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有个追风小组的纪实故事
十余年来,有一群人,始终深入台风、沙尘暴等灾害天气的一线,冒着生命危险拍摄了大量珍贵的镜头和气象资料,他们是中国气象频道“灾害天气特别报道小组”,也被人亲切地称为“追风小组”,对于气象工作者来说,追风小组,就是他们的眼睛。
卞 是气象学专业毕业生,如今已经“追”风3年,是中国气象局气象频道“追风小组”的一员。他和他的团队都是专业追风者,在别人遇风则逃时,他们要扛着机器设备,迎风而上。最近的一次任务,是6月底“追逐”2012年第6号热带风暴“杜苏芮”。这次追风小组由4人组成,两名队员负责摄像;一人背着海事卫星接收天线和笔记本电脑,以备追到风时与后方连线;卞 则是小组负责人。
随着“追风”次数的增加,小组成员们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装备及追踪方法。比如身穿分体雨衣,要戴防风镜罩,摄像机事先都捆好保鲜膜以防水,拍摄时腰上系着绳子。此外,选择拍摄地点也非常重要,最好有半室内的场所,可以遮蔽;或者在最佳拍摄地点附近,有能够随时躲藏的建筑物,以备风雨太大时提供保护。
即使如此,受伤依然是难免的。追风小组成员,摄像宋晓甫的小腿正面至今还挂着一块五角硬币大小的伤疤,那是去年追风时踢到钢筋磕坏的,当时就露出了骨头,他疼得眼泪差点掉下来。但是涂抹上防水的药膏后,又继续工作了。
卞 坦言,“追风干的实际就是个摄制的粗活。”这一行业在国外早有传统。2001年,国内第一支追风小组在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成立,成立的最初目的,是用摄像机记录下台风的第一手资料。12年来,追风小组慢慢从“拍摄者”向“记录者”和“报道者”转变。华风集团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朱定真说:“灾难是不可再现的,追风小组拍到的资料能为防灾减灾提供参考,为防御和救援工作提供气象保障服务,帮助政府和公众了解灾情,这些珍贵的资料保存下来还可以用于科研和教学。”
第二篇:《中国有个河南》之观后感
《中国有个河南》,重塑河南形象
近日,河南卫视播出了连续演唱、主演、作词、作曲的一部宣传河南的公益音乐电影《中国有个河南》,在楚河汉界逐鹿的狼烟里,我们似乎能听见战马的嘶鸣和刀光剑影的厮杀,导演通过干裂的土地,凛冽的古筝,震撼的大鼓述说和展现河南历史的沧桑以及悠远的文明;通过美丽的古筝少女、豪迈的古代将士,展现了河南人的坚贞不屈,铁骨铮铮,还有诸如殷墟、甲骨文、太极、高铁、福塔等河南古今元素,我承认我被深深地震撼啦,但随即我却陷入了沉思。为什么河南需要一部这样的短片来宣扬自己,影片中所展现的大气魄、大写意,为什么不是大家所认识的河南?为什么作为河南人的我也对这种形象很陌生?
近年来,大家对河南的印象并不是很好,河南人有时也会成为他人茶余饭后嬉笑怒骂的谈资,为此我一度觉得很是失落。大家骨子里都有一种爱家乡的本位主义心态,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家乡的侮辱抑或是践踏。因为这片故土生我,养我,已经将属于它的印记烙印进我的身体中,这一点是我无论走到哪里都必须承认的。我也一直在很努力做好自己,表现给别人看,河南人不是他们口中所说的那样。我会把身上的零钱给那些有需要的人,我会主动给他人以力所能及的帮助,我相信像我这样做的河南人其实有很多,历年在“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中几乎都有河南人的身影,这就是一种有力的证明。可为什么没人拿河南人实诚、踏实、能干、勤劳、敢于担当的形象来谈论呢?
