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讲义》读后感

时间:2019-05-15 16:07: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为经济学讲义》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为经济学讲义》读后感》。

第一篇:《行为经济学讲义》读后感

《行为经济学讲义》读后感

老陆

《行为经济学讲义》是由汪丁丁在北大上课的讲义汇编而来的,很多语言都是口语化表达,让人读起来很轻松。而且这种表达方式是在一种无压力,自由状态下产生的,比较容易产生一些思想的火花。自己读来也非常的喜欢。

一 何为行为?何为行动?

自己在讲授消费者行为学的课程时倒没有认真考虑这两个词的本意。或者他们本来就没有差异。汪丁丁认为,行为是生命的表征,没有行为肯定就没有生命了,而运动则不一定是生命的表征,如质子的运动等。尽管这种解释有点牵强,但可以解释行为经济学的理论的出发点。丁丁认为行为主要分为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行为来自与价值判读,价值判读的结果就是选择,而影响价值判断的因素主要来自与内因(个体的认知能力,心理状况等)外因来自与决策环境的不确定性,而选择的影响就来自消费者的约束条件。这一个逻辑框架正好阐述了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架构。一个对我来看很复杂的理论,丁丁用轻描淡写的口吻就解释清楚了,高人就是高人。

二、社会创造

丁丁引自Siddhartha Bhattacharyya and Stellan.Olilsson 2010的文献重点观点:一个社会的创造性,一方面取决于社会里的每一个体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这个社会的结构。他认为创造从来都是个体行为,但是自由却是整体的。也就是说,一个社会的创造力,是要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创造的环境。他提出,目前中国不允许怀疑权威,是压制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由此,政治体制的改革远比经济体制改革更紧迫。在一个有力创造的社会中,一定要培养100万名优秀的大学毕业生,重视过程,结果就是必然回产生“爱因斯坦”式的人物,这个和哈耶克的“匿名的少数”的观点一致。有利于创造的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丁丁引自爱因斯坦的观点,这个社会应该是自由的,包容的。爱因斯坦说,任何一个伟大高尚的事情无论是艺术作品合适科学成就,都源自与独立的个性,因此,最重要的宽容就是国家与社会对个人的宽容。爱因斯坦不仅是物理学家还应该是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宽容是一种整体性质,没有宽容的社会,个人的自由也就消失了。中国技术进步之所以缓慢,主要原因是中国社会缺乏宽容。这个观点一下子击中了我的情感。一些单位给老师提很多教学、科研上的要求,可图书馆中像样的数据库也没有,连外出参加学术研讨会的经费也没法提供。给老师界定了很严格的行为方式。整体是自由的,而个体却是束缚的,这个是当前社会中主要的矛盾。

三、社会流动

一个社会流动路径中有三类媒介:货币,情感和权力。货币是最具有同质性的东西,它可以衡量世间万物,因此,就是货币的劣势,它导致了人类的异化。权力是有科层的,它的同质性比货币要差一点。一般社会中权力主要由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这四种类型组成。而情感也最没有同质性的媒介。几乎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关系都不相同。一般情况下,人类的情感分为原始和派生的两大类。原始的情感主要有惧怕(Fear),悲伤(Sad),幸福(Happiness)四种和愤怒(anger)四类。而派生的情感主要有希望、失望、妒忌、悔恨、悲喜交加,又爱又恨以及更微妙的复合情感。我个人倒认为这三种是充当媒介的功能,倒是促进社会流动的动力,钱能使鬼推磨,权力能让人不断的向上爬,而情感会让人依恋,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情感促进的社会流动更能使这个社会具有活力。

四、合作与生存

汪丁丁在文中开篇就提出“合作何以能?”,合作为什么会产生?他认为,合作是人类进化的原因,这是一个新的视角,这一逻辑的基本出发点是动物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只能借助合作而求得生存,而人类祖先在与其他物种的竞争中毫无个体优势,只能借助与合作才能生存下来。但合作效率比人类高得多的生物(如野狗,蚂蚁等)为什么没有进化的如此文明?汪丁丁认为这是因为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产生了情感闹和社会脑,人类就有产生了社会同情能力(利他),又有了社会认知能力,产生了“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三维框架,对社会的演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五、君子与小人

君子与小人相为消长之理,君子的主要职能在于维护合作秩序,对与企业家来说,不是直接去追求企业的效率,而是要创造出一套可以满足最大多数合作参与者的公共的激励制度,最终就可以实现企业的效率最大化。套用这个逻辑,城市的市长不应该是直接追求GDP,而是设计一套城市发展的制度,让最大多数人都能从中获益,这个城市的GDP自然就会上升,因为,交易成本低了。对一个学校也是如此,只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一个城市的市长看中的社会流动的“权力”属性,因此,希望在极短的时间内权力最大化,而设计一个有用的发展之制度,是需要时间的,市长可能等不及了,同样对一个学校也是一样。因此,这一套逻辑对企业,尤其是家族企业最有效。

厚厚的一本书,我只悟出这几点,这也是我这凡夫俗子与神仙间的鸿沟吧!

第二篇:经济学讲义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5:为什么只有好东西才会进出口?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讲这本书,薛兆丰经济学讲义。昨天我们提到了需求第二定律,需求对价格的弹性会增加。这点用到男女谈恋爱上也挺有意思,比如谁会迁就对方,在恋爱中,谁的付出更多一些,其实就取决于谁爱谁更多一点。女孩追男孩,那么女孩的需求就更大,他的付出就更多,相反,男孩追女孩,就必然要迁就女朋友的各种任性。甚至当云备胎。至于彩礼其实也是这个道理,谁更迫切结婚,谁就付出更多,如果女孩更迫切嫁人,那么他是得不到什么彩礼的,反而还会带来嫁妆。所以这本身就没什么公平可讲,你也不可能要求像你爱对方一样,让对方爱你。这本身就是经济学上的需求决定的。所以我们经常听到,找个你爱的人谈恋爱,但要找个爱你的人结婚。

谈恋爱的损失是有限的,结婚之后的损失是无限的。所以你要想以后的日子过的舒服,找个爱你多一点的人,远比找个你爱的人更划算。

作者还给需求加了一个定律,精选品和普通品之间的价格差距,会因为叠加附加费之后,而变小。附加费越大,效果就越显著。作者举例,一个精选苹果2块钱,普通苹果1块钱,要让你选,你吃一个精选苹果,等于吃2个普通苹果,很多人图便宜,都会买普通苹果。但是如果运费都是1块钱,精选苹果变成了3块,普通苹果变成了2块,这时候吃一个精选苹果,只相当于1.5个普通苹果了。那么运费要是10块呢?精选苹果12,普通苹果11,大部分人可能都会去选择精选苹果了。

可见附加费,让低端商品的竞争力大幅下降,这也就告诉我们,为什么只有好东西才会进口和出口,好东西叠加附加费后,优势就会越来越明显。所以如果你的公司生产的产品很好,但是遭遇到了劣质商品的价格竞争,你不妨把它卖的远一点试试。比如一些热带地区,当地的很好地椰子和香蕉根本卖不动,但是包装后,卖到北方,却有很好地销路。

说完需求,我们看经济学的第四个词叫做价格,作者先说了为什么计划经济会失败,因为有三个不可逾越的根本性障碍,第一是人际效用不可比较,每个人对于不同物品有不同的偏好,比如我就喜欢苹果,不喜欢香蕉,那么你可能刚好反过来,所以没办法比较到底是多生产苹果,还是该多生产香蕉。另外,即使同一种产品,需求也没办法比较,我用钢笔练习书法,你用钢笔却只是写作业,那么我们谁的需求重要?也不好说。所以这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个人和企业,都是可以做计划的,但是整个社会却不能做计划,社会计划的越多,效率就会越差。比如当年我们一门心思发展重工业,结果一开始还行,后来就越发展越穷,完全跑偏了。

第二个障碍,数据不可得,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排序,而且统计本身就有严重的误导性,比如做人口普查,目的是收房产税,那么得出的人口和房子数量就会明显偏低,而如果做人口普查的目的是发放补贴,那么肯定数据就会明显偏高。甚至这中间能差出很多。而且这些数据的来源本身就存在疑问,有些人根本就是谎报瞒报,甚至瞎写数字,倒推数字,比如当年亩产一万斤的时候,就是用1万斤倒推出来的小麦密度,然后拆了八块地,拉到一起来秀政绩。

第三个障碍,奖惩难分,预测未来本来就是不可能的,那么你也就没办法对正确错误进行考核,有可能这次对了,但基本可以肯定就是蒙的,蒙对了奖励,蒙错了惩罚,其实最后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即使他很努力,也依旧不可能提高准确率。

哈耶克就对此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说经济体系要解决的问题,不是边际平衡,而是要应对变化。边际平衡只是静态的看待问题,而应对变化才是动态的。边际平衡只能解决,现在最该做什么,怎么做才能最好。但是应对变化才能够让我们做的更好,哈耶克提出,要利用分散在每个人头脑中的知识,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当然说了这么多,其实解决之道就是两个字,价格,价格体系能够轻松破解上面那几个障碍。

比如人际效用不可比较的问题,大家通过价格就相当于找到了一把尺子,价格传递了稀缺的信息和数据,什么东西少了,价格就会明显上升。也能够解决偏好,你愿意为钢笔付出多少钱,这就是偏好的信息,所有人都在使用真金白银参与交易,那么最后的数据,必然反映真实情况。价格要比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靠谱的多。另外,价格还有很明显的奖惩功能,你对未来的预期错了,就会赔钱。

作者说现代社会人都很仇富,因为富人抢占了资源,富人总是先打到车,先就医,先登机,优先上好学校,因为穷人占据了绝大多数,所以这样的情绪非常高亢,没人敢违背民意,但是我们站在经济学的角度,反过来想,如果有钱人赚了很多钱,还不能享受优先权,那么他赚钱干嘛?比如倒退30年,我们都是凭票供应,钱在手里根本没什么用,那时候有富人吗?大家都是一穷二白,生活比现在过得惨多了,所以从经济学来说,只有共同贫穷,没有可能共同富裕。要想让社会财富提高,就得给财富的拥有者特权。像有些人说的,做到均贫富,那样只能让价格机制失灵,经济会陷入崩溃的边缘。

所以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成果就是,摆脱贫穷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把饼做大,而不是拿走富人的那一块。在二战后,华沙阵营一直在寻求拿走富人的饼,而西方阵营则一直在试图把饼做大。20年时间,结果已经说明了一切。

