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优秀音乐教案

时间:2019-05-15 15:02: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七年级优秀音乐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七年级优秀音乐教案》。

第一篇:初中七年级优秀音乐教案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以下是初中七年级优秀音乐教案,欢迎阅读。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蓓蕾之歌》《飞来的花瓣》等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歌曲,体会歌曲真挚的感情和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的语言、媒体激情导入,在反复的对比欣赏以及讨论分析中理解歌曲内涵。

3、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歌曲表达的情绪、意境。并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歌曲的情绪,掌握相关音乐知识。

2、难点:实践体验力度记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蓓蕾长成为鲜花,从幼苗成长为大树,幼苗成长为大树,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劳动。老师就像园丁,精心培育着我们,使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倾听一首唱给老师的歌!

二、教学过程

(一)欣赏《蓓蕾之歌》

1、初听歌曲《蓓蕾之歌》

师: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讨论)

师:这首歌曲是深情的、抒情的,是李岚清副总理在1999年秋第三届全国教育会议期间举办的艺术歌曲音乐会而创作,赞美了老师无私奉献之情。

2、复听歌曲《蓓蕾之歌》

师:是什么原因让歌曲拥有这种情绪呢?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从速度、节拍、节奏这些音乐要素方面来分析一下。

生:速度:中速;节拍:4/4拍(强弱次强弱);节奏:稳健,略有动感。

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略有动感的节奏特点呢?生:歌曲中的切分节奏:XXX和XX.(二)欣赏歌曲《跨世纪的新一代》

1、课件播放《跨世纪的新一代》

2、分析歌曲:音乐结构:(AB)

演唱情绪:(充满活力的)

演唱形式:(齐唱)

3、复习学过的相关音乐知识。

(三)欣赏歌曲《飞来的花瓣》

1、初听歌曲《飞来的花瓣》

教师介绍歌曲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的什么?把歌曲中的力度记号找出来?

2、复听歌曲,体会力度记号对歌曲情感表达所起到的作用。

3、老师指挥学生唱一下歌出的片段,体验力度记号的作用。

三、拓展探究

师:你还知道哪里赞美老师的歌曲呢?

生:《飞来的花瓣》、《每当走过老师的窗前》、《我爱米兰》、《教师圆舞曲》。

师:根据时间安排,让学生有选择性的欣赏。

四、课堂总结(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1、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2、师:同学们,学习了这节课,你一定深深感受到教师对你们的辛勤栽培,你的一句“老师,您辛苦了!”会让每一位老师感到幸福。为你们的梦想插上翅膀吧!为你们的梦想扬帆起航吧!每一位老师会真心的为你们保驾护航,让你们在摇篮中茁壮成长!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中学时代》

【学习目标】

1、学会歌曲《中学时代》,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够用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

2、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珍惜中学时代的学习机会,竖立为社会服务的理想。

【学习重难点】

能够熟练的演唱好歌曲《中学时代》,并理解其深刻的哲理。

【学习内容】

1、歌曲《中学时代》

2、歌曲常见的音乐结构一段体A;二段体AB;三段体ABA或ABC。

【教学预设】

1、很多同学可能对中学抱有很多的想象,也会有些迷惑。

2、配乐诗的形式拿来演唱,可能学生对音高上只能听老师范唱来衡量了。

【教学措施】

老师通过讲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黄金时代、人生的转折点等来启发学生珍憯学习光阴,竖立长大为社会服务的远

大理想。

【教学准备】

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语

人生道路上最迅丽多彩的年华是在中学时期,它是我们求知、探索、建立友谊、增长智慧的黄金时期,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懂得人生的关键时期,因此、它值得珍爱、也确实让人难以忘怀。

(三)视唱练习:《蓓蕾之歌》主旋律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就是中学生了,对于中学时代,你曾经的理解和想象是什么呢?你又应该以怎样的形式来度过你的中学时代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中学时代》歌曲。

(四)学习过程:

1.作品分析:

