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
导语:实践出真知。读书、写字、作文、讲话、听话、写信等等,都是语文实践活动,也是语文的应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选择正确的解释。
“负”,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画。“负”在字典中有这几种解释:(1)背;(2)仗恃,依靠;(3)遭受;(4)具有;(5)欠钱;(6)败,跟“胜”相反;(7)违背,背弃“廉颇负荆请罪”中的“负”应选第______种解释;“小牛队负于黄蜂队”中的“负”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如今,他已经负债累累”的“负”应选第 _______种解释。
二、选词填空。
审阅 浏览 恳求 乞求
1、晚饭后,爸爸坐在沙发里边喝茶边()当天的报纸,而妈妈在台灯下()公司的设计图纸。
虽然……但是……
不是……而是……
不是……就是……
2、孔子()知识十分渊博,()对于两小儿的问题,他无法回答。
3、孔子()不想回答两个孩子的问题,()对于这问题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把下面的格言补充完整。
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____。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___。
2、把句子改写成陈述句。没有我们的帮助,你怎么能完成这一项任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缩句:乡下的老屋旁种着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的桃花心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写一句排比句。
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
野 鸭
一天,我在小山上散步,忽然看见在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被人发现,故意藏在那儿的,就用树枝轻轻地(拨、拔)了她一下,想叫她站起来,可她却一动不动。我觉得奇怪,便弯下身仔细看,才发现她已经死了。她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着,嘴张着,里面(赛、塞)满了雪。她的翅膀(稍稍、捎捎)张开,一条腿伸向后面。在她的腿跟前有两只蛋。看见这两只蛋,我就把这只死鸭提起来。果然,在她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有十一只蛋,连同外面的两只,一共十三只。
我把她仔细地看了一遍,在她身上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糟)受暴力的迹象。从她身上的各种情形来看,她是被冻死的。虽然我看到的只是些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做出这样的结论: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我望着这只野鸭 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我想 这种深沉的爱 多么感人肺腑啊
太阳已经落山了,我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坑,把野鸭放进去,用泥土把她埋起来,再用手帕把十三只蛋包好,向回家的路上走去。
1、划去()内不正确的字。
2、给课文第五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课文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的次要内容是(),主要内容是()。
4、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体现野鸭与暴风雪搏斗的词句,用“ —”画下来。
5、①文中的人称本应用“它”来称呼野鸭,却用了“她”,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我”掩埋野鸭,包好十三只蛋的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野鸭这样做值得吗?从野鸭身上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
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7题,每小题2分,8题8分,共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肿胀(zhàng)叮嘱(zhǔ)骊歌(lí)花圃(pu)B.沼泽(zhāo)骇人(hài)木屐(jī)重荷(hè)
C.瞬息(shùn)伫立(zhù)萋萋(qī)诱人(yòu)D.迸出(bèng)深邃(sùi)喧嚣(xiāo)磐石(pán)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人迹罕至 举目无亲 狂风呼号 来势凶凶B.九曲连环 一泻万里 奇趣横生 亦复如是
C.锋芒必露 家喻户晓 截然不同 炯炯有神D.当之无愧 慷概淋漓 杂乱无章 惹人注目
3.下列加点字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人声鼎沸(水开)死而后已(停止)鲜为人知(很少)兀兀穷年(达到极点)
B.迥乎不同(不同)气冲斗牛(直冲)沥尽心血(滴)无暇及此(到)
C.鞠躬尽瘁(劳累)平沙无垠(边际)兽铤亡群<疾走)风悲日曛(烟雾缭绕)
D.可歌可泣(可以)心会神凝(领会)潜心贯注(连贯)燕然勒功(刻石记功)
4.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一诗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
B.则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 诗人自己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C.一文中作者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进程,以崎岖险阻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这是一篇具有强烈鼓动性和充满乐观精神的雄文。