大家都很鄙视发国难财,趁人之危,比如地震了,有人哄抬纯净水的价格,卖到了10块钱一瓶,这时候就会受到全社会的讨伐,但是作者说,地震并不是卖水的人造成的,他只是市场供给者,而涨价行为是因为供不应求造成的,如果纯净水资源充足,他根本就不可能卖出去。所以,水价猛涨,是因为供需变化所造成的。而不能光用道德的眼光去审视,价格上涨,起码能保证,最需要水的人,能够得到生命的延续,如果价格不涨,水还那么多,那么都会被一些并不需要的人拿走。所以其实做生意,都是在趁人之危,医生就是利用病人的痛苦收费,老师也在利用学生的无知赚钱。非要上升到道德层面,那这个事就无解了。

当然如果还是这个卖水的商人,地震后,故意囤积居奇,制造稀缺,利用地震的恐慌,然后再加价销售,那就是另一个层面的事了。这就跟拦路抢劫没有区别,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我们要关注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如果是人祸,那就绝不手软。如果天灾的话,那就说明价格机制正在报警,应该多想想增加供给的事,别阻止别人发国难财,否则反而会让情况更加糟糕。比如刚才矿泉水涨价到10块钱的例子,价格翻了10倍,于是就会有人铤而走险,从各地调动物资,去当地售卖,供给大幅增加,才能解决当地的吃水困难。否则压制不让涨价,也就没人动这个脑筋,那么吃水困难还将持续。这点从房地产上就可以解释,房价一开始上涨是合理的,也是需求的体现,结果总是在控制土地供给,压制开发商,开发商明知道有利润,也不能多开发,最后就造成房子供给不足,房价越来越贵。带动了投资需求。形成了大泡沫。如果早用市场规律进行调控,多供地,现在不至于这么麻烦。有人问老齐,你说这个有用吗?只是理论而已,这可不是理论,是有根据的,比如黄市长在重庆的时候,房价就一直没涨。他一走价格就猛涨,大家不觉得很奇怪吗?到底是市场问题,还是人不行,似乎一目了然。

这个观点,也被西方经济学家们一致认可,米尔顿弗里德曼就说,发国难财的人,实在救别人的命。不应该得到惩罚。所以我们不是在提倡涨价,而希望涨价能够带动供给增加,从而真正解决问题。而掩饰涨价,反而是在掩耳盗铃,是在掩饰供给严重不足,长此以往价格机制失灵,肯定会出更大的麻烦。明天我们来讲讲这些麻烦,当供给不足时的物资分配问题。明天见

第三篇:农业经济学讲义 第八章

第八章 农业生产社会化

第一节 农业生产社会化的客观必然性

一、农业生产社会化的形成

所谓农业生产社会化,指农业由孤立的、封闭型的自给性农业转变为分工细密、协作广泛、开放型的商品性农业的过程。实现了上述转变的农业叫做社会化生产的农业。在社会化生产的农业中,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不再由个别劳动者或个别生产组织单独完成,而是由社会上不同的劳动者或不同的生产组织在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

社会化生产的农业是与封闭型的自给性农业相对的。封闭型的自给性农业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各个农业生产单位都是建立在“小而全”和自给自足的基础上,自我完成生产和再生产的全部过程。由于其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全部或基本上都是直接从本身的生产物中得到补偿,因而各个生产单位与外界不发生或很少发生经济联系。这种封闭型的自给性生产是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结果,它又反过来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社会化生产的农业是近代农业特别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各个农业生产单位都建立在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上,其再生产过程只有依靠相互之间的商品交换和密切协作才能完成。而且这种协作不仅在农业内部进行,还在农业和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之间等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进行。

农业生产社会化是资本主义侵入农业以后发展起来的。起初也只是在较小范围内实现较低程度的生产社会化。随着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及其对农业影响的加深,特别是随着农业中商品交换的发展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日益广泛运用,农业生产社会化的范围日益扩大,程度日益提高。表现在:一方面农业中的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农业中的协作范围越来越广,不仅跨出了企业和地区的界限,而且扩大到全国以至于整个世界。农业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形成了强大的社会生产力,它是资本主义国家农业现代化得以实现和农业生产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的重要原因。

农业生产社会化,只有在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农业制度的建立为农业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是迄今为止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在经济落后、小农经济众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农业的生产力和社会化程度都不高。因此,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之后,为了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都面临着如何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水平这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国在解放前,农业生产基本上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但迄今农业生产社会化水平很低的局面仍未能根本改观。不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可能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二、农业生产社会化的重要意义

实现农业生产社会化,对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对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具体表现在:

1、实现农业生产社会化,可以充分发挥分工协作的作用,使各个农业生产单位、各个地区得以根据其拥有的生产力要素的特点,在生产上做到趋利避害,发挥优势,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实现农业生产社会化,可以使各个农业生产单位、各个地区在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上,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突出重点,做出成效,更快地推动技术进步。

3、实现农业生产社会化,可以使农业生产在物质能量的循环转化上,打破单个农业生产单位和农业部门本身的限制,不仅使农业内部循环合理化,而且可以从外部输入更多扩大再生产所必需的能量和物质。

4、实现农业生产社会化,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把各个农业生产单位、各个地区的农业相互联结在一起,构成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并日益融入整个国民经济体系。

三、农业生产社会化的基本趋势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水平也会不断提高,并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其基本趋势可以概括如下:

1、企业专业化,即农业企业的生产项目由多到,形成专业化生产。各企业的分工日益明显。

2、农艺过程专业化。即专业化深化到生产过程,原来由一个企业单独完成农业生产过程转变为由若干个专门从事某一环节或某一阶段的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从而出现农业前、农业中、农业后部门。

3、农业地区专业化,即专业化扩大到区域,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地带,发展了地区之间的分工。

4、农业服务社会化。各种农业专业化的发展,导致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使农业变成了社会化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5、农业产业化。随着农业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一体化、管理企业化的发展,农业生产实现了产业化经营。

6、农业生产规模化。一方面社会化化的发展为农业企业扩大规模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农业企业规模的扩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水平。农场的经营规模有扩大的趋势。

第二节 农业企业专业化和农艺过程专业化

一、农业企业专业化的优越性

农业企业专业化指农业企业之间实行明显的社会分工,各企业逐步摆脱“小而全”的生产结构,生产项目由多到少,由分散到集中,由自给自足转变为专门为市场生产某种(类)农产品,其他生产项目或者降为次要的地位,或者成为从属的或辅助的生产部门,甚至完全消失。反映农业企业专业化程度的主要指标是农业企业的产值构成、农业用地和播种面积的构成。此外,劳力、资金投放的构成,也可以从不同侧面予以反映。

农业企业专业化的优越性是:

1、有利于充分发挥各企业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优势。企业专业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拥有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优势来集中生产某项(类)农产品,从而能提高企业的赢利水平和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效益。

2、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技术科学的发展。企业专业化使企业从事的生产经营项目减少,因而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也有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3、有利于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劳动者专门从事某些农产品的生产,有利于钻研技术,提高劳动熟练程度。

4、有利于农产品的贮藏、加工、包装、运输和销售,也有利于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

5、有利于获取规模效益。企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意味着专业化生产项目经营规模的扩大,从而可以使企业在总的规模不变的条件下提高规模效益。

因此,农业企业专业化的发展,是世界各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中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和共同趋势。

二、农业企业专业化的局限性

在看到农业企业专业化的优越性的同时,还必须看到农业企业专业化必然带来一些新问题,这主要是:①它会加剧农业生产所具有的季节性的矛盾,使劳动力、机器、资金的投放更加密集在特定的季节,因而不利于这些生产力要素在全年均衡利用。②它在种植业上,往往造成年年连作,从而引起地力减退,病虫害发生频繁等现象。③它既给企业带来了致富的机会,也增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这不仅因为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它将遭到严重损害,更主要的是因为还要面对更大的市场风险。

在农业企业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估计到这些问题,从而采取必要的对策。否则就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三、农业企业专业化的制约因素

农业企业专业化的发展虽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其优越性的实现是有条件的:一方面需要企业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确有进行专业化生产的优势;另一方面需要企业能把专业化生产的产品卖出去和把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买进来,并且使这种买进和卖出比自给生产在经济上更为有利。没有这些条件,企业自身和社会都不可能获得专业化的真正效益,反而会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使农业的生产要素得不到充分利用。

农业企业专业化的发展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制约:①企业在专业化产品生产上拥有优势的程度(包括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等)。②该项专业化产品的市场容量和价格。③需要购入的商品的供应条件和价格。这-切都要受当时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状况、交通运输与商业等发展程度所制约。所以,农业企业专业化的发展是一个长过程。目前经济发达国家农业企业高度专业化是近100多年来演变的结果。在我国,这个过程虽然经过努力可以缩短,但是决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四、农业企业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各地的几乎每个农业企业都片面地强调“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此,在企业的生产结构上,都是“大而全”,并没有沿着企业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企业专业化的发展才开始加快,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所采取的道路或方式,主要是发展农村的各种专业户。所谓“专业户”就是专门(或主要)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或某种经济活动的农户。它们一般具有以下的一些共同特点:①生产经营的项目比较集中,项目的生产规模大;②商品化程度高;③重视生产成本核算,讲求经济效益;④生产活动随着市场供求的变化而变化。

我国农村中出现的专业户,开始时大多是在承包的耕地上生产粮食的同时,重点经营种植业以外、特别是粮食以外的生产项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有些农户专门从事经济作物或从事种植业以外的生产项目。这样就形成了完全脱离粮食生产的棉花、烟草、水果、蔬菜、花卉等专业户,而且生产规模不再限于原先自家承包的土地。同时,专门从事畜牧业、林业、渔业的专业户,如养猪专业户、养牛专业户、养鸡专业户、水产养殖专业户等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有些地方还在“专业户”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专业村”。

总结这些经验,可以看出,采取专业户的形式,即从小规模的专业化着手逐步扩大和提高,将会在今后的一段时期里,成为我国农业企业专业化发展的最适宜的道路。为此,我国今后应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专业户的认识;完善经济立法,保护专业户的经济利益;加强对专业化生产方向的指导,克服生产上的盲目性;在资金、技术、生产资料的供应上予以扶持;在经济信息,流通渠道上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帮助专业户建立专业协会等,使专业户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

五、农艺过程专业化

农业企业专业化首先是农业各产业分工越来越细,这是一种产业的水平分工,接着又会发生农艺过程专业化的产业垂直分工。

农艺过程专业化又叫农业作业过程专业化,即把生产某一种农产品的全部作业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由不同的专业化企业来完成。如在种植业中,有的企业专门生产种子种苗,有的企业专门从事病虫害的测报和防治,有的企业专门从事农业作业服务等。在畜牧业生产上有的企业专门生产仔畜,孵化鸡雏;有的企业专门从事饲料、畜产品加工、运销等。从而使农业生产成为产前、产中、产后分工协作的生产体系。

