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圣经的故事》有感(合集)

时间:2019-05-15 16:02: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圣经的故事》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圣经的故事》有感》。

第一篇:读《圣经的故事》有感

读《圣经的故事》有感

房龙(Hendrik Willem van Loon,1882-1944),荷裔美国著名通俗历史学家。一生出版了三十余种书籍,单枪匹马地将人类各方面的历史几乎全部复述一遍。房龙用朴素睿智、宽容的声音讲述古老故事的同时,也演绎出了《圣经》故事背后的浩大人类历史进程,如此博大而神秘的《圣经》,房龙却能让这部书连普通人都能看懂。

圣经的故事(美阅读书-兔山)

首先,我要说的是,我不是一名基督徒,是无神论的忠实拥护者。

那么,对于大多数人认为“神编”的读物为何如此感兴趣?原因有两点。

一方面,前段时间刚看完《希利尔讲世界史》,从世界人民的角度来看,世界的文明的发源地是西方,而西方的历史是相互争斗,相互征服,一个文明建立在另一个文明衰败的废墟上的过程。不过,想想哪的历史都一样,一代又一代,一朝又一朝。但欧洲历史与中国历史有明显不同,在各朝代之间,有一种力量始终左右权势发展,那就是“宗教”.一名君主为了维护国家信仰的纯洁而大开杀界,比如尼禄;一个团体为了摆正信仰而远征异国,比如红十字军东征;一位贵族为了传播信仰可以放弃安逸与宝贵,比如保罗……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甚至今天,类似的事情在这些国家仍在上演。

是什么让人们如此狂热?也许答案会就在传承了上千年的《圣经》里。

另一方面,对于历史的记载,中国明显要优于西方,因为我们设有史记官,对于历史事件,不管你所阅读材料中的真实性有多少,但至少它被传记下来,除非统治者的意愿,不然,不会有很多遗漏。甚至你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版本的史书,给你的研究和发现做了不少补充。不管事件的真实性是否可靠,但它被记录了下来,而且有很强的连续性。

西方历史,尤其是公元前的历史,完整且连续性的读物很少,有时甚至很混乱。相比较之下《圣经》就记录的较全面和连续,虽然在《旧约》部分如同东北乱炖一样的杂烩着,但仍能在里面找到历史事件的线索。所以,想了解世界历史,尤其是西方历史,《圣经》是必读之物。

《圣经的故事》作者是美国亨德里。威廉。房龙。他博学多才,经历丰富。他将十分玄妙的“神话”用白话的方式表达出来。用郁达夫的话说,“实在巧妙不过,枯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读他的人,无论大人小孩,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房龙说,他写这本书,不是在写一本犹太人的史书,他既不为他们辩护,也不攻击他们的动机,只是在复述他们所写的亚洲和非洲的历史。

是的,原版《圣经》曾经翻阅过,如天外来物一般。房龙的这本《圣经的故事》如同讲述历史故事一样,无个人的感情色彩与偏好,将神秘的事件如故事一般讲述出来,易懂、易记。本书完结后,当我合上书,却意犹未尽地在脑海里不断回味着。有两个问题萦绕在脑海中。

第一个问题是,西方人民为什么会对宗教如此狂热? 另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旧约》和《新约》呢?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

我在网上阅查了一些资料,加之房龙的介绍,进行了个人的总结。

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西方人民为什么会对宗教如此狂热?

虽然,进行了大量的查阅,但以本人对世界历史和宗教史的了解程度,想要透彻地回答这个问题恐怕很难,以本人现有知识量和理解程度进行了分析。

一方面是信仰的“习惯”.宗教国家的人民,从刚出生就会每日接受“神”与“上帝”的思想与行为准则,这种思想深入人心,这种形为准则融入血液,已不容更改。就如中国千百年来信奉儒家思想,遵守“仁、义、理、智、信”的道德标准如出一辙。突然有一天,某种思想或行为冲入这个群体,你的信仰将被推翻,你的一切标准都被否定,人们的反应是可想而知的。为了信奉一生的“真神”,人们愿意付出一切。