中国本来就是这样的国家,“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所以就像一个小品“马季下蛋”说的一样,以讹传讹,越传越夸张.扪心自问,你们觉得不是吗?同一件事,我打个比方,炒股,做成功就是年少有为,很有头脑;做不成功就是异想天开,不务正业。见义勇为也是如此,见别人被打劫,自己去帮忙,打的好了,就是抱打不平,社会主义好青年;可是没打好让别人给扁了一顿,受伤啦,就是窝囊废,瞎逞什么能啊,对吧?中国的文化虽悠久,可是中国的文化也全都是两面用意,所以河南人纵然再怎样,总有好坏之分。我不能说我就是个好人,但我肯定的是我也不是坏人。中国之大,到哪个城市除了本地人就属河南人最多了吧,河南本来就是人口大省,所以一个人犯错,坏事就被传着。这几千万的人不可能只有一个人才做错,每个城市都有做错的,只是他们人口没河南的多,挨骂的永远是人最多的。因此对于河南人,我只想说我们没必要脸红脖子粗的与他们争论谁对谁错,我们需要的把自己放低,努力学习吸收别人的文化,我相信最终自己会成长,也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对于那些说河南不好的人我只能说河南就是中国,中国到了世界上就是河南,我们都是中国人,要互相帮助,至少将来到了国外,帮你的可能还是中国人多,外国人少。想当年为什么八国联军联合起来要打中国呢,难道就因为天朝物产丰富,究根揭底还是因为中国人虽然多,可能团结在一起的中国人太少,要知道在外国人的眼中只有中国人之说。
《中国有个河南》这部影片已经将河南人不畏艰险、敢于担当、包容宽厚、自尊自强、能拼会赢的形象塑造出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
传承并发展河南优秀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来将我们曾经遗失的那些可贵精神找回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文明在今天成为历史的主流,一切野蛮都在被鄙视被抛弃被教化之列。河南自然不会例外,只是这个历程会更长,更艰难曲折。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个人的力量或许还不够强大、声音还不够响亮,但只要努力了,就问心无愧。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盛世的辉煌正升腾在东方蔚蓝的天空。此时的我们唱响《中国有个河南》,为的就是传承历史,展望未来,为的就是心怀河南,把它的博大,它的深沉,它的精髓化作一股温暖的潜流浸入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第三篇:善良是个连环套的纪实故事
那一天的事情有些蹊跷。邓秀兰一个人在家,厨房里熬着汤,她在卫生间里洗衣服,这一切平淡得看不出任何涟漪。糟糕的是,浑然不觉中,她晕倒在卫生间冰凉的地板上,甚至来不及打一个求救电话。
那个时间,根本不可能有人打开她的家门,女儿远在北京,老公也被女儿接过去长住,儿子顾着自己的公司,不到半夜绝对见不到人影。等待她的只有死亡。
幸运的是,她没有死。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四壁雪白的医院里,医生说:“你煤气中毒,幸亏你儿子及时把你送来,再迟几分钟,可能就没命了。”
随后赶到医院的儿子却说,他没有回过家,接到电话才知道母亲出事了。
那么,是谁救了她?值班护士说,送她来的是一个小伙子,当时非常着急,是抱着她一路跑进来的。手术做了两个多小时,他就一直在手术室外等了两个多小时,直到确定她安然无恙,他才长长地舒了口气。护士忍不住问:“她是你母亲?”他说:“是的。”至于他什么时候离开的,倒是没人注意。
到底是什么人做了好事还不留名呢?等回到家,看到卧室里有被翻过的痕迹,家人开始猜测,是小偷入室行窃,碰巧看到昏迷的女主人,于是一丝善念闪过,救人一命。难道自己的救命恩人竟是一个小偷?邓秀兰不愿意相信,她四处打听,想要找到恩人的下落,要说声谢谢。
那天,她听说派出所抓了一个“开锁大盗”,是这一带的惯偷,她心里一咯噔,会不会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她当即跑到派出所,向民警打听犯人的情况。得到民警的配合后,又找来那天值班的护士当场辨认。
虽然她并不希望自己的恩人是个小偷,但事实是,那个叫杜安涛的“开锁大盗”就是那天救了她一命的人。她心中百感交集,不管对方身份如何,在危难关头能救人一命,就说明他良知未泯,自己怎么做才能帮助他呢?