(1)作词作曲者:王晓岭和戴于吾;这首歌词是非常好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学校生活,也是一首歌颂了美好的中学生活,主题鲜明、深刻。《中学时代》里“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戴着团徽走向未来”;这些点睛之笔读来令人感动。

(2)讲一讲:中学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

第二篇: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优秀教案《男儿当自强》

《男儿当自强》教案

教材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授对象:七年级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标要求】

领域一:感受与欣赏___音乐情绪与情感

内容标准:能够体验音乐情感的发展变化,并能简要或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领域二:表现与演唱

内容标准: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合唱中积累演唱经验,进一步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教材分析】歌曲《男儿当自强》是电影《黄飞鸿》的主题歌,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起于五声羽调式,结束于徵调式,乐句之间变化强烈,但却有很强的对称、对应感,在给人强烈的动感之时又给人一种稳定感;第二乐段比较简短,前半段节奏短促、后半段节奏放宽,表现了强大的气势。

【学情分析】我校七年级学生刚入校,还没有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需要养成良好的歌唱发声习惯,在欣赏课和歌唱课学习过程中对几种演唱形式较生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活动,感受《男儿当自强》的阳刚之美,树立自信的人生观。

2.聆听音乐,发现歌词的对称美、旋律的对应美、伴奏的气势美、力度的对比美等。能用打击乐器、声音、身势动作等表现歌曲的意境。

【重点难点】

1.聆听并感受歌曲的情绪,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表现音乐。

2.教师如何运用通俗易懂的手段,引导学生发现歌曲的表现手法,并感受其带来的美的效果。【评价任务】评价任务 评价要点 针对目标

分组齐唱展示歌曲任意一段整体完整齐唱歌曲。音色统一 音准 节奏 速度 力度准确。目标1 小组合作 简单动作 符合本歌特征 目标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聆听乐曲《将军令》主题音乐。

师:请同学们聆听一段音乐,边听边思考:这段音乐同学们听过吗? 学生回答:在古装功夫片的武打中有这种音乐…… 2.师生律动(模仿武术动作),感受中华武术的魅力。

(1)同学们喜欢这段音乐吗?能否模仿几个武功动作?其他同学一起为他配音。(嗨!哈!)(2)跟着音乐的节奏一起模仿武术动作。(教师再次播放乐曲《将军令》主题音乐。)师: 这段音乐威武、雄壮,是来自民族吹打乐《将军令》中的一个片段。

二、欣赏歌曲《男儿当自强》 1.初听歌曲《男儿当自强》。(1)欣赏歌曲──《男儿当自强》,请同学们完整地聆听这首歌曲,边听边思考: ① 乐曲《将军令》与《男儿当自强》的旋律有没有相同之处?(有相似之处。)②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情绪威武、雄壮,充满阳刚之气。)

歌曲《男儿当自强》是根据《将军令》曲调改编的。由黄霑(文本)老师填词。2.复听歌曲《男儿当自强》,概括歌曲表现的主题。

复听歌曲。听完后请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歌曲的主要内容,注意歌词。歌曲充满阳刚之气,威风、气势宏大,表现了武士们的博大胸怀、惊人胆识和铁骨傲气。一句话“男儿当自强”!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怀一起来读部分歌词。(教师出示歌曲谱例。)

3.再次聆听歌曲《男儿当自强》,感受歌曲的伴奏之美。聆听第一段并设问:

(1)歌曲为什么会给我们带来充满阳刚、气势宏大的情绪体验呢?(播放歌曲《男儿当自强》第一段。)

(2)歌曲的伴奏,运用了哪些打击乐器,你能听出来吗?(鼓、小镲。)4.听歌曲片段,感受人声伴唱的和谐之美。

师:在这首歌曲中,还有一种特殊的伴奏,同学们听出来了吗?

