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拾《围城》有感
重拾《围城》有感
原创: 贾莉
初读《围城》还是在大一,当时只感叹于这文字里生出来的俏皮,却读不出其中的意味。暑假兴起,重拾《围城》,细细咂摸,倒也横生出了许多感慨。果然读书所能感悟的精神层次是需要时间和阅历来沉淀的。
看着书中这些人嬉笑怒骂的种种丑态,一边觉得可笑,一边又心生悲凉。在这妙语连珠的幽默外表下,竟深藏着令人低徊轻叹的心绪。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我,看到了你,看到了我们每一个人,或可悲,或可笑,或可恨……真切得让人害怕。像是去心理疾病的人被医生一下子戳中了心事,有几分难堪,又有几分痛快。
整本书以方鸿渐的生活轨道为主线,围绕方鸿渐的爱情、友情、家庭、事业等展开。整本书中,方鸿渐都是处于一座座围城当中,爱情、家庭、事业甚至于整个社会。
鸿渐一回国便被围住了。鸿渐留学四年心得全无,“既不抄敦煌卷子,又不访《永乐大典》,也不找太平天国文献,更不学蒙古文、西藏文或梵文。”可为了迎合丈人和父亲的思想,买了个假的博士文凭,仿佛有了这张文凭就好像有了“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而这张假文凭便是围着他的第一座城。
鸿渐与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的感情纠葛便是他的第二座城。在他的感情中,常常因为自己的怯懦,不敢多言,言亦不由衷,甚至一步步陷入工于心计的孙柔嘉的婚姻“陷阱”之中,最后自食婚姻苦果,在琐碎和争吵中如同“死的样品”.这座感情的围城,曾经令方鸿渐向往,最后却又无奈甚至极尽厌倦。而三闾大学是一座事业的围城,这里充斥着明争暗斗、尔虞我诈,让人感到梦魇般的压抑,令本性善良却怯懦的方鸿渐不堪忍受,最终选择离开。但离开后,鸿渐面对的却是一个集父母封建思想,婚姻家庭,事业衰败等,多层混杂的社会大围城之中,这让他更加无所适从。似乎所有的一切都被一只无情又无形的大手掌控着,而懦弱无用的方鸿渐也只会屈服于这只手,逆来顺受地承受朋友的施舍,义无反顾地踏入婚姻的陷阱,跌进事业的低谷。
显然,方鸿渐是失败的。他的失败源于他没有办法找到内心真正的“自我”,而只是盲目地渴求“认同感”和“归属感”,一味地迎合别人、社会的期待。一次次地做着怯懦又徒劳的思想斗争,从一座城里挣扎着出来,又陷于另一座城的禁锢。
我们大多数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正如杨绛先生为电视剧《围城》写的片头语所言“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我们很多人也正在像方鸿渐那样,在婚姻中、在职场中、在生活的恍惚中封闭甚至迷失了“自我”,困在生活这座死角冰冷的城子里,好似永远逃不出无形的四堵墙下无尽的压力和束缚。其实啊,对“自我”的封闭和迷失才是生活中最难冲破的一座“围城”.想用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中的话作结尾:“我极不愿在婚后失去独立的人格和内心的,自由自在化,所以我一再强调,婚后我还是‘我行我素’,要不然不结婚。”愿我们每个人都能鲜活地生长,活在自己的光里,冲破生活这座的“围城”.
第二篇:围城有感
读《围城》有感
《围城》是著名学者钱钟书老先生一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上个世界四十年代创作并发表,并迟至八十年代初期才经海外学者夏志清等的介绍和述评,被人们重新关注和读解,一经传播开来,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文学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围城》热。
钱钟书认为,艺术可以让转瞬即逝的美凝结成永恒。
打开城门走进《围城》,《围城》成为一个讲不完的故事。
无论从文人的批判角度,从文化的解构角度,还是从思想和智慧的角度来看《围城》都仅仅是一个方面和一种视角的解读,这些方面和视角,都离不开《围城》首先是一部用传统写实手法创作的“写实小说”和“虚构小说”,虽然这其中不乏现代派小说创作思想诸如解构注意、存在主义的影响。作为初步的和基本的阅读,我想我们尽可以用轻松和愉悦的心情来欣赏《围城》的生动故事。让我们来看看《围城》的故事情节。《围城》的故事情节是明晰而有节奏的。《围城》艺术全书共九章。以方鸿渐回国求职、工作和恋爱、结婚为线索,从1937年方鸿渐乘坐法国油轮白拉日隆子爵号回国,到两年后上海与孙柔嘉分手。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章几乎可以看成是一个序幕。油轮在苍茫无语的大海上独立成一个欲望的人间世界,方鸿渐与鲍小姐逢场作戏,臭味相投,苏文纨对方鸿渐一厢情愿,争风吃醋,这个三角的关系,一方面演绎着卑俗和粗鄙,无心的无爱的欲望成就出“短平快”的苟且之乐,一方面勾勒出首先是女博士然后是老姑娘待字闺中所可能激发出的人的全部庸俗和浅薄。这是一个生动而实在画面。同时作者用回顾的方法,插叙方鸿渐的身世,特别是他怎样“智斗”外国文化贩子买博士文凭的过程,这是留学西方的所谓“精英”们从西方文化里邯郸学步所承受到的一种走到极端之后的虚伪和荒谬。这一虚一实,相应成趣,为整个情节发展提供了一个人物活动的文化背景。
第二章和第三章是全书的一个波澜。方鸿渐回到上海,在岳丈周经理的银行里当小职员。此时,中日战争爆发,方家逃难,方鸿渐等成为“边缘人”。仿佛历史的循环,船上的“三角”泛滥成大都市的“三角”,不过角色略有调整,苏文纨在继续一厢情愿的追慕方鸿渐,而方鸿渐却爱上苏文纨的表妹、年轻的大学
生唐晓芙。在三人之间充满犹豫和猜忌、避让和进攻、等待和表白的种种纠葛之后,方鸿渐和苏文纨决裂,苏出人意料的和平庸而做作的曹元朗结婚;与此同时,方鸿渐却认真的爱着“真正的女孩子”唐晓芙,不乏真情和热情,一切都具有理想的色彩。不过电话里阴差阳错的误会使方、唐之间越离越远,唐的最终离去,成为小说里的一笔哀怨遗憾。
在这两章里,方鸿渐人物命运关系或疏或密的种种文化人纷纷粉墨登场,既有受过西方文化浸润的曹元朗、赵辛媚、褚慎明等海派人士,又有深得传统文化和市民文化精髓的方鸿渐的父亲方盾翁等。
第四章可以看做是一个过度,一种兴奋和紧张之后的踹息和整理。方、苏、唐三人冲突打了一个结后方鸿渐需要摆脱,需要继续寻找他的“围城”。赵辛媚与方“同病”不“同情”,作为糊涂的“情敌”,他企图用三闾大学的聘书隔开方、苏二人,又因此而帮助方鸿渐走进另一座“围城”起了跳的铺垫。这一章里,以后将成为方的旅途伴侣、三闾大学的同事和以后作为爱人的孙柔嘉有了初步的表现。
第五章是全书的第二个波澜。方鸿渐等人从上海大都市进入内地乡镇,在这个旅行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层面的图画,包括战争期间处在战争“边缘地带”的内地社会政治状况和社会底层人物的心态。
围城中还塑造了一大批“新儒林”文化人的形象,此一大批生活在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或受过西方文化的影响,或在传统文化里浸染熏陶的知识分子,表现出的种种可笑而可悲的种种病态心理,作者用犀利而讽刺的笔触,为他们画像,人生是想的种种喜剧的面貌,被撕裂开来,这些人物的认识价值,又岂止在那个时代?
