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5 15:14: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反思》。

第一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反思

本册要求学生在仔细观察课本图画或教学挂图的基础上,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坚持写日记的良好习惯,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坚持写日记。我先和孩子们交流了写日记的意义,有的说能提高写作水平,有的说能提供写作的机会,能将记忆长期保留,积累珍贵的见闻或资料,等等。我给他们介绍了鲁迅先生、雷锋叔叔等名人坚持写日记的故事,并告诉他们,我们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今后的道路还很长,如果养成坚持写日记的习惯,对于今后的成长是大有帮助的。就像老师坚持天天备课、写反思一样,长期坚持,你会发现写东西这件事会变得越来越轻松了。

事实上,我们我们班的孩子在写作这件事上,大部分都能乐意对待的,因为从一年级开始,大家都养成了阅读课外书的良好习惯。但是语文学习的名目是很多的,由于语文时间的缺失,能坚持每天写日记的孩子是很少的,所以我先鼓励学生自己准备一本喜欢的日记本,一开始可以不是每天写,有话则写,一周可以写两三篇,贵在坚持。我不想把写日记成为孩子无形的负担,让孩子生厌,我想一开始还是从培养孩子写日记的兴趣开始吧。

爱护图书。这部分我没有过多和孩子们交流,因为我们班本身就有一个丰富的图书角,而且每天都有借阅习惯,爱护图书对于班级内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能认真做到。长期的良好的借阅习惯,让爱护图书成了每一个成员的职责。

第二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苏教版语文教学反思

苏教版语文第四册培养的好习惯是“勤查字典”、“主动识字”。这两个好习惯也是有联系的,“勤查字典”也是“主动识字”的一种好方法。

“勤查字典”这个习惯主要落实在一个“勤”字上,现在很多孩子都懒得查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时,总是跳过去。所以在讲第一个学习习惯的时候,我就让学生查查字典,理解“勤”字,既复习了音序查字法,又明确了“勤”字的含义,查完字典,我再让学生自己说说如何做到这个“勤”字,这样比我空洞的说教效果好很多。

“主动识字”方面孩子们做得比较好,他们都告诉我,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家里就都有识字卡片,识了不少生字,每次到超市里去的时候,看到食品包装上不认识的字,都会问爸爸妈妈。我想:把生活看成是一个大课堂,到生活中去学语文,用语文,孩子们才会感到学语文的乐趣。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还必须要坚持进行长期训练和平时的严格要求。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从小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以高度的责任感,以塑造人、培养人、关心人,对孩子一生负责的态度从点点滴滴的小事抓起,从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入手,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认真严格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勤查字典和主动识字的习惯也会自然形成的。

第三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1

翻开十一册教材的第一页,熟悉的画面再一次呈现于眼前,第五年教这册教材,感觉是那么亲切。但转念一想,眼前的这群孩子和教材的接触可是第一次啊,还是来不得半点马虎哦!于是,我像拿到新书一样开始研究我即将要上的第一堂课——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对课堂进行真正的反思之前,我还想罗嗦几句,是关于学习习惯的。学生从一年级到现在,习惯已经学了不少,我知道,真正的习惯是需要长时间的提点、培养才能逐渐养成的,绝不是靠一堂课就能促成。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学生从一年级到现在已经养成了正确朗读课文,正确书写汉字,查阅工具书,边读书边做记号等习惯,每一项习惯的养成都让学生有了一次次的提升,这也许就是习惯的魅力吧。

本册教材中需要学生养成的两个习惯分别是: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这是前十册习惯的继续和延伸。

一、关于“不懂就问”

“好问”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可是很多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碍于面子或是性格内向经常把问题藏于心里,不善于把问题提出来。课堂上,我让学生讨论:遇到问题不懂装懂会造成什么后果?学生马上就领悟到:不懂装懂只会让自己失去更多学习知识的机会。所以,我们在生活中或是学习中都要善于提问,不懂就问。让自己成为一个好问的人,在不断产生的问题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二、关于“勤于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多,仅靠书本上的一点知识是满足不了学习的需要的。孩子们需要在课外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去获取知识。在这个习惯的养成中,注意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是很重要的。文中的插图向学生展示了多种搜集资料的方法,这些好方法期待孩子们都能学会,这不仅有利于现在的学习,也有利于将来的不断学习。

走出教室,两个习惯的培养便延伸为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不断督促。也期待孩子们在生活与学习中养成更多的好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2

习惯是一种持久的耕耘,花是收获的果。

本册要求学生懂得预习、复习的重要性,逐步培养课内外自主预习、复习的习惯,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及有关要求,逐步养成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的良好习惯。

预习和复习要求早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提出了,只不过随着年级的增高,要求随之提高。所以,预习要求只让学生回顾了一遍,并布置晚上的家作就是预习第一篇课文,通过实践检验预习能力和效果。课堂上,我和学生们一遍看图一遍交流,让学生明确预习和复习的过程中都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并表扬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学生。接着,我又请立刻班上预习习惯比较好的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通过榜样的垂范来带动一部分不够自主的学生重视起来。最后,让学生明确预习和复习的异同点,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缺一不可的重要性。

交流“认真完成作业”这一环节,首先和学生一起欣赏了书上的优秀学生作业,反思自己的,认识到不足和今后努力改进的方向。接着出示了开学后书写认真的作业,提出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让学生取长补短,努力改进自己的作业。我们又欣赏了插图,进行了交流,让学生谈自己的感想,明确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

习惯养成教学,是一项恒久的工程,是一种品德的积淀,更是日常的鞭策与鼓励。希望我的孩子们能更好的做好自己。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3

一、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本学期是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的第一个学期,是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一个衔接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转折点,更是一个关键的学期。学生由小学的语文学习到适应初中语文学习的要求,要经历大的跨度。初一年级识字不是教学的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有困难;阅读应该是学习的重点,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因此,本学期我在注重加强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基础上,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从第一堂语文课开始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让学生树立“生活处处有语文”的思想,要勤于阅读,善于读书、读生活,注意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使语文学习能有源源不断的活水。