D.一文写于“九.一八”事变那年,作者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抒发了自己深沉的被压抑着的饱满的爱国之情,极富感染力。
5.下列作家作品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现代作家B《丑小鸭》——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
C.《最后一课》——都德——德国短篇小说家D-《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屠格涅夫——俄国作家
6.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B.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C.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D.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渴于邑人,不使学
7.下列翻译不完全准确的—句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译文: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我哪里是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呢!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译文: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山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文: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干百次残酷的战斗,将军身先士卒死了,而壮士却胜利归来。
8.填空:(8分)
(1)《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的作者是(),文中所写的闻一多先生是著名的(),(),();为表现闻一多先生的“做”。作者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
(2)《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小说《 》,作者林海音,()(地名)作家。文章的题目,语带双关,一方面指();另一方面象征()。
(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是()国诗人(),史称“()”,他的诗歌代表作有《》《》《》等。
(4)鸟向檐上飞,。
(5),明月来相照。
(6)峨眉山月半轮秋,。
(7)故园东望路漫漫,。
(8),何人不起故园情。
(9)请写出两个有关交友的古诗句: AB
9.关于下列这首诗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3分)
赠刘景文
A、首句是说荷花虽已落尽,但遮雨的伞盖更旺盛了,赞美厂荷叶的顽强斗志。
B、次句是说菊花虽已凋残,但枝茎却仍然在严霜之中傲然挺立,赞美了菊的刚烈。
C、最后两句是说一年到头,就是秋天最好,因为此时,橙黄桔绿,菊残傲霜。
D、此诗虽是即景,但诗人的个性,品质已随着对菊花的吟咏含蓄而鲜明地体现出来了,所以,这是即景,抒情,言志的诗篇。
10.下面一段盾有三处错误,请加以改正。(3分)
毕业前夕,我班举办了一次“告别游戏网吧”的主题演讲会。①会上,同学们和许多共青团员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②同学们载歌载舞的精彩表演,使演讲会高潮迭起,掌声不断。③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
(1)应改为
(2)应改为
③应改为
二、阅读与理解(32分)
(一)伤仲永(20分)
金溪民方仲永…………得为众人而已耶
11.本文题目的意思是:(2分)
12.本文选自《》,作者,字介甫,号半山,(朝代)杰出的()家,()家,()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6分)
13.解释加线的字。(6分)
(1)指物作诗立就()(2)环谒于邑人()
(3)卒之为众人()(4)不能称前时之闻()
(5)泯然众人矣()(6)父利其然也()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5.你怎样认识“受之人”与“受之天”的关系(2分)
(二)阳光是一种语言(12分)
①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是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地颤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炫耀在枝头。而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语,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那些蜷缩在一起的忧郁的花瓣,也迅即展开,像一个个恭听教诲的耳朵。
②晴朗的日子 , 走在街上 , 你不会留意阳光。普照的阳花 , 有时像是在对大众演讲的平
庸的演说家 , 让人昏昏欲睡 , 到处是燥热的嘈杂。
③阳光动听的声音 , 响在暗夜之后前日出 , 严寒之后的春天 , 以及黑夜到来前的黄昏。这些时刻 , 阳光会以动情的语言向你诉说重逢的喜悦,友情的温暖和哪怕是因十分短暂的离别而产生的愁绪。
④倘若是雨后的斜阳 , 彩虹将尽情展示阳光语言的才华与美丽。赤,橙,黄,绿,青, 蓝,紫 , 从远处的山根 , 腾空而起 , 瞬间飞起一道虹桥 , 使你的整个身心从地面立刻飞上天空。现实的郁闷 , 会被一种浪漫的想像所消释。阳光的语言 , 此刻充满智慧 , 让你理解天雨花 , 石点头;让你平凡生活的狭窄 , 变成一片无边无垠的开阔;让你枯寂的日子的单调 , 变得丰富多彩。
⑤可这一切 , 只是一种语言 , 你不可以将那金黄的叶子当成黄金 : 江河之上,那些在粼波里晃动的金箔也非真实;你更不要去攀援那七彩的虹桥 , 那是阳光的话语展示给你的不可琢磨的意境。瞬间 , 一切都会不复存在。可是 , 这一切又都不是空虚的 , 它们在你的心中留下切切实实的图画 , 在你的血管里推涌起波澜壮阔的浪潮 , 在你耳边轰响着长留不息的呼喊 , 使你不能不相信阳光的力量和它真实的存在。
