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雅舍》原文

时间:2019-05-15 15:58: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梁实秋《雅舍》原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梁实秋《雅舍》原文》。

第一篇:梁实秋《雅舍》原文

《雅舍》是梁实秋先生写的散文,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梁实秋《雅舍》原文,希望大家喜欢。

原文:

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的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不消说,这房子有砖柱,有竹篦墙,一切特点都应有尽有。

讲到住房,我的经验不算少,什么“上支下摘”,“前廊后厦”,“一楼一底”,“三上三下”,“亭子间”,“茅草棚”,“琼楼玉宇”和“摩天大厦”各式各样,我都尝试过。我不论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对那房子便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是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

“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大不便处。

“雅舍”共是六间,我居其二。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灯油而推翻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棹脚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但是对于鼠子,我很惭愧的承认,我“没有法子”。“没有法子”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以为这话最足代表中国人的懒惰隐忍的态度。其实我的对付鼠子并不懒惰。窗上糊纸,纸一戳就破;门户关紧,而相鼠有牙,一阵咬便是一个洞洞。试问还有什么法子?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雅舍”的蚊虱之盛,是我前所未见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当黄昏时候,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獗,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住在“雅舍”!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素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洒扫拂拭,不使有纤尘。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西人常常讥笑妇人喜欢变更桌椅位置,以为这是妇人天性喜变之一征。诬否且不论,我是喜欢改变的。中国旧式家庭,陈设千篇一律,正厅上是一条案,前面一张八仙桌,一旁一把靠椅,两旁是两把靠椅夹一只茶几。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笠翁《闲情偶寄》之所论,正合我意。

“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我此时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其实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

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冠以“雅舍小品”四字,以示写作所在,且志因缘。

赏析:

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是享誉海峡两岸的名篇,《雅舍》是这本小品集的代序言。后来《雅舍》一文被收进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的高中《语文读本》第一册。

梁实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在以前的文学史上,梁实秋是一个“反动文人”,建国以来中学语文教材一直没有梁实秋作品的一席之地。鲁迅先生曾痛批梁实秋的杂文连篇累牍,不一而足。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梁实秋也得到了重新评价。他在文学事业和学术研究上的巨大成就,获得了充分肯定。梁实秋在其漫长的人生历程中,虽然有某些严重偏见,但终究是一位爱国的文人学者、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散文家和翻译家。《雅舍小品》便是他的散文代表作,它风行全世界,先后印出300多版,创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发行的最高纪录(参见《才子梁实秋》,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他学贯中西,著作等身,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译,为民族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雅舍》是梁实秋在1940年写的散文,作于重庆。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往重庆。1939年5月,梁实秋随教育部中小学教科书编委会迁至重庆北碚,秋天,他与吴景超夫妇在北碚主湾购置平房一栋,遂命名为“雅舍”。此屋结构系砖柱木架,瓦顶篾壁,有房6间,高低两蹬,梁实秋住一室一厅。他入住以后,来做客的文人很多。梁实秋在雅舍蛰居7年(1939年到1946年),其间翻译、创作了大量作品,《雅舍小品》就是在这里写就的。

雅舍虽以“雅”为名,实乃是一栋典型的“陋室”,缺点多多。大致有:

1、结构简陋,2、风雨难避,3、地点荒凉,4、行走不便,5、门窗不严(隔墙传声),6、鼠子瞰灯(老鼠肆虐),7、蚊子猖獗(聚蚊成雷)。关于其结构简陋,梁实秋刚刚说它“瘦骨嶙峋”、“单薄得可怜”,便一转:“但是……没有人能说不像是房子。”“像”一座房子,就是说它实际上并不是一座“房子”(连起码的砖墙也没有)。这话说得俏皮,表现了梁实秋从容的文风,也包含了梁实秋对人生各种穷愁况味的感慨。接着写它的“不避风雨”,用了骈偶句式。闻一多的《死水》以美写丑,用的是“反讽”手法,表达的是忧愤的情绪;梁实秋用整饬、雅致的骈句写房屋的破旧、残损,是承认它的“丑”,但肯定它的“个性”,表现了梁先生超脱、豁达的性格。明明是“地点荒凉”,却冠以“若说”,“荒凉”只是别人所说,他未必这么认为;明明屋内地板是个斜坡,连来客也“无不惊叹”,却说“亦不觉有大不便”。写门窗不严,杂音扰人;鼠子瞰灯,破坏严重,都不厌其烦地用排比来铺叙,极言环境之不宁,而最后的结论却是“没有法子”,表现了一种自嘲和无奈。写蚊子骚侵,用了两处夸张,强调蚊子的厉害,结果却是“我仍安之”。梁实秋“以不变而应万变”,对环境的恶劣始终安之若素,不是别有旨趣的人是无法想象的。

“雅舍”虽然有那么多缺点,但也并非一无好处。从文中看,至少有两大优点:一是地势较高,得月较先,便于欣赏自然美景;二是陈设简朴,易于安排,最能彰显主人个性。物质形态未能尽如人意,梁实秋就从自然界去找快乐,觅情趣。正如李白诗里所说:“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苏轼赋里也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为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种面对困境的释然、达观的态度,比起一碰到逆境就沮丧、颓废,总是要积极得多。余秋雨写过一篇《为自己减刑》(收入《霜冷长河》)的短文,说有一个友人因事入狱,刑满释放,带出了一部60万字的译稿。梁实秋由此发出感慨:正是这位朋友正确的生活态度,实际上为自己大大地减了刑。相反,现实生活中,任何一点小小的拂意,都会成为一个人“心造的监狱”。论梁实秋当时所处的物质环境,与一座“牢狱”没有多大差别,且一住七年,而梁实秋豁达的心胸,实际上也就是为自己“减了刑”。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梁实秋除完成中小学战时教材编写任务外,还创作了《雅舍》等十几篇小品文,翻译了莎士比亚《亨利四世》等多部外国作品。梁实秋的这种对待逆境的从容、平和的心态,在后来物欲横流、浮躁之风盛行的形势下,有可借鉴之处。“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此处排比,看似多余的废话,实则表达了梁实秋对社会各色人等自我炫耀之陋习的讥讽,亦有对自我个性的张扬,他有他的生活方式,他的人生趣味,对他人概不艳羡,亦不模仿。

文章结束语引用刘克庄《玉楼春》中的名句“客里似家家似寄”,是有很深感慨的。“客里”一作“客舍”,“寄”即临时借住。此句是说住在外边的时候多,住在家里的时候反而少。这是国家动荡年代的特征。刘克庄是南宋爱国词人,梁实秋引刘词表达了抗战时期流落重庆时的某种感慨。梁实秋对眼前的现实不会视而不见,只是他的感慨不像其他文人那样直露、激昂,而是表现得委婉、细腻。他在描写“雅舍”“得月较先”这番赏心悦目的情景时,插叙一段遇有暴雨辄满室狼籍的镜头;在谈感受时又写下了这样的句子: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梁实秋深深的感叹,蕴含于字里行间。