农艺过程专业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这是农业以及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的经济现象。它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科学化,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我国农艺过程专业化是在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专业户发展的基础上 开始出现的,现在还处在萌芽阶段,主要表现在为各种专业户服务的服务业的兴起。这种服务业大体上有三种类型:①产前服务,主要是为各农业经营单位提供某项(类)生产资料,如提供种子种苗、饲料。②产中服务,专门为各农业经营单位提供某些技术作业服务,如农机服务、植保或兽医服务等。③产后服务,主要指为各农业经营单位提供农产品加工、包装、储存、运输、销售等方面的服务。从事上述三类服务业的组织,有的是专业户,有的是专业性经济合作组织,有的是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举办的专门企业,有的是供销社或其他合作组织举办的企业,也有国营的、民营的或各方面联办的企业。这些服务组织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业企业专业化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节 农业的地区专业化和综合发展

一、农业的地区专业化与综合发展

农业的地区专业化又称农业生产区域化,是指农业生产在较大的地区之间实行明显的分工。它意味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分工协作关系在更大范围内的发展。

农业地区的综合化发展是指在农业地区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专业化生产部门发展的需要和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各地区内部还应发展一些辅助性的生产项目与之相配合。它是直接为地区专业化服务的。

农业地区专业化和综合发展结合是农业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表现和要求。

农业地区专业化和综合发展的状况和特点,也就是农业生产布局的状况和特点。因为农业生产布局就是指农业生产在地域上的分布状况和特点,它的基本内容就是指农业生产地区之间的分工和地区内部的综合发展问题。因此,研究农业地区专业化和综合发展的正确结合问题,也就是研究改进农业生产的布局问题。

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在历史上是随着农业资本主义化而发展起来的。它对于资本主义各国农业生产布局的改变,对于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农业技术科学化等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二、我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的发展

解放前,我国农业生产专业化的水平极低,因而农业生产的地区布局也是很不合理的。当时各地区的农业生产布局,谈不上地区间的分工和协作。只是在沿海省份的某些地区开始出现一些带有专业化生产特点的区域,例如:江、浙、鄂、陕的棉产区;东北的大豆产区;豫、鲁的烤烟产区;江、浙、粤的蚕桑产区等。这些地区的专业化生产不仅基础差,发展极不稳定,而且也是为帝国主义的需要服务的。所以,旧中国农业生产布局和地区专业化带有明显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布局已有较大改善。主要表现在:(1)新建了一批初具规模的商品粮基地和其他各类商品农产品基地。(2)旧的专业化地区也得到了改造与发展。(3)在东北、西北、西南等边疆地区,还通过大规模的垦荒,建立了一批新的商品农产品和热带作物基地。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左”的错误的干扰,我国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的发展水平仍然很低。直到改革前全国到处仍基本上是千篇一律的“粮食+副业”的生产结构模式,因而各地区的农业生产优势也很少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改革以后,我国各地农村在商品生产发展和专业户大量涌现的基础上,出现了一大批专业村、专业乡,使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得到了有力的推动。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在农业区划委员会的指导下,也纷纷开展了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为全国进一步推进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在可以看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和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我国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的发展步伐也正在加快,各地区的特色农业正在形成。

三、农业地区专业化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急于求成和盲目追求地区专业化的水平。地区专业化的优越性是有条件的。一般而言,地区专业化要能显示其优越性,必须有交通运输条件、市场需求条件、科学技术条件等的配合。没有这些条件的配合,片面地提高农业地区专业化的程度,不仅不会显示优越性,反而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地区专业化的发展步伐必须同交通运输、市场需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步子相适应。

2、农业地区专业化不能忽略地区的综合发展。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有其 优越性,也有其不利的一面。例如,它不利于多种农业自然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不利于农业的合理轮作,不利于农业内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不利于农村劳动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等等。因此在发展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安排好综合发展的项目,以克服专业化的缺陷。

3、粮食生产的布局要相对均衡。粮食是人们一日不可短缺的基本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一个地区不宜完全依靠外地调入。因此,在发展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的过程中,应使粮食生产的布局相对的均衡。要使全国各省区都有自己的粮食生产基地。但不能要求所有地区都一律搞粮食自给。随着粮食供求关系改善,以及交通运输的改善,我国粮食生产也要逐步走向地区专业化。

总之,发展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既要考虑各地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又要考虑各地区社会经济条件的状况;既要考虑提高当地经济效益的要求,又要考虑其对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影响。

第四节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功能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为农业生产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组织机构和方法制度的总称。它是运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使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农业生产单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克服自身规模较小的弊病,获得大规模生产效益的一种社会化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在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已十分发达,它是资本主义国家在家庭农场的基础上,得以实现农业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也是我国实现农业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功能是:

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为农民的服务,把分散的农户经营在经济上联合起来,纳入社会化农业生产体系之中。离开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户就难以克服自身规模的局限,就难以走向现代化。

2、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农业新技术推广者、新知识的传播者,成为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改善经营管理的有效渠道。

3、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传递着市场信息,帮助农户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结构。

4、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本身是专业化的,是农业中分工协作的重要表现,所以它能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

5、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仅活跃于农业产中,而且日益扩展到产前与产后部门,使农业和二、三产业相交融,使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必然。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服务内容和方式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服务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主要包括:

1、产前服务:提供价廉质优的各种生产资料,如优良品种、肥料、农药、薄膜,以及各种生产工具和设备。

2、产中服务:提供技术方案,提供机械作业服务、排灌服务,以及提供大型设备负责代播、代耕、代收获等。

3、产后服务:提供农产品加工、分级、包装、储存、冷藏、运输,以及销售等服务。

4、经营服务:如提供市场信息、经营咨询、法律服务等。

5、金融服务:如融通资金、发展信贷、开展保险服务等。

6、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方面的服务等。

以上服务内容是通过多种服务方式进行的。概括起来,大体上有三种方式:

1、由服务组织提供信息服务。如推广新技术、新材料等的知识和技术方案,以及提供市场供求、价格等信息,供农民选用。

2、由服务组织提供商品服务。如优良品种、化肥、农药,以及各种物化的科技成果商品,供农民选购。

3、由服务组织承担农业生产经营中某些环节。如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耕地、播种、排灌、植保、收割服务,承担农民委托的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业务。

以上服务方式都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自愿原则。服务组织要以自己的优质服务来吸引农户的加入,不可以强迫命令;二是有偿原则,除了政府等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以外,都应该是有偿服务达到互利。

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织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由一系列服务主体来承担的。这些服务组织包括三大类:

1、公共服务组织。指由各级政府、各有关事业单位设立的旨在为农业服务的各类机构。包括各级政府设立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特别是县、乡的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经营管理辅导站等,还包括农科研院所、高等农业院校,以及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产品加工与运销、农业信息传递等方面为农业服务的机构。

2、合作服务组织。指由农民建立的各种合作经济性质的服务组织。包括双层经营体制中统一经营层次所设立的各种服务组织,如农机服务站、排灌服务站和各种专业服务组织,也包括各种专业的合作服务组织。

3、企业性质的服务组织。指在产业分工中分离出来的各种专业化企业。这些企业并不独立完成整个农业生产过程,而是专门承担某些方面任务。如种子公司、植保公司、农机服务公司,饲料公司,以及加工、运销、信贷、保险、信息等方面为农业服务的企业。这些服务性组织是企业化经营的,进行的是有偿服务。

随着农业生产社会化发展,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各种农业专业化水平提高,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与完善,传统农业生产体系转化为现代的农业生产体系。

第五节 农业产业化

一、农业产业化的涵义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涵义可表述为: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社等中介组织为纽带,通过将农业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行种养加、供产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的经济运行方式。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是:

1、生产专业化。围绕某种商品生产,形成种养加、供产销为一体的专业化生产体系,做到每个环节的专业化与产业一体化相结合,使每种产品都体现为原料、初级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制作过程,并以品牌商品的形式进入市场。

2、布局区域化。每个支柱产业或生产系列,按照区域比较优势原则,设立专业化小区,按小区进行资源要素配置,按商品生产基地要求进行布局,以充分发挥区域化生产效应。

3、经营一体化。各有关环节联接成“龙”形产业链,实行“农工商一体化、供产销一条龙”综合经营,使外部经济内部化,从而减少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业的组织效益。

4、服务社会化。通过一体化组织,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优势,通过龙头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技术、经营、管理等全方位的服务,促进各种要素直接、有效地结合。

5、管理企业化。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联接方式,构成一体化联合体,采用合同契约制度、参股分红制度、全面经济核算制度,互补互利、自负盈亏,对全系统的运营和成本效益实行企业化管理,尤其是“龙头”企业按照现代企业模式实行公司制度,以法人身份出现,使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现代企业的模式来运作。

二、农业产业化的意义作用

农业产业化的意义作用总体上说,就是能够在保证家庭经营这一农村基本制度不变和农民财产权不受侵犯的前提下,较好地解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而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具体表现在:

第一,它通过龙头企业和其它市场中介组织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进入市场,不仅省去农户分散进入市场的巨大交易成本,而且能促使农民集中精力安心搞好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第二,它通过龙头企业和其它市场中介组织向农民提供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解决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曾一度出现的农业服务部门面对千家万户难以提供有效服务的问题。

第三,它通过建立商品农产品基地的形式,在农民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实现规模经营。

第四,它通过种养加、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途径,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业比较利益低、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不强的问题。

三、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

在国外,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1、公司制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公司制一体化也叫完全垂直一体化,也可以叫做所有权一体化的组织形式。这是大的工商业或金融资本直接投资经营大农场,从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农场生产和农产品的加工销售以至科学研究等统统由大公司直接经营。从所有制来说是单一的,因而也叫完全垂直一体化。实行这种形式,公司要拿出大量资本购买土地,在地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投于土地的资本更多,这会影响资本的使用效率。同时,由于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比较大,这样投资农业还要承担较大的自然风险。所以,这种形式的一体化在数量上并不是很多。

2、合同制一体化(Contract integration)。这种一体化,一般是大公司与农场签订合同,通过合同把农场生产与“农业前部门”、“农业后部门”联成一个综合体。这种形式对参与一体化组织的各方都有好处:对农场主来说,他可以获得改善生产方法以及发展生产所需的技术、资金和设备,也可以使他的产品有可靠的销路和价格,从而能保证他的收入。对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商来说,他们能获得符合要求的原料或成品,保证货源,控制原料成本和利润。对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商来说,他们的生产资料有可靠的销路和稳定的价格。另外,采取合同制形式,工商资本可以不要对土地投资,可以不承担由于农业受自然灾害而遭受的风险。所以,合同制一体化在国外是一种普遍的形式。

3、合作制一体化(Cooperative integration)。合作制一体化是由若干个农场主组成的合作社联合经营农业,并兼营与农业有关的生产资料的供应和农产品收购、销售、贮运、加工等业务。在国外,农业合作企业发展很快。美国农业合作企业的供销交易总额占农村市场交易总额的三分之一。西欧共同体国家参加合作社的农户平均为总农户的47%。

