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这样读书就够了读后感650字
昨天晚上快速将《这样读书就够了—拆书帮》描了一遍,这本书在我这已经放置了半年,期间也去别的公司做过拆书活动,但就是提不起看这本书的欲望,甚至一度很排斥这样的速读方法。
我一直很文艺地觉得看书应该作为一种享受和一种对灵魂的洗礼,安静地看,安静地享受,安静地在内心和自我对话,看到精彩之处产生共鸣,或脑洞打开、或有所启示或快速记下来等等,看书本来就是一趟心灵之旅,为何要走那么些捷径?
带着这些疑问我翻开了这本书,才发现,这本书中所述观点的针对性,拆书这种速食主义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大家没那么多时间看书,也没那么多钱参加培训,想通过精读书中的精彩片段来达到培训的目的,即自我驱动+自我行动,进而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里面介绍的方法的确很不错,针对目的性比较强的成年人尤其有效,直奔目标迅速达成。其实想想,像这种利益驱动的书籍,如管理类如技能类如知识类,并不能说书里面的每一句话都有用,有用的可能只是其中一部分,如果我们能迅速找出有用的这一部分,再用拆书帮的技能,应该真的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针对那些文学类、历史类、哲学类的书籍,个人觉得拆书帮的方法可能并不太实用,我们经常说要提高自身的素养,自身的内涵,更有不少励志贴说读书可以改变气质,那么这样一来,书籍就得细细地读,甚至读到灵魂深处,比如众女性同胞喜欢的张爱玲等作家的书,你需要慢慢品尝,慢慢解读,读着读着就品味到了与自己对话,读着读着就会落泪,就会感动,就对产生一些新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这类书籍可能不太适合用拆书帮的方法了。
拆书帮的确现在很热门,但建议大家有针对性的拆,千万不要因为有了拆书这个活动而成为速读主义者,不同的书需要不同的方法,读书更多的是心灵的洗涤和自我的启发。
第二篇:坚持——《一次成功就够了》读后感
坚持——《一次成功就够了》读后感
肯德基这个快餐店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随便到街上拉个人,不论是男是女、是老是小,一般都知道肯德基。但如果问起哈伦德·山德士,也有不少人不太熟悉这个名字。但是他的另一个名字可谓是人人皆知,他,就是著名的“肯德基爷爷”,肯德基的创始人。
他的成功经历极为曲折,一直到88岁才真正算是成功。而在这之前,从5岁一直到他成功之前,他的生活处处存在着失败,他的辛酸是任何人看了都会感叹。家庭、事业,样样都不顺心,尤其是他的炸鸡,根据文中的资料,他大概为他的炸鸡奋斗了20年左右。如果换作一般人,断不会为炸鸡奋斗这么长时间,屡屡碰壁,却中不放弃。而他终究不是一般人,因为他做到了,并且最终大获成功。
“坚持”,我觉得,这就是他成功的方法。忘了是哪个人说过的,成功就是比别人多坚持了一下。山德士的经历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有些人放弃了,于是他失败了;而他多坚持了一下,所以他成功了。或许有些人才华、修养、道德等等各个方面都是上等,但是总是没有人赏识他,他尝试过各种行业,却始终不得志,于是他放弃了,从此变得堕落消沉;山德士各个方面都很一般,他也尝试过各种行业,也始终不得志,但是他成功了,因为他坚持了。多坚持一下,听起来很简单,而实际上,却是极困难的,因为无数次的失败会消磨人的信心、意志,使人逐渐变得消沉。或许你会认为,多坚持一下,会有什么效果呢?然而,或许下一刻,命运之神就会眷顾你,带来一个成功的机会。