把比喻看成一种智慧,是钱钟书的文学创作时间的重要启示。钱钟书在理论专著《谈艺录》中,有大量文字论及比喻。
在《围城》一书中,关于比喻,钱钟书有“相异相比”等理论,这里简而例证。如关于爱情的比喻,是用具象喻抽象,钱钟书“近取诸身”,分别用“起火”和“热带”植物来比喻老年人和年轻人的不同的爱情情感特征。他说“老头子恋爱听说想房子着了火,烧起来没有救的”,“年轻人的恋爱呢?无论如何,从此他们两的交情像是热带植物那样飞速的生长”。写没有爱情只有肉欲的爱,“鲍小姐谈不上心和灵魂,她不是变心,因为她没有心。
上述几例,都体现了钱钟书的比喻思想,一是作为本体和预提的事物都相隔
极远,是“千里姻缘”配成眷属;而是作为比喻他的事物都极简单,人们极为熟悉,一经联系点破,有豁然惊喜之感,三是这些比喻的拟构,都渗透着钱钟书的理性思维和理性批判,无不是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和敬畏剖析。
而在《围城》中的最后一段,是否是在说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呢?
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生活在追求理想和对于现实的无奈中呢?
由理想转化为不那么理想的现实,或无奈的接受,或逃避去追求心中的下一个理想,当现实无限接近于理想,怕是应该能够冲出“围城”了吧!
第三篇:读《围城》有感
读《围城》有感
起先读《围城》是被迫要完成高中语文老师的暑假作业,那时,草草地浏览了一遍便惊诧于钱钟书先生的幽默的言语风格。时隔多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经验的不断积累,当我重新拿起钱先生的《围城》时,新的想法一波又一波的在我的脑海浮现。
《围城》绕着主人公留学人士方鸿渐回国后的一系列故事展开的,无庸臵疑,方鸿渐在此本小说中属典型的知识分子,也就因为他玩世不恭的形象,形成了他的“围城”,我们不能说方鸿渐不思进取,因为他也想要成功,想成为一位名人,而他内心的惰性又决定了他的一生坎坷。
他—方鸿渐,整一个矛盾的个体,想要光耀门楣,也就买了个假文凭,而买了之后,又觉有损道德,那种面对问题的优柔寡断,以及他内心深处的那种犹疑因子,至始至终导致了他要被围城所困的悲惨结局。
一部好的小说能给人启迪,让读者从心灵深处透视自己的灵魂,我想《围城》就是其中的一部,它像一面铜镜,照的不是人,而是人心底那遥不可及的赤裸裸的灵魂,折射出的是人性的种种美丑。
小说里说方鸿渐的婚姻就像围城,他迈进了就想出来,没进去前却有拼命的想进去,在克尔恺郭尔《非此即彼》中的一段话,恰如其分的反映《围城》中方鸿渐的婚姻,乃至当今社会人类的婚姻,这话是这样的:如果你结婚,你就会后悔;如果你不结婚,你也会后悔;无论你结婚还是不结婚,你都会后悔。嘲笑世人愚蠢,你会后悔;为之哭泣,你也会后悔;无论嘲笑还是痛哭,你都会后悔。信任一个女人,你会后悔;不信任她,你也会后悔。吊死自己,你会后悔;不吊死自己,你也会后悔。先生们,这就是一切哲学的总和和实质。
《围城》的确是本好书,每一次读它我都会有新的感受,好书也的确能让我在忙碌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有一片闲暇的时光,让自己缓解一下疲劳,使人在心灵上得到解放。
第四篇:读《围城》有感
读《围城》有感
“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和“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是我看钱钟书先生《围城》感受最深的两句话。
第一次读这本书时,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这句话“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起初我还以为这只是被利欲占据心灵的表现,后来纵览全文之后,才知道,这句话是出自留洋学生,一个孤高清傲的女子,苏文纨口中说出:她是在感慨爱情与婚姻,同时也在领悟那个时代的人生意义……
《围城》这部小说在高中可以说就早有耳闻,一直很想去拜读一下,然而由于高中时间的原因,一直没空去读,进入大学以后,终于有幸将《围城》看了一遍,《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中国近、当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这是一部读来如嚼橄榄回味无穷的奇书。在妙趣横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着令过来人低徊轻叹、令少不更事者然若失。因此,它是一部以看似超然的调侃语调述说人生无奈的笑面悲剧。
“围城”取自书中才女苏文纨的一句话,“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婚姻也罢、事业也罢,整个生活都似在一个围城之中,人永远逃不出这围城所给予的束缚和磨砺。书中方鸿渐与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的感情纠葛,每每因自己的怯懦,不敢多言,言亦不由衷,甚至一步步陷入工于心计的孙柔嘉的婚姻陷井之中,最后自食婚姻苦果。这座感情围城,曾经令方鸿渐向往,之后又无奈于城中的无聊。而在三闾大学着实是一座事业的围城,这里面充斥着尔虞我诈、明争暗斗,时刻让人感到压抑,令本性善良却怯懦的方鸿渐不堪忍受,但当他离开那里,面对的却是一个集父母的封建思想,家庭的责任,事业的衰败,多层混杂的社会大围城之中,让他更加觉得无所适从,似乎所有的一切都被一只无情的大手掌控着。本就无材的方鸿渐也只会牢牢地屈服于这只手,逆来顺受的承受朋友的施舍,义无反顾得踏入爱情陷阱,事业低谷。整本书中,除了他对唐小姐的追求尚显出些他试图征服命运的思想外,其余的,指示方鸿渐徒劳的思想斗争和软弱的行为罢了。所以也就有了如此悲凉的结局。
“流言着东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蕴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恶意,比流产更能让人心力憔悴”,钱钟书先生有力的刻画出了流言的杀伤力,精辟的与流感、流星、流氓、流产人们所正常认知的事物做对比,书中主人公方鸿渐也受着流言的折磨,加上情感所受的伤,方鸿渐在人生的“围城”走不出去,简单来说就是迷失了。头一段说了我最喜欢的两句话,“其中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后续还有“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是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按我们现在的人的话来说,一种是先苦后甜,一种是先甜后苦。第一种人吃了第一颗最美味的,第二颗比第一颗差,按这样的话,每次吃的时候都会想着前一颗的美味,第二种人则是期待着下一颗的美味,像钱钟书先生描写的。回忆可能带给人甜蜜也可能带来伤感,这就要看是什么样的人了,主人公方鸿渐很可能是第一种人,也有可能是第二种人,回味着前任,又期待着下一任的甜蜜,方鸿渐也算是幸运的了,有些人手中连葡萄都没有。在人生的围城中,如果没了希望,还活着干什么呢?看着窗户外发着呆,规划自己的后事?我们看到过很多电影里都说希望是比恐惧更具能量的,这句话是没错的。