在国内,农业产业化的具体组织形式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龙头企业带动型(公司+基地+农户)。以实力较强的农产品加工、运销企业为龙头,围绕一种或几种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与生产基地的农户有机结合,进行一体化经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在实际运行中,龙头企业外连国内外市场,内连农产品基地,基地连农户,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具体做法是:公司与农户签订责任合同,进行双向承包;公司为农户承担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指导、产品加工、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农户负责具体生产。

2、服务组织带动型(服务组织+农户)。这里的服务组织,主要指基层农技服务部门,它们利用自身指导、服务农业生产的职能和技术、资金优势,与农户签订协议或合同,共同建立生产基地。基层农技部门负责种子(种苗)和农资的供应、产品销售、技术指导,农户负责生产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3、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合作社、专业协会+农户)。这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指在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原有的社区性合作组织或以供销社为依托形成的合作经济组织;以乡村经济技术服务实体为依托,或以农村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专业户为骨干,与从事某一专业生产的农户自愿联合起来组成的各种农民专业协会;农民或家庭企业自愿组成的各类股份合作企业。这些组织既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又在规范市场行为和协调各方利益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4、市场带动型(专业市场+基地+农户)。即围绕当地产业优势,通过培育农产品市场,健全市场体系,运用市场机制和导向作用,带动优势产业扩大生产规模,农户主要以市场为窗口,从而形成区域性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和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

5、主导产业带动型(主导产业组织+农户)。即从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和产品入手,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逐步扩大经济规模,提高产品档次,组织产业群、产业链,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

从农业产业化的上述几种组织看,其基本的共同特征是:(1)一体化经营组织突出一个“带”字,无论是龙头企业或其它市场中价组织,都要带动农户进入市场,带动农产品基地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2)一体化经营组织对各参与主体突出一个“利”字。根据利益共同体与市场关系相结合的原则,达成一体化整体目标与多元参与者主体目标的最佳结合,使各参与主体利益共享;(3)一体化经营组织突出一个“平”字。各产业化组织与利益主体必须是平等关系,无论谁当龙头都不能搞垄断,都是市场经济的开拓者、组织者、引导者,是营运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

四、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

1、因地制宜确定主导产业。确定主导产业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环节。确定主导产业既要考虑市场需求,又要发挥本地优势,根据资源、区位、传统、技术优势,去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和产品。选择市场竞争力强、占有率高、覆盖面大的产业,不断扩大规模,形成主导产业。有的地方没有资源、区位方面的优势,则需要利用人才优势发展主导产业。

2、大规模建设农产品商品基地。农产品商品基地是龙头企业的依托。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围绕龙头建基地,依托市场建基地,发展名牌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把基地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形成紧密结合起来。明确没有规模就没有市场的思想,在基地开发建设过程中,把自己的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按照规模化的要求去开发,去建设。

3、高起点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一个龙头企业,既是生产加工中心,又是一个信息中心、科研中心、服务中心。近年来,各地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把建设龙头企业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在龙头企业建设中,要坚持大(规模大)、高(技术含量高)、外(外向型)、新(新产品)、多(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组织形式)的原则,采取原有企业改造、扩建,小企业联合,以及在市场、资源条件好、加工环节薄弱的地方新建等办法,建立起基础雄厚、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销售、科技开发等龙头企业。为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实行国家、集体、个体、私营、合资、外资等多种经济成份相结合;谁有能力谁牵头,谁是龙头扶持谁。

4、多渠道开拓市场。开拓市场、培育市场、完善市场体系是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的核心。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环节多,经营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一旦发生销售不畅的问题,损失将是巨大的。因此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把“贸”字放在突出位置,围绕开拓大市场,发展大流通,抓好以专业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市场建设,强化交通、仓储、冷藏等市场基础设施的配套,努力营造出良好的市场环境。在市场开拓方面,既要开拓国外市场,又要开拓国内市场;既要开拓城市市场,又要开拓农村市场。在市场体系培育和完善方面,一定要注重产品市场的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并加强市场的法制化建设,使农产品在公平的原则下做到有序竞争。

5、正确处理产业化组织的利益关系。农业产业化经营,涉及生产、加工、销售之间,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以及城乡之间、条块之间的利益关系,按照市场经济法则,完善产业化组织的运营机制,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是产业化顺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重要保证。在这方面,一是要提倡发展股份合作制、股份制,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吸引农民通过资金、土地、劳力、技术、设施入股,与龙头企业结成经济共同体。打破城乡分割、条块分割,发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协作与联合,形成群体优势,获取规模效益。二是建立健全的利益调节机制和约束机制。通过合同价格、利润返还、预付定金、贴息贷款、免费扶持等形式,合理确定各方的责、权、利,确保各方面的利益不受损失,特别是返还给农民的利益要得到充分的保证。

6、强化政府推动。农业产业化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目前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没有理顺的情况下,发展农业产业化离不开政府的推动。随着产业化的发展,政府要搞好“引导、支持、协调、调控、服务”工作。“引导”就是要从发展方向上引导;“支持”主要在政策上,也包括资金上的扶持等;“协调”主要是协调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以及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调控”是政府要制订产业化的总体发展规划,避免产业雷同和重复建设;“服务”就是政府要帮助解决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第六节 农业中的规模经营

一、农业中规模经营的形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有走向集中的趋势,农业企业的经营规模趋于扩大。这是由于经营规模的变动会引起经济效益的变动。在通常情况下,农业企业经营规模扩大,会引起产量提高,成本下降,使企业收益相应增加。这种效益称之为规模经营的效益,也叫做规模经济。当然,企业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会产生规模不经济。

农业企业(农户)规模经济的形成主要是由于:①规模经营有利于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可以促进农业增产和品质的改进。②规模经营可使资本特别是固定资本得到充分利用,从而降低分摊到单位农产品的成本费用。③规模经营有利于产品的储藏、加工、运输和销售,能降低流通费用,并在市场上获得较高的价格。④规模经营增强了对风险的抵抗能力。由于上述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生产优于小生产,农业生产日益集中在经济效益高、竞争能力强的企业,其经营规模趋于扩大。

反映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主要指标有:①企业经营的耕地面积(或林地、草地、水面的面积)。由于土地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通常以经营耕地面积的数量来反映经营规模。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我国通常把农业规模经营理解为土地规模经营。②企业的总产值。通过集约经营,在单位耕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也可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所以,企业的总产值也是一个反映经营规模的综合指标。③企业拥有劳动力数。在农业处在人畜力耕作时,企业拥有的劳动力数也是反映规模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企业的劳动力数已趋下降,不再是反映经营规模的重要指标。

二、农业中规模经营的条件

规模经营并不是意味着规模越大越好。因此,农业中的规模经营要特别重视规模的适度,也就是要选择适度的经营规模。为此要掌握规模经营发展的条件:

1、农业的规模经营要以农业的商品化、市场化为前提。因为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生产只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规模经营就缺乏内在动力。

2、农业的经营规模必需与企业的技术与管理水平相适应。否则,规模的扩大就会导致规模的不经济。实际上,在通常情况下技术的进步、设备的更新,才能引起扩大经营规模的需求。管理水平的提高,才有驾驭更多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的能力。所以,只有不断提高技术与管理水平,规模经营才能有效的扩大,才能使规模经济的效益继续提高。

3、农业规模经营需要有相应的土地流转机制。要允许土地的所有权、特别是土地的使用权,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移,使需要扩大土地面积的农业企业能够有扩大的空间。在我国,建立规范的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重要条件。

4、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要以剩余农业劳动力能够转移为必要条件。规模经营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必将导致农业中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如果剩余劳动力不能移出,就会阻碍规模经营的发展。为此,要找到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除了在农业企业间、产业间、地区间转移外,更主要的是要向二、三产业转移。所以在我国,农业规模经营通常在沿海发达地区的部分农村才具备了这一条件。

5、社会化服务体系比较健全,能为规模经营提供必要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三、我国扩大农户经营规模的途径

改革以后,我国实行了以农民家庭承包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但是,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民家庭经营往何处去是各方面都十分关心的问题。这是因为,从承包农户的经营规模来看,我国农业仍是小规模的农业,截至1998年,每农户经营的耕地面积平均只有0.137hm2,农户家庭劳动力有剩余。从规模经济看确实是不经济的。为了实现农业中规模经济效益,我们必须研究如何引导农民家庭实行适度的规模经营问题。

承包农户经营规模的逐步扩大,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实行以农民家庭承包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条件下,我们不能用行政手段人为地去搞所谓的规模经营,而只能利用市场机制、利用经济方法,通过以下途径逐步扩大。

1、通过耕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但这必需建立在农民群众自愿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它的前提条件是农民自愿转让承包的土地,而且转让了承包地的农户能够找到稳定的有保障的就业机会。

2、通过农业集约化扩大经营规模。在人多地少、农业劳动力转移有困难的我国,靠耕地的集中将是缓慢的、有限的,所以经营规模的扩大将主要靠集约经营,在单位耕地面积上追加投入以获得规模效益。

3、通过农业专业化使经营规模扩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如果农户调整产业结构时,减少经营项目,把资源集中投放在某一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其结果也是规模扩大、增加规模效益。

4、通过合作经济组织,使承包户能够分享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效益。如双层经营中的统一经营层次,集体经营那些分散承包户难以经营的项目,为承包户服务。又如专业户可以组织成专业合作社,从事加工、运销等环节,都可以获得规模效益的利益。

5、在自愿基础上,农户联合办农场,可以是合作农场、合伙农场或以土地入股的股份制农场,也可以在乡镇企业中办农业车间(农场),形成较大规模经营。

6、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

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外部的规模经济,以增进农业内部的规模经济。

第四篇:行为经济学四大理论

哈喽,诶瑞巴蒂!今天我们给大家普及一些与行为经济学有关的知识。行为经济学产生了4个重要的理论或者说4个结论:前景理论(或视野理论)(Prospect Theory)、后悔理论(Regret Theory)、过度反应理论(Overreaction Theory)及过度自信理论(Over confidence Theory)。1 前景理论

很多学者研究风险以及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提出的模型非常多,其中最常用的被接受的理性选择模型是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1953)发展的财富预期效用理论。该理论提供了数学化的公理,是一个标准化的模型(解决了当人们面对风险选择时他们应该怎样行动的问题),应用起来比较方便。但是在最近的几十年,该理论遇到了很多问题,它不能解释众多的异象,它的几个基础性的公理被实验数据所违背,这些问题也刺激了其它的一些试图解释风险或者不确定性条件下个人行为的理论的发展。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就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一个。

前景理论认为人们通常不是从财富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从输赢的角度考虑,关心收益和损失的多少。

