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班主任工作心得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很荣幸能加入名班主任的行列,我倍加珍惜每次学习的机会,当一本本书籍作为阅读教材发到我的手中时,我很兴奋,迫不及待的拿起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品读起来。第一次翻开它,很是激动,囫囵吞枣的粗略的看着,但慢慢地阅读我发现自己走进了李镇西的世界,如同学生一般融进了李镇西的班级,一次次的被感动,被激励,被启发。
教师陪着“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一起成长,和生机勃勃的孩子们朝夕相处。因此,教育事业是永远年轻的事业,是幸福的。而培养青少年求真向善趋美的心灵,引导青少年的生命健康茁壮地成长,教师的责任更为直接、更为集中地体现在班主任身上,这既是班主任的责任,更是班主任的幸福。
既然做班主任是幸福的,为什么老师们都不愿意做呢?李镇西这样说到,是因为丧失了幸福感,产生了厌倦感。厌倦感从何而生呢?主要源于两点:远离学生,拒绝变化。拒绝变化,指的是一切都喜欢按经验办事,总希望以不变应万变,或者说总希望学生适应自己,而不是自己去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学生,学生的变化折射的是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不愿跟上社会和时代的变化的老师,面对前所未有的教育难题,很容易束手无策。
我与李老师所说感同身受,听到的老师们的说法非常契合。“现在的学生不行了”“生源不好,家庭教育跟不上啊”等等,这是身边的老师和班主任们经常感慨的。特别是常常感叹“一代不如一代”。“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我也是这样想的。李老师说得对,其实是我们自己拒绝变化。这种拒绝是潜意识中的,如果没有深刻的反思自己甚至意识不到,更谈不上认识到这个问题了。“按经验办事”,是的,经验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经验有时恰恰是阻挡我们前进最大的障碍。我们的思想就限制于经验的圈子里,所以遇到经验解决不了的问题“很容易束手无策”。
真心要做一个好老师,就要以学生为中心,确实,学生的变化反映的是社会的的变化,无论我们对这个变化持何种态度,我们都改变不了社会的什么,可是我们可以影响甚至改变学生。
那我们老师怎样才能做幸福的班主任呢?现在想想答案是多重的,而良好的心态则是第一位的。只有沉下心来读书,才能磨砺出良好的心态。于是,为了让自己也能成为幸福的班主任,我总在夜深人静时,独坐灯下,如饥如渴地研读教育书籍。当我捧读起《做最好的班主任》,得以与李镇西进行心灵的对话时,心灵有了一次从未有过的震撼:作者以他的关爱、民主和尊重,让他的学生都感觉到度过了最幸福的一段学习时光。这正是从一个更高的层次诠释了“师爱”的含义。他那平凡而伟大的经历令人向往。同时也引起了我的共鸣--“师爱”多么沉甸甸而富有诗意的字眼!
在书中,李镇西老师字里行间的言语,李镇西老师行为的点滴,李镇西老师的言传身教,李镇西老师的每一个感人故事都足以让我这位年轻的班主任教师感动和愧疚、自责,如同打翻的五味瓶,百感交集。
每次读书中的那黑黑的铅字,我的内心便会触动于他与他学生之间感人肺腑的故事。“做最好的班主任”其实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所谓“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也许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个“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班主任”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我说,李镇西只有一个,没有人能成为李镇西,但只要我们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即使成不了红花,也定能成为一片绿油油的叶子,在属于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
寻找班主任的幸福感,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他在给一个“后进生”写信的末尾写道:李老师今天很忙,本来想的是今天下午批改同学们的作文,但一听说你有进步我就高兴,就决定给你写信,及时鼓励你。虽然花了一个多小时,但如果你能够理解李老师,我就不觉得这是浪费时间……字里行间,看到李老师的良苦用心,更清晰地看到,在他的努力下,学生真实地成长,慢慢地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长此以往,良性循环,教育效果也越来越好。
他经常说,写信或者找学生聊天,不能等到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才进行。教育不能太功利,要走进学生的内心。是的,我们希望的是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而不是为了考试为了分数为了文凭,失去固有的个性和应该有的良好品德。李老师用真情实感践行着爱与责任的教育。
其次,《做最好的班主任》告诉我:班主任仅仅有爱心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把对学生的爱定位在合适的位置上。我们爱学生,但更重要的是爱的方式。我们不能以爱为理由,让学生背负沉重的负担;不能以爱为筹码,让学生感觉到天平的失衡;不能以爱为条件,让学生陷入功利的误区。正如李镇西所说:“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真正的爱是爱所有的学生,爱身边所有的人。”所以让我们真诚到爱学生吧!爱每一个学生。我想:以后生活中的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取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的确,李老师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在他和学生之间,我们看不见有什么“代沟”。就是现在,每次交流的时候,他们学校的老师也是无拘无束的。
在读李老师的书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简直是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那也是随手拈来。我想,李老师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自然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因此,他向我们推荐了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的书,作为徒弟们的必读书目,每周围绕一个话题进行沙龙,这两个人的教育思想是他教育思想的基础。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做一名教师,应该不仅仅是一名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生命将更加精彩!
