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工作职责(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时间:2019-05-15 16:27: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办公室工作职责(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办公室工作职责(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第一篇:办公室工作职责(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协助领导组织协调日常政务。

2.督查各股室落实上级部门及领导交办事项的执行情况。

3.负责对外联络、机构编制、文秘档案、劳动工资、会议组织、来信、来电、来访的接待以及建议与提案的办理等工作。

4.做好机关财务、资产管理、办公自动化、保密保卫、老干部管理、车辆管理和服务工作。

5.负责做好对干部职工的考勤工作、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

6.负责做好上级部门及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二篇: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作职责

1.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计划,提出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的建议,负责全区规划编制的统一管理和协调;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2.研究分析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全区发展情况,加强经济的监测、预测和预警提出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措施建议;参与组织重要经济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贯彻实施。

3.负责汇总和分析全区财政、金融、物价等方面的情况,拟订并组织实施产业政策;综合分析财政、金融、产业、价格政策的执行效果,监督检查产业政策的执行;负责全区全口径外债的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和监测工作。

4.负责组织拟定全区综合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方案;办理有关专项改革方案实施中的衔接工作;负责全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信用和行政效能建设的综合协调和督查督办工作。

5.推进我区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提出全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并协调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重大问题,衔接农村专项规划和政策;制定工业行业规划;实施技术进步和产业现代化的宏观指导;推动重点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参与组织重大技术装备研制,指导我区引进重大技术和重大成套装备的消化创新工作;编制并组织实施扶贫开发、服务业发展规划;研究提出全区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协调服务业的发展,衔接平衡发展各行业规划与政策工作。

6.提出全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规划重大项目和生产力布局,衔接平衡各种资金来源;安排财政性建设资金、项目及国家预算内专项资金和地方预算内专项资金;编制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计划、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负责审批政府投资项目,核准、备案企业投资项目,负责审核并上报国家、省市发展改革委审批、核准的投资项目;研究提出全区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引导民间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负责各类借用国外贷款项目的计划管理;安排重大外资项目、境外资源开发和大额用汇投资项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及投资中介市场进行综合监督管理;负责全区重大建设项目稽查的组织、管理;负责稽查特派员的管理、联络、协调和服务工作。

7.研究分析我区市场供求状况,做好重要商品的总量平衡和宏观调节,提出全区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编制重要农产品、工业品和原材料进出口总量计划,监督计划执行情况;做好重要物资和商品的储备计划管理;提出全区现代物流发展的规划。

8.提出全区科技、教育等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以及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衔接平衡;推进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提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政策,协调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9.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全区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参与编制生态建设规划,提出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政策,协调生态建设和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重大问题;组织协调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工作;负责本区行政区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工作。

10.研究提出促进就业、调整收人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协调就业、收人分配和社会保障的重大问题。

11.参与制订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关行政法规、规章草案。

12.研究制定全区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编制城市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和中长期计划;制定和协调交通、能源、环境规划和政策;协调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前期工作;研究分析区域经济和城市化发展情况,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划,提出城市化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措施。

13.负责做好全区粮食总量平衡计划,研究提出全区粮食宏观调控购销政策,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粮食工作政策、法规;参与研究制定粮食流通的地方性法规草案;组织制定粮食安全和应急保障预案,并视情提请政府启动预案。

14.负责全区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制订和实施国民经济动员计划,编制国民经济动员应急保障预案、方案;组织国民经济潜力调查;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审批和管理有关国民经济动员项目。

15.负责区人民政府工作目标管理,组织、协调全区工作目标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16.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三篇:山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西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山西发改委

山西省“十三五”金融发展规划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为深化山西金融改革,充分发挥金融对山西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建设与实体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按照《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依据《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山西省“十三五”省级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编制本规划。

《山西省“十三五”金融发展规划》是我省“十三五”规划体系中的省级一般专项规划,由山西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组织编制,主要阐明“十三五”时期山西省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思路、重点任务和发展路径,描绘山西金融界共同的发展愿景。

本规划实施时间为2016年至2020年。

一、发展现状

(一)金融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约12.4%。2015年,全省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140.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9%,比2010年末净增加692.24亿元。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4.9%提高到2015年末的8.9%。“十二五”全省累计实现各类融资1.98万亿元。2015年,社会融资总量4498.83亿元。2015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8641.42亿元和18565.88亿元,分别是 1

2010年末的1.5和1.9倍。2015年,直接融资2522.75亿元,其中,债券市场融资2281.79亿元、股票市场融资240.96亿元。截至2015年末山西境内上市公司37家,较2010年增加6家,其中,上交所19家,深交所18家,股票发行总股本694.46亿股,总市值5863.7亿元,股票筹资额1330亿元,比2010年增加489亿元。2015年,保险保费收入586.73亿元,是2010年的1.6倍,“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9.9%。

(二)金融体系不断健全。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协同发展,全省已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功能互补、竞争有序的金融组织体系。除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广东发展银行外,全国性银行机构全部进驻山西。汇丰银行、渣打银行2家外资银行在我省设立了分支机构。财务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积极发展。农商行、城商行加快改制,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稳步发展。山西股权交易中心、山西金融服务平台、山西省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融资再担保公司、晋商消费金融公司、华融晋商资产管理公司成立,民营银行和寿险公司推动组建,地方金融体系不断发展。山西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是整合地方金融资源,健全地方法人治理结构,释放我省金融持牌企业发展活力的重大突破。金融支付体系实现全省“全覆盖”,农村转账电话实现“村村通”,银行卡助农取款走在了全国前列。

