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张老照片带来的商机的故事
金融风暴波及俄罗斯以后,许多人都受到了冲击。普什耶夫便是当中的一个。
那时的普什耶夫已逾不惑之年,是伏尔加格勒小有名气的作家。虽然他的作品不是很多,但他的故事总能迷住读者。因此。杂志社、出版商给的稿费都很可观,再加上作协每月有固定的薪水,普什耶夫一家的日子也算宽裕。可风暴加剧之后,作协停止了供养,只是每日给作家提供一顿免费的午餐。于是,一贯养尊处优的作家只好另谋出路,普什耶夫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祸不单行的是,他在辞职一个月后,不幸染上了肺病,家里的积蓄也被花得七七八八。那阵子,普什耶夫心灰意冷,成天躺在床上长吁短叹。妻子既要坚持上班,又要照顾老小,忙里忙外,很快就形容憔悴。普什耶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又无可奈何、不知所措。
这天。妻子来医院时,给普什耶夫抱来一本厚厚的相册,让他消磨时光。说来也怪,翻看相册时,普什耶夫的心情好了许多。那本相册里,有普什耶夫孩提时的玩伴、青年时的朋友,有去过的旅游胜地及颁奖仪式的留念,更重要的是有他和父母、妻女生活的点点滴滴。当普什耶夫久久凝视那张母亲抱着自己的老照片时,一个想法在眼前一亮。顿时,他忘记了有病在身,竟然光着脚在病房里欢呼:“我知道我可以做什么了!这一定是个不错的主意!”原来,普什耶夫想,回忆是人类固有的习惯,“过去的岁月”可以给人心灵上的慰藉和解脱,他要办一家“怀旧公司”,贩卖“过去”。
“异想”便有“天开”。之后的日子里,普什耶夫想尽各种办法,四处联系,精l心准备。不到半年,他的“怀旧公司”就开张了。这家公司坐落在伏尔加格勒的西北郊,起初规模很小,人手也不多。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光顾,公司不断壮大,声誉日隆。如今,他的公司已经占地100公顷,雇员都超过2000人了。“如果你‘不满现状’,想感受‘过去岁月’。那你大可以到我们的怀旧公司来。”普什耶夫这样广而告之。
那家“怀旧公司”给人们准备的是一座立体的俄罗斯档案,从1990年追溯到刀耕火种的洪荒时代,公司依照俄罗斯的城市社会形态变革分作24展室,每一展室代表一个历史层面。由南而北是走进历史,由北而南是走出历史。公司不同于普通的纪念馆,因为它有着相当明显的“忆苦思甜”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像“民风”这个展区,就又可分作“服饰”、“饮食”、“居住”、“婚姻”、“节日”、“礼仪”、“丧葬”、“禁忌”8个部分,足见普什耶夫用心良苦。
普什耶夫的“怀旧公司”自成立以来,让许多在金融危机中烦躁、困惑与绝望的人们,在因势利导与亲身经历的忆苦思甜中解脱出来,从而以新的信念面对生活。这大概是人们青睐它的缘故。
一张老照片,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普什耶夫的经历再次证明了那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机遇无处不在。问题是:你有0识别吗?识别了。你又是否及时抓住了?
