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后进生转化
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文/毛以国
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是转化后进生。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名言的指导下,一学年的转化工作,深深地启发了认识到,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一、尊重人格,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后进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在班里造成不良的影响,但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变的。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二、热情鼓励,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
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是处在儿童向少年过渡的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后进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作为施教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事实证明,后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淘气、调皮的孩子聪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对后进生有所“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后进生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而千万别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认为“老师只看到我的缺点和短处,看不到我的优点和进步”。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在教育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沟通家长;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方向。在赢得了后进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之后,转化工作就容易多了。
三、逐步要求,培养后进生的责任心
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但决不能姑息、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而降低要求,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把爱的雨露洒向后进生心灵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从而使他们培养做“四有”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责任心,形成渴望进步的内驱力。
只有在培养了责任心以后,后进生的转化才有实现的可能。当然,对后进生的逐步要求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恨铁不成钢”,而要严之有度,严中有别,对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对后进生的转化目标和期望,要切合个人的实际和特点,引导他们制定个人进步计划,分设几个台阶,使他们“跳一跳,摸得着”,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在新的起点上,又提出高一点的要求。
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转化后进生需要一个过程,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多给后进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我坚信:玉璞需雕琢,铁杵可磨针;浇树要浇根,育人须育心;“一心”唤“四心”,顽石变成金。
第二篇: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后进生转化
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文/刘海霞
如何做好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难题。在读了《教师转化后进生的9大技巧》后,我深深地认识到: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一、尊重人格,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后进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在班里造成不良的影响,但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变的。可是,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严重地伤害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小学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二、热情鼓励,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
小学生正处在儿童向少年过渡的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后进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事实证明,后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淘气、调皮的孩子聪明”。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对后进生有所“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后进生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而千万别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
三、逐步要求,培养后进生的责任心
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但决不能姑息、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而降低要求,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把爱的雨露洒向后进生心灵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只有在培养了责任心以后,后进生的转化才有实现的可能。当然,对后进生的逐步要求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恨铁不成钢”,而要严之有度,严中有别,对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对后进生的转化目标和期望,要切合个人的实际和特点,引导他们制定个人进步计划,分设几个台阶,使他们“跳一跳,摸得着”,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在新的起点上,又提出高一点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四、集体帮助,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
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既是后进生矫正不良道德品质的熔炉,又是后进生实现转化、走向进步的摇篮。班主任在教育和转化后进生中起主导作用,但一个人的能量总是有限的,必须树立良好的班风,发挥集体的力量,使后进生身处一个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之中。为此,我向全班提出“不让一个伙伴掉队是全班同学的共同责任”,并在班里开展互帮互学的“一帮一”活动:安排成绩优秀同学与后进生同桌,提醒、督促后进生遵守纪律,专心听课,课余当“小老师”辅导学习,帮助改进学习方法。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后进生感到班集体大家庭的温暖,逐渐消除了自卑心理,克服了孤僻性格,振作精神,树立起同班集体一起争取进步的自信心。
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多给后进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正所谓“浇树要浇根,育人须育心;转化后进生,全靠献爱心。”
第三篇: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九成宫中心小学
何林英