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李老师教的是中学,我们教的是小学,他的方法我们未必直接拿来就能用。所以,读他学他,用他的话说就是要做到评判与超越。对我而言,要向他学习的是寻找做班主任的幸福感,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努力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说:当班主任,让我的生活如此精彩!
自踏上三尺讲台那天起,“班主任”的称呼便丰富着我的教学生涯:一班之主,任重而道远。虽说风雨一肩挑,甘苦皆品尝,没有八小时以外,但我还是从辛苦中享受到了幸福,因为学生前行的路上有我。
最后,引用这本书序中的一段话——“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爱,但教育更需要智慧”,我相信,我们每一个教师只要都能够自省自检,把准方向、恒心努力,必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班主任,使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充满阳光。
第二篇: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班主任工作心得
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近期我读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感悟颇深,也从中学到了下面的的一些提示,在此与各位同仁一起分享一下:
一、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
李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是科学的、民主的。从第一次见到学生开始,他就注意每一次和学生相处的机会,不放过一次和学生培养感情的机会。比如:从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给学生写一封热情洋溢的欢迎信,给学生一份有意义的见面礼,给学生一个做主人的机会以及开一个记者招待会等等,他更是细心准备,让每个孩子体会到老师的爱心、关心。还有给我比较震动的是他用“法治”代替“人治”,就是在制定班规的时候由全班同学来决定,而不是由班主任一个人定,即使班主任本人也要遵守。
二、要真心地爱学生
常听到有的班主任抱怨说:我付出那么多,我把心都掏给了学生,可我的学生为什么不领我的情,难道我还不具有爱心吗?其实他们片面理解了爱心的涵义。李老师告诉我们,爱心应该是日常生活下自然而然的一种情感和行为。
对学生的爱,并不一定需要什么催人泪下的“爱的奉献”,平平淡淡才是真。其实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言:“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李老师的话使我明白,只要我们真心爱学生,从日常教育教学中,把爱化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上,用我们平常的言行去感动学生,那么,我们就算成功了。所以让我们真正做到爱学生吧!爱每一个学生。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而班主任是最能和学生心心相印,最能真正领略到“人学”的魅力。当下课了,我坐在讲台边休息时,总会有孩子围过来说:“老师,要不要我去办公室给您端水喝?”“老师,我给您送本子吧,您休息!”看到孩子们真诚的笑脸,关切的眼神,我倦意顿消了。
三、转化后进生
每一位老师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而让我们头痛最多是后进生,甚至在办公室与任课老师讨论比较多的也是后进生,比如某某学生本节课不遵守纪律,课间休息破坏了公共财物,还说这些人真是没办法了。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四、坚持写教育随笔、日记
他几十年如一日的给他的学生写教育日记,教学随笔,教学反思,与学生家长通信,为他的学生编辑班级史册,他把一个个教育智慧,教育故事记录了下来,让平淡的生活成就了辉煌的业绩,他的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最打动我的心。我想我以后也要多写写这样的教育随笔、日记等,这样对我自己各方面的成长有帮助。
这本书看后,对于李老师的一些话要铭记在心: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多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第三篇:读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800字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800字
王心叶
近日,利用闲暇时间阅读了当代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感触极为深刻。
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爱心智慧的结晶,读后不得不为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李老师用自己的真诚来为班级管理刻画了崇高的教育理念,也教给了我们为人、为师的道理。从他的书上,我学会了很多,同时也思考了很多。
班主任的幸福
