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界不会与你为敌美文摘抄
大三的时候,我去报社实习,一起进报社的有很多实习生。知道能去报社实习的时候特别开心,觉得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
没想到开始实习之后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每个老师都在忙自己的事,压根没人理我们这些实习生,大家面面相觑,看着时间流逝。几天之后,实习生们开始给自己找事做,有的实习生每天一大早到报社擦桌子,有的实习生负责打水,有的早上来在桌子前面坐—天到了晚上就回去了——总之就是大家每天都做着—些挺奇怪的事,一天两天三天四天……
不被重视,也懒得换实习单位浪费时间,拿到实习证明,也是一种收获。
可是在一个地方实习,却完全不知道这个地方的工作流程,这样的等待算是浪费时间吧?
一个月的时间在别的地方可以做很多事,但只是为了得到一纸报社实习证明感觉太不值得了。
有个老师每天都会有很多新闻要采访,为了给他留下印象,我只能硬着头皮有事没事跟老师问好,老师当然记不住我是谁,直到有一天,我又一次问好的时候,他问了一句:“你是?”我说:“我是实习生刘同,每天都没什么事,如果老师有任何需要的话,我都可以帮着干点杂事,拿设备拎东西什么的都可以。”然后老师低着头继续忙着手头的事,回应了一句:“好啊。”一天两天又三天,每天我都会在老师准备出去的时候,站起来等他叫我。终于有一天,他出门,又返了回来,对我说:帮我带个脚架。
从那天开始,我就每天跟着老师一起出去跑新闻,跑完新闻回来之后,我都会用最快的速度写一篇新闻稿给老师看,老师看一眼就放一边,说不够好,也会简单说说哪里不够好。他说完,我就立刻改掉,重新用笔抄一遍,老师被烦得不行。
又是一天,老师采访了三条新闻,实在是太忙了,跑完新闻回来的路上跟我说:“刘同,我要写个大稿,剩下的新闻稿你来写。”
然后我的名字就出现在了报纸上,虽然上面署名是“实习记者”几个字,但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名字出现在报纸上,而是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心态的变化。
有时放弃是因为苦,有时放弃是看不到未来,现在回想,好像更多时候放弃是因为从未被人肯定。没有人肯定自己时,会觉得苦,觉得没有未来,但只要自己信任自己多一点,就一定会熬到被人看到和肯定的那一天。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遭遇冷漠,都会觉得是别人不喜欢自己。然而,别人不是不喜欢你、排挤你,而是人家根本就没有把时间花在你的身上。当时想通了这一点,我人生在这一个范畴的“挂”就被打开了,说白了,就是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全世界不会与你为敌,他们真的只是没有看见你。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放出一点光,让他们看见,没准遇到个贵人,就能星火燎原。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你不先伸出手,人家要帮你,都不知道拉哪里。
而当你真正投入做事之后,会明白两件事。首先你会明白,把一件事认认真真做好,所获得的收益远大于同时做很多事。其次你会明白,有人风风火火做各种事仍未有回报,是因为他们从未投入过从“做了”到“做”,正如从“知道”到“懂得”的距离。
第二篇:与你为敌美文
你是那样好的一个人。但是,正因为你的好,我常常要与你为敌。我清楚:你根本不知道,我是你的敌人。
明明想见,但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我就从不打电话给你。再好玩的短信,转发了一大圈,却坚决不发给你。接到你主动的电话和短信也故作平淡。即使见了面,内心爆炸惊喜表面却沉静无比,甚至和你连一句闲谈都很吝啬。聚餐的时候,估计会和你坐一桌,我便匆匆逃去,仿佛你的在场让我无法下咽一切美食。必须和你待在一起的时候,我迫不及待想要早早离开的样子,似乎是在忍受什么酷刑。偶尔单独相处的时候,总是强烈地控制着自己想要从背后轻轻抱你的欲望,义无反顾地把门拉开,以一派光明正大的姿态驱赶那份心底涌起的最隐秘的亲爱。
看起来,我们之间连最平常的情谊都没有。仿佛不睦,仿佛对手,仿佛仇敌——是的,我的表情,我的身体,看起来都在与你为敌。
但是,亲爱的人,我知道:其实我不是在与你为敌。我是在与自己为敌,在与自己的内心为敌。为什么要与自己为敌?因为我是这样一个矛盾可恶的女人:听任了放纵的自己,就会怀恋起拘谨的自己;听任了饶舌的自己,就会想起沉默的自己;如果向你毫无顾忌地倾吐,我就会厌恶轻浮孟浪的自己;如果因为倾吐而失去了与你的默契会意,我就憎恨那个无规无矩放浪形骸的自己。