我要求学生坚持阅读《读者》等,文章内容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同时坚持写读书笔记,每篇读书笔记包括三部分内容“故事概括”,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美文佳句”,让学生自主摘抄,扩大学生的词汇语句积累量;“点亮心灯”,谈自己的阅读感悟。又教给学生圈点批注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文素养会有所提高。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学生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二、培养学生勤练笔的习惯。

我变周记为练笔,变自定题目自主去写为规定选题系列写作。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记录身边一个细节或场景,捕捉生活中的点滴,可长可短,然后试着写成绘声绘色的文章。每周的练笔都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赏析,由于是写身边所熟悉的,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很多孩子逐渐能写出生活的情趣。

三、加强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落实,培养良好的语感。

文言文知识量大,需要大量记诵,初一学生刚接触文言文,想学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本学期在文言文、诗歌的教学上,着重注意了文言基础知识的落实和朗读背诵培养语感两个方面。文言文的翻译必须放到课堂完成,课下进行巩固。

诵读的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体现,课堂上经常在指定的时间内进行背诵竞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指导自己认识自我的过程。我决心用智慧经营教学,用感情去灌溉学生,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而作出应有的努力。

四、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本学期我担任了初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与高年级教学相比,初一年级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值得好好反思。初一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有时会存在一些“尴尬”的地方。比如,从初一年级开始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初一年级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自己见闻、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跨越太大,学生一下子对作文感到非常头疼,老师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力……面对这些问题,面对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要求却不够明确,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比喻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了解、句式的训练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五、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

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初一年级刚刚从小学过渡上来,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

课上到现在,真的觉得是和学生在一起成长,有得有失。但最近却不断地发现经常在教学中遇到“瓶颈”,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课文如果只用那么几种教学模式去上,学生马上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时对你的教学思路一清二楚,这样的课还有什么味?作文的教学有时会感到“束手无策”,只是通过讲讲要求、读读例作、尝试写写、作后评价,学生怎会对作文感兴趣呢?……如何穿越“瓶颈”领略更宽广的教学天地,这又是我最近在不断反思的问题。如果仅仅禁锢在自己小小的教学天地里,对曾经的成绩沾沾自喜,那只会有一个结果——不进则退!我想是到了及时充电、补充的时候了。多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对自己的教学多反思,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希望能冲破瓶颈的新天地。

反思语文课堂中的几种现象

1、自主的价值在于学生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教师的主导一定要在事前有了足够的铺垫,学生已经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

2、探究最重要的是要避免事事探究,对一个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探究,探究既要注重过程可也不能忽略结果,探究的目的是为了问题解决。

3、盲目活动很可怕。虽然新课标强调对话,认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但是并不等于在课堂中阅读理解的过程以教师、学生的一问一答来完成即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4、语文学科要有语文学科的特色,语文的文学性和趣味性不能忽视。盲目综合,把语文上成科普课、生物课、思品课不可取。不管在课上扩充的是什么材料采用的什么活动,其落脚点都必须为听说读写服务,为积累语言,沉淀语感服务。

5、课本不能丢。不能拿着新课标中提倡“否定‘课本中心’”的说法当尚方宝剑,完全忽视文字本身所承载的价值观念,文化背景,去追求所谓的“新意”“创新”还有什么意义?纯粹的“大胆的说”进而“编造的说”而完全忽略文字本身,忽略文字的背后,语感和语言的挖掘从何谈起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4

好习惯让人终生受益,我们每册书的开篇就安排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我从不敢懈怠。针对班级实际情况,我一改传统式的看图说话、模仿操练,以学生朗读活动替而代之,教学中,我以一篇小诗《开学>让学生练习朗读。在朗读活动中贯穿读书姿势的训练与读书品质的培养,学生的兴趣也随之高涨,朗读能力也在自己练习与欣赏同伴中不知不觉提高了。 另外,在教学中,我也告诉学生,朗读时,光读也不行,应该带着思考去读,每次训练时,提醒学生要养成身正、肩平的读书姿势,以及读书时的专注。当然,光靠课上几分钟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在平时的学习中,生活中,时时提醒学生,关注学生,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朗读、背诵、阅读变成一种真正的乐趣。当然,课堂上我们只能教学朗读背诵的方法要求,课题中的“勤于”两字要在课后落实。所以,习惯养成功夫在课外。

现在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对我们班极大部分同学能逐个养成一个又一个好习惯充满信心,但班级里大概还有那么几个同学我也很担忧,刚开学纪律观念差,学习习惯也就很差。我想习惯的养成不在于一朝一夕,只要坚持去做一定能有所改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5

拿着课本兴冲冲地走进教室,孩子们静静地靠在课桌上,期待着新老师来给他们上本学期的第一堂语文课,从他们纯真的眼神中,我看出了孩子们的好奇与兴奋。

我知道,这只是“新鲜感”使然。不过没关系,这也是我想要的。在简短的师生谈话之后,课堂便开始了。第一个学习习惯——读书做笔记,这是个实实在在又很简单的话题。照着插图,我努力引导着,期待着学生有精彩的发言,可是亲爱的孩子们遵循着“沉默是金”的原则,把思考、表达的机会都留给了我。无奈,软硬兼施,勉强地看到了几只颤巍巍的小手冒了出来。我不禁在想:每个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都是培养好习惯,可是,孩子们的习惯真的培养好了吗?为什么“踊跃发言”的人越来越少了呢?纵观一年级到现在,一个个习惯就像走马灯似的一闪而过,丝毫没有在学生的心里驻足。习惯的培养成了形式!

