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基辛格《世界秩序》有感

时间:2019-05-15 16:01: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基辛格《世界秩序》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基辛格《世界秩序》有感》。

第一篇:读基辛格《世界秩序》有感

读基辛格《世界秩序》有感

孙立标

在阅读中与智者对话,在思考中和高手过招。

——读基辛格《世界秩序》有感

新年伊始,总书记向全国人民发表了温暖而且充满力量的元旦献词,细心的观众发现,总书记的书架上有本名为《世界秩序》的书。其实,去年9月22日,习近平在美国西雅图出席欢迎晚宴并发表演讲时,就引用过这本书的内容。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值得总书记研读、引用并且收藏呢?恰好最近读了这本书,总的感觉是很有收获、深受启发、值得一读。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相信很多人都对这个名字耳熟能详,在他的推动下,尼克松总统踏上了前往中国的“破冰之旅”,实现了中美建交,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进而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和世界格局。就是这样一位具有全球视野的战略高手,在自己90高龄的时候,将自己的毕生智慧和深刻思考,凝结成这本书,它很有可能是基辛格先生的收官之作和告别演说。

这本书围绕“世界秩序”这个历史久远、空间广阔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通过阅读我们就会发现,世界那么大,问题这么多,但还是有脉络可循,未来是可以把握的。

欧洲国家,通过建立均势避免一个国家占据主导。欧洲各个国家在长期的斗争、妥协和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逐步达成共识,按照均势建立了一个不太稳固的国际秩序,各个国家按照自己的理念,形成了自己的权力基础和势力范围。在这一过程中,任何试图打破这种均势、把自己想法强加到他国头上的努力均告失败,包括拿破仑等多位强人,即使一时得逞,也难逃失败下场。

中国,地处欧亚大陆的另一端,自古以来信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强大的中国,不仅仅体现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还体现在文化的教化功能。从位于世界中心的中国首都向外辐射开来,所有人类居住的地方,都是这一体系的一部分,根据各个地方对中国典籍和文化制度的熟悉程度不同,被划分成为开化程度不同的蛮夷。中国灿烂的文化和繁荣的经济,吸引周边国家融入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

伊斯兰世界,憧憬建立一统天下、消除战乱的政教合一国家,弘扬宗教与扩展版图一直相伴而行。7世纪以来,阿拉伯帝国等伊斯兰势力在欧洲和中国之间的广大地区,不断征伐与扩张。正当欧洲建立一个基于多国均势的秩序时,奥斯曼帝国一统中东,并将势力扩张到中东欧,意图用自身的优势统一欧洲。

美国,是一群清教徒在进行“荒野之旅”的过程中,建立的“山巅之城”.基辛格先生用充满自豪的美式语言,诠释“要用正义的原则和榜样的力量激励整个世界”这个美国价值。美国的世界秩序观认为自治是前提,和平与均势是结果,以及自己是欧洲秩序的天然捍卫者。但它又不愿意接受欧洲与自己势均力敌,希望通过传播民主原则,在欧洲均势的基础实现和平。

上述几种国际秩序概念中,基辛格先生认为唯有源自欧洲的威斯特伐利亚原则,即忠于主权、均势平等以及通过国际会议解决争端等内容,为各个国家广泛接受,涵盖了所有文化和地区,构成了现在所谓的“国际社会”.但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秩序并不稳固,并且正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有的挑战甚至还是打着维护世界秩序的旗号,欧洲、中东、亚洲、美国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当今世界,需要一个全球性的世界秩序。在历史上素不相干、没有共同价值观、只认自己实力的实体,往往带来冲突,而不是秩序。未来的国际秩序,要在合法性与权力之间做好平衡,文化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因为文化观念越一致,达成共识越容易。基辛格先生认为,在未来的国际社会新秩序中,不同社会异彩纷呈的特点要得到尊重,人类与生俱来对自由渴望的做法要得到体现。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探寻世界新秩序时,告诉我们中国人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首先,我们大致知道美国意图建立一种全球性、结构性和法理性的文化,要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超越地区和国家视角的理想秩序观,也就是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实现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现代化。其次,需要我们了解那些未知的社会,克服对未知世界的神秘感,认真思考如何将迥异的历史和价值观,塑造成一个共同遵守的新秩序。最后,我们要进一步传承历史文脉,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在构建国际新秩序中光大中国文化,贡献中国智慧。

(作者简介:孙立标,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研究室)

第二篇:读基辛格《论中国》有感

读基辛格《论中国》有感

(一)换一个视角看中国

吴庆

上周看完了亨利·基辛格的著作《论中国》,有一些感想记录在这里。必须说一句:这些感想未必和基辛格及其著作有啥关系。

中国为什么没有“明治维新”?

