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问题语文教案设计

时间:2019-05-15 15:16: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学家的问题语文教案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学家的问题语文教案设计》。

第一篇:科学家的问题语文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学会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意思。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突破法:朗读法讨论法

能力训练点:训练同学的朗读能力、扮演能力

美育渗透点:懂得遇到难题,要动手做做,探求答案。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敢于实践。

拓展:回家动手做做实验。

课时布置:两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以实验的形式导入(两个一大一小的铁球,两个铁球哪个先着地?)亚里士多德认为大的先落地。真的像他说的那样吗?我们可以动手做做看。他虽然是个科学家也不一定对,面对问题,我们不要光动脑筋,还要动手做做,才干得到正确的答案。今天我们来学一篇课文《科学家的问题》,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自主选择读书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同学开火车读。注意读准以下生字的字音。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三、指导写字出示生字。生字组词。指导字形,师范写,讲要点。生书写,师巡视。示范写,讲要点。生订正,师巡视。

四作业:熟读课文,誊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出示生字词语测读。复习课文内容。

二学习课文。哪一段写科学家提出的问题,找出来读一读。这个问题怪在哪?面对科学家的怪问题,大家有什么反应?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当时的情况。面对议论纷纷的同学们,玛利亚有什么反应?大家读第3段后找出一个词语来形容她。谁来扮演玛利亚和妈妈。面对妈妈的回答,玛利亚说了什么?做了实验她发现了什么?她的心情如何?玛利亚生气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句子来回答。指导朗读。科学家对玛利亚说了什么呢?玛利亚明白了什么?

三作业。

誊写生字词语。

第二篇:25科学家的问题教案

25、科学家的问题

田庄中心校 余春晖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弄明白科学家说的话的意思。

自学提示:

1.请同学自由的朗读课文

2、科学家提出的奇怪问题是什么?

3、为什么说是一个奇怪的问题

4、面对科学家的怪问题,大家有什么反应?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当时的情况?玛丽亚什么表现?妈妈又是什么表现?科学家对玛利亚说了什么呢?玛利亚明白了什么? 6从课文哪里还能读到这个意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观看几张图片。(出示地动仪)这是谁发明的呢?(出示天文望远镜)这又是谁发明的呢? 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学过的内容记的这么好。这两个人物都是什么啊?

其中张衡就根据他发明的地动仪准确的测出了京都正西方有地震发生。科学家都是非常聪明的,给人们提示了很多生活中的道理,发明了很多东西,所以科学的话,都是非常有权威的。那么今天科学家就

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科学家会有什么样的问题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科学家的问题》(板书:

25、科学家的问题)

二、出示自学提示

1.请同学自由的朗读课文

2、科学家提出的奇怪问题是什么?

3、为什么说是一个奇怪的问题

4、面对科学家的怪问题,大家有什么反应?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当时的情况?玛丽亚什么表现?妈妈又是什么表现?科学家对玛利亚说了什么呢?玛利亚明白了什么?

6从课文哪里还能读到这个意思?

三、指导实践,拓展延伸

1.实践活动:两个一大一小的铁球,从相同的高度自由落下,两个铁球哪个先着地?

2.学生发表意见。

3.到底谁说的有道理呢?你们回家自己动手试一试。

四、谈收获,再次加深学生的印象。

板书设计

25、科学家的问题

提出问题

满腹疑惑

解决问题

很生气

有些问题只有自己动手试一试,得到结论

高兴

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第三篇:《植树问题》教案设计

《植树问题》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性: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3.能够借助学具,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建模的思想,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思想。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爱绿、护绿的德育教育。

2、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出示光头强砍树的画面)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光头强吗?

生:不喜欢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他乱砍树,破坏森林、、、、、、(让学生畅所欲言,对学生进行爱绿、护绿的德育教育)

(出示熊大、熊二抓光头强的画面)

师:它们也不喜欢呢!瞧、、、、、、(出示“保护森林,熊熊有责”)

师:其实,保护森林,不仅仅是熊的责任,更是——

生:人的责任

师:那我们应该说——

生:“保护森林,人熊有责”

师:今天,就让我们跟熊大、熊二一起来植树吧!

二、建模探究,总结方法

、探究“两端都植”的情况

出示:熊大、熊二要在小路的一侧植树(两端都植)

引导孩子们认识“一侧”“两端都植”。

在教具上,引导孩子们理解并板书“总长”“间隔长”“间隔数”和“棵数”。

游戏:小组植树比赛

师:听我口令,看哪个小组行动最快!

师:两端都植,间隔长为5厘米时,间隔数和棵数分别是多少?

师:间隔长为10厘米呢?15厘米呢?