第二篇:失误带来的商机故事
李明开了一家服装店,由于位置不是很理想,所以生意不是很好。这让李明非常苦恼。
晚上,李明关了店门,一个人坐在店里抽闷烟。抽着抽着,一个火星掉在了一条裙子上面,李明赶紧把火星扑掉,可是已经晚了,那条裙子上已被烧了一个洞。李明看着烧坏的裙子,又心疼又难过。他呆呆地看着这个小洞,手指下意识地在小洞的周围比画着,忽然他的脑子里灵光一闪,他又拿起烟头在裙子上烧了几个洞,然后拿起这条裙子飞快地跑出店,来到一家织补店里,对老板娘说把这些小洞照着他说的图案织补起来。过了一会儿,老板娘就按着李明的要求把裙子织补好了。她看着织补完的裙子,不由得连连称赞李明的别具匠心。原来裙子上的那些小洞,在他的设计下,就像一个个漂亮的孔雀眼睛一样,一条被他烧坏的裙子转眼间竟变成一条很漂亮的孔雀裙,李明不由得乐了。接着他又让老板娘在裙上加了一些装饰,再一看,这条裙子就显得就更加完美了。
李明看着自己设计的裙子不由得欣喜若狂,他把这条孔雀裙挂在了店铺最明显的位置。第二天就有一位漂亮的女士相中了这条裙子,用原来裙子的十倍价钱买走了。李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所有这样的裙子都烧成小洞,然后用不同的丝线再进行修补。虽然李明费了不少的劲,可是他的付出没有白费,短短几天的时间,他那批被他重新加工过的裙子就被女士们一抢而空。仅仅这一批货就为李明创造了不小的利润。
聪明的李明一下看到了这个商机,再进货时他就留意看服装有没有再进行加工的空间。有时他专门进一些样式过时的服装,因为这样的服装进价比较便宜。他就把这样的服装再加工,或是加上点儿服饰或是画上些图案等等。这些服装经过李明的巧手转眼间就变成了一件件时尚而有个性的服装,他把这些服装挂在店里,几天就卖完了,这些经他再加工过的服装为他赚得盆满钵满。
李明看着他设计的服装这么畅销,高兴之余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发现来买他这种加工过服装的人大多是各个大中院校的学生,于是他就去各个大中院校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了解到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很少喜欢和别人一样的衣服,最好是市场上绝无仅有的。所以他再进行加工时突出了服饰的个性色彩。他加工过的服装绝对不会有相同的两件,除非是情侣装。他在店里立了一个字牌:“为顾客量身定制时尚服装。”他的这一招牌打出来,自然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这下李明的服装店更是门庭若市了。由于李明的服装进价比较便宜,虽然经过了再加工,但他的服装相比市场上的价格仍要低一些,这种价位正好符合了那些大中院校学生的消费水平。而且他设计的服装样式也不比那些名牌时装款式差,因此李明设计的服装供不应求。
李明的服装店出名了,他的业务更多也更忙了。他把店交给自己的侄女打理,他就专心搞起服装的再加工修饰制作。为了能设计出具有特色的服装,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把一些民族服装里的一些东西也糅合到他设计的服装里,使一些本来普通的服装在他的手中重新变得时尚而新潮,他的店自然是越来越红火。
李明没有想到,自己的一次失误竟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商机。其实商机无处不在,有时偶尔的失误也会带来滚滚财源,这就需要一个聪明的头脑和一种商业的智慧。善于创新、善于挖掘、灵活运用,就会让你早日迈进成功的门槛!
第三篇:七年级第五单元-一张老照片的故事
七年级第五单元:一张老照片的故事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会有一个故事。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人物有着不一样的故事,每一个生命的瞬间都值得被纪念。
‐‐题记
熊钦哲
指导教师:熊立
偶然间,我看见了一本旧相册,情不自禁地翻看了起来,突然一张照片吸引了我。那是我五岁时第一次去成都动物园时所照下的,那时的一幕幕突然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早上五点钟天还没有亮,我和爸爸、姐姐便踏上了从仁寿到成都的征途。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达到了西南大都会‐‐成都。才八点过点儿,我们来到动物园,已经排起了一个小小的队伍了,虽然需要枯燥的等待,不过那时的我照样非常激动,因为毕竟能见到真正的老虎、狮子、大象了嘛。
进入动物园,我们便欢天喜地地游玩,我们见到了真实的动物们。威武雄壮的百兽之王老虎,十分可爱的奔跑高手羚羊,调皮捣蛋而聪明小巧的猿猴,还有从外国移民而来的跳远能手袋鼠,丛林之王狮子等等或威武或可爱或凶恶的一个比一个有趣的动物们。
最好玩的还是在大象区的游玩,我们在那儿看到了大象的生活。吃饭,今天的午餐是香蕉,大象一口两个或三个的狼吞虎咽,不一会儿,一堆堆成小山的香蕉就被消灭干净,它们惊人的食量看得我们目瞪口呆。洗澡,开始,它们吸了一鼻子的水,喷在自己身上清洗,忽然有一只喷向它的同伴,它的同伴也回喷,可惜喷错目标,结果不一会儿洗澡就变成了打水仗,好玩极了。游戏,吃完午饭休息一会儿后,两只体形差不多的大象鼻子卷上一起,然后向后拉,似乎是在拔河哩!突然一只大象松了松鼻子,另一只大象向后退了好几步,原来大象也可以这么狡猾呢!等到它们回房午睡时,我们才想起要拍照,可为时已晚,最后很不幸地只拍到了大象的屁股墩儿,这可是最大的遗憾了。逛动物园真好玩呀!好想再去玩一次呀,不过不希望再有遗憾了。
第四篇:第四单元 一张老照片
《一张老照片》作文教学设计
习作内容:
看图片,展开合理想象,记录自己真情实感。习作要求:
1、明确写作内容,不能脱题
2、把事情的经过叙述清楚
3、一定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叙写清楚习作重难点:
1、认真看图,了解图上表现的是什么事?为什么孤独的孩子在哭?