⑥同阳光对话 , 感受光明,温暖,向上,力量。即使不用铜号和鼙鼓 , 即使是喁喁私语,那声音里也没有卑琐和阴暗,没有湿淋淋的,怯懦者的哀伤。
⑦你得像一个勤劳的淘金者 , 从闪动在白杨翻转的叶子上的光点里 , 把握阳光的语言节奏;你得像一个朴实的农夫 , 把手指插进松软的泥土里 , 感知阳光温暖的语言力度。如果你是阳光的朋友 , 就会有一副红润健康的面孔和一窗明亮清高的心境。
⑧阳光 , 是一种语言 , 一种可以听懂的语言。
16.请从第①段画线的句子中找出 3 个运用拟人手法的词语 , 说明它在文中的作用。(2 分)
词语 :,作用 :
17.从①至④段看 , 作春赞美阳光 “ 语言 ” 的哪些特点(3 分)(1)(2)(3)
18.第⑤段中 , 作者说 “ 一切都会不复存在 ”, 又说 “ 一切又都不是空虚的”,怎么理 解?(2 分)
19.文末,作者说阳光是“一种可以听懂的语言”。从第⑦段看,怎样才能“听懂”呢(2分)
20.作者说 : 阳光是一种语言 , 它和树叶攀谈 , 和鲜花对语 , 动情地向人们倾诉 , 给世界带来温暖和力量.还有人说 : 阳光是跳动的旋律 , 将七色幻化为七个美丽的音符 , 在大地上谱写着动人的乐章.你想把阳光比喻成作什么呢 请写几句话表达你对阳光的感受。(3 分)
三.作文(40分)
生活中,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有很多,例如:自己的前途,身边的人和事,我们生存的环境,民族的复兴,世界的和平……你关注什么 请以“我关注……”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第三篇: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
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
第Ⅰ部分 选择题(16分)
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惩罚(chéng)烦燥(zào)摩挲(sā)中西合璧(bì)
B.新颖(yǐn)抉择(jué)坐落(zuò)相辅相承(chéng)
C.脊梁(jǐ)脑髓(suǐ)倏忽(shū)金碧辉煌(bì)
D.粗糙(cào)惊诧(chà)装璜(huáng)融为一体(róng)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组是()(2分)
A.具体情况我不了解,你不要老问我为什么?
B.公园里开着各种各样的花,有郁金香、六月雪、梅花„„
C.我们去看电影,你是跟我们去呢,还是不去?
D.“我们去看4.18晚会,”妈妈说,“你在家好好复习,准备考试。”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合作学习,使我们学会了合作。
B.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鹿奶粉事件”的情况不再发生。
C.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D.听到玉树地区的众多百姓在地震中遇难的消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一群男女青年学生,举着“废除卖国密约”的旗帜,慷慨激昂地来到天安门前。
B.许多叱咤风云的著名人物长眠在我国著名的古都——南京。
C.在少年队的比赛中,用青年队队员参赛,简直是拔苗助长。
D.令人叹为观止的扬州玉雕作品“翡翠白菜”,用料讲究,色泽光润,造型优美,构思 精巧,成为2010上海“世博会”江苏馆镇馆之宝。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鲁迅在他的《一面》一文中,善于抓住人物“瘦”的特征,突出他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B.《童年的朋友》节选自高尔基的《童年》。《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一部,有人认为它是20世纪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书籍之一。
C.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赵普》一文主要写了赵普的两件事:刻苦读书,奏荐人才。表现了一个中心:赵普 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6.下列一段话的顺序被打乱了,调整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中间的那道拱门就是斗技场主要的进出口。②角斗开始以前。③掮神像的行列就是从这道门进场的。④因此叫做正门。⑤那是一座拥有十三道拱门的高大建筑物。
A.①②④③⑤ B.⑤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⑤ D.⑤②①③④
第Ⅱ部分 非选择题(134分)
二、积累与运用。(21分)
7.根据拼音,在下列田字格中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这些行道树在长成后,枝繁叶茂,丫杈交错,形成了一条浓翠bì日的林阴大道。道外的丘岗坡陀之上,密植着众多的落叶树和常绿树,林丛复叠,莽苍深suì,使人们在未达陵墓以前,就已逐步进入安xiáng宁静、庄严肃穆的气fēn之中。
8.默写。(7分)
①曲径通幽处。
②,潭影空人心。
③,但余钟磬音。
④每归私第,读之竟日。
⑤油蛉在这里低唱。
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⑦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
9.(1)我们学校初一年级这学期开展了合作学习活动。小明同学分到了你这个小组,你布置他出一期手抄报,他极不情愿。作为小组长的你该如何去劝说他呢?(3分)
(2)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我校师生立即行动,踊跃捐款款。在募捐现场,学校广播站小记者采访你,请你对在地震中失去校园的同龄人说几句安慰和鼓励的话。(用上“素不相识”“自强不息”两个词)(4分)
亲爱的同学:
10.读小故事,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写出故事所包含的寓意或给你的启发(20字以内)。(3分)
