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你不必是个特殊的人美文摘抄
当你坚信“我能”时,事情往往会真的梦想成真。
今年17岁的沃森是生长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一个小姑娘,她从小就对航海有一种渴望,期待某一天自己可以独自驾船进行环球航海。
沃森有一个伟大的航海计划:从悉尼北上、经新西兰以北海域,再南下绕过南美洲合恩角,横渡南大西洋,绕过非洲好望角,最后返回澳大利亚,环球行程达2。3万海里。然而当沃森提出要独自环球航海时,却在澳大利亚引发了一场争议。有人说她年龄太小,又是女孩,不适合独自驾船出海:有人怀疑她的航海技术和意志力远远达不到要求:还有人说,让她环球冒险等于把她送上不归路。最后,昆士兰州政府和海事安全部门登门拜访,希望沃森放弃航海决定。但沃森和她的父母都表示坚决不放弃,他们坚信沃森完全有能力在没有任何外力援助的情况下进行不间断的环球航行。
2009年10月18日,沃森独自驾着10米长的小帆船出发了。航程中,沃森经历了狂风巨浪。肆虐的狂风曾撕破船帆,10多米高的海浪甚至抛起她的小船;沃森忍受着寂寞和黑暗,与外界唯一的联系途径就是卫星电话和电子邮件:她吃着饼干类的食品,没有菜、只能抹点澳大利亚人情有独钟、义苦义咸的调昧酱;她的小船被海水反复“洗礼”,她自已就像整天住在“洗衣机”里一样。尽管条件如此恶劣,但是沃森的决心从来没有动摇过,她以坚强乐观来应对重重考验。每次穿过暴风雨,她都会有一种成就感。就这样,沃森驾驶着小船不停靠、无支援地在海上航行了210天,共2。3万海里。
2010年5月15日,沃森驾驶着她的粉红色帆船,驶进她这次旅程中的最后一站——悉尼港口。她已经成为全世界在无外界帮助的情况下,完成单人、不问断环球航海的最年轻的人。很多市民特意驾船出海迎接沃森,并向她欢呼喝彩。妈妈朱莉看到女儿归来,泪流满而地说:“她说过要环游世界,现在她做到了。”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也赶来迎接沃森,并且说:“你令我们同家感到骄傲,你是澳大利亚年轻人和澳大利亚少女的英雄。”但沃森却说:“我不同意总理的说法。我不认为自己是个英雄,我只是一名普通女孩,一个相信梦想的女孩。”由于世界航海协会的最低年龄限制为18岁,所以沃森的航海纪录将不被承认。面对这一点,沃森更是泰然处之。她说,能否列为世界纪录并不要紧,重要的是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好。
坚守梦想就像一束光,不断地指引着前行的方向。小小的沃森曾这样说:“想做成一件令人震惊的事并不难,你不必是一个特殊的人。你只需一个梦想,坚信它,并为它努力奋斗,那么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正是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沃森完成了这次艰辛的海上航行。的确,梦想会赋予我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而这,才是我们在为沃森欢呼的同时,所应收获的最宝贵的财富。
第二篇:逆耳未必是忠言的美文摘抄
电话响,我接起,对方是个口气很凶的女声:“你是号码××的机主吗?你有个奖品在我们这里,怎么还不来拿?”我直觉有诈,但她那么凶,凶得像我熟悉的基层机关工作人员。我迟疑一下:“我不要了。”她吼我:“你说不要就不要?我这里是有保存期限的,过时要收费。”我不吃这一套:“那你扔了呗。”“要扔你自己过来扔,这是你的东西。我们的地址是……”
我挂断电话,确定是骗子无疑,以粗暴来伪装理直气壮。之前接过的诈骗电话,要么是冰冷的机器女声:“您有一张传票……”或者“您的宽带即将在十分钟之内关闭”。老掉牙的套路,连我妈一听就挂断。
后来又接过“认亲骗子”。一接起,是个甜甜的声音叫我“姑姑”。我家亲眷不多,但谁家没有几门多年不来往的远亲呢?虽然对方口音隔着千山万水,但这年头,打工以及举家迁徙是常事。总得费些事儿,才能确定是骗局。
而现在,骗子们索性出此大招。老人更容易上当,他们活了大半辈子,每次去机构办事都看嘴脸,被人呼来喝去,胆子早就吓破。情不自禁,一听人吼叱就唯唯诺诺,赶紧乖乖听话。有老伯伯老婆婆接了电话,就急如星火赶去对方说的地址,掉进“关税”“滞纳金”“快递费”“罚金”的陷阱,不掏钱就脱不了身。我去阳台向我妈通报了骗子的新动向,结果她见多识广,只哼一句:“多的是,就是要凶你、吓你、威胁你,你心里一打怵,就上当了。”
美容院的小姑娘会惊呼:“你皮肤的状态……啧啧啧。”斑点、瑕疵、衰老、橘皮组织,蒙着面膜的你越听越心惊,六神无主,只能依靠她推荐的产品,当作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中国人都是在批评与训斥下长大的,父母、老师、长辈、领导……看你哪一点不顺眼,都能大剌剌给出指教。话多半不好听,仿佛越难以入耳,越证明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但未必!
