发现上了初中后,她褪去了一些小学时的稚嫩、顽皮,变得更加勤奋、善解人意了。但是在生活和学习上仍有一些小小的缺点,作为家长的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帮着孩子改掉。
刚放寒假时,孩子把一份属于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的寒假作业给了我,让我看看。拿到亲子共读推荐文章后,我认真拜读了里面的三篇文章。这三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也教给我许多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在《一位母亲与家长会》这篇文章里我学到了:在这个世上没有笨的孩子,只要我们父母和老师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指引和教导他们,他们就会在自己人生上取得成功;父母有时候说一些善意的谎言对孩子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读《碗中有乾坤》,我发现我也有这个问题,总是把最好的、最香的、最可口的、通通都给孩子。看了这篇文章后,感觉太可怕了。是的,作为父母我们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会不知不觉的把这种爱变成溺爱,也就变得事事让步,时时让路的地步,以致造成不可预期的后果。作为父母,我们是应该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让我们的孩子在爱中学到分享爱,分享自己的快乐。
《坚强的意志力》让我想到孩子上小学时的情景。记得上小学时,孩子做数学试题时总是马马虎虎,一遍做好后,就会感觉自我良好,可是等到老师批下卷子后,总会有几个不应该错的。一次,孩子做数学试卷时,我来到孩子身边对她说:“宝贝,你知道你们班的同学智力都差不多,为什么有的孩子比你考得好吗?”她疑惑的说:“不知道。” 我就耐心的给她说“这和你们平时的细心程度有关,有些错误不是你不会,而是你粗心大意造成的。你平时做题又那么快,做完以后要认真的检查几遍。妈妈知道你耐心不够,但你可以慢慢练习,做事贵在坚持,要有毅力,这样就能做好,考个好成绩。”看着孩子似懂非懂的样子。我心里有些安慰,就这样,孩子在做作业时,只要有时间我就在她身边,时刻提醒着她。慢慢的孩子马虎的缺点改掉了许多。我相信,只要我们有毅力,努力坚持,孩子的一些缺点慢慢都会改掉。
新的学期又要开始了,孩子又长了一岁。看着孩子渐渐长大,知识不断增加,学习不断进步,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我们内心无比的欣慰。
第五篇:文章怎么读和作文怎么写20110120
文章怎么读和作文怎么写
今天,我批改完期末试卷的作文,也意味着本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了。批改作文时,我看到很多,也想了很多。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本学期课堂教学中较重要的一个篇目,也和这次期末考试作文相关;数周前史先生过世了,这触动我命这个作文题,一来是向史先生致敬,而另一用意也在于“清点”本学期里同学们的收获。
作文命题所指虽仅涉一篇课文,但是本学期大家在课堂里讨论的青春与生命、漂泊与故乡、生与死、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皆可入文;遑论课外阅读所涉更广。
在这篇作文里,同学们深刻理解史铁生的人生体悟,并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对生命的感悟;或怀想亲人,或珍惜生命,或畅想未来,或发千古之思,或抒发对亲情、对爱的重新认识与感激„„不乏佳作。
在考场上写的作文,绝非所谓一时灵感闪现的产物,而是对自己平日里阅读与思考的一次“重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通过考场作文看同学们平日里的积累与收获,有较大的信度。然而,这也同样意味着倘若平日里疏于阅读和思考,考场上的作文则难免临时拼凑、漏洞频出。
高一学期,在语文学习上我们并没有刻意突出强调同学们写作文,甚至是反对“大量写作文”的。这并非因为作文不重要,而是在这个阶段里修“内功”更重要。
同学们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当能感受到,在课堂上或课堂外强调更多的是阅读,是积累,是思考,是分享,是质疑;而围绕课堂的各种周边学习活动也旨在促成阅读、思考、分享与质疑。
这个学期即将结束了,此时借这篇作文做一次反思,当是及时而又有益于将来的。
书信体,是同学们陌生的体例么?
是因为没有人写信了,还是写信时都没有人在注意格式规范呢?让我惊讶的是几乎90%的同学在书信格式上是错的。不过,这个比较简单,教几次就会了。
信很难写么?
如果“写信”仅仅是个形式,久已生疏,那么我们总会和别人交谈吧。想想看,当我们和一个选定的对象交谈时,我们是怎么做的。
我们会根据对方身份不同而调整自己说话的口吻吧,我们会根据与对方说话目的的不同而选择内容的主次吧„„
当我们和李白说完话,会一字不漏的向李逵去复述么?我们会错将对爷爷说的话说给邻
居四岁的小女孩听么?„„
无论谁收到你这封信,既然抬头上写的是自己的名字,那么他/她总是期待这封信有一些针对性的。你不会希望对方读了信后,还以为你是发信时匆忙间弄错了信封,将写给别人的信发给了自己吧。
所以,信的内容该和收信人的身份相合;如果将收信者换做任何别人,内容都不会受影响,是不是就有点不对劲了?
信,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什么是生活气息?是分享今早窗外的鸟鸣?是最近食堂的饭菜不好吃了?是自己投篮功力大增?或是隔壁邻居常大声吵架?„„或许都是吧,但要不要写进书信体的作文里呢,就要费一番思量了。我相信当你认识到这一点后,就会慢慢学着怎样处理这个部分了。
有一点是明确的,这封信不会是在复述或背诵课文内容,也不会是一篇冠以收信人的抬头与发信人的落款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谁是收信人,这是一个问题。
写给未来的自己,看起来是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和写给其他别人一样,也需要考虑为什么是写给“未来的自己”;如果再想多一点,还会想到,是写给未来时刻怎样的自己。那时候的自己会有怎样的生活呢,会有什么样的思想境界呢:是未来陷入绝境的我?是未来为人父母的我?是未来庸庸碌碌的我?或者是未来成就了一番事业的我?„„
思考这些对文章的顺利展开有好处。事实上这一点设定好了,文章的切入点也有了,展开的空间也打开了,对么?