行动应该永远大于心动,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习惯的教育应该永恒渗透,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大意识观,它将决定着习惯培养的生命力。

再次回归教材,我们又会触及“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问题。仅凭着几幅插图,又怎能把好习惯注入学生的心灵呢?从教材走向生活,这正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6

习惯是一种持久的耕耘,花是收获的果。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学好各门功课,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本学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课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二是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通过两年半的习惯篇的学习和平时习惯的培养,学生已经初步养成了一些较好的学习习惯。早在一年级时,我就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大部分学生也已经初步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所以,课堂上我利用挂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弄清图意,启发学生将自己已经养成的习惯和学习方法向同伴们介绍,并通过进一步讨论交流来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总结自己的习惯养成情况,提出自己的不足与改进方向,并一起回忆我们以前制定的预习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以及三拼音节,做上符号,并分类读3遍。

2.读好课文。听课文录音,标上小节号;至少朗读3遍,做到正确、流利。

3.认清字形。想想这些生字怎么记住它,并在《习字册》上描红2遍,临写1遍。

4.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想想是什么意思,并给这个生字再组2个词语。

5.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读读相关资料。

课堂上,我就让学生按照上述的五个要求,预习《长城和运河》,适当地进行指导。通过这样持之以恒地训练,大部分学生一定能从“自主”开始,逐步达到“自觉”的境界,养成比较全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7

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根)

本册要求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善于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做记号,初步掌握读书做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学会读书。和学生交流“读书有选择”时,我先和学生共同探讨书籍的魅力和读书的重要性。然后引出购买书籍,继而引出如何选择书籍。学生们结合书上的图画,了解了选择书籍可以翻看书的'内容提要,也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接着,我请了班上的小书迷介绍了平时在父母的陪同下是如何在新华书店购书的,给其他同学借鉴,并让其他同学提出更好的建议,以保证以后购书不会后悔,以保证选择到自己更满意的书籍。

和学生交流“读书做记号”时,我先让学生回忆一下我们平时做记号的方法,然后再观察图,通过看图,纠正自己的错误姿势,汲取别人更好的做记号方法。

学会观察。交流这一环节,首先和学生一起欣赏了书上的图,让学生说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再要求说一说校园这一角有些什么景物。然后结合图,结合以前教过的观察方法,说说怎样观察周围的事物。通过交流,和学生们一起总结了观察事物的注意点:1、按一定的顺序,可由远及近,也可由近及远;可从上到下,也可从下到上。2、要有重点,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两件事物上,不要面面俱到,平均用力。3、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4、观察后要勤于动笔。

在交流的过程中也不无遗憾,有些孩子开学状态不好,暑期里太放松了,开学一下子难以集中注意力,这也是在家习惯好坏的一种体现。这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正常现象,希望通过习惯养成的教学,所有学生都能开个好头,为后面积极学习奠定基础。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8

新学期开始,重新回到讲台,继续我的教书生涯。每个孩子都想做一个聪明的孩子,于是我写下了“聪”.古人就知道聪明的人总是知道倾听。所以小朋友要变得聪明就要认真听老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孩子们虽然并不认识这个字但是听了这番讲解立马来了精神,格外认真起来。在学习认真写好铅笔字时,我们一起复习了小怀素写字的三部曲:

一、先看清字的形状;

二、记住字的笔顺;

三、再一笔一画照着写。

当然,孩子们的可塑性很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其效仿的对象。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首先要保持良好的读写姿势,能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钢笔字。其实这些学习习惯虽没有学习过,但是在平时早已经提过,我想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在于一两节课的学习,而是在于坚持于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让孩子变得更聪明从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9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说的就是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和他的天性一样自然,这个时期养成的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 包括两个主题:勤查字典和主动识字。我想编者之所以把这两方面放在一起,是有一定道理的。勤查字典是是主动识字的一个重要有效办法。

可现在的孩子对工具书的运用太少!该如何培养他们查字典的兴趣呢?这是很令人头疼的事。我想,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所以以后在预习新课时,我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练习巩固的机会,凡是遇到生字、不理解的新词等通过自行查字典解决,久而久之,学生勤查字典的习惯就自然形成。

小学阶段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今后全面素质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册习惯培养的重点是“勤查字典”、“主动识字”。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光讲大道理,是没有用的,关键在于平时实践操作时的逐步渗透。所以在教学“勤查字典”这一习惯时,我先让学生复习了音序查字法,结合本堂课的课题,让学生练习查“勤”的含义,再结合本学期即将学习的部首查字法进行教学,使得空洞的说教变得丰满起来,变得有血有肉,孩子动起来了,注意力更集中,效果更好。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长期地、不懈地训练、坚持。仅仅凭借一堂习惯养成课的教学是不可能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要常抓不懈,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落实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10

苏教版语文第四册培养的好习惯是“勤查字典”、“主动识字”。这两个好习惯也是有联系的,“勤查字典”也是“主动识字”的一种好方法。

“勤查字典”这个习惯主要落实在一个“勤”字上,现在很多孩子都懒得查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时,总是跳过去。所以在讲第一个学习习惯的时候,我就让学生查查字典,理解“勤”字,既复习了音序查字法,又明确了“勤”字的含义,查完字典,我再让学生自己说说如何做到这个“勤”字,这样比我空洞的说教效果好很多。

“主动识字”方面孩子们做得比较好,他们都告诉我,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家里就都有识字卡片,识了不少生字,每次到超市里去的时候,看到食品包装上不认识的字,都会问爸爸妈妈。我想:把生活看成是一个大课堂,到生活中去学语文,用语文,孩子们才会感到学语文的乐趣。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还必须要坚持进行长期训练和平时的严格要求。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从小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以高度的责任感,以塑造人、培养人、关心人,对孩子一生负责的态度从点点滴滴的小事抓起,从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入手,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认真严格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勤查字典和主动识字的习惯也会自然形成的。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1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课型的教学,很多教师称之为“鸡肋”,教者教得枯燥,学生听得无味,可是放弃了不上又觉着可惜。这种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怎样才能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呢?听了很多这样的课,惟独这节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受这节课的启发,我觉得,要上好这种课,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方法的趣味性。

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就爱听爱上,这是我们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但是,在上这种类型的课时,我们的教师往往忽视趣味性,使得本来就枯燥的内容更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除了需要我们教师提高对这种课的重视程度之外,还需要我们教师多动动点子。我们教师可以采取“讲讲故事”“学习名人名言”甚至是组织学生“玩玩游戏”“演演小品”等等方式,这样做,也许很费时间和精力,有时,甚至完不成任务,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为了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真正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做,是值得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2、教学目标的针对性。

上面的这节课之所以给别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主要还是由于教师在针对本班学生写日记时觉得没有内容可写的情况下,确定了“拓展学生写日记的内容”这个十分恰当的教学重点。这个教学重点的确定是有的放矢的,是有着很强的针对性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围绕重点展开讨论,拓展了学生写日记时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克服了对于写日记的畏难心理。学生上到这里时,十分兴奋,各个跃跃欲试,纷纷要求说出自己假想日记的题目和内容,这是我在听这种课型时,从来没有见到过的。这也说明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是如何的重要。

