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特奥孩子们有个戆司令纪实故事
炎热的夏天,有一群人还在大太阳下面有节奏地打着鼓,变换着各种队形。他们是参加2007年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的中国功夫腰鼓队。在场上指挥的是年过七十的、被人称为“戆司令”的倪震。休息时,倪震用他那把小芭蕉扇为“孩子们”扇风,给他们递凉茶……这些从十四、五岁到四十来岁的智障者,倪震习惯上都称他们为“孩子”,因为他们的智商都只有幼儿园孩子的水平。训练这些智障者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毅力,倪震只是一个普通的志愿者,却如此热心于此。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在倪震家中,也有着这样一个智障的孩子。
不幸降临儿子成了智障者
倪震依然记得儿子出生的那天。1960年的一天,身怀六甲的妻子在菜场做营业员,她突感身体不适,便来到了菜场附近的一家医疗服务站准备检查身体。谁料,她刚跨进服务站的门,羊水便破了,妻子紧张的不知如何是好,等她回过神来,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已经呱呱坠地了。此时的倪震却远在郊区学习,全然不知所发生的一切。
三天后,倪震匆匆地赶回了家。看着白白胖胖的儿子倪文彬,倪震欢喜极了。然而好景不长,一天,他在哄孩子时发现,孩子竟然全身在抽搐,一种不祥之兆掠过倪震的心头。他急忙抱着出生才几天的儿子来到附近一家大医院就诊,但让倪震失望的是,这家医院一连检查了好几天,也没查出个结果来,而孩子的病情却眼看着一天天严重起来。万般无奈下,倪震只能和爱人“偷偷”地把儿子抱出了这家医院,辗转到市区的几家著名医院就诊,没想到最后孩子被确诊为癫痫病。当时,抱着孩子的倪震差点晕过去,他不敢相信,这么活泼可爱的儿子竟然会得癫痫病。然而,事实却不容他怀疑。据当时的医生说,这孩子早点送来就好了,病情不至于会这么严重。
倪震愤怒了,要去找那家大医院“兴师问罪”,谁知那家大医院却主动找上门来了。医院的来意很明确,你钱也没付清就“偷偷”地溜走了,他们是来催款的。一听说医院是来要钱的,倪震气就不打一处来。延误病情还没讨个说法,你倒来讨钱了。倪震一阵质问,医院自知理亏,再也不敢提钱的事了。
为了治好儿子的病,倪震四处打听有无治愈此病的秘方。听说江苏有医生能治疗癫痫病,倪震便抱上儿子三下扬州、泰州、南京等地。那时,倪震和妻子每月收入才100元不到,除了家中孩子和自己的生活外,还要给长辈生活费,经济条件相当困难。但只要听说有秘方,手头再拮据,倪震和爱人也要从牙缝里挤出给孩子治病的钱。倪震结婚时送给妻子一块英纳格名表,妻子多年来一直不舍得戴。然而,那一年正值三年自然灾害,为了给孩子治病,妻子和倪震便商量是否把名表给卖了,虽然倪震相当舍不得,但几番权衡之下,还是无奈地将家中最值钱的名表和自行车都给卖了。
再苦再累也要把儿子的病给治好,这是倪震的心愿。他从朋友处听说,把老虎的大便放在阴阳瓦片(房屋瓦片)上,然后再放到炉子上边烘边用手捻成粉,放在胶囊里给孩子吃,就可以治癫痫。要想得到老虎大便,这可难坏了倪震。虽然他居住地的虹口区和平公园里养着几头老虎,但当时正值“文革”时期,公园里比较乱,要想得到老虎大便还真不容易。倪震打了单位介绍信,才弄来了老虎大便。
老虎大便,一般人会捏鼻而过,但是倪震却把它当成了“宝贝”。一大包的老虎大便,放在阴阳瓦片上,然后再放在煤球炉上烘干,此时散发出的异味足以把人熏晕过去,但倪震却忍着难闻的异味,开始了其制“药”的历程。他一点点地把烘干的大便捻成粉,再放进买来的胶囊,哄骗倪文彬吃。由于经常要捻,倪震两手的皮都撕裂得疼痛难忍,冬天捻得直冒汗。倪文彬看着父亲制“药”,闻着难闻的味道,不知这是啥东西,说什么也不肯吃。无奈,倪震自已拿粒胶囊吞咽下去,才能哄得儿子学着他样把“药”吞下去。然而,“药”是吃下去了,病情依然没有好转的迹象。