首先,什么是李镇西老师所谓的“班主任的幸福”?源于何处呢?李老师在他的作品中作了很好的回答:“享受职业,赢得尊严,学生爱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无忧,超越自己”.我想,要做到这种境界,确实很难。当今世界又有多少个老师真正能做到的呢?班主任不仅要管理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在校生活,必要时还要严厉地批评学生,学校有升学压力,老师自然也有教学压力。李镇西老师认为,班主任幸福感的丧失是由于厌倦感的滋生,而厌倦感的滋生主要源于两点:远离学生,拒绝变化。李镇西老师这里应该是说要亲近学生关怀学生、并且把教育创新当做一种做好班主任的聚能量吧,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这样子的老师是可敬的。“
班级管理艺术
其次,是李镇西老师出神入化的班级管理艺术。表现在他对学生青春期心理辅导,对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引导,另外,李老师在处理师生关系、家校关系、老师与家长的关系上,处处都体现出一个特级教师、著名教育家的人文情怀和对教育的虔诚之心。读到李老师每个学期都给每位家长写一封信的地方,我深深地被李镇西老师的用心和真诚感动了,他的一举一动,是一心一意地关怀着他的学生的成长啊!也可以说李老师的做法很英明,如此一来,他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家长的信任、学生的尊重,为接下来的班级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基地。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我认为,李老师这些想法,对日后即将走上的班主任岗位的我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一定要好好利用、好好实践。
第四篇:读李镇西的《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读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这个星期第二次翻开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一次阅读又有不一样的感动:李镇西老师的认真、真诚和努力深深地感动着我,他让我明白了怎样做一个最好的班主任。他秉着:“做一个有激情、爱思考的教育者;走进学生的心灵,做他们真诚的朋友,为更加民主的中国培养现代公民”的执教原则,在班主任的岗位上写上了美丽的一页,从他的书上,我学会了很多,同时也思考了很多,其中,让我体会深刻的有两点:⑴.老师的“幸福感”,⑵.李镇西老师的班级管理艺术,下面我将针对这两点展开谈谈我的感受:
一、班主任的幸福感
(一)什么是“幸福感”
李镇西老师所谓的“班主任的幸福”源于何处呢?李老师在他的作品中作了很好的回答:“享受职业,赢得尊严,学生爱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无忧,超越自己”。我想,要做到这种境界,确实很难。当今世界又有多少个老师真正能做到的呢?现今教育市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许多学校目标也越来越利益化,教育者也是说一套做一套,很少把教育事业当做一种享受,更不用说把一生奉献给伟大的教育事业了。班主任不仅要是管理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在校生活,必要时还要严厉地批评学生,学校有升学压力,老师自然也有教学压力。李镇西老师认为,班主任幸福感的丧失是由于厌倦感的滋生,而厌倦感的滋生主要源于两点:远离学生,拒绝变化。李镇西老师这里应该是说要亲近学生关怀学生、并且把教育创新当做一种做好班主任的聚能量吧,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这样子的老师是可敬的。
(二)“幸福感”的体现与做法
我想,李镇西老师的“幸福感”还表现在他对待学生的态度上,记得在读到李老师对待“优生”和“差生”的做法上,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在对待凌飞这个“上游生”的态度上,李镇西老师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做人心态、思想以及对班级的奉献,他给自己的“优生”的定义应该是品学兼优。李镇西老师在谈到锻造优等生的卓越人格时,提出了对待优等生的培养上的重要几点: ①、引导他们树立志向。②、帮助他们认识自己。③、教育优等生保持童心。④、激励优等生超越自我。⑤、训练优等生受挫心理。⑥、培养优等生的创造能力。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在对待成绩好的学生时,不能认为犯错是差生的专利,要正视学
生的错误,优秀的学生犯了错也应该跟其他学生一样受到该有的惩罚,而不是一味地宽恕、包容,但也不能打击其积极性,而是要做到恰到好处,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期许。
李镇西老师对“后进学生”转化的态度上,谈到了以下几点:①、民主:用心灵赢得心灵。②、科学:把教育主动权教给学生③、个性:不以分数论英雄。李老师是真诚地付出他的爱和关怀,并且想方设法捕捉他们积极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李镇西老师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写“每日九问”、安排后进生当班干部等,这些方法独到有效,他是用自己的爱心去触碰他的学生的心,用心灵赢得心灵的感动,用真诚换来心与心的沟通。我觉得这种方法很高境界,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这个不就是所谓的幸福感了吗?