一只山猪在大树旁勤奋地磨獠牙。狐狸看到了,好奇的问它,既没有猎人来追赶,也没有任何危险,为什么要这般用心地磨牙。山猪答道:“你想想看,一旦危险来临,就没有时间磨牙了。现在磨利,等到要用的时候就不会慌张了。”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列诗歌,完成11-12题。(5分)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1.赏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2分)
12.请展开想像,描述一下“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意境。(3分)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3-16题。(15分)
【甲】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
——张岱《于园》
【乙】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①不动,俶尔②远逝,往来翕忽③,似与游者相乐。——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①佁然:呆呆的样子。②俶尔:忽然。③翕忽:轻快敏捷。
1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4分)
(1)池中奇峰绝壑()(2)四围灌木蒙丛()
(3)颓然碧窈()(4)潭中鱼可百许头()
14.下列各句中“以”字用法与例句中的“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以幽阴深邃奇
A.以实奇 B.而能以天下为己任 C.太祖常劝以读书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5.翻译句子。(4分)
(1)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16.我们在朱自清的《春》,梁衡的《夏》等文中学习到了许多写景的方法。如:运用修辞手法,多感官、多角度描绘,动静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等等。看看【甲】段写水阁之景与【乙】段写潭中清水的文字在写景方法的采用上有何异同。(4分)
同:
异:
(三)阅读《乔家大院》,完成17-21题。(15分)
乔家大院
----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①山西,素以地上文物之丰、地下能源之巨著称。而今,又以大量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不断发现而令世人瞩目,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
②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于民国初年建成一座的建筑群体。
③大院为全封闭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A)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顶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暗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筑上偏院较为低矮,房顶结构也大不相同,正房都为瓦房出檐,偏院则为方砖铺顶的平房,既表现了地位上的尊卑有
序,又显示了建筑上的层次感。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楼六座。各院房顶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间巡更护院。
④纵观乔家大院,斗拱飞檐,彩饰金绘,建筑考究,工艺精湛,整体呈“囍”字形,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因此这座大院被专家学者誉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B)
⑤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如今,乔家大院业已成为中外闻名的民俗胜地,而且,也成为许多影视剧拍摄时争抢镜头的宝地。
(选自山西旅游网)
17.乔家大院的建筑特征是:全封闭式的,俯视呈,整个大院显得。(3分)
18.文中划横线的A、B两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
A、说明方法 作用
B、说明方法 作用
19.文中“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一句中加点字“有余”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20.第①段末句“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21.文章第⑤段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四)阅读《布鞋》,完成22-26题。(18分)
布鞋
厉彦林
①世上鞋的品种、样式、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但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还是童年、青年时代的布鞋。
②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故乡大人、孩子穿的都是布鞋。衣服旧得实在没法穿了,就把补丁一层层拆开,把有用的地方剪成一块块的碎布料。家家都有针线笸箩,里边装满了剪裁缝补衣裳剩下的布片或布条,我们这里叫“铺衬”。那铺衬五颜六色,薄厚不一,颜色不一,新旧不一。铺衬积攒多了,就选个太阳毒的日子,把面板或木锅盖或木饭桌支在院子里,用铁锅调出热气蒸腾的浆糊,把新一些的布料和旧一些的布料错开,将厚一些的和薄一些的摊均匀,将碎布条一块块、一层层粘起来,在太阳底下晒上几个小时,就成了硬邦邦的“阙子”。如果赶上阴雨天,就拿到热炕上或火炉上或热锅里烘烤,那阙子成色也不差。做鞋前,先找村里的巧媳妇,按脚大小,照着棉鞋或单鞋样式,先在纸上剪出鞋样子,然后把这纸鞋样缝在阙子上,刷刷几下就剪出鞋底、鞋帮,然后就可以做鞋了。