另一方面,也许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即“利益”与“权势”的守护。当权者利用宗教治国,左右人们的思想,掌控人们的形为,使高层拥有更大、更稳定的权力。这些国家岂能允许其他外来教派染指他们的政权。从十字军东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的以色列战争,无不混杂着宗教与权力斗争的色彩。

我只能说,“宗教”是信徒们的教义,是权力者的工具。但很多时候,这两者混杂在一起,谁又能分清谁主要、谁次要呢。

第二个问题,什么是《旧约》和《新约》呢?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

要弄清《旧约》和《新约》这个问题,需要回顾一下基督教的历史。基督教是在犹太教的基础上产生的,最初是作为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形式存在。犹太教是一神教,上帝是犹太人信仰的唯一的神,犹太教的教义就是《旧约》。

《旧约》中的文献是犹太人以几个世纪的时间,由几十位学者分别写作的,最终将其组织编辑成书的人是犹太人摩西。

基督教创立者是犹太人耶稣,他在三十岁时以犹太教教义《旧约》为基础创立了基督教,并在犹太民族的下层传播他的思想。三年后因被人告发,以传播邪教的罪名被罗马帝国当局处死。

基督教由犹太人耶稣创立以后,作为犹太民族的宗教一直饱受当时的罗马帝国的迫害。后由犹太人保罗吸收了希腊哲学对基督教进行了彻底改造以后,才使基督教可以在罗马帝国中传播,变成了世界性宗教,最终被罗马帝国立为国教。另外,保罗还有一项对基督教重大的贡献就是主持编写了《新约》。

《新约》主要阐述了耶稣创立基督教的基本思想,主要是通过书中收录的福音书和通信集来体现的。当然保罗在组织编辑《新约》时对原有的基督教文献有所删节和取舍,有些文献没有收录,现在通过考古还有新的福音书被发现。

最终,《旧约》和《新约》被基督教合成《圣经》,作为基督教的教义。

《旧约》与《新约》最大区别,就在于体现了耶稣改造犹太教而创立基督教的思想。《旧约》中包含有犹太人强烈的复仇思想,这是由于犹太人民族一直在忍受周边民族的欺辱和屠杀造成的。在犹太人看来,上帝将在世界末日对欺辱和屠杀犹太人的民族进行末日审判,并进行报复,而耶稣则提出末日审判是上帝对人上天堂还是下地狱的一个审判。耶稣的这些思想不能通过改编《旧约》去体现,因此只能在《新约》中去阐述。

在末日审判上的定义不同,实际上也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一个重要区别。犹太人的人生旅程遥无止境,在他们光顾的绝大数国家,他们都是移民。无论是尼罗河流域、巴勒斯坦谷地,还是幼发拉底河两岸,无论是原住民还是后来的定居者,都不欢迎犹太人的到来。

犹太民族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他们从来没有一个自己真正的国家,也正因此,“进化”了犹太人身上特有的智慧与坚强。听到很多传闻说,现在犹太人还不忘“复国”的宏伟大志。

推荐大家去看下《犹太人控制美国》这篇文章。

文章中提出,现在为何犹太人能够“四两拨千斤”,在美国生活中起到如此重大的作用?无论亲犹太还是反犹太的势力,多年来都在总结其中的秘诀。虽然观点各异,但有几点是共识:首先,犹太民族重视教育。其次,犹太人深谙美国社会的“游戏规则”,了解“政商互动”的道理。第三,犹太民族有较强的凝聚力不管“复国”之梦是否属实,不可否认的是,犹太民族是强大的,强大到我们难以想象。

科普几个小知识。这也是常被我们忽略的问题。

1、“上帝”并不是“耶稣”.“上帝”是7天创世纪里“神”,也叫“耶和华”.2、亚伯拉罕是亚当和夏娃的曾孙。亚伯拉罕的第二个儿子叫雅各,后改名为叙利亚。

3、“圣经”一词是由君士坦丁堡的牧首约翰。克里索斯托在4世纪发明的,他把犹太人各种圣书总称为“圣经”.4、《圣经》是由犹太人在长久岁月中不断积累出来成果,到公元8世纪,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安顿下来,内容就越来越多。