2、展开联想,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指导过程:
回顾历史、进入情境
师: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破旧的铁路,一个孩子坐在废墟堆里哭泣、、、、、、师:读了习作提示,你知道这幅画面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的一个场景吗: 生:1937年8月28晶,上海火车站
师:你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场面吗: 师:介绍日本侵华战争
师:这一幅画面就是日本人在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冒死拍下来的真实的情景。
二、引导写作
1、引导观察
师: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说一说:图上讲的是什么?
先指名个别学生说观察结果,再集体重复观察成功;表扬观察独特的学生。集体说时按“时间——天空——地面——人物”等顺序进行。
突出图中重点“孤独的孩子”,引导学生观察孩子的外貌、表情、动作等。
2、引导想象
这张照片只是历史瞬间的一个具体场景,但它不是这段历史的全部,不能看出侵略者如何狂轰滥炸,屠杀无辜的全貌。因此,同学们必须敞开心扉,大胆想象,探究前因后果。根据照片所拍摄的人和景,想象与照片相关的故事,要求想象得合情合理:照片中的孩子怎么到了这个地方?他为什么哭?他的家呢?他的父母呢?这个地方怎么没有人?人呢?照片中的房子、天桥、铁路原来是什么样子?这个小孩能活下来吗?他未来的命运怎么样?先想了来,再说出来,然后写下来。
3、、引导习作
师:同学们在写作时要以孩子为重点。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所以在开关的时候可以写出故事的时代背景(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
8月28日,这是悲惨的一天。日本进行周密的计划过后,准备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来给中国一个下马威。)
师:目标聚焦到火车站,引出文中的主人公。
(上海人闻风而逃,收拾好自己行李,冲向大街,跑向火车站,而火车站正是日本轰炸的焦点。)
师:火车站的上空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写出日本人轰炸火车站的情景,火车站顿时变成了什么(这时的环境的描写可以烘托孩子的可怜)。然后重点引出孩子坐在废墟中的情景)
师:孩子在废墟中的写点(抓信孩子的动作,外貌,神情、语言、心理、)
师:孩子为什么会独自坐在废墟中呢?他的爸爸妈妈呢?(发挥想象一下,爸爸为了保护他用自己的生命护住了他。还是怎么样呢?)
师:孤独的他的最后的命运会如何呢?(活下去了,还是被敌人的第二次轰炸炸死了)师:面对这一悲惨的现象,我们到底该斥责谁呢?(敌人的凶残还是自己国人的无能,用语言来表述,在表述的过程中你的语言可以尽量作到尖锐,有杀伤力。(可以试着用一用反问句,排比句这些句式。))
师:针对自己的看法提出对日本人的忠告或者是对国人的希望吧!
