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500字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500字篇一
王安石的《元日》有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又过年了……
春节将要来临了,大家都忙里忙外的,连小孩也要帮大人们干活。大人们每天都在准备着过年用的、吃的、玩的,小孩子也不能闲,每天都在家里啃瓜子、看电视。专门给大人们添乱,即使这样,春节还是来临了!
除夕是我们最值得庆贺的一个时刻。因为今天除了特殊原因外,一般大家都会回家吃团圆饭的,说说一年中发生的趣事、一年中的收获、还有下一年的目标。吃过团圆饭,我们都坐在客厅里,大人们在聊着自己的成就,而我们这些“读书人”就混在了一堆聊着漫画、美食,当然啦,还有炫耀炫耀自己在学校了得到的成果。“嘭”窗外的天空五颜六色的,原来每年必放的节目开始了,每家每户都把自家最美的烟花放上了天空,烟花在黑色的夜空绽放开来,一个比一个美丽夺目,似乎天空中正在举行着选美大赛呢。真是美极了!所有人都停止谈话,只有看到烟花绽放时的惊叹声,大人们的脸上也露出了童真的笑容,开始回忆起自己的美好童年。
打开电视,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这一天中,我们都在看小品,因为这是我们的最爱。我们决定要跨过2010年的最后一秒,见证2011年的新开始。终于等到了零点,屋外传来了一阵阵鞭炮的声音,人们庆祝新的一年的欢呼与祝福,与此同时我也悄悄地给自己许了一个愿:希望我可以考个好成绩,上一所好的中学。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希望今年六年级的所有同胞们一齐努力吧!用一个好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500字篇二
春节是我们中国传统而最隆重的节日。在过春节的前好几天里,人们就开始忙了起来。家家户户都在买年货,挑新衣,有忙不完的活。
腊八这天,我们都要喝腊八粥,粥里放着各种各样的米和豆,虽说不怎么好喝,但看着它那怪稀奇的样,总忍不住想喝几口。
快过年的时候,许多小孩子都在买东西。小汽车啦,这些都是比较受欢迎的。更受欢迎的便是鞭炮,过年没有鞭炮怎么行呢?
孩子们高兴,大人们做起事来也有心劲。他们早已经把过年是吃的,喝的,用的,穿的都预备齐了,准备在过年的时候用。
到了腊月二十三,这是过小年。天刚黑,就有人放起了鞭炮,这便让人尝到了过年的味道。在这一天,小孩子们最欢喜,因为家里早就准备好了各种各样的糖果。
过了二十三大家便又忙了起来,大人们必须把家里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还要把过年时用的东西都拿出来。街上的商店打都关着门,到了正月初六才开张。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你听,除夕已经大笑着走来了,好像在跟我们招手呢!家家户户都在看“春节联欢晚会”可实际上呢,却是在守岁上增加一些欢乐。门外已经贴上了对联,屋里还贴好了几个大福字。除夕快到12点了,屋外有好多人在放鞭炮。除此之外,家家户户的灯都不许间断。除夕真是热闹极了!