(三)金融创新充满活力。省级金融服务平台建立,促进了银企对接常态化。金融支持土地流转试点工作促进了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土地效益和农民收入。晋中市、长治市成立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民间借贷登记管理试点逐步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旱灾保险在我省落地,小杂粮、苹果、葡萄、核桃、西红柿、羊等特色农业保险在11个市试点,保障领域进一步拓宽。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在我省起步发展。企业资金链应急转贷资金帮助我省企业及时搭桥续贷成效明显。采矿权抵押有效解决企业采矿权证失效、银行抵押物悬空、债权无法有效保全等问题,化解潜在金融风险。金融振兴重点联系县制度的实施实现了金融振兴在重点县域率先突破。

(四)金融环境逐步改善。省委、省政府召开山西金融振兴推进大会,发布《关于促进山西金融振兴的意见》(晋发〔2015〕9号),以及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基本建立起促进山西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并拉开了振兴山西金融的大幕。山西省金融工作领导组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2011年,山西省金融工作办公室组建,全省各市县(区)相继成立专门的金融工作部门,政府服务山西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健全。金融信息环境与社会信用环境进一步优化,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金融秩序进一步优化,化解了一批影响山西形象的金融案件,稳妥处置化解金融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高端人才引进和金融文化 3

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五)存在的差距。“十二五”期间,我省金融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存在差距。一是地方金融实力不强。省级地方法人机构数量偏少,资产规模偏小,发展速度偏慢,公司治理和经营机制有待完善。二是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目前我省仅有37家上市公司,占沪深上市公司总数的1.3%。37家上市公司中还有8家从未利用过再融资手段,再融资能力亟待提高。“新三板”挂牌公司33家,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不断拓宽。三是金融要素市场发展较慢。交易平台发展相对滞后,市场活力不强,矿产、知识产权等交易市场还未发展,与金融服务相配套的会计、评级、咨询等中介金融服务相对薄弱。四是现代金融观念滞后。虽然山西党政干部金融意识逐步增强,但还远不到位。有些地方政府对应用金融工作重视不够,对应用金融工具认识不足,运用不充分。此外,金融创新相对不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金融开放合作有待继续加强。

二、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我省金融业发展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转型发展的迫切要求,既存在机遇,又面临挑战,总体讲,机遇大于挑战。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新的更高要 4

求。国际贸易增长低迷,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不断波动,金融环境更趋复杂。虽然国际上部分地区政局不稳,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省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从国内看,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是基本面和改革、开放、创新因素仍可支撑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国家加快实施的一系列重大战略为我省加快“六大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家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金融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金融市场发展日益规范,但总量问题和结构矛盾仍需加快化解。

从我省看,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使命艰巨,任重道远。经济发展形势复杂严峻,下行压力较大,保增长的任务艰巨。但全省经济在克服困难中奋力前行,全省加快实施推进“六大发展”、实现“三个突破”、做好煤与非煤“两篇大文章”等战略举措的效应逐步显现,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向纵深推进,经济回稳向上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全省金融运行总体平稳,“金融振兴”成效明显,在满足发展需求的过程中厚植了新优势、增强了新动力、拓展了新领域,有望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成长为新的支柱产业。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的战略部署,坚持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壮大、服务实体经济的总思路,不断优化金融组织结构,增强地方金融实力,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丰富金融产品工具,扩大市场融资规模,改善金融生态环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我省推进“六大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市场主导、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发挥我省转型综改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优势,加快推进全省金融改革发展,力争用较短时间建成与我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相适应、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有序、运行规范、监管科学、功能完善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三)主要目标。综合考虑我省金融业现实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十三五”我省金融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金融产业发展壮大。“十三五”末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600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10%,金融业成长为拉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融资总量显著增长。2020年社会融资总量达到6900亿元,间接融资突破4200亿元,其中,银行贷款2200亿元,表外融资2000亿元;直接融资突破2700亿元,其中,债券融资2000亿元,股票融资700亿元。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 6

上市(挂牌)公司数量力争突破420家,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达到3000家,区域股权市场融资规模突破200亿元。

金融机构体系不断完善。继续支持全国性金融机构和主要外资金融机构在山西设立分支机构;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驻晋分支机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培育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较高品牌价值的地方金融机构,做大做强山西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打造我省金融旗舰;村镇银行数量突破75家;2020年前力争新组建地方人身保险法人机构、金融租赁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民营银行、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中心、商业保理公司各1家,再担保公司3家、财务公司2家;鼓励我省期货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吸引省外优质期货公司在晋设立分支机构。逐步构建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完善,互相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县级农信社全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将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煤炭现货以及商品场外衍生品交易市场,将山西股权交易中心建设成为以资本要素为特征的金融综合交易平台。证券、保险、信托、金融租赁、金融资产管理、小额贷款、财务公司、消费金融、典当行等业态有序发展。积极稳妥发展互联网金融。将太原打造成为在中西部地区有较强影响力的金融活跃区域。

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货币市场交易量显著增加,交易 7

品种不断丰富;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初步建成,证券市场、期货市场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股票、债券市场份额占全国比重显著提高,区域股权市场交易规模继续扩大,创业和股权投资市场快速发展,资本规模大幅增加;保险市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保障功能不断完善,力争保险深度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3500元/人;金融中介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到2020年,力争形成业态丰富、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市场体系。

