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看清人性再出手美文摘抄
明英宗年间,北方最大的敌人就是蒙古。某年,一位名叫也先的蒙古贵族率领大批兵马来犯。高估了自己能耐的明英宗,竟然接受了一位更“天才”的臣子王振“御驾亲征”的提议。结果,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这个地方遭蒙古人袭击,不但全军覆没,而且皇帝还被蒙古人俘虏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这下子,北京群龙无首,皇太后准备了无数珠宝,想把儿子赎回来,可是也先拿了珠宝后,不但不放回皇帝,还想攻下北京,恢复他们的“大元江山”。
许多臣子都建议放弃北京,大家一起逃难,搬到南京去避避风头,跟也先讲和算了。
只有于谦独排众议,从各地调集兵马到北京来,日夜打造兵甲武器、储备粮食、保卫京师,严惩罪魁祸首王振,大快人心。
他拥立英宗的弟弟成王为景帝,让也先“挟皇帝为人质以侵略中国”的策略无法得逞。当也先挟持着英宗攻到城下时,于谦披着盔甲上阵、挥泪(也就是忍痛不管城下的前皇帝死活)迎战,终于击溃了也先的军队。
也先大败,只好又带着明英宗退回紫荆关。后来他知道,再挟持“前皇帝”一点用处也没有,于是只好放了狼狈的明英宗,让他逃回北京。
从这一段历史来看,文武双全的于谦是拯救明朝的大功臣。
可是,过了几年之后,于谦却被以“意图谋逆”的罪名处死,在京城百姓眼睁睁的见证下处斩了,留下明朝历史上最让人沉痛的一声叹息……
于谦如此效忠,却换来这样的下场,当然不公平;然而,他的死却也是早年埋下的“必然”。关键点何在?一目了然。英宗一定很恨他。被放回来的前皇帝,留在宫中和已经即位的弟弟明代宗斗法——继位的代宗一直想把英宗干掉,却下不了手。坐冷板凳的英宗也一直想要恢复王位,只是苦无机会。
后来,代宗生病时,英宗的机会来了。一群宦官把被幽禁在南宫的“前皇帝”英宗迎了回来,发动宫廷政变,英宗重拾王位。本来就不太英明的英宗一上台,当然要给这个只顾国家、不顾他性命的大忠臣于谦一个教训,立刻把谋反的罪名扣在他头上,于是,不管人民如何拥戴,于谦还是被斩首示众!
善于指挥千军万马的于谦,也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他有首诗叫作《石灰吟》,以石灰来自喻,写得铿锵有力:“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只可惜,这首诗真成了他悲剧的写照:千锤万凿之后,粉身碎骨。一直到他死后第八年,才有人帮他平反。
看“土木堡之变”的历史故事时,我总会叹息,于谦虽然“求仁得仁”,但他的噩运种子其实是自己一手埋下的。如果我是于谦,我应该会在英宗被放回国时,心狠手辣地建议新皇帝“杀了英宗”,因为国不可一日无君,也不可能有两个君,在两个皇帝的斗争下当官,就好像在养着两只老虎的兽栏里讨生活一样。
可惜,忠肝义胆的于谦,心眼里不会有我这么阴狠的想法。他没有错,错只错在不顾虑人性底部的幽深阴暗的运作,枉送掉一条命,落得天下一叹!
第二篇:不妨看清自己美文摘抄
年长的人总是忘不了给那些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忠告:在人生的路上,要多把自己看轻些。这忠告,包含着几缕沧桑,但更多的是对生活的一种超越。
诗人鲁藜说,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还是把自己当做泥土吧!孔繁森就曾这样告诫自己:“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
看轻自己是一种人生哲学。看轻自己才能“飞”起来。有这么一个寓言说得非常形象:人问天使:“为什么你能飞,而我们却飞不起来呢?”
天使笑而不答。
上帝笑了笑,对人说:“人啊,你对世界的贡献有多少?你的价值又是多少呢?”
人回答:“世界是我创造的,我是世界的主宰,世界为我而生,我为世间万物之灵。”
上帝又问天使:“天使,你呢?”
天使说:“我什么都不是,我也没有多少贡献。至于我的价值,还是留给别人去说吧。”
上帝说:“这就是答案,你明白了吗?”