5、《圣经》是公元1至3世纪被带到欧洲。那时,人们把最初的《圣经》译成希腊文,从此,《圣经》在全世界传播开来。

6、《旧约》与《新约》中的“约”是指上帝和人订了两次契约。上帝和人所订的两次个契约是不同的,耶稣在提出新约的时候,还提出上帝和人第一次所订立的契约由于人违约而失效了,从现在起,一律遵守新的契约。

7、“约柜”是一个很大的木头柜子,里面放着刻了十诫的两块石头板子、一根摩西的哥哥亚伦曾经用过的发芽的手杖、一个用金子作成的罐子,里面装着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时期所吃的吗哪。移动的时候需要四个人抬,上帝的声音就是通过这个柜子传出来的。上帝还告戒犹太人,不可摸约柜的上面,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第二篇:读《圣经的故事》有感

读《圣经的故事》有感

13通信1班 张扬雪

读完《圣经的故事》给我的又一感受就是:死亡和矛盾无处不在。上帝爱人类,那为什么又一次次只因为违背他或者拜了别的神而摧毁人类? 在同一个“博爱”的上帝名义之下,善和恶都在进行着,并且是假以相同的借口。所以我感到这是很矛盾的故事。信仰是一种精神控制,所以我想我永远也不会相信上帝。

读完《圣经故事》我看到我们教师和学生都缺少的东西——爱。耶稣在常人眼里早已幻化为万能的上帝,在基督徒的眼里他又似乎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但是,在此书中,我却看到了一个人性化的耶稣,一个充满善良,正直,纯朴,勇敢,智慧的拿撒勒的伟大木匠。现在的教育是缺少爱的教育。在当今社会和媒体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干扰下,学生更自私和没有同情心了。他们不爱父母,老师,更爱变形金刚和明星偶像,他(她)们失去了爱和被爱的能力。他们所预期的那么容易。显而易见,激怒他是不可能的,他从不对仇恨他的那些人表示反感,他从容地走出每一个陷阱,当他被逼到一个角落时,他就讲一个简单的小故事,使所听故事的人转到他这边来,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年组管理和教育教学方法呢。他希望人们爱自己的友邻,他恳求人们停止战争。眼看着人们互相残杀,冤怨相报,耶稣痛心疾首。()他本来是个快乐风趣的人,生活对于他来说是快乐的,而不是负担。他爱母亲,爱家庭,爱朋友。村子里的活动,他没有不参加的。他自己不是隐士,也不赞成别人靠逃避生活拯救自己的灵魂。可是这个世界却似乎到处都是荒凉,暴力和混乱。

耶稣以他那纯朴而伟大的胸怀贡献出一剂医治这些创伤的良药。他把这剂良药称作爱。有这个字眼就是他所教导的核心内容。这就是我在这本书里涉取的最大的精华。

学生签名: 提交时间:2015年12月

第三篇:读《圣经》有感

读《圣经》有感

一提及《圣经》,第一反应,便是这是一本宗教读物。确实,《圣经》的主题是上帝与人的关系。在整部《圣经》中,上帝通过对人类进行保护,委以圣职,给予爱护,进行判决,来表达自己的旨意。《圣经》是基督教的灵魂。要了解西方文明,就不得不读《圣经》。虽然《圣经》是2000多年前写成的,但它仍然影响着今天的人们。整部书的编著花了超过1500年,作者超过25人,这些人中,有预言家,牧师,渔夫,国王,征税者和医生。历史上,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教派,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国道家的《道德经》,《庄子》,《抱朴子》等,佛家的《严华经》,《妙花莲华经》,《金刚经》等。甚至是无产阶级的著名论著《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也可算在其中。

它们虽然属于不同的门派,在形式,内容上都存在差异,但都与《圣经》一样,是人类在发展中产生的指导人类前进的精神领导。它们都来自于人的心理,是人的思想与觉悟的产物,因此到不可避免的有人的思想环境,时代等不同层面的局限性。