这时,又有人告诉倪震说,吃蝎子也许能有用。倪震便四处打听,得知山东出蝎子,便立即起身连夜坐火车赶往山东购买干蝎子。蝎子不能单独饮用,只能配在中药里煎着吃。于是,当时已人到中年的倪震到处去抓中药,每次都要背上30多包中药回家。有时上公交车,由于包的体积太大,司售人员不让他上车,倪震只得徒步回家,常常累得连上楼梯都十分困难。就这样,倪震日复一日地为儿子的病而奔波……
亲情陪伴教儿武术延缓病情
癫痫病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知什么时候突然会发病。50年来,为了儿子,倪震和妻子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每天晚上,倪文彬刷牙时,倪震和妻子都要站在他身后,因为此时往往是发病摔倒的时候。然而,他们这样每天站在儿子身后,慢慢引起了儿子的警觉和反感。一次,倪文彬刷牙时,发现老俩口又站在了他的身后,气愤的连牙也不刷了。从此后,夫妇俩每到儿子刷牙时,为了不让儿子注意,便想着法地找“事”做,在房间、走道、厕所间来回 “忙忙碌碌”地保护儿子。
一天,正在上厕所的倪文彬突然发病,听到声响的倪震立刻从房间里冲到厕所,此时,儿子浑身上下都沾满了粪便,全身发抖,倪震不顾一切用尽全身力气把儿子抱了起来。一回到父亲的怀里,倪文彬便渐渐地清醒了过来,喃喃地说:“爸爸,我对不起你”。倪震的眼泪刷地流了下来,父子俩抱头痛哭。这种情景,对于倪震来说,不知有过多少回。
父爱给了倪文彬生活的勇气,也使倪文彬懂得了如何回报父亲。每次看到父亲为了自已而累的满头大汗时,倪文彬总会说,我最爱我的父母,他们为我操劳了一辈子。每当听到儿子的这番话,倪震夫妇就会眼眶湿润,同时也感到无比的欣慰。
为了帮助儿子活动筋骨,让他延缓病情。倪震和妻子经常带着已成人的倪文彬,到住家附近的鲁迅公园去早锻炼。渐渐地,倪震发现儿子经常会站在公园里,目不转睛地看习武的人,眼神里透露着好奇。倪震从小在家习过武,后来又在公安部门工作过,所以对武术还有一点点研究,好不容易儿子喜欢上一样东西,他这个做爸爸当然要支持,于是,倪震就当起了儿子的武术“教练”。
站立、推手、扎马步……,一招一式,看上去颇有点武术的架式。“教练”只要一挥手,倪文彬便学着做,不知道内情的人,还以为这是武术教练在带教徒弟呢!对于常人来说,扎马步似乎是并不难的事,但对于一个智力残疾人来说,要完成三、五分钟的马步动作却相当困难。然而,不管有多难,倪震都会手把手地教,每天都会让儿子坚持五分钟半蹲,以锻炼儿子的毅力。经过坚持不懈地练习,如今的倪文彬做起简单的武术动作已是像模像样了。从此,每天早上,鲁迅公园东南边的草坪旁便多了一对爱好武术的父子俩。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倪震发现习武的简单动作,不但使智障孩子的手脚变得灵活了,而且还使孩子的思维能力也有了新的提高。原先在家很少说话的倪文彬,现在话也多了,还能到社区里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一天下午,倪文彬下楼到花园里参加社区治安巡逻,几个外来人员见倪文彬一个人巡逻,便指指点点地嘲笑他,有的人索性动手动脚的要欺负他。殊不知,已有点武术功底的倪文彬对这些人早有防备,一个反手便将对方推出了五、六米远,吓得几个外来人员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还在嘀咕:这个人好像不戆嘛,蛮正常的。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附近的人再也不敢欺负倪文彬了。
除了对武术的爱好,倪震发现儿子还特别爱唱歌。打儿时起,倪文彬只要一听到广播里有歌声,便会坐下来静静地听,然后跟着唱。倪震看到儿子那么喜欢听歌,便买了许多磁带来放歌让儿子跟着学,他鼓励儿子说:“唱歌能治好你的病,只要坚持唱,一段时间以后就能上舞台演出了,到时候爸爸妈妈和哥哥妹妹一起去看你的演出,为你鼓掌喝彩。”一番话,说得倪文彬高兴极了。
第二篇:有个地方不能去纪实故事
这天午后,大伙正聚拢在村口晒太阳闲聊,一辆黄色面包车鸣着笛声在村口停了下来。车门一开,一个衣着光鲜的小伙子从车子里钻了出来。一看小伙子,大伙的眼睛不由得瞪大了,嘴快的人大叫出声:“这不是李加俊吗!”