中日两国在近代史中的最大不同,就是佩里将军带着美国“黑船”到日本才一次,日本就开始变法维新。仅仅几十年后,日本就加入了世界列强之列。

中国受到列强冲击比日本还早几年。虽然受到列强一次又一次凌辱,也有过变法图新的主张,但迟迟没有开始。为什么呢?

我现在提供一个解释。

日本是一个岛国,日本本土历史上几乎没有受到过外来势力的冲击。因此,日本民族缺乏应对外来冲击的经验。

中华民族就不同了。中国周边,蛮族林立,历史上不乏突然崛起的豪强,也不乏周边豪强导致中土本帮政权更迭的案例。

历数中国历史上有七个大的朝代:秦汉唐宋元明清。其中单数的朝代,也就是秦、唐、元、清,是新近来到中原大地的外来民族夺得统治权。双数的朝代,汉、宋、明,是久居本土的民族从原本外来的民族手中夺回统治权。

中原大地的统治权在外来民族和本土民族之间交替,似乎成为一个规律。上一朝代,如果本土民族丢掉了统治权,下一朝代一定夺回统治权。然后呢,下一朝代再丢掉。这是巧合还是某种未知的规律在起作用,我到现在还不了解。

中华民族不只是在四次朝代更迭当中才受到外来民族的冲击。翻翻中国历史,可以说外来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冲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中华民族也积累了丰富的应对外来冲击的经验,甚至经历了多次丢失统治权的考验,也挺了过来。过来人回头看,觉得不过如此。

正因为有如此丰富的应对外来民族冲击的经验,所以当英国人船坚炮利地来到中国的时候,中国人处之泰然。中国人没有丢失安全感,反而对洋人的种种雕虫小技心怀不屑。不屑不是装出来的。那时候音译“英吉利”三字,左边都有口字偏旁,意思是“不识王法者,与禽兽无异”.于是中国人没有强烈愿望改变自己。所以中国的改革开放才这样难!

日本民族正好相反。正是因为日本民族缺少应对外来民族冲击的经验,所以他们在佩里的黑船面前立即自乱阵脚。西洋人不费一枪一弹,日本民族就争先恐后地变法图新,屁颠屁颠地脱亚入欧了。

所以,过去的成功经验可能成为走向未来成功的障碍。

中华民族注定会受西方列强冲击?

中华民族的近代史充满了屈辱。而记录这些屈辱的近代史教科书,我们这代人从小学到大学翻来覆去地学,学得我从小到大心情都是不那么爽朗。

历史上中华民族有过强大的时候,也有过落后的时候。中华民族强大的时间远比落后的时间长。可是中华民族的强大,没有赶上全球化的时代。如果赶上了,就不会有那么多屈辱。恰巧在中华民族落后的时候,西方民族开启了全球化的大幕。这仅仅是巧合吗?

现在看来,这不是巧合。其实,中西方交往注定会在中国落后、西方发达的时候开始,中国注定被整合。

为什么呢?

因为中华民族无论衰落还是强大,都不会持续地与外部世界保持交往,包括西方世界。中华民族比其他民族强大的时候,没有愿望和外部世界交往。中华民族比其他民族落后的时候,自己没有能力与外部世界交往,先进的民族会来到门前和我们交往。

一个看似例外的情况出现在明朝,郑和下西洋,到达过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郑和比哥伦布早出生80年,郑和用过的宝船比哥伦布航海用的船大很多倍。不客气地说,中国比欧洲国家早大约一个世纪就可以成为“日不落帝国”.但是,圣上没有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愿望。而圣上想成就的事业,国库又支撑不起。郑和总共出海8趟,之后无论是他本人还是其他人,再没有去过了。而哥伦布的航海事业的参与者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

为什么郑和出海不可持续而哥伦布可持续呢?因为郑和出海是皇上的事业,只赔不赚,而且赔很多钱,直到赔得明朝国库无力支撑下一次出海。据说一位颇具正义感的小官,销毁了郑和用过的所有航海图,终止了这项浪费民脂民膏的事业。

支撑哥伦布航海的是商人的冒险,商人从航海当中赚很多钱,政府也可以收更多税,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身航海,越来越多的政府开始支持航海。东印度公司就拿着政府的特许,受到政府和军队的保护。

于是,曾经先进的中华民族等待着外部世界先进起来之后远道而来整合自己。

社会主义阵营为什么崩塌得这么快?