唐晓芙:“我爱的人,我要能够占领他整个生命,他在碰见我之前,没有过去,留着空白等待我”,当她说出这句话时,心里就剩崇拜了,现在有几个人能说出这么霸气的话,这算是一种希望吧,我认为,并不算要求,而方鸿渐注定走进爱情的“围城”里。在他四次的恋爱都以失败告终,在人生的围城里,在婚姻的围城里始终走不出去,一个知识青年的迷茫,钱钟书才在书中写道“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主人公方鸿渐这两种感觉都体验过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极少人能逃出人生的围城,被无情地现实压不过气。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残忍的矛盾,这就是当时的冷酷现实。现在的我们,也会认同钱钟书先生的一句话“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资本了。
第五篇:读《围城》有感
读《围城》有感
读《围城》有感1
好俗的标题,不过就我的这一小点个人见解,也只能算是读后感了,不管是从角度还是褒贬上讲,都和那些大评论家们的观点不同。
说句实话,看完《围城》后心里空荡荡的,还想有什么东西切实存在过,现在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一片空白。我努力去寻找那些空白处透明脚印的主人,可是怎么也没有结果。我并不是读每一本名著都这样,只知道在合上《围城》的那一刹那,内心充满了读完后的成就感和怅然若失的寂寞。
在读《围城》时,我总是觉得我和方鸿渐很像,明明只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却时刻受到时代和社会的束缚;明明不想伤害周围的人,却在无形中伤害了每一个;明明在时代背景下只想混混日子却有时还存在一点点的正义感和良知。常常因为做错事想要忏悔和道歉,却在后来默默骗自己,事情过去了就算了。唐小姐是小说中唯一没有染上被嘲讽调侃意味的人物,他们之间的感情不掺杂任何的世俗的东西,可以说是给人新鲜纯真的感觉,好像让人们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原以为他们可以经历种种挫折然后在一起,但是没有想到他们竟然如此轻松的就放弃了对方,就好像我也不能坚持我的所爱一样,很难将自己喜欢的东西进行到底,最后被别人说成半途而废的人。
我很喜欢钱钟书的语言,从不吊书袋子,没有半点浮夸风。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写出最贴近我们内心的东西,用最温柔的话语批判周围的人和社会上的事,有可能他经历的比我们多,所以想到的比我们深刻。方鸿渐的一生就像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有些东西是注定的,有些东西是我们错过的,肯能我们最后得到的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太多太多的`人,而大部分都是过客,我们想留都留不住。就像是船只,别人在我们的港口停留过,我们也在别人的港口停留过,可是这只是时间长多的问题,船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港口,我们终将离去,驶向远方,虽然没有人知道终点是什么,但我还是前进了。
有可能你会认为我这样看待方和唐的爱情太过于庸俗、肤浅和幼稚,可能有些人说作者就是要营造出这样的气氛,让人们感觉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但是我真的希望他们在一起,我不明白,为什么美好永远只属于片刻,而围绕我们周围更多的却是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也许会有人说这就是生活,但是我觉得这话只是一个世俗的人长期被生活压迫所发出的叹息。至于,为什么美好的东西总是留不住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回答。
读《围城》有感2
人生是座被围困的城堡,许多人想要超脱其外,获得真正的自由,不过这很难。理想、事业、婚姻,在一定程度上都被许多无形的力量围困起来,让你无法从中脱身。我觉得这便是小说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思想。
小说的主人公方鸿渐是一个海归,一个单纯的年轻人,他起初在那名义上的岳父的银行里任职,因为想要摆脱丧妻的痛苦和来自岳父的压力,他从上海辗转来到三闾大学任教,不过大学教授与校长之间潜在的利益关系,又迫使他离开了三闾大学,心甘情愿地走进了与孙柔嘉的婚姻围城之中,最后也落了个不欢而散的结果。他不断地从一个“围城”进入另一个“围城”,或者说他从未走出过围城,最终也在围城中迷失了自己,陷入了难醒的梦。
究其原因,我觉得与主人公的性格密切相关。方鸿渐性格单纯,不谙世事,渴望得到浪漫的爱情,是一个典型的傻小子,他遇事被动,不愿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空学了满脑子的知识,却是个百无一用的书生。
故事的结局是个悲剧,方鸿渐陷入了婚姻的痛苦中无法自拔,苏文纨从一个优雅秀气的女子变成了庸脂俗粉,孙柔嘉也悲伤离去。他们所追求的理想、事业、爱情都在这围城中慢慢沉淀,沉淀成最现实的、无法反抗的、无意识的流俗。这也是最令读者感到绝望的。
正如小说中的一个比喻,快乐犹如哄骗小孩子吃药的方糖,骗你喝下人生之苦水。作者认同的似乎是人生本来就是座“围城”,快乐也只是在这绝望之都里唯一能抚慰心灵的一剂麻药而已。
诚然,人生匆匆几十载,我们被限制在这有限的生命和空间之中,那些世上纷繁复杂的关系也如负在我们背上的蜗牛壳,我们极力摆脱却又不得不依赖它,任它使你的脚步变得沉重,最后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软弱藏在其中,受它的保护。这也就是庄子所说的“犹有所待”吧。
