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汉字与中国心》阅读答案
做阅读题应该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己,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别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戏答:
铸就:
新潮难已:
2、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汉字中文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
5、选做题:(以下两题中共有8个填空,任选其中的4个填空做)
⑴文中提到“大地”、“海内”、“天涯”、“知己”等词语分别指什么?
“大地”指:;“海内”指:;
“天涯”指:;“知己”指:。
⑵写出文中下列几句诗句的后半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明月几时有。
劝君更进一杯酒。大江东去。
《汉字与中国心》阅读答案
1、开玩笑似的回答。/ 成就、建造。/ 新潮难已;心情难以平静、2、(1)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
(2)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3.因为汉字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大,适宜表达微妙、诗意的情感,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由汉字写成的古典诗词甚至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而且使用汉字的人数众多,占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因此,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
4.因为中国人自小受着中华古典文化的熏陶,心中有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之情,所以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
5、大地:泛指祖国的土地。
海内:四海之内,泛指祖国各地。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知己:知心朋友
路上行人欲断魂
把酒问青天
西出阳关无故人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第二篇:汉字与中国心 阅读答案
汉字是中国的文化,也是我们中国心的体现。而汉字与中国心这篇文章也是一篇佳作,下面一起看看它的阅读答案吧。
汉字与中国心 阅读答案篇一: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从潮难己,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别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呀呀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分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分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分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戏答:;铸就:
2.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⑴汉字中文的特点是什么?
⑵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2分
3.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3分
4.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3分
答案:
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戏答:开玩笑似的回答 铸就:铸造成就
2.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⑴汉字中文的特点是什么?
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⑵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3.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从潮难己
4.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是把中国人凝聚的纽带。
汉字与中国心 阅读答案篇二: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己,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别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 “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戏答:
铸就:
新潮难已:
2、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汉字中文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
5、选做题:(以下两题中共有8个填空,任选其中的4个填空做)
⑴文中提到“大地”、“海内”、“天涯”、“知己”等词语分别指什么?
“大地”指:;“海内”指:;
“天涯”指:;“知己”指:。
⑵写出文中下列几句诗句的后半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明月几时有。
劝君更进一杯酒。大江东去。
汉字与中国心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开玩笑似的回答。/ 成就、建造。/ 新潮难已;心情难以平静、2、(1)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
(2)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3.因为汉字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大,适宜表达微妙、诗意的情感,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由汉字写成的古典诗词甚至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而且使用汉字的人数众多,占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因此,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
4.因为中国人自小受着中华古典文化的熏陶,心中有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之情,所以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
5、大地:泛指祖国的土地。
海内:四海之内,泛指祖国各地。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知己:知心朋友
路上行人欲断魂
把酒问青天
西出阳关无故人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汉字与中国心的阅读答案
2.《汉字与中国心》六年级阅读答案
3.汉字与中国心阅读答案
第三篇:青春中国心
青 春 中 国 心
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斗争。”(男生读,读完后,最后一句全部齐读一遍)
2、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未来是光明而美丽的,爱它吧,向它突进,为它工作,迎接它,尽可能地使它成为现实吧!(全部齐读)
3、居里夫人说: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女生读,读完后,最后一句全部齐读一遍)
4、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全部齐读)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男生领读,全部齐读一遍)
第四篇:汉字与平面设计
汉字与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是从人类开始利用文字记录自己思想的时候就开始的一个活动,贯穿了人类文明史的整个过程。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陈绶祥也曾特别撰文阐述字体与平面设计间的关系。在文中他直言:“从平面设计来讲,汉字无疑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成功的设计。它是由只供平面设计用的点画这样的简单设计元素,通过平面设计的结构原理和手段,设计出一件又一件恒定而单纯的‘产品’,这些产品的内涵无比丰富,构架无比完美,用途如此广泛,影响如此深远。”事实上,字体与平面设计之间的渊源,从每届方正字体设计大赛的评委阵容就可以一窥端倪。王序、陈绍华等平面设计大师都曾担任过大赛的评委。平面设计大师陈绍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汉字是中国文化中最具有象征意义的设计课题,值得每一位设计师深入研究。
在中国做平面设计,汉字是基础。”“字要写好,很难、很辛苦,但这是一切设计的基础。”第一位AGI(国际平面设计协会)的华人会员、曾获得德国莱比锡市政府颁发的国际书籍艺术界和平面设计界的最高荣誉“谷滕堡”终生成就奖的清华美院教授余秉楠认为,字体设计中的很多基本规律其实就是平面设计的基本规律,如黑白关系、粗细对比、韵律节奏等;相关的结构基础如“上紧下松”、“左紧右松”等与平面设计都是相通的。
更多文章搜索【北资官网】——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帮您做好职业准备!