有人说梁实秋将茅舍命名为“雅舍”,是自命清高。这不符合事实。“是大才子自风流。”梁实秋在雅舍居住时表现的高雅的志趣、所从事的学术和文学上的清雅的事业,以及出入于“雅舍”的一批风流儒雅的文人、学者,便使“雅舍”在物质形态上的简陋、破旧、荒凉、坎坷等等,退居次要地位,以至于不在话下了。这种处变不惊、温文尔雅的名士风度,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现代,不无借鉴价值。

该文语言上的特色十分鲜明,非常值得赏析、发挥。概括起来,有四大特点:

(一)骈散相间。梁实秋喜用排偶,对偶、排比句式,几乎每段都有,或铺叙,或描写,异彩纷呈。这些排偶句显示了很强的文学功力,语言老到,文采斐然。梁实秋又善于将整句与散句配合使用,奇偶互见,骈散相宜,行文活泼,舒卷自如,恰如行云流水,姿态横生。

(二)雅俗共存。梁文的主流词汇是典雅的书面词藻,梁先生深厚的古文修养,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而从全篇来看,精致、雅驯的书面语又与浅近、活泼的口语相辅相成。如第三段写各种声音破壁而来,用了两组词语,一组典雅,一组浅俗,却颠倒不得。文人吟咏诗章是风雅的事,梁实秋连用几个措辞考究的四字格;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登大雅之堂”的声音,则用口语罗列,使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状。文中许多句子书卷气甚浓,近乎文言;有的句子则又是十足大白话。

(三)引用自如。中外资料,信手拈来,内容贴近,形式多样。如引“聚蚊成雷”,就是一种成语的活用,有人称之为成语的“返祖”。“聚蚊成雷”通用义相当于“人言可畏”,而文中用的是字面义。“相鼠有牙”亦可作如是观。此句出自《诗经·鄘风》,原句为“相鼠有牙(一作齿),人而无止(通耻)”,表达的是对丧尽廉耻之人的诅咒,这里也用字面义。引李渔的《闲情偶寄》,只引其题,不征其句,有意雪藏,留有余地;引李白的文、刘克庄的词,则引其句,不述其题,非止惜墨如金,也是对读者的充分信任。两处引述外国人的言论,只引大意,未见原文。总之,引用灵活,材料丰赡,不但帮助了文章的表情达意,而且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含量,显示了学者型作家的饱学多识。

(四)幽默丛生。幽默诙谐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手段或修辞方式,而是渗透于全篇的语言特色。比如写雅舍单薄简陋,不避风雨,本来是生活中并不“雅观”的困境,却用上一组雅正的骈句来描绘,出人意表。雅舍的名字上“典雅”,文中又“水池、粪坑”一应俱全,“酣声、喷嚏”罗列无遗。这类充满人间烟火味的的近乎粗俗的事物,又用上一个十分雅致的文句来收束——“荡漾而来,破我沉寂”。又如引用外国人对国人“懒惰”的讥评后,梁实秋正儿八经地起而争辩,最后还加上一句:“洋鬼子住到‘雅舍’来,不也是‘没有法子’?”近乎反唇相稽,更像日常生活中的争辩:不然你来试试?“蚊风之盛”有谐音的效果,“最忌排偶”庄词谐用,都有新颖幽默的雅趣。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雅舍》一文在内容与形式上取得了和谐的统一,集中体现了一个“雅”字,即在思想感情上的高雅的志趣和恢弘的雅量,在语言风格上的典雅的文气和蕴藉的辞采,是“文质彬彬”的典范。

文学题材

从文学题材上来说,表面上梁实秋主张题材无限制论。他说:“文学的国土是最广泛的,在根本和在理论上没有国界,更没有阶级的限制。”题材是不应该加以限制了,但如何处理题材,却并不是任意的,而应该是有选择的,用梁实秋的话来说,就是“批评家并不限制作品的题材,他要追问的是作家的态度和作品的质地。”这里,梁实秋所说的虽然是批评家,其实也代表了梁实秋心目中作家处理题材的态度,因为梁实秋心目中,批评和创作是大体一致的,对不符合人性的题材,作家应该通过艺术加工,使之符合人性,比如说,对通奸这样一件事,不是说不能写,但作家在写作过程中,应该以艺术的方法指出,这样的事情是悖乎人性的,不合伦理的,这才是正确的处理题材的方法。可另一方面,梁实秋又说,“艺术的题材和艺术的方法又绝非可以离开,只有高贵的题材才值得用高贵的方法。”高贵的方法只有高贵的题材才配用,那么,要想创造出高贵的作品,自然更要用高贵的题材了。题材虽不可限制,但题材的价值是有高低之分的,这才是梁实秋心目中真正的题材观。在《现代文学论》《论诗的大小长短》《诗与伟大的诗》等文中,梁实秋一再强调,伟大的艺术作品当有一定长度,这其实是他心目中这一观点的折射。梁实秋看到了梁实秋在处理题材上应起的积极作用,却又人为的将作品的题材划分为上中下几等,这是由他的贵族主义思想决定了的,可以说,梁实秋骨子里的贵族主义精神注定了梁实秋的文艺思想走不出这样一个怪圈。[7]

文艺思想

梁实秋的人性论批评从人性善恶二元构成、善对恶的适度节制、天才才能洞察绝对真理三方面接受了白璧德的影响,但梁实秋拓展了绝对真理的范畴,强调普遍人性,更偏重实践理性。

在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时,曾选修美国新古典主义大师白璧德的《十六世纪以后之文艺批评》课程,在文艺思想上深受白璧德的影响,从以前的浪漫倾向和唯美倾向转到传统的、古典的倾向,究其原因是由于白璧德的思想为梁实秋反思了中国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运动提供了理论资源,也由于白璧德的人文主义与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有相似之处,而梁实秋思想中的传统观念比较浓厚,这为梁实秋认同白璧德的人文主义提供了坚实基础。

梁实秋最基本的观点就是文学要表现普遍的、永恒的人性。人性论是他思想的核心。他在《文学的纪律》一书中说到:“伟大的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从人心深处流出来的情思才是好的文学,文学难得的是忠实,——忠于人性;至于与当时的时代潮流发生怎样的关系,是受时代的影响,还是影响到时代,是与革命理论相合,还是为传统思想所拘束,满不相干,对于文学的价值没有关系。因为人性是测量文学的唯一标准。”在这里梁实秋说明了文学价值之所在。他认为,文学的价值不在于文学是否表现了时代精神、革命理论、传统思想而在于它是否表现普遍的固定的人性。正是他的这种文学价值观确定了他的文学目的就是表现普遍固定之人性。正如他在《文学的纪律》一文中说:“文学的目的是在借宇宙自然人生之种种的现象来表示出普遍固定之人性。”