《圣经》既然是基督教义的灵魂所在,当然也不可能摆脱其阶级,时代的局限性。但我想说的是,抛开其浓厚的宗教性质不谈,《圣经》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涉及各种文学风格,包括历史,是个,法律,传记,语言,哲学,科学和励志文章。它与吸纳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其集中探讨的是关于人的生命,生存,思考的是人性和它的影响。“我来自何处?”“我将归于何处?”为什

么有我的存在?”“什么是真理?”等存在于历代人们心中的问题。

以前看《圣经》,留意的是它带来的华丽唯美尔又庄严的《圣经》故事,现在,再次阅读,发现其内容如此的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

仔细阅读《圣经》,竟发现其与中国似乎是有一定联系的。耶和华如此说:“在悦纳的时候,我应允了你;在拯救的时候,我济助了你。我要保护你,使你(基督)作众民的中报复兴遍地,使人承受荒凉之地为业。对那被捆绑的人说:‘出来吧!’对那在黑暗的人说:‘显露吧!’„怜恤他们的,必引导他们,领他们到水泉旁边。„看哪,这些从远方来,这些从北方向西方来,这些从秦国来。”语言中说到,“被捆绑的人”得享“上帝儿女自由的荣耀”,使“在黑暗中的人”进入真理的“奇妙光明”。而大批的“从秦国来”的人,比在他的怜恤与安慰中,回应上帝慈爱的感召。

这个时候,中国正值后秦,春秋,战国时期。在《圣经》中提到的“秦国”,是早在几千年前,东西方文明便有了交汇之处吗?

太阳不停地照亮四方,那“公义的日头”,也同样长明不熄。“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真理与谎言之间的斗争,从古至今,从未停止过。然而,那“真光”已经“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在罪恶与苦难中挣扎的世人,从来没有一棵被完全弃置于黑暗之中。

可否这样理解,在黑暗与苦痛之中,我们应该做的,是保持心中的那份希望,坚持与努力。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如此,才能令自己的心不长置于黑暗之中。

我从《圣经》中看到的,不只是宗教色彩浓烈的神话故事,更有其哲学含义蕴藏其中。

书中所说的,上帝解救人类与苦难之中,比起称其使用的是无边的法力。我更愿意相信,上帝所引导的,其实是人们的内心,他应该是一个灵魂的领导者,指引人们拥有希望、美德、决心,毅力来开阔自己的道路,开拓历史,推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

《圣经》中对人类的教导,让我联想到古典名著《易经》。同样十几被奉为经典的巨著,同方的经义或许与西方的“经”有多种不同,但对于人的自身以及灵魂的思考却是一样的重视。中国的《易经》,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圣人用“易”来启迪天下人的心志,成就天下人的事业,了断天下人的疑难。人间的事业第一要讲究的就是“天时”。只有对这天时有充足的了解,人间的事业才可能立定成就。

《圣经》中要求人们要聆听主的教诲,把握主赐予的时机。这里所说的“天时”,“时机”理智点看的话,并不尽是天命,命数之说。当然,也并非为上帝的恩惠,而是应该指的时段,环境。人在该学习的时段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树苗在该种植的时候栽种,才能茁壮成长;人要成才,应该有充实自身的觉悟,把握自身,控制自心的能力。如此,放在一个合适的环境中,寻找一个契机,这便是需寻找和创造的“天时”,这才是应为人间的事业立定成就所需建立的基础。

《圣经》于《易经》中这一观点应是相通的,或许,这也就是东,西方文化不约而同所选择的真理吧。上帝救人,并不只是凭借其无上的神力,说上帝仁慈,是应为他拯救的不只有人类的躯壳,他受人以

自救的方法,探索的原理。教导人们的心灵,引导人们的灵魂,这才是真正的救赎。

我从《圣经》中能看到的,除了对人类灵魂的引导之外,还有对人类所生活的自然地关注。

尽管《圣经》是一部宗教性著作,但站在非基督教徒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却可见到宁一番光景。

对于上帝所指定的法则,上天之命,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都是相当崇敬“上天”的。这里的“天”又是什么呢?中国人的“上天”与希伯来人所说的上帝,其创造主的身份以及其本性的方方面面都是一一对应的。

西方人相信“他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们寻求上帝,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