答案之一是苏联主导的社会主义阵营勾心斗角没有诚信可言。

新中国早期的外交明显受到意识形态影响,只在社会主义阵营中交朋友。朝鲜战争之后,中美之间相互敌视,中国失去了外交空间。中苏交恶之后,外交空间进一步被挤压,被迫开辟第三世界。

新中国的领导人早期对苏联老大哥抱了很高的期望。建国伊始毛主席就出访苏联,而且时间很长。但是苏联对中国从一开始就玩起信息不对称。在斯大林时代,斯大林同意金日成“越过三八线统一朝鲜半岛”的要求,让他找中国同志谈,其实是利用中国对世界的不够了解,让中国承担成本和风险。在赫鲁晓夫时代,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有关斯大林的报告不让中国知道。

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中国领导人也是吃一堑长一智,并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赫鲁晓夫前脚离开中国,中国军队后脚就炮打金门,美国人以为赫鲁晓夫支持中国这么干。这场报复过后,社会主义阵营里已经没有什么诚信可言。名义上处在同一个“阵营”,相互之间的提防不减。直到中苏直接兵戎相见,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

中苏关系破裂还有一个视角,就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国际交流建立在“同志加兄弟”的“感情”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在这个基础之上,国家之间如果算计不成,那就直接索求。

金日成来中国,要求中国同志支持他进攻南韩。赫鲁晓夫来中国,要求中国同志让苏联海军使用中国基地、建长波电台。直到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要求中国向即将崩溃的苏联经济紧急输血。这种关系,哪能持久。

是什么让中美两国关系迅速改善?

关于中美建交的历程,中国人大多听说过一个传奇的版本:乒乓外交。那就是一个传奇而已。那么美方的说法呢?据说尼克松抵达中国,在机场见到周恩来的时候说过一句经典老话:“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其实,当年推动中美建交的动力,不是共同的利益,而是共同的敌人。这个敌人(哪怕只是看起来)如此强大,以至于中美迅速地、不顾一切(例如台湾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地走到一起。这个敌人就是苏联。在东北亚,苏联是中国的敌人,它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对中国造成严重的军事威胁。在全球范围内,苏联也是美国的敌人。

与共同的敌人相比,共同的利益能发挥的作用可以说微不足道。想想中美之间关于自由贸易(中国加入WTO)的谈判,很容易达成双赢,但是为了利益的分配久拖不决,耽误了不少时间。直到恐怖分子攻击美国本土,中美两国有了新的共同的敌人,中美自由贸易谈判的僵局才得以打破。虽然基辛格博士的这部著作没有细说中美在新世纪的外交细节,但这段故事刚刚过去,我们记忆犹新。

与美英、美欧关系相比,中美关系缺少宗教、人文、法治、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共识,因此基础不甚牢固。那么拿什么维系中美关系呢?利益是选项之一。最佳利益方案是双赢,偶尔利益输送也不是不可以。但更奏效的是对抗,找到对抗中的共同的敌人,最有利于中美两国迅速而且紧密地站在一起。

作为参与早期中美外交的主要参与者,基辛格博士有资格权威地讲述那段神秘的历史。作为中国数位领导人的老朋友,他对那段历史的讲述也会周到考虑到读者的感受。这本书体现了他的权威,也体现了他的周到。对读者来说,不仅要读白纸黑字的部分,也要读字里行间的部分。

读基辛格《论中国》有感

(二)读基辛格《论中国》,论民族自信

最近随手翻开基辛格的《论中国》,惊异于一个外国人却对中国理解之深,论断之精的同时,突然间有写一篇论述“民族自信”小文的冲动,作为一个中国文化初学入门者的以备后省之作吧。