有时候,坚持与否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在明代的一次科举考试中,有一道题非常的难,总共只有两个人作对,一个是徐经,另一个就是著名的才子唐寅,字伯虎。然而,唐寅有些自负,在当晚考生的聚会中,口出狂言,说当科状元必定是他。虽然他的确有自负的资本,若放出帮来他也绝对是状元,但是,那时还没有放榜,也有些人就看准了这个机会,准备让它吃吃苦头。结果第二天,唐寅被告知由于它与徐经买通考题,取消成绩。之后,唐寅放弃了考取功名,整天流连于烟花之所,就此消沉。而徐经不仅开始对四书五经深恶痛绝,甚至也鼓励后世子孙少读四书五经,“教育”子孙考取功名没用等等。有些戏剧化的是,他的后代中有个人叫徐宏祖,这个人不爱读四书五经,偏爱读各种游记杂书,经常出去游历,中国境内所有名山大川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还有一个世人皆知的名号:徐霞客。
坚持,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或许你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着,却几十年如一日的失败者。然而就当你已经绝望,想要放弃的时候,你挺过来了,于是命运悄然为你打开了一扇门,通往成功的门。
成功就是比别人多坚持那一下。
第三篇:尽全力就够了美文
小时候在幼儿园,常常玩一个游戏,小朋友们围成一圈,老师挑选六个人站在中间,只有五个座位。大家拍手唱歌,中间的孩子就绕着座位跑,音乐突然停下来,六个小朋友们就要去抢座位,往往有个人会多出来,不知所措地站着。
长大后,体育课玩“贴膏药”,也会有人尴尬地多出来。敏感的少女时代,我只会冷眼旁观这些集体游戏,尽全力找理由推脱。我是不喜欢这种残酷游戏规则的,因为注定有一个人会多出来,再认真再努力,也会成为失败者。
“我任何时候都以工作优先。”为了得到工作职位,坐在我对面的大学生们激情澎拜却稚嫩地夸口承诺。前两天我们领事馆招收新人,几百人申请,我当面试官,但只招收两人。突然想到,原来无论做什么事、长多大,我们都逃不出“抢座位”这个游戏。
我一直很好奇,当众人关注得到座位的胜利者的欢声笑语时,那些多出来的失败者们,他们都去了哪里?
初二时,年级动员大会上,老师问“想去高中部的同学们举手!”台下纷纷高举起手来,讲台上的老师很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年级排名前100名的,就有希望去,大家好好加油。”我冷冷地想,300多人,大家都想去,即使拼了命努力,也会剩下200人,他们要何去何从呢?
受不了这些压力,也叛逆地觉得学校呆不下去的时候,中午逃出校门去了家医院,对着医生很难过地说:“叔叔,我该怎么办?世事艰难,我去不了重点高中,考不上一本大学,我是个废人。”中年男人耐心地接待我这个问题少女,温和地说:“我周围的人,也不都是重点学校的,一样在当医生,活得好好的啊!”他打电话叫了我的父亲过来接走我。
父亲出现后,竟然没有生气,他对我这样任性倔强一定要找到意义的青春期女儿,似乎已经无奈。他没有直接带我回家,只是说:“走,带你去吃好吃的。”当我嚼着饭菜,坐在对面的他说:“其实你不需要很优秀,尽全力就够了。”
转眼快十年过去了,并不是教育家的父亲,虽然从未对我解释过“尽全力”到底意义何在,但一路走一路反思的成长岁月里,我为自己找到了为何要好好读书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为了去抢座位,而是更有权利更有底气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当我讲了一口流利的英文,和考级和雅思无关,而是在与外国同事沟通时,双方能够真正合作解决问题。当我学好了一门专业,和一纸证书无关,而是为了实现指标时,能够尽可能减少耗费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当我待人接物落落大方时,和比赛奖状无关,而是使身边的人喜欢和我相处,每一天上班自己和别人都很愉悦。
每朵花都会努力绽放,但是往往有的开得早,有的开得晚,最后却都逃不掉凋谢的命运。青春也是如此,我们都会有一天老去,送自己的孩子上高考战场。当我们站在考场外,在烈日里翘首企盼的时候,会不会有那么一刹那被唤醒,其实花凋谢后,生出来的果子才是一棵植物的精华?花期太短,再美丽绽放得再早也有一天会谢,而果子,却是需要肥料和阳光的滋养,还有长时间的细心照顾,最甜的果子未必曾是绽放得最猛烈的那朵花。
那个没抢到座位的孩子,你的人生,可能会比想像中更厚重更精彩。