③那时乡下孩子很少有鞋穿,谁能穿上娘做的新布鞋,准会挺胸阔步,炫耀一番。我娘一生勤劳,做一手好针线活。春天,为我做一双或圆口或方口的布鞋;冬天,为我缝一双黑粗布甚至黑条绒的厚棉鞋。看娘做鞋,是我童年记忆里最为鲜亮的风景。纳鞋底是既细致又累人的活儿。娘总要用一块布包着鞋底纳,想方设法不把鞋两侧的白布弄脏。夜深人静时,娘坐着小方凳,弯腰弓背,一手攥住鞋底,一手用力拽针线,指掌间力气用得大、用得均匀,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耐穿。那动作,轻松自如,透出一种娴熟、优雅之美。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看。纳鞋底的时间长了,手指会酸痛,眼睛会发花。有时娘手指麻木了,一不小心就会扎着手指。看到娘滴血的手指,我很心疼,便安慰娘道:“等我长大了,挣钱买鞋穿,你就不用吃这苦了。”娘微笑着说:“等你长大了,有媳妇做鞋了,我就省心了。”望着鞋上密密匝匝的小针脚和娘那疲倦的眼睛,我激动不已。多少次我听着油灯芯热爆的噼里啪啦声,那熟悉的麻线抽动的嗤嗤声,渐渐进入温柔缥缈的梦乡。
④娘做的布鞋伴我度过了艰苦的学习生涯。娘经常笑着说:“孩子咱可要听话、争气,咱不和人家比吃比穿,咱得跟人家比学习。识字多了,才有出息,才不愁没鞋穿。”后来,我准备进县城读书了。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我们这些年龄不大就离家的孩子,记忆中娘的一喜一怒、一举一动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⑤如今城市人穿布鞋已逐渐成为时尚。穿惯皮鞋的都市人,开始与布鞋有了缘分。无论身在何处,有一双布鞋,一双包含亲人惦记和祝福的布鞋,就学会了感恩,尽管踩着纵横交错的路,有黑暗、有泥泞、有坎坷、有暴雨,可人生的路不会错、不会斜,心中总是洒满春风、阳光、幸福和欢乐。
(《人民日报》2009年4月25日,有改动)
22.文章以 为线索,通过对 的回忆,表达了对
之情。(4分)
23.从第③段中找出具体表现“我娘做一手好针线活”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24.认真品味文中第④段加线句子,说说这句话表现了母亲怎样的特点。(3分)
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
25.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贴”的理解。(3分)
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
26.文中的母亲辛苦地为孩子们做布鞋,使孩子们产生无尽的感激和怀念,给了孩子们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有人说:“现在什么都可以买现成的,所以如今的母爱已经没有文中的母爱那么有份量,那么让人刻骨铭心。”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实际,运用相关名言,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少于80字)(5分)
四、作文(60分)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古人尚且知道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相信同学们在半个学期的合作学习中也一定有了许多收获!你可能会收获知识,也可能收获了友谊,还可能收获了自信„„
请以“合作学习给了我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在横线上补全题目。
2.写出真情实感。
3.不少于600字。
作文(60分)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古人尚且知道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相信同学们在半个学期的合作学习中也一定有了许多收获!你可能会收获知识,也可能收获了友谊,还可能收获了
自信„„
请以“合作学习给了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在横线上补全题目。
2.写出真情实感。
3.不少于600字。
题目:合作学习给了我
第四篇:六年级语文下册中期考试题
2010-2011学第二学期中期考试试卷
六年级语文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táo zuìkū wěiqiàn jiùfěi cuìjīngbīngjiǎnzhâng()()()()()kǒng bùyán jùnchú chuāngchōu tìfēng yōng ãr zhì()()()()()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5分)
零七八_____万_____更新_____然不同张灯_____彩不知所____惊心动_____千____ 一发_____想不到_____无虚席莫____其妙
三、请你用“—— ”画出不是同一类的词。(10分)1.桂林上海昆明城市西安2.农民工人学生妇女教师3.奶奶少女妈妈姐姐姑姑4.钉子锯子斧子刨子凿子5.语文数学历史书本地理
四、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句子的括号里。(8分)
简陋简朴简单简要
1.()的屋子里摆着几件()的家具,墙上贴着一张电脑操作的()说明。可见主人生活极其()。
严峻严肃严厉严格
2.只有()地处罚破坏环境的行为,才能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这不仅需要执法者()执法,还要求每一位公民()要求自己。这是一个()的考验。
五、按要求变句子。(10分)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的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2.他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修改病句)
3.这里真安静啊!(改成夸张句)
4.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间接引语)
5.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改为陈述句)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一儿曰:“,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此不为?” 2.,有再来的时候;,有再青的时候;,有再开的时候„„过去的日子如,如,;我留着些?