很早的时候,我对“中国”的理解只是一个国家,她是我伟大的祖**亲。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和阅历的丰富,慢慢地,我对“中国”这两个字的理解开始变得扩大化:她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她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带有“唯我独尊,舍我其谁”气势的文化,一种具有“整个宇宙中我为中央,其余皆受我教化,仰我鼻息”气魄的文化,一种含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霸气的文化……这种文化起始于远古,在自古即被称为宇宙中央之地(中国)的土地上,代代相传,繁衍、拓展不息,虽经无数战乱和变革,但这种有气势、有气魄、霸气无比的文化却始终没有断绝。慢慢地,这种文化深入到生活在此地每一个人的骨髓中,成为支配他们行为的“思想意识形态”基础,他们每个人都相信,只有他们才是世界中心的优质者,他们在人种、物质、精神、文化……所有方面都是最优秀的。从历史上看,这些自身优秀的人民并不藏私,他们愿意教化“蛮族”,只要“蛮族”一心向善,他们愿意帮助和改造他们,即使在历史上有些时候“蛮族”在统治上占据了主动,而中华优秀的人民从心理和文化上却一直处于统治地位,最终还是以优秀者的身份教化了“蛮族”……无数次后,曾经的“蛮族”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这种长期正面的自我认同,最终造就了中华文明、最终成就了中华民族、最终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建立起了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这种自信,并非无根之水,她是建立在强大的物质、精神、文化优势基础上的,几千年来,中华大地的富庶、稳定、文明,一直都是世界的最强点,从这个角度上讲,称中国为世界的“中央之地”也确是实至名归。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自信存在于胸,生活在“中央之地”的人民们,即使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乱世,也始终没有产生过“自我否定”的情绪,所有中华民族的人民都依靠着这种强大的、“思想意识形态”上的自信,使这个优秀的文明世世代代地延续着,就这样,这种专属于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在这片大地上延续了五千年……

事物都具有多面性,民族自信也不例外,所以我们看到,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也是一把双刃剑。在近代,这种长期积累下来的自信,变得有些过于膨胀,()因此转换成为了自负,在受到另一种文化和秩序冲击的情况下,我们的自信甚至转化成了自卑。175年前,英国为了争取与中国成为平等关系国家的权利,不惜利用坚船利炮,攻击了已经有些膨胀过度的中国,在这样一次攻击下,中国失去了不少国土,也赔偿了很多金钱。实事求是的地讲,这些土地丧失、金钱损失在我看来(我相信也在当时和后世许多人看来),其实都不算什么(因为,在中国人的眼中,文化、文明的边界才是国人眼中的边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损失的土地和金钱也都算是“同样的肉烂在一锅里”而已,反正土地还是咱们自己的地盘,金钱也是给了仰我中华文明鼻息的“蛮族”臣民们而已嘛)。在这次打击中,真正让我们最为受伤的,其实是它击碎了我们的民族自信!英国人也很明白,要想与中国竞争,首先需要从“思想意识形态”角度使英国与中国成为平等关系的国家,这个愿望,终于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时得以实现(其以具有在首都北京常设使馆资格为标志)。从此,中国再也不是那个唯我独尊的中央之国;从此,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开始急转直下,转化成为了“仰洋人鼻息”、“崇洋媚外”式的民族自卑。

通观近代历史,中国的精英阶层其实一直都在为了恢复我们自己的民族自信而不断努力着:无论是李鸿章那“推揉腾挪,左右制衡”式的外交策略,还是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亦或是蒋中正“四维既张,国乃复兴”的新生活运动……一切的落脚点,其实都是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在民族危难之际,用自己的方式寻一出路,以期复我国威,兴我们民族原有之自信也。只可惜,当时的“宇宙中央之地”确是贫弱至极,放诸世界之中,相较之下,支持我们民族自信的资本确实已然亏耗过甚!因此,虽然中国的精英阶层一直在为这堪称民族脊梁的自信努力奋斗,无奈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这样,我们在这样的自卑感中整整延续了一百多年,时至今日,我们还是能够在不少国人的身上看到这种民族自卑的痕迹。

今日,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曾经的“宇宙中央之地”又具备了足够的人力、物质、精神、文化等资本重新塑造和提升我们的“民族自信”了。论及此处,不得不提一个在万难之下,拨云见日,带领整个民族在满是荆棘中,踏步前行的伟人——毛泽东。暂且不论毛泽东主席整个生涯的功过是非,仅就中华民族“民族自信”的重新确立而论,他确实堪称伟人。毛主席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熟读中国历史典籍,我相信,他那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及民族自信一定是支撑其一切行动的动力源泉。也正是因为这位伟人拥有如此强烈的民族自信,所以我们才能看到他熟练地运用中国传统的精髓在军事上使中国取得了成功[毛主席及老一辈革命家在朝鲜战场、在喜马拉雅山山麓、在乌苏里江冰天雪地里的军事行动很多可以成为孙子兵法的活教材]、在外交上使中国取得了地位[毛主席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时候,事实上,当时的中国还面临者各种国内外的困境,毛主席及老一辈革命家各种运用中国传统的“攻心为上”、“扶弱制强”、“空城计”等方法,硬是在国贫民弱的情况下,就成功促成了“美俄中犄角之势”的雏形,从现在的角度回头看,实属不易].更为成功的是,毛主席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国内,创造性地建立起一种属于中国的、全新的“思想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几经磨合、改造、创新,现今,她以一种“愿景”的姿态,呈现在所有国人面前:这个愿景,有机地融合和运用了中华的传统文明,希冀整个中国可以以一种兼容并包的胸怀和气度,在促使“宇宙中央之地”不断发展的同时,也能带领整个世界不断向更好的未来发展。