普惠金融不断发展。小微企业、“三农”、大学生创业、下岗再就业、保障房建设、棚户区改造以及农村水利建设等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城乡金融服务水平明显提升,金融服务产品和层次更加丰富,城市社区便民金融服务圈基本形成,农村金融服务实现全覆盖。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不断加强。全省金融改革发展成果惠及社会各个阶层、所有群体。

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高端金融人才不断聚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更加有效,金融机构及其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持续完善,鼓励和扶持金融发展的政策更加健全,逐步形成政策有力、服务高效、稳健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

四、重点任务

(一)分类扶持各类机构

做大做强山西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按照“以股权为纽带、以管资本为核心、政府授权、市场化运作”的地方国有金融企业管理模式,推动金控集团加快整合地方金融资源步伐,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按照市场化方式,逐步整合各类金融牌照,形成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金融租赁、资产管理、担保、要素交易、互联网金融等金融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性地方金融企业。秉持“金融统领、产融结合”的发展策略,努力将山西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打造成为有影响力、有竞争力、有管控力、有服务力的省属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更好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做优做专城市商业银行。推动我省城市商业银行扩大省内业务和网点覆盖面,逐步成为深耕本地市场、经营稳健、服务领先的现代化商业银行。推动晋商银行充实资本规模,优化治理结构,实现多元化发展,把晋商银行打造成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化股份制银行。支持晋城银行、长治银行、大同银行、晋中银行巩固和夯实基础,加快创新发展,支持阳泉商行通过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加快风险处置。鼓励地方法人机构争取市场做市商资质,增强市场交易的广度和深度。

大力发展农村中小银行。以股份制为方向,以建立现代银行制度为目标,全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步伐,到2016年,全面完成高风险农信社改制工作,到2020年,9

县级农信社全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培育条件成熟的尧都农村商业银行上市。鼓励发展村镇银行。

规范发展融资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按照“控制总量、注重质量、合理布局、防范风险”的要求,提高准入门槛,完善制度设计,加强行业监管,促进融资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金融机构健康发展。扶持大型融资性担保机构做大做强,鼓励中小融资性担保机构增资扩股,逐步形成省市县三级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加快再担保机构设立,发挥再担保机构提供增信和分担风险的功能。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拓展面向“三农”及小企业的融资服务。稳步发展典当行,鼓励典当行业发挥“快捷、小额、短期、灵活”优势,为小微民生提供融资服务。

稳步发展新型金融业态。吸收、借鉴各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和产品,稳步发展互联网金融,与电商龙头企业密切合作,稳妥发展第三方支付、互联网众筹、P2P和互联网理财等业务。支持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拓宽交易品种,逐步建设成为区域能源交易现货和期货市场。推进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中心建设。推动各市设立城镇化私募基金和各类产业发展基金。

积极发展地方证券机构。支持山西证券大力发展创新业务,优化业务结构,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推动大同证券增资扩股,完成股份制改造,争取在主板市场上市,努力打造我省第二家证券上市公司。

积极发展地方保险机构。加快中煤财险增资扩股和网点布局,拓宽服务领域,打造全国保险品牌。加快成立我省人身保险法人机构。积极引进健康保险、养老保险、责任保险、汽车保险、信用保险、农业保险等专业性保险机构。鼓励发展相互制、合作制、专业自保等新型保险企业组织形式。支持保险中介机构专业化发展。

支持其他地方金融机构发展。支持山西金融租赁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增强经营活力。加快华融晋商资产管理公司和晋商消费金融公司发展。做大做强我省期货公司。壮大现有6家财务公司,继续支持省内大型企业集团组建财务公司。

(二)加大金融市场创新

稳步扩大社会融资总量。一是扩大信贷规模。加强与全国各银行机构总行的战略合作,积极扩大信贷投放和资金配置。支持银行业机构通过跨业跨区银团(社团)贷款、票据市场运作、发行大额同业存单、绿色金融债券、结构化城镇发展基金等方式筹集信贷资金。综合利用再贴现、再贷款等政策工具,放大放贷能力。二是加快发展直接融资。扩大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超短融及其他债务性融资工具发行规模。继续做好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发行工作。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以及境外上市和在“新三板”挂牌融资。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配股等方式,发挥上市公司再融资功能,推动企业通过并购重组,11

优化股权、资产、产品结构,提升竞争力,助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推动我省中小企业股份制改造,为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创造条件。加快股权融资发展,丰富直接融资手段。三是推进险资入晋。加强与国内大型保险机构的战略合作,拓展保险资金投资领域,鼓励保险资金投资我省交通、通信、能源、农村水利等基础项目,参与棚户区改造、城镇化建设。

大力发展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按照“管理科学、运作规范、功能健全、风险可控”的原则,提升山西股权交易中心功能,近期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为全省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中远期目标是建成以资本要素为特征的金融综合交易平台,加快建立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双向“转板”机制,探索培育已挂牌企业赴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路径。大力培育挂牌企业主体,发展壮大合格投资者队伍。创新交易品种,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私募债,逐步推出固定收益类、私募债券和资产证券化等新产品。

积极发展衍生品交易市场。积极开展衍生品交易市场宣传与培训,进一步提高我省企业对衍生品交易市场的认知和参与程度。充分利用我省煤炭交易中心现货交易的优势,完善市场功能,加快发展煤炭衍生品交易。支持实体企业开展套期保值,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分散风险、套期保值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

统筹规划要素交易市场建设。合理设计要素市场品种结构、12

数量规模和区域分布,促进要素交易市场规范有序发展。加快发展山西省金融服务平台,用市场化手段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优质服务。依法处置我省地方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促进物权、股权、债权、知识产权等各类权益产品在山西产权交易中心平台交易。加快推进股权、农村产权、集体林权、知识产权、碳排放权、土地交易、能源交易等要素平台建设。