人回答说:“我还有些不明白。”
上帝说:“天使之所以能飞,是因为他把自己看得很轻,轻得像鹅毛,于是就能飞起来;你不会飞,是因为你把自己凌驾于万物之上,背负的东西太多了,就失去了飞翔的本领。”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为主角,总把自己看得太重,而偏偏又把别人看得太轻。因此,总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以为自己博学多才,满腹经纶,一心想干大事,创大业;总以为别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惟独自己最行;总以为自己成绩最大,功劳最多,记功评奖、加薪晋级不在话下。否则,就不高兴,牢骚满腹,怪话连篇。自认怀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别人的优秀;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精彩。把自己看得太重的人,心理容易失去平衡,个性往往脆弱,实际表现为独断、骄横、傲慢,盛气凌人,与人格格不入,别人不仅不会接受,反而会给你设绊,嘲笑你,不配合你,使你变得孤立无援,停滞不前。
看轻自己是一种智慧。为人处事,盲目自信就会先把自己置于一种不利的位置。越是看轻自己,越易被人看重。你的谦卑,为大家所折服,他们乐意在你的旗帜下歌唱;你的柔弱,为大家所同情,他们愿意倾其所有,助你强盛。看轻自己,才能做到轻装上阵,没有任何负担地踏上漫漫征程,人生路途才能更坦直。
看轻自己是一种风度,一种境界,一种修养。其实,把自己看轻,这是光明磊落的心灵折射,是无私无畏的自然反映,是正直坦诚的自由流露。看轻自己的人总是很知足,对获得的成功珍惜有加。一个人富有了,仍然不忘看轻自己,他将不会自傲和奢侈;一个人身居高位,仍然看轻自己,便不会专横和贪婪。当人从困惑中走出来时,便会发现,看轻自己,其实是一种难得的境界:超凡脱俗,淡泊平和。
看轻自己是人生的一种高品位的精神享受。看轻自己是对人的真实本性和历史真正趋向的觉悟和把握,是对人性和历史的继承和超越。看轻自己,能够成就人的操守,闪烁灵魂的美丽。只有看轻自己并不断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够不断汲取教训,加强修炼,净化灵魂,提升品质,才会为别人的成功而欣喜,为自己的善解人意而高兴。
把自己看轻,并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而是清醒中的一种经营。也不是鄙视自己,压抑自己,埋怨自己,也不是要去说违心话,做违心事。相反,看轻自己能使人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
为人处世,不妨看轻自己,生活中会多几分快乐;在家庭中,不妨看轻自己,别把自己当成“一言九鼎”的家长,便能更好地与孩子沟通,与爱人相处;在事业上,即使春风得意,大权在握,也不妨看轻自己,不要把自己当成众人之上的“楚霸王”,这样,便能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盟友,听取更多有益于事业发展的意见,让自己脚踏实地去拓展事业,创造辉煌;在朋友圈子里,不妨看轻自己,才能结识到推心置腹的朋友,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让自己永远受到欢迎……总之,把自己看轻,才能成为天使,飞越坎坎坷坷,拥有和谐的人生!
第三篇:离职最能看清本质美文摘抄
上海一家杂志社老总给表妹打来电话,建议她“换个工作环境”,待遇是她现在的三倍。这样的好事表妹当然无法拒绝,但是她请他们等她三个月。
表妹请他们等她三个月的原因,是因为她跟原单位的合同还没到期。我说你跟单位的合同,不是一个月后就要到期了吗?怎么要人家等三个月?难道你想干两个月义务劳动?表妹说虽然我跟单位的合同只有一个月了,但是我觉得应该给单位足够的时间去寻找接替我的人。
一个月之后,单位果然还没有招聘到合适的接替者。这不是单位的要求高,他们只想招到一个跟表妹差不多的人: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虽然还没有找到接替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她走不了。实际上,通情达理的领导尽管舍不得她离开,并且对她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是他们已经意识到耽误她的“前程”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既然他们无法给她“好处”,那么他们就没有权力不让别人给她“好处”,所以他们并不阻拦,甚至动员她早点离开,担心再耽误下去,上海那边会变卦。