我想,当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都拥有这个愿景、都真心愿意为这个愿景而努力,到那时,才是我中华民族自信真正恢复之时吧!我真心坚信并期待着……

第三篇: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有感

读《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有感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本书的作者:塞缪尔·亨廷顿(1927.4.18--2008.12.24),美国当代著名的国际政治理论家。早年就读于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1951 年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先后在美国政府许多部门担任过公职或充当顾问。现任哈佛大学阿尔伯特·魏斯赫德三世学院教授,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约翰·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曾任卡特政府国家安全计划顾问,《外交政策》杂志发言人与主编之一,是《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的作者。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和世界秩序重建》一书,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文明冲突论”。主要观点是: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中外很多学者都从指摘亨廷顿文明范式的种种缺陷入手,来批判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从而肯定利益决定论。我认为亨廷顿说法虽然偏颇,但毕竟文明的冲突是历史的一个方面。我也同意在当今这个精英主控政治的形势下,文明的冲突只是手段,但觉不会成为目的。

我个人认为作者的“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将会决定社会格局的变化,将会深刻的影响和改变社会秩序”这一观点

有些夸大其词。几大文明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在所难免,社会格局的变化不会单单只是受文明格局变动的影响,作者认为文明决定社会格局,这有点牵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我们必须清楚的看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社会格局的巨大影响。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和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达到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种巨大的社会格局和社会性质的变化定然无法同生产力发展脱离干系。所以我认为作者在这方面的认识缺乏科学依据,有点主观臆断了。

但是纵观整本书,作者的精辟言论和对文明的深刻认识仍让我受益匪浅,也相信这本书会给这个社会带来更多推动价值。

第四篇: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有感

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有感

“现象是物质本质的表现形式。”通过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本书,作者的观点是具有文明共同性的国家之间更易结盟,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以及相互之间的文化认同。文化是思想的一部分,在某些方面甚至具有比思想更广更丰富的内涵。

我认为文明是一个民族的思想,是传统思想、审美观、价值观等的综合,是一个民族的本质。而具有文明共性的民族或国家之间更易取得文化认同则是这种本质的表现。

自古以来,中国和韩国就有很多交往,不仅是官方的,民间交往也很多。特别是儒教的传播,使中韩两国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所以,拥有更多的文明共性,两国更容易取得文化认同,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

近代以来,文明虽然逐渐演变成多元化的,但仍受着西方文明的不断影响和渗透。从我国来看,在公元1500年以前有过中华文明,但从清朝以后我国就开始受到西方文明的渗透和影响,近代从人们的衣食起居到政治体制无一不在模仿着西方社会,甚至是宗教信仰,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但人们在衣着方面等一些细微之处,这些影响仍能看到。所以,文明之间相互的碰撞渗透是不可避免的。

现代的世界是文明多元化和多极化的世界,但美国在某些领域的领先地位仍不会改变,而欧盟的建立也为西方注入新的动力。无论是政治、经济或是其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他们的领先地位并不会发生本质性的变化。我认为,中国正处于新旧文明的交替时代,很多观念将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很难绝对的说没有文明的相通之处。随着我国人均文化水平的提高,具有专业性知识的知识分子的增多,很多方面都有发展的潜力。所以我对我国的发展很有信心。

“国家都追随与文化相似的国家,抵制与他们没有文化共性的国家。”而核心国家更是这样,历史上,我国在经济文化方面曾处于领先地位,作为东亚的核心国家受到过周围具有文明共性的国家的追随,现代,由于政治体制的相似和观念的相通,苏联也曾作为文明的核心国家受到我国的追随。由此可见,只有形成全球性的共同文明世界才可能真正成为一定意义上的全球共同体。从这个规律中,我们能发现秩序是由大国强国决定的,因为他们拥有更强的经济、军事实力,与更多的国家拥有文明共性,建立更多的良好的国际关系,才有更多的文明追随者。可是现代社会是多极化的社会,世界拥有众多实力雄厚的经济政治团体,而它们之间也是相互交织,并没有完全的孤立,所以超级大国的时代已经不会出现,但西方化的趋势并没有因为这种趋势而消失。