师:人声伴唱的运用给人一呼百应之感,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仿佛是一支庞大的武术队伍。5.分析歌词的对称美。

武术健儿们个个胆似铁打、骨如金刚,正如歌词中所描绘的一样。我们一起来读一遍歌词,注意读出气魄、气势来。(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教师范读,并引导学生寻找歌词的特点。

总结并提示:这样的歌词就像是对联一样,无论是朗读还是演唱都容易上口,易于传唱。6.完整聆听歌曲《男儿当自强》,感受旋律、节奏的线条美、对应美。(1)视唱歌曲,小组合作演唱(一个小组演唱一句歌词),感受歌词“一问一答”式的对应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第一乐段中,每一句后的休止符,思考休止符的作用。(聆听《将军令》中,相同旋律处对休止符的处理。)尝试在《将军令》中休止符处加上“呼”“嗨”或打击乐器(鼓),感受休止符“亮相”“填空”的作用。

7.师生共同总结歌曲的特点。

互动式总结:词曲作者正是抓住了歌词、旋律、节奏、伴奏等这些要点,再加上男声高亢、刚劲的音色,使得这首歌曲有一种气势磅礴、胸襟万丈之势,非常好听。

8.简要介绍《黄飞鸿》。

(1)教师介绍,这首歌曲是电影《黄飞鸿》的主题曲。

(2)播放视频电影片段《黄飞鸿》并介绍,辅助理解歌曲的意境。

三、课堂小结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中国功夫为题材的影视、音乐作品也很多。希望同学们在课下搜集相关音乐作品,仔细聆听、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调动学生的激情,把知识教学与歌曲教学融为一体,提高了学生分析、理解音乐的能力,学生也在《男儿当自强》美妙的音乐中得到了心灵的净化。

第三篇:初中七年级音乐教案光荣少年

第一单元:光荣少年(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五线谱知识,熟记 C 调各音位置,并能够将各音唱准确。

2、培养学生演唱歌曲与表现歌曲的能力。

3、演唱《年少的味道》,培养学生用自然轻松地声音骄傲自豪的演唱。

教学内容:

1、唱音阶、唱音组、写唱名。

2、演唱歌曲《年少的味道》 教学重点: 演唱与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音准及音乐的表现。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探讨交流、实践练习、表现创作。教学课时:第一单元(第二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一、复习和导入新课

演唱《光荣少年》稳定学生情绪。(从而又可以达到巩固学唱的目的)

师:刚才唱的这首《光荣少年》同学们演唱的都很认真。在这里 老师想问一问:做一名光荣的少年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学生 可以参考《光荣少年》的歌词及 P7“八荣八耻”内容回答)

二、新课教学

1、自主学习(P12)1 合唱练习《八月桂花遍地开》

(1)学生轻声视唱一声部与二声部曲谱。

(2)分两声部轻声合唱曲谱。要求:和谐、均衡。

(3)分组练习演唱歌词。

(4)两组有表情地合唱歌曲。

2、唱一唱音阶,熟记各音位置。(要求唱准确、记熟练)

3、播放多媒体课件《年少的味道》

4、、学生随乐感受音乐的情绪。学生了解曲谱(随琴轻唱曲谱一声部后,再练习二声部,然 后教师引导学生合唱。)

5、了解歌词(引导学生朗读歌词。思考并回答:这首歌曲表现了什么? 生:(表现了新时代的少年崭新的精神风貌及自信、自强、追逐 人生理想的决心。)

6、学生随音乐演唱歌曲。

三、合作探究

问:你觉得在演唱《年少的味道》这首歌曲时,应当用什么样的 情绪来演唱?(轻松自然、活 泼热情)

问:你能够拍一拍下面的节奏吗?(1)× × × × × ||(节奏选自《年少的味道》拍手部分。)(2)× × × × × × ||(节奏选自《年少的味道》拍手部分。)展示点评

1、集体展示、小组展示、个人展示。

2、分小组设计演唱动作,再次表现。

3、师生点评。

4、教师精讲 同学们,刚才你们的表现都很突出,充分展示了我们的风 采,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扬优点,克服不足,去取得更好的成绩。