五年前,李加俊跟随本村的几个人外出打工,到了年底,其他人都回来了,唯独少了李加俊,一齐外出的几个人竟然没人知道李加俊去了哪里。几年里,李加俊没往家里打过一个电话,杳无音信。暗里,大伙儿猜测李加俊在外面凶多吉少。突然间李加俊回来了,大伙能不惊奇吗?
人们都记得走的时候,李加俊跟瘦猴似的,黑不溜湫的。可眼前的李加俊脸蛋白里透红,头发乌黑泛光,脱胎换骨似的,往大伙中间一站,分外地打眼。一看就知道没在外面遭罪,有出息了。
“加俊,在外面发财了?”“跟我们说说这些年你干吗去了。”“加俊,进大公司了?”大伙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晚饭后有人敲门,李加俊开门一看竟是他的铁哥们儿张迁。李加俊热情地把张迁让了进来。
从进门的那会儿,张迁的一双小眼睛就没离开过李加俊。进屋后,见李加俊反手把门给关上了。张迁才开口说话:“哥们儿,发了?”说话的同时,张迁还用两根手指在一起搓了搓。
李加俊苦笑:“发昏还差不多。”见李加俊这个样子,张迁脸上的笑容没了:“不够哥们儿意思了吧!跟我也不说实话?”
李加俊指着桌子上的行李包说:“真的没挣到钱,包还在那儿呢,不信你翻翻看。”
“嘁!现在谁还带现金在身上呀?”张迁生气了,转过身背对着李加俊,“是不想认我这个哥们了吧?”
李加俊无奈地说:“我说的都是真的。”见李加俊不说实话,张迁又转过身来,换着笑脸,讨好地说:“哥们,让我猜猜看,你肯定进了一家大公司,人在里面舒坦着呢?”
“大,大是挺大的,条件比我们家那是好多了。”犹豫了半天,李加俊才开口。
“那好,别的我也不多问,你要是把我还当做哥们,赶明儿你走时把我带上,我跟着你混。”张迁盯着李加俊说。
“不行,那个地方你不能去!”李加俊一口否决了。
“什么地方我不能去,你能干,我就能干。哥们我可是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做得出来。”张迁看着李加俊。
“不行,那个地方你真的不能去。”李加俊还是不同意。见李加俊如此绝情,张迁恼羞成怒,砰地一声把一只茶杯给摔碎了:“李加俊,想当初,咱们可是结拜的兄弟,说过同甘苦的,你倒好,人一阔,脸就变,连兄弟都不认了。”
“我,我……”嘴张了张,李加俊把想说的话又咽了回去。
“李加俊,你做得了初一,我就做得了十五,你别忘了,咱俩可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几年前我们还干过一票呢?大不了同归于尽。”说完话,张迁摔门而去。
看着张迁离去,李加俊无力地跌坐在椅子里,半天没起来。五年前,李加俊,张迁与几个同村人一起进城打工。李加俊和张迁一起给一家粮油店送货。两人干得好好的,粮油店老板却突然把张迁给开除了。原来粮油店另一名员工的一个乡下亲戚把张迁的位置给顶了。张迁气愤不过,找粮油店老板理论。粮油店老板当众扇了张迁一耳光不说,还骂张迁是条乡下来的土狗。
年轻气盛,张迁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便与李加俊商量对策。一不做二不休,一个晚上,两人里应外合,一把大火把粮油店烧了个精光。损失少说有十几万元。事发后,两人害怕了,分开后各自逃生去了……
一晃几年过去了,村里没人知道他们身上还背着案子。惹恼了张迁,他把这事给抖落出来,我李加俊就没法在村里待了。李加俊一筹莫展。
第二天晚上,张迁又找上门来。进屋后,张迁先拿出几样熟食放在桌子上,随后又变戏法似的拿出一瓶名酒和一条名烟来。看到这些东西,李加俊当即瞪大了眼睛,责问张迁的东西是哪里来的。
张迁嘻嘻一笑,说:“杨老千商店多的是,下午刚弄到手。”
“你怎么还不收手,迟早会出事的。”李加俊吃惊不小,张迁一直就有小偷小摸的坏习惯,这烟酒显然是他偷的。
“哎!”张迁无奈地叹了口气说,“兄弟,如今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你以为我想呀,没办法,为了兄弟你我才冒险的。还不是想求兄弟帮一把给个活路吗?”