剑客手中的剑限制了他的招式,心中的剑限制了他的境界。我们用以满足自己的.手段也把自己困在人生的围城之中。随着年岁的增长,外界的物质也逐渐侵蚀着人们内心的灵魂,人们已经很难相信人类与生俱来的精神力量,也就失去了走出围城的指引。霍金曾说,他虽居于果壳之中,却自以为是无限宇宙之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主人公安迪在逃出监狱后说,希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作为空间中的物质的我们虽然被更多的物质所制约着,但我们的思想却是无法被禁锢的,哪怕是一副皮囊或是一座监狱。
我无法准确定义钱老所说的“围城”到底是什么,不过我并不想知道。我只想在剩余的人生中,心中少些困扰,自在逍遥最好。
《围城》是一部名著,对它的寓意的解读早有定论,小作者读后有一些相同的感悟,但又不局限于此,无论是对小说的主人公方鸿渐的性格和命运的认识,还是对小说的主题的分析,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解读,本文语言也很有个性色彩,纯熟的文字传递着比较成熟的思想,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作品的深入思考。
读《围城》有感3
很久以前就听说《围城》是本很好很经典的书,只是一直懒于去看。这次乘着老师让我们读书的契机,我拿起了它。一开始读的时候兴趣并不大,因为感觉与自己的生活差距太大,有些东西看不明白。不过看着看着也就随情节而走了,不知不觉中就读完了整本。
可能是我读的不是很精细,又或者那个年代离我太久太久,这整部小说给我的感觉就是一场闹剧。小说中的人物的生活永远是飘在空中的,不能稳定下来。每个人乍看起来都是很有学识很厉害的人,而事实上都是在装,他们心理的丑恶被作者写的淋漓尽致,而这种丑恶的心理又是我们自己可能都曾有过的。所以即使时间过了那么久,人心的丑恶依然用它最本质的形态存在于这个世间,只是有所修饰罢了。有的人做了恶却能理直气壮的面对所有人,而有的人整日提心吊胆,因为作恶后悔,也因为提心吊胆后悔。前者恶的'纯粹,后者却是对什么都埋怨。结局中作者用的钟十分巧妙,在一切都已成悲的时候,走慢的钟出现了原本一切朝着美好方向发展的时刻,讽刺而又悲哀。
小说中的世界是一个不能给人以安全感,充满虚假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只有走后门才能好好生存。每个人的生存都是靠着旁人的关系,就如方鸿渐不论是留学还是回国后的每个工作都是倚仗着别人的举荐。而这个举荐也只有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才能长久,同时又受到动荡时局的影响。那个世界时而有人情,时而又绝望。当让人觉得世界是美好的时候,就会发生些什么给你当头一棒,让你绝望。
我们总觉得别人的才是最好的,去追逐别人的东西的时候,不仅丢失了自己,也最终发现所追逐的并不如想象中美好,也并不适合自己。悲哀的是后来想一想,除了岁月给的沧桑,自己什么都没有得到。
读《围城》有感4
看完围城,感觉自己对婚姻都没有了期望。
钱钟书的这本书,偶尔会有点压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心情原因,还是自己对爱情的失望,以及对婚姻的失望的原因。
不过,钱钟书的这种方式,有一部分诠释了婚姻与爱情的区别,还有一些,是留洋的风气与之后的无所作为。
方鸿渐的爱情,一直都是无疾而终的,当时恋爱中的'人们也许是愚不可及的,爱一个人,而另一个人并不爱,比如苏文执对方鸿渐,比如赵辛楣对苏文执。而他和唐晓芙算是情投意合,可是后来唐小姐给他的回信,因为悲痛没有即使发现,于是,错过了。
姻缘,爱情,有时也会是将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还未谈及结婚时,一切都是隐晦而美好的,可是,遇见婚姻,所有的一切幻象都破灭了。
开始的时候,孙柔嘉看起来人如其名,可是,婚后,任性娇纵,是多少女人的真实写照,总以为拿捏的很好,感情和人都不会从指缝溜走,却不想,被磨灭的不仅仅是情感中美好的一面,还有两人的耐心与温暖。
方鸿渐和孙柔嘉结婚之前,他想起来恋爱与结婚,觉得和一个人平平淡淡结婚不失为最好的方式,感觉美好,不会有轰轰烈烈,也不会像恋爱般揪心。
再怎样轰轰烈烈的爱情,都比不过平淡无奇的生活,尤其是大家庭的生活。
所以说,爱情不比婚姻,爱情是两个人的事,而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情。
爱情,婚姻,不过尔尔,就如那句话,婚姻,就是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而里面的人想出去。
读《围城》有感5
读完《围城》,看出了钱钟书先生对赵辛楣的偏爱。
文中的每一个配角人物,出场时都少不了钱老先生耐人寻味的外貌描写。当然,除了方鸿渐心中的白月光唐晓芙,写出了让人喜爱的容貌,其他的人,就极尽刻薄了。
赵辛楣身材高大,气宇轩昂,会讲流利的美国英语,在华美报社任政治编辑,去三闾大学任教授,后到重庆国防委会员任职。这是游历四国,仍学无所长,学无所精,只买了个假博士文凭,在挂名岳父的小银行里任小职员的方鸿渐所无法比肩的。
赵辛楣性格洒脱,交游广阔,社会关系中他游刃有余,他认识的“诗人"——董斜川;“哲学家”——褚慎明;三闾大学的校长——高松年等等。虽然这些是“名流”而非“清流,但足见其入世但不媚俗。
赵辛楣出场时带着浓浓的醋意,他看方鸿渐时像阅幼稚园的.大字报,与方鸿渐说话时,两眼望着头顶上的灯泡,与方鸿渐在言辞上针锋相对。可是他对于方鸿渐只是吃醋,并无仇恨。当时读到此处,只觉事事洞明豁达的赵辛楣,也是傻傻的可爱。
得知苏文纨嫁给曹元朗后,他与方鸿渐握手言和,并称方鸿渐是“同情者”。那个他爱了十几年的人,突然另嫁他人,他却说“祝她幸福!”。相比方鸿渐失去唐晓芙后的愁肠百结,郁郁寡欢。他则更显担当,更显真爱。
赵辛楣在参加了苏文纨的婚礼,看见了苏文纨所嫁之人曹元朗后,说:“想不到她嫁了这么个怪东西!”。觉得苏文纨那样的人都瞧得上,觉得她配不上自己。也许在外人看来,苏真的配不上赵,只是他身在情中不自知罢了。
他的一厢情愿终是落花有情,流水无意,某一天,他对方鸿渐说,想找一个简单的女子,为他做羮汤。他放下婚姻里精神契合的执念,只求一份普通的人间温暖。
至此,我们以为赵辛楣真的情尽缘灭,洒脱的他真的能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直到他在三闾大学,遇见汪太太,只因为她与苏文纨有几分相似,便让种子从伤疤里长出,明知这份情意伤人伤己,可是克制太久,便会汹涌如洪水猛兽。便惹得汪处长醋意大发,自己狼狈辞职。
看到这里,我们才醒悟,赵辛楣并没有他看上去的那么肆意洒脱,他己是情根深种,去三闾大学任教,带伤远行,那份十几年的单相思,他并没有轻易放下。
赵辛楣对于苏文纨,只是一个备胎,甚至连备胎也算不上。她送他相片;她把他当作方鸿渐爱情的助攻;她让他去当她婚礼的伴郎;婚后她还对他撩拔挑逗。