面对风险决策,人们会选择躲避还是勇往直前?这当然不能简单绝对的回答,因为还要考虑到决策者所处的环境,企业状况等情况,我们先抛开这些条件来研究在只考虑风险本身的时候,人们的心理对决策的影响。这时候我们会得出很有意思的结论。

卡尼曼的前景理论有两大定律:

(1)人们在面临获得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人人都变成了冒险家。

(2)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后悔理论(遗憾理论)

遗憾理论认为个人评估他对未来事件或情形的预期反应。贝尔(Bell, 1982)将遗憾描述为将一件给定事件的结果或状态与将要选择的状态进行比较所产生的情绪。例如,当在熟悉和不熟悉品牌之间进行选择时,消费者可能考虑选择不熟悉品牌造成效果不佳时的遗憾要比选择熟悉品牌的遗憾要大,因而,消费者很少选择不熟悉品牌。

遗憾理论可以被应用在股票市场中投资者心理学领域。无论投资者是否打算购买下降或上升的股票或基金,实际上购买自己属意的证券就将产生情绪上的反应。投资者可能回避卖掉价格已下跌的股票,这是为了回避曾经做出的错误决策的遗憾和报告损失带来的尴尬。当所作选择未能达到预期结果或结果劣于其他选择时,做出错误决策的遗憾心理伴随而生。因此即使决策结果相同,如果某种决策方式可以减少遗憾,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决策方式依然优于其他决策方式。

实质上,投资者正是有了从众心理。为避免做出错误决策带来的遗憾,投资者可能拒绝卖掉价格已经下降的股票。当投资者考虑到大量投资者也在同一投资上遭受损失时,投资者可能降低其情绪反应或感觉。所以投资者发现遵从从众心理,购买本周热门或受大家追涨的股票很容易,导致股市中“羊群效应”的产生。过度反应理论

过度反应理论是西方投资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该理论说明了市场总是会出现过度反应的现象,人们由于一系列的情绪与认知等心理因素,会在投资过程中表现出加强的投资心理,从而导致市场的过度反应。

经典的经济学和金融理论认为,个体在投资活动中是理性的。他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进行理智的分析,当股票价格低于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时,投资者开始买入股票;而当股票价格高于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时,开始卖出股票。证券市场也由此形成了一种价值投资的氛围,但事实并非如此。投资领域中存在着价格长期严重偏离其内在价值的情况,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未来的价值本身具有许多不确定性,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引发了投资者的心理上的非理性因素,投资者共同的非理性投机形成了市场的暴涨和崩盘现象。

耶鲁大学的Robert Shiller教授是这一领域的专家。他在2000年3月出版了《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一书,将当时一路涨升的股票市场称作“一场非理性的、自我驱动的、自我膨胀的泡沫”。一个月后,代表所谓美国新经济的纳斯达克股票指数由最高峰的5000多点跌至3000点,又经过近两年的下跌,最低跌至1100多点。互联网泡沫类似于荷兰郁金香、南海公司泡沫,在投资领域中屡见不鲜。为什么人们总会重犯同样的错误呢?Robert ShiUer认为:人类的非理性因素在其中起着主要作用,而历史教训并不足以让人们变得理性起来,非理性是人类根深蒂固的局限性。Shiller教授曾在一个研究中发现:当日本股市见顶时,只有14%的人认为股市会暴跌,但当股市暴跌以后,有32%的投资者认为股市还会暴跌。投资者通常是对于最近的经验考虑过多,并从中推导出最近的趋势,而很少考虑其与长期平均数的偏离程度。换句话说:市场总是会出现过度反应。过度自信理论

大量的认知心理学的文献认为,人是过度自信的,尤其对其自身知识的准确性过度自信。人们系统性地低估某类信息并高估其他信息。Gervaris、Heaton和Odean(2002)将过度自信定义为,认为自己知识的准确性比事实中的程度更高的一种信念,即对自己的信息赋予的权重大于事实上的权重。关于主观概率测度的研究也发现确实存在过度估计自身知识准确性的情况。

过度自信的人在做决策时,会过度估计突出而能引人注意的信息,尤其会过度估计与其已经存在的信念一致的信息,并倾向于搜集那些支持其信念的信息,而忽略那些不支持其信念的信息。当某些观点得到活灵活现的信息、重要的案例和明显的场景支持的时候,人们会更自信,并对这些信息反应过度。而当某些观点得到相关性强的、简洁的、统计性的和基本概率信息支持的时候,人们通常会低估这些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反应不足。

人类倾向于从无序中看出规律,尤其是从一大堆随机的经济数据中,推出所谓的规律。Amos Tversky提供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来说明许多事件的发生完全是由于运气和偶然因素的结果,而人类有一种表征直觉推理(representative heuristic)特点,即从一些数据的表面特征,直觉推断出其内在的规律性,从而产生认知和判断上的偏差(biases of cognition and judgment)。投资者的归因偏好也加重了这种认知偏差,即将偶然的成功归因于自己操作的技巧,将失败的投资操作归于外界无法控制因素,从而产生了所谓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的心理现象。过度自信是指人们对自己的判断能力过于自信。投资者趋向于认为别人的投资决策都是非理性的,而自己的决定是理性的,是在根据优势的信息基础上进行操作的,但事实并非如此。Daniel Kadmeman认为:过度自信来源于投资者对概率事件的错误估计,人们对于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产生过高的估计,认为其总是可能发生的,这也是各种博彩行为的心理依据;而对于中等偏高程度的概率性事件,易产生过低的估计;但对于90%以上的概率性事件,则认为肯定会发生。这是过度自信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参加投资活动会让投资者产生一种控制错觉(illusion of contro1),控制错觉也是产生过度自信的一个重要原因。

投资者和证券分析师们在他们有一定知识的领域中特别过于自信。然而,提高自信水平与成功投资并无相关。基金经理人、股评家以及投资者总认为自己有能力跑赢大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Brad Barber和Terrance Odean在此领域做了大量研究。男性在许多领域(体育技能、领导能力、与别人相处能力)中总是过高估计自己。他们在1991年至1997年中,研究了 38000名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将年交易量作为过度自信的指标,发现男性投资者的年交易量比女性投资者的年交易量总体高出20%以上,而投资收益却略低于女性投资者。数据显示: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在市场中会频繁交易,总体表现为年交易量的放大。但由于过度自信而频繁地进行交易并不能让投资者获得更高的收益。在另一个研究中,他们取样1991年至1996年中的78 000名投资者,发现年交易量越高的投资者的实际投资收益越低。在一系列的研究中,他们还发现过度自信的投资者更喜欢冒风险,同时也容易忽略交易成本。这也是其投资收益低于正常水平的两大原因。

第五篇:XXX老师政府经济学讲义

政府经济学

第一讲

政府经济学概论

第一节

政府经济学的界定

1.政府经济学

-Public

Sector

Economics-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分析和标准政府的职能和作用的科学。“是论述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如国有企事业〕的存在意义和行为,答复政府必须做什么以及应该怎样做的学问〞〔注: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效劳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核心地位。〕

2.几个概念的区分

公共部门〔Public

Sector

〕——政府及其附属物。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公共企事业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公共企事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私人部门〔Private

Sector〕——企业和居民。

府——狭义政府:中央政府的各部委、办、厅、局及其附属物;

广义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政府的经济行为——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和非市场性社会财富分配。

第二节

政府经济学的研究主题

1.公共经济主体多中心趋势

原因:政府失灵、公共产品、科技、国际合作

首先,公共经济活动中广泛存在的“政府失败〞现象。

其次,人们对公共经济尤其是公共产品的认识不断发生变化。

再次,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其他主体参与公共经济活动提供技术上的可能性。

最后,当今世界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对国际合作机制的强调。

2.政府主体:

作为公共经济重要的、主导性的主体,政府是连接公民和国家的中间体,它的最大特征在于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政府在决策、信息、动力方面不同于其他经济组织,在决策上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在信息上主要是纵向信息流;在动力机制上对价格和利润不敏感,而对选票和升迁敏感。两种根本类型

①政府直接生产:中央政府直接生产中央政府直接生产的公共产品大多具有纯公共产品的性质;地方政府直接生产

②政府间接生产:政府与企业签订生产合同;授予经营权;政府参股;经济资助

3.私人企业

①私人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条件:

·私人供给的公共产品一般应是准公共产品。

·在公共产品的消费上必须存在排他性技术。

·更为关键的是,私人假设想成功地提供公共产品必须有一系列制度条件来保障。

②私人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形式:

私人独立供给;私人与政府的联合供给;私人与社区的联合供给

③公共效劳市场化改革

公共效劳市场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兴旺国家行政改革实践的核心组成局部。即通过重新审视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开展的作用和地位,将政府的局部公共效劳职能推向市场,由私人企业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提供。

其内容主要包括:将决策和执行分开;公共效劳的供给者多元并存,打破垄断,竞争开展;公共效劳的消费者有在多元的供给者之间进行选择的权利和用以选择的资源。

4.社区:

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的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社区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共同性。二是具有社区空间,社区空间是与社会空间相区别的概念,是社会空间和地理空间的结合。三是关系的紧密性和共生性。四是功能的专门化。

5.第三部门

①第三部门的定义与特征

第三部门,亦称非营利性组织,是指除政府部门和以营利为目的市场部门〔企业〕之外的组织或部门,包括志愿团体、社会组织或民间协会等。第三部门具有组织性、自愿性、自治性和非利润分配性的特征。第三部门与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共同构成当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成为当代社会协调运转的不可缺少的组成局部。

②第三部门兴起的原因

市场提供公共产品的失灵。其主要表现为:公共政策的失误;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效劳的质量下降。

自由主义的重新兴起和公民自决意识的觉醒。

6.多中心趋势对政府治理结构的影响

①政府治理结构的转型

·政府应集中于更为根底性的方面,·积极吸引私人主体、社会第三部门、社区和

·国际组织广泛参与到公共产品和效劳的供给中来。

②政府的作用还应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首先,政府要为公共经济活动的其他主体提供制度鼓励。

·其次,政府要进行必要的规制。

·再者,给予某种支持。

第三节

政府经济学的根本问题

1.生产什么

①不同主体的选择存在差异

第一类“非市场主体〞部门:生产什么完全决定于“公共选择〞的结果;

第二类“准市场主体〞部门:生产什么由“公共选择〞和市场价格信号同决定;

第三类“市场主体〞部门:生产什么的问题应该由市场价格信号来决定。

②不同主题选择存在差异

第一类是公共产品;

第二类是准公共产品;