听张迁这么一说,李加俊不言语了。随后,张迁打开酒,两人你来我往地喝起了闷酒。一瓶酒快要见底时,张迁脸色通红,瞪着血红的眼珠子再次提出让李加俊带他一块儿出去。这次李加俊没再拒绝,点头答应了。张迁乐坏了,把剩下的酒一分为二,高高地举起酒杯,“够兄弟,来干了!”俩人同时一饮而尽。
一夜无话,第二天天一亮,张迁就兴奋地来找李加俊,推门一看,屋里空荡荡的,李加俊不在了。张迁当即就傻眼了。突然间他发现桌子上留有一封信,一把就了抓过来。信上写道:
兄弟,我先走了,你在家等我半年,半年后我回来一定带你出门。这半年里,你要先改掉偷盗的恶习,否则到时候我就无能为力了……
看完信,张迁喘着粗气,团巴团巴狠命地把信往外一扔,嘴里骂道:“他娘的,耍老子,你不仁休怪我不义。”说着话,张迁转身就去了派出所。到了派出所,他把李加俊当年放火烧粮油店的事给说了出来。当然他没说自己。接待他的警察听完后非常重视,马上表示要与当地警方联系。
走出派出所,冷风一吹,张迁清醒了,同时他也害怕了。李加俊要是被抓的话,肯定会供出自己的,自己也逃不掉呀!越想越害怕,回到家里,收拾收拾,张迁外出打工去了。游手好闲惯了,进城后,张迁压根就找不到他想干的活。没办法,他又开始了偷盗的营生。刚开始他只在人多的场合干点顺手牵羊的活,后来胆子越来越大,居然瞄上了商场。在一次偷盗商场仓库中,被人抓了个现行,遭一顿打不说,还被投进了监狱。
想到自己进城是为了逃难的,到头来自己把自己送了进来。这时候,张迁才幡然醒悟,悔不当初……
几个月后,有人来监狱看张迁。张迁心里猜不出会是谁?出来一看,竟然是李加俊。愣了一下,张迁一把抓住李加俊的手,带着哭腔说:“兄弟,想想办法,让我出去。”
“你这是咎由自取啊!我让你在家等我半年,你为何不等?”李加俊责问张迁。
“我,我……”张迁无言以对。
过了好久,李加俊才开口接着问:“在里面生活还习惯吧?”
张迁摇摇头,嘴里喃喃地说:“我要自由,我想出去……”
“里面不是很好吗?”李加俊接着又说,“用的是自来水,每顿都见荤腥,还有休息日,环境干净卫生。我们老家的生活都无法跟这里比,你看你进来才几个月就白了很多。”
听李加俊这么一说,张迁瞪大了双眼:“这里的生活你怎么这么熟悉?”