正月初一不比除夕热闹,而是显得格外冷清。昨夜留下得残渣还没有收拾。这天早上,全家人都围坐在一起吃饺子,饺子里都夹着钱,比谁吃的最多,谁在这新的一年里就最有福。初二是“回娘家”,向姥姥,姥爷拜年领压岁钱。
元宵来临了,春节又到了热闹的时候。正月十五,到处都挂满了灯笼。晚上,家家又得吃元宵,这又代表全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广场上还有美丽的焰火表演呢!正月十五的确是个好日子。
眨眼间的功夫,春节已经画上了美好的句号。学生又开始上学了,大人们又该忙他们的事了。可大家还沉浸在这热闹的气氛中,永远也忘不了这美好的日子。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500字篇三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春节期间,江苏地区的旧习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学的习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直延续下来。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更多热门文章: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春节期间,江苏地区的旧习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学的习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直延续下来。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500字篇四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在不知不觉中,一个丰富多彩的快乐寒假已从我眼前飞过,但给我记忆最深的就是在爷爷村敲锣打鼓的那段印象。大年三十的那天,到处洋溢着过节的气象,人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吃完早饭,爷爷就带着我到村里的大桥上,去敲锣打鼓。一去才发现,锣鼓队就差爷爷这个队长没到了。爷爷一到马上就开始了。
“齐个隆咚呛……隆咚呛”呵呵,真好听哟!我在心里随着鼓点的节奏打着拍子,正意犹未尽,一个章节完了,哎呀,再来一次就好了,真想再饱一次耳福啊。我用期盼的目光看着爷爷,爷爷好像看懂了我的心思,又打了一遍。“齐个隆咚呛,齐个隆咚呛……” 来观看的人越来越多,爷爷他们也越敲越有劲,越打越高兴,很快,第二遍也打完了。不巧打小锣的那位叔叔因为家里有事要回去,乐队无法进行了,围观的人也不会,怎么办?这时爷爷说:“我们家后继有人,来!孙女!上!”可我从来没碰过这些锣鼓呀,不过爷爷常说救场如救火,我只得硬着头皮上了。旁边的一位老奶奶告诉我:“小姑娘,只要跟着节拍走就行了,不用紧张!”我心里这才踏实点。
锣鼓又响起来了。刚开始,我担心跟不上节拍,不敢使劲敲打,只是慢慢地在心里琢磨着拍子,仔细地听着节奏,生怕因为我一个人的失误而扰乱了全局。爷爷向我投来了鼓励的目光,很快,我随着节拍逐渐熟练了,我就放开手脚尽情地发挥着,铿锵的锣鼓声好象就是在我的心中迸发涌溅出来,我完全沉浸在这喜庆的锣鼓声中了。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500字篇五
“叮零零……”上课铃响了,黄老师迈着轻盈的步伐进入了教室。讲完新课后,黄老师略带神秘地说:“接下来的时间我们考试,我去办公室拿试卷。”同学们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复习。是呀,谁不想考一个好成绩,做班上的NO.1呢?
几分钟之后,老师没来,一些同学蠢蠢欲动起来,教室里面开始有了一些细声碎语。这时,汤迈迪跑到我的座位上找我聊天。我劝他说:“老师马上就回来了,赶紧复习去吧。”他毫不在乎地说:“没事,大家都在玩,就聊一会嘛。”经过他的几番“邀请”,我终于忍不住了,和他聊起了最近看的书,滔滔不绝、唾沫横飞。环视一下周围,只见“才女”劳安正卷起袖子,激烈地和同桌王世荣“辩论”,和老师在时截然不同,简直判若两人。彭璐则正发表“演讲”,周围聚集了一群“粉丝”听得津津有味。全班同学似乎都把考试抛到九霄云外了。
一会儿,一些耳尖的同学慌忙说:“洪老师来了!”顿时,同学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各就各位,有的急忙收起心爱的小人书,拿出了语文书放在上面,有的急急忙忙拿起笔装着写作业,有的装作默背课文……,霎时间,教室里面变得鸦雀无声。我一边“聚精会神”地看书,一边用眼角的余光偷偷地瞟了一眼洪老师。洪老师看了看我们,大家都在“认真”学习,没有说什么,转身离开了教室。
几分钟过后,教室里面又热闹了起来。班长吴琪看不下去了,站起来大声维持纪律:“安静!大家请安静!”可是无人理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吴琪跑到黑板前,写下大大的“记名”两个字,渐渐地大家开始安静下来。真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汤迈迪向吴琪举起双手,幽默说道:“看着我,你已经被我控制……”,弄得吴琪哭笑不得。全班一片哄笑。吴琪没有放弃制服汤迈迪的努力,汤迈迪自然也不想乖乖就范,开始绝地反击,正在两人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一声清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朗读声打断了两人的僵局,大家回头一看,原来彭璐正在摇头晃脑的朗读《半截蜡烛》这篇课文,大家哄堂大笑起来,笑声差点把屋顶掀翻。吴琪一看控制不了局面,只好无奈地走下讲台。
不知道为什么,教室后面突然安静下来,我好奇的回头一看,原来黄老师阴沉着脸,出现在教室的后面!感觉老师来了的同学立刻捧起了课本“专心致志”地读了起来,可没有发现老师的同学们依然在各干各的,经过周围同学小声提醒,才手忙脚乱的收好放在课桌上面的漫画书。教室里面终于安静了下来。我的心里犹如一群小鹿在乱跳,大家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准备迎接狂风暴雨的到来。黄老师走上讲台:“今天我们写作文,题目就是:当老师不在的时候”。
原来,这只是老师的一个“圈套”。在课堂上,老师在与不在我们都应该一样!