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是超验存在显露自身的一种独特方式,艺术与存在的真理原本同一。这些对现当代世界影响深远的哲学家关于文艺的思想的一个共同点在于:文艺要显现普遍性,要显现无限和超越存在的真理,梁实秋所说的文学要表现普遍的人性和他们的理论尽管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别,但其基本思路与他们是相通的,这就是梁实秋的人性论文学观的现代意义所在。

第二篇:梁实秋《雅舍小品》读后感

梁实秋《雅舍小品》读后感

“不过若把异国情调生吞活剥的搬到自己家里来,身体力行,则新奇往往变成桎梏,有趣往往变成为肉麻。基于这种道理,很有些人至今喝茶并不加白糖与牛奶。” 现今的国人往往忘本。经常可以看见情侣在情人节外出散步而不见其在七夕相聚;经常可以看见年轻少辈在父亲、母亲节感恩父母,而不见其在重阳节孝敬老人;经常可以看见在圣诞节闹的红红火火,而在元宵仅吃一碗汤圆了事。若说国人忘本,其实不甚准确,离吾生之年代愈近或愈后,其忘本程度愈深,可悲!今已忘本至此,何况将来?吾恐将来之子,对其云三国、商周者,皆只知为电视上的事,而不知为我国之历史!喜洋媚外之词,我不喜欢用,皆或因求异之心,从众之心而受此洋罪。但其不自思、不自省而全盘洋化,吾甚怒之。传统文化乃一民族之本,更为一民族之魂,历史造就了传统,而今人却要抛却传统。取洋而舍本,让洋文化取代心中的传统,````洋节若做娱乐尚可过过,但因洋节而弃本则乃大忌!“人类是惟一的一种动物,大规模的互相残杀并不把对方的肉吃下去,只是抛在战场上白白喂兀鹰,不知那时所为何来。防止虐-待动物,而不防止人类的互相厮杀,不晓得为什么要这样厚于彼而薄于此1 人真乃有趣的生物。知其天天口口声声称自己为一世霸主,不苟与猪狗猫狸等动物为同类,殊不知自己也乃动物中之一员;知其日日口口声声称自己为最聪慧之生物,殊不知自己拼死拼活勾心斗角,到头来黄土作古,成天卧于圈中,哼哼唧唧饱食终日,等死之豕无任何区别;知其年年月月为争一时虚名一瞬之利益而生死残杀,殊不知到头来双手空空还不如沙场鹰鸦吃食腐肉目的来的明确。人,乃世上最卑劣之生物也!吾明知埋头于书中苦读,考死板之甚的试题,学无以为用之学识,乃浪费时光而无用之功,却为一张白纸上三位或两位的红笔数字而乐此不疲。平日,见同学扣分挖秒埋头苦读,不免觉得有些悲凉,一为吾不如其之勤奋,意识之坚实而自叹。二为其如梁公所举愚蠢之人般,到头来审视自己,还不是仅有一副空皮囊,而内在呢?无识,一生仅学得做数理化之难题试卷。无德,开口脏言不堪入耳,处之,作风行事令人作呕。无品,除读书之外还会何事?行事不为他人想,处世不凭良心虑,吾只得大窘以对之。而以利度人,众人从小即会,用时称祖,不用时弃之!吾一同窗,视分数如命,与认真好学之士为伴,若有异性同学询之,则耐心耐性解其惑;吾尝问之,则劈头盖脸谓汝之愚甚,故未敢恭维之。若人不修身,自省,虑在世之道,则不如禽兽也!而如梁公云,厚此薄彼只不过为人之可笑处罢了。冷眼观世,一片颓废。

“看报也常常误事,我一年之内有过因为看报,而烧黑了三个煮菜锅的记录.这是我对于报纸的功能之最高的称颂.报纸能令人忘记锅里煮着的东西!” 报纸在梁公笔下成了他日不释手之物,其魅力是无穷大的,更何况于书呢? 年幼时真可谓”少时不知愁滋味”,日日没心没肺的玩,将多余的时间全浪费在了电视上,至今想来懊悔不已。如今,我嗜书如命,一闲下来脑海中就充满了书,但又叹时间太少,完成不了一日攻克大半本的壮举.只能在闲暇之余,以蚕食之速缓慢咀嚼。又奈何需写文之多,需背记课文之多,只得仰天长叹,悔不当初也!论起看书,其真为一种享受.古今中外之文人墨客将他们的情感、思想与幻想化为这白纸黑字,任由我品味,想想可将莎翁李杜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孔孟老庄悄立身旁,晏氏父子随时商榷推敲,好不快意!而书对人之精神尤为重要。若写文是对自己的一种修神,那么书则是开窍之宝。一书一世界,胸汇百川,经各种文人熏陶,语谈举止必有涵养,下笔属文定不会见杂无味,空洞虚无。今日见一人立于吾旁看球,口中骂着别人如何如何无良,殊不知自己亦吐不出象牙来。吾叹,此必是阅书甚少之人也!放眼望去,世间同为文者知己少之又少,悲叹同学之不振乎,只晓得天天与数理化为伍,奋笔拼搏,而百中不见一人胸有涵养,能书论文。吾无奈,只得为世间之凤毛麟角耶!

第三篇:梁实秋雅舍谈吃读后感

梁实秋雅舍谈吃读后感

张铃佳

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里,有多少人拜倒在‘美食’的裙下。文人墨客更是甘之如饴。

《雅舍谈吃》一书中收录的大多是,梁先生在老北京各家吃过的招牌菜以及小吃,文风自然亲切,仿佛都是信手拈来,毫无矫揉造作,不似散文倒有点像是杂文了。他虽不是像美食家对于美食如数家珍,但他多的是一份文人对于生活的感悟。

他写的大多数也都是老北京的家常菜,例如:窝头、火腿、咖喱鸡、醋溜鱼、鱼丸,也写饮酒、喝茶、康乃馨牛奶,亲切的就像是老一辈在对你唠嗑。看着目录就像看着一份份丰富大餐,就忍不住食指大动。

读着“芙蓉鸡片”你就会被饭馆跑堂的剥蒜、剥葱、剥虾仁的麻溜劲给吸引住,读到说山东腔的堂倌说:“二爷!甭起虾夷儿了,虾夷儿不信香”,堂倌与食客的画面感给吸引住。然后开始挽起袖角也想试试放了掐菜、黄瓜丝、萝卜缨、芹菜末四色面码的绝味杂酱面。一口下去,是不是也会吃得满面红光,酣畅淋漓?