是什么让苏文纨对赵辛楣这样肆意妄为伤害?是赵辛楣的爱,爱得卑微,没有原则,甘心做一颗棋子。
方鸿渐与赵辛楣在香港重逢,在方鸿渐的追问下探矿似地从线包中找出一个目光炯炯的女孩子的照片,介绍她的时候,语言中全是宠溺,将照片放回钱包时,是看了又看。
看到这里,觉得方鸿渐对好朋友有些虚应地快乐,赵辛楣则是冷静自持了许多,读者也感到十分的心酸和辛慰。从火热的爱情走到平淡的婚姻,被苏文纨虐过无数次的人,终于觅得良人,虐过他的人终归不配得到他的爱。
赵辛楣在职场纵横驰骋,与各色人等过招,却独独对方鸿渐情深义重,他看人透彻,深知方鸿渐虽然“全无无用”,但他善良,讨厌学术界的沆瀣一气,有那么一点悲天悯人。于是,赵辛楣把方鸿渐当作真正的朋友,事无巨细地替方鸿渐作结婚细节的打算,替他回上海后安排职业,送方鸿渐的结婚贺礼时也是情真意切,让方十分感动。
赵辛楣是《围城》里最完美的人物,他的身上有对爱情的执着,有着身处乱世的清澈明朗,他是那个鄙陋世界里最后的希望。
读《围城》有感6
我觉得,关于爱情,最终还要归结到“你想要什么生活”的宏大命题。
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可能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自己想要的状态。而我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呢?老实说,其实我一直都没太想清。但我仍时常羡慕这样的一些情侣:两个人在一起,依旧忙得很充实,有各自奋斗的方向,互相鼓励、互相支持,生活里不只有腻歪和虐狗,还有理想和远方。
就让时光再蹉跎蹉跎吧,我希望当下的我能一个人好好地生活,也能预备好迎接或许会又或许不会出现的她,在匆匆的年岁里,始终不丧失爱与被爱的能力。
看来,这篇感想的结尾终究逃不过鸡汤与童话的味道。毕竟我早就交代过,自己还只是少年之爱的`中晚期,药不能停。青春的想象属于每一个人,我还想把自己那份继续留着。《围城》教给我的现实,还要等着自己到生活里亲身体验。
感谢每一位看到这里的读者。如果你抱着与我相似的期待,那么,在此献上我最真诚的祝愿:愿你终能遇见心中所属,共品爱情的喜悦。
谨以此文,纪念我二十年来所有的青春念想。
读《围城》有感7
夜深人静时,祖传的老钟里“当、当、当、当、当、当”响了六下,是在敲打哪位伊人的心扉?钟老先生说,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含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方鸿渐,我将他看作一个抗战初期的儒生。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眼高于顶的懦夫,拿着已死之人的钱,恬不知耻的.在外国混了几年,最后大叫一声“博士头衔毫无实际”后,还不是花钱买了假博士头衔,道貌岸然的回国了,此乃一假人啊!
他一生无非在友情、爱情、亲情三个小社会之间徘徊。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这三个女人将他牢牢的困在了爱情的围城里,他想出来,可终是失了那份决心;在三闾大学这个小社会中,他与李梅亭,高松年等人的职场斗争,可媲美心计沉沉的宫廷大战了,悲哉悲哉啊······
我们在生活中,无法做到像孔子圣人那般喜怒哀乐皆出于儒学深髓,但是也大可不必像方鸿渐那样将自己锁于心魔之中,既然跳不出,何不在城中创建自己的一番新天地!
美国女诗人狄金森,在阁楼里完成了无数不朽的著作。她默默无闻,只热衷于自己诗的世界。爱的萌动,自然的家园,心醉神迷的死亡这些都是她诗的倾述,她,她是灵魂风景画的丹青妙手!正如她写道:
另有一片天空,
永远宁静美丽,
另有阳光普照,
尽管阴郁流连那里;
莫当心消逝的森林,
莫当心沉寂的野地
这里有一片小森林,
其枝叶永远青葱翠绿
······
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罢了罢了,逃不过,便学狄金森一样,将城里种满自己的鲜花。
读《围城》有感8
《围城》这部书的经典性自然不必多说,他的作者钱钟书老先生自然也不必多说,但提及钱老先生,却想起了与自己相关的一件小事。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也不知道是在哪里,读到了一篇有关复旦大学一位老校长的文章。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后来回想起的时候一直把钱老先生当成这位老校长,甚至出于这个原因,还一度想到复旦去求学,但还是未能如愿。直到有一天猛然发现钱先生根本没做过什么校长,自己突然感觉这个世界是假的,赶紧去旦旦的官网翻遍了从建校以来所有校长的名单,确实没能发现他的名字。还是蛮失望的。但至今也不知道当时看的那篇文章到底写的是谁,自己又是怎样把钱老先生当作是那个人的。
“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这是书中最为经典的文字之一,也是最初吸引我去读这本书的原因。当时初看这句话,感觉写的好含蓄,这“城”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要把他“围”起来?他和《边城》会不会有什么关系啊。但读了原文才发现,这句话的原话是“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那时才发现,这句话讲的并不含蓄,反而是不能够再巧妙的了。当然,《边城》也是和他没有任何关系的。
去年抑或是前年我就开始读这本书,但怎奈读了一点后便觉得索然无味,放在一旁吸灰。前几天又从书架上取了下来,从头开始认真拜读。此番读来却是饶有趣味。
不像传统的中文小说那样具有故事性,情节也可以说是非常简单。或许这便是之前自己为什么读不下去的原因了吧。但这次阅读,却像是给自己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我发现,描写性的内容居然也可以那样的有趣,看似及其平常的东西居然也可以联想到那么多的事物。就连方与孙的吵架内容都可以刻画得那样让人难忘。我想,这可能是自己书读的太少的原因吧,才会对这种写法展现出如初见一位美丽女子的好奇与兴奋。自己觉得钱先生写《围城》,或多或少的还是受到了西方文学的一些影响,字里行间还是能嗅出一点点西方文学的那种味道。倘若自己在阅读了大量西方文学之后回过头来还能对《围城》的描写感到美妙,那时候对钱老先生的敬佩之情将会更上一层楼了。