更多热门文章:
第二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又到了赛龙舟吃粽子的时候。在这个热热闹闹的季节里,我怀念起了家乡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端午节的气氛特别浓厚。家乡的端午节是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的。家乡过的端午节流传的风俗: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赛龙舟。
糕是为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面粉或用米磨成粉发酵后加糖做成的,松松的、甜甜的,很好吃。
记得每年五月初二,母亲都会从棕树上砍下一朵棕叶,捆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脚上,只要东西准备好,就开始包起了棕子。没多大会的功夫,桌脚上就挂起来一串串精巧的粽子,解下来提在手里沉甸甸的。煮好后,别提有多香了。
家乡的端午节有吃螺的习俗。螺这东西当时不昂贵,五分钱就能买一盎,村里几乎家家都买得起。初三这一天,卖螺的小贩会满村里吆喝。小孩们向大人讨了钱、买了螺后聚在一起吃,小孩都开心极了。
初四一早,大人就会叫小孩们去田埂拔一捆沾着露水的艾草,回来插在门框上。大人们说这样驱蚊虫、能避邪。等插在门框上的艾草渐渐被风干了,就成了药。这些药,还可以治疗小孩胀肚子呢。
龙舟竞渡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民间活动。我家乡龙舟竞渡据说也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端阳的下午,四乡八邻小孩们穿上新衣服,佩带“香囊”和“蛋兜子”,高高兴兴地跟着大人们观看龙舟竞渡。岸上人头攒动,翘首瞻望;溪面龙舟灿烂,一字排开;船队服色分明,沿岸彩旗飘扬;一声炮响,船如箭发。执旗手站在船头,挥动令旗,助威呐喊;锣鼓手敲起锣鼓,节奏声声,扣人心弦;划桨手赤膊上阵,齐心协力,溯流奋进。竞渡完毕,夺标龙舟披红绸,插红花,放鞭炮,摇头摆尾绕江向观众致意,似英雄凯歌颇自豪……
离开家乡好多年了,隔着遥远的时间和空间我仍能嗅到那股棕叶的清香......
第三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1.端午节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虽然它没有春节那么隆重的气氛,但它却寄托了我们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五月初五那天是纪念屈原以身殉国,跳入汨罗江的日子。为了不让鱼虾把屈原身体上的肉吃掉,人们就用粽叶包着糯米,投到汨罗江里,我们家乡端午节主要风俗是包粽子和插艾叶。
到了端午节就开始包粽子了,妈妈拿了几片事先泡好的粽叶,把粽叶卷成圆锥体,把糯米放进去,中间再放上几颗蜜枣,一会一个粽子就包成了,妈妈包的可好看了,有三角形的,菱形的包好后,把粽子放进锅里煮,一锅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清香四溢。
在妈妈包粽子的时候,我和爸爸也忙个不停,那就是插艾叶,我把艾叶用红毛线捆好,爸爸把捆好的艾叶插在屋门上,传说这样可以辟邪福。艾叶还可以做药材用,每年大伏天的时候,奶奶用艾叶烧一大盆热水,给我泡澡,可以治疗皮肤病。
我喜欢家乡的端午节,也喜欢我的家乡。
2.春节
每年的春节都很有意思。孩子们最喜欢的,当然是除夕的早晨去集市上挑选烟花、礼花。然后晚上可以尽情地放烟花,或者看别人家放的礼花,那场景自然热闹非凡。孩子们这时的心情啊,别提多开心了!我也是在过年是才能找到那段童年里最快乐的时光。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吃完年夜饭后,最喜欢看的一定是《春节联欢晚会》。里面的节目都非常精彩,小品更是为全国观众人民增添了一份欢乐的气息。快到12点了,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我们会随着主持人一起倒数:“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零!”这时候,全国人民都沸腾起来了,家家户户更是礼花飞舞。我高兴地喊到:“过年啦!过年拉!”孩子的天真、兴奋劲也在这不经意间悄悄流露出来。到了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忙着给亲戚们拜年,当然,我家也不例外。和亲戚们在一起的时侯,自己常常会成为被关怀的对象,这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温馨、愉快、充实。人间真情的珍贵可能在于一个教导会打开人的心扉;一个鼓励会成为推向人生转折点的一种原动力,从而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一个问候会扶平心灵的创伤;一种温柔的态度会让已经受到惊吓的孩子对你产生好感,从而让你有一个机会把他栽培成一棵参天大树。这些都是人间真情,而且都来自亲朋好友们的内心,我想,假如你遇到困难了,亲友们会在你的身后默默地支持你、关心你!因此,真情和金钱比起来,金钱不是显得太微不足道了吗?