二、班级管理艺术
(一)出神入化的班级管理艺术
李镇西老师的“出神入化的班级管理”表现在:他对学生青春期心理辅导,对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引导,另外,李老师在处理师生关系、家校关系、老师与家长的关系上,处处都体现出一个特级教师、著名教育家的人文情怀和对教育的虔诚之心。读到李老师每个学期都给每位家长写一封信的地方,我深深地被李镇西老师的用心和真诚感动了,他的一举一动,是一心一意地关怀着他的学生的成长啊!也可以说李老师的做法很英明,如此一来,他轻而易举地拉拢了家长的信任、学生的尊重,为接下来的班级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基地。
(二)班级管理从“人”治到“法”治
李镇西老师继承并发展了魏书生的观点与做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班级管理方法。我认为,以“法”治班的最大好处是,不仅可以让班主任从繁重的班级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而且还可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把班权全权交给学生,是对学生的信任和鼓励,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尊重,更好的发挥其管理潜能。
(三)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
在李镇西老师的作品中,我对他的班级管理模式尤为感兴趣,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李镇西
老师的班级管理模式:①、轮流“执政”的干部制度;②、宜于竞赛的小组结构;③、发展个性的兴趣社团;④、多元交流的友谊班级;⑤、共同享用的集体财物;⑥、陶冶心灵的口琴乐团;⑦、独立主编的《班级日报》;⑧、记录班史的班级日记。⑨、师生共同确定班名、班训、班徽、班旗、班歌。这些都是李老师多年班级管理的思考和实践得来的结果,这成功的背后一定是经过了很多的努力和付出,我认为,李老师这些想法,对日后即将走上的班主任岗位的我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一定要好好利用、好好实践。
在李老师的书中写了一句我很喜欢的话:“思想的原野既需要参天的大树,也需要无边的小草”。我想,教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要有伟大的教育家的指导,同时也需要无名的教育者的辛勤的实践耕耘,我做不了伟大的教育者,但我愿意用我卑微的思想去领悟、去感受、去总结、去奉献,为即将走上的教育道路立下一个灯塔,引前人之正确指引,走出一片新天地。
第五篇:读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lvweiling
近日,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感触很深。《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是李老师爱心智慧的结晶,读后深为李镇西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李老师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为班级管理刻画了崇高的教育理念,也教给了我们为人、为师的道理。“做最好的班主任”其实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用我经常给我的学生讲的话来说,就是“心平气和气平心”不去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沉下心来自己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今天做得比昨天好,手头的事情做得比上一件事情好,同一件事情这次做得比前一次好„„坚持不懈努力超越自我,做成最好的事情,做成最好的自己,为身边的每一个人服务。
或许有人会说,李镇西只有一个,没有人能成为李镇西。但我要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只有一个,没有人能成为我们。“人比人气死人”我们不能成为世上最好的人,但只要我们自觉把握住每一件最平凡的小事,踏踏实实地做好,坚持不懈地超越自我,就能成为世上最好的自己。即使成不了红花,也定能成绿叶,在属于自己的生命坐标上,翩然起舞,绽放生命的精彩。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说:“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和‘机智’。”我们做班主任的教师只有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善良之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我们班主任要用自己的人格积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正直的人。我们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多学习文化知识,使学生成长为有智慧的人。我国自古就有“严师出高徒”之说,所以在很多领导很多家长甚至教师自己眼里,教育需要严师。然而所谓的“严师”往往因为“严” 而趋于苛刻忽视了教育更需要“爱”与“宽容”。李镇西老师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在课堂上,如果想与学生交流对话,没有真爱是实现不了的。”浮躁的心态、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师生之间心与心真诚的沟通。当然,我们班主任的“爱”要以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为前提,对学生的“严”是严中有爱,严而有度。对“后进生”李老师所付出的爱是真诚有度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积极向上的自信心,又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的,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李镇西教育的精髓。魏书生老师也写过“我以我心付童心”这样的句子,原来“北魏南李”教育的理念是一致,只是表述的方式和所用的方法各不相同罢了。“北魏南李”殊途同归,他们都是擅长于因材施教的高手啊。
“教无定法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走一些弯路,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也常常会出现反反复复,当爱与宽容真正存在于师生之间的时候,就能无坚不摧,就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转化目的。只要你真正爱学生,学生就会爱你爱得更深、更真切。因此,作为一个教师
一个班主任,需要有渊博的知识,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更需要有爱心。
《做最好的班主任》书中有一句话很值得我们每个德育工作者永远铭记在心——“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近20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完整的健康的教育需要捧着爱心和宽容心耐心地等待学生的提升和发展。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继续虚心地向“北魏南李”等大师们学习。争做下一个“李镇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