2013北大资源研修学院
第五篇:汉字与酒文化
汉字与酒文化
汉语言文学0806 曾晓燕 20080101036
汉字历史悠久意义重大这是众所周知的,而酒文化与汉字两者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息息相关。我国酿酒的历史很久远,可以说是与种植生产同步的。据说殷朝人特别喜欢喝酒,纣王就曾‚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见《史记•殷本纪》)。据说殷即因此而灭亡。《尚书》中的《酒诰》,就是周成王告诫殷的遗民要以纣为鉴,不要沉湎于酒的。现代出土的殷代酒器极多,说明当时饮酒的风气的确很盛。其实喝酒并不是殷人独有的嗜好。例如在《诗经》里就有很多地方提到酒: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豳风•七月》)春酒为冬天酿制至夏始成的酒。
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小雅•伐木》)这是说王有酒,就给我喝清酒,王若无酒就给我喝一宿酿成的酒。(湑:xǔ,许。经过过滤的酒。酤:gū,姑。一宿而成的酒。)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小雅•鹿鸣》)宾既醉止,载号载呶。乱我笾豆,屡舞僛僛。是日既醉,不知其邮。侧弁之俄,屡舞傞傞。(《小雅•宾之初筵》)这是描写周幽王与大臣们饮宴喝醉后的丑态。(呶:同闹。傲:qī,欺。僛僛:歪邪的样子。邮:过失。俄:倾斜的样子。傞:suō,缩。傞傞:不能自止的样子。)如果我们再结合其他文献考查,就可以清楚地看出,酒同样是周朝贵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例如《左传•昭公十二年》写晋、齐两国国君行投壶之礼,晋之大夫荀吴说:‚有酒如淮,有肉如坻。‛齐侯说:‚有酒如渑,有肉如陵。‛这说明他们何尝不希望有酒池肉林。历史上曾经专门谴责殷人沉湎于酒,其实是不公平的。古代的文士中有很多贪杯豪饮的人,‚不胜杯杓‛者寥寥,女作家也不例外。他们不但喝酒,而且写酒、歌颂酒,好像酒以及有关酒的题材真的能够浇其胸中块垒、启其神妙的文思。酒几乎成了古代文学创作的‚永恒的主题‛。
古代作品中所描述的喝酒情况,有的很吓人。例如樊哙在鸿门宴上立饮斗卮酒,而且表示还能再喝;唐代的王绩号称斗酒博士:他能每天喝一斗酒;宋代的曹翰酒量更大,喝了好几斗酒后仍然十分清醒,‚奏事上前(皇帝面前),数十条,皆默识(记住)不少差。‛与这些人相比,李白斗酒诗百篇、武松过景阳冈之前一饮十八碗也就算不得什么了。其实古人之所以能喝这么多酒,奥秘在于古代的酒并不是烈性的。
古代的酒一般都是黍、秫煮烂后加上酒母酿成的,成酒的过程很短,而且没有经过蒸馏,其所含酒精量远远不能跟‚老窖‛、‚陈酿‛、‚二锅头‛比。陶潜《和郭主簿》之一:‚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杜甫《羌村三首》:‚赖知禾黍熟,已觉糟床注;‛‚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这些诗句不但告诉了我们造酒的原料,而且还说明酒是诗人或农民自酿自饮的。
烈性酒在我国出现得较晚,至早不过南宋。淡酒也有浓烈程度的不同。酿造一宿即成的叫酤,也叫醴(Lǐ,礼),其味甜。现在的糯米甜酒、醪(Láo,劳)糟即与醴相似,不同的是原料,今之醪糟系用黏稻(糯米),古代则不一定。《礼记•丧大记》:‚始食肉者先食干肉,始饮酒者先饮醴酒。‛这是说父母死后二十五个月行过‚大祥‛祭可以结束疏食饮水的服孝生活,但需有个过渡:第一步不可食鲜,也不可大开酒戒过瘾,应由酒味不浓的醴开始。《汉书•楚元王传》:‚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公不耆(嗜)酒,元王每设酒,常为穆生设醴。‛这也是因为醴‚没劲儿‛,适合不好饮酒的人喝。‚醪‛字在古代是指较为醇厚的酒。《史记•袁盎列传》: ‚袁盎使吴见守(被软禁),从史适(恰好)为守盎校尉司马,乃悉以其装赍(资)置二石醇醪,会天寒,士卒饥渴,饮醉,西南陬(Zōu,角落)卒皆卧,司马夜引袁盎起,曰:‘君可以去矣,吴王期(预定好)旦日斩君。‛’这恐怕是用灌酒法越狱的最早记录,而其所用的是醪,可见醪的酒力不小。