梁实秋先生说:“虽然饮食是人之大欲,天下之口有同嗜,但烹调而能达到艺术境界,则必须有充裕的经济状况。在饥不择食的情况下,谈不到什么食谱。只有在贫富悬殊而社会安定、生活闲适的状态之下,烹饪术才能有特殊发展。”因此朱赢椿与梁先生不同之处在于,《肥肉》一书中更多的讲述一代人,在那个满是饥饿的时代里,吃都实属不易,更不要说是肉。而透过一块现代人大多舍弃的油腻的食物,穿越历史,当或悲或喜的记忆纷至沓来,该是何等矛盾的情感?听如今文坛上的才子们讲起那段与饥饿的共同记忆,不禁会有所触动。两本书虽然同是讲吃食,但是《肥肉》多了份历史版的沉痛,《雅舍谈吃》更多的是对日常美食的惦念。有些过处尽管不精细,难得的是一位老人对故土的浓浓情意。

远去的吆喝、飘香的美味、挥之不去的袖口淡淡的清香。早已经幻化成风,悄然入梦。书中写道:“烹饪的技巧可以传授,但真正独得之秘也不是尽人而能的。当厨子从学徒做起,从剥葱剥蒜起以至于掌勺,在厨房里耳濡目染若千年,照理也应该精于此道,然而神而通之蔚为大家者究不可多得。盖饮食虽为小道,也要有赖于才。名厨难得,犹之乎戏剧的名角,一旦凋谢,其作品便成《广陵散》矣。”

精湛的绝活凸显的事老北京的生活轶事。老一辈人对于生活真实的态度,仿佛瞥见一位白胡子老爷爷立于身侧,念道:“世上之事,唯有美味与理想不可抛。”

老北京里的某些地点、风俗,虽然已经随时代的变迁黯然不见了,但是再走过那些旧时的寻常巷陌,熟悉的记忆又会在怵然间奔涌而来,将你淹没。梁先生更是一位性情中人,对于喜欢的吃的更是写道:“每个混沌都包得非常俏式,薄薄的皮子挺拔舒翘,像是天主教修女的白布帽子。”又对于不喜的日本生鱼片又嫌它软趴趴的,黏糊糊的,不是滋味,却对西湖楼外楼的“鱼生”赞不绝口。这样一个真性情的老先生让我们怀恋,怀恋他对喜爱的事物“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被有时欣喜,有时爱唠叨,有时情到深处又感伤的文字倾倒。

个中缘由,我觉得用张爱玲的话,再合适不过。她说:“做成的蛋糕远不及制造中的蛋糕,蛋糕的精华全在烘焙时期的焦香。不停地追忆,不停地烘焙,带着记忆和乡愁的香,是吃的精华。”

北京的前尘往事,混在食物的馨香中犹有风味。他也曾自嘲一生未能忘情于诗酒,文字飘逸洒脱莫不是诗性使然?

张爱玲怀恋的炉膛里冒起的青烟;朱赢椿所记录的是饥饿时代里一群人的故事;而梁秋实写的不过是对于故土的深深眷恋。而《雅舍》文字的动人之处,正是对似水年华的追溯。懂得生活的人才懂食之味。

第四篇:梁实秋《雅舍小品》书评

坦荡直率的真性情

——《雅舍小品》书评

传统大家庭成长起来的老先生从小寒窗苦读,诗书继世,难免有点文人的清高,讲究的是“春韭秋菘”的精神追求。他从小就看不上过年给小孩子们吃的沾了灰的桃脯蜜饯;别人“姑娘爱花,小子要炮”,他不,他最难忘的娱乐是在风和日丽的时候放风筝。老先生对环境的脏乱差格外介意,曾数次讥讽国人种种不卫生的恶习,对乱丢垃圾和随地遗矢深恶痛绝,但最看不上的,当然还是“社会上各阶层的垃圾”,比如写匿名信的,白胖的社会寄生虫们,“误入仕途”者媚上欺下的“帘子脸”,旁若无人者的大声聒噪,街头雇人力车锱铢必较的残忍心态。但有些时候这份清高则显得过于刻薄,比如《画展》一篇,简直可说是极尽挖苦揶揄之能事了,说画展全作商业考量,其成功“在画法上是之谓画蠢”,实在有失公道。笑“树小墙新画不古”的暴发户形容粗鄙,说人家“脖梗子上明显的露出三道厚厚的肥肉折叠起来的沟痕”,又引孔尚任《桃花扇》里的曲子说“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还真不厚道。至于《虐待动物》一篇,末尾非要把防止虐待动物和防止人类的相互残杀对立起来,叹“厚此薄彼”的不公,则根本逻辑不通,有强词夺理之嫌。

老先生是个极有幽默感的人,爱开玩笑,有几个词用得极传神。比如他形容人耸肩缩脖花枝乱颤的笑是“鹭鸶笑”,“鹭鸶”二字让那一副眯缝着眼抖动的窃窃之态呼之欲出。说包盒子菜的红豆纸表面粗糙,凹凸不平,用的是“疙瘩噜簌”,读起来生动鲜活。见了不讲礼貌也不听话的朋友之子,他则笑讽那是“耍猴子的敲一声锣教猴子翻筋斗而猴子不肯动”,大获精神胜利。有一回有人给老先生送礼,是外包装干净俊俏的金华火腿,但里面竟已生蛆虫。老先生本想将火腿原封退回,又怕伤了送礼者的自尊,老小孩一样竟想出了“人头挂高杆”的恶作剧解气,趁黄昏时分蹑手蹑脚偷偷把这败絮其中的火腿挂在大门外的电线杆上,然后躲在门缝里窥伺,果然看见有行人不明就里,四顾无人,欣欣然挟带而去的。

老先生也必然是个火气旺盛的胆汁质之人,为文为人的座右铭是杨继盛的对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此书尤其适合夏天阅读,清凉犀利,睡前读一篇最是消暑解乏。比如在《谦让》一篇中老先生总结的世人之所谓谦让之道,是“可以无需让的时候,则无妨谦让一番,于人无利,于己无损;在该让的时候,则不谦让,以免损己;在应让不让的时候,则必定谦让,于己有利,于人无损”;比如在《狗》中的“顿悟”——“别人的狼狈永远是一件可笑的事”;又比如在《牙签》一篇,他讥讽“已经剔牙竣事而仍然叼着一根牙签昂然迈步于大庭广众之间者,我们只能佩服他的天真”,处处让人拍案叫绝。老先生若生在当今的网络时代,肯定是论坛上叱诧风云的钢牙大将,如《不亦快哉》一篇,句句荷枪实弹,火药味实足。也难怪他会因一个有关翻译的学术问题及“文学的阶级性”与另外一位锱铢必争的鲁迅先生兴起一场世纪之战,搞到灰头土脸,内战结束后只好黯然去家离乡,一心向学,埋首书斋课堂,从此淡薄仕途。