一张老照片
当我手持这一张照片时,我感慨万分。小时候,我就不断听妈妈重复这样一句话:“日本人太坏了,坏得丧失了人性!”(点明时间和历史事件。)
我看到这张照片,眼中浮现了当时的情景,这是一张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军轰炸上海火车南站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
一个可怜的孩子,坐在一堆废墟中,伤心地用脏兮兮的手捂着脸大哭起来,他身旁的繁华在一刹那间变成了废墟,他伤心极了──因为他失去属于自己的家园,他失去了自己最最熟悉的亲人,他在心里默默的叫喊着:“爸爸……妈妈……你们……在……在哪呀!”他望了望周围,又用迷茫的眼睛望着砖头,用稚嫩的小手一点点的搬开砖头:“妈……妈别扔下我!”他眼里已经没有希望,如果他懂事了,他一定会想:为什么会这样,我的家,我的亲人们都到哪儿去了!是呀!这个小男孩的亲人到哪里去了呢?原来在日本飞机轰炸时,妈妈用全身护住了自己的孩子,不幸被炸死,孩子艰难地活了下来。后来他被一位拍照的记者看到,送进了孤儿院里。(动作和心理描写恰当好处。)
这时,我想起了妈妈对我说的一句说:“日本人太坏,坏得失去了人性!”没错,我总是认为,日本人难道没有孩子、亲人吗?难道他们就不知道失去亲人的危机感和恐惧感吗?难道他们就只会拿刀枪去杀些无辜的人吗?我痛恨日本侵略者,在他们的身上充满着血腥和野心!在他们不像其他国家那样:热爱和平,拥抱和平。(发表看法,反问有力。)
直到现在,以日本首相为首的日本人还不肯承认历史,承认自己给其他邻国造成的伤害,他们这样只会玩火自焚。
日本人呀,请珍爱他人的生命,为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吧。(结尾提出忠告。)
第五篇:一张老照片情感散文
近日翻出了一张老照片,这张照片已经四十多年了。这是我九岁,妹妹更是很小的时候和母亲一起照的。是我第一次照相,也是第一次到那么远的县城照相。
为什么要照这张照片已经记不清楚原因了,只记得这张照片照得不是那么很容易。
那个时候,照张相要跑到县城的照相馆才能照成。从村里到县城20多里地,一家人一起去县城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掂对了不短的时间,最后倒也终于完成了这件事儿,可也留下了不少的遗憾。
对于孩子们来说,到县城里去照相,自然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了。从听到了这个消息起就开始做准备,想象着照相是什么样的,走多长时间才能到县城,县城有多大,是不是要穿新衣服才能照相,心里不时地想着这些,等待着这一天早点到来。
孩子对这事儿是这样想的,大人和孩子们想的就不一样的了。
是母亲执意要去照这张相片的,父亲却不怎么乐意这事儿。原因主要是发愁怎么才能带着几个孩子一起到那么远的地方去。那时候整个村上没有几辆自行车。会骑自行车的人,别说女人们,男人们也都寥寥无几。想借来辆自行车用用倒也能借来,主要是一辆自行车带不了这么多人,让谁去,不让谁去,这可是比借辆自行车更让人犯愁的事儿。
商量来商量去最后的结果是,骑自行车分两次把我们几个人带到县城。具体安排是我坐在自行车的大梁上,母亲坐在后椅架上抱着妹妹先到照相馆等着,返回来再接一趟弟弟,等弟弟到齐了一起再照。
弟弟比我小两岁,头天晚上给他说好,早晨你先不用起得那么早,可以继续睡懒觉,醒了可不要乱跑,在家里等着回来接你。说的时候弟弟一脸的不高兴,生怕落下不让他去,嘟嘟囔囔一嘴的不满意,可能是白天玩的太累的缘故,稀里糊涂的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一行四人就出发了。刚走到村口就被自行车主拦了下来,说是让我们尽早赶回来,家里还有别人等着着急用车。没有办法,只有答应人家尽快赶回来了。看来是没办法再回来接弟弟去照相了。
大概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到了县城,匆匆忙忙找到了照相馆,照了这张人员不齐的照片。
县城里有马路,马路上有不少行人,也有车夫吆喝使唤着牲畜行走着的马车。路边电线杆和树干上拴着喝水吃草的牲畜,马车就停在了旁边。自行车寥寥无几,看上去还不及马车多。
匆忙的在十字路口吃了烧饼和熬菜,坐上自行车继续往回赶。路上没记得母亲说上几句话,只听见嘟囔了句回去怎么给老二说吧。
刚到村口,车主早已在那里等着了。回到家里,给弟弟拿出了烧饼,说是照相馆没开门,我们就赶回来了,等哪天开了门儿再去照吧。弟弟吃了烧饼,因为说是等哪天再去,也没怎纠缠这事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过去了。
这张弟兄三个只有我和妹妹,没有弟弟参加的照片就这样照完了,回来后一直压在了箱子底下,没怎么见过母亲拿出来看几次。
四十年多过去了,弟弟现在自己有几辆货车和轿车,一天不知道要跑上几趟县城。也没再想过,那个时候去趟县城怎么会是那么样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