3.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4.,总把新桃换旧符。至今不会天中事。5.我希望有一天,将我连这,我应该在!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2分)
(一)学奕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
六年级语文共2页,第1页
若与?吾曰:非然也。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2分)(1)使弈秋诲(huì huǐ)二人弈。.
(2)为(wâi wãi)是其智弗(fó fú)若与(yú yǔ)? ..2.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字义,将序号填入括号里。(2分)(1)通国()A、连接B、没有堵塞,可以通过C、全 .(2)使弈秋诲二人弈()A、派遣B、使用C、让,叫 .3.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之,思援弓缴而射之。...()()
(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4.仔细阅读课文后填空。(3分)
课文记述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一
个,告诉我们的道理。
(二)感恩
一直以来,“感恩”在我心中是感谢恩人的概念,“恩人”就是对自己大恩大德的人。而在美国的一次偶遇却让我悟出了“感恩”的另一层意思。
那是在洛杉矶的一家旅馆。早晨,我在餐厅就餐时,发现有三个黑人孩子在餐桌上埋头写着什么。在就餐时间、就餐的地方,这三个孩子却没做与吃饭有关的事。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试探着走了过去。得到这些孩子的应允,我坐在了他们旁边。()我是个外国人,可他们()跟我落落大方地攀谈起来。三个孩子中那个戴眼镜的男孩是哥哥,十二三岁。他的妹妹八九岁,而小弟弟才五六岁。从谈话中我了解到,他们正在搬家,新房还未安顿好,因此他们和母亲暂时住在这家旅馆里。
当我问到他们在做什么时,哥哥回答说正在写感谢信。他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让我疑惑不解:三个小孩一大早起来写感谢信,这是为什么?我愣了一阵后追问道:“写给
谁的?”“给妈妈。”我心中的疑团一个未解一个又生。“为什么?”我又问道。“我们每天都写,这是我们每日必做的功课。”孩子们回答道。哪有每天都写感谢信的?真是不可思议!
我凑过去看了一眼他们每人手下的那沓纸,哥哥在纸上写了八九行字,妹妹写了五六行,小弟弟只写了两三行。再仔细看其中的内容,上面写着“草丛里的野花开得好漂亮呀”,“昨天吃的比萨饼真香”,“昨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老师夸我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之类的简单语句。我心头一震,原来这就是他们写的感谢信呀!它不是专门感谢妈妈给了他们什么好吃的,帮了什么忙,而是把许多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一字一句地记录下来,啊,我终于明白了:感恩不只是感谢父母的关爱,不只是感谢大恩大德,还应该对天天享受到的一点一滴美好事物心存感激,并体现在行动中啊!
1.从文章中找出两个成语写下来:(2分)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2分)
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宁可„„也„„不论„„总„„ 3.写出第三自然段的主要意思。(2分)
4.“在美国的一次偶遇却让我悟出了‘感恩’的另一层意思”,这另一层意思是什么?在文中找出答案,写在下面。(2分)
5.文中“我”的心理变化是:→→。(3分)
八、作文。(25分)
正在一天天长大的你,回首走过的路,沉淀在记忆深处的是那些往事。妈妈的一句叮咛,老师的一个微笑;生活中的一次挫折,学习上的一个感悟;天边的一片云彩,黎明的一道曙光„„回忆往事,会让生命感动,让生活精彩„„ 请以“往事”或 “ „„留在我的记忆里”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相信你会写的很好!