3、教学内容的拓展性。

我们的教师在进行这种类型课的教学时,往往,只是就教材讲教材,只是引导学生看看图,说说图意,这样的课必然是枯燥的。相反,我们的教师如果能在充分地利用教材的基础上,努力拓展教材,不断地丰富教材的内容和内涵,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针对性、实用性,学生就会感到了十分新鲜有趣。因为,这是在他预习和独立阅读时,无法知道的,就会使他觉得学有所获,而不是像就教材讲教材那样,使学生觉得听老师讲课和不听老师讲课一个样,课堂气氛也就当然不同了。

4、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教师用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只知道来迎合教师,这也是教师在上这种课型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这必然促使学生产生一种消极心理,对上这种课丧失兴趣。我们的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只有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多观察图画,多表达自己的见解,才有可能发挥出这种课型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的应有的作用。上面的这节课,无论是“拓展学生写日记的内容”还是“复习写日记的格式”等环节,都是让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的,像这样,才能使学生迸射出智慧的火花,才能真正地放飞学生的心灵,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平等、自由、对话的课堂。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12

开学之际,打开崭新的语文书,引入眼帘的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材一共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是“勤查字典”;第二是“主动识字”。前者侧重于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后者则侧重思想意识的强化。前者也是后者的实施手段之一。因此,我用一课时的时间,把教学的重点定位在了“勤查字典”的“勤”字上。

何谓“勤”呢?我先让孩子们给这个字组组词。他们说“勤奋”“勤劳”“勤学苦练”“勤能补拙”……通过组词,他们知道,“勤”是一种状态,就是努力,坚持着去做。接下来,我让他们看图说一说。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通过观察说话后明白,无论在什么地方,和谁在一起,遇到不认识的字都要学会查字典。接下来,我又教学了用部首查字法查了“勤”字,看了它的意思,这样对“勤”字的理解就更明确了。教学主动识字,我还是围绕着“勤”字展开。图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他们在主动学习生字,也是“勤奋好学”的表现。对于孩子的学习途径最主要的还是“看书”,因此,我最后还是鼓励孩子们与字典交朋友,学会勤查字典。

当然,我知道,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长期地、不懈地训练、坚持。在以后长期的教学中逐渐强化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爱上查字典,爱上读书学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13

教学“勤”习惯时,在看图明确的重要性以后,我重点进行了的训练。复习音序查字法,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学生大多数能较快地查出来。

从学生的实际教学出发,考虑到练习1的教学中,不但要用部首查字法查到这个字,而且要学会从字典中读懂字的解释,再结合句子正确选择义项。这样的教学重点难点比较集中,学生会感觉难度大。所以我在习惯教学中将部首查字法的一般步骤先进行了教学,以降低后面教学的难度。从课堂效果看,每个学生都对部首查字法有较浓厚的兴趣。课堂上所查的几个字(两个部分,一个是部首,一个不是部首的字:勤、饺、端、踏)(两个部分都是部首的字:劝、香、困),多数学生能顺利找到。

课后,我让学生从自己和同桌的姓名中寻找两个部分组成的字,进行的巩固练习。有很多孩子不一会儿就兴致勃勃地跑来告诉我,他在字典中用部首查字法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看到他们学习兴趣这么浓厚,我觉得,自己的教学目的达到了。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14

今天上习惯课,教孩子们认识、使用钢笔。之前我已经布置孩子们买好了钢笔,在家长的辅导下先练习吸墨水。

走进教室,孩子们已经把钢笔、墨水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课桌上了。在认识钢笔和握笔姿势时,我让学生看看图,学着做一做。我看了一下,孩子们的姿势都比较正确。我强调了指尖和手腕用力,掌虚指实。

接下来我就把精力全部放在练习写钢笔字上了。我让学生拿出《写字与书法》教学横画。因为是第一次在写钢笔字,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写得格外认真,但是不一会儿就听到孩子们的求救声。有的运笔方法不正确,钢笔不出水;有的喊写错了,橡皮擦不掉。有的写完一行后,墨水没有干,手一碰全模糊了……

从用铅笔写字到学习使用钢笔以及毛笔书写,是每个学生必然要经历的过程,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既是现在学习的需要,也是今后不断学习新知识,培养多方面能力的需要。只有在平时的学习中认真养成有关习惯,才能扎实打好语文基础。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15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标准”倡导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本套教材的一项主要目标。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在思想上就得重视起来,切切实实把这部分内容抓紧抓好。

四年级下册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共分两个部分:其中第一至三页为“坚持写日记”;第四、五页为“爱护图书”。教材均用图片直观地给学生展现了教学内容。在理解上没有太大难度,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好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自发地这么去做,不然就只是纸上谈兵,流于形式了。所以我为这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图画,了解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养成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习惯。

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以故事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老师先给大家将一个故事……”,每到这时学生们的眼睛总会闪烁出兴奋的光彩,于是我便将关于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坚持写日记的趣闻轶事娓娓道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认真中还透着一分敬佩。接着我又选择了《雷锋日记》中的几则与学生分享,学生兴致很高,毕竟雷锋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故事几乎人人都能说上一两个。

第二,讨论写日记的好处。

“既然这么多在事业上有作为的人都有写日记的习惯,那它一定有不少好处,你能说说吗?”从有写日记经验的到从没写过日记的,大家七嘴八舌说出不少,我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能为自己提供写作的机会,提高写作水平。

2、通过对看到的、听到的事情或者一些问题的思考,帮助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怎么想,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3、一些事情时间长了总是会遗忘,写日记可以克服这一点,从而积累一些珍贵的见闻或资料等等。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列出了本册书中需要通过坚持观察、记录才能较好完成的习作名称:《推荐雏鹰奖章获得者》、《写自己在生活中的新发现》、《谈谈对热点话题的看法》、《写一两种植物》、《记一次体验活动》,这也从另一个层面上让学生意识到坚持观察、记录写日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第三,思考怎样才能写好日记。