作者在文中将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文明区划分为一个日益崛起的力量,而且认为文明之间的冲突是以中心国家为核心的,他把中国文明放在了西方文明的竞争以及相对立的层面,一定程度上给中国威胁论提供了依据。

我个人以为,未来国际社会的关系还是决定于经济实力,反观文明的影响,在国际事务中处于重要地位,可要将文明归结为世界秩序的经定性因素,未免有些太过牵强。世界秩序的重建,依赖于新崛起的经济实体的联系和对抗。对和平的最大威胁不应该是文明之间的冲突而应该是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例如中东问题,我个人觉得还是应为石油的原因。最近紧张的南海关系,最重要的还是因为男孩蕴藏的大量的资源。所以未来应对风云突变的世界关系的关键在于,把握好经济这条脉络,用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

第五篇:世界秩序读后感

《世界秩序》读后感

世界秩序——这是人类历史和全球进程中经久不息的话题。正如中国一句俗话:“风水轮流转。”世界秩序经历几千年变化而不曾停歇,世界的领头羊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要想将世界秩序几千年的变化娓娓道来实属不易,遑论用三十万字的篇幅将其中的规律鞭辟入里去粗取精地剖析给读者。

——基辛格就是要用这本书完成这件事。

《世界秩序》一书,基辛格将世界按照地理位置切割成几个板块,分别研究论证了这些地区的秩序和发展,以及这些地区对于世界发展进程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我不是一个狂热的历史爱好者,仅有的一点历史知识是从初中高中的教材里获得的。书中很多历史,比如中东,比如南美,我都茫然无知。但是我还是津津有味地看下去了。为何?首先,这离不开基辛格化复杂为浅显的语言魅力,对于许多苦涩的历史和专业解释他采用了生活气息化的处理方式,使其生动形象,犹如讲相声或者说书一般。其次,基辛格能够很好把握重点和核心,许多冗余的与本书论证核心关系不大的历史事实他做了简化处理,使表达的中心意思能够很好地凸显出来。再者,他的论证说服的逻辑性非常强烈,思维相当缜密,具有完备的论证体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时时刻刻能够明白笔者论述的内容。正是由于上述几种原因,《世界秩序》才具有了其他历史论著无可比拟的独特性。无论是史实的阐述,还是基辛格借助史实企图阐明的论点,都凸出现眼,入木三分。我对中东的历几乎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但是在看过整本书后,竟然明白了宗教在这片纷争之地上扮演的独特角色,对于沙漠文化有了更明晰的认识。

人类曾被隔绝在一块块孤立的大陆上,但经过几千年的交织融合,人类联系日渐密切,世界秩序的变化发展与此同时趋向复杂和多变。人类彼此间的交融和斗争是整本书探讨研究的中心。基辛格通过每个看似独立的章节的讲述慢慢将各个大陆的人类编织在同一张网上,最后收紧大网,把世界秩序生动形象地呈现给了读者。世界秩序的演变、发展动力、未来趋势在基辛格的笔下都无从遁形,显露无疑。这种整体探究的方法,正是这本书独到的研究方法。

读完书,窃以为本书的落脚点和现实意义就是引导人类正确认识和积极适应世界秩序的演变。就中国而论,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自然不能独善其身闭关锁国,中国应该采取正确的策略,做到有退有进能攻能守,在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

能够读完《论中国》和《世界秩序》这两部杰出的论著,深觉获益匪浅。

每一次阅读,就是一次全新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我拓宽了眼界,也丰富了自我。社会不只是靠经济发展就可以实现总体发展目标的,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但是没有相应的文化发展,整个社会是得不到提升的,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发展了文化,社会才能进步。我们要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联系起来,只有继承了传统文化,才能有本民族的特色。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一书的作者楼宇烈,从百年来对传统文化的误读开始,为我们讲述了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传统文化视野下的人和自然,并且为我们指出了在经济全球化信息交流更加快捷的现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如何与世界接轨。