最后一点,老先生的文字尽管嬉笑怒骂,有些难免油滑,但更多的其实文中有情。在《制服》中,他写一个叛逆的学生军训据穿制服,几乎要被校方除名,找到他征询意见,最后的结语是“好倔强的一个孩子”,谆谆之心溢于言表。他写猫、写鸟,写滑杆夫,写西雅图与台北两地的对比,写北平旧事,写“一年四季的馋,周而复始的吃”,都情深款款。但最感动的我的倒是他在《吃相》一篇中写两次目睹劳动人民痛快淋漓的吃。一个是北京小吃馆里的车夫,“辫子盘在额上,衣襟掀起塞在褡布底下,大摇大摆,手里托着菜叶裹着的生猪肉一块,提着一根马兰系着的一撮韭黄”,让掌柜做肉丝炒韭黄和炖肉,分成两份,卷进一斤有余的两张家常烙饼中,卷得“比拳头要粗”,然后“两手扶着矗立在盘子上,张开血盆巨口,左一口,右一口,中间一口”,“直吃得他青筋暴露满脸大汗,挺起腰身连打两个大饱嗝。”另外一个是在青岛见石匠们在工地上歇工吃午饭,“有人送饭,打开笼屉热气腾腾,里面是半尺来长的发面蒸饺,工人蜂拥而上,每人拍拍手掌便抓起饺子来咬,饺子里面露出绿韭菜馅。又有人挑来一桶开水,上面漂着一个瓢,一个个红光满面围着桶舀水吃。这时候又有挑着大葱的小贩赶来兜售那像甘蔗一般粗细的大葱,登时又人手一截,像是饭后进水果一般。”老先生说“他们都是自食其力的人,心里坦荡荡的,饥来吃饭,取其充腹,管什么吃相!”

我有时候在想,梁先生的极品蛋炒饭在什么时候才是适合时宜的呢?抗战时期,流行辣椒、猛药,最好还是投枪、匕首;现在是和平时期,流行豪华的燕窝、鱼翅,还有满街的速食快餐;会细细品尝极品蛋炒饭的人,实在是不多啊。但转念一想,我从梁先生的蛋炒饭里品味到的,绝不止是文辞的美妙、信手拈来的学识与幽默,更是一颗广博而平和的心。这颗心在告诉我,不管在什么样的年代,不管你的目标有多高多远,别烦躁,你的心,要平和。