李加俊凄然一笑:“现在我跟你说实话吧,半年前我刚从这里走出来。当年烧了粮油店后,没两天我就被抓了,我把所有的罪证都揽到自己身上,为的是不想让兄弟你受牢狱之苦。可你却……”
“你怎么不早说啊!”张迁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我是不想让乡亲们知道。兄弟,好好地在里面改造,争取早一天出来,这次我真的找到了一家大单位,到时候我来接你。”
张迁用力地点着头,早已经泪流满面……
第三篇:木匠汤姆有个显赫的父亲纪实故事
第一次见到木匠汤姆,约在3年前。当时,我家的后壁被啄木鸟啄得大洞小孔,像一种吉士那样。他来时穿了黑衫黑裤、足蹬皮靴,梳了一个庞克头,像古代罗马士兵的帽盔。我太太看他像个太保,就犹豫起来;我说,人不可貌相,这里工人不好找,让他试试罢!后来看他工作挺认真熟练,渐渐安心起来。竣工那天,汤姆对我们说:明天要带太太和小孩去东部海边度假,我知道他的意思,立即付现。但觉得这位年轻人很会享受,气派不小。
过了不久,我们的洗衣机出了毛病。适值周末长假,一时找不到人,就想起了汤姆。因为他曾经说过,也会修理水管。真的,他接了电话就来,并说高兴为我们服务。因上次来修板壁时,我们以午餐招待,待他如同家人。这台洗衣机经他修理以后,一直不再犯病,觉得他技术不坏。
最近网络上有篇文章,说是年纪大的人如果跌跤骨折,要比患癌症还要可怕。而且大多数的意外,均发生在家中。我们检视了家中暗藏危机之处,认为厨房到洗衣间的台阶,应加宽及装两个扶手,因此又想到了汤姆。我打电话去时,他正在烤肉请客,有些醉醺醺,但答允翌日就来估价。次日,他骑了一辆摩托车前来,那头盔和那一身的打扮,好像是电影中铁骑救美的英雄。他说,他的皮夹昨晚忘在车内,被人偷去,内有现金1000多,还有驾照及信用卡等。今天不能开卡车,还要去补办驾照及银行卡等,真是气人。我心想,今天要他估价,恐怕会贵一些,一方面他心情不佳,一方面要收之桑榆也说不定。但还好,讲定价格以后,翌晨他购妥木料,就开辆卡车、后面挂了部硕大的拖车前来。车内各式工具俱全,看上去不像是一个小木匠的家当,却像大型建筑公司派来的。
汤姆很健谈,他一边做工一边和我闲聊。他说这个周末要去邻州怀俄明看一个朋友。我不经意地只回答一声“哦!”他又接着说,这次要去打猎及赛车,这个朋友的牧场很大,还有私人直升机呢!我听了心中暗想,有这种生活和这样的阔友,他应是个高官巨商或议员才对,怎会是一个木匠?后来他才说明,这个朋友,原是世交。我随即问起他的父亲,他说,是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现退休在犹他州,曾担任总统的首席顾问,但语焉不详。我怀疑他是在瞎吹。就到网上一查,果真他父亲是约翰逊总统的首席经济顾问,后又担任世界银行非洲开发总署首席经济家;离开政府以后,曾先后创办计算机及网络公司、投资公司等等。这样显赫而富有的家庭,怎会让儿子去做木匠?难道他没有上过大学吗?职业虽无贵贱,但这样找零工过活,也太辛苦了。
当晚,我儿子一家来吃晚饭。我们在餐桌上谈到汤姆。我先问问洋媳妇:这样好的家庭可以随便为儿子安插一个工作,也不至于让他做零工过活?媳妇答称,原因可能有很多,如父母工作太忙,从小未好好教导;或父母早年仳离,乏人爱护抚育;又或儿女到了18岁就独立地出去闯天下,父母管不着;又可能是父亲太成功或太有名,儿女生了反叛或对抗之心。她又说,不少明星及名人的子女,常有出轨、吸毒及猝死路旁的事例。我听了,就想到我们中国的家庭,不但照顾儿女无微不至,很多还要管到第三代,这样,造成他们的依赖性,也宠坏了不少年轻人。孰优孰劣?很难判断。
我的儿子接着说,据他所知,汤姆是此间大学的野生动物系毕业。但没有做过一天这方面的工作,倒是喜欢自由自在地找零工做活。又说,汤姆在城中有一座古老的大房子,正在精心修缮中,说是要恢复一个古迹,供大家参观。也许,他生活本就无虞,只是做工赚些外快,供他花费而已!这使我想起,最近在网络上,也说起年轻人中有一种所谓“悠游族”,平日做临时工,赚了就花,花完再做,优哉游哉地过活,不亦乐乎。
我太太忽向着我直率地说:“我知道你脑中还有书香门第和诗书传家的想法,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年轻人非要念到硕士博士不可。”我听了,真有些不服气,“我们两个儿子得了3个博士学位,一个孙女最近也得了硕士。他们都有很好的固定工作,不需要天天伤脑筋找零工来做,也没有什么不好啊!”