就像书中说的那样,读书与做人应该写成读书等于做人。清初学者陆陇其说过,读书做人不是两件事,将所读之后,句句落实到自己身上,便是做人之法,如此方叫得读书。为了提高自身修养而读书的人,不见得不重视文章的章句,只是更看重文章内在的思想。读书的第一个目的是通晓人道,明白事理。通晓人道即要懂得怎样做人。让孩子学习《弟子规》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弟子规》中讲的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言行举止规范。让我很欣喜的是现在很多的幼教中都添加了国学课程,而我喜欢让自己的孩子去参加国学课程,并不是为了单纯让孩子去参加那种国学的朗朗上口的表演,而是希望这一代可以从少年儿童时期就开始养成好的习惯。从我和孩子一起学习《弟子规》后,我更加觉得,这并不仅是对弟子讲的,每个人都应该按照书中所讲的道理去做,身体力行,日积月累,人的气质会发生变化,人格会不断地完善。

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中国家庭、社会秩序的维护都是靠道德的自觉自律,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一项重要贡献。中国传统的生命观是:生命是一代一代相延续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这有血脉的联系,彼此都是有责任、义务的,我们是要自觉自愿地来遵守伦理规则的。中国传统的生命观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从小家到大家,从小家庭到大家族,从大家族到家乡,再从家乡到国家都是一个整体。我的父亲是南方人,17岁的时候入伍踏上了北方这一片土地,从此开始了他四十年的军旅生涯,找了一个北方的媳妇有了我这个唯一的孩子。因为工作的关系,父亲不能过年回老家,但是每到年夜饭在我们家的餐桌上总是会有两道南方特色的菜,红烧鲤鱼和肉馅元宵。当时的我并不理解这两道菜对父亲意味着什么,直到父亲去世后,又到过年时,接到来自南方爷爷奶奶的电话。他们问我,过年有没有吃红烧鲤鱼和肉馅元宵时,我才理解那种心酸,那两道菜并不仅仅是果腹的食物,那是能够找到我的根的强烈归属感的菜,是我与家乡亲人联系的纽带,让我深刻地记得我和家乡是不可分离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点是建立在珍重自然的基础上的,自然,即事物的本然状态。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从直观直觉入手的,中国文化注重思维方式的本然状态。通过实践来看我们的思想那会更生动,而中医就是传统文化的具体实践者。中医把人看作一个整体,而不是仅仅看病的,生命因中正和平而产生,延续是中医最核心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于术数”即要选择保养身心的好方法,又要有正确的理念去指导养生。年前的时候由于上火得了急性扁桃体炎,为了更快地消炎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打吊瓶。期间一个大学同学前来探望,用她新学的中医知识给我好好地上了一课。记得在大学时期她体质特别差,冬天的时候手就没有暖和过,最近她迷上了中医,并且报了一个初级的中医课程班,在认认真真地从基础学起,用她的话说调比治更重要。听说了我的症状后立即翻书找到一个小药方,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个药方一共才需要13.9元的药材,配起来可以喝三天,关键是喝起来味道还不错,效果也明显。她对我这么轻易地使用抗生素表示了极大的不满,如果开始依赖抗生素那么人就会失去自我修复的能力,正如楼宇烈在书中所说,我们的确要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现在在儿童医院里,中医儿科的热度明显升高,这代表的是人们思想的转变,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家长开始重视从孩子的根本来调理治疗,而不是简单地用抗生素去求快,而且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认可我们的中医,甚至我们应该称之为国医。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人文显得格外重要,因为人文文化是起引领作用的,它指明科技文化发展的方向。如果没有人文文化的引领,科技文化就像一匹脱了缰的野马一样,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去。因为有人文文化才会让我们不至于沦为物质生活的奴隶。科技文化确实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它不能解决精神层面的生活需求。中国要坚持人文文化,并用人文文化来弥补科技文化的不足、缺失,这对整个人类来讲,都是重大的文化贡献!