拓宽保险服务领域。一是推动商业保险全方位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支持保险机构加快发展养老、医疗、疾病等商业保险,大力拓展企业年金业务。支持保险机构在做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承办工作,实现全省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城镇职工大病保险承办工作。鼓励各级政府以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保险机构开展养老、医疗保险经办服务。积极申报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鼓励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投资养老服务业。二是推动商业保险参与社会治理。推动煤炭行业实行商业保险与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保险化配套改革试点,创新煤炭安全责任保险发展模式。探索建立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医疗、高危行业安全生产等地方性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加强对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管理与运用,切实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权益。三是试点开展巨灾保险。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积极探索对地震、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业旱灾等巨灾的保障模式。四是加快发展“三农”保险。积极开办棉花、马铃薯、育肥猪等国家政策性保险业 13

务。将产业化程度高、对当地农业经济影响较大的地方特色农业纳入地方政策性保险试点。大力发展政策性农房保险。五是险资参与企业改制。引导保险资金通过股权、债权等方式参与我省国有大型企业、金融企业重组改制。

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新兴战略行业等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创投基金、私募股权基金、产业基金等。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推进民营银行试点。在民间资本活跃、有一定规模经济辐射效应的地区,试点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为民间资金借贷提供登记、合约公证、资产评估等服务,推动民间融资“阳光化”。逐步将民间融资主体纳入征信系统,为借贷双方提供征信记录查询服务,降低信用风险。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加强民间融资动态跟踪和风险预警工作,坚决遏制脱实向虚和非法集资。

(三)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提升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金融服务能力。强化金融支持供给侧改革。加大对我省煤炭、钢铁、焦化、水泥、电解铝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企业脱困的金融支持。重点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等新兴产业融资。重点加大对推进煤炭科技创新和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的金融服务,推动煤炭革命。保证重点在建续建工程和项目的合理资金需求。支持民生工程建设。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进一步发展消费 14

金融,促进消费升级。对产能过剩行业区分不同情况,落实差别化的资金扶持政策。推动金融支持文化旅游、医疗、养老、健康、体育和大数据等产业发展。创新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机制,支持“一核二圈三群”城镇体系建设。

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促进科技与金融相结合,通过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信托投资计划、保险资金直投等方式,拓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模式。引导创业和股权投资机构投资科技创新型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企业信用债券。支持成长型科技企业完善股权结构,通过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或“新三板”挂牌融资。围绕产业链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供销企业,创新产业链融资,提供一揽子金融集成服务。支持在山西科技创新城设立商业银行专业服务网点、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保险专营机构,吸引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机构入驻,在科技创新城形成功能较为完善的金融集聚区。

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在有效提高贷款增量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实施中小微企业成长工程,落实金融扶持政策,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小巨人”企业。引导银行机构开展动产、股权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推行贷款 15

保证保险服务,多举措强化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支持企业充分利用人民银行中征动产融资登记平台,积极开展应收账款抵押贷款业务。鼓励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信托、保险、租赁等产品。支持中小企业通过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发行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产权市场交易等方式,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落实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贴息等优惠政策,发挥各级政府性担保机构作用,创新担保方式,满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需求。

改善民生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差别化服务,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加快发展中小金融机构,通过社区银行、小微支行和手机银行等提供多层次金融服务。逐步建立贴近各类客户需求、灵活多样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发理财产品,支持群众增加财产性收入。创建“信合便利店”“农金服务站”,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金融流动服务车”,积极开展“两山扶贫”(太行山、吕梁山贫困地区扶贫贷款)、“两权抵押”(农村住房、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进一步向乡镇以下延伸金融服务,提高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得性。开展“惠农卡+转账电话”村村通工程,让广大农民足不出村,在“家门口”享受刷卡消费、转账结算、资金汇划等便利的金融服务。完善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机制,发展针对社会弱势群体创业、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的金融服务,扩大贫困学生助学贷款规模和覆盖范围。大力发展养老、健康、医疗保险,推进建筑施工、16

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公共安全等领域责任保险,大力推进太谷保险示范县建设。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村庄整治的金融支持。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积极推动绿色金融政策在我省落地生根,宣传推广绿色金融理念,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协调合力,为绿色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建立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环境违法企业的信贷支持,引导各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绿色产业、节能环保等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通过债券、PPP等方式促进我省绿色城镇化建设。鼓励绿色保险创新,加快推行绿色评级制度。创新发展绿色产业基金、绿色金融租赁等绿色金融工具,满足绿色发展多元化投融资需求,不断拓展金融和生态环境保护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提升金融信息化水平。加快发展新金融,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促进金融机构布局重心从物理性网点建设向信息化网点建设转变。发展现代支付体系,进一步提升以现代化支付系统为主体、各类区域性电子支付系统为补充的电子支付网络的支付清算能力,提高金融运行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水平,优化企业和居民支付环境。建立地方金融统计体系,为全省金融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统计监测数据。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将信息系统 17

建设、金融业务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有机结合,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强金融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增强竞争优势。

完善中介服务及金融配套产业。加快发展信用评级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与金融相关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规范中介市场和中介经营主体行为,构建规范化、专业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加快发展金融服务外包、金融人才培训等配套产业,延伸和完善金融产业链。