学军中学 高一(2)班

第五篇:科学网—吃遍古今中外:梁实秋的《雅舍谈吃》

科学网—吃遍古今中外:梁实秋的《雅舍谈吃》

本来想起名为“吃货梁实秋”的,但是,自己对“吃货”一词还是多少有点抵触!即便读了梁老先生的这本《雅舍谈吃》之后,有所改观,但隐约觉得用我们现在很多“吃货”的名头去套梁老先生,真是对他老人家的一种亵渎。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可是在吃完了、拉干净了之后,就一无所余了,那绝对不是梁实秋。或者,换个说法,只知道满足于口腹之欲的,绝不是真正的“吃货”。我开口闭口都是“梁老先生”,实际,很多文章,可能根本就是他老人家年青时候的大作。只不过,老先生是“仁者寿”,生于1903,卒于1987,完全横跨了我们这多苦多难的祖**亲的这“近现代”,有点贯通古今的意思。老先生,又是典型的学贯中西,是庚款留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又先后移居美国、台湾。俗话说,脚大走四方,嘴大吃四方。这老先生可真算是吃遍了古今中外。当然,他的脚大吗?不得而知。嘴大吗?应该也不是。那大的是什么呢?套用雨果的说法“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梁实秋,他的文章,都是以一种“回味”的笔触,在描写他胸怀里的汤汤菜菜,饮食男女。所以,我还是喜欢称他为梁老先生。我们也就不妨以古今中外为线索,看看老先生念念不忘的都是些啥!用正规一点的说法,他老人家是自小生长在老北京的一个殷实的家庭。在他的文章里,他小时候的所有下馆子的记忆,几乎都是他的父亲带他去的,他尊称为“先君”。他多次提及自己的第一次醉酒,就是在一个名叫“致美斋”的名号里,父亲不许他再喝酒,是花雕吧,他就站在了凳子上舀起一大勺汤,泼在了父亲的长衫上。当时,他6岁。他的母亲,是杭州人。他曾在“鱼丸”一篇中,对母亲的手艺有过详细的描述。他们是一个大家庭,他有哥哥姐姐,也有弟弟。他写到过,他的二姐曾经创下过一顿吃下120个青蛤的记录。他也和我们所有的人小时候一样,对某个小玩意念念不忘。他写到,一次,大家偎在母亲旁边闲谈,小弟弟突然没头没脑的问:“妈,小炸丸子要多少钱一碟?”他说,母亲觉得心酸,立即叫人买了一碟回来。他们每人分得了十多个。在他的记忆里,他把买回来的炒栗子藏在被窝里保温,他也曾和他哥哥在学校门口的早餐点徘徊,最终决定饿上一天,省钱也要一尝更贵一些的糯米藕。他的母亲,和我们所有人的母亲一样,叫他们不要在碗里剩饭,说剩饭就会娶个麻子脸的媳妇。他的祖母在家里享受“最高规格的饮食供养”,她的早点,常是莲子羹。用专用的小巧的莲子碗,小银羮匙,有专人伺候。可是,这个家庭,始终也没有忘记自己是如何一路打拼过来的。在他家后院,有个大铁锅,每年的春天,总会有一天,全家的晚餐就仅吃是这个大铁锅里蒸出来的窝头、棺材板(大萝卜)、白开水。这种忆苦思甜,梁老先生说,他是在多年后吃美国感恩节的火鸡,才算是有了一些真正的感触。一个家庭的饮食,就是一部“家春秋”。而一个城市的饮食,更是这个城市的所有记忆!套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太多的“北平”记忆,对梁老先生来说,简直就是一部“舌尖上的老北京”,是一种“北京味道”!当时,一打开这本书,第一篇就是“烧鸭”,说的就是现在仍然闻名的“北京烤鸭”,也就是“全聚德”烤鸭。在这里可真是长了一点知识,各位也可留着给人卖弄了。我们一直说“填鸭”、“填鸭式教育”。原来“填鸭”的来历,就出于北京烤鸭。北京本无什么鸭子,都是从通州运来的,为了促肥,通州的师傅会把鸭子夹在两腿中间,把搓得像火腿肠一样的饲料蘸上水硬性塞入鸭嘴,捋入胃中,以不撑破肚皮为度。再将其关小黑屋,使其长肥。因为肥了才嫩。他说,一来鸭子品种好,而来师傅手艺高,所以填鸭是北平所独有。有人想效仿,填死了不少。估计现在不填了吧。可能改用打激素了。实际,在这本书里,有不少的有关饮食的小知识。培根好像说过:读书,不就是为了便于卖弄嘛!呵呵,我自己意会的,他的原话大意是:读书可以博彩,而博彩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实际,我们也都知道,上了饭局,两杯三盏下肚,还能干啥呢,就是海天海地的吹牛了。吹牛,不在于你的嗓门大,而在于你肚子里有没有货。人生嘛,不外乎饮食男女,除了隐私八卦,还能再聊些什么呢?吃着饮食,聊着男女,也是人之常情。可是,凡事都有个度。过多的情色之谈,人家会觉得你俗气。还不如来点饮食之谈,即卖弄了自己,也健康了他人,何乐而不为呢?说归说,在很多饭局上,多数人还是喜欢避雅就俗,我们也无可奈何。很多人,估计和我一样,也就只能是点着头,瞧着手机,盼着那些肥头大耳早点散席了事。很多关于饮食的故事、渊源,乃至笑话、传说,在梁老先生的文章中真是俯拾皆是。比如:菠菜,原来就是源于什么尼波罗国(今尼泊尔),因富含铁,可以“当大力神丸”来用。萨其马,原来是满文,也就是满族点心的意思。核桃,又叫胡桃,胡人的玩意。就连苹果,从老先生的笔触来看,在他小时候,这玩意也还都是稀缺品,都是在祭祀供神之后,才能得以享用。当然,其他诸如印度咖喱、西湖五柳鱼(现在的西湖醋鱼)的渊源,乃至豆腐是否是修道成仙的淮南王刘安所发明,金华火腿是否是抗金名将宗泽所发明,等等的人文典故,都在他不同的篇章中有所涉及。还是回头说老北京的“味道”吧!在梁老先生的笔下,有太多的老字号的大名,可惜咱也不是北京人,连记也记不住。可是看看热闹还是挺不错的。前面说了,老先生是被他的先君带着,从小就熟知北平的各种字号了。这些字号,可真是各有特色。例如,他常提到的“东兴楼”,说是属于烟台一派,这店内会特制佳酿,专门“留待嘉宾”;也会偶尔把达官贵人的上好菜肴“偷偷匀出一小盘”,请熟客尝尝。梁氏父子,也就因此才算是尝到了“熊掌”的滋味。而对伙计的管理上,也有独到的一手,假如客人稍有微词,伙计就要当着客人的面,背着铺盖卷走人了。当然,“不过这是表演性质,等一下他会从后门又转回来的。”在他的笔下,这些字号的山东人挺有意思,他们不会喊你“大爷”,只会吆喝“二爷、三爷”里面请。因为,只有武大郎才是大爷。“二爷!崩起虾夷儿了,虾夷儿不信香。”(不用吃虾仁了,虾仁不新鲜)。还有个“厚德福”,是河南馆子,说是“时值袁世凯当国,河南人弹冠相庆之下,厚德福的声誉因之鹊起。”还有个广东馆子,“谭家菜”,说是有个姓谭的有头有脸的人物的家菜了,就设在他家书房,每天就开两桌,要十天前预定,说:“最奇怪的是每桌要为主人谭君留出次座,表示他不仅是生意人而已,他也要和座上的名流贵宾应酬一番。”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悉数都是为了鼻子下面的那一横活着。可是饮食口味,却着实是大相径庭。一般来说,要想调和南北饮食差异,真是着实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好在梁老先生长于京畿,骨子里却也留着南方人的基因,他是余杭人,他母亲又是杭州人。可能,这也就是他能南北通吃的原因吧!他写道:“提起潍县大葱,又有一事难忘。我的同学张心一是一位奇人,他的夫人是江苏人,家中禁食葱蒜,而心一是甘肃人,极嗜葱蒜。他有一次过青岛,我邀他家中便饭,他要求大葱一盘,别无所欲。我如他所请,特备大葱一盘,家常饼数张。心一以葱卷饼,顷刻而罄,对于其他菜肴竟未下箸,直吃得他满头大汗。他说这是他数年来第一次如意的饱餐!”当年我在我老婆面前第一次吃生吃大葱,竟然也被她斥为“野兽啊!”而我,至今也没有敢尝试过她的生吃番薯。至今,她若见到秀色可餐者,也还会忍不住咬上一半口,尽管偶一为之,但通常都是以拉肚子结束。前几天在成都,一位副校长同我们一起吃火锅,他给我倒蒜末,捂着嘴巴悄声说:我过会还要见一个区长,管他呢,嘴臭就嘴唇吧,就是喜欢吃!四川口音,抑扬顿挫。我倒一下也觉得这位仁兄挺可爱的,值得交往!梁老先生对南北风味,多有论及。就像羊肉和茄子,都论述的很到位。我初到浙江时,对于带皮吃羊肉也感觉很不习惯。而细长的茄子,着实也不如北方的大圆茄子来的“瓷实”。杭州人还喜欢将其叫做“jia zi”,还叫得一副惬意(xia yi)的样子。梁老先生后来写到过,他和韩菁清好不容易淘到了一罐泥螺,以及一条正宗金华火腿时,他们是多么的满意。那是他们在台湾安度晚年的时候!泥螺和火腿,都是典型的“南货”!在“面条”的文字里,梁老先生则详细描写了他家师傅做面条的过程。从整个过程描述来看,他家的师傅所做的就是现在典型的“兰州拉面”。但他只字未提“拉面”这一名称。据说,从目前的史料记载来看,兰州牛肉面始于清朝嘉庆年间,甘肃人马六七从国子监同窗怀庆府(今河南)陈维精处学得而传入兰州,可见梁府也有一位拉面高手,只不过是不是与国子监,或者兰州人、河南人有所关系,也就没必要考究了。梁老先生,对其写得活灵活现,还说自己喜欢站在门口看师傅“表演”,你越是夸赞,师傅越是得意,只拉得满头大汗!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一些吃得非常之爽快的场景,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在梁老先生的记忆里,他多次讲到两个场景。一个是他在青岛的时候,有次在寓所后的山坡散步,看到有人给工地上送饭,是韭菜馅的发面饺子,说那些大汉拿手抓过就吃,热气腾腾,风中飘来的韭菜味,香极了。而每个“饺子”有半尺长,每人两个就够了。随后,又从水桶里舀水大碗的喝。他甚至感叹:“真是像《水浒传》中人一般豪爽。”估计,那种饺子,就是我曾经在兰州吃过的“韭菜盒子”。而另一个场景,就是梁老先生记忆中,在北京的一个小吃馆,来了一个赶车的,辫子盘在头上,托着菜叶裹着的一块生猪肉,拎着一把韭黄,让掌柜的给他“烙一斤饼,再来一碗炖肉”。最后三下五除二,满头大汗的吃了个精光,挺起腰身连打两个大饱嗝。梁老先生说:上面这个场景,我久久不能忘怀,他们都是自食其力的人,心里坦荡荡的,饿来吃饭,取其充腹,管什么吃相!前两年,《舌尖上的中国》这套纪录片,拍得很成功,这套片子中,主角都是当地的一些普通老百姓,他们都是自食其力,他们吃着自己双手做出来的食物,他们很满足。