坦率地说,表妹也想早点离开,早点到上海去挣高工资,可是她是个说话算数的人,她不能把自己的承诺当做一个玩笑。又是一个月过去了,终于挑选到一个不错的小伙子。但表妹仍然没有急于离开,因为小伙子是个新手,表妹觉得她有责任向他传授自己的“工作经验”,因此她觉得自己还是不能离开。
若干时日过去了,表妹把她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直到他能够独当一面,表妹这才依依不舍地去了上海。在离去的头一天,单位全体人员设宴为表妹送行。那是一个令人动容的场面,表妹的眼睛不知红过多少次,因为在频频碰杯的过程中,她不知听到过多少次这样的嘱咐:“如果在上海待不下去了,就回来,这里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
表妹在上海待了不到四个月,他们的“预言”果然变成了现实。事情发生得太过突然,表妹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搞得她措手不及。忍到深夜,她终于忍不住给原单位老总打了个电话。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她的话音刚落,老总就在电话那头说:“如果你不嫌待遇低,就回来干。”“可是,你们已经不缺人了……就算您没问题,可是其他几位领导,能同意我回去吗?”“明天我们开会研究一下,你等我的消息。”第二天,表妹得到的消息是:“一致欢迎你回来。”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表妹都没弄明白领导们为什么一致欢迎她回去。
后来表妹才知道:正是她当初诚实的态度,成了她“绝路逢生”的“救命稻草”。
于是她想: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种善因,结善果”吧。
第四篇:人性与誓言美文摘抄
有一对亲兄弟,哥哥叫阿文,弟弟叫阿武。哥哥老实,弟弟心眼多;俩人在一起时,弟弟总能用巧言骗得哥哥的东西,然后发誓说以后一定还,为此哥哥吃了不少亏,可哥哥一点都不计较,还总把最好东西留给弟弟。
转眼间兄弟俩都长大了,娶了媳妇成了家。但是他们还住在一个院子里,两家人一起吃饭,一起干活儿。矛盾不多,倒也快乐。
一天,大嫂和二嫂闲聊天,大嫂说:“阿武对你真好,我看他总是信誓旦旦的。”
二嫂甜蜜蜜地笑,“可不是,他就爱发誓,油嘴滑舌,不过我倒也喜欢。大哥对你不这样吗?”
大嫂摇摇头说:“别提了,他笨嘴拙舌的,别说是誓言了,连句贴心的话都没有。”
二嫂笑笑安慰了她几句,可这安慰的话大嫂听得分外刺耳。
到了晚上,她不开心地对阿文说:“你看看你这当哥的,都不及你弟弟一半,你看他把弟妹哄得多开心。”说完生气地撅起了嘴。
阿文皱着眉说:“阿武就爱发誓,可你看他的誓言哪个兑现了?不能兑现的誓言就是空话,有什么用!”
大嫂听完更不悦地说:“空话我也爱听,哼!”
阿文没理她,呼呼地睡着了。
大嫂生气地嘟囔道:“真没人性,就知道睡觉!”
这一年,洪水泛滥,转眼间大水就淹没了他们的家乡。兄弟俩的房子被大水冲垮了。无奈,兄弟俩只得各自划着小船和妻子一起逃难。为了怕两艘小船被大水冲散,他们把两艘船紧紧地绑在一起,在大水里漂流。
船走了几天,他们带的食物越来越少。那晚,阿武叫醒了二嫂小声说:“食物都被我拿到咱们船上了,现在你帮我割断两只船绑着的绳索。”
二嫂不解地问:“天呀!你要干什么?”
他做了一个嘘的手势,接着说:“傻瓜,这样下去我们都会被饿死,现在我们俩独自逃命,生存的希望还能大点。”
二嫂看了看睡在另一艘船上的两个人说:“那是你哥你嫂子呀!如果我们带走吃的,那他们不就剩下等死的份了吗?”
阿武一边割绳子一边说:“管不了那么多了,我现在就想和你一起快快乐乐地生活一辈子,不想死在这里。还记得我以前发过的誓吗?要一辈子爱你、照顾你。现在就是我兑现誓言的时候了。”
二嫂听完很感动,于是,她帮着阿武一起把绳子割断,然后俩人连夜划船走了。船整整划了一夜,黎明时分,阿武看见远处有一条船向他们驶来,阿武叫道:“不好,一定是强盗。”二嫂听完慌了手脚。
阿武赶紧拼命地划船,划着划着阿武心想:“我这船上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看来这强盗是冲着我船上的女人来的,不如把她推下水,这样自己就可以脱离危险了。”于是他趁着妻子不备,冷不丁把她推了下去,看都不看一眼,划船就跑。
妻子掉进水里,挣扎了几下,就沉入了水底,这时候还好有一双结实的手臂把她救了上来。
原来追赶阿武的船,根本就不是强盗的船,也许是阿武太害怕所以产生了幻觉,以为是强盗在追他们,其实是阿文赶来寻他们。
大嫂先看见他们,挥舞着手臂喊着他们,却看见阿武把弟妹推入水中,阿武自己逃走了。
阿文夫妻俩救起了弟妹。
等她醒了之后,大嫂问:“那晚发生了什么事?你们怎么突出失踪了?”