她跑到派出所,给他送去两套新衣服,坦诚地和他聊天,并要认他做干儿子。她像对待亲儿子一样谆谆教导,年轻人犯错了并不可怕,知错能改就会有前途。在她的感召下,杜安涛最终供出了全部罪行。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杜安涛付出的代价就是15年牢狱和女友的扬长而去。这对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来说,是道过不去的坎儿,15年过后,他还能做什么?
在他最悲观绝望甚至以绝食抗争的时候。她再次送去了关怀。她为他熬鸡汤,连续两个星期从不间断,她一针一线给他织好看的毛衣,不时地在他身上比着尺寸,说:“天气凉了,我要赶紧把毛衣织好,亲眼看你穿上才放心!”直到他一颗坚硬的心变得如棉花一样柔软,直到他肯一口口喝下那代表爱的鸡汤。
她还为他策划好了今后要走的路,她说:“你不是很会开锁吗?因为开锁才走上犯罪的道路,你对所有的锁都很了解,可以研制出一种新型的防盗锁呀。”
他犹豫着问:“我行吗?”她像母亲鼓励儿子一样说:“你那么聪明,肯定行!”
随后,她和监狱长协商,专门给他腾出一间房做研究用,她还經常给他寄相关的书籍,有时还专门买来各种各样的锁,供他参考。
想不到自己的特长可以在正道上得到发挥,杜安涛欣喜不已。从此一心扑在研究上,刻苦补习文化知识,一遍又一遍地拆卸锁具,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經过对上百种防盗锁进行拆装后,他发现这些锁有槽式、弹簧式、弹子式、凸凹式四种,用30把钥匙就可以套开,根本不具备防盗功能。
經过两年时间的刻苦钻研,他最终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螺旋式防盗锁,并在邓秀兰妈妈的帮助下顺利申请了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为他颁发了专利证书,认为他发明的“螺旋防盗锁”超出了国内其他产品的功能,属A级防盗产品,居全国之首。
一个人室行窃的“开锁大盗”最终成了防盗锁的专利获得者,并得到减刑4年的奖励,杜安涛的人生被彻底改写。他知道,这一切归功于他的“妈妈”邓秀兰。
当初,他的一丝善念,救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性命,而这个女人,又用自己的善良改写了他的命运。世界是如此奇妙!每个人把心中的善念释放一点点,温暖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温暖,生活该变得多么美好哇。
第四篇:有个地方不能去纪实故事
这天午后,大伙正聚拢在村口晒太阳闲聊,一辆黄色面包车鸣着笛声在村口停了下来。车门一开,一个衣着光鲜的小伙子从车子里钻了出来。一看小伙子,大伙的眼睛不由得瞪大了,嘴快的人大叫出声:“这不是李加俊吗!”
五年前,李加俊跟随本村的几个人外出打工,到了年底,其他人都回来了,唯独少了李加俊,一齐外出的几个人竟然没人知道李加俊去了哪里。几年里,李加俊没往家里打过一个电话,杳无音信。暗里,大伙儿猜测李加俊在外面凶多吉少。突然间李加俊回来了,大伙能不惊奇吗?
人们都记得走的时候,李加俊跟瘦猴似的,黑不溜湫的。可眼前的李加俊脸蛋白里透红,头发乌黑泛光,脱胎换骨似的,往大伙中间一站,分外地打眼。一看就知道没在外面遭罪,有出息了。
“加俊,在外面发财了?”“跟我们说说这些年你干吗去了。”“加俊,进大公司了?”大伙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晚饭后有人敲门,李加俊开门一看竟是他的铁哥们儿张迁。李加俊热情地把张迁让了进来。
从进门的那会儿,张迁的一双小眼睛就没离开过李加俊。进屋后,见李加俊反手把门给关上了。张迁才开口说话:“哥们儿,发了?”说话的同时,张迁还用两根手指在一起搓了搓。
李加俊苦笑:“发昏还差不多。”见李加俊这个样子,张迁脸上的笑容没了:“不够哥们儿意思了吧!跟我也不说实话?”