六年级语文共2页,第2页
第五篇: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第五单元复习题
第十八课《跨越百年的美丽》
1、课文为什么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美丽的含义是什么? 答:“百年”是虚指,意即“永恒”,她的伟大发现对社会的贡献永恒。她的优秀品质和人格精神永存。美丽的含义:美丽不仅指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也不光是她伟大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她的科学精神———对科学执着追求,为科学奉献终身,以及淡泊名利。
2、本课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
3、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是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这项伟大自然发现”是指(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金属元素镭),“人生意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作出贡献,为人类做出贡献。)
4、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这个句子采用“从„„变成„„”的句式,这种“变”不是一般的变成,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提升,生命境界的飞跃。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了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绩。
5、居里夫人是波兰物理学家,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女性。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给予她高度的评价: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第19课《千年圆梦在今朝》
1、我国明代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2、本文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3、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第20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课文的观点,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课文列举了三个事例:一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二是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酸碱试纸;三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2、写作特色:引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首尾呼应 课文的写作思路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3、(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2)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这里的“?”是仔细观察、不断发问,“!”不断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真理。
这样写的好处: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打破沙锅问到底”形象表达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按收获由小到大排列,也说明平常事情中蕴含着真理,蕴含着伟大的成就,而这些只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才能做到。善于学习的人,能从学习中获得知识,获得快乐,获得成功。
(4)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见微知著”的意思:看到事物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或问题的实质。这句话用“只要„„.就„„”的句式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第21课《我最好的老师》(记叙文)
课文讲述了“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老师怀特森先生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科学精神的另一个侧面——独立思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另外,本文采用了一事一议,从一个具体事例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
1、回顾.拓展五《日积月累》中近义词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标新立异—独出心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舍本逐末”讲的是战国时期,齐王派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赵威后不先问候齐王,反倒先问起庄稼的事。现在人们用“舍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卷20 ⒈(《难忘的启蒙》是一篇()老师的文章。作者()。文章重点回忆了①()、②老师对()、③()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强烈的()和()的教学作风,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和()。课文是()“我”对启蒙老师的①感激和怀念对启蒙老师的②回忆③启蒙老师对“我”的影响这样的顺序写的,其中回忆部分的三件事是全文的()。“我”的启蒙老师使“我”受到的启蒙教育是(),(),(),()。课文中“宽”指的是(),“严”指的是(),老师为什么对作文、写字那样严格,而对日语课却那么宽容,因为老师们有()和()的教学态度。卷21 2.《老师领进门》是()作家刘绍棠的作品。(《老师领进门》)是回忆老师的()和对学生的()。这是一篇(),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启蒙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在心田里播下了()的种子,表达作者()老师,()老师,对老师深深的()之情。文章通过一些具体事例的叙述,表达出对田老师深深的()。文章()写了田老师教一首小诗,他以诗为内容,编了一段故事,娓娓动听的讲述,让孩子“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在作者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让我们深深感到,启蒙老师对人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文末的“();()”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用格言式的语句,说明了教育对人的巨大影响,感谢老师对自己的启蒙教育。