爸爸说《围城》写得好,在于他可以让每个读者觉得这就是真的,书中所描写的内容让读者看来就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在阅读的过程中身心与情感都能投入进去。但我看他和妈妈也没像孙和方那样吵架啊。看过网上一些评论,却发现与自己所看到的东西都不大一样。比如很多人都认为方不是真心爱孙的,可我却感觉二者是相爱的。但这些也无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不去做什么文学评论员,也不会去什么公众场合宣扬自己的思想,我只是出于自己的喜爱来阅读,读给自己,自己读自己。
书的最后有一篇杨绛先生写的文章,记录下了钱老先生与《围城》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无一不流露出对钱老先生的爱,不禁让自己联想起先生之前曾经写的那本《我们仨》,对于两位老人之间的这种爱情,在我看来还是很引人羡慕的,毕竟自己目前还没有。两人之间的那种情投意合,那种互相理解与关爱,那种彼此之间才会有的默契,都让自己很向往,也让自己为这两位老先生而感到开心。
好像是在杨绛先生的那篇文章中看到的,说读书可以让人增长经历,但要有了足够的经历才能够读懂书,我觉得自己目前算是经历匮乏吧。或许多年以后再来重读《围城》,会有一种别样的体验。我又突然觉得,好书要多读,一遍是肯定不够的;而读书可能也不应该一味地为了读书而读书,还是要带着一种兴趣,带着一份耐心,这样才能有所感吧。
读《围城》有感9
说钱钟书先生《围城》好的人太多了,我也不能免俗,大喊一声:太好看了! 第一次看围城还是多年以前,高中或者刚刚上大学的时候。当时也许觉得好看,但是绝没能体会到这本书的妙处。这么多年过去,也许是多了和主人公相似的留学背景,亦或是自己的经历了很多事情,再看《围城》,可谓百感交集,时而哈哈大笑,时而掩面沉思,完全沉浸于书中的故事,实在是不得不佩服钱钟书先生的文学功力。 《围城》有两大看点,一个是幽默的语言讽刺,一个是深沉的生活阅历。
林语堂先生在他的《生活的艺术》一书中给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人评了评分。当评到幽默感的时候,他认为中国人具有很强的幽默感,虽然在中国文学历史里并没有幽默这个词,这还是林语堂先生从humor一词翻译过来的。但是他认为中国人天性幽默,只是中国正统文化与文学不允许幽默罢了。
在《围城》里,你就绝对能体会到那种中国人天生的幽默感,中国语言文字里的幽默毫不逊色于西方。一个特点就是,钱钟书先生用了很多的比喻,引用,暗示等等。比如说在说到方鸿渐在大学里要从副教授升到正教授的时候他写道,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的关系正如丫头,姨太太和正房太太的`关系一样,从老爷身边的丫头添房成姨太太挺容易,但是姨太太要想成为正房太太可谓难上加难;同理,从讲师升到副教授轻而易举,可要想从副教授晋升为正教授,就不那么容易了。再比如,说到方鸿渐离家一年,回家的时候,远别虽非等于暂死,至少变得陌生。回家只像半生的东西回锅,要煮一回才会熟。看到这儿感觉分外的熟悉,离家万里,每次的归途,何尝不是煮一次回锅饭呢? 深沉的思想在幽默的语言的包围下更显得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那句被人用滥的婚姻像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围城》里不仅说了婚姻和爱情,更说的是人生。在小说里,无论是道貌岸然的小丑,还是孤芳自赏的留洋小姐,亦或是喜欢争风吃醋的妯娌,哪个不是生活在自己的围城里呢?小说的视角乍看挺小,是以方鸿渐这个不通事务又无能懦弱的小人物的眼光看世界,但是却触及了政治,经济,教育,银行,新闻,等社会的方方面面。
各种各样的讽刺手法也用得淋漓尽致,让人在笑过之后又能思索到很多。 小说的结尾最是令我欣赏。男主角方鸿渐和他老婆孙柔嘉大吵一架,孙去了姑父家,方独自一人在深夜躺在床上昏昏欲睡。那个一直走时不准的钟敲响了六下--六点钟,那是五个钟头以前。那时候鸿渐在回家的路上走,蓄心要待柔嘉好,劝他别再为昨天的事弄得夫妇不欢;那时候,柔嘉在家里等鸿渐回来吃晚饭,希望他会跟姑母和好,到她厂里做事。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对人生包含的讽刺和怅惘,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读《围城》有感10
在我看来,这部小说中最美的一句话,出现在第四章,方鸿渐与岳丈周经理交谈的段落:他所说的“让她三分”,不是“三分流水七分尘”的“三分”,而是“天下只有三分月色”的“三分”。
原句出自苏轼的《水龙吟》,“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以及徐凝的《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但如果联系上下文,会发现这句话的出现并非在以抒情的方式歌颂爱情的伟大。原文中写道:“他跟周太太花烛以来,一向就让她。”“……吓得他安慰也不需要了,对她更短了气焰。”所以这“三分月色”,更多的是体现周经理对于太太的畏惧、委屈甚至是抱怨,是带有讽刺意味的。
在第八章,看到了眼熟的一段话:
他想起在伦敦上道德哲学一课,那位山羊胡子的哲学家讲的话:“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在念高一时,语文老师曾口述着,让我们在本子上记下这段话,当时听起来觉得真是妙极了。随即,老师让我们以“天下只有两种人”作为开头,后面再添上一句话,轮流站起来发言。当时我正坐前排,来不及思考太久,便答“大人与小孩”。显然这个糟糕的答案并不能使老师满意,她微笑地赐我“站一会儿”。那是令人羞愧的'站立。现在想来,哪怕回答“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也是精确和妥帖不少的。记得那一天,收获掌声最多的,是一位贾姓男同学的发言,他说:“天下只有两种人,姓贾的和不姓贾的。”
我并不想如此频繁地与回忆里愚笨的自己相遇,无奈印象极深,是总也摆脱不掉的。第八章和第九章当中,方鸿渐与孙柔嘉二人的争吵场景,被描写得极为精彩。
结婚前的争吵,孙柔嘉是带着撒娇成分的。她深知方鸿渐怜惜自己,于是肆无忌惮地“两手按眼,胸脯一耸一耸的哭”。鸿渐的心不是雨衣的材料做的,给她的眼泪浸透了,忙坐在她头边,拉开她手,替她拭泪,连哄带劝。结婚初期的争吵像夏天的暴风雨,吵得厉害过得也快。争吵过后,两人都“管制自己,避免说话冲突”,这是有经营婚姻的用心在的。
鸿渐打拱作揖,自认不是,要拉她出去吃冰……鸿渐把手按她嘴,不许她叹气。结果,柔嘉陪他出去吃冰。婚后日子久了,由于双方家人的介入,误会越来越深,争吵也愈发激烈,两个人开始不留情面地翻旧账、揭对方短处、谩骂对方家人,无所不用其极地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但归根到底,争吵的原因都是生活中的琐事罢了。