知道了写日记有这么多好处,看来我们是该养成这个好习惯了。那问题又来了,该怎样写呢?学生阅读例文,自由交流,最后板书总结。

“爱护图书”这部分的教学设计与“坚持写日记”较为相似,也是围绕“为什么”、“怎么样”展开教学的。

当然,经过课后反思发现这节课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我可以结合本班学生已有写《每日一段》的习惯,由《每日一段》导入新课,“同学们平时的《每日一段》都写些什么内容呢?”让学生畅所欲言,由此引入“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这样也许就更加水到渠成,而且也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靠这一节课就可以养成的,这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加注意,多加指导。

第四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

胶莱镇双韩小学 魏娟

利用三个课时上完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部分。课堂上我充分利用挂图,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什么样的读写姿势才是正确的。然后通过示范,让学生模仿。为达到良好效果,我指导学生进行了反复地训练,怎样坐,怎样拿书,怎样握笔,都是一个动作一动作地反复训练,直到完全符合要求。学生的表现还是让我相当满意的。不过,一年级的学生,天性好动,让他较久的保持一种姿势,是不可能的,学生开始还坐得好好的,只一会就“脚不平背不直”了。怎么办?我借用了后来者的<驼背树的故事>:

从前,在一个很茂密的森林里,长着许多的树,大部分的树使劲地吸取着泥土里的养分,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拼命地往上长,可是,一棵小树,觉得挺直了太辛苦,总是有气无力地弯着腰,没精打采的,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小伙伴们越长越高,越长越粗壮,一直伸向蓝天,可他呢?却越长越弯,越长越弯,最后变成了一棵驼背树。

我也像后来者一样,绘声绘色地讲,配合着夸张的表情,形象的动作,学生们听得非常入迷,也很开心,然后问学生:大家想不想做驼背树呀?学生就会坐得好好的了。如果过了一会,学生又“脚不平背不直”,我会说:“老师看看,下面有没有驼背树?”学生马上又坐得好好的了。

习惯篇虽然上完了,但是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任务没有完。教授这一课,我深深地体会到:课文读错了可以重读,字写错了

可以重写,而不良的读写姿势一旦定型却是很难改变的。因此,要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对读写姿势作规范要求,严格训练,做到一丝不苟,持之以恒。而要做到以上要求,光靠一位老师强调是不行的,所以我和其他老师一起合作,让学生充分明白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从而做到了齐抓共管。

第五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1

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根)

本册要求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善于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做记号,初步掌握读书做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学会读书。和学生交流“读书有选择”时,我先和学生共同探讨书籍的魅力和读书的重要性。然后引出购买书籍,继而引出如何选择书籍。学生们结合书上的图画,了解了选择书籍可以翻看书的内容提要,也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接着,我请了班上的小书迷介绍了平时在父母的陪同下是如何在新华书店购书的,给其他同学借鉴,并让其他同学提出更好的建议,以保证以后购书不会后悔,以保证选择到自己更满意的书籍。

和学生交流“读书做记号”时,我先让学生回忆一下我们平时做记号的方法,然后再观察图,通过看图,纠正自己的错误姿势,汲取别人更好的做记号方法。

学会观察。交流这一环节,首先和学生一起欣赏了书上的图,让学生说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再要求说一说校园这一角有些什么景物。然后结合图,结合以前教过的观察方法,说说怎样观察周围的事物。通过交流,和学生们一起总结了观察事物的注意点:1、按一定的顺序,可由远及近,也可由近及远;可从上到下,也可从下到上。2、要有重点,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两件事物上,不要面面俱到,平均用力。3、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4、观察后要勤于动笔。

在交流的过程中也不无遗憾,有些孩子开学状态不好,暑期里太放松了,开学一下子难以集中注意力,这也是在家习惯好坏的一种体现。这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正常现象,希望通过习惯养成的教学,所有学生都能开个好头,为后面积极学习奠定基础。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2

新学期第一课,孩子们刚从喜庆的新年气氛中走来,心理还没做好准备。我的任务是帮他们尽快“热身”,调整好状态。

学生是课堂中的主角,不能“沉默”。我就要想办法激活他们,让他们参与到学习中来。最有效的方法是在课堂中掀起“头脑风暴”。我要在课堂之中多开几次“火车”,让每一位学生都乘一乘。

对于学生的表现,我越来越清楚地发现:虽然教的是同样的内容,但不同的学生会给你不同的感觉,因为他们是不同的个体,会呈现不一样的思维成果。比如说让学生展现运用语文的例子,孩子们的答案就有新的了,成语接龙游戏、写信、参与写字大赛、创作诗词。

你听,“开火车”到鞠奥,说到了他早就有的愿望——加入校运动队。这哪儿跟哪儿呀!对于这种情况,我得帮他“包装包装”:不如给校运队撰写招人启事,你看咋样?

在语文课上,我要学会激活、发现、包装。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3

一、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本学期是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的第一个学期,是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一个衔接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转折点,更是一个关键的学期。学生由小学的语文学习到适应初中语文学习的要求,要经历大的跨度。初一年级识字不是教学的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有困难;阅读应该是学习的重点,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因此,本学期我在注重加强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基础上,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从第一堂语文课开始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让学生树立“生活处处有语文”的思想,要勤于阅读,善于读书、读生活,注意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使语文学习能有源源不断的活水。

我要求学生坚持阅读《读者》等,文章内容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同时坚持写读书笔记,每篇读书笔记包括三部分内容“故事概括”,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美文佳句”,让学生自主摘抄,扩大学生的词汇语句积累量;“点亮心灯”,谈自己的阅读感悟。又教给学生圈点批注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文素养会有所提高。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学生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二、培养学生勤练笔的习惯。

我变周记为练笔,变自定题目自主去写为规定选题系列写作。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记录身边一个细节或场景,捕捉生活中的点滴,可长可短,然后试着写成绘声绘色的文章。每周的练笔都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赏析,由于是写身边所熟悉的,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很多孩子逐渐能写出生活的情趣。

三、加强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落实,培养良好的语感。

文言文知识量大,需要大量记诵,初一学生刚接触文言文,想学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本学期在文言文、诗歌的教学上,着重注意了文言基础知识的落实和朗读背诵培养语感两个方面。文言文的翻译必须放到课堂完成,课下进行巩固。

诵读的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体现,课堂上经常在指定的时间内进行背诵竞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指导自己认识自我的过程。我决心用智慧经营教学,用感情去灌溉学生,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而作出应有的努力。