(四)深化金融开放与合作

加快引进金融机构。鼓励全国性金融机构在我省增设分支机构。争取所有政策性银行在晋均设立分支机构。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来我省设立机构。引进境外知名金融控股集团、主权财富基金、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来我省设立投资基金和分支机构。引进国内外知名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引进金融机构后台服务中心,建设功能完备的登记、托管、支付、结算、清算等系统,增强金融基础服务能力。

深化区域金融合作。加强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亚洲投资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沟通。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特别是首都地区部分功能向外疏解的机遇,解放思想,结合实际,找准比较优势,不断深化与京津冀金融合作。加快山西融合环渤海地区步伐,发挥好我省在连接“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大国家战略中的桥梁作用。全力推进晋冀蒙长城“金三角”区域金 18

融合作。加快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建立完善与发达省(市)协同合作机制,积极开展机构、业务、市场、人才智力、风险防范处置等方面的深入合作。

做好对“走出去”企业的金融服务。鼓励境内外金融机构提供境内外并购市场信息,整合并购资源,提供并购贷款、股权融资服务,建立走出去企业融资担保平台,综合运用跨境担保及出口信用保险等金融工具,为我省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投资和工程承包活动提供有力支持。发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推进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直接投资、外债管理等领域外汇管理改革,扩大外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高外债资金使用效率,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出口收入存放境外业务,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帮助企业学习运用汇率套期保值工具和手段,防范和规避汇率风险,并获利。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金融工具作用,为企业提供信用保险、资信调查、商账追收、保单融资等综合服务。支持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金融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省委、省政府及时研究解决金融领域重大问题,充分发挥省金融工作领导组职能,加强对金融重大事务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健全完善金融管理体制。二是各市要加强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成立金融工作领导组,定期研究本地区出现的金融突出问题。着力加强各市金融管理队 19

伍建设,发挥协调、组织和风险处置作用。三是各级政府要将金融改革发展任务纳入目标考核,落实责任,加强协调,大力推进。四是各级政府要建立高效的政银企协作机制,做好日常的银企对接工作,建立银企互信新关系,及时处置重大风险事件,妥善处理好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发挥关键性作用的关系,使政银企协调机制成为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的重要抓手。

(二)完善金融业发展激励机制。各级政府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尊重市场运行规律和金融企业发展规律,优化营商环境。整合财政、税收、土地等资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领和杠杆作用,调动金融机构服务地方发展的积极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快成立各类引导基金,通过贴息、担保等市场手段,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增信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放大财政效能。利用金融工具和市场手段,推动财政资金购买保险等金融服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管理效率,实现财政资金支持效应最大化。进一步扩大抵质押物范围,简化流程,提高注册登记、房产确权评估和抵质押等业务的效率,为金融机构经营创造宽松环境。

(三)强化金融人才支撑。通过引进、培养、培训等途径,建立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的金融人才专业队伍。一是创新激励人才机制,留住人才的同时,引进一批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快速提升地方金融机构管理水平。二是制定实施金融人才专项培育方案,加快培养本地金融人才队伍。三是争取从中央金融部门、金 20

融机构以及金融发达地区交流一批优秀金融干部,到各市任职或挂职。四是加强对全省各级地方领导干部金融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各级政府运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四)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建立对各市金融环境的考核制度,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建立省、市、县三级金融机构不良贷款考核制度,加大对逃废债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保护金融机构合法债权,形成失信必惩的机制和氛围,将金融生态指标纳入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加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扩大信用记录覆盖面。依托省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进建立全省金融类与非金融类信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推进信用信息依法向社会有序开放。努力构建功能完备、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培育诚实守信的社会文化。

(五)建立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的意见》(国发〔2014〕30号)精神,逐步建立健全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完善符合我省实际的金融监管体系。各级政府要承担区域性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健全金融业综合统计和分析制度,强化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将各类市场主体纳入监测范围。

(六)加强金融风险防控。金融机构要恪守自己的职责定位,依法合规经营,运用法律手段防范和化解风险。金融监管部门、21

司法系统和地方政府要加强工作协调,增强金融监管合力。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欺诈、非法证券期货、非法金融机构和其他各类违法行为。依法合规,加快金融风险处置,防范可能出现的新的金融风险。切实做到对各类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七)切实抓好规划的落实。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和考核以及调整工作,有效发挥规划对金融企业发展改革的指导作用、对金融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对政府宏观调控的引领作用。

第四篇:河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河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河南省监察厅 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规范人防工程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

豫防办〔2009〕100号

各省辖市人防办、发展改革委、物价局(办)、监察局、财政局、建委、规划局,巩义、项城、永城、固始、邓州、中牟县扩权县(市):

为加强人民防空工程建设,规范防空地下室建设和易地建设费征管工作,促进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民防空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8〕4号和济丄南军区山东省人民政丄府河南省人民政丄府《关于加快人民防空发展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及国家和我省有关人防工程建设管理等规定,现就防空地下室建设与人防工程易地建设收费等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防空地下室建设项目审批

城市及城市规划区内的新建民用建筑,必须依法同步建设防空地下室。防空地下室应与地面建筑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防空地下室建设审批由建设项目所在地人防部门负责;省直(含中央驻郑)单位防空地下室建设审批由省直人民防空办公室负责。人防部门应严格按照建设项目所在地政丄府批准的城市人防工程规划,审批防空地下室防护类别和等级,不得随意降低人防工程防护等级和减少应建防空地下室面积,以期实现布局合理的工程防护体系。对确因条件限制不能同步配套建设防空地下室的,建设单位应向建设项目所在地人防部门申请易地建设。经建设项目所在地人防部门审核并报经上一级人防部门批准后(省直单位和中央驻郑单位报省人防办批准),由建设项目所在地人防部门向建设单位收取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后,统一就近安排易地建设人防工程。