最激烈的一次争吵,也是最后一次。鸿渐再熬不住,说:“那么,请你别再开口,”伸右手猛推她的胸口。她踉跄退后,撞在桌子边,手臂把一个玻璃杯带下地,玻璃屑混在水里……每个字像鞭子打一下,要鞭出她丈夫的胆气来,她还嫌不够狠,顺手抓起桌上一个象牙梳子尽力扔他。鸿渐正回头要回答,躲闪不及,梳子重重地把左颧打个着,迸到地板上,折为两段。
如果说,方鸿渐与孙柔嘉的婚姻以悲剧收场,是由于二人并无牢固的感情基础,那么,如果起初方鸿渐娶了深爱的唐晓芙,结局是否会有所不同?故事里的方鸿渐无法重新体验,身处现实的人们更是不可。似乎一直以来,没有得到的,总是最好的。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读《围城》有感11
当我们手捧书籍阅读的时候,其实这也是学习与进步的过程,毕竟在探索知识的文学海洋之中,往往都需要我们参与其中才能得以成长。以下是由过,那时只是随便地翻翻,并没有认真的体会其中的含义。我最终仔细的读了一遍,读完以后,对这本书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围城》在人物塑造及语言的幽默上首屈一指的。在描述一个小孩外貌时,为了表现眉毛与眼睛离得远,文中的语言是“眼睛和眉毛彼此象是害了相思病”生动而活泼,让人发笑,却能到达更好的表达效果。还有说鲍小姐穿着很暴露,文中说她是“局部的真理,因为真理总是赤裸裸的”。实在让人忍俊不禁,却不显得庸俗。在刻画一个十分小资、小器的商人形象时,这位商人的语言中便总夹杂着鼻音浓重的英语,而他那自以为自得的“考婿”方法,是在让人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作者时而尖酸刻薄,时而肚量大得惊人,让人琢磨不透,却又像那样真切的发生着。
作者在文章中两次提到过“围城”。一次是经过苏小姐说出来的:“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去”,另一次是方鸿渐在甲板上的感慨:“我近来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感想”。在本书中,作者所展示的围城现象主要是婚姻和职业,以此证明“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这是一种人生哲学的问题。方鸿渐就在不停地进城出城,这似乎多少说明了人总有一种盲目性,不停地奔走反复。这也带给人些许对人生的茫然人的性格是围城,人的经历也是围城……这一堵堵城墙将一个人牢牢地围住,制约他的思想,他的行为,使他演绎出一幕幕的悲喜剧,也使他终究成为一个被堵在城墙之中的鳖。
杨绛女士曾说过“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这句话便很好地为世人诠释了“围城”心态。人要学会珍惜此刻所拥有的,让自我的'生活多几分舒适,少几分带着牵挂的苦楚;多几分欢乐,少几分带着瑕疵的不如意。珍惜此刻,就是要避免让自我在以后的日子里再有遗憾;脚踏实地抓住今日,充实今日,完善今日,在今日这张纯洁的白纸上画下美丽的历史画卷。从某种意义上说,珍惜了今日,就等于延伸了自我的生命长度,升华了生命的意义。拥有知足,就拥有幸福。
有时候,什么值得珍惜,什么应当放弃,自我也会有困惑、迷茫之感。那些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答案,等待时间来检验吧。重要的是,学会珍惜此刻所拥有的,生活会更加完美,笑容会更加灿烂!再也不要在所谓的“围城”中进进出出了。
读《围城》有感12
读了钱钟书先生的《围城》,颇有几分顿觉,书中许多角色的身上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嫣然我就是“综合体”。于是,冲动的想编排几句粗陋的文字。好在很多时候我是有自知之明的,自知己量,大不了算个不用双手抱笔能写出自己名字的人。可是想写的冲动无论如何压不住了,索性“突围”酸一回,贻笑大方!
围城之际读《围城》,才觉人生处处围城——“想出的出不去,相进的进不来”。生活围城、情感围城、婚姻围城、工作围城......
人们起早摸黑,风里来雨里去,忙忙碌碌为生计奔走。柴、米、油、盐、酱、醋、茶、哪样不费心经手?时日稍久,谁能不烦闷的紧呢?看见光鲜的人,羡心更甚!更别提房子、车子、妻子、孩子、引起的垂涎。生活之琐碎、困烦实非所愿,但又无力地紧!就如撒懒吃馆子一样,若非显贵之家,餐餐如此是不堪重负滴。所以,还是规规矩矩认清现实,回到自己的辙道上安稳过日子。
忽一日,见得近邻家婆、媳、姑争执,场面之宏大百米尽可闻!引得路人,四邻竞相观望,围拢一圈里三层外三层如观斗鸡,顿时交通堵塞,喇叭声四起,末了才听的只是为了洗锅碗的声音太响亮了.......最终还是同住那片屋檐,同吃一锅饭......生活如戏,总是不该发生的发生了,谁苦谁累?反正都是主角,来不及思考,生活犹围城。
爱恨情仇更难捋清,总是在刹那转化,盘环与亲情,爱情,友情,交情之间。回顾历史、文化多少故事皆围绕一个“情”字起起落落!或悲或喜,不变不休。变了的只是故事中的主角。 情感表达寄予:语言,动作,神色,行为。直可惜!有时小心陪护,还嫌不够,都想一笔购销了事,岂是那样简单的事呢?
常言“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关于情感我是说不好的,不如看书,看这世界,感时拾得些许觉悟,再不济也能发几声唏嘘。钟书先生说:“书里的故事是语言幻成的空花泡影” 即便如此,我倒情愿泡在这绚烂里,随喜随忧遣去那许多纷扰,窃以为“忧世伤生”也未尝不可。
对于婚姻,书中的角色说:“结了婚后,才发觉要找的不是这个人”,事实上有多少人不是这样认为的呢?随着了解的深入,琐碎的纠结,都成了相互诟病,攻击的原因。结婚之前说好的包容与信任,此时早已经不知丢到哪儿去了!我并不是要宣扬“拒婚主义”,我想说的是“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足够结婚的.资本了”所以防不住问一句“你讨厌我么?”“我讨厌她么?”婚姻双方是需要平静的耐下性子去仔细欣赏另一半的。在未来既定的日子里,不斗斗嘴,不闹闹别扭,生活也会苍白的。因为这些是你枕边的微笑,分离时的牵绊!围城中的婚姻,需要时间,距离,耐心来解围。
关于工作“几人欢喜,几人忧”,面对满世界潮涌的“半成品”人才,其竞争何其残酷?已经不是你想还是不想的概念了,只能聊胜于无吧!即使你是个旷古绝今的人才,又能如何?这是一个拼钱,拼爹的年代!退一万步讲,“怀才不比怀孕,不是谁都能看得出来的”!
工作于我就是为了赚生存,养家之资,它到底有多高尚?多体面?产生了多少社会价值和贡献了多少?去它的!谁在乎呢?大家尽可笑我市侩嘴脸,我只知道我不赚钱就得饿死,家人就得饿死,我只是老百姓!看吧!围绕工作,围绕一个“钱”字!派生出了“择偶标准”,有了社会“无底线新闻”,有了“贪赃枉法”,有了“富二代”“官二代”........这是多么真实的焦虑啊!!