文章用深情的回忆、具体的事例说明田老师“很有(),()也好”,一个优秀老师的形象跃然纸上。卷23 ⒌《作文上的红双圈》的作者是()作家黄蓓佳。(《作文上的红双圈》)是难忘当年老师对自己的鼓励文中提到的《》一文是她的处女作,由于这篇作文的成功,给了作者()和(),至此以后()发表文学作品,最终成为()作家。所以作文《补考》可以说是她成长中的一块(lǐ chãng bēi),而老师的()红双圈,则开启了她文学()的大门。有时候,成功就来自于一点小小的(gǔ lì)。文章以小见大,从一篇作文上的红双圈,()老师对自己人生的(yǐn lǐng zùo yîng)。请把自己的成长故事倾诉出来。(卷22 ⒊《新来的王老师》是一篇()。写了一位新上任的王老师在第一节语文课上提问“差生”蔡林,引起(),放学后王老师送给蔡林一份“差生档案”,()蔡林好好学习的事。蔡林的想法很有代表性:他认为自己是“差生”,“没人提问我的”,“大家这么认为。我,我自己也承认”。所谓的“差生”首先是失去了()。针对蔡林的这种心态,王老师(),送给蔡林一份“差生档案”。其实这个“差生档案”是(),他们的成就今天已经人所共知,他们是用自己的努力克服了自身的不足。这份“差生档案”(),我们相信他在王老师的教育下一定会有大的()。⒋《忘不了的笑声》是一篇()的文章。通过()写出一个个同学的特点,同学间浓浓的(),写同学可以有()种切入口,也可以有()种写法。文章围绕“(),()”,写出了小队同学()的笑声,通过笑声表现出同学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同学之间的亲切(),写作角度别出心裁。
依依惜别卷23 ⒈《给老师的一封信》是上海市虹口区第三小学学生翁钦露写给她的老师顾家璋的()。作者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在华东师范大学读书。在信中,她记下了顾老师曾经给予自己的种种()和(),赞美了老师的()精神。给老师写信,对学生来说也不是(mî shēng)的事,作者把叙述、描绘、想象(jiã hã)在一起,用优美抒情的语句,用对具体事例的()表达对老师(zhēn zhì de gǎn qíing)之情。
请你写一件具体事例的,表达出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依依惜别卷24 《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是一篇激情昂扬的(yǎng jiǎng gǎo)。文中回忆了六年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件往事──上小学的第一天、三年级时的运动会和六年级的家长会,表达了对母校的(líu liàn),对老师的(gǎn jī),以及对同学的yī yī bū shě()。以情感人,激发共鸣是演讲稿的基本特点。请你学写一篇演讲稿。依依惜别卷25
《给校长的建议》是一位六年级毕业生写给(),侧重于提出()。信中针对学校目前(),提出了重新开放图书室的()。不但提出了自己的(),还提出了具体的(),言辞恳切,以一种(tâ shū)的方式向母校表达了()之情。以这封建议书为范例,请同学们通过调查访问,发现学校存在的不足,学习本文的写法,向校长写一封建议书。依依惜别卷26 《同学录》是一首短短的()。同学录,是种在校园里永远的记忆,是留在岁月中忘不掉的(chún zhēn)。这首诗也是一个情味浓浓的(chàng yì),通过诵读了解到了同学录的作用,也请你写上几句表达情味浓浓的同学录。(依依惜别卷27 《毕业赠言》中选登了两组zâng yán(),一组是学生写给()的;一组是学生给()的。学生临近毕业,有许多()要对同学、老师、母校说,“”为他们提供了一次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jī hiu),一个展示个性、展现才情的平台。虽然毕业赠言人人都能写,但是由于其tâ shū()的纪念意义,毕业赠言应尽量写得jīng lià n()、xíng xiàng()、富有shi dai()、bǎo hán()感情,能给人以qǐ dí()。体会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真挚的情感,请你用比较生动、得体而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同学的祝愿。卷28 默写《七步诗》,并填空:
这首诗里写到了()种事物,分别是()()。
2、这首诗里有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请分别找出来,并作解释:持:泣:煎:
3、“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句。这是()对()说的,它的意思是()。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为了争夺太子的地位,二人反目为仇。曹植把自己比喻成(),把曹丕比喻成()。曹植用这个比喻,指责(),表达了()。卷29 《鸟鸣涧》是()朝被称为“诗佛”的()写的。全诗写了这个季节()的景色,突出了一个“()”字。诗中有一个字“时”,它的意思是()。
2、这是以首(),主要描绘()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的心情。卷30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写的一首()诗。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诗中“平明”的意思是();诗最后一句的意思是()。这首送别诗实际上是表明诗人()的品质。我还能默写一首送别诗,并写上朝代和作者: 卷31 《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杜甫,被称为“()”。在《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中,有两个用得十分好的“对子”,也即是“对偶句”,是(),()。
2、全诗运用()、()结合的手法,通过选取繁花、粉蝶、黄莺等典型形象,描写了()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之情。
卷32
这两首诗都用了()的手法,第一首明写(),实质要表达自己()的高尚节操;第二首吟咏(),赞扬了它们()的精神。
2、《石灰吟》的“吟”在这儿是();“尔”的意思是()。卷33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写的一首()言()诗,“闻”的意思是()。全诗围绕()这条感情线索来写的,先写到原因是(),开头的表现是()。接着用了两个对偶句,点出了诗人的心情:(),()。再接着,作者收拾行装返乡而去,诗中写到:(),()。最后,作者写到行程迅疾:(),()。从中可见,作者的心情确实是是非常()。卷34 己亥杂诗》是()朝()写的,这是他的《已亥杂诗》中是第()首。其中“九州”的意思是();“生气”的意思是();“恃”的读音是(),意思是();“喑”的读音是(),意思是();“万马齐喑”是比喻()。“究”的意思是();“抖擞”的意思是()。读《浣溪沙》,完成练习。苏轼是()朝的诗人。我们学过他写西湖的诗《饮湖上初睛后雨》,其中描写西湖的名句是(),()。他写的诗《题西临壁》有两句(),(),常用来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我们这个学期学了他的词《浣溪沙》,“浣溪沙”是()名。这首词还有“序”,是:(),(),()。交待了写这首词的背景和原因。这首词还分成上阙和下阙,上阙是:(),(),()。下阙是:(),(),()。这首词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九、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完成练习。这首词王观起首用()比喻(),用()比喻()。然后进行()问,“()”?然后回答:“()。”这是指()的地方。接着,作者感叹:(),()。最后,作者嘱咐():(),()。
十、附加题:
1、李白被称为“()”,默写两首他写的诗。
2、把《江畔独步寻花》改写成一段写景的文字,看谁能生动描写诗意,又写得优美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