文化无疑是一个高频率使用词语。但究竟何为文化,少有人能说得清楚。再进一步讲,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什么,更是很难说清。张岱年先生与弟子程宜山博士的《中国文化精神》一书,则试图从中西比较的角度出发,将这些文化问题讲个明白。

文化定义的中西之辨

在世界文化研究史上,曾发生过一场文化(Culture)与文明(Civilization)的词义之争。英美学者在指称文化时,常常用文明这个词,但是德国学者则常常使用文化这个词。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咬文嚼字的争论,实则体现了西方文化研究中两种对立的传统:即英美的实证社会学传统和德国的历史哲学传统。在实证社会学传统的研究者看来,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历史哲学传统的研究者认为,文化是一种以生命或生活为本位的活的东西,或者说是生活的样态,他们认为文化的形态化、制度化、模式化正意味着文化的死亡,因此也就有“文化是活着的文明,文明是死了的文化”的观点。

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是“文治与教化”之意,西汉的刘向曰:“凡武之光,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束皙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不难看出,文化不仅是一种在人本身和身外自然的基础上不断创造的过程,而且是人不断从动物状态中提升出来的过程。通俗地讲,文化是“文”与“化”的合称,如果“文”不能影响、教化、感化人类的心灵,给人精神性的启迪,那就不能成为“文化”。比如,自然界中的一座山,本身是没有文化的,可文人对山进行赞美写成优美的诗句,并给人带来美的感受与启迪,那么自然中的这座山,就赋予了文化的意蕴。

此书对文化如此定义:“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和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生活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书中探讨中国文化精神时,基本上也是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之上拓展开来。也许,并不是所有的学者都赞同这个定义,可是对此定义中提到的物质、精神等关键要素,想必不会提出强烈的质疑。

文化精神的中西之异

任何一种文化能持续发展,必然有着特定的精神作为支撑。文化失去了精神,就如同失去了灵魂。何为中国文化精神?这又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此书中,张岱年和他的弟子把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归纳为四点。一是刚健有为,这涵盖了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两个方面。二是和与中,其思想主要是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包括民族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人伦关系。三是崇德利用,主要是解决人自身的关系,即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四是天人协调,其精神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对这四种基本精神进行重要性的排序,那么天人协调的精神,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今天,唯有进行横向比较,才能更清晰地认识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书中认为,中西文化精神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方面。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何去何从

中国传统文化曾经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自15世纪以后逐渐衰微,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严重阻碍了中国步入现代化的历程。这种论调虽然偏激,可也不得不承认,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是客观存在的。至于最主要的缺陷,张岱年在书中认为:那就是缺乏实证科学的文化传统。

它具体表现在人们重整体轻分析、重直觉轻知解、重关系轻实体、重实用轻理论。这对于以分析、知解、实体和公理化体系为特点的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显然是不利的。另外,中国古代强调“天地一体”“变化日新”,其许多结论与支配近代自然科学的“理学自然观”格格不入。

这里要指出,中国人缺少实证科学的传统,并不意味着中国就没有科学技术。比如,当前很多人都套用西方科学的标准,认为中医药学不是科学,原因是中医药学不能把病理说清楚,中医药学中的“穴位”“脉象”“养气”“食补”等学说,在西医科学中根本就不存在,也没有“科学”根据。然而,中医药学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发挥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我们不能因为中国缺少实证科学的文化传统,就彻底否认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盲从或者贬损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种极端,必须引起警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该何去何从?笔者认为,一方面要充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去其糟粕,另一方面要将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正可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真正做到美美与共。中国传统文化之探索,是一条没有止境的道路,无论世界变化的节奏有多快,作为中国人,永远都可以从中汲取力量。

下载读基辛格《世界秩序》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基辛格《世界秩序》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世界秩序》读后感

    读完《世界秩序》后,在今年的上海书展上又买了基辛格博士的《论中国》,回来看的兴趣盎然,一口气居然读完了。之前觉得像这种动辄四五百页的书,读起来会非常“艰难”,而当你感兴趣......

    读基辛格《论中国》随感(五篇模版)

    读基辛格《论中国》随感 说起基辛格,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毛主席与尼克松握手的那一张经典照片在当时震撼了整个世界,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先遣队和推动者之......

    现代化与西方化——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现代化与西方化——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摘要:美国学者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是其文明冲突论的集大成之作。在国际政治学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读有感

    读有感 人们都知道有许多向命运挑战的人,比如说张海迪,爱迪生,奥斯特洛斯基,海伦凯乐,吴运铎等.其中,霍金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我读《向命运挑战》这篇课文后,使我对霍金有了更多的......

    读有感

    读有感 今天我看了,它主要写:玛丽的父亲在一场霍乱中丧生,她被从印度送回英国约克郡的密素斯庄园,和性情古怪的姨夫一起生活。于是,从小被父母疏远,一直放任自流、任性而自私的小......

    读《……》有感

    三读《„„》有感 ——读要用心,感要真实【设计理念】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是新课......

    读有感

    读......

    读有感

    《谈合理利用家长资源、注重细节 深层沟通 巧用资源》有感 周方园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