四、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本学期我担任了初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与高年级教学相比,初一年级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值得好好反思。初一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有时会存在一些“尴尬”的地方。比如,从初一年级开始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初一年级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自己见闻、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跨越太大,学生一下子对作文感到非常头疼,老师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力……面对这些问题,面对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要求却不够明确,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比喻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了解、句式的训练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五、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

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初一年级刚刚从小学过渡上来,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

课上到现在,真的觉得是和学生在一起成长,有得有失。但最近却不断地发现经常在教学中遇到“瓶颈”,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课文如果只用那么几种教学模式去上,学生马上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时对你的教学思路一清二楚,这样的课还有什么味?作文的教学有时会感到“束手无策”,只是通过讲讲要求、读读例作、尝试写写、作后评价,学生怎会对作文感兴趣呢?……如何穿越“瓶颈”领略更宽广的教学天地,这又是我最近在不断反思的问题。如果仅仅禁锢在自己小小的教学天地里,对曾经的成绩沾沾自喜,那只会有一个结果——不进则退!我想是到了及时充电、补充的时候了。多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对自己的教学多反思,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希望能冲破瓶颈的新天地。

反思语文课堂中的几种现象

1、自主的价值在于学生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教师的主导一定要在事前有了足够的铺垫,学生已经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

2、探究最重要的是要避免事事探究,对一个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探究,探究既要注重过程可也不能忽略结果,探究的目的是为了问题解决。

3、盲目活动很可怕。虽然新课标强调对话,认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但是并不等于在课堂中阅读理解的过程以教师、学生的一问一答来完成即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4、语文学科要有语文学科的特色,语文的文学性和趣味性不能忽视。盲目综合,把语文上成科普课、生物课、思品课不可取。不管在课上扩充的是什么材料采用的什么活动,其落脚点都必须为听说读写服务,为积累语言,沉淀语感服务。

5、课本不能丢。不能拿着新课标中提倡“否定‘课本中心’”的说法当尚方宝剑,完全忽视文字本身所承载的价值观念,文化背景,去追求所谓的“新意”“创新”还有什么意义?纯粹的“大胆的说”进而“编造的说”而完全忽略文字本身,忽略文字的背后,语感和语言的挖掘从何谈起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4

本册要求学生在仔细观察课本图画或教学挂图的基础上,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了解学会自主修改习作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逐步养成自主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懂得多种渠道学语文的道理,培养他们从小养成多方面积累、多渠道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自主修改作文。我先和孩子们交流了自主修改作文的好处,并一起读了书上一位小学生修改的习作的一部分,通过交流和学习,学生们明白了习作不可能一次就写得尽善尽美,需要经过反复修改。同时修改习作时要边读原文边修改,发现写错的字、用得不准确的词语、不通顺或前后意思不连贯的句子以及用错的标点符号,都要修改。写作有时会遗漏某个方面的内容,修改时应在适当的地方添上去。要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经过反复修改后的习作要重新认真誊写上去。事实上,我们班的孩子早就已经养成了自主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但由于语文时间的缺失,能坚持反复修改的是很少的。

多种渠道学习语文。首先我和孩子们一起交流了学习语文的渠道。所有学生都知道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通过看图交流,学生们孩子知道了参加实践活动、上网、看电视、阅读等都是学习语文的渠道,豁然开朗,明白了“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5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苏教版的特色,而习惯则是日积月累的细节。它远远不是一堂课能教完的,不仅要督促孩子形成新的好习惯,更要将原有的好习惯保持发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

“不懂就问”是学生平时在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疑问,向他人请教。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认识到“不懂就问”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知道如何做到“不懂就问”。我在教学中不仅仅与学生讨论了“不懂就问”这个学习习惯的内涵,更注重于对他们自身的研究。经过不同形式的“问”这一主题的讨论,使学生们知道了不开口也可以问的,这就从另一角度思考了这个问,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特征。为不同性格的孩子打开了一扇扇“问”的门窗。最后,组织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讨论:我是否有勤学好问、不懂就问的事例?该怎么做?根据学生的讨论,及时给予评点、指正。

“勤于搜集资料”是学生在阅览室、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通过相互交流、上网、参观有关展览、采访等方法搜集资料。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知道搜集资料的重要性,知道搜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在公共场所查阅资料要注意言行举止文明,保持教室安静,还要注意爱惜资料。如果资料不是自己的就不能剪贴,但可以将需要的资料抄录下来或者复印下来加以保存。还要注意做好资料的交流和展示。

我想,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科学有序的过程。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育的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所以讲说和指点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工夫,督促学生多多练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6

习惯是一种持久的耕耘,花是收获的果。

本册要求学生懂得预习、复习的重要性,逐步培养课内外自主预习、复习的习惯,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及有关要求,逐步养成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的良好习惯。

预习和复习要求早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提出了,只不过随着年级的增高,要求随之提高。所以,预习要求只让学生回顾了一遍,并布置晚上的家作就是预习第一篇课文,通过实践检验预习能力和效果。课堂上,我和学生们一遍看图一遍交流,让学生明确预习和复习的过程中都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并表扬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学生。接着,我又请立刻班上预习习惯比较好的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通过榜样的垂范来带动一部分不够自主的学生重视起来。最后,让学生明确预习和复习的异同点,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缺一不可的重要性。

交流“认真完成作业”这一环节,首先和学生一起欣赏了书上的优秀学生作业,反思自己的,认识到不足和今后努力改进的方向。接着出示了开学后书写认真的作业,提出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让学生取长补短,努力改进自己的作业。我们又欣赏了插图,进行了交流,让学生谈自己的感想,明确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

习惯养成教学,是一项恒久的工程,是一种品德的'积淀,更是日常的鞭策与鼓励。希望我的孩子们能更好的做好自己。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7

教学“勤”习惯时,在看图明确的重要性以后,我重点进行了的训练。复习音序查字法,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学生大多数能较快地查出来。

从学生的实际教学出发,考虑到练习1的教学中,不但要用部首查字法查到这个字,而且要学会从字典中读懂字的解释,再结合句子正确选择义项。这样的教学重点难点比较集中,学生会感觉难度大。所以我在习惯教学中将部首查字法的一般步骤先进行了教学,以降低后面教学的难度。从课堂效果看,每个学生都对部首查字法有较浓厚的兴趣。课堂上所查的几个字(两个部分,一个是部首,一个不是部首的字:勤、饺、端、踏)(两个部分都是部首的字:劝、香、困),多数学生能顺利找到。