梁老先生在“窝头”一文中也说,“贫乃士之常,何况劳苦大众?”他自己也回忆,他所吃过的“最低级”的饺子,是抗战期间,有一年除夕,他在陕西宝鸡,流落街头,到了一个路边草棚的所谓饺子馆,所吃的二十个韭菜馅的饺子。他说店主还抓了一把带皮的蒜瓣给他,外加一碗热汤,吃得他满头大汗,十分满足。丈夫断炊寻常事!只要是自食其力,都是香的!只要是自己吃着香,何必龙肝凤髓方得快意!当然,梁老先生也不乏偶遇。他说自己有早起的习惯,某日居于沈阳某友人家中,起床后见厨房师傅胃疼发作,遂以所带苏打片见赠。大师傅作为回报,竟将主人所藏的一罐鲍鱼给他煮了一大碗鲍鱼面吃。他自谓这是他一生都没有过的豪举,是他吃鲍鱼最为得意的一次。“主人起来,只闻到异香满室,后来廉得其情,也只好徒呼负负。”梁老先生毕竟乃文化中人,其座上嘉宾,一般也都非等闲之辈。在他的文章中,当然也时有透露了。他说,有次在河南馆“厚德福”,赵太侔先生掏出一个大洋,让伙计买来cheese,加入“铁锅蛋”中,发现气味果然喷香,不同凡响,从此悬为定律。而在“火腿”一篇,老先生则忆及吴梅先生与东南大学同仁聚餐:“先生微醉,击案高歌,盛会难忘,于今已有半个世纪有余”。我原来读书,对吴梅先生也略有所闻,据说是当时以自己能唱、能演而闻名的一位词曲大家。好一个“先生微醉,击案高歌。”想想都令人神往!当然,也有文人雅士和我们芸芸众生一样者,梁老先生说,有次在重庆吃饭,有个叫杨棉仲的先生,湘潭人,风流潇洒。一下筷子就说“这一定是湘莲!”莲子,以湖南的为好,人称湘莲。有人说“那倒也未必。”棉仲不悦,喊来伙计,问“这莲子哪里来的?”伙计答曰“是莲蓬里剥出来的。”众人大笑,棉仲再问“你又是哪里来的?”伙计答道“我是本地人呀!”在梁老先生的文章里,会不时露面的,还有大名鼎鼎的胡适之。并且,这种露面,还真有点像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笔墨很少。难道胡适之先生还真是人中龙凤,高深莫测?一次,梁老先生提到,北大外文系女生杨毓恂小姐毕业,请外文系教授吃扬州馆“玉华台”:“胡适之先生也在座,若不是胡先生即席考证,我还不知杨小姐就是东堂子胡同杨家的千金。老东家的小姐出面请客,一切伺候那还错得了?”爱考证的胡适之,到那里都是爱考证。梁老先生在“说酒”一篇中还回忆,自己在青岛的时候,会了七名酒徒,再加一位女史,正好八仙之数,乃自命为酒中八仙,并狂言:“酒压胶济一带,拳打南北二京”。说,一日,胡适之先生过青岛,在宴席上看到八仙过海的盛况大吃一惊,急忙取出他太太给他的一个金戒指,上面镌有“戒”字,戴在手上,表示免战。还说,过后不久,胡先生就写信给他说:“看你们喝酒的样子,就知道青岛不宜久居,还是到北京来吧!”梁老先生随即就到了北京。还有一次提及胡适之先生,说是他来台湾,有人在家里请他吃饭,使出了浑身解数做了十道菜,主人谦虚的说:“今天没预备什么,只是家常便饭。”胡先生没说什么,在座的齐如山先生说话了:“这样的家常便饭,怕不要吃穷了?”和胡先生一比,这个齐如山倒更像是个实实在在的饮食男女。梁老先生应该和他交情不错。提到过齐先生请他去家里喝奶酪,还发现原来他家的奶酪竟是批量生产,运往一家店铺代售的。还有一次提到,齐先生带了他,穿街过巷地找到了一家豆腐脑小店,二人大吃了一顿。吃喝拉撒,谁也不能免俗。文化人,当然也不能例外了。可是,吃的问题,还真是个问题。咱中华文化的基因里,是“君子远包厨”的一种处世哲学!一个人一谈吃,似乎就成了一个俗人了。(当然,现在又好像矫枉过正了!)孔老夫子就觉得:“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实际上,他本人倒是“食不撤姜”。还问学生要腊肉。据说在文革中曾被批为典型的小资情调!荀子说:“无廉耻而嗜乎饮食,则可谓恶少者矣。”恶少就恶少吧,可能我们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无论如何,饮食文化留下来的还真是不多。前段时间看李国文的《文人江湖》,他在对袁枚的评论中也感叹,就连梁山好汉喝的到底是咋样的一种酒,我们都不得而知了。他也感谢那阴鸷的胤禛,在其文字狱的高压下,袁枚同学就只能吃吃喝喝啦,最终才有了《随园食单》这部作品的问世。饮食文化,要往源头上去追,早一些的恐怕就是《饮膳正要》了。梁老先生对此有专门的一篇文章论述。《饮膳正要》,堪称我国第一部食疗专著。注意,是“食疗”专著。其实,主要还是侧重于疗,而不是侧重于食。作者是元朝的忽思慧,他实际是元朝的饮膳太医,是个蒙古人。他的书中,重点还是在讲“谷肉果菜的性味补益”而已。所以,梁老先生看得很郁闷。认为“其最大缺点为饮膳与医疗混为一谈。”觉得其中颇有附会可笑者,例如:“鸳鸯,味咸平,有小毒,主治瘘疮,若夫妇不合者,做羮私与食之,即相爱。”老先生反问:如果吃了鸳鸯肉,便可以晨夕交颈?食疗,固然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可是很多真的都是附会而已。老先生也提到,他对北京的茯苓饼没有啥感觉,觉得只是以“茯苓”之名为噱头而已。好在在下也对医药略有所通,茯苓,本来是种菌核,被古人认为是集树木之灵气而成,所以想当然的觉得肯定能令人延年益寿。而实际上,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已经质疑过了,这种菌核,类似于树木的“毒瘤”,你还怎么敢指望它来延年益寿呢。这种类比是经不起推敲的。梁老先生也反驳:“常饮牛乳,色如赤子”,那喝咖啡的,岂不要面如炭黑了?他觉得,这都是噱头。在他看来,“每天一个apple,远离doctor”,也只是美国推销商的一个噱头而已。文化中有好的东西,要传承。有不好的,肯定要扬弃。我们老古人留在饮食文化中的一些人文气息,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是我们应该知道的。梁老先生在“蟹”这一篇中引《晋书·毕卓传》:“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又在“笋”这一篇中引苏东坡的名句:“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这些句子,读读都觉得口舌生津!梁老先生也偶尔谈及了李渔的《闲情偶寄》,在我看来,他们两人的文字有诸多相似,写起来都是那么的肆意汪洋,所写的内容也都是生活中的一些闲适,当然交集之一也就是今天所谈的吃吃喝喝啦。等以后“吃得空了”,再把《随园食单》找出来,对他们进行一个系统地对比阅读。读其书,知其人。我对梁老先生还是非常钦佩的。可以看得出来,他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好像一个流传很广的对于他的评价,是冰心写的:“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花有色香味,人又才情趣,我的朋友,男人中只有梁实秋最像一朵花。”这朵花,这朵华丽的花,有时候却是很朴实很朴实,有时候却是带着刺,棱角分明。他对文化的观点,就如同他对饮食的观点一样。有点像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他不相信我们古人说的什么芦苇变虾,什么石首鱼变野鸭;他不相信那些附会,不相信那些噱头;他也不相信谁的文化就比谁的高上了一等。他回忆自己求学时在美国的“饭前祈祷”,他和他的室友闻一多,对美国房东老太太的苛刻深深不以为然,他对他们的半饥饿状态记忆犹新。他只是反思,我们的“饭前祈祷”,更应该念及我们的劳苦大众。他也毫不忌讳:“如今我每逢有美味的饮食可以享受的时候,首先令我怀念的是我的双亲。……。美食当前,辄兴风木之思,也许这些感受可以代替所谓饭前祈祷了吧?”他的母亲爱吃南货,像笋干、山核桃之类;他的父亲尤嗜冷饮,就像冰镇酸梅汤之属。他觉得自己没有能很好的满足他们。他也不刻意忌讳“吃在美国”,他对美国人的三明治、冰激凌仍然保持认同。只是也会感叹:“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动脑筋把信远斋的酸梅汤制为罐头行销各地,而一任‘可口可乐’到处猖狂。”他有时候也很愤青,他说:“不管吃多少(外国人的)大菜,头发不会变黄,眼珠儿不会变绿。”他肯定以一个中国人而自豪。他甚至在一封书信中透露,他很反感唱生日快乐歌!(见《雅舍随笔》)他写日本人:“他们切腹都干得出来,切一条活龙虾算得了什么。”咬牙切齿之余,他也很理性:“虽然他们的军人穷凶极恶,兽性十足;虽然他们的文官篡改史实,恬不知耻;他们在日常生活用品上所投下的艺术趣味之令人赞赏是无可争辩的。”他说:“该诅咒的我们诅咒,该赞赏的我们不能不赞赏。”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可能这就是一种平和,也正是我们该有的一种态度吧!当然,他也很谦虚,他在“吃在美国”一篇中提到:“我生平最怕谈中西文化,也怕听别人谈,……除非真正学贯中西,妄加比较必定失之谫陋。”像他这样的人,都说不敢妄谈,这倒也是堵上了不少人的嘴。堵上了乱说话的嘴,而不是我们大家那张“兼容并包”的吃饭的嘴!最后,补充一点,这本武汉出版社(2013年8月)新编排的《雅舍谈吃》,收罗应该是非常全面,也几乎涵盖了梁老先生从小到大、从南到北,乃至从古至今、从中到西的几乎所有饮食记忆。在阅读的过程中,你甚至不难想象那个穿着小马褂、革着西装领带、拄着拐杖的“梁老先生”,在向你一路娓娓道来他的生活、他的馋!本书的一个明显缺点则是没有对每篇文字的出处,尤其写作年月,给予哪怕一个最简单不过的标注。所以,只能任凭我们去想象了。想象他的稚气未脱,想象他的风华正茂,以及他的垂垂老矣!2015.11.14-15于玉泉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036-935716.html 自科学网刘清君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尺牍寸心:读梁实秋《雅舍随笔》