我是在与自己为敌,亲爱的人,我的所有矜持伪装,我的所有冷静矫饰,都是在与自己为敌。
手指连着文字,文字连着心灵,这几样事物亲密无间,环环相扣,但在我这里,我却让这条以你为目标的通途变为天堑。有时候会想:连关于爱的表达都这样困难,人活着怎么会不艰辛?不过,再一想:正因为人活着如此艰辛,才不要用粗糙的表达把精微的爱砸碎。爱,真的如一件瓷器啊。说了又怎样呢?做了又怎样呢?问着自己,无边无际的绝望铺展开来。我对自己说:就这样吧,就这样,这样也很好。对人来说,这样最残酷。但对爱情来说,这样也最慈悲。
其实,这样真的已经很好了。因为是你。因为是为你。即使是与你为敌,我也愿意缱绻于这样的战争游戏。只要有你和我共在这尘世呼吸,如此,我愿意。
与你为敌,与自己为敌。我最终发现:自己等于你。
第三篇:你不开心生活更不开心美文摘抄
跟一位女友一起出门旅行,那次经历给我印象太深了。我是一看到漂亮的餐厅、美景、有趣的事,都会用开心欢叫来表达喜悦的人,可是她显然相当理性:“声音别太大了,大家都看着你呢。”我一下噤声,毕竟是成年人,这样多少显得太不成熟。可是,心情也随着下坠了几级台阶,的确,很扫兴。
后来,搭出租,我同出租车司机因为语言不通,交流起来相当有趣,很逗乐,你一句我一句关于明天出行租车的事讨价还价。本是一件开心的事,她又发言了:“你先听别人把话说完,你有个毛病,总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啊?!被她这么一说,我又意识到了原来自己有这个缺点,一件开心有趣的事被说成了人生的一个缺点,虽说我不是计较的人,但到底不是一件开心的事。
某天的酒店自助早餐,我把这看成是一个非常开心的早茶休闲活动,拿了自己喜欢的面包、米线,还有咖啡。她只拿了一小盘,问她为何吃这么少,她说:“一下拿几盘放在面前,别人看着好丑。”我吃了一半的面包停在半空中了,是吗?我的动作一下又收敛了许多。我的早餐持续了两个小时,花树下喝咖啡发呆也很惬意,而她姗姗来迟,又早早退去,“吃太久,别人会说我们贪吃”,有这么严重吗?一杯咖啡而已。
后来闲暇时聊天,我说你的条件那么好,工作好,人也漂亮,还很有经济头脑,我如果有你一半会赚钱就相当满意了。她的确很懂投资,善于理财,条理清晰,但她叹着气摇头:“离我的目标还差很远,如果我赚够多少……”我又噤声,想想我自己,收入不及她,又不懂任何投资,可我还敢斗胆出门旅行,还那么兴奋,不被她笑死才怪。
第二天,我们在逛小铺子时,我看到各种漂亮的当地小玩意儿,又开始兴奋,在脑子里飞快计划着送朋友什么礼物,还可以想象她们跟我一样惊喜的表情。而她走了几步,说:“这里的东西太‘水’了,不想看了,不值得买,送别人会被笑话。我们走吧。”我的兴奋又降到了零点。
显然这里没有她要求的档次,但淘些旧物,回去当桌布也很不错的,我早盘算好了,一条漂亮的麻布丝巾当围巾略显粗糙,当桌布却极别致。我家一张旧桌子,曾被我用这种“水”布一铺,变了天地和格调,被很多人夸奖,我美死了,好开心。她,没有这些小小的兴奋点,她的眼光在档次上,那天,我只买了两条就匆匆收场。
一路行程下来,我最深的感觉是跟不容易高兴的人在一起特别压抑,老觉得自己是否哪里做得不对,时时刻刻有标准来检验你,你也变得怀疑自己的快乐太肤浅……这的确是让人烦恼的事。
我有些明白她婚姻不幸福的原因了。
生活中,当然有像我一样特别容易惊喜的人,这样的女人也许显得不那么成熟,但是她们真的很有趣,让人在沉闷的人生中看到了某种希望。
我见过比我更容易兴奋的女人。我的某位好友,曾经去江南的某个沉香店,与那里的老板一见如故,坐在那家店里聊了四个小时,最后被老板留下喝私房茶,还送了一幅字画。她是什么样的人?连去菜场看到漂亮的菜也要夸上一句,买的菜都比别人漂亮。跟她在一起,相当快乐。原因很简单——你不容易高兴,你会发现生活比你更不高兴。
第四篇:救敌如救己的美文摘抄
19世纪中期,在欧洲金融界先后崛起了两大银行巨头——罗斯柴尔德家族和巴林家族。这两大家族银行的金融触角遍及世界,他们几乎掌控了当时整个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钱袋子。
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和巴林家族银行从它们各自诞生之日起就恩怨不断。一山难容二虎,两家的矛盾冲突与日俱增,用“既生瑜,何生亮”来形容当时两家的状况再恰当不过。