李加俊指着桌子上的行李包说:“真的没挣到钱,包还在那儿呢,不信你翻翻看。”
“嘁!现在谁还带现金在身上呀?”张迁生气了,转过身背对着李加俊,“是不想认我这个哥们了吧?”
李加俊无奈地说:“我说的都是真的。”见李加俊不说实话,张迁又转过身来,换着笑脸,讨好地说:“哥们,让我猜猜看,你肯定进了一家大公司,人在里面舒坦着呢?”
“大,大是挺大的,条件比我们家那是好多了。”犹豫了半天,李加俊才开口。
“那好,别的我也不多问,你要是把我还当做哥们,赶明儿你走时把我带上,我跟着你混。”张迁盯着李加俊说。
“不行,那个地方你不能去!”李加俊一口否决了。
“什么地方我不能去,你能干,我就能干。哥们我可是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做得出来。”张迁看着李加俊。
“不行,那个地方你真的不能去。”李加俊还是不同意。见李加俊如此绝情,张迁恼羞成怒,砰地一声把一只茶杯给摔碎了:“李加俊,想当初,咱们可是结拜的兄弟,说过同甘苦的,你倒好,人一阔,脸就变,连兄弟都不认了。”
“我,我……”嘴张了张,李加俊把想说的话又咽了回去。
“李加俊,你做得了初一,我就做得了十五,你别忘了,咱俩可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几年前我们还干过一票呢?大不了同归于尽。”说完话,张迁摔门而去。
看着张迁离去,李加俊无力地跌坐在椅子里,半天没起来。五年前,李加俊,张迁与几个同村人一起进城打工。李加俊和张迁一起给一家粮油店送货。两人干得好好的,粮油店老板却突然把张迁给开除了。原来粮油店另一名员工的一个乡下亲戚把张迁的位置给顶了。张迁气愤不过,找粮油店老板理论。粮油店老板当众扇了张迁一耳光不说,还骂张迁是条乡下来的土狗。
年轻气盛,张迁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便与李加俊商量对策。一不做二不休,一个晚上,两人里应外合,一把大火把粮油店烧了个精光。损失少说有十几万元。事发后,两人害怕了,分开后各自逃生去了……
一晃几年过去了,村里没人知道他们身上还背着案子。惹恼了张迁,他把这事给抖落出来,我李加俊就没法在村里待了。李加俊一筹莫展。
第二天晚上,张迁又找上门来。进屋后,张迁先拿出几样熟食放在桌子上,随后又变戏法似的拿出一瓶名酒和一条名烟来。看到这些东西,李加俊当即瞪大了眼睛,责问张迁的东西是哪里来的。
张迁嘻嘻一笑,说:“杨老千商店多的是,下午刚弄到手。”
“你怎么还不收手,迟早会出事的。”李加俊吃惊不小,张迁一直就有小偷小摸的坏习惯,这烟酒显然是他偷的。
“哎!”张迁无奈地叹了口气说,“兄弟,如今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你以为我想呀,没办法,为了兄弟你我才冒险的。还不是想求兄弟帮一把给个活路吗?”