防空地下室建设项目审批纳入各级人民政丄府行政服务审批大厅审批窗口,实行一站式管理。建设、规划、消防等部门在建设项目审批前须审查项目是否按规定办理修建防空地下室有关手续或缴纳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对不按规定规划、设计修建防空地下室,又不缴纳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的建设项目,规划部门不得办理规划许可证,建设部门不得办理施工许可证,消防部门不得办理消防许可证。

二、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征收使用管理

(一)征收范围

人防重点城市(含县城、重点乡镇)的市区及规划区(含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重要目标防护区、城市新区、工业城、商贸城、大学城等)内的新建民用建筑(指除工业生产厂房及其配套设施以外的所有非生产性建筑),确因条件限制不能同步配套建设防空地下室的,按规定程序报批后,向建设项目所在地人防部门缴纳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

(二)征收标准

根据我省防空地下室实际造价,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由建设单位按应建防空地下室面积缴纳。其中,6丄级以上(含6丄级)防空地下室的缴费标准为:一类人防重点城市每平方米1900元;二类人防重点城市每平方米1700元;三类人防重点城市和其他城市(含县城、重点乡镇)每平方米1500元。6B级防空地下室的缴费标准为:一类人防重点城市每平方米1200元;二类人防重点城市每平方1100元;三类人防重点城市每平方米1000元。为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6B级防空地下室的缴费面积按:一类人防重点城市按地上总建筑面积为5%;二类人防重点城市按地上总建筑面积的4%;三类人防重点城市(含县城、重点乡镇)按地上总建筑面积为3%收费标准执行。

(三)拆除人防工程缴纳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问题

依照法律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拆除人民防空工程,确需拆除的,按照规定程序报经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批准,由拆除单位或个人按照拆除面积限期补建。确实无法补建的,经建设项目所在地人防部门审核并报经上一级人防部门批准,由建设项目所在地人防部门向建设单位收取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后,统一就近安排易地建设人防工程。具体收费标准按本《通知》6丄级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标准执行。

(四)管理与使用

人防部门按规定收取的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必须全额缴入同级国库,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专项用于安排人防建设。

三、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的监督管理

(一)防空地下室建设要坚持“以建为主,以收促建”的原则,不断增加城市人防工程防护面积,增强国防实力,促进城市建设,保障经济发展,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招商引资优惠条件等名义批准不建或少建防空地下室、降低防空地下室等级。对确因条件限制不能同步配套建设防空地下室的建设单位,建设项目所在市、县人防部门应严格审查,未经上一级人防部门批准,不得擅自批准建设单位缴纳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以收代建。

(二)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的收费标准要根据我省防空地下室实际造价的变动情况,由省价格主管部门会同财政、人防部门定期进行调整公布。

(三)人防部门收费前应按规定到同级价格主管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手续,使用财政部门印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专用票据,严格按照规定的收费项目、范围和标准收费,不得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或降低收费标准、扩大减免收费范围。各地要加强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截留和挪用。

(四)各级监察、财政、价格、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的征收、使用、减免等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审批程序,擅自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或降低收费标准、随意减免收费项目、改变资金用途等行为,要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通知自二〇〇九年七月一日起执行,以前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一律废止。

二〇〇九年六月八日

第五篇: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作要点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年工作要点2008年4月15日

2008年全县发展和改革工作,要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十三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县十六届二次人代会精神,紧紧围绕“举特色旗、走富民路、建设富庶、魅力、和谐新*县”的总体目标,突出“一纲九目”的工作重点,按照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总体要求,突出工作重点,抢抓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打造特色优势,积极开拓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认真执行国民经济计划,确保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按照县委十三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县第十六届二次人代会确定的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积极与各乡镇、各部门做好计划衔接和指标分解下达,层层落实工作任务。

2、深入研究和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围绕“双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做好国民经济运行预测、预警,定期进行经济形势分析,引导经济持续、健康、良好运行。

3、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正确把握投资导向。要严格按照国家现行产业政策的有关规定,积极抓好贯彻落实,引导企业和项目业主把大量的资金投向国家鼓励、倡导和扶持的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节能减排,加快科学发展。

4、加强价格调控监管。采取有力措施,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防止部分农副产品价格水平过快上涨向其它商品蔓延,防止价格水平过快上涨给低收入群体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加强民生价格监管督查力度,维护正常的市场价格水平。

二、加强项目建设与管理,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5、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坚持狠抓项目建设这一总纲不动摇,继续实施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强化项目推进的措施,营造浓厚的项目工作氛围,在全县上下形成大办项目的热潮,以项目建设推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繁荣。

6、坚持“向上争资、招商引资、搞活融资、启动民资”四轮驱动的方式筹措项目资金我,聚集各方面力量,全力抓好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各类项目建设任务的落实。今年全县计划实施50万元以上的各类建设项目120个,总投资规模28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7.5亿元,建成各类项目80个。尤其要着力组织实施重点建设项目62个,总投资规模26.3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0个,投资规模18.2亿元;农业项目12个,投资规模1.7亿元;基础设施项目18个,投资规模5.3亿元;社会事业项目12个,投资规模1亿元。实施办实事项目10个,总投资规模2063万元。全年计划论证储备项目120个,其中县列重点前期工作项目47个,估算投资规模32.4亿元。对外推介项目80个,签订招商合同项目26个,合同资金12亿元,到位资金力争达到6亿元,合同履约率达到80%以上。