你是怎样看未来的自己的呢?
我看到有些同学写给三十年甚至七十年后的自己了,可是看起来他/她做这个选择的时候,似乎没有想太多。他/她以“当下的我”,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在信中去教育甚至教训那个三十年、七十年后的“我”。这会让读者怎么想?难道“未来的自己”反而不如“当下的自己”更了解世事人生么?这样写文章如何站得住脚?
虽然本来是在说写作文,但我还是想到了更多:为什么很多“当下的我”都下意识的选择去教训那个“未来的我”呢?
“当下的我”似乎对自己很不满。这个不满从哪里来的?
这不是“知不足而思进”的不满,而是更深层的对自己不认可,不赞赏,不原谅,不接纳。
“当下的我”很糟糕么?“我”不重要么?
似乎作文里那个“未来的我”还是当下这个令自己无法欣赏的“我”,而在作文里扮演教训者的“我”是师长的化身么?那俯视的姿态,那挑剔指责的态度,让我在批改作文时不寒而栗。
教训人,似乎是很多同学在文章中流露出的情绪。
这让我很不安,也自责。是否老师在平时教学时就是用教训人的姿态在面对你们呢,以至于同学也学会了教训人,甚至只会教训人?
有个同学写给残疾人,他/她这样写道“„„你们不幸的遭遇了人祸或是天生的少了某些器官,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你们一样可以快乐的活下去„„”
“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句话深深的刺痛了我。我相信收到信的人应该更加愤怒而痛苦吧。
还有同学写给司马迁,“听说您最近受到了人生莫大的屈辱,准备了却残生。其实我认为您大可不必如此。„„”看到这里,我猜司马迁会骂人吧,他会不会说“你说得轻飘飘,不如换你来试试”?可是写信人在结尾处还说“最后送您一句话,‘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个“送”字,用得好糟糕呀。在生活中,如果不是阅尽人间世事的智者或老者来对我说“送你一句话”,我多半会是冷冷的看着他/她,然后摇头走开吧。
不少同学的这封信选择写给“自杀者、残疾人、小偷强盗、癌症患者、绝望的人„„”,在信里,或谆谆告诫,或大声鼓励,或替人指点迷津,或为人扼腕叹息„„
这样选,倒是方便站在制高点来说话了;可是想想看,如果不选他们,你会不会没有话说了?
选这样特殊的群体,你真的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么?
是不是我们读了史铁生,自己就变成了史铁生了呢?
“读”他的苦难,算不算自己便“经历”了苦难?会不会因为有资格教导别人呢?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对吧。
十五六岁的少年,去教育、教训别人要怎样生活,要怎样面对苦难,要怎样„„,这真叫我替写信的他/她捏一把冷汗呀。
并非年少者无法深刻,而是无论年长年少,教训人常常挺糟糕,对么?年少者尤甚。作文虽然写完了,考试也考过了,我希望同学们再读一次史铁生吧,他穿行了生命的黑暗,又何尝居高临下的去教训人呢?
文章怎么读与作文怎么写
有个同学写给奶奶,他/她这样说:
“奶奶,您的年龄已经这么大了,当然经常会畏惧死亡,每天患得患失。这些我都看在眼中,今天我想对您说:别怕,死是必然的,你我都一样,只是您已经生活了大半辈子,我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天下有谁人能不死?您如果整天担心来担心去,反而会误了身体啊。„„”
我丝毫不怀疑写信的同学对奶奶的真情,拳拳之心溢于言表,但是这番话谁读了会感觉舒服呢?真情藏在看不见的深处了,而说出来的却都是伤人心的话。
想想看,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们是怎么读的?我们并没有史铁生的惨痛经历,但这
不妨碍我们去“认识”他,当我们贴近人物去感受,便深深的走进他的生命,感受到他的真情。对么?
奶奶仅仅是畏惧么?劝说她堪透生死对她有帮助么?如果我们贴近奶奶,去了解奶奶过去的生活,了解奶奶的人生经历;问问自己,她身体哪里痛?她最爱谁?她割舍不下谁?她的生活里有什么遗憾?离开这个世界时她会惦念谁?„„
我们自己的生活经历、生命体验,我们的喜怒哀乐忧惊惧,都是感受他人的“利器”,关注自己,才会“读懂”别人。
当我们贴近奶奶的生命,以自己的生命去“认识”她,感受她,在作文里我们是不是有更多的话可说,对亲人对朋友的理解是不是会更深,我们还会干巴巴的去说无用的大道理么?
言为心声,怎么写作文,取决于怎么思考自己,怎么思考生活。
史铁生用生命去写作,即以无比虔诚的心思考自身,思考生命,思考生活。那么你呢,你在这学期学的文章里,在思考讨论生命、苦难、战争、历史之时,是在用自己的生活和生命去思考么?
写作文时,用属于你的那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去讲述吧,用你的生命在思考吧。当你认真的“阅读”他人,“认识”父母,“听懂”同学,“领会”老师,去思考自己,去热爱生活的时候,你还会在作文里无话可说,以至于“背”课文或者“说大话”么?
并非只有随笔才能写出真性情;考试作文,不是妖怪,它一样需要你去用对自己生活与生命的理解,去讲述。
文章怎么读,作文就怎么写。假如想写好作文,就投入点去读书吧,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