第三类是市场产品。

2.怎样生产

首先,政府部门必须选择生产主体。

其次,政府部门必须选择生产技术。

再次,政府部门还可间接影响私人部门生产方式的选择。

3.为谁生产

从理论上说,政府部门是为了满足社会整体的需要,实现社会成员共同的利益,因此,政府部门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纠正私人部门的这一分配方式与社会公平原那么之间存在的偏差。首先,除了极少数公共产品可以绝对平等地消费外,大局部公共产品只为一局部人提供便利。其次,政府部门生产的公共产品的分配除了遵循大多数人受益的原那么外,还要受不同的利益集团所影响和支配。

第四节

政府经济学的研究体系

①一个研究对象——政府经济学——包含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研究政府的经济职能。

第二层次:研究政府收支。

第三层次:研究政府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第四层次:包括政府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和政府经济行为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第五层次:对宏观经济政策、政策工具、政策协调、以及宏观经济调控的研究。

②一个研究对象——政府经济学——两根理论支柱:

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③一个研究对象——政府经济学——三块专业内容:

以税收、行政性收费、借贷为主体的公共收入理论与实践

以政府采购、转移性支付为主体的公共支出理论与实践

以税制、社会保障体系为主体的收入再分配理论与实践

④一个研究对象——政府经济学——四大理论特征

宏观性

实用性

多样性

可探讨性

第五节

政府经济学的开展脉络与根底

1.国外

人类社会的经济开展脱离不了其所处的历史阶段,各种经济现象的出现也具有其相应的历史开展轨迹,因此,相应的经济理论,必须与经济现象的历史轨迹相吻合,即要符合历史逻辑。从古代东西方关于政府经济活动的思考作为考察起点,有重商主义、自由资本主义和二战以来对人类历史上有影响、有代表性的政府经济思想。

最重要的有事件有:古典自由主义【〔18.19世纪〕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

主张“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政府扮演“守夜人〞角色】;凯恩斯主义【〔20世纪20.30年代〕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货币学派【〔20世纪70.80年代〕20世纪70以来,西方国家经济出现“滞胀〞

主张政府注重通过利率而非税收和开支监管经济】。

2.中国

政府经济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以九贡致邦国致用〞〔即诸侯以九种形式向国家纳贡〕

“以九式均节财用〞〔以九种途径满足国家需要〕。

3.政府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比拟

第一政府经济学与微观学的关系: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实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市场经济如何通过价格机制来解决社会资源配置优化问题。政府经济学把政府本身看成是一个单个的经济实体,对其经济行为进行量化分析。政府本身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政府的价格即是税收水平。微观经济学中的个量分析、需求供给理论、本钱收益分析、边际效应理论、均衡理论,均在公共经济学中得到应用。

第二政府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行政宏观经济学由国民收入理论、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组成。经济开展的关键:微观层次—价格机制

;宏观层次—政府调节。

第三政府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在增加国家财富根底上增进社会福利,也即个人如何从全社会财富的增长中获得更多的满足。福利经济学属于标准分析。福利经济学的核心是共同利益、公平分配、社会福利,福利经济学为政府经济活动提供了价值判断标准。

第四政府经济学与政治学、社会学和伦理学:政府经济行为是一个政治过程〔公共选择和公共产品〕;政府经济行为的伦理标准;政府经济行为的社会根底。

4.中国的财政思想

中国古代财政思想:勤政欲民;量入为出;均输、平准

建国后的财政理论

:国家分配说;社会再生产;剩余产品说;社会共同需要说;价值分配说

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于是1994年我国工商税制进行了全面性、结构性的改革。此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保障财政收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系。内容是:①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采用33%的比例税率;②把原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统一为个人所得税,分不同所得工程分别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规定了不同的扣除标准;③改革旧流转税制。新流转税制由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组成,在工业生产领域和批发零售商业普遍征收增值税,对特定消费品征收消费税,对不实行增值税的劳务和销售不动产征收营业税;④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将盐税并入资源税,实行分产品从量定额计算征税的方法;⑤开征土地增值税,用于调节房地产交易中的过高利润,采用四档超率累进税率;⑥拟开征证券交易税、遗产和赠与税;⑦调整城乡维护建设税、土地使用税,取消集市交易税、牲畜交易税、烧油特别税、奖金税和工资调节税,下放屠宰税、筵席税给地方。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种种原因,改革未能全部到位。

第六节

市场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根底性作用。市场利用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引导企业和个人行为,调节市场供给和需求,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有效调节经济运行,到达供求平衡,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而不需要政府干预。但是到了1929年以后,爆发了“经济大危机〞〔1929-1933〕,说明了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不能解决资源配置中的所有问题,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最优。

“每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的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1.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许多的局限性或缺陷性,不能到达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从而不能实现预期的社会经济目标。表现为:市场垄断、公共产品供给缺乏、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市场的不完整性、收入公平分配、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市场失灵

政府干预

典型事例

缺乏效率

垄断

干预市场

反托拉斯法

外部经济效果

干预市场

征收排污费

公共产品

给值得花精力活动以津贴

国防、路灯

不平等

收入和财富的不可接受的不平等

收入再分配

累进税制发放食品券

宏观经济问题

高通货膨胀和失业

通过宏观经济

政策稳定经济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教育投资、预算赤字

低经济增长

刺激经济增长

2.市场垄断

市场垄断〔monopoly〕

完全垄断:市场上只有一个生产厂家,可以完全操纵市场价格。

寡头垄断:几个厂家联合起来垄断市场。

垄断竞争:介于寡头垄断和完全竞争的状态。

垄断形成的原因:市场竞争形成的垄断——过度竞争/技术进步产生的垄断;自然垄断:供水、煤气管道、铁路等只有到达一定规模才能有收益的行业。

3.市场效率与“看不见的手〞

①资源的配置:一般来说,资源就是指满足人们需要的各种物品,包括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以资本为代表的人造资源,以劳动力为代表的人力资源,以企业家为代表的风险资源。

②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

市场经济通过价格机制配置资源。价格机制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市场经济中,经济的运行时由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的。价格机制作为“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它有四个重要的前提条件:第一,交易者是完全理性的。第二,市场是充分竞争的。第三,信息是完全的。第四,产权是明晰的。在现实生活中,以上条件并非完全具备,从而价格机制的作用要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我们把这些情况称之为“市场失灵〞。

4.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效率

①准那么1—效率原那么

效率准那么指资源配置到达这样一种理想状态,即任何重新改变资源配置的行为都不可能使一局部人在其他人不受损的情况下获益;或者说当经济运行到达最高效率时,一局部人要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局部人处境的恶化为代价。这一状态也被为帕累托最优状态或帕累托有效。存在帕累托改良的状态就不是资源配置最优状态

帕累托改良1:对某种状态的资源重新分配,只要一局部人的福利改善,而没有人受损。帕累托改良2:虽然一局部人处境改善导致另一局部人福利受损,但只要前一局部人的收益大于后一局部人福利损失,且后一局部人获得补偿。

公平与效率的选择: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政策选择;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选择;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政策选择。

②准那么2—公平原那么

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效率不能产生公平

5.政府经济的职能

政府经济职能:政府收入分配

;政府经济稳定与开展职能

;政府资源配置职能

政府经济调控能力的有限性: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思考: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中国政府经济及其职能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政府经济及其职能探索

1978-1983,“方案经济为主,市场调解为辅〞

1984-1988,“社会主义有方案商品经济

1989-199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十五大以来

②经济转轨时期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难点

政企分开,各行其道

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提高政府公共效劳能力

国有产权管理职能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分开

政府职责分工标准化、法制化

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与有效运行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任务

标准政府行为,加快政企分开步伐

建立现代公共事业组织,提高政府公共效劳水平

合理界定各级政府职责,划分财政支出范围

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推行电子政务,促进科技进步,提高振甫经济管理效率

④为追求公平目标,政府应开展的工作:

为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公平的环境。

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那么。

将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成员心理承受能力之内。

第二讲

公共产品

第一节

公共产品概念

1.私人物品

私人物品是指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或劳务

私人物品如衣服、食品、住房、交通工具等。

竞争性,如果某人已经消费了某种商品,那么其他人就不能再消费这种商品了;

排他性,对商品或劳务支付价格的人才能消费,其他人那么不能如此做。

2.不同类型的物品

1.公共物品的种类:

纯公共物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准公共物品:自然垄断性与公共资源性,具有拥挤性

2.具有公共产品局部特征的产品:

混合产品:非竞争性、排他性,如桥梁

公共资源:竞争性、非排他性,如海中的鱼

3.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

指的是在技术上无法将不愿意付款者排除在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虽然技术上可以实现排他,但因排他本钱太高而不可能被采纳。例如,一国的国防支出能够使每一位居住在该国的公民或者居民都能受益,政府无法将某一公民或者居民排除在国防支出的受益范围之外。因此,无法通过收费实现排他的公共产品不可能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得到供给。

4.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

指的是某人对公共产品的享用并不阻碍他人对公共产品的同时享用。比方,提供平安保障所需的国防支出、为船只导航的灯塔、放飞在天空的欣赏性汽球、卫星电视节目、互联网等等其消费过程都具有非竞争性特点。它有两个特征:边际拥挤本钱为零、具有非拒绝性。

5.公共产品的判定

6.对公共产品的再认识

政府参与提供准公共产品。几乎所有政府都参与教育的直接投资。但一般只保证教育的最低供给,充分保证义务教育和负担其他公立学校的建设。对义务教育之外的其他各种教育,在充分市场化的根底上,依据财力给予一定的补助,尤其是保证低收入家庭的子女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如以下哪些是纯粹公共产品或混合公共产品:国防、自来水、道路和桥梁、教育和医疗、电视和播送、警察、司法消防、污水与垃圾处理、邻居种植的花园、国家公园和电影院

7.公共产品与私有产品的区别

特别要注意的是:公共产品≠社会产品、公共产品≠公有资源、公共提供≠公共生产、公共部门可生产和提供某些私人物品、私人可提供公共物品

第二节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有效供给即为供需平衡。

影响供需平衡的两个因素:

①产量和价格由产品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

②需求曲线应与边际效用曲线一致,供给曲线应与边际本钱曲线一致。

1.公共产品供给的困难

实际上我们并不知道每个人的公共产品需求曲线。分析说明,个人支付的公共产品价格取决于其对公共产品的偏好程度。越是喜欢该种公共产品,需要支付的税收价格就越高。这就存在着利益动机促使人们去隐瞒自己的公共产品偏好。由于个人对公共产品的偏好是私人信息,其他人无从得知,“免费搭车〞心理以及相关的回报鼓励〔少支付税收〕,使得政府要实现公共产品的最正确提供难上加难。

2.“囚犯困境〞模型

“囚犯困境〞模型描述了,从个人利益出发的两个独立行动的当事人,如何注定是不会相互合作,并将给方带来极大损害的负和博弈。

“囚犯困境〞的存在,说明了公共产品提供的困难,但这个困境并非无法走出。如果博弈是重复进行的,那么一人为了指望其他人的下一次合作,就有可能改变行为的选择。而如果在双方博弈中引入第三种力量,例如对不合作方给予额外的惩罚,等等,那么就可能迫使参与博弈的各方进行合作。