到了大年初二,我就更应该提了,因为这天是我的生日,然后爸爸就会请许多亲朋好友来庆祝我的生日,还会买上一个大蛋糕。最高兴的人当然就是我喽!
今年的春节又会是什么样的呢?虽然等春节要经过一段时间,但是还是阻隔不了我对春节的向往,而且我还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等下去,终有一天你会等到你期待的那一天。对于春节,我将怀着一颗满怀期待的心!
3.端午节
到了端午节。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端午节的粽子。
端午节前几天,妈妈就从市场上买来包粽子的粽叶、糯米、绿豆等,到端午节那天,就把它们拿出来,用水浸湿,洗干净,然后开始包粽子。她拿起一些粽叶,叠成开列一排,随后一层糯米、一层绿豆、一粒猪肉,最后加上一层糯米把绿豆和猪肉包在中间,再把叠好的粽叶,压紧,按平,折叠,最后用线捆住,就这样一个粽子在她们的手上包好了。
粽子包完后,她就把粽子放进锅里,加上合适的水,让它蒸煮。大约煮到两个小时吧,厨房里飘散出一股粽子的清香,深深地闻一口,沁透心脾。这时,馋嘴的我就迫不及待地让妈妈从锅里抓起一条粽子,不管它炙热烫手,就解开线团,送进嘴里,用牙齿咬一口,滚烫的粽子,有时弄得我牙齿根,舌头嘴上顿时起满了大大小小的泡泡,尽管这样我还是不肯吐出来,味道好极啦。
听大人们说,端午节这天有一个古老的故事。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诗人屈原因仗义直言遭革职放逐。眼见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是有心报国而无力回天,愤然之下,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传说屈原死后,百姓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的还拿出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因此,在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等的风俗,以此来纪念屈原。时过境迁,人事物非,可端午节一直流传至今,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文化。
4.包粽子
早晨,我一起床就闻到一股清香,我就连忙跑到厨房,一看原来是妈妈在包粽子。
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妈妈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妈妈告诉我包粽子,首先要把棕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棕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棕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之后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粽子煮熟了,我吃着粽子便问;“妈妈,粽子是怎么来的?”妈妈说:“说来话长,屈原是我国一位着名的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在他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流放期间,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秦军攻破,心如刀割,便抱石投江身死。因此,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怕他的真身被鱼龙虾蟹吃掉,做了粽子投入江中。”我不禁的敬佩起屈原来了。
5.春节
春节是我们中国传统而最隆重的节日。在过春节的前好几天里,人们就开始忙了起来。家家户户都在买年货,挑新衣,有忙不完的活。
腊八这天,我们都要喝腊八粥,粥里放着各种各样的米和豆,虽说不怎么好喝,但看着它那怪稀奇的样,总忍不住想喝几口。
快过年的时候,许多小孩子都在买东西。小汽车啦,这些都是比较受欢迎的。更受欢迎的便是鞭炮,过年没有鞭炮怎么行呢?
孩子们高兴,大人们做起事来也有心劲。他们早已经把过年是吃的,喝的,用的,穿的都预备齐了,准备在过年的时候用。
到了腊月二十三,这是过小年。天刚黑,就有人放起了鞭炮,这便让人尝到了过年的味道。在这一天,小孩子们最欢喜,因为家里早就准备好了各种各样的糖果。
过了二十三大家便又忙了起来,大人们必须把家里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还要把过年时用的东西都拿出来。街上的商店打都关着门,到了正月初六才开张。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你听,除夕已经大笑着走来了,好像在跟我们招手呢!家家户户都在看“春节联欢晚会”可实际上呢,却是在守岁上增加一些欢乐。门外已经贴上了对联,屋里还贴好了几个大福字。除夕快到12点了,屋外有好多人在放鞭炮。除此之外,家家户户的灯都不许间断。除夕真是热闹极了!