到19世纪80年代,巴林银行大量投资阿根廷等国的债券,而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则看好巴西。到1890年,阿根廷爆发金融危机,其债券一夜之间贬为废纸,其债券的最大买主巴林银行首当其冲遭遇重创。俄国政府为规避风险,抽走了在巴林银行的全部存款,给了巴林银行致命一击。很快巴林银行顷刻之间走到了破产边缘。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此时只要轻轻摁下指头,就可以将宿敌轻松干掉。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此时并没有向宿敌摁下索命的指头,相反,却对当时英格兰银行提出的“救援巴林计划”给予了最积极的响应——在一个月内从各地分行紧急抽调了200万英镑的现金和价值100万英镑的黄金给奄奄一息的巴林银行输血。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成为救援巴林银行的排头兵,巴林银行最终获救了。
在世人迷惑的眼神中,执掌罗斯柴尔德巴黎银行的阿尔方斯·罗斯柴尔德说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巴林银行实质上已成为整个英国商业和经济的信用基石。一旦巴林倒下,英国在全世界的信用都将严重受损,到那时,我们绝无可能独善其身,必将受其害而随之倒下。”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是从自身利益考量才出手救援宿敌的,尽管其出发点源于私利,但却阐释了一个道理:有时拯救敌人就是拯救自己,放竞争对手一条生路就是给自己留一条活路。
第五篇:你的世界从此干净美文摘抄
——一——
有的人,若离他近了,他便觉得你想利用他;离他远了,又觉得你瞧不起他;不远不近总归好吧,却觉得彼此隔着距离,不痛不痒。
真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无聊透顶。
这样的人,渴望能遇到知己,又深恐对方不可靠。急切地想一层层剥开别人,却又想方设法捂住自己。你为他解开多少,他才肯相信你多少。倘若你真的一片赤诚,为他打开了全部,最终还是不能赢得他。因为,他又觉得你太过浅近,一眼望到了底。
——他把你的赤诚,当成了浅薄。
这样的人,你最好还是离他远远的。或者,干脆让其滚出你的生活。不是你做得不够好,而是在原本不可交的人那里,你永远做不好。
还是一拍两散吧。跟这样的人在一起,水只会越蹚越浑,泥淖只会越陷越深,不如一转身,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你的世界,从此干净。
——二——
坏人能钻空子,不是因为我们分不出好坏,而是在好人与坏人之间,有时候,我们往往选择的,是最需要的那一个。
人终归是现实的。一个世俗的人,只取媚于欲望,而不臣服于崇高。也就是说,好人的好可以征服道德,征服伦理,征服审美,但不会征服私心。
忠臣和奸佞的人,他们的好与坏摆在那里。然而,历史上,多少佞臣活得如鱼得水,而多少直言进谏的人却掉了脑袋。昏君不买好人的账,他们只喜欢取悦于自己的人。
有的好,因为正和直,显得太锐利。有的坏,因为圆和滑,显得很温润。其实,紧跟在锐利背后的将是温润,而暗藏在温润背后的会是锐利。但,生活呈现出的事实是,表面的温润很快就打败了本质的温润。好斗不过坏,实在是因为坏装得比好还要好。
这个世界上的每一种好,只为懂它的人盛装而来。可是,浮躁的尘世,迷乱的人心,多少好,被辜负,被遗弃。
所以,能有懂的人是那么重要。一个人,有多大的世界,其实就是身边有多少个真正懂你的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周遭那么喧闹,有的人却活得很孤单。
钟子期死之后,俞伯牙黯然摔琴。是啊,一个人无论有多少好,若遇不上对的人,不如深掩了这些美好,以最深的孤独,与这个世界静对。
——三——
不要指望别人改变自己的生活。譬如,天降一个能担当的领导,或增加收入,或改变心情。事实上,你发现,有担当的头儿太少了,因为,想升官的上司太多了。担当,就意味着风险。在这些人看来,他们顶上的乌纱帽永远比在乎一个普通的你重要得多。
这么说的意思是,好多人生,不是换一个领导就能改变的。一茬茬的人来了去了,你还是你,依然还在生活的泥坑里挣扎着。
指望别人永远是不靠谱的。一个缺少了崇高支撑和责任束缚的社会,更多的人只会在有用和无用之间选择。世俗的世界,人性容易是猥琐的,不会有多少伟大可言。
不可否认,这个尘世有好人。问题是,这个人未必会仙临于你的身边,为你献祥呈瑞。你需要这个人,其实是需要一种改变。你在现实面前无力,于是,把所有希望寄托在这样的时运垂顾上。
生活的前方永远有希望,只是所有的希望都需要自己去创造。有时候,需要你踏实一点;有时候,需要再勤奋一些;有时候,需要你智慧一点;有时候,需要咬紧牙关挺一挺。及至后来,当人生活到华丽,你自会发现,其实,哪怕是时运,也是一个人通过不懈的奋斗和努力邀约而来的。
造化从来不弄人。一味地依赖他人,只好听从生活摆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