师:休息会儿,看看总长、间隔长、间隔数和棵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引导孩子,发现规律:总长÷间隔长=间隔数

间隔数+1=棵树(强调“两端都植”)

出示练习巩固:熊大、熊二要在长100米小路的一侧,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要植),需要多少棵树呢?

师:你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吗?赶紧做到你的练习纸一中

00÷5=20(个)

20+1=21(棵)

2、探究“一端植”的情况

师:突然,发现路的一端是光头强家呢!(引导学生说“只能植一端”)

师:也是这个规律吗?赶紧在你的60厘米小路的最左端安上光头强家,填一填学生报告表格一,并填出你们的发现。

(小组内分工合作:栽树、填表)

学生汇报:总长÷间隔长=间隔数

间隔数=棵树(强调“一端植”)

出示练习:熊大、熊二在长100米的小路的一侧栽树,每隔5米植一棵树,(一端是光头强家),需要多少棵树呢?(那两侧呢?)

师:你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吗?赶紧做到你的练习纸二中

00÷5=20;(20×2=40)

3、探究“两端不植”的情况

师:这时,又发现路的另一端是吉吉国王的猴山呢!

(引导学生说“两端都不植”)

师:那到底需要多少棵树呢?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吧!

学生汇报:总长÷间隔长=间隔数

间隔数-1=棵数(强调“两端不栽”)

出示练习:熊大、熊二在小路的一侧植树,每隔5米植一棵树,总共植了20棵(一端是光头强家,另一端是吉吉国王家),这条路多长呢?

师:你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吗?赶紧做到你的练习纸一中

(20+1)×5=105(米)

师:熊大、熊二就这样一条路一条路的植树,有一天它们又想在一个圆形的池塘旁边植树。

出示:熊大熊二要在圆形池塘周围植树。池塘的周长是120米,如果每隔10米植一棵,需要多少棵树呢?(引起孩子们思考)

师:这种情况,又会是什么情况呢?我们下节课接着研究。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不同情况的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三、开放练习,应用方法。

师: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跟植树问题类似的问题呢,比如、、、、、、(引导孩子来说)

马路问题、楼梯问题、钟表问题、公交站问题、队列问题、锯木头问题、、、、、、四、小结:

出示:“美好生活,从我做起”(播放欢快音乐)

师:同学们,说说你们的收获吧!

五、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

(副板书)

(主板书)

总长

间隔长

间隔数

棵数

总长÷间隔长=间隔数

间隔数+1=棵数

两端都植

0

间隔数=棵数

一端植

间隔数-1=棵数

两端不植

第四篇:周期问题教案设计

周期问题教案设计

教材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三年级数学第一册 p82:数学广场——周期问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把常见的、固有的周期规律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对现象后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活动,激发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在初步认识周期现象,能够发现排列规律的基础上,解决具有周期规律的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周期的特征。周期性问题的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的精神,通过眼前预料以后,通过部分把握整体,通过有限想像无限。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探究规律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周期规律现象,只是他们还不能完整清晰的表述其其规律,借助具体的现象的观察,能够对部分推断出整体情况。在有规律的分组中,学生能够与已有的有余数除法计算的经验联系起来。教师只要调动学生的学习需求,启发学生理解周期的结构特点,创造充分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过程。学生能够寻求解决周期问题的策略。并能体会除法计算的优越性。教学目标:

1、通过对简单的周期性问题的探究,理解周期性问题的结构特点。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3、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排列、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4、体会规律的美感,并逐步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的精神。教学重点:

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理解周期性问题的结构特点。教学难点:

确定周期现象中某个序号所代表的物体或图形。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知规律

1.男、女生快速记忆PK赛。

课件分两次快速闪现数字,男生记男生题,女生记女生题。

第一次数字: 男生1625 女生1234 第二次数字: 男生162536496481 女生123412341234 2.校验男、女生完整记数内容,女生记对的人数多。宣布:女生获胜!(男生称不公平,说女生记的数字有规律。)追问:女生记的数字有什么规律呢? 3.小结揭题:看来,要赢得比赛不光要靠我们的记忆力,发现规律尤为重要。其实像这样有规律的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探索新知

(一)探索周期性问题的规律

1、感知周期排列规律

师:快过元旦了,小胖他们在布置教室,挂气球。我们去帮帮他们吧。(1)投影出示挂气球情境图片(粉、粉、绿、黄、黄)问:接下去该挂什么颜色呢?你是怎么知道的?(2)交流反馈:

预设: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生:(每组的排列顺序都相同,都是按粉、粉、绿、黄、黄的顺序,每5个一组,依次重复排列的)(板书:一组重复出现)

(3)揭示课题: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这种现象叫做周期现象,这一组就叫做一个周期,有几组就是几个周期。板书课题:周期问题

(4)练一练:下面的排列几个为一个周期?(课件出示)14151415141……

●○○●○○●○○●○……

2、理解周期秩序相同 媒体出示气球图 问:你能想象第8组的第一个是什么颜色?第34组的第1个是什么颜色,第125组第1个呢?