课后,我让学生从自己和同桌的姓名中寻找两个部分组成的字,进行的巩固练习。有很多孩子不一会儿就兴致勃勃地跑来告诉我,他在字典中用部首查字法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看到他们学习兴趣这么浓厚,我觉得,自己的教学目的达到了。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8

习惯是一种持久的耕耘,花是收获的果。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学好各门功课,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本学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课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二是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通过两年半的习惯篇的学习和平时习惯的培养,学生已经初步养成了一些较好的学习习惯。早在一年级时,我就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大部分学生也已经初步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所以,课堂上我利用挂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弄清图意,启发学生将自己已经养成的习惯和学习方法向同伴们介绍,并通过进一步讨论交流来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总结自己的习惯养成情况,提出自己的不足与改进方向,并一起回忆我们以前制定的预习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以及三拼音节,做上符号,并分类读3遍。

2.读好课文。听课文录音,标上小节号;至少朗读3遍,做到正确、流利。

3.认清字形。想想这些生字怎么记住它,并在《习字册》上描红2遍,临写1遍。

4.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想想是什么意思,并给这个生字再组2个词语。

5.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读读相关资料。

课堂上,我就让学生按照上述的五个要求,预习《长城和运河》,适当地进行指导。通过这样持之以恒地训练,大部分学生一定能从“自主”开始,逐步达到“自觉”的境界,养成比较全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9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明确了写日记的意义、方法,进一步明确了格式要写上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几、天气情况等等,要持之以恒,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写想说的话。无论在家中还是学校,写日记和完成作业的要求是一样的,必须要有正确的书写姿势,态度必须认真,一丝不苟,认真书写,文具摆放整齐。可以用专门的日记本来写日记。如果在家中完成日记,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 但是,写日记,关键是贵在坚持,原先我只是布置学生一周写一篇日记,但是如果要求学生坚持天天写日记的话,部分学生肯定是不能坚持的,而且老师天天检查日记任务也比较重,因此,我设想班级分层提出要求,对一些喜爱写作的孩子尝试一天一篇;鼓励有了一定写作基础但对写作还是有点畏难情绪的孩子尽量多写,做到一周写二到三篇;而部分学生暂时落后,不太喜欢写作,则鼓励一周写上一篇,再写点读书笔记,两者相结合,加强积累,提高写作兴趣。这只是设想,我将在不断尝试中努力改进,并且不断思考检查和评价方式,使学生真正喜欢上写日记!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10

在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中,重点讲述了两种好习惯:一是勤于朗读背诵;二是乐于课外阅读。对于这两个习惯的重要性我们已经相当了解了,但是,要想真正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这两种良好的习惯却是很难很难,教师教育学生要坚持,而想让学生坚持,教师必须先做到坚持,这种坚持是双向的。那么,从哪些方面去做才能使学生主动坚持、自觉地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呢?

在实际教学中,我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给学生讲述名人成功的故事,引导学生明确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有好的习惯必将成就好的人生;同时,让学生明确这些好习惯不是一节课两节课的时间就可以养成的,而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坚持、去历练,让这些好习惯伴随自己的终生。其次。我凭借教材中的插图,组织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教学中,我想方设法激活学生已有的读书经验,通过模仿示范,落实正确的读书、背诵姿势;从实际出发让学生谈阅读感受,当然,谈的时候要求很低,没有太多的要求,由少到多地进行训练,慢慢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使学生从书中体会到快乐,进而真正落实“勤”与“乐”,为今后学生能够主动读书、背诵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做到善于指导,勤于检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读书经验并不是很丰富,识字量也不是很大,因此,教师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地走,根据学生发展的进程确定读书背诵的目标,循序渐进,善于指导。指导学生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文章,背诵优美诗篇,不断丰富自己的读书经验。同时,教师要勤于检查,善于评价,多鼓励,积极组织进行各种相关的竞赛活动,充分享受读书的快乐,促使他们朗读、背诵与课外阅读的兴趣与日俱增。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11

好习惯让人终生受益,苏教版教材每册书的开篇就安排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我从不敢懈怠。针对班级实际情况,我一改传统式的看图说话、模仿操练,以学生朗读活动替而代之,教学中,我以一篇小诗《今天我真快乐》让学生去练习朗读。在朗读活动中贯穿读书姿势的训练与读书品质的培养,学生的兴趣也随之高涨,朗读能力也在自己练习与欣赏同伴中不知不觉提高了。

另外,在教学中,我也告诉学生,朗读时,光读也不行,应该带着思考去读,每次训练时,提醒学生要养成身正、肩平的读书姿势,以及读书时的专注。当然,光靠课上几分钟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在平时的学习中,生活中,时时提醒学生,关注学生,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朗读、背诵、阅读变成一种真正的乐趣。当然,课堂上我们只能教学朗读背诵的方法要求,课题中的“勤于”两字要在课后落实。所以,习惯养成功夫在课外。

现在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对我们班极大部分同学能逐个养成一个又一个好习惯充满信心,但班级里大概还有那么五六个同学我也很担忧,今天的习惯课堂都是我行我素,东张西望,一直在做小动作,甚至今天的小烨就坐在校长的眼皮底下还是一贯常态,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所改变,期待!不知各位同仁有什么妙招,能改变这些让我头疼的小家伙,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12

拿着课本兴冲冲地走进教室,孩子们静静地靠在课桌上,期待着新老师来给他们上本学期的第一堂语文课,从他们纯真的眼神中,我看出了孩子们的好奇与兴奋。

我知道,这只是“新鲜感”使然。不过没关系,这也是我想要的。在简短的师生谈话之后,课堂便开始了。第一个学习习惯——读书做笔记,这是个实实在在又很简单的话题。照着插图,我努力引导着,期待着学生有精彩的发言,可是亲爱的孩子们遵循着“沉默是金”的原则,把思考、表达的机会都留给了我。无奈,软硬兼施,勉强地看到了几只颤巍巍的小手冒了出来。我不禁在想:每个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都是培养好习惯,可是,孩子们的习惯真的培养好了吗?为什么“踊跃发言”的人越来越少了呢?纵观一年级到现在,一个个习惯就像走马灯似的一闪而过,丝毫没有在学生的心里驻足。习惯的培养成了形式!