历时较长、经多次酿制加工的酒叫酎(zhòu,宙)。《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天子饮酎,用礼乐。‛郑玄注:‚春酒至此始成,与群臣以礼乐饮之于朝,正尊卑也。‛这就是说酎与春酒同实而二名。汉代的‚饮酎‛则是一种祭祀:春酒酿成时皇帝用以献于宗庙。《汉书•景帝纪》:‚高庙(汉高祖刘邦的庙)酎,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颜注引张晏曰:‚正月旦作,八月成,名曰酎……至武帝时因八月尝酎,会诸侯庙中,出金助祭,所谓‘酎金’也。‛所谓正月旦作、八月成,是就汉代历法而言。汉以夏历十月为岁首,则其八月为夏历五月,十月为孟冬(冬季第一个月),五月为仲夏(夏季第二个月),符合上文所说的春酒酿造的时间,只不过汉代的‚饮酎‛之祭迟于《月令》所说的天子‚饮酎‛一个月而已。酎金的规定自汉武帝(一说文帝)时实行以后,几乎又成了中央政权削弱诸侯势力、剥夺诸侯封地的借口。《史记•平准书》: ‚至酎,少府省(检验)金,而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百余人。‛《集解》引如淳曰:‚《汉仪注》:‘王子为侯,侯岁以户口酎黄金于汉庙,皇帝临受献金以助祭。大祀日饮酎,饮酎受金。金少不如斤两,色恶(成色不好),王削县,侯免国。‛《汉书•东方朔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初,建元三年,[汉武帝]微行(改装外出)始出……微行常用饮酎已。八九月中,与侍中、常侍、武骑及待诏,陇西北地良家子能骑射者,期诸殿门——故有期门之号自此始——微行以夜,漏下十刻乃出。‛其中‚微行常用饮酎已‛,意思是武帝偷偷出宫游猎常常是在‚饮酎‛之祭行过之后,所以下句说‚八九月中‛。汉之八九月正是盛夏,庄稼遍地,所以当武帝及其从人‚驰骛禾稼稻秔之地‛后,‚民皆呼号骂詈‛。
比醪、酎更烈的酒叫醲(nóng,农)、醇。《说文):‚醲,厚酒也。‛‚醇,不浇酒也。‛厚即酒味厚、酒性烈;不浇即不掺水,也就是酒精度数高。《说文》还有‚醹(rǔ,乳),厚酒也‛、‚醇(róng,荣),重酿酒也‛,这也是较烈的酒,而酙与酎同类。但在古代文献中醋、酮很少见,酿、醇多用为形容词,表示酒的品质。《诗经•大雅•行苇》:‚曾孙维主,酒醴维醻。酌以大斗,以祈黄耇。‛(曾孙:指周成王。大斗:柄长容积大的舀酒斗杓。黄:指黄发,高寿之征。耇:gǒU,苟。老。黄耇即老人。)枚乘《七发》:‚饮食则温淳甘膬,腥醲肥厚。‛(腥:chéna,呈,也是肥的意思。厚:也指酒浓。)《史记•曹相国世家》:‚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曹]参不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 《后汉书•仲长统传》:‚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清醇之酎,败而不可饮。‛