她听了笑道,“你不要忘了,我们的一个孙子,一边在念大学,一边也在当木工,为新建的公寓做橱柜。他今冬毕业以后,恐难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美国现有1400万人失业,如果做木匠能快活度日像汤姆一样,也不坏呢!”
我听了瞠目以对,一时结舌难辩,却引起一阵哄笑。
第四篇:善良是个连环套的纪实故事
那一天的事情有些蹊跷。邓秀兰一个人在家,厨房里熬着汤,她在卫生间里洗衣服,这一切平淡得看不出任何涟漪。糟糕的是,浑然不觉中,她晕倒在卫生间冰凉的地板上,甚至来不及打一个求救电话。
那个时间,根本不可能有人打开她的家门,女儿远在北京,老公也被女儿接过去长住,儿子顾着自己的公司,不到半夜绝对见不到人影。等待她的只有死亡。
幸运的是,她没有死。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四壁雪白的医院里,医生说:“你煤气中毒,幸亏你儿子及时把你送来,再迟几分钟,可能就没命了。”
随后赶到医院的儿子却说,他没有回过家,接到电话才知道母亲出事了。
那么,是谁救了她?值班护士说,送她来的是一个小伙子,当时非常着急,是抱着她一路跑进来的。手术做了两个多小时,他就一直在手术室外等了两个多小时,直到确定她安然无恙,他才长长地舒了口气。护士忍不住问:“她是你母亲?”他说:“是的。”至于他什么时候离开的,倒是没人注意。
到底是什么人做了好事还不留名呢?等回到家,看到卧室里有被翻过的痕迹,家人开始猜测,是小偷入室行窃,碰巧看到昏迷的女主人,于是一丝善念闪过,救人一命。难道自己的救命恩人竟是一个小偷?邓秀兰不愿意相信,她四处打听,想要找到恩人的下落,要说声谢谢。
那天,她听说派出所抓了一个“开锁大盗”,是这一带的惯偷,她心里一咯噔,会不会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她当即跑到派出所,向民警打听犯人的情况。得到民警的配合后,又找来那天值班的护士当场辨认。
虽然她并不希望自己的恩人是个小偷,但事实是,那个叫杜安涛的“开锁大盗”就是那天救了她一命的人。她心中百感交集,不管对方身份如何,在危难关头能救人一命,就说明他良知未泯,自己怎么做才能帮助他呢?
她跑到派出所,给他送去两套新衣服,坦诚地和他聊天,并要认他做干儿子。她像对待亲儿子一样谆谆教导,年轻人犯错了并不可怕,知错能改就会有前途。在她的感召下,杜安涛最终供出了全部罪行。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杜安涛付出的代价就是15年牢狱和女友的扬长而去。这对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来说,是道过不去的坎儿,15年过后,他还能做什么?
在他最悲观绝望甚至以绝食抗争的时候。她再次送去了关怀。她为他熬鸡汤,连续两个星期从不间断,她一针一线给他织好看的毛衣,不时地在他身上比着尺寸,说:“天气凉了,我要赶紧把毛衣织好,亲眼看你穿上才放心!”直到他一颗坚硬的心变得如棉花一样柔软,直到他肯一口口喝下那代表爱的鸡汤。
她还为他策划好了今后要走的路,她说:“你不是很会开锁吗?因为开锁才走上犯罪的道路,你对所有的锁都很了解,可以研制出一种新型的防盗锁呀。”
他犹豫着问:“我行吗?”她像母亲鼓励儿子一样说:“你那么聪明,肯定行!”