读《围城》,感《围城》,才知围城。不是一句哲性很强,很具生活现实意义就能评品的了。钟书先生“锱铢积累”所言不虚,字字灵性,句句深邃,读完咂咂嘴吧,都有余香。至于时下那些所谓流行的“无性不欢”的现代中文,不过怪胎而已,不值得一论!
既围城,须突围!毕竟,生活之围城与战争之围城是不同的,不能以暴力手段处之!静心慢慢想来,人生本就纷攘,也因此而精彩,围与被围其实自然,无需太过计较,那些不快乐交给时间去冲淡,尘封吧!不必固守执着,若斤两不舍与小儿赖街何异?因此,自修身性,尊重别人,珍爱自己,和为贵才是正解。
凡事有主见,善安排,根据需求于围城中挤进挤出却是绰绰有余的。虽然会泪流满面,恰好也是人生的经历与沉淀,更是对生活的尊重。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围与不围都是生活赐予的插曲,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平滑......宽容自己吧!乐观的对待生活,爱自己!爱他人!大爱无疆何来围城?若再执念想太多就无形自扰了!
读《围城》有感13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需要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儿时,我们是父母眼中被疼惜的孩子,总想长大后能有一番作为,可是没有任何人的成长道路是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挫折和打击,使我们陷入成长的困境;毕业以后,我们参加工作,既想在工作中一展拳脚,又想搭载现成的平台展现自我,可是现实残酷,没有不劳而获的成果,于是我们陷入犹豫的困境中;成家以后,为人父母,我们总想给予孩子所有关怀和呵护,可是不能领略父母一片苦心的孩子总会在叛逆时期做出许多不理智的事情,使我们又被陷入矛盾的困境中,总之,好像许多事情都不能顺利解决,可是,无论面对的是什么,最后的结果始终取决与我们面对它的.态度与做法,只需尽到各自人生角色中的职责,真实的面对自己,始终保持一颗积极的心,就算围城的困境再高,总能创造与演绎出精彩美好的人生。
透过《围城》这本小说,让我领略到它不仅仅是“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的婚姻法则、更深层次的反映的是事业、生活这座围城所给予的束缚和磨砺。书中方鸿渐与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的感情纠葛,令其陷入感情的围城中。而在三闾大学这座事业的围城中,充斥着尔虞我诈、明争暗斗,令本性善良却怯懦的方鸿渐不堪忍受,但当他离开那里,面对的却是一个集父母的封建思想,家庭的责任,事业的衰败,多层混杂的社会大围城之中,让他更加觉得无所适从,本就无材的方鸿渐也只会牢牢地屈服于这只手,逆来顺受的承受朋友的施舍,义无反顾得踏入爱情陷阱,事业低谷。所以也就有了最后的悲凉结局。
从婚姻是“围城”,到最后映射人生是“围城”。真正要阐明的就是:人生本就是一座大围城,谁都逃不出无尽的压力和束缚,永远要在无形的围墙下过完一生。既摆脱不了如此的命运,就只在于处在每一个阶段,你是否竭尽所能,始终保持着一颗积极的心去创造这座城池里的异彩,精彩的活在当下。假如你始终想着去冲出围城,那你永远只能独守空城,更加失去了生命的价值。
生活需要能量来处理好繁琐的家庭事物,工作需要灵感来攻克难点,精神需要寄托来激励人心的潜能,不要抱怨,不要消极,敢于面对人心的弱点,坚持该有的态度和责任,正面直视那看似坚不可摧实际不堪一击的困境,相信,只有自己才能完整演绎出人生最真实的精彩。
读《围城》有感14
我从《围城》里读到了种种爱情,也读出了自己的爱情观。方鸿渐的身上,赫然有着自己的许多影子。
如果要给现在的自己下个定义,我想该是少年之爱的中期或晚期:
曾经不够勇敢、或者说仍有顾虑,而始终没有迈出那一步;
曾经顺着冲动,笨拙地表明心意,被拒后经历清醒、冷静、可能还有些故作淡定,最后装一把看破红尘的样子进行所谓的.“实力分析”;
曾经抱着鸡汤的幻想“做更好的自己,等待那个人在拐角处不经意地出现”;
常常怀有自疑与不自信,担心自己不够优秀,怀着对平庸的不甘乃至惶恐,警告自己应该时时刻刻保持奋斗和努力。
后来呀,才开始渐渐了解,单身自有单身的好处。两个人的生活或许更暖,但也更挤,需要学会悉心照顾、学会相互包容;而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我可以天马行空、随心随性,多了自由,少了拘束和负担。
才开始渐渐懂得,自己应该为自己的生活负责,更要学会自重、自爱和自立,接纳自己的开心与不开心,善待自己的情绪和品性。纵使只有一个人,也可以和自己愉快地相处、精彩地生活,更何况我从来都不止是一个人。
读了《围城》,才开始渐渐认可,爱情与婚姻里没有最好、也没有最完美的人,只有更合适、更能相互理解体贴的人。纵使如此,冲突和矛盾也不可避免,感情的维系需要包容、体谅乃至忍耐。毕竟,哪家孩子没有见过爸妈吵架,可一路小吵大吵,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依然携手同舟、偕老白头。
只是,那些能持续长久地轰轰烈烈、你侬我侬、忘我忘他的爱恋,终究是极少数、几乎不存在的,又或许,只能活在肥皂剧和一些少年少女的青春想象里。《围城》告诉我的,是现实与想象的差距。
读《围城》有感15
记得四年前第一次读《围城》,是为书中幽默诙谐的语句捧腹大笑。两年前第二次读围城,是为书中精准恰当的用词佩服不已。而今天再次捧起围城,我方才体会到了其中的苍凉与变迁,苍白与无奈。
围城”取自书中才女苏文纨的一句话,“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婚姻也罢、事业也罢,整个生活都似在一个围城之中,人永远逃不出这围城所给予的.束缚和磨砺。强势而又骄傲的苏文执,活泼而又执着的唐晓芙,敏感而又尖锐的孙柔嘉,她们就是方鸿渐的围城——情感围城。
方鸿渐每每因自己的怯懦,不敢多言,亦言不由衷,而导致情感围城的添砖加瓦,使得这座围城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他恨苏文执,恨她的高高在上,恨她的虚荣做作,他恨唐晓芙,恨她拒绝他的感情,恨她弃他于不顾。他更恨孙柔嘉,是她将他一步一步引入她的婚姻陷阱,造成了他这下半辈子所有的遗憾。
其实我也曾想过,如果在那个月色如水的夜晚,方鸿渐依着自己的心拒绝了苏文执,那么最后他的结局会怎样呢?如果在那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方鸿渐再执着那么一点点,等到唐晓芙奔下楼来时,结局又会怎样呢?如果在孙柔嘉精心布置下的陷阱之前,他能够稳定下心把持住自己,那么最后他的结局又会怎样呢?
一切的一切都不从得知,我们纵观方鸿渐的一生,恐怕最多的,就是彷徨与无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