有一年,我做电视节目主持人,靠嘴吃饭的营生,却偏偏长了口疮。对着镜头浅浅一笑时,往往一阵剧痛,要靠毅力撑住,才不会“哎哟”出声。病急乱投医,有人建议我喝龟苓膏清火,要最苦的那种。苦得难以下咽,一边大口吸气,一边小口喝,一边自我安慰:吃得苦中苦,百事可做。真苦,但对我的口疮全然无效,我后来是靠云南白药让创面痊愈的。它只是龟苓膏,它苦口,但不是良药。
又一年,我失恋,伴随着其他人生重创,是一生中最濒临绝境的时刻,我向熟人倾诉,他冷冷答我:“你这是活该!这个人离你而去取旧爱,之前有人离你而去取新欢,你需要反省一下自己!”当头一棒,狠狠击中我内心最自卑最鲜血淋漓的伤处,我痛得眼冒金星、天旋地转。这话太正确,让我无言以对。甚至我向其他人怯怯提起时,人家也说:“是忠言逆耳吧?他也是好意。”不,批评不等于安慰,忠言不等于落井下石!
逆耳的,未必是忠言,可能是骗子言,可能是商人言,也可能是小人言。
第三篇:特殊乞丐美文摘抄
马军像残兵败将一样退下前线。尽管,他有一百个不情愿,大势所趋,他不得不离开火线——下岗。
马军闷在家里,理了理纷乱的情绪,平定了心态。他在街上租了一间房开了个复印店,犹如流落街头的乞丐,一分一毛积攒,养家糊口。还别说,复印生意还算可以,马军沾沾自喜。可是没多久,马军就高兴不起来了。
这天,宝顺来了。宝顺是与马军同年参加工作的好朋友,专门来看他。正好生意萧条,没什么事儿,他和宝顺就摆开战场,下起了象棋。
马军与宝顺刚摆好阵势,一个低低的声音飘了进来,马军抬头,一位讨饭老人脏兮兮地站在门前。马军从口袋摸出五角硬币,递给老人。老人念道“好人,谢谢”走了。
宝顺笑说:“你复印一份两毛钱,还不够给讨饭的。”
马军说:“唉,老人真可怜。咱家也有老人,有咱吃的就有老人吃的嘛。”
马军和宝顺说着话,便投入紧张地“战斗”,双方严阵以待。此时,局老罗衣冠整洁进门说:“老马,给你送来一张文化管理条例。”老罗把一个塑料纸卷放在电脑桌上。
马军正和宝顺杀得天昏地暗,难解难分,罗领导进入屋,马军没有反应过来。
马军抬头看见是文化局罗领导来了,赶忙伸手去抽屉里摸出一盒“帝豪”。马军平时只抽两三元的散花,抽屉常备用几包“帝豪”,是专门为领导们来“视察”准备,不打发领导们满意,领导一歪嘴,不是罚款,就得让他关门几天。马军恭恭敬敬递上烟,笑着说:“罗领导辛苦了,坐下歇会儿吧。”
罗领导接过烟,说:“没时间了,我们还要送好多份的呢,100元。”
宝顺接过展开,是一副挂历,挂历上印有文化管理条例。宝顺吃惊地说:“这就100块?少些中不中?”宝顺为马军求情。
老罗语气生硬,说:“不行,我们又不是要饭的乞丐,领导决定,我们是来执行。”
罗领导上车走了,宝顺愤愤不平地说:“一副挂历一百块。他们也太……”
马军苦笑地摇了摇头:“这是司空见惯的事儿,他们经常没事就下来。唉,没办法呀。”
马军看了看表,将近十一点半。他把宝顺推出出门外,赶快拉上卷闸门,像大祸临头一样催促宝顺:“快走!”