听张迁这么一说,李加俊不言语了。随后,张迁打开酒,两人你来我往地喝起了闷酒。一瓶酒快要见底时,张迁脸色通红,瞪着血红的眼珠子再次提出让李加俊带他一块儿出去。这次李加俊没再拒绝,点头答应了。张迁乐坏了,把剩下的酒一分为二,高高地举起酒杯,“够兄弟,来干了!”俩人同时一饮而尽。
一夜无话,第二天天一亮,张迁就兴奋地来找李加俊,推门一看,屋里空荡荡的,李加俊不在了。张迁当即就傻眼了。突然间他发现桌子上留有一封信,一把就了抓过来。信上写道:
兄弟,我先走了,你在家等我半年,半年后我回来一定带你出门。这半年里,你要先改掉偷盗的恶习,否则到时候我就无能为力了……
看完信,张迁喘着粗气,团巴团巴狠命地把信往外一扔,嘴里骂道:“他娘的,耍老子,你不仁休怪我不义。”说着话,张迁转身就去了派出所。到了派出所,他把李加俊当年放火烧粮油店的事给说了出来。当然他没说自己。接待他的警察听完后非常重视,马上表示要与当地警方联系。
走出派出所,冷风一吹,张迁清醒了,同时他也害怕了。李加俊要是被抓的话,肯定会供出自己的,自己也逃不掉呀!越想越害怕,回到家里,收拾收拾,张迁外出打工去了。游手好闲惯了,进城后,张迁压根就找不到他想干的活。没办法,他又开始了偷盗的营生。刚开始他只在人多的场合干点顺手牵羊的活,后来胆子越来越大,居然瞄上了商场。在一次偷盗商场仓库中,被人抓了个现行,遭一顿打不说,还被投进了监狱。
想到自己进城是为了逃难的,到头来自己把自己送了进来。这时候,张迁才幡然醒悟,悔不当初……
几个月后,有人来监狱看张迁。张迁心里猜不出会是谁?出来一看,竟然是李加俊。愣了一下,张迁一把抓住李加俊的手,带着哭腔说:“兄弟,想想办法,让我出去。”
“你这是咎由自取啊!我让你在家等我半年,你为何不等?”李加俊责问张迁。
“我,我……”张迁无言以对。
过了好久,李加俊才开口接着问:“在里面生活还习惯吧?”
张迁摇摇头,嘴里喃喃地说:“我要自由,我想出去……”
“里面不是很好吗?”李加俊接着又说,“用的是自来水,每顿都见荤腥,还有休息日,环境干净卫生。我们老家的生活都无法跟这里比,你看你进来才几个月就白了很多。”
听李加俊这么一说,张迁瞪大了双眼:“这里的生活你怎么这么熟悉?”
李加俊凄然一笑:“现在我跟你说实话吧,半年前我刚从这里走出来。当年烧了粮油店后,没两天我就被抓了,我把所有的罪证都揽到自己身上,为的是不想让兄弟你受牢狱之苦。可你却……”
“你怎么不早说啊!”张迁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我是不想让乡亲们知道。兄弟,好好地在里面改造,争取早一天出来,这次我真的找到了一家大单位,到时候我来接你。”
张迁用力地点着头,早已经泪流满面……
第五篇:教案 我和中国有个约会
第四课 我和中国有个约会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是„„的”的用法和意义;
2、“不但„„而且„„”的用法和意义;
3、转折连词“其实”的用法;
4、本课生词和课文内容,并能用简单的话语表达自己的爱好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不但„„而且„„”的用法;
2、转折连词“其实”的用法
(三)教学步骤与课时分工:4课时,两次完成。第1课时:(1)生词(2)课文 第2、3课时:
(1)理解“是„„的”的用法和意义;(2)“不但„„而且„„”的用法和意义;(3)转折连词“其实”的用法;
(4)复述课文
第4课时: 做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5分钟左右)依照具体情况向学生提问。如:你们为什么来中国学习汉语呢?你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吗?你对中国了解多少呢?在中国的学习生活开心吗?以此来引入文章主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我和中国有个约会。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作者都谈到了些什么。
二、生词(要求预习)(15-20分钟)
1、出示生词卡片(一面汉字一面拼音)集体认读生词,汉字有问题看拼音;领读;学生个别认读,纠音
2、重点生词听写(请同学到黑板上写)约会、缘分、流行、功夫、不但、而且、做人、道理、挣、出息、选择、后悔、交朋友、文化、元素、唐装、学费、因此、认真、厨师、流口水、导游、其实
3、生词讲练:教师给出情境,尽量引导学生说出课文中的句子(1)缘分:我和中国的缘分是从六岁开始的。
(2)流行、功夫:那时候流行成龙的电影,我就开始喜欢中国功夫了。
(3)不但、而且、做人、道理:我有一个中国老师,它不但叫我中国功夫,而且还教我很多做人的道理。
(4)后悔:一点儿也不后悔。
(5)交、朋友:我交了很多中国朋友。(6)文化:我们谈中国文化。(7)唐装:我身上穿着唐装。
(8)因此:因此,我的汉语进步的很快,说得越来越好。(9)其实:其实,到现在我还没想好以后做什么工作呢。
三、课文
课文的内容(10-15分钟)学生不看书,由教师叙述课文中的内容,学生听。(2遍)回答下列问题:
1、我的中国老师教我什么?