弟妹羞愧地说:“他说不想我们死在大水里,因为他要和我白头到老。为了兑现他对我的誓言,我们只能抛下你们逃命。可我没想到他在紧要关头,竟然狠心把我推下水,自己逃命去了。哼!原来他的誓言都是假的,还说什么都是为了我,为了我们的爱情,我看他就是没有人性!”弟妹说完呜呜地哭了起来。
大嫂听完沉默了,她站起来看了看正在拼命划船的阿文,眼睛里闪出了一丝感动,想想这一路不管遇见什么危险,他都没有离开自己半步,就算是仅剩一口吃的,他也会把这口吃的递进她嘴里。她想她现在终于知道了人性和誓言,孰轻孰重。
第五篇:不出手的懦夫美文摘抄
在我八九岁的时候,父亲给我的印象是一个不出手的懦夫,他不是英雄。那时候,我经常跟哥哥打架。每当我们兄弟俩发生冲突的时候,父亲就坐在一旁静静地看。他常常跟我和哥哥说到一句话:“打还是不打?主动权在自己手上。你必须学会选择。”我觉得父亲简直不可理喻。他是我们的父亲,他应该做些什么,而不是说些老掉牙的陈词滥调。
然而,14岁时的一次经历使我对父亲的印象整个发生了转变。
有一天,我和几个同学与父亲一道去看拳击比赛。比赛一结束,我们一拨人拥向停车场,却发现车子走不了。停车场聚集了一大堆人,有人在打架。目击者们都很清楚,那是一场混战。
我和父亲坐在车子的前排座位上。就在我座位一侧的车窗外,有几个小伙子在互殴,其中有人倒在了地上。一个人正掏出一把匕首,猛力朝另一个人身上捅去。
我从没见过这样的暴力场面,吓得想往父亲身上靠,却发现座位是空的。父亲已经跳出车子,径直奔向那个操匕首的家伙。他站到那人面前,朝着那人吼道:“把你的刀子放下!赶快回到你自己的车子里。”那人似乎没料到有人会出手制止,一时不知所措。在父亲严厉目光的逼视下,他收起了匕首,回到了车内。
接着,我听到了父亲洪亮有力的声音:“行了,都给我住手!这里所有人,赶快开着你们的车回家!”父亲话音刚落,骚乱的停车场突然变得寂静无声。大家都停下了,转身朝父亲看去。我坐在车里,紧张到了极点,生怕这些鲁莽之徒会对父亲动手。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人只是打量了一番父亲,然后都默默走向各自的车子。
最后只剩一人紧握着双拳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父亲接着朝他走过去。父亲的个头明显比那人矮,身材也不如那人魁梧。父亲双眼瞪着那人,又重复了一遍:“这里所有人,赶快开着你们的车回家!”那人握着拳头朝父亲走近一步,父亲也向他靠近一步。接着,父亲指着旁边的一个孩子,压低了嗓门说:“这是你的儿子吧?我要你带着他回到车里去,赶快离开这里,回家……我不想再重复第二遍。”那人看了看自己的孩子,又转头看了看我父亲。他迟疑了片刻,随后朝我父亲点了点头,领着自己的孩子回到了车内。
一场险些酿成惨剧的冲突就这样被我父亲化解了。我不知道那天父亲为什么会无所畏惧地站出来。也许是横在他儿子面前的那把明晃晃的刀子,激起了他保护儿子的父亲本能;也许是出于父亲和善、正直和无私的天性,他不愿看到无辜的人们无缘无故地流血。
不管如何,经历了这件事之后,我更深地了解了父亲。我为自己感到羞愧,因为自己竟一直以为父亲懦弱。事实上是,我年幼无知,不懂得父亲言传身教的智慧。正是那种智慧给了父亲不同凡响的力量。他知道,小时候我与哥哥或伙伴之间的争斗微不足道。那是小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我们必须自己学会正确处理。当有冲突时,是打还是不打?这是一种选择。只有那些真正强有力的人才会选择保护而不打——父亲正是那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