宝顺不解地说:“关什么门呀,我去弄碗面,咱俩在这儿吃吃算了,也不影响你的生意啊。”
宝顺知道马军家境不好,母亲有病,嫂子身体不好,全靠马军开个小店养家。去饭店要多花钱。宝顺不去饭店,执意自己要去买份饭。
马军硬拽着宝顺就走说:“快走!听我的话,要是在平常咱们就在这儿吃。今天特殊情况,你不知道。”
特殊情况!?今天马军是的生日?马军的生日我知道,不是今天呀?宝顺看到马军惊慌的样子,纳闷地想,马军今天是咋了,咋这么害怕?
马军硬拽着宝顺就走,犹如贼一样急急忙忙逃离作案现场。
马军和宝顺来到一家百姓饭店,打工的民工和一些小商贩,一人一碗面顶多弄个小菜,吃的挺香。马军暗自庆幸,总算逃出劫难。
宝顺刚坐下,迫不及待地问马军:“啥特殊情况?”
马军正要开口,忽然,眼前一暗,如似太阳突然坠落西山,没了光线。他定神一看,是罗领导和他的司机,活生生出现在眼前,他俩的身影,把阳光遮掩。
马军眼神黯然,还没来得及说话,罗领导玩笑地说:“老马,还躲起来呀,路过你门口,害怕讨你碗水喝呀。”
马军赶忙换了笑脸:“罗领导哪里话,请您还请不来。快坐,快坐。我和朋友来吃些便饭。您怎么不早说啊,这个儿档次太低,要不咱再换个饭店?”
罗领导嘴上客气说:“随便,随便吃些就行。”眼睛却死死盯着菜单上的红烧鲤鱼。对饭店老板说:“来个红烧鲤鱼。”
饭店老板不好意思说:“对不起,俺是小店,今天没来得及买鱼。有鱼香肉丝,红烧大肠。”
罗领导不耐烦地摆摆手说:“算了,就来这两个菜。”
***惯,领导点一桌菜,马军来付钱。
老罗酒足饭饱,坐上轿车走了,屁股上冒出一溜白烟。
马军送走罗领导,马军摇了摇头对宝顺说:“他们来检查或送资料,总是吃饭的时候折回来,一顿饭就是几百块。这些混蛋,比俺爹俺娘还难伺候。”
此时,宝顺才知道,马军原来是害怕这些特殊乞丐。
第四篇:你不开心生活更不开心美文摘抄
跟一位女友一起出门旅行,那次经历给我印象太深了。我是一看到漂亮的餐厅、美景、有趣的事,都会用开心欢叫来表达喜悦的人,可是她显然相当理性:“声音别太大了,大家都看着你呢。”我一下噤声,毕竟是成年人,这样多少显得太不成熟。可是,心情也随着下坠了几级台阶,的确,很扫兴。
后来,搭出租,我同出租车司机因为语言不通,交流起来相当有趣,很逗乐,你一句我一句关于明天出行租车的事讨价还价。本是一件开心的事,她又发言了:“你先听别人把话说完,你有个毛病,总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啊?!被她这么一说,我又意识到了原来自己有这个缺点,一件开心有趣的事被说成了人生的一个缺点,虽说我不是计较的人,但到底不是一件开心的事。
某天的酒店自助早餐,我把这看成是一个非常开心的早茶休闲活动,拿了自己喜欢的面包、米线,还有咖啡。她只拿了一小盘,问她为何吃这么少,她说:“一下拿几盘放在面前,别人看着好丑。”我吃了一半的面包停在半空中了,是吗?我的动作一下又收敛了许多。我的早餐持续了两个小时,花树下喝咖啡发呆也很惬意,而她姗姗来迟,又早早退去,“吃太久,别人会说我们贪吃”,有这么严重吗?一杯咖啡而已。
后来闲暇时聊天,我说你的条件那么好,工作好,人也漂亮,还很有经济头脑,我如果有你一半会赚钱就相当满意了。她的确很懂投资,善于理财,条理清晰,但她叹着气摇头:“离我的目标还差很远,如果我赚够多少……”我又噤声,想想我自己,收入不及她,又不懂任何投资,可我还敢斗胆出门旅行,还那么兴奋,不被她笑死才怪。