此文来

下载梁实秋《雅舍》原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梁实秋《雅舍》原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雅舍说课稿

    篇一:《雅舍》说课稿 扬州职业大学人文学院毕业设计 专业名称:语文教育 所在班级:10语文教育 《雅舍》说课稿 学 生 姓 名:孙菁 学 号:101306120 指 导 老 师:钱静完 成......

    雅舍(教案)

    《雅舍》教案 【教学目的】 1 、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闲适、散淡的心态与随遇而安、知足长乐的情怀。2 、欣赏本文典雅隽永而又活泼自然的语言。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1课《雅舍 》

    第一单元 第1课雅 舍 梁实秋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在逆境中保持良好积极、乐观的心态 2、欣赏本文生动、诙谐、简洁的语言 3、体会本......

    雅舍教案

    教学要求 1.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闲适、散淡的心态与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情怀。 2.欣赏本文典雅隽永而又活泼自然的语言。 3.了解与体会作者幽默风趣的文风。 教学重点:指......

    《雅舍》教案

    《雅舍》教案 教学目的: 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品味作品典雅、隽永、幽默风趣、活泼自然的语言。 3体会作者从苦难中寻找诗意、将辛酸化做幽默的豁达胸襟。......

    《雅舍小品》读后感

    《雅舍小品》读后感 今年暑假,我读了梁实秋的《雅舍小品》,虽说是读,其实就是听,因为我的眼睛散瞳了,看不清,但就是这样,我才有机会用耳朵听到了这么美的散文。 《雅舍小品》每一篇......

    《雅舍忆旧》读后感

    相思便是春常驻 ——读《雅舍忆旧》有感 目断长空迷津渡。泪眼倚楼,楼外青无数。往事如烟如柳絮,相思便是春常驻。 ——梁实秋 很喜欢梁实秋的这句话,读着觉着很有诗意,让我不禁......

    雅舍的读后感

    雅舍的读后感 雅舍的读后感1 梁实秋将多年来的读书札记、书信和诗歌收录在这本《雅舍随笔》,这本书题材丰富多样,文笔精妙既涉猎外国文学,又有古诗词,还有自己写的诗歌。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