5、拓展延伸 听一首优秀的少年儿童歌曲,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课堂检测

1、检测学生是否唱会了《年少的味道》这首歌曲。

2、抽查 P11 音组部分,检测学生是否会唱了。

四、课堂小结及课后训练

1、背熟歌曲。

2、熟记音名与唱名在五线谱中所对应的位置。

第四篇:初中音乐七年级《新疆音韵》教案

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新疆音韵》教案 【教材版本】人民音乐出版社 【年

级】七年级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维吾尔族服饰等。【教学目标】 1.人文素质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愿意欣赏并学唱新疆民歌,愿意亲身参与和体验歌唱、舞蹈等艺术表演活动;初步了解新疆音乐的发展与传播过程;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达到热爱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真正目的。

2.知识目标:通过欣赏与演唱,了解新疆音乐的艺术特征,学会应用典型节奏敲击手鼓;了解王洛宾,通过比较法欣赏感受民歌的不同演唱形式与风格。

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使学生能自信地、有表情地歌唱,体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乐趣,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学生能自信地表演,大胆参与音乐实践;提高学生感受和评价鉴赏音乐的能力;了解新疆音乐的艺术特征。

难点: 学会运用手鼓,通过比较法感受民歌的不同演唱形式与风格。【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与导入,激发兴趣

导课:一提到旅游,老师就很兴奋,喜欢旅游的同学请举手。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畅游一次,到哪儿呢?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美丽的风光,你听到了哪首歌曲,看到了哪个地方的自然人文景观?

(播放民歌版《我们新疆好地方》)

生:描绘的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有火焰山、葡萄沟、坎儿井、烤肉串等等。

师:有谁去过新疆,谁最想去新疆?我和同学们一样非常向往新疆,不仅是那里的塞外风光吸引着我,颇具特色的新疆民族音乐更是我的最爱,让我们一起踏上新疆音乐之旅,共同感受《新疆音韵》

二、课前预习展演,了解新疆音乐

师:根据课前预习,我想同学们对新疆的地理位置、民族组成、风俗习惯及语言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谁能为我们介绍一下新疆?

生:(纷纷枪答,相互补充,调动学生已有学习经验,探究完成本知识点的学习)

师 :同学们预习的很好。我们已经了解了新疆概况,那么新疆音乐有什么特征呢?又是如何发展与传播的呢?

地处西部的新疆地区自古就是中西交通要道,是中国民歌资源的最大宝藏,从唐代起新疆就是中外音乐交融的前站,音乐融会了阿拉伯、波斯、印度和俄罗斯等地音乐的特征,逐渐形成现代维吾尔族音乐文化。

它的音乐特征有三:

1、调式种类丰富,七个乐音每个音都可做调式主音。

2、节拍类型繁多,乐曲节奏多变,音乐与维族语言节奏密切结合,有多种切分节奏,最典型的节奏有:0 ××

×× | 0××

× |

3、在旋律上,音乐语汇生动,旋律线类型众多。篇幅短小的歌舞音乐,音域一般不超过八度,音乐语汇简练,形象鲜明。

师:这些典型特征是如何在歌曲中体现的呢?让我们通过欣赏与演唱来共同体会。

三、歌舞欣赏与表演,师生互动互评

1、师:课前请同学们自由组合学唱新疆歌曲并加入自己的创作,现在就分别展示一下,其他同学在欣赏的同时,也可以加入,并做出你的评价。

2、学生自由表演,老师提供打击乐器和民族服饰。第一组:演唱《掀起你的盖头来》

第二组:演唱《达阪城的姑娘》,加入打击乐器(手鼓)伴奏 第三组:歌舞表演《青春舞曲》,由学生自己编舞表演。每一组同学们的表演都赢得大家热烈的掌声。

3、对表演进行简要点评:

4、师:同学们歌唱的好,舞也跳得棒,我要问几位跳舞的女同学,你知道新疆舞蹈的典型动作吗?(移颈、托帽、旋转等)你能教我们大家几个典型的

新疆舞蹈动作吗?