上帝将各国安置与各地,并赐予他们发展的自由。如违背上帝的旨意,那么将会受到惩罚。二我们中国人所认识的天,正与圣经中说的天父相同。“天惠民、惟辟奉天”,即上天爱民众,在位者应当敬顺上天之心。这里的上帝与上天,我理解为大自然。

“曰以磨为日月星辰,以昭道之,制为四时春秋冬夏,以纪纲之,雷降雪霜雨露,以长遂五谷麻丝,使民得而财利之,列为山川峪谷,播赋百事„„ 使之赏贤而罚暴,贼金木鸟兽,从事五谷麻丝,以为民衣食之财,自古及今,未尝不有此也。”其大意为“因为上天将日月星晨分开,以照耀天下,制定春夏秋冬四时,以为纲纪法度,下霜

雪,降雨露,使五谷生长,丝麻发遂,使人民得以供给财用,又分列山川峪谷,广布各种事业„„赏赐贤良,惩罚贪暴,徵收五金木器和鸟兽而用之,从事于五谷与丝麻之生产,以供给人民的衣食财用,从古至今,都是如此。”由此可见,古人与西方人对“天”都是相当重视的。

我不是基督教徒,在我看来,这里的“天”指的是给予我们生产资料,生活环境的大自然。我们应该对怀着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如果违背自然的法则,是会受惩罚的,这与《圣经》交易不谋而合。如果我们对自然不加以爱护,不尊重大自然,我们将会受到大自然对我们的“惩罚”,就像是酸雨,全球温室效应等。所以,我们应该尊重,敬畏“上天”,爱护我们的大自然。

尽管时代发展至今,但做人做事的原则斌没有改变。思考自己的内心,倾听先贤的声音,深化自己的意识,如此,才能在这个纷乱嘈杂的年代,保持一可理智,明亮的心。

第四篇:读《圣经的故事》有感

读《圣经的故事》有感

在听许多心理学讲座和阅读欣赏一些西方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时,常常会听到圣经、希腊神话所包含的相关内容,因此出于好奇我购买了这两本圣书神书。不过买来发现《圣经的故事》和《圣经》是不一样的,我依然饶有兴趣通读了全书。

《圣经的故事》作者亨德里克.房龙,美国资深历史学家。这本《圣经的故事》是以《圣经》为蓝本介绍了犹太人这一神奇民族的历史发展。虽然未见《圣经》原貌,但通过这本书不但了解了《圣经》概况,更较真实准确地了解到一个民族历史起源和发展。收获颇丰,也引发出了一些思考。

犹太民族是一个神奇的民族,以前总是充满疑问:为什么当年德国法西斯选择屠杀犹太人;为什么说犹太人聪明又十分好战;为什么中东地区总是纷争不断……虽然我未从书中得到所有直接的答案,但似乎摸索到了许多问题的源头。

《圣经》一书中分旧约和新约,旧约中那个严厉的耶和华是犹太人原始的上帝,那个将偷食禁果的亚当夏娃赶出伊甸园的耶和华;那个用六天创世纪并在第七天休息的耶和华;那个制造灾难只保留诺亚方舟重组世界的耶和华;那个对不忠诚于他的臣民就降罪惩罚的耶和华,这就是大多数犹太人所信奉的上帝,他们民族的兴衰仰仗于耶和华的庇佑。到新约,伟大的耶稣诞生了,他是慈祥善良的上帝之子,根据叙述,耶稣定是个充满个人魅力的人,他游走多国,包括当时对其殖民的罗马等西方国家,众人都接受了他的教义,其宗旨即爱与希望。耶稣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先知(先知即上帝的派驻人间的使者,能传递上帝的思想并预知未来),而这也就是现今最大宗教派别的基督教。