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由此你又想到了什么?

(二)根据周期定位置,找颜色

1、媒体出示:第23个气球什么颜色?(1)小组讨论,把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2)汇报:预设 ①画一画

教师:几个是一组?有这样的几组?还剩几个?剩下的3个是第几组的几个?第23个是第几组的第几个? ②数一数

师:你是怎么数的? ③ 算一算(重点讲)

列出算式:23÷5=4(组)……3(个)

问:23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除以5?4表示什么?剩下的3个是第几组的第几个?

(4表示4个周期,3表示不完整周期里面的第三个)。

小结:同学们,找准规律,列出算式,简单的算式背后竟蕴藏着这么精深的学问,数学啊,就是如此神奇。

2、练一练:下面排列第20个是什么数字或图形?

14151415141……

●○○●○○●○○……

3、小结:要想准确判断某一图形的位置或颜色,首先要弄清几个为一周期,然后通过计算,知道它在第几周期第几位后,再确定它是哪一个。

(三)根据周期算个数

1、议一议:挂满23个气球,要准备几个绿色的气球?

2、交流媒体反馈:板书4×1+1=5(个)

生:一个周期一个绿色,四个周期就是4个绿色,加上最后一个也是绿色,所以有(4×1+1=5)个绿色。

3、练一练

师:挂满23个气球,要准备几个黄色的? 预设:

生:黄色的气球应该是4×2+0=8(个)生:黄色的气球应该是4×2=8(个)。

4、小结:要求某一颜色的总数是多少个,一定要看周期乘每一周期里有几个,再加上余下里有几个。

三、巩固新知

1、(1)从左往右数,第50个是什么球? 说:让学生说一说排列规律,说出它的变化周期。(为一个周期。)算一算:第50个球在哪一个周期里,是第几个?

(2)这50个球里一共有几个足球?

2、玩游戏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不在家 我们就捉他

先选5个人玩(包括老师)从老师开始,同学们一起一人对应一个字地读,最后一个是谁,谁就被淘汰。师和生一起一边读,一边依次指向站着的第5个人,同学被淘汰出局,淘汰掉一个再叫一个人,继续,还是从老师开始,如果学生有意见,请说明理由,然后可以由他们决定从谁开始游戏并说说为什么。真不简单,玩出智慧来了。其实,在游戏中,谁在一开始掌握了规律,谁就能占得先机。

四、课后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分享给大家。

五、首尾呼应,升华规律

1.同学们,规律啊真是无处不在。还记得课始的那场记忆PK赛吗?……其实呀,认真观察,换个角度思考,男同学的记数内容也是有规律的。瞧!两位两位地看,16、25、36、49……大家发现规律了吗?(4×4,5×5,6×6,……)2.一组看似杂乱无章的数字换个角度观察思考,规律竟如此清晰可见,正如数学家坦普·倍尔的名言说得好——数学的伟大使命在于从混沌中发现秩序!3.全课总结。

板书: 周期问题

以5个一组依次重复出现

23÷5=4(组)……3(个)4×1+1=4(个)

4×2+0=8(个)

第五篇:鸡兔同笼问题_教案设计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执教:薛敏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可用猜测、列表、假设或者方程解等方法。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

探究用不同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会用“假设法”方程等方法解题。教学难点:

明确此类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中的算理。教学用具: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有趣的问题,请看屏幕。

二、展示情境,探究新知

1、出示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鸡兔同笼,从上面数上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提问:请全班同学齐读一遍题目?(学生读后)师: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研究的 “鸡兔同笼”(板书课题)

提问:题中都有哪些已知条件?(指名回答)。从已知条件中你还能想到什么?(重点关注隐性条件,就是鸡有两只脚,兔有四只脚)

2、猜一猜

那我们来猜一猜:笼子里会有几只鸡和几只兔呢?

要知道他们猜得对不对,我们可以怎样进行验证?(数鸡的脚加兔的脚等不等于26只。)

1、列表法.师:刚才我们是随意猜的,如果大家能把刚才的猜想按一定的顺序列成表格的形式,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请各位同学试一试。

活动要求:

1、独立制作表格并完成表格内容。

2、在小组内交流制作思路。展示不同类型并评议。

综合学生制作的表格,再在白板上画出表格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不错。结合同学们刚才制作表格的特点,我们一起来把它更加完整的展示出来。(白板上画出表格并完成)(2)像这样把所有的情况在表格中一一列举出来,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列表法。(板书:列表法)

(3)、你们觉得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好用吗?那如果现在笼子里鸡和兔的只数有几百或几千只。你们觉得列表法还方便吗?