5、师生一起学习舞蹈,学生很感兴趣,现场情绪比较热烈。

6、师:看过同学们的表演,老师也禁不住想给大家演唱一首歌,是施光南

创作的新疆风格的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教师演唱后,请同学们也点评一下老师的表演。

(学生们的点评很有意思,其中有一个同学点评说:老师唱的没有歌唱家唱的好,教师及师表扬了这位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并有感而发:老师确实不是歌唱家,但愿意和同学们分享对新疆音乐的热爱。同时也盼望着能通过自己的辛勤工作,在同学们中间培养出真正的歌唱家、指挥家、作曲家,这才是音乐教师的最大幸福。)

四、王洛宾与新疆音乐的传播

师 :同学们,你们的表演真是“亚克西”,你们所唱的歌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新疆民歌。你们知道是谁收集整理这些民歌,并把它们从遥远的西域带到中原地区、港澳乃至全世界的呢?是著名作曲家王洛宾老先生。

(课件展示作者简介,配乐《半个月亮爬上来》)

师 :王洛宾早在30年代就开始了对新疆民歌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五六十年代大量新疆民歌曾在中国大陆广为传唱,风行一时。文革期间王洛宾老先生遭受巨大迫害。文革后,重获新生的王洛宾又积极投身于音乐创作,在80

年代,中国大地再次掀起新疆音乐热潮,这里面有罗大佑把王洛宾带到台湾引起的轰动、由三毛与王洛宾的爱情传奇,这时,人们才知道大量耳熟能详的好歌原来都是王洛宾收集、改编或创作的。从那时至今,王洛宾作品一直久演不衰。

你们知道王老先生有多少作品吗?(一千多首),完全可以和“歌曲之王”舒伯特相媲美,他被誉为中国的“西部歌王”。刚刚这首同学们熟悉的《半个月亮爬上来》和《在那遥远的地方》 已经被载入到《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著作》,成为享誉世界的名曲。

王洛宾热爱民间音乐,倾尽毕生精力,收集整理和创作了大量广为流传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不少作品已成为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经典之作,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永远怀念他。

五、对比赏析,感受用两种不同表演风格的民歌演唱

1、欣赏维族歌唱家克里木演唱的的歌曲《大阪城的姑娘》,欣赏其原滋原味、载歌载舞的表演风格。

2、欣赏流行歌手解晓东演唱的现代版《掀起你的盖头来》。

从90年代开始,流行歌手对新疆音乐也情有独钟,很多歌手重新翻唱新疆民歌,积极到新疆采风,新疆真可以说是盛产音乐的好地方。

3、学生分组讨论两首歌曲在表演风格上有哪些异同点?你更喜欢哪种风格的演唱?为什么?

设计意图:民族加流行,两种风格演绎的新疆民歌,学生们很感兴趣,讨论非常热烈,两种演唱风格都有自己的欣赏者。同时喜欢两者的也很多,从各自的解释来看,学生们很有思想,也能够更好地理解流行音乐的源头来自民间。学生们的欣赏水平正在提高。

六、师生同舞,共同感受新疆歌舞的魅力

师:新疆自古就称歌舞之乡,有歌必有舞,有舞必有达甫(手鼓),我们共同来表演一首《青春舞曲》,唱起来,奏起来,舞起来。青春时光一去不返,让我们珍惜把握现在这美好的时刻,唱吧,跳吧。(播放VCD,师生共舞)

设计意图:新疆音乐的特点是闻歌必起舞,听着欢快的手鼓声,同学们已开始跃跃欲试,穿上新疆服装,再戴上最有特色的四棱花帽(维语叫“多帕”),师生共舞,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七、教师小结,课堂教学继续延伸

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唱了不少新疆民歌,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它们并不像新疆音乐典型特征所说的那样丰富多变。为什么呢?老师来解答,这些民歌都是经过整理和改编的,属于麦西来甫(聚会)中演唱的小曲,结构短小,曲调朗朗上口,易于传唱。