我对宗教知之甚少,对历史也不熟悉。通过《圣经的故事》我对此的认识丰富了些许。我了解到中东国家至今仍战事不断,相信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宗教问题。犹太人自古走过约旦河上下、巴基斯坦、耶路撒冷、利比亚、迦南等,他们曾安居于自己的国度,却因此颓靡或因信仰不纯而引起内部纷争,他们常常受到外来民族的侵略,于是不得不开辟新的生存领地去侵略他国;他们在寄居他国或被殖民之际仍不放弃对耶和华的信仰,因此战争伴随这个名族,他们似乎总是没有安定的时候,总是在征战和游走。我想这就是犹太人被冠以好战之名的原因。同是犹太人可谓是上帝的儿子,直接受上帝的庇护,他们充满了神秘,当然也就理所当然的被选为攻击对象。

正如耶稣爱与希望的教义深入西方人的身心,使基督教成为西方最大宗教,当时希腊文明中的上帝宙斯也带给亚洲文化巨大冲击。带着同样的好奇,同样对西方文明源头的探求,我细细品味着《希腊神话》一书,希望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雨露。

第五篇:读《圣经》有感

读《圣经》有感

今天,我读了《圣经》中的《施洗者约翰的传道》篇,文章主要讲了施洗者约翰在约旦河边规劝人们要分享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给没有的人、不要贪念钱财。并用清水给他们洗礼。后来,约翰被邪恶的希律王关在了监狱里。

这段短篇中,约翰主要对人们传扬了乐于助人、知足常乐的精神。他让人们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与别人分享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在生活中,要知足常乐。不要因为贪欲,而敲诈、勒索别人的钱财,做一些违背道德原则的事。这样,就会得到回报。

有一位母亲,家里很穷。只剩下一碗米饭吃的了。可有一位奄奄一息的乞丐上门乞讨,那位母亲于心不忍,把那碗饭给他吃了,可她的儿子却要挨饿了。那位乞丐很感动,为了报答他,就变成了一株长在水里的白花,那就是后来的水仙花。

这位母亲不正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好模范吗?她的家中虽然只剩下了一碗米饭,却依然施舍给了那位奄奄一息的乞丐。这不正是“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与别人分享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吗?我一定要向那位母亲学习,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读了这本《圣经》,我约翰与耶稣的精神与品质令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下定决心,要像他们一样,善待身边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下载读《圣经的故事》有感(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圣经的故事》有感(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金口才圣经》有感

    读《金口才圣经》有感 说话使人们每天生活的主要内容,从早晨睁开眼睛开始,一天中的每件事都必须用语言来推动。因此语言在人们生活中是最简单、最平凡,也是最重要的事。在竞争......

    圣经故事

    陵南谈《圣经故事》之《出埃及》 《圣经故事》之《出埃及》 摩西的身世 谈到《出埃及》,我们必须先说起一个人——摩西。 摩西,以色列人(雅各即以色列后人),约基别之子。 在当时,......

    读《圣经的故事》感悟(共5篇)

    读《圣经的故事》感悟 小时候听说过老人讲《圣经》或是耶稣什么的,当时听不懂,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没在意太多,后来知道它是一门宗教。总之,觉得她是很古老的东西。离我住的......

    读罗马神话故事与圣经的故事

    读罗马神话故事与圣经的故事09环艺1 袁颖09 B05050104 在老师的诱惑下读了这本书,这本书中包括了神的诞生,神的家族,人类的起源。故事情节扑朔迷离,生动诱人语言幽默精炼,耐人寻......

    西方经济学的圣经——读《国富论》有感

    读《国富论》有感《国富论》共分五卷,技巧高超,文笔清晰。它从国富的源泉――劳动,说到增进劳动生产力的手段――分工,因分工而起交换,论及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再探究商品的价格,以......

    圣经故事复习资料

    Take the example of the story of the Creation to illustrate Christianity’s influence on Western Culture. Write your answers in English.What is the influence of......

    《圣经故事》读后感

    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的眼神。姓名 :杨海鹏 系别 :土木工程 专业 :测绘工程1141 学号 :201110809102《圣经故事》读后感 《圣经》被描述为"最伟大的书" 这是因为它对历......

    圣经故事读后感

    圣经故事读后感 在新约篇中,由于上帝的儿子耶稣使信徒与日俱增而遭到一部分犹太人的嫉妒,唯恐有一天耶稣会毁了他们,所以一些邪恶的人给耶稣定上许多莫须有的罪名,并最终把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