7、积极跑省跑市,申报争取一批重点项目。争取新上一批能够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基础条件、增加财政收入、带动脱贫致富、增强发展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不断优化我县经济结构,加快科学发展。

8、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和项目业主办理项目立项审批等相关手续,推动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9、积极配合县项目督查考核组开展重点项目的督查考核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督查考核制度,坚持对全县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实行一周一督查、半月一检查、一月一通报、年终总考核,并协助解决好项目建设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10、集中力量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增加大项目储备。根据我县资源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出论证项目计划,采取县项目发展基金支持、项目业主出资、向县内企业和能人大户推荐及责任单位自筹等多种形式,多渠道筹集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积极组织开展项目论证储备工作,为争取国家投资或招商引资做好基础性工作。

11、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及时掌握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措施,确保投资稳定增长。

12、认真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质量终身负责制等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项目建设与管理,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13、积极组织实施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项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住宅建设进度,确保2005年工程项目区的住宅工程今年6月底前全面建成;2006-2007年工程项目区的柳林、栗川、麻沿、高桥、榆树等5乡镇要加快项目安置区土地调配、宅基地规划进度,力争3月底宅基地全部规划到户并启动房屋住宅工程,今年年底前全面建成。

三、进

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14、认真做好项目包装推介工作。着力从我县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风景名胜、优惠政策、人文环境等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我县的知名度,同时,对招商引资项目要精心策划包装,通过多种形式向外推介。要整合*县政务网、*县农村经济信息网等网络资源,建立高效运转的信息发

布平台,把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及时宣传出去,把外面的注意力吸引进来,从而使投资商能够从比较中作选择,从选择中来投资。

15、积极推进以商招商。在国家政策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前提下,认真落实安商富商优惠政策,努力在土地占用、资源利用、能源供应、原材料供给、税收征管、信贷服务、人才引进、利益分配等方面,尽可能地倾斜让利投资商,将投资商能够引得来、留得住、敢投资、能发财,以投资商获得丰厚回报的生动实例,发挥示范效应,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商来我县寻找商机。

16、大力开展小分队招商。尽快提出外出招商引资方案和工作计划,组建招商引资小分队,由县上领导带队,锁定目标,带上项目,主动出击,上门对接招商。

17、积极开展委托代理招商。要充分发挥驻外办事机构、*县籍在外地工作人员和友好县市的人缘优势,在经济发达省市建立委托招商引资网络,创造性地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18、继续坚持“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对符合办理条件的事项,必须随报随办,现场办结;需要请示汇报的事项,必须在2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或办结;需要转报上级主管部门办理的事项,在相关材料齐备的情况下,必须在2个工作日内办理转报手续,并由本单位派出专职工作人员协助项目建设单位到上级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四、提质与增效共举,加快工业经济科学发展

19、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打造工业发展新平台。进一步加快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五通一平”,加大优惠政策宣传力度,以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丰厚的投资回报来吸引更多的客商,力争年内有三至五家企业入驻。把工业集中区率先建成全县工业经济聚集区、科学发展样板区和对外开放示范区。及早开展柳林铅锌、伏镇食品、大河建材、江洛农副产品加工等4个集中区的规划设计。

20、优化工业结构,聚力形成产业集群。矿产资源开发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延伸产业链条为重点,积极创造条件开工建设10万吨铅冶炼、宝徽集团11万吨锌冶炼三期扩建、*县1000吨铅锌浮选厂等项目。

21、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着手组建金徽矿业集团,实现铅锌产业效益最大化和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的最大化,为整体上市经营奠定坚实的基础。

22、搞好鸿远公司通天坪矿区深部开拓工程,新上黄金饰品及旅游纪念品加工项目,建成正兴公司多金属选厂,整合大河、虞关铁矿资源,实现铁矿资源开发的规模化和效益化。

23、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及早建成洛河水电站、开工建设永宁河梯级水电站,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24、建成金瑞建安公司石材加工项目和*县预制建材厂,新上*县小河水泥有限公司技改扩建项目。

25、大力扶持宝徽植物生化制药公司中药材种植及深加工、雅龙公司银杏系列产品开发、芳香植物开发公司玫瑰种植、陇南佛灵农特产品精深加工、新恒源工贸公司活性碳、高桥山核桃工艺品等特色产业开发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实现规模效益。

26、全力抓好核桃深加工、石灰石深加工等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招商引资建设,构筑特色产业新优势。

五、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27、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现代农业。抓好40万亩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建设,巩固川平地退出小麦创建高效田成果,大力发展“黑美人”洋芋、甜玉米、奶花芸豆等高效创汇农业。依托伏镇和泥阳两个高新技术示范园,积极创办生态农业观光园、植物根雕观光园、奇石生态观光园、花卉生态观光园、芳香植物生态观光园、新特种育苗生态观光园等农业特色板块园,提升产业开发档次和水平。

28、大力发展瓜菜、畜禽、林果、烟药四大区域性主导产业。力争全年发展“三蒜”4万亩、西瓜3.5万亩、洋芋4.5万亩、精细蔬菜2万亩,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知名度,积极发展订单农业。

29、以伏镇“三农”良种畜禽繁育基地和江洛金牛养殖场为龙头,抓好养殖小区建设和圈舍改造,走“龙头企业带动”和“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路子,全年牛饲养量达到11.95万头,猪饲养量达到25.77万头。