2、我后悔学汉语嘛?
3、我和中国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做什么?
4、我是什么时候来中国留学的?
5、我毕业后打算做什么工作?
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话回答,目的是熟悉课文内容,扫清阅读障碍。
第2、3课时:
一、语法点:(45~55分钟)(1)我叫马丁,是从德国来的。
“是„„的”,强调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动作或行为的时间地点和目的等。“是”有时可以省略。否定形式用“不是„„的”。例如“
1、我们是昨天到北京的。
2、我不是从美国来的。
3、你是怎么来的? 小练习:
1、A:对不起,我来晚了。
B:没关系,————(刚到)
2、A:这本词典不错,————(哪儿)
B:——————(在图书城)
3、A:对不起,那本杂志我还没看完呢,明天还给你好吗?
B:————————,不是来找你要杂志的。(找你聊天儿)
(2)他不但教我中国功夫,而且还教我很多做人的道理。
“不但„„而且„„”,连接两个并列成分,表示递进关系。“不但”用在第一个分句,常和“而且/也/还”等配合使用。例如:
1、那家超市的水果不但新鲜,而且便宜。
2、小王不但会说英语,还会说法语。
3、他不但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
注意:两个分句主语相同,“不但”用于主语后:两个分句主语不同,“不但”用在主语前。“不但”位置不同,句子意思也不同。例如:
1、玛丽不但会唱歌,还会跳舞。
2、不但玛丽会唱歌,安娜也会唱歌。
小练习:试着用“不但„„而且/还„„”完成对话
1、A:你喜欢你的工作吗?
B:我很喜欢我的工作,————————(有意思、能说汉语)
2、A:他的同屋会说英语吗?
B:——————————(会说、说得很好)
3、A:这次旅行你都去哪儿了?
B:这次我去了很多地方,——————————(杭州、上海)(3)其实,到现在我还没想好以后做什么工作呢。
“其实”表示的是实际的情况(承接上文,多含转折义)例如:
1、我其实很不开心,只是没说。
2、有人说北京的夏天其实很热,其实不太热。
3、其实,考试不太难,你不用太担心。小试身手:用“其实”完成对话
1、A:听说四川菜非常辣,我能不想吃,因为我怕辣。
B:————————,你不用怕。
2、A:你的汉语那么好,能告诉我怎么提高汉语听说能力吗?
B:————————,你问问玛丽吧,她的学习方法很好。
二、复述课文
1、请同学分段朗读课文
2、同桌互相练习读课文,老师纠正读音
3、请同学复述课文
第4课时:
(1)课堂活动
两人一组,根据所提示的信息,用“是„„的”的格式互相问答。例如: A:你是从哪个国家来的? B:我是从法国来的。参考词汇:
什么时候、怎么、和谁一起、为什么、哪儿、为了、飞机 一个人、去年、上个月、北京、旅行、学汉语、看朋友(2)选择意思相近的词语填空
1、因为、因此
·()这种卡很方便,所以我也想办一张。·路上车子太多了,()经常堵车。
2、其实、真的
·这本书看起来挺厚的,()不太难。·朋友说的没错,这里的天气()很热。
3、的、了
·你来得真早,几点到()?
·我昨天上午给你打电话(),你不在家。
(五)布置作业:说一说、写一写
现根据自己的情况回答下面问题,然后写60字以上的小短文。
1、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汉语的?
2、你和汉语的缘分是怎么开始的?
3、在学汉语的过程中谁对你的影响最大?
4、你现在正在中国留学么?
5、你是什么时候到中国的?
6、你有中国朋友吗?你们在一起经常做什么?
7、你将来想做什么工作?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