酒酿成时汁与渣滓混在一起,是混浊的,若经过过滤,除去渣滓(糟),就清澈了,所以古人常说浊酒、清酒。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离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显然,浊酒是较低级的酒。‚清酒‛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滤去渣滓的酒。《后汉书•南蛮传》:‚[秦昭襄王刻石]盟曰:‘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钟。’夷人安之。‛《三国志•管辂传》注引《管辂列传》:‚瑯玡太守单子春雅有材度,闻辂一黌(hóng,洪。学校)之俊,欲得见。辂父即遣辂造(往)之……辂问子春:‘……辂既年少,胆未坚刚,若欲相观,惧失精神,请先饮三升清酒,然后而言之。’子春喜之,便酌三升清酒,独使饮之。‛另一种意思是专指祭祀所用的酒,其实也就是醪、酎、春酒。《周礼•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日昔酒,三日清酒。‛郑玄注:‚郑司农云:‘事酒,有事而饮也;昔酒,无事而饮也;清酒,祭祀之酒。’玄谓事酒酌有事者之酒,其酒则今之酵酒也;昔酒,今之酋久白酒,所谓旧醳者也;清酒,今中山冬酿接夏而成。‛(醳:yì,意。新酿的较醇的酒。酋:在这里也是久的意思。)祭祀用的酒又叫清酌。《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酒曰清酌。‛韩愈《祭柳子厚文》: ‚维年月日,韩愈谨以清酌庶羞之奠,祭于亡友柳子厚之灵。‛
古代的酒也有糯米做的,当糟滓未经滤出时,即泛出白色,因而浊酒又称白酒。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陇西行》:‚清白各异樽,酒上正华疏。‛现在上海人喝的白酒就还是古之浊酒,而在北方,白酒早已指烈性的烧酒了。
酒的过滤叫漉(là,路)。《南史•陶潜传》:‚郡将候潜,逢其酒熟,[潜]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著头上。‛陆游《野饭》:‚时能唤邻里,小瓮酒新漉。‛浊酒也可以由其自行沉淀而稍清。杜甫《羌村三首》:‚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在古书中我们还可以见到酒变酸的记载,这在喝惯了烧酒的人似乎是不可理解的。其实道理很简单:酒中杂质多,糖分多,放久了自然会变酸。《晏子春秋•内篇上》说:‚人有酤(同沽,卖),为器甚洁清,置表(标志,即酒幌子)甚长‛,但是因为家里养的狗太凶,没有人敢来光顾,因而‚酒酸不售‛。又《内篇谏下》:‚酒醴酸,不胜饮也(酒多得喝不完)。‛
最迟到唐代,酒的品种就很多了。王翰《凉州曲》中‚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名句已经是人们所熟知的了,而有些酒则只是在诗文中保留其名,而其酿制方法早已失传,甚至这些酒的味道、颜色等等特色也已无法考证。例如《汉书》上提到了‚百末酒‛、‚挏马酒‛(见《礼乐志》),南北朝有石榴酒、梅花酒(见梁简文帝等人诗、《四民月令》),以后又有琥珀酒、金银酒、紫驼酒等。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中提到:‚唐人喜赤酒、甜酒、灰酒,皆不可解。李长吉云:‘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珍珠红。’白乐天云:‘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杜子美云:‘不放香醪如蜜甜。’陆鲁望云:‘酒滴灰香似去年。’‛宋人已觉‚不可解‛,则现在就更无法追寻了。
以上所述,皆表明了汉字与酒文化的紧密联系,二者源远流长,意义重大,两者关系值得我们去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