30、在经济林果上以核桃和银杏为主,继续巩固核桃整县覆盖成果,适时进行补植补栽,在适生区实现银杏整乡覆盖。

31、烟药产业依托烟草公司和宝徽植物生化制药公司,发展烤烟8000亩、中药材3.5万亩,植桑1万亩,种植金银花5000亩,建成年产20吨金银花茶生产线。建成永宁西瓜批发市场。

32、依托产业开发,建设新农村。认真搞好伏镇贺店等16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整合各类涉农项目和资金,加大对新农村的产业开发力度,使每个示范村发展起一至两个特色主导产业。

33、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在伏镇、栗川两乡镇改选中低产田6500亩;实施好15个村80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000亩;完成2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34、加快交通建设,构建四通八达的交通大网络,提高县乡道路的通达深度和通行水平。实施好剡麻公路铺油、嘉陵月亮峡至严坪公路、水阳牟坝经南山至嘉陵田家河公路,建成伏镇天河大桥,建设通村公路45条187.89公里;修建麻沿杜山、秋木、泥阳郑垭、城关民族桥等6座便民桥。积极争取县城至大河通乡油路、虞关嘉陵江大桥项目立项建设。配合好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县段前期工作,完成柳林庙坪大桥、的可研,*县至两当一级公路的预可研,*县火车站升级改造的项目建议书,积极争取国家立项投资建设。

35、精心打造陇上江南山水园林城市,营造靓丽宜居的生活环境。完成城区三期拆迁,开工建设先农街道路和统建安置楼,建成金徽大道、金徽大酒店和金徽桥,开发建设城北新区;完成东西河综合治理,建成凤山植物园并争取列为省级森林公园;加快金源大酒店建设步伐,搞好城区供水改扩建工程;启动实施北街延伸和农贸市场开发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北街人民广场和城南科教文化广场;完成城区垃圾处理场、城区污水处理厂和城区集中供热项目可研,积极争取国家立项投资或招商引资建设。

36、加快小城镇建设,着力打造区域特色经济板块。积极争取江洛镇滨河路及供排水工程立项;进一步完善伏家镇、柳林镇和泥阳镇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高镇区聚集功能,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完成栗川、高桥、嘉陵和永宁等4乡镇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37、搞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施好退耕还林后续工程、长治七期工程和荒山造林及封山育林工程;积极争取世行贷款甘肃林业生态发展项目立项。组织实施好农村能源建设项目,新建沼气池2200座,新发展沼气用户2200户。

七、重视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38、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县实验小学建设,建成水阳、麻沿、永宁、嘉陵等初中学生宿舍楼和虞关初中教学楼,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

39、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就业门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重点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确保应保尽保,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和城市低保人员医疗保险制度,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入户率。

40、完成城关和虞关两乡镇卫生院建设,建成妇幼保健站综合楼,积极争取县医院、中医院住院部楼和伏镇等7所卫生院建设立项。

41、加快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建成*县老年人活动中心和柳林、永宁、城关等12个乡镇文化站,新建10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开工建设标准化体育场馆,组织实施好农村“2131”电影放映工程和20个“村村通社”有线电视工程。

42、搞好县检察院“两房”建设和法院审判庭建设,组织实施好6乡镇基层政权建设。

43、巩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成果,建成*县计生服务站,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殖保健水平。

44、重视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加快廉租住房建设步伐,重点解决好“孤老病残”等社会弱势群体的住房保障问题。

八、继续解放思想,加强自身建设

45、克服因循守旧观念,强化改革创新意识。结合全县继续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进一步加快我委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速度、效益,项目建设的环境,投资体制管理,建设项目的审核及监管等重要领域的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着力在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促进*县又好又快发展。

46、克服骄傲自满意识,增强危机忧患意识。正确分析县情和本部门实情,抓住主要矛盾,寻找发展差距,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把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紧迫的任务,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

47、克服条块分割意识,强化服务协调意识。进一步增强为企业、为项目业主服务功能,努力为项目建设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项目围墙”以内的事由业主负责,“项目围墙”以外的事由各职能部门代办,尽最大努力方便投资者。认真落实《*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积极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投资商“绿卡”保护制等方便投资者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改善投资的软环境。

48、克服自我封闭意识,增强统筹协作意识。积极协同有关部门,及时向国家及省市汇报、衔接、争取项目,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土地征用、环境评估、贷款争取、项目整合等问题,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衔接、密切配合,全力以赴予以解决。同时加强与省市发改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促进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

下载办公室工作职责(发展和改革委员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办公室工作职责(发展和改革委员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印发促进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京发改[2005]197号 颁布时间:2005-2-7发文单位:北京市发......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青 海 省 粮 食 局 青 海 省 财 政 厅 文件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青海省分行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兰州分公司 青粮检〔2011〕92号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

    泰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泰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泰兴市经济环境监察中心 泰发改„2012‟3号 关于开展2012年度涉企类 中介机构星级评定工作的实施意见 一区四园管委会,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 关于海南岛周边岛屿开发开放政策措施研究 征文的通知各有关单位: 根据《海南省政府关于2009年省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琼......

    潍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潍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细则(试行)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增强监管效能,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在项目稽察中推行“......

    沧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沧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8年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思路 二〇〇八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市发改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用发展......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

    XX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XX改发〔2010〕104号关于XX承天生态旅游大酒店有限公司XX承天生态 旅游大酒店项目核准的通知XX承天生态旅游大酒店有限公司:你公司《关于申请项目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 文 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 新发改农经〔2011〕1511号 关于开展农村沼气工程调查工作的紧急通知 有关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