(出示课件)在新疆维吾尔族音乐史上,有一部驰名中外的传统大型套曲《十二木卡姆》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一部维吾尔族音乐舞蹈完美结合的艺术瑰宝,全套木卡姆包括170多首歌曲和歌舞曲,72首器乐间奏曲,演唱起来可

以24小时不停,具有有乐、有舞、有词的民族特点。这是一部巨大而完整的,几乎概括了维吾尔族数百年斗争生活及其所有民族艺术形式的音乐史诗。如果说西方文化离不开《圣经》,伊斯兰文化离不开《古兰经》,那么可以说维吾尔族文化离不开《十二木卡姆》,它是维吾尔族音乐的脊梁,是打开维吾尔族文化的金钥匙。

布置一个预习作业:有兴趣、有条件的同学课下上网收集资料,了解《十二木卡姆》,下次课,我们将继续走进新疆,完成我们的新疆音乐之旅。

(在藏天朔演唱的现代版《我们新疆好地方》歌声中结束本课。)● 案例评析:

这是一节教学目标明确、民族特色突出的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一、本课教学设计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充分利用有限时间,对新疆维吾尔族音乐进行较为详尽的介绍与欣赏,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唱、奏、舞,课堂教学气氛活跃。

二、本节课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课前指导学生预习,调动了学生已有知识体验。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完成自主学习,符合当代学生的认知特点。课堂上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教学多媒体制作精美,素材运用合理规范。教师课前精心备课,准备大量充实资料,丰富了学生视听感受,同时也大量节约教学时间,加大了课堂学习信息量,为本课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四、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充分体现着平等互助精神。由学生当小老师教大家一起跳舞,使不好意思动的男生也能放开手脚,尽情地表演,老师的一曲演唱,由学生们现场评价,客观而又公正,让老师感到非常欣慰,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也充分体现出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很好的艺术修养。整堂课带给大家美的感受。

第五篇:初中七年级音乐教案《渴望春天》

初中七年级音乐教案《渴望春天》 年级:七年级

教具准备:黑板、课件、大屏幕、电脑 设计思路:

《渴望春天》是国家课程标准教材人音社音乐教材第十四册中的第六单元的内容。本课的设计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兴趣爱好,始终围绕着春天做文章,通过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渴望春天”,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诗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密切联系和审美内涵。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实践活动,锻炼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渴望春天”,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实践活动,锻炼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教材分析:

通过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渴望春天”,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诗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相关文件的密切联系,审美内涵。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实践活动,锻炼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并感受其抒情性和审美性。通过课件的展示,使学生能够自觉、直观的把音乐与春天情境结合在一起。通过幻灯片的切换激发学生对作品学习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去分析、探

究,使学生主动的在音乐中寻找意境用心聆听,用情歌唱,并且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加深学生对生活与自然的热爱。让春天和音乐有机的融合。使音乐课堂充满绿色的生机和活力。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首先请大家听一首乐曲,听完以后,请你们告诉我,你对这首曲子的感觉是什么?(播放音乐)

和同学们共同讨论听完以后的感觉:欢快、喜庆、抒情,象人们在阳光下悠闲地散步,象在舞狮子,象在放鞭炮,象在扭秧歌......老师总结:大家说的好。这首乐曲名字叫“春节序曲”(板书或投影)它表达了人们在欢度春节时欢庆的心情和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以及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憧憬,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组成了春节歌舞联欢的场面。

(2)师:今年的春节刚刚过去,大家能不能告诉我,今年是什么属相年呢?