第二天,我们在逛小铺子时,我看到各种漂亮的当地小玩意儿,又开始兴奋,在脑子里飞快计划着送朋友什么礼物,还可以想象她们跟我一样惊喜的表情。而她走了几步,说:“这里的东西太‘水’了,不想看了,不值得买,送别人会被笑话。我们走吧。”我的兴奋又降到了零点。
显然这里没有她要求的档次,但淘些旧物,回去当桌布也很不错的,我早盘算好了,一条漂亮的麻布丝巾当围巾略显粗糙,当桌布却极别致。我家一张旧桌子,曾被我用这种“水”布一铺,变了天地和格调,被很多人夸奖,我美死了,好开心。她,没有这些小小的兴奋点,她的眼光在档次上,那天,我只买了两条就匆匆收场。
一路行程下来,我最深的感觉是跟不容易高兴的人在一起特别压抑,老觉得自己是否哪里做得不对,时时刻刻有标准来检验你,你也变得怀疑自己的快乐太肤浅……这的确是让人烦恼的事。
我有些明白她婚姻不幸福的原因了。
生活中,当然有像我一样特别容易惊喜的人,这样的女人也许显得不那么成熟,但是她们真的很有趣,让人在沉闷的人生中看到了某种希望。
我见过比我更容易兴奋的女人。我的某位好友,曾经去江南的某个沉香店,与那里的老板一见如故,坐在那家店里聊了四个小时,最后被老板留下喝私房茶,还送了一幅字画。她是什么样的人?连去菜场看到漂亮的菜也要夸上一句,买的菜都比别人漂亮。跟她在一起,相当快乐。原因很简单——你不容易高兴,你会发现生活比你更不高兴。
第五篇:人勤地不懒美文摘抄
秋高气爽的日子,我们驱车去郊游,心情格外舒畅。
一路说说笑笑,来到郊外一户农家,几问青砖瓦房,宁静而安详。院子里堆满了金灿灿的玉米,墙上挂着长长的蒜辫和红艳艳的辣椒串,院子的角落,开着几丛紫色的菊花,旁边种着一畦青葱的小菜,一片田园丰收的景象。
主人正忙碌着往屋檐下挂玉米,看见我们热情地打着招呼,便搬来几个小凳,让我们坐下,我不由赞叹:“这里风景真好啊!看来又是一个丰收年!”农民接着说:“我们这是黑土地,土质肥沃,只要撒上一些种子,都能长出庄稼,人勤地不懒啊!”
好—个“人勤地不懒”。
我们文友把文章登上报纸称“上墙”。登上报纸多的文友叫“墙霸”。记得在文友群里聊天,说这两个月的“墙霸”,应是闻静。仔细看了闻静的空间,没几日就更新一次,一篇篇小文,脱颖而出。闻静之所以能当上“墙霸”,便是因为—个“勤”字。
邻居夫妇开了一个豆腐坊,每天早上四点钟起来做豆腐,当我们睁开朦胧的眼睛起床的时候,人家已经做好豆腐推到街上叫卖了。不管春夏秋冬,不管严寒酷暑,天天如是。他们现在已盖起一座四层楼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问起他们辛苦不辛苦,回答说:“习惯了就不觉得苦,我们没有其他手艺,只有勤快,常言道‘人勤地不懒’啊!”
小时候妈妈教育我们,勤能补拙,只要勤奋学习,—定能取得好成绩,正因为这样,三个哥哥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都考上了大学,离开了农村。
“人勤地不懶!”多好的—句话,人的一生只要勤劳,一定会有希望。因为我们相信—分耕耘,总会有—分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