正月初一不比除夕热闹,而是显得格外冷清。昨夜留下得残渣还没有收拾。这天早上,全家人都围坐在一起吃饺子,饺子里都夹着钱,比谁吃的最多,谁在这新的一年里就最有福。初二是“回娘家”,向姥姥,姥爷拜年领压岁钱。
元宵来临了,春节又到了热闹的时候。正月十五,到处都挂满了灯笼。晚上,家家又得吃元宵,这又代表全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广场上还有美丽的焰火表演呢!正月十五的确是个好日子。
眨眼间的功夫,春节已经画上了美好的句号。学生又开始上学了,大人们又该忙他们的事了。可大家还沉浸在这热闹的气氛中,永远也忘不了这美好的日子。
6..傣族
中国的傣族是一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人口近百万。主要散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等自治县。
泼水节是傣族最为重要的节庆。每年阴历四月举行,一般为期三至四天。至今傣族人民中还流传着一个神话:远古的时候,傣族地区有一个恶魔,他作恶多端,人们恨透了他,可什么办法都对付不了恶魔。后来,七位姑娘发现了恶魔的致命弱点,只有恶魔的头发才可置于死地。一天夜里,姑娘们勇敢的杀害了恶魔。但恶魔的头一着地,就燃起了大火。此时,姑娘们立即轮流抱起头颅。每年换一次,当换人时。人们都给抱头颅的姑娘泼水,冲去身上的血污和疲倦。后来就形成了傣族最为重要的节日——泼水节。
在“麦日”也就是节日的第一天。人们一清早就要采集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但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洗浴”完毕,集体性的泼水便开始了。一群男女青年带着清水,涌出大街小巷,逢人就泼。“水花放,傣家旺,”“泼湿一身,幸福终身”一朵朵吉祥.幸福.健康的水花在空中绽放。
划龙舟是泼水节最为精彩的节目之一,常常在泼水节的“麦帕雅晚玛”(第三天)举行。那日人们都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江上停泊着各色各样的龙舟,船上坐者数十名强壮的选手,号令一响,龙舟便像离弦的箭往前飞去。到处都是锣声.鼓声.号子声.喝彩声,节日的气氛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放高升”是泼水节的另一项节目。高升是傣族人民一种自制的烟火,将竹竿底部添以火药和其他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塔上,街上引线,常在夜晚燃放。在空中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族,光彩夺目,甚是美妙。泼水节是傣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一个快乐而幸福的节日
第四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端午节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虽然它没有春节那么隆重的气氛,但它却寄托了我们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
五月初五那天是纪念屈原以身殉国,跳入汨罗江的日子。为了不让鱼虾把屈原身体上的肉吃掉,人们就用粽叶包着糯米,投到汨罗江里,我们家乡端午节主要风俗是包粽子和插艾叶。
到了端午节就开始包粽子了,妈妈拿了几片事先泡好的粽叶,把粽叶卷成圆锥体,把糯米放进去,中间再放上几颗蜜枣,一会一个粽子就包成了,妈妈包的可好看了,有三角形的,菱形的包好后,把粽子放进锅里煮,一锅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清香四溢。
在妈妈包粽子的时候,我和爸爸也忙个不停,那就是插艾叶,我把艾叶用红毛线捆好,爸爸把捆好的艾叶插在屋门上,传说这样可以辟邪福。艾叶还可以做药材用,每年大伏天的时候,奶奶用艾叶烧一大盆热水,给我泡澡,可以治疗皮肤病。
我喜欢家乡的端午节,也喜欢我的家乡。
第五篇: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
傣族的民风民俗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56朵鲜花一齐绽放,每朵鲜花都有自已的芬芳,都有不同的民风民俗,其中最吸引我的还是傣族。
走进傣族人的生活,可以看到傣族人最具特色的挂包“筒帕”。傣族人生产筒帕的历史悠久,制作精美。从前的筒帕用麻、棉纺织而成,现在的用丝、毛和棉混纺而成。筒帕式样美观,制作精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筒帕上有许多彩色的条纹,交错在布包上,错落有致。一条银色的铃铛挂在布包上,有时还发出异常清脆的响声,十分悦耳精致美观的筒帕搭配上有民族风味的傣族服装,更是别具一格。傣族的筒帕不仅漂亮,对傣族的姑娘小伙来说,筒帕还是表达爱慕之情的信物。对于我这种业余“吃货”,最先要干的事就是品尝傣族的独特小吃—竹筒饭。将新鲜的竹节砍下,把糯米放在竹节里,加水浸泡若干小时,用芭蕉叶或干净的甘蔗叶将筒口塞住,放到火上烤,再将竹筒放在平整的木板上,轻轻敲击,剥去竹筒的薄皮,便获得一条圆柱形的米饭。竹筒饭融糯米香、青竹香于一体,是最具民族特色的风味食品。