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是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是直接关系到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四有”社会主义新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大问题。如何做好小学生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我认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让爱来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一、尊重人格,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后进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在班里造成不良的影响,但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变的。可是,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严重地伤害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小学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班里有个女同学,各科成绩都差,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我通过几次和她谈话中了解到,她认为自己特别笨,智力不如人,老师、同学会看不起她,上课不敢接触老师的眼光,平时不愿与同学接近,学习上有困难也不问老师、同学。针对她的思想,我提出同她交知心的朋友,对她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使她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课常上有意对她投送亲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并让她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答对了便进行表扬、鼓励,还安排课余时间耐心地帮她补习基础知识,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她感受到“老师关心帮助我,爱我”的温暖;从而恢复了自尊心,对老师从“戒心”变为“贴心”,从“疏远”变为“亲近”,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人也变得开朗起来,近段时间在班里能听到了她和同学玩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二、热情鼓励,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
后进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作为施教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事实证明,后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淘气、调皮的孩子聪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对后进生有所“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后进生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而千万别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认为“老师只看到我的缺点和短处,看不到我的优点和进步”。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后进生的内 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在教育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沟通家长;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方向。在赢得了后进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之后,转化工作就容易多了。
有这样一个同学,由于家长缺乏正确的管教,从小养成说谎和偷钱的坏行为,常常受到斥责和打骂,在班上也受到同学的讥笑、歧视而抬不起头,但她却曾主动为班级体打扫课室。抓住这个情况,我先对她进行耐心的谈话,既肯定她的优点,又指出存在的缺点;用《狼来了》的故事对她进行启发诱导,让她懂得小时要做一个诚实正直的孩子,长大才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鼓励她勇于改正缺点,发扬优点,争取做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再同家长统一要求,配合教育,还安排班里干部对她关心帮助。使这个同学既明白道理,又深深地感到老师、父母和同学对她真情善意地关心、爱护,从此痛改前非,改正了不良行为,在班上更加热情地为集体做好事,期末被评为班里“学雷锋,做好事”的积极分子,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走上了进步的道路。
三、逐步要求,培养后进生的责任心
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但决不能姑息、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而降低要求,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把爱的雨露洒向后进生心灵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从而使他们培养做“四有”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责任心,形成渴望进步的内驱力。只有在培养了责任心以后,后进生的转化才有实现的可能。当然,对后进生的逐步要求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恨铁不成钢”,而要严之有度,严中有别,对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对后进生的转化目标和期望,要切合个人的实际和特点,引导他们制定个人进步计划,分设几个台阶,使他们“跳一跳,摸得着”,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在新的起点上,又提出高一点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班里有个男同学,平时比较散漫,不遵守纪律,学习成绩差,经过观察、分析原因,进行耐心教育,对他提出争取进步的具体要求,当他比前遵守纪律,留心听课,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时,就在班上表扬他的进步,并让他当学习小组长,学期末他还获得了学习进步奖。第二学期,根据他好运动和具有一定组织能力,选他当班的体育班长,使他在前进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四、集体帮助,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
后进生学习、生活在集体环境里,他们必须融进班集体之中,同班集体一起前进。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既是后进生矫正不良道德品质的熔炉,又是后进生实现转化、走向进步的摇篮。班主任在教育和转化后进生中起主导作用,但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必须树立良好的班风,发挥集体的力量,使后进生身处一个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之中。为此,我向全班提出“不让一个小伙伴掉队是全班同学的共同责任”,并在班里开展各种活动:(1)互帮互学的“一帮一”活动。安排成绩优秀同学与后进生同桌,提醒、督促后进生遵守纪律,专心听课,课余时当“小老师”辅导学习,帮助改进学习方法。(2)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如学雷锋做好事,朗读、讲故事比赛,知识竞赛,钢笔字比赛和游戏抢答等,使后进生融进欢乐愉快的集体生活之中,并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表现才能的机会和舞台。(3)组织参观访问活动。如组织学生到烈士公园扫墓,开展“学革命烈士,当红色后代”的活动,参观当地名胜古迹,访问先进模范人物,使他们开阔眼界,愉快身心,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学好知识建设祖国的志向。(4)争当“红花少年”、“文明学生”和“改正一个缺点,为班级争光添采”的活动,在班中发扬了正气,抑制了歪风,形成一个比先进、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班风。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使后进生感到班集体大家庭的温暖,逐渐消除了自卑心理,克服了孤僻性格,振作精神,树立起同班集体一起争取进步的自信心。
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转化 后进生需要一个过程,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多给后进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概括我的体会是:玉璞需雕琢,铁杵可磨针;浇树要浇根,育人须育心;转化后进生,全靠献爱心;“一心”唤“四心”,顽石变成金。
第四篇:爱,让后进生转化
爱,让后进生转化
后进生是在学习上没有兴趣,上课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不求甚解,解决困难问题意志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他们并不是“朽木不可雕”的差生。他们的差主要是行为、习惯、态度等方面的缺陷。实际上好与差这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对症下药,也能收到好的效果。根据后进生的形成原因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后进生名单及情况分析
小斌: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精力不集中,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较差。
小臻:二年级转校,三年级转回本班,学习习惯非常差、自我控制能力差而厌学。活泼好动,上课做小动作,作业不认真。小红:基础较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鹏:年龄小,时间观念差,学习成绩差。
二、转化措施
对于这些学生,一味地说教,收效不大,但适时的思想教育不可少。如他们违反纪律时,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启发和诱导;对学习不感兴趣,要随时了解他他们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让他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如果现在不努力学,失去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将来在社会上的难以立足的,放弃了良好的学习机会,虚度美好的年华后悔是来不及的。
在讲新课时,我适当降低起点,分散难点,让学生感到“能学”。只要我们正视现实,思想上不歧视他们,感情上不讨厌他们,看到他们身上可教可塑的一面而永不放弃,根据实际情况,注意把握转化的契机,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我们的工作不断进步。同时做到以下几点:
①加倍关爱。优生倍受老师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们纪律好,成绩好,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因为后进生的心理往往呈“自卑封锁”的状态,当别人曲解时他们就会感到不满感到压抑,从而造成心灵扭曲。作为教师面对后进生,必须要加倍关爱,使师生间保持默契的情感交流,学生自然便“亲其师,信其道”了。
②扬长避短。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后进生也不例外。如果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在受创的心灵里将会留下更深的伤痕。所谓扬长就是应及时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大力加以挖掘、表扬和鼓励,充分激发他们的自尊心、自善心。作为老师,要努力去寻找他们身上哪怕是微小的闪光点与长处,大力扬长。因为找长处的过程就是了解学生的过程,就是发掘其动力的过程,就是帮助其克服缺点的过程,从而做到“扬长避短”。③坚持不懈。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而不要认为这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或是“朽木不可雕”,而轻率下“不可救药”的结论。
④严格要求。后进生大多是由于基础差,知识断层,在课堂所获知识是有限的,要使他们转变,还要为他们开“小灶”,这是转化工作的重要环节。用开“小灶”的办法使他们尝到了甜头,对学习产生兴趣。首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和缺漏情况,利用时间给他们补课;同时让班上学习好的同学与他们结对子,携手共进。
⑤齐抓共管。由于后进生自我控制、自我意识能力较差,他们一般不可能自觉地形成自我教育的习惯。因此,除了学校的教育外,还必须寻求家庭教育,学校家庭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通过组家访,电话访等多种途径,与家长一起研究,分析学生思想和学习情况,双方都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内外的思想状况,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为后进生转变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这也是后进生转化方法重要途径之一。
转变后进生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大量的投入,有时候即使费尽心机,也可能收不到太大的效果。但是后进生也是不甘心走下坡路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相信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只要遵循教育规律,了解学生心理,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出发,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只要我们工作做到位,是完全可以转变的。
第五篇: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班主任交流
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班主任交流
三(1)班 赵小艺
三(1)班总人数31人,分别有汉、回、维、哈四个名族组成。上学期期末成绩考的都不理想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课都排在最后。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我班近百分之六十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绝大部分家长外出打工或是整天忙于生计,极少能监管或督促到孩子的学习。一般都只能由爷爷奶奶或亲戚们代为照管,而往往这种照管只能从温饱上解决孩子们的需求,在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精神抚慰上,爷爷奶奶亲戚们是无法给予孩子们很多帮忙的,这更使我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很多家长都反映:“老师说的,孩子才会听得进去”。作为师者的我,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说明老师的魅力无极限。当然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的将会更多。我也更加深刻地感悟到:无论怎样的一个孩子,他的成长都离不开“爱”,这种爱既要来自家庭,也要来自于教师。只有播进学生心灵深处真挚的无私的绵延无尽的爱,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作为老师,“怕”调皮生;更头疼“学困生”。我们班一半的学生都是学困生,上学期学校提出五自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分四人一小组时我竟选不出四人小组的组长来。天天都有一半的学生不写作业,冬天天黑早,天天把不写作业的学生下午留下也不是个问题,没办法我天天给不写作业的学生家长打电话但效果并不明显,有几个家长说我们一天忙的哪有时间管孩子,我们的孩子也成不了才他能学成撒样就撒样?我们没时间管再不要给我打电话我们很忙没时间,还有几个家长看到我的电话竟然不接,这些家长的态度让我感到痛苦无奈。教育他们是我的责任,教好他们是我更大的责任。我对他们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降低对他们的学习要求:要求他们对学过的生字词会写、会认;课文会读;作文能简单地写;就连平时的作业题也跟大家不同,均降低了难度。但考试卷对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从他们的身上我得到启示:对于学困生我们不能过高要求他们做会什么,更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只有用我们老师的那颗真诚的爱心为他们在成长的旅途中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我们的教育才是成功的。
一、给后进生“一份关爱”
“转化一名后进生,与培养一名优等生同等重要。”这话有道理。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直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在老师们眼里最喜欢的当然是那些优秀的学生。那些有问题的学生往往容易被我们老师所忽视。而他们最需要的恰恰是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和关爱,每个孩子都需要老师的爱。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赵某这样特殊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她,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她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她,用情去感化她,用理去说服她,从而促使她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她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赵某同学与其他同学交朋友做起,和李雪梅同学一起坐,让她感受同学对她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她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她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
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赵某的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是自制力差,对自己的错误、缺点认识不足,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厌恶、憎恨心理。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她谈心,与她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念头;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编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她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自己面批她的作业,让她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她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她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四、给后进生“一句称赞”
每个孩子都不会拒绝来自大人的称赞,特别是来自老师的称赞。而称赞对于老师而言,实在是一件太简单的事。优秀的学生已经听惯了老师对自己的称赞,可那些后进生却很少能得到老师的称赞,他们内心深处是多么渴望老师对自己的认同。老师的一句称赞可以使这些孩子增强自信心,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慢慢树立起对学习的信心,不再自暴自弃。因此,我们应当多给后进生提供和创设一些参与活动、锻炼能力的机会,肯定和尊重她们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让他们在具体的活动参与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品尝成功的滋味。我想我们每个老师都能做到去称赞你的学生吧!这样,孩子会还一份惊喜给我们。学生没有绝对的好坏,他们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只要我们老师愿意去关注他们,用心去教育他们。不要对他们坐视不管,那样只会使那些孩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让我们一起用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帮助这些迷途的孩子找到正确的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