第四篇:《给我一个班就足够了》读后感
《给我一个班就足够了》读后感
假期间,我整理书架时,看见了我在参加灞桥区阳光师训的时候给我发的一本书,是薛瑞平老师的《给我一个班就足够了》,仔细的读完之后,深刻的感觉到那是她最真实的生命叙事,正如她在《自序》中所说“是她献给自己的一朵小花”,是她充满真诚、理性和趣味的日子的真实叙写。也给我很深的震撼。
这本书共分为三个版块:
一、教育,对成长的迷恋,重在叙写她的班主任工作。
二、语文,美丽的生命之旅,重在叙述她的课堂。
三、书籍,一片丰沃的原野,重在抒写她的阅读之旅。
看着她的书写,就感觉走进了她的生活,走近了她的思想,感觉特别的亲切。好些事情不就是自己遭遇的吗?不就是自己经历的吗?这是薛老师真实的生命状态的呈现,她越过生活的沉重与暗淡,捕捉生活的清风、乐声和野芳献给自己和懂她的人。
虽然自己是一名英语老师而不是班主任,但薛老师对学生的热爱,对班级的热爱深深的感染了我。有时候对一些英语较差的学生我急于求成,不能对他们多一些宽容。应该向薛老师那样多一些爱和理解。
我更欣赏薛老师的读书观。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薛老师是看了很多书的,她本身就是一个学者、一个文学功底相当深厚的人,她自己非凡喜欢看书,用她的话说:一天不看书,人的心里将会感觉空荡荡的,人也随之变得浮躁起来。正因为她看过许多书,所以她才能写出这么多的美丽句子,动听的语言,对学生的处理才能游刃有余。才有资格要求学生多阅读,多丰富知识。其实,在现在这样一个知识更新换代越发频繁的社会,不学习是不行的,时间长了就会跟不上社会的步伐。但学习的态度还决定着学习的效果,当我们自己主动去学,把学习看作自己的使命时,那么结果我们就可能收获更多的知识,而当我们被迫去学时,那么结果就可能收获更多的累赘,甚至毫无收获。而薛老师恰恰是把读书看作了一项乐趣,一项使命,所以她读的顺心,不累,收获的也多,而当我们读了一定数量的书籍时,那么其中的论文或者材料等还会那样的发愁吗?
看了薛瑞萍老师的《给我一个班,我就满足了》后,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一面,我们要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享受班级的乐趣,享受工作的乐趣。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第五篇:《一次成功就够了》读后感
大家应该都知道“肯德基”吧!“肯德基”这个名字应该说是人尽皆知的了,看看平常涌入“肯德基”里的人流就知道他们的生意有多么红火了,可是如果要有多大的艰辛来换取。“肯德基的创始人哈伦德*山德士就是历经了千辛万苦才换得了现在“肯德基”如此大的成功啊!
哈伦德*山德士,他的人生一共经历了1009次的失败,但他却说“成功一次就够了。”他从小经历的磨难是我们不能想象的,他一生经历苦难与失败,终于在88岁的高龄创造出“肯德基”,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他的名字,他说“人们经常抱怨天气不好,实际上并不是天气不好。只要自己有乐观自信的心情,那么天天都是好天气。”是呀,只要有了好的心情,并且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说起来我也有这样的经历呢!
那个时候我还是在三年级的时候,我的跑步成绩不堪入目,跑得速度简直可以媲美一头缓慢步行的大象,而且那大象还是以每3秒一步的速度在前进着。那时我灰心丧气,后来在网上“闲逛”的时候突然之间看到了这篇文章便打起心来要努力练习跑步,随后练着就发现跑步其实也没什么特殊的秘诀,只要多练练,增加体力,跑得时候腿前后摆动的速度也会变快,那么就算你跨的幅度不大也能跑得很快,也就是说别人跑了一步,而你却已经跑了一步多了,这就是差距!于是我经常练习跑步,现在已经跑得不错了,所以说只要你有愉悦,敢尝试的心情,还有一直坚持不懈就一定可以成功的。
让我们一起学习哈伦德*山德士先生的精神,以愉悦的心情去努力,勇敢的完成自己的梦想,成就自己的美好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