如果你是阳历的4月13日至4月15日到傣族地区来游玩,那么你要小心啦,因为这是傣族在过新年——泼水节,所以稍不留神,就会成为“落汤鸡”!到了泼水节,傣族的男女老少就穿着节日的盛装,挑着清水,先来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映着灿烂的笑脸,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所以在泼水节里自然也少不了舞蹈。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是以孔雀的各种姿态为基础,然后凝结着傣族儿女的审美意趣创造面成的。还有不少的舞者尽情地挥洒自已的即兴之作,有的边跳边唱,有的甚至边跳边喝酒痴如醉,不拘一格,连续跳上几天似乎也不会累。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傣族虽然是少数民族,但他们的热情、古朴给我留下了刻的印象。那精美的服饰装点着这片土地,也装点着傣族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
端午节的味道
夏季最期待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看着那三角形状的粽子,特别馋人;闻着艾草淡淡的香味,沁人心脾。划龙舟、赶鸭子,都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娱乐。雄黄酒的传奇故事,熏苍术的祝福,无不透露着节日的喜庆。
端午节吃粽子是从古传承至今的一个重要习俗。包粽子主要是用荷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都统称为粽叶。粽子的传统形状一般都是三角形的,人们会根据粽馅为粽子命名,全是糯米的叫糯米粽,糯米里掺着小豆的叫豆粽,掺枣子的是枣粽。在很久以前考试时,家长大多都会给孩子包几个枣粽带上,因为枣粽又叫“早中”。剥开那层墨绿的外衣,露出里面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早已将我的馋虫勾起来了。甜糯的粽子,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在门上挂艾叶、蒿草、白芷等植物,也是端午节的一个传统习。艾叶、蒿草、白芷都属于中药。先煮两个鸡蛋,等鸡蛋煮好以后,中间剥开蛋白,取出蛋黄,在原本蛋黄的位置放入用艾草或蒿草住的一件银饰品,合上鸡蛋,用纱布包住,塞进嘴里,可以驱寒咳嗽。艾叶、蒿草的清香,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相传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忠臣屈原投河而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划龙船是为了纪念屈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在我的家乡每年都会举行赛龙舟比赛,还会在江面放置许多鸭子,几个龙舟队伍相互竞争,哪个队伍抓到的鸭子多,哪个队伍就获胜。每年,我都会站在江边,看着江面上的龙舟队伍奋勇激进看着他们比赛。龙舟对屈原的纪念,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传说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认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熏苍术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就是用苍术消毒空气,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点燃,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散发出清香,还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雄黄的传奇,薰苍术的祝福,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千年的传统延续至今,每一样习俗都被传承,端午节的味道也被记忆。甜糯的粽子,奋勇激进的赛龙舟,清香的艾草,传奇的雄黄,神奇的熏苍术,这都是我记忆中端午节的味道。
傣族的民风民俗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56朵鲜花一齐绽放,每朵鲜花都有自已的芬芳,都有不同的民风民俗,其中最吸引我的还是傣族。
走进傣族人的生活,可以看到傣族人最具特色的挂包“筒帕”。傣族人生产筒帕的历史悠久,制作精美。从前的筒帕用麻、棉纺织而成,现在的用丝、毛和棉混纺而成。筒帕式样美观,制作精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筒帕上有许多彩色的条纹,交错在布包上,错落有致。一条银色的铃铛挂在布包上,有时还发出异常清脆的响声,十分悦耳精致美观的筒帕搭配上有民族风味的傣族服装,更是别具一格。傣族的筒帕不仅漂亮,对傣族的姑娘小伙来说,筒帕还是表达爱慕之情的信物。对于我这种业余“吃货”,最先要干的事就是品尝傣族的独特小吃—竹筒饭。将新鲜的竹节砍下,把糯米放在竹节里,加水浸泡若干小时,用芭蕉叶或干净的甘蔗叶将筒口塞住,放到火上烤,再将竹筒放在平整的木板上,轻轻敲击,剥去竹筒的薄皮,便获得一条圆柱形的米饭。竹筒饭融糯米香、青竹香于一体,是最具民族特色的风味食品。