师:看来,我们还有研究新方法的必要。除了列表法,还有其他方法吗?(肯定学生的想法。)

(二)、尝试用假设法

我们一起先尝试用假设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继续来看这张表格: 小组讨论:

(1)、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预设:A、从左往右观察,兔子的只数增加一只,脚就增加2只。

B、从右往左观察,鸡的只数每增加1只,脚就减少2只。

(2)、为什么兔子是4只脚,而增加一只兔只增加2只脚呢?(3)、观察表格中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生答)(4):第一列中全是鸡,为什么算出来的却是5只兔? 指名回答。

(预设:

1、假设全是鸡

师:我们先看表格中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就是有8只鸡和0只兔,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鸡)那笼子里是不是全是鸡呢?(不是)那就是把什么当什么来算了?把一只4条腿的兔当成一只2条腿的鸡来算会有什么后果呢/?(就会少算2条腿)

师:假设全是鸡一共是16只脚。实际有26只脚,这样笼子里就少了10只脚,为什么会少10只脚?(主要让学生说出每只鸡比兔少2只脚),这10只脚是谁的脚?几只兔的?)

师:根据你们的解题思路试着列算式,(请一个学生到电子白板上去板演。)学生对着自己写的算式说思路:(假设笼子里全是鸡,就有2×8=16只脚,而笼子里实际有26只脚,这样就少了26-16=10只脚,需要把鸡换成兔,而1只兔比1只鸡多2只脚,这样就有10÷2=5只兔,鸡的只数就是8-5=3只了。)

师:算出来后,我们还要检验算的对不对,口头检验。

B、假设全是兔 师:先用假设全是鸡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假设全是兔又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指导,收集有代表性的计算方法。

(指名板演。)

师:(展示)这是一位同学写的算式,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想的。生:假设笼子里全是兔,就有4×8=32只脚,这样比实际的脚数多了32-26=6只脚,需要把兔换成鸡,1只鸡比1只兔少2只脚,这多的6只脚就需要把3只兔换成3只鸡,这样就有6÷2=3只鸡,也就知道有8-3=5只兔了。

师:在猜测、列表的基础上,我们想到了两种算术方法。回头看看这两种方法的第一步,一个假设全是鸡,另一个假设全是兔,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

三、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用了猜测、列表、假设的方法解决了鸡兔同笼问题。你们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我们下节课来研究用方程解决这类问题。

四、巩固练习

其实鸡兔同笼问题在我国1500年前就出现在《孙子算经》中了,现在我们就用学到的方法来解决一下《孙子算经》中的原题。(出示白板题)学生解答并集体讲评。

五、延伸、应用

鸡兔同笼问题传到日本时就变成了“龟鹤问题”,你认为“龟鹤问题”与“鸡兔同笼”有什么相似之处?课件出示(龟相当于兔,鹤相当于鸡)展示学生作业,并抽生说说思路。

2.看来鸡兔同笼问题不只局限算鸡和兔的只数问题上,只要能用“鸡兔同笼”问题来解答的问题都可以统一叫做“鸡兔同笼”问题。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鸡兔同笼”方法,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3、课件出示“做一做”第二题。问这道题与“鸡兔同笼”问题有相似的地方吗?有哪些地方相似?(男生相当于“兔”,女生相当于“鸡”)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4、编一道“鸡兔同笼”的应用题。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

猜测法

列表法

假设法

假设全是鸡

假设全是兔

下载科学家的问题语文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学家的问题语文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学家

    科学家蔡方荫:土木建筑结构专家。江西南昌人。192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1928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教授。分析和总结了......

    一年级语文下册科学家的问题教案鄂教版5篇

    科学家的问题 教学内容: 在小朋友们的心目中,科学家的大脑中装满了许许多多的知识,一定什么都知道。一位科学家提了一个非常奇怪的问题,引起小朋友们的纷纷议论,他们毫不怀疑科学......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小学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是小学科目二中最后一个问题,给定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和美术六科内容,要求从其中选择一科内容进行作答,从每科的学科特点上看,小学语文最为简单......

    语文课题教案设计

    语文课题教案设计 语文课题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1.认识“塌、挣”等5个生字,会写“隆、塌”等13个字,正确读写“轰隆隆、挣扎、冶炼”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语文创新教案设计

    参赛内容:我爱这土地 江汉油田广华初级中学 胡宗辉 工作简历:1984年7月毕业于江陵师范,2001年获湖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凭。毕业至今一直在广华初级中学担任语文教学工......

    五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25、《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

    《春联》语文教案设计

    《春联》这篇课文是苏教版第七册中的一篇介绍春联的通俗小品文。也是我上的把关可得一篇课文。课文描写了春联给新春带来的喜庆气氛,介绍了春联的内容和形式的特点,指出了读春......

    五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4个绿线内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刻苦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