随后,她和监狱长协商,专门给他腾出一间房做研究用,她还經常给他寄相关的书籍,有时还专门买来各种各样的锁,供他参考。
想不到自己的特长可以在正道上得到发挥,杜安涛欣喜不已。从此一心扑在研究上,刻苦补习文化知识,一遍又一遍地拆卸锁具,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經过对上百种防盗锁进行拆装后,他发现这些锁有槽式、弹簧式、弹子式、凸凹式四种,用30把钥匙就可以套开,根本不具备防盗功能。
經过两年时间的刻苦钻研,他最终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螺旋式防盗锁,并在邓秀兰妈妈的帮助下顺利申请了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为他颁发了专利证书,认为他发明的“螺旋防盗锁”超出了国内其他产品的功能,属A级防盗产品,居全国之首。
一个人室行窃的“开锁大盗”最终成了防盗锁的专利获得者,并得到减刑4年的奖励,杜安涛的人生被彻底改写。他知道,这一切归功于他的“妈妈”邓秀兰。
当初,他的一丝善念,救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性命,而这个女人,又用自己的善良改写了他的命运。世界是如此奇妙!每个人把心中的善念释放一点点,温暖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温暖,生活该变得多么美好哇。
第五篇:有梦想谁都了不起纪实故事
2011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现场,当主持人董卿宣布西单女孩任月丽上场时,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被请出的“西单女孩”任月丽,依然是穿一件素净的白衬衫,只是在领口下系着一条紫红色的围巾,渲染出节日的气氛。主持人董卿向全国的观众介绍任月丽时,提起了她的身世,提起了她的过去,提起了她的梦想。然而,任月丽做梦也没有想到,作为一名草根,有一天会站在春晚这个辉煌华丽的舞台上,接受亿万人的欢呼和掌声。
西单女孩任月丽,是一位在西单地下通道唱歌的女孩。一位网友拍摄其翻唱的《天使的翅膀》DV被传到网上,视频打动了无数人,西单女孩因此成了网络红人。
这个来自河北农村的女孩,由于父母多病,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年仅16岁便孤身一人来到北京,追寻自己的梦,用自己的力量支撑起家庭的重担。她在北京西单的地下通道一唱便是4年,风雨无阻。
西单女孩仿佛是坠入凡间的精灵,倾听她的歌声,就像涓涓溪流,滋润着你的心灵。从《天使的翅膀》到《不让我的眼泪陪我过夜》,从《阳光总在风雨后》到《微笑着坚强》,无不唱出了她对生活的向往,与命运的抗争。
任月丽是那样纯真,在她身上从来没有矫揉造作,有的只是一份清新与靓丽,淡定与从容。她是透明的,你可以透过她朴素的脸庞清晰地看到那些内在的品质;她是美丽的,每当歌声唱响时,她的身边都会被一种纯净的气场所笼罩。
在地下通道唱歌,任月丽曾经有过这样一件事。一次,一个女孩和她的男友在地下通道听她唱歌,唱着唱着,月丽突然发现那个女孩趴在男友的肩上哭了,月丽急忙停下来问她怎么了?女孩哭着说:“没事,你接着唱,是你的歌声太感人了!”女孩离开时,一定要给月丽留下1000元,但月丽没有接受。这就是月丽,一个集真、善、美于一身的女孩。
任月丽红了,她没有忘记自己所经历过的辛酸和坎坷。对于她在地下通道唱歌,曾经有人诧异,有人鼓励,有人鄙夷,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西单女孩精神的最大亮点,就是“微笑着坚强”。
当春晚的舞台上,任月丽轻轻拨动着琴弦,深情地唱起了:“想家,想家……”亿万观众都为之而感动了。是的,如果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砺与苦难,没有用心去揣摩歌声的内涵,没有纯洁至美的灵魂,没有高尚的品格,月丽就不会站在春晚的舞台上唱出如此震撼人心的歌。
“旭日阳刚”组合、呼啦圈金琳琳、民工街舞团被选中,一一登上春晚舞台,同“西单女孩”一样以草根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与明星阵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人耳目一新。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草根上春晚也不再是个传奇,希望通过春晚这个大舞台,西单女孩任月丽,在音乐之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