如果你是阳历的4月13日至4月15日到傣族地区来游玩,那么你要小心啦,因为这是傣族在过新年——泼水节,所以稍不留神,就会成为“落汤鸡”!到了泼水节,傣族的男女老少就穿着节日的盛装,挑着清水,先来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映着灿烂的笑脸,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所以在泼水节里自然也少不了舞蹈。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是傣族
端午节的味道
夏季最期待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看着那三角形状的粽子,特别馋人;闻着艾草淡淡的香味,沁人心脾。划龙舟、赶鸭子,都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娱乐。雄黄酒的传奇故事,熏苍术的祝福,无不透露着节日的喜庆。
端午节吃粽子是从古传承至今的一个重要习俗。包粽子主要是用荷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都统称为粽叶。粽子的传统形状一般都是三角形的,人们会根据粽馅为粽子命名,全是糯米的叫糯米粽,糯米里掺着小豆的叫豆粽,掺枣子的是枣粽。在很久以前考试时,家长大多都会给孩子包几个枣粽带上,因为枣粽又叫“早中”。剥开那层墨绿的外衣,露出里面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早已将我的馋虫勾起来了。甜糯的粽子,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在门上挂艾叶、蒿草、白芷等植物,也是端午节的一个传统习。艾叶、蒿草、白芷都属于中药。先煮两个鸡蛋,等鸡蛋煮好以后,中间剥开蛋白,取出蛋黄,在原本蛋黄的位置放入用艾草或蒿草住的一件银饰品,合上鸡蛋,用纱布包住,塞进嘴里,可以驱寒咳嗽。艾叶、蒿草的清香,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相传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忠臣屈原投河而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划龙船是为了纪念屈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在我的家乡每年都会举行赛龙舟比赛,还会在江面放置许多鸭子,几个龙舟队伍相互竞争,哪个队伍抓到的鸭子多,哪个队伍就获胜。每年,我都会站在江边,看着江面上的龙舟队伍奋勇激进看着他们比赛。龙舟对屈原的纪念,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传说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认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熏苍术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就是用苍术消毒空气,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点燃,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散发出清香,还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雄黄的传奇,薰苍术的祝福,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千年的传统延续至今,每一样习俗都被传承,端午节的味道也被记忆。甜糯的粽子,奋勇激进的赛龙舟,清香的艾草,传奇的雄黄,神奇的熏苍术,这都是我记忆中端午节的味道。
家乡的春节
我的老家在和县白桥镇,那儿虽没有都市的繁华,但却处处体现出浓郁的地方风情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就开始了。人们都要腌制咸货,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
腊月二十三俗称“过小年”。下午四点时,村里上下就响起了鞭炮声。奶奶端着糖瓜甜烧饼,摆上灶台,擎了一炷香插在“灶王爷”的供台上。我问奶奶这灶王爷是干啥的?奶奶忙说:“不要乱说!这一天,灶王爷要去玉皇大帝那里汇报工作,汇报咱这一家在这年里表现得好不好,做坏事了没有。因为灶王爷家有18口人,而且他们都喜欢吃甜食特别是灶糖和芝麻糖,所以要准备那些供品。一会儿还要用红纸写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条幅,贴在灶头旁,当然还要家家放鞭炮恭送灶王爷上天才行。”当时我在心里想:灶王爷,你一定要在玉皇大帝那里夸奖我们哦!