生:狗年。

师:对!狗年来到了,春天就要来了。同学们能不能用你所掌握的知识来讲一讲“春天的故事”(以“春天的故事”音乐来作为讨论时的背景音乐,并展示有关图像来启发学生的想像力)。

生:争相发言。有的用古诗来描写春天,有的用歌唱来赞美春天,有的用春天到来时的活动(放风筝、植树等)描写春天,有的把祖国、青少年比喻成春天,有的用舞蹈和绘画来表现春天......教师总结:同学们用各种方式讲了春天的故事:有的说,有的唱,有的跳,有的画。春天的故事永远也讲不完,想一想,当我们脱去厚厚的冬衣,一身轻松,来到田野,看燕子归来,看满目绿色,鲜花盛开,听小鸟歌唱,春风拂煦,细雨连绵,呈现出一派生机与活力。春天真是太美了。春天是这样的美好,大家希不希望春天早点来到我们的身旁?

生:希望。

二、学习歌曲

(1)师:下面我为大家演唱一首歌曲,名叫“渴望春天”(投影歌谱,让学生仔细聆听,然后说出这首歌所要表达的情绪)。

老师唱后,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出:表现少年儿童渴望春天能早日到来。

(2)老师介绍:这首歌是由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于1791年创作的一首深受少儿喜爱的抒情歌曲。(投影:莫扎特)在写这首曲子时他已疾病缠身,贫病交加,可令人惊叹的是,在这首曲子里没有丝毫的伤感和绝望,由此可看出作曲家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3)轻声学唱:渴望春天

老师用范唱,也可以用钢琴伴奏及放音乐等形式使学生逐步准确

并有感情地演唱,并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三、音乐实践:

老师:我们了解了春天,我们渴望春天的到来,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我们可以用任何形式来共同协作,描绘一副春天的“画卷”好不好?

生:好。放音乐“春之歌”让学生自由结合,老师到各组与学生共同讨论如何设计这个游戏。

讨论后:由老师钢琴伴奏,部分学生有感情地轻声哼唱“渴望春天”的旋律作背景,一位学生朗诵诗“春”,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一部分学生加以伴舞,最后展示部分同学所画春天的作品。

四、课堂小节:放音乐“春之歌”

春天是美好的,春天又是那么令人心醉,令人振奋,“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给我们力量和勇气,春风拂面,和风细雨固然清新美妙,而在春天里人们载歌载舞,热烈欢腾的场面更能给我们鼓舞。同学们!你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愿你们能够在明媚的春光里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你们的一份力量。

六、拓展探究:

音乐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对生活的感悟!学生通过学习,丰富了情感体验,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以及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提高了创造能力。教师借助各种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能够自如的把画面、歌词、旋律、情感巧妙的结合,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的自身融入到

音乐当中去,使他们不在是旁观者而是创作者,使其能够更加体会到音乐的乐趣,并且深刻的理解到“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就在自己身边。

下载初中七年级优秀音乐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七年级优秀音乐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音乐教案:《龙的传人》优秀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龙的传人》优秀教案模板 龙的传人 一、教学目的: 1、喜爱本单元所选的赞颂中华文明又富于民族特点的曲目在演唱和欣赏活动中表达爱国之情。 2、通过学唱《龙......

    初中七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初中七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中学生经过小学的音乐教学,思想已经比较成熟,对音乐的理解已经能达到一定的程度,因此,本学期对学生的音乐教学重在音乐欣赏、分析,音乐......

    七年级初中音乐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

    初中七年级14册音乐教案 鳟鱼五重奏

    超级变变变教案 【学情分析】 1.小学十一册中有欣赏《鳟鱼》,所以学生对作品的背景应该有大致了解,对主题也能有些印象。但询问了一些学生后发现,大多数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这个......

    初中音乐七年级《京剧脸谱艺术》教案

    教案 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京剧脸谱艺术》教案 (一)课题:《京剧脸谱艺术》 (二)教材:校本课程《京剧脸谱艺术》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学生分析:七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美术基......

    七年级音乐教案

    七年级 第一单元七子之歌 一、教学目标 (一)知道澳门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历史,能够用歌声表现企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在理解《七子之歌—澳门》的基础上,能够......

    七年级音乐教案

    课题: 第一单元 阳光少年 班级:七年级一班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授课时间:2011-9-16 教学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课次:1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学唱《中华人民......

    七年级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春天的脚步 第1课 渴望春天(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2、 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