行动应该永远大于心动,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习惯的教育应该永恒渗透,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大意识观,它将决定着习惯培养的生命力。

再次回归教材,我们又会触及“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问题。仅凭着几幅插图,又怎能把好习惯注入学生的心灵呢?从教材走向生活,这正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13

新学期开始,重新回到讲台,继续我的教书生涯。每个孩子都想做一个聪明的孩子,于是我写下了“聪”.古人就知道聪明的人总是知道倾听。所以小朋友要变得聪明就要认真听老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孩子们虽然并不认识这个字但是听了这番讲解立马来了精神,格外认真起来。在学习认真写好铅笔字时,我们一起复习了小怀素写字的三部曲:

一、先看清字的形状;

二、记住字的笔顺;

三、再一笔一画照着写。

当然,孩子们的可塑性很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其效仿的对象。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首先要保持良好的读写姿势,能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钢笔字。其实这些学习习惯虽没有学习过,但是在平时早已经提过,我想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在于一两节课的学习,而是在于坚持于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让孩子变得更聪明从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14

苏教版语文第四册培养的好习惯是“勤查字典”、“主动识字”。这两个好习惯也是有联系的,“勤查字典”也是“主动识字”的一种好方法。

“勤查字典”这个习惯主要落实在一个“勤”字上,现在很多孩子都懒得查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时,总是跳过去。所以在讲第一个学习习惯的时候,我就让学生查查字典,理解“勤”字,既复习了音序查字法,又明确了“勤”字的含义,查完字典,我再让学生自己说说如何做到这个“勤”字,这样比我空洞的说教效果好很多。

“主动识字”方面孩子们做得比较好,他们都告诉我,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家里就都有识字卡片,识了不少生字,每次到超市里去的时候,看到食品包装上不认识的字,都会问爸爸妈妈。我想:把生活看成是一个大课堂,到生活中去学语文,用语文,孩子们才会感到学语文的乐趣。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还必须要坚持进行长期训练和平时的严格要求。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从小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以高度的责任感,以塑造人、培养人、关心人,对孩子一生负责的态度从点点滴滴的小事抓起,从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入手,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认真严格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勤查字典和主动识字的习惯也会自然形成的。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15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课型的教学,很多教师称之为“鸡肋”,教者教得枯燥,学生听得无味,可是放弃了不上又觉着可惜。这种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怎样才能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呢?听了很多这样的课,惟独这节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受这节课的启发,我觉得,要上好这种课,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方法的趣味性。

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就爱听爱上,这是我们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但是,在上这种类型的课时,我们的教师往往忽视趣味性,使得本来就枯燥的内容更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除了需要我们教师提高对这种课的重视程度之外,还需要我们教师多动动点子。我们教师可以采取“讲讲故事”“学习名人名言”甚至是组织学生“玩玩游戏”“演演小品”等等方式,这样做,也许很费时间和精力,有时,甚至完不成任务,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为了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真正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做,是值得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2、教学目标的针对性。

上面的这节课之所以给别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主要还是由于教师在针对本班学生写日记时觉得没有内容可写的情况下,确定了“拓展学生写日记的内容”这个十分恰当的教学重点。这个教学重点的确定是有的放矢的,是有着很强的针对性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围绕重点展开讨论,拓展了学生写日记时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克服了对于写日记的畏难心理。学生上到这里时,十分兴奋,各个跃跃欲试,纷纷要求说出自己假想日记的题目和内容,这是我在听这种课型时,从来没有见到过的。这也说明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是如何的重要。

3、教学内容的拓展性。

我们的教师在进行这种类型课的教学时,往往,只是就教材讲教材,只是引导学生看看图,说说图意,这样的课必然是枯燥的。相反,我们的教师如果能在充分地利用教材的基础上,努力拓展教材,不断地丰富教材的内容和内涵,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针对性、实用性,学生就会感到了十分新鲜有趣。因为,这是在他预习和独立阅读时,无法知道的,就会使他觉得学有所获,而不是像就教材讲教材那样,使学生觉得听老师讲课和不听老师讲课一个样,课堂气氛也就当然不同了。

4、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教师用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只知道来迎合教师,这也是教师在上这种课型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这必然促使学生产生一种消极心理,对上这种课丧失兴趣。我们的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只有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多观察图画,多表达自己的见解,才有可能发挥出这种课型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的应有的作用。上面的这节课,无论是“拓展学生写日记的内容”还是“复习写日记的格式”等环节,都是让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的,像这样,才能使学生迸射出智慧的火花,才能真正地放飞学生的心灵,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平等、自由、对话的课堂。

下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语文教学反思(范文大全)

    培养的好习惯是“勤查字典”、“主动识字”。这两个好习惯也是有联系的,“勤查字典”也是“主动识字”的一种好方法。“勤查字典”这个习惯主要落实在一个“勤”字上,现在很多......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教学反思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反思 课前思考: 课本开篇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这样的习惯很重要,是我们读书时一定要注意的,更是对我们读书的一把标尺。 本习惯目的是要......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五篇)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石塔湖小学叶枫 课堂上要充分利用挂图,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什么样的读写姿势才是正确的。然后通过示范,让学生模仿。为达到良好效果,必须指导学生进行......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 教学反思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书本一开始,教材就安排了这样的养成习惯,主要是让学生养成勤查字典和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我想,培养良好的学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语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反思 绥阳中学 张东辉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书本一开始,教材就安排了这样的养成习惯,主要是让学生养成勤查字典和主动识......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教学反思

    新学期第一课,孩子们刚从喜庆的新年气氛中走来,心理还没做好准备。我的任务是帮他们尽快“热身”,调整好状态。学生是课堂中的主角,不能“沉默”。我就要想办法激活他们,让他们参......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学反思优秀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学好各门功课,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本学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课主要有三个内容:一是培养学生读书有选择的习惯,二是读书做记号的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教学反思

    习惯是一种持久的耕耘,花是收获的果。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学好各门功课,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本学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课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