除夕可真热闹。家家户户赶做年菜,孩子们穿上新衣,与小伙伴们一起放鞭炮,玩要嬉戏,我也不例外。一切都要趁早,年夜饭,在午后两点钟就开始准备了,油焖河虾蒸肥蟹、香菇肉片、松鼠鳜鱼、红烧肘子,这可是爷爷的拿手菜。爷爷说要荤素搭配——醋熘白菜、凉拌三丝,清口开胃。奶奶的人气最高了,爸爸妈妈都围绕着她原来是在包饺子。妈妈调馅,爸爸擀皮,我和奶奶只管包饺子。爸爸意味深长地说:“团圆饭什么叫团圆饭。饭不重要,重要的是团圆,一家人在一起的感觉,家的感觉。”
香味四溢的年夜饭好了,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说一说一年的经历,来年的憧憬,其乐融融。
漫长的守岁,还好有央视春晚。歌声悠扬,舞蹈曼妙,一片祥和美满;相声睿智,小品逗人,充满欢声笑语。
正月初一最为隆重,拜谱是必不可少的。同族全家老少全都到大街上来,挂起一文高的家谱,摆上供桌,放上苹果、香烟、香蕉、糖果,悬挂十挂千头鞭炮,捏着百个二踢脚乒乒乓乓地放起来。上百口的李姓人氏,一起弯腰屈膝叩首的场面十分壮观隆重,使我浑身有了一种归属感。
可是我对拜年的礼节仪式一窍不通,为了完成拜谱的仪式,我特地问了爷爷该怎么做男子拜年首先躬身作揖,作揖的姿势是先双手抱拳前举。这抱拳可不能乱抱,男子尚左,也就是男子用左手握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凶拜”。大过年的,来上一个右手握左手,就是触人霉头了。接着是叩拜,即跪拜磕头。最后抱拳拱手。女子拜年是万福右手覆左手,半握拳,附于右侧腰肋间,上下微晃数下,双膝微微下蹲,也可以鞠躬拜年
春节结束,我也要回到马鞍山了,但家乡的风土人情令我难以忘怀。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家乡的春节,更爱家乡的民俗风情。
舞草龙
家乡的元宵节是仅次于大年初一的日子,这一天的重头戏非舞龙灯莫属了。
晚上七点,一轮皎洁的明月装点着夜空。突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条威猛的草龙“飞”了出来。到处都是围观的人群,鞭炮声此起彼伏,我的心一下子燃烧起来。这是多么奇妙的一幕呀!以草龙长十米左右,它那两颗明亮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活灵活现:两条长长的龙须由彩灯组成,五颜六色,美极了!
爷爷与他的队友们举着草龙,青筋凸显的大手充满了力量。龙珠当然是由德高望重的爷爷把握。草龙在爷爷的带领下,飞快地盘旋着,远远望去,仿佛一条真龙在腾云驾雾。爷爷和他的队友们才行进不到100米,就来到了一户人家。还没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这户人家一早就把厅堂收拾好,准备好鞭炮,恭候草龙的到来,并且极力邀请龙灯队在家里稍作停留。家里自酿的米酒,喜庆的香烟、糖果,让红红火火的年味儿更加浓厚了
“三分龙,七分舞。”这是爷爷常说的一句话。的确,龙要舞才能显出它的威风。只见爷爷转动龙珠,在前方开道,龙头紧跟其后跃跃欲试,仿佛一口就能吞下那颗又大又亮的龙珠。龙身跟随龙头有节奏地飞舞着,这招“蛟龙漫游”甚是流畅。忽然,爷爷将龙珠滑向了龙尾,龙头紧追不舍,来了个“龙头穿裆”的招式,引得围观的群众一片喝彩。主人赶紧拿出香烟、糖果、茶水来招呼大家,据说草龙经过的人家这一年一定行好运。一路上,鞭炮声、锣鼓声、喝彩声不绝于耳。
鞭炮声中,妈妈大声告诉我:“我们鄞州区的舞草龙还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呢!舞草龙的师傅都是百里挑一的,并且早早就开始排练了,有最基本的游走动作,也有回头、摆尾、叩首、盘旋等高难度动作。舞草龙可不单是力气活,还要求技术和配合。”
一阵“噼噼啪啪”鞭炮声过后,一群簇拥着威武的草龙,向着下一户人家,向着美好的生活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