3.公共产品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获得有效的提供

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造成人们即使不付费也可以享受公共产品带来的效用,导致“搭便车〞的出现。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而出现的边际本钱为零的结果,导致公共产品的免费供给。

4.公共资源与“共有地悲剧〞

5.林达尔均衡与免费“搭便车〞的现象

核心问题:税收水平与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及公共产品的本钱合理分摊

林达尔均衡:将公共品供给与政治程序结合分析。

免费“搭便车“:指不承当任何本钱而消费或使用某种物品、得到某种好处的行为。

6.林达尔模型

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那么试图结合民主国家的实际决策过程来考察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寻找出民主国家选定公共产品供给的合理水平和决定人们间税负合理分布所需的原那么和决策章程。林达尔模型被认为是对公共产品供给虚拟均衡过程的一种描述。

7.公共产品的供给

纯公共物品,如国防、公共平安、消防等公共效劳,由于供给的非排它性和消费的非竞争性,能够做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它可以采用免费方式供社会公众无偿消费,效劳产品本钱的补偿从国家税收收入中提取,也就是通过税收形式由全社会强制分摊生产费用。纯公共物品,定价主体是政府,实行政府定价。

8.解决公共物品供给市场失灵的方式

①公共物品一般由政府来提供。

②“政府提供〞并不等于“政府生产〞。

③对于容易产生“共有地悲剧〞的共有资源,政府一方面

④可以通过明晰产权的方式,另一方面可以采取管制或者收费的方式。

⑤运用技术进步,可以解决“免费搭车〞的问题。〔城市道路拥挤〕

公共产品的提供通常需要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合作提供

9.对公共产品供给的认识

私人产品并不一定只由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也不一定只由公共部门提供。公共部门也提供私人产品:如医疗效劳、住房;私人部门也提供公共产品:如大学校内由私人捐资修建的教学楼。公共提供不等于公共生产,如垃圾回收一般由公共部门提供,但可以雇佣私人部门来做这项工作。

10.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形式

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直接提供公共物品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中央政府直接经营、地方政府直接经营、公共团体供给。

11.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

公共产品不一定要由政府提供。

经济学家认为,符合某种特定条件,政府作为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促进者,有可能比政府直接提供公共产品更有效。英国经济学家迈尔斯〔Myles,2000〕研究了政府存在挥霍现象、逃税与公共产品提供的关系问题。他认为,政府挥霍、逃税可能是对不公平的政府政策的最好反响,私人提供公共产品可能更有效率。

市场经济国家的私人在公共物品的生产和经销方面有六种形式:签订合同、授予经营权、经济资助、政府参股、法律保护私人进入、社会效劳。

案例:春节烟花表演

第三节

外部环境及其纠正

1.外部效应的定义

外部效应指某些个人或厂商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当应有的本钱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

外部效应的根源在于产权缺失,是没有或无法确立财产权的结果。

2.外部效应的分类

正外部效应〔外部经济性〕:第三方受益而不用付出本钱。

负外部效应〔外部不经济性〕:第三方受损而无法得到补偿。

①外部效应与市场效率:正的外部效应导致供给短缺、负的外部效应导致供给过剩

案例:春节夜晚扭秧歌引发的争论

②外部效应的纠正:

通过市场机制来纠正:一体化、科斯定理、社会制裁

通过公共部门来纠正:

罚款、征税、补贴公共、管制、法律措施、提供公共产品

通过政府对外部效应来纠正:庇古税、补贴、许可证、财产所有权、管制

3.科斯定理

含义:如果在不存在交易本钱和谈判本钱,或者说交易本钱为零的时候,无论权力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的交易活动及当事人的契约行为到达资源的最优配置。

内容〔由三组定理组成〕:第一定理:如果交易费用为零,不管产权初始如何安排,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

哪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第二定理: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世界里,不同权利的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第三定理:描述了产权制度的选择方法。

案例:经济学中的灯塔

排污权交易制度

江门市新会崖南污染事件

课堂讨论:

从企业提供私人品、政府提供公共品的角度来看,你是否同意或者不同意以下的说法,并陈述你的理由:

第一政府应当不允许企业和个人在公有的土地上勘探和开采矿产资源。

第二对于儿童应当给予强制性防疫疫苗注射。

第三政府应当对周末的电视节目和广告进行管制,以免儿童受到不良影响。

第四政府应当放宽对劳动平安保障的许多规定。

第五政府应当允许家长对自己孩子就学学校有更多的选择,而不应划区就近入学。

第六政府应当禁止企业建造原子能发电站。

第七政府应当制定法规禁止企业之间的敌意收购。

第三讲

公共选择

“经济人〞的根本假设

经济市场

政治市场

消费者

厂商

选民、利益集团

政治家、官员

价格反映偏好

货币进行交易

投票反映偏好

选票进行交易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公共选择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本质〕公共选择核心是对投票及其相关决策程序的研究。〔核心政府决策〕公共选择是研究集体决策的科学。〔决策方式〕两层:一是集体性;二是规那么性公共选择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内在动力,通过民主投票实现的对公共经济的合理决策。〔经济分析的前提〕

◆何为公共选择问题?提供什么样的公共产品?提供多大规模的公共产品?如何提供公共产品?如何分配公共产品?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相匹配的解决规那么和解决制度?

◆前提——人都是理性行为者,其行为的目的是谋求私利的最大化。切入点——决策环境的划分:市场决策与非市场决策的联系与区别理论特点——公共选择理论不在于研究选择的好坏,而是研究作为集体的国民为什么选择这样而不是选择那样。没有价值观念的判断,而是对普遍规律的总结

◆布坎南——?同意的计算?;公共选择学派——以詹姆斯、麦吉尔、布坎南为代表;公共选择奠基人——魏克塞尔和林达尔;肯尼思.阿罗——?社会选择和个人价值?

1.公共选择与私人选择

①共性——做出与一般经济学相同的行为目标假定,个人是追求私利的经济人;对个人偏好做出类似于市场的描述;提出和传统的价格理论一样的问题,在人们偏好以及决策程序给定的条件下,会出现怎样的结果,是否存在某种均衡状态;

②不同点

偏好体系不同:自己的偏好——尽可能综合为统一的社会偏好

偏好表达方式不同:货币购置——选票

个人偏好的表露对决策结果影响不同:决定性——可能影响不大

强制性:是否自愿

2.公共选择研究的方法论

公共选择理论要研究的,就是公共选择问题,即对非市场决策的政治过程进行研究,它的主题是政治科学的主题。公共选择理论采用的方法是经济学的方法论。然后将其应用于政治科学。个人主义、经济人假设和交易政治构成了其研究方法论的三要素。

3.市场决策与非市场决策的联系与区别

内容

媒体

杠杆

主体

动力

经济市场

物物交换

〔商品〕

钞票

价格〔等价交换、平等自愿〕

个人之间可进行的简单交易〔个人、厂商〕

个人利

益最大化

政治市场

参与者公共成认的公共产品的本钱〔政策、法律制度〕

选票

规那么〔不平等性和强制性服从与统治〕

个人或集体之间进行的复杂交易〔政客、组织〕

①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

这是在方法论上与集体主义相对应的方法,这种个人主义的方法论认为,个人的行为决策是一切社会行为的起因,应从个人的角度来分析包括政治和经济在内的一切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将个人的偏好和决策作为经济学分析的出发点和基石。

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最根底的假设前提:现实中的人是利己的、理性地追求自身效用或利益最大化的。

③交易政治观

公共选择论认为,资源配置和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在政治市场中,选民、利益集团相当于经济市场中的消费者〔需求者〕,政治家和官僚相当于经济市场中的生产者〔供给者〕,人们通过相当于货币的“选票〞来交易,并选择能给他们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律等公共产品。

案例:足球世界中的公共选择理论

直接民主制

间接民主制

全体公民参与决策

选举代表公共决策

选民的行为——效用最大化

政治家行为——选票最大化

行政体系的行为

一致性规那么

多数票规那么

利益集团

第二节

直接民主制下的公共选择

在直接民主制下,每一个公民直接参与政策的制定,而方法是通过全体

投票来决定。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致同意规那么

◆多数同意规那么

◆投票悖论

◆阿罗五原那么

◆单峰偏好

◆中位投票人定理

1.一致同意规那么

定义:又称全体一致投票规那么,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只有在所有投票者

都同意,或者至少没有任何一个人反对的前提下才能通过的一种表决方式。

特点:一致同意规那么下的选择结果是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一致投票规那么下所有投票人的权利都能平等地得到保障;可以有效地防止“搭便车〞行为的发生;交易本钱高;一致投票规那么可能会导致“一致投票悖论〞。

2.多数同意规那么

多数同意规那么规定只要一项方案获得约定多数票的赞同就能通过,无须获得全体投票人的同意。多数同意规那么的特点:非帕累托改良;多数人专政;导致参与人轻视投票权;交易本钱相对较低;出现投票悖论

3.投票悖论

定义:又称循环的多数,在此情况下,多数同意规那么无法取得一个稳定的投票结果。

4.循环大多数(孔多塞悖论)

集体按多数投票规那么对A、B、C三个方案进行投票的结果因投票的顺序不同而不同,A、B、C三个不同预算提案所得票数均相等。如果排出少数服从多数原那么,集体选择的结果是无法对ABC三个提案进行排序。

第一选择

第二选择

第三选择

张先生

王先生

李先生

A

B

C

B

C

A

C

A

B

主要

内容

公共选择的准那么

阿罗悖论的内容

阿罗悖论的求解

5.阿罗不可能定理

①公共选择的准那么

◆选择者个人处在一种理性状态

◆与选择方案无关的因素不影响选择内容的变化

◆适用帕累托最优原理

◆所要作出选择的因素都处于选择的同一区间之内

◆不存在个人专制

②阿罗悖论的内容

第一选择

第二选择

第三选择

个人1

A

B

C

个人2

B

C

A

个人3

C

A

B

阿罗悖论的概念:如果存在着至少三个可由社会成员以任何方式自由排序的备选方案,就可能出现循环的选择结果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规那么

③阿罗悖论的求解

总体来讲投票悖论有许多种解法,根本解法:

偏好结构的调整——从双峰偏好到单峰偏好

掌握好投票程序或确定议程

策略行为和选票交易

利用偏好强度不同的选择

中位投票人定理

用脚投票

6.单峰偏好

峰:一个人的偏好中比所有相邻点都高的点成为峰。

单峰偏好指的是个人在一组备选方案中,对其中某一方案的偏好程

度最高,对其他方案的偏好都低于对这一方案的偏好。

7.中间投票人定理

中间投票人定理:只要所有人的偏好都是单峰的,那么多数投票规那么会反映中间投票人的偏好。

中间投票者均衡:中间投票者的立场将对何种方案能获得通过起决定性的作用。

例子:

要决定小区治安保卫支出的水平

王英:500

李霞:700

张悦:850

王勇:600

李明:750

张然:900

王红:650

李燕:800

张成:1000

根据中间投票人定理:李明的偏好会得到认可。

问题的关键:不同收入水平的人参加投票率不同,从而改变了中间投票人。

假设王英和王红没有参加投票,中间投票人便变成李燕。

第三节

间接民主制下的公共选择

间接民主常常又称为代议制民主。在间接民主制下公民通过由自己所选举出来的代表来负责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物。在间接民主制下,不同的经济主体,如投票人、政治家、官僚和利益集团,其行为各不相同。

1.个人利益最大化与投票人

◆投票者是否参加投票,取决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其参加投票的本钱和可能的收益;

二是其投票行为对公共选择的大小

◆安东尼•唐斯〔A.Downs)模型R=BP-C+D〔R=投票者行动;B代表投票者行动的潜在收益;P是投票者进行投票的概率C是投票者行动的本钱〕

2.选票极大化与政治家

◆对政治家而言,他们与其他选民一样,也都是考虑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只不过其自身利益在于获得权力、地位、威望等。

◆唐斯〔A.Downs)——?民主的经济理论?提出:政治家或政党也是理性经济人,他和消费者、生产者具有同样的行为动机。

3.官僚的行为目标与特点

目标:不是公共利益也不是机构效率,而是追求预算的最大化。

特点有以下几个:官僚是公共政策的垄断供给者;信息不对称

尼斯卡宁认为:由于官僚们本身存在巨大信息优势,因而他们总是主动的,并且一般总能获得他们所希望获得的最大预算。

4.特殊利益集团

定义:就是一些有共同政治目的、经济利益、社会背景的团体和个人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共同目的、利益而结成的同盟。

特点:他们通过寻租行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能够影响经济政策的制定,改变收入再分配的方案以增加自身的收入。

5.公共选择情况下寻租现象产生

①直选民主制的“政府失灵〞:投票悖论;特殊利益集团的优越性

②代议制民主中的“政府失灵〞:经济人政治家;特殊利益集团

③官僚主义行为所造成的“政府失灵〞

④政企博弈中的“政府失灵〞

寻租的消极后果:社会资源的浪费

;经济效率的下降

;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

;造成社会公害

;给现代化造成致命的障碍

寻租的具体治理:使经济人不愿为

;使经济人不必为

;使经济人不敢为

;使经济人不能为——杜绝设租和消散租金

第四讲

公共支出理论

第一节

公共财政支出的分类和原那么

1.公共财政支出的分类

①按经济性质分类: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②按支出用途分类:补偿性支出、消费性支出和累计性支出

③按政府职能分类:

④其它分类:

2.公共财政支出的瓦格纳原那么

政府职能不断扩大以及政府活动持续增加的规律,从而导致公共财政支出不断增加。

政府职能扩大有三方原因:

一是政治因素-国家活动规模。

二是经济因素,由于市场规模的扩大及其复杂程度提高,市场缺陷的外部性增多,导致大量商法及经济合同的出现,需要政府参与管理的内容增加;

三是城市化和人口密集,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效劳的范围越来越大,从而要求公共财政进行干预和管理。

3.公共财政支出的增长模型

①政府支出规模及衡量标准

绝对量考察:按当期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政府支出。

相对量的考察: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②政府支出的增长模型——经济开展阶段论

经济开展的早期阶段:根底设施等较高的社会投资。

开展的中期阶段:政府投资规模减少,市场失灵问题突出,要求政府介入。

成熟阶段:公共支出的结构变化,转向以教育、保健、和社会福利为主

4.公共财政支出的原那么

①经济效益原那么

公共财政支出使社会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使社会得到最大的效益。

②公平原那么

各个阶层居民中的分配应到达的公平状态,能符合各个阶层的需要。

③稳定原那么

防止经济波动过于剧烈。

第二节

消耗性支出及其经济影响

1.公共消费支出

①政府各部门的行政管理本钱支出

〔1〕支出具有公共性。

〔2〕支出具有稳定性。

问题:为什么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总是走不出“精简-膨胀〞的怪圈?

②国防支出

③公共教育支出

具有外溢性特征

政府提供教育经费的方式:免费教育、教育贷款、教育补贴

④医疗卫生支出

“重城市、轻乡村,重治疗、轻预防〞。

案例

:新加坡公共部门节约公共开支

2.公共投资支出

①政府投资支出及其特点

社会公益性、公共效劳领域、根底性投资领域;

具有开发性和战略性;一般为大型长期工程;资金来源于预算资金或其他政府融资。

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投资的范围

受益原那么

比拟效率原那么。

③根底设施投资

狭义根底设施

广义根底设施

根底设施特点:公共物品属性、自然垄断性

第二类和第三类作为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由政府进行投资;

第四类应主要由政府进行投资;

第一类由于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可由政府和私人共同投资,由私人进行投资为主。

3.公共消耗性支出的影响

①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私人的投资需求只有在政府的大量订货的刺激诱导下,才能满足其追求的最大利润的欲望;政府本身的消耗性需求。

②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当政府的消耗性支出增加时,政府对物品或效劳的需求增加,导致市场价格水平上升,厂商利润提高,于是扩大了生产。劳动力也会相应增多。当政府需求减少时,那么会出现相反地情况。

第三节

公共转移性支出及其经济影响

1.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

①用人单位缴纳;②劳动者个人交纳;③政府财政资助

①社会保障的含义和政府介入的理由

社会保障支出是指对社会成员提供根本的生活保障。

理由: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帮助政府调节经济、平抑经济周期波动

②西方各国的社会保障

德国的社会保障〔俾斯麦模式〕

英国的社会保障〔贝弗里奇模式〕

③社会保险制度的运营和管理

④养老保险

“母养十子易,十子养母难〞

问题:老人是公共品吗?

⑤医疗保险

低水平,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

“小病不保、中病合保、大病全保〞

⑥社会救济

现金救济支出

实物救济支出

2.社会补贴

①财政补贴含义和性质

含义: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

性质:政策性、灵活性、时效性

②财政补贴的分类

明补与暗补

企业补贴与居民补贴

生产补贴与消费补贴。

实物补贴与现金补贴

物价补贴与企业亏损补贴

比拟隐蔽的补贴如财政贴息、税前还贷以及税收支出等。

③财政补贴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因:①需要鼓励生产但容易导致亏损的产品

②维系某些非市场价格的存在③为了配合产业政策开展的需要

影响因素:①农产品与工业品的相对价格结构

②国有企业的规模与经营状况

③国家特殊政策的执行

④我国财政补贴的现状和改革

规模大、范围广、渠道多、管理乱、负担沉重

⑤财政补贴的必要性

◆外部效益〔外部效用〕内部化的需要。

①通过补贴,降低产品本钱或提高消费者需求,②消除少生产或少消费产品所造成的效率损失;

◆生产者亏损补贴的需要。

自然垄断产品采用边际本钱定价,低价亏损,需政府补贴;

◆维护市场价格及整个国民经济稳定的需要。

市场价格需稳定的产品;

◆稳定社会的需要。

改革时期企业亏损和通货膨胀,需政府补贴

⑥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

◆改变需求结构。影响各种商品和效劳的价格;

◆改变供给结构。改变企业购进产品的价格,影响盈利水平;

◆外部效应内在化。降低本钱,缓解风险。

⑦财政补贴效应

◆有效贯彻国家经济政策。

◆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

◆降低私人部门融资本钱,增强民间投资意愿,◆消除市场利率水平上升造成的“排挤效应〞。

◆对社会经济发挥稳定效应。

⑧我国的财政补贴

◆农业补贴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底。

公共事业补贴

公用事业:交通、供水、供气等根底设施。

特点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本钱递减;形成自然垄断

公共事业补贴的理论依据:效率与公平

⑨我国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

财政补贴角色——辅助性?

中央与地方事权、支出范围如何划分?

⑩财政补贴改革的具体措施

◆制度创新,提高财政补贴支出效益。

◆标准补贴重点、范围,改革补贴方式。

◆改革财政补贴制度的配套措施。

◆合理界定补贴工程,控制补贴总规模。

◆标准补贴制度,调整补贴结构。

3.公共转移性支出的影响

①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政府转移性支出的相当局部会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转化为私人消费支出和私人投资支出,从而制约社会总需求的形成。

②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如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个人或家庭,其对生产的影响是间接的,通过受补贴的居民将所得用于购置物品或效劳之后才实现的;如果转移支付的对象是厂商,影响是直接的,它通过鼓励私人厂商对利润呢较低或风险较大行业进行投资。

③对分配领域的影响

政府转移性支出有可能改变在初次分配中形成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一方面,转移性支出的资金来源于纳税人在初次分配中的收入,另一方面,低收入的通过此获得新的收入。

下载《行为经济学讲义》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为经济学讲义》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济学 读后感

    《经济学》 保罗。萨缪尔森华夏出版社 1999年版 当初拿 到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时,手捧着这样一本凝聚着大师无数心血与人类智慧结晶的厚重的书,我想,一定是内容错综复杂而......

    刑法学讲义读后感

    “用良知驾驭我们之所学,而不因所学蒙蔽了良知。”题记《刑法学讲义》是一本写给非法律专业人士的法律书籍,而它所蕴含的价值远不止普及法律知识。罗翔老师通过案例分析带我......

    西方经济学读后感

    西方经济学读后感 西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它是15世纪西方经济学产生,18世纪西方经济学建产以来,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到......

    《一课经济学》读后感

    《一课经济学》读后感这是一本60年前的书,而且到现在都有借鉴意义。这本书字数不多,而且很容易读。 这本书说明了这么一个小故事: 有甲乙丙丁四个人是同学,甲是底层公务员,1个月......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魔鬼经济学》是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史蒂芬·列维特所编写的一本从日常“细屑”的诸多事项以罕见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以经济学原理进行考察的经济学......

    政府经济学读后感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课程名称 学生姓名 所在专业 所在班级 《政府经济学》读后感 财政与金融 黄燕如 工商管理 工商1092 《政府经济学》读后感 我用了三个星期,终于把《......

    《僵尸经济学》读后感

    《僵尸经济学》读后感僵尸经济学在现阶段来说是一种较为新颖的经济学说,在我看来,这种学说更偏向于防范性,可以说是针对经济理论已大体成形的现今的一支预防针。作者在说中写道......

    经济学的读后感

    读书心得报告 ——读《经济学》心得 上学期我们以宿舍为单位参加了学校学习支持中心的读书小组计划。正是因为这次的读书活动让我们有幸选择了与专业较相近的经典读物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