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李镇西写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有感
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有感
弥勒市西二中学林建华
序言:永远的班主任
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
近期我反复研读了这部作品,从书中我看到了李老师26年来的诸多教育教学的事例。这些事例不仅仅折射他的为人,更折射了他独特执教的精神风格。
这正是我们弥勒教师需要的精神!弥勒人民所需要的一种风格!
一、做班主任,让我的生活更精彩。
1、你愿意做班主任吗?
我坦率地说:我愿意做班主任!虽然我现在已经55岁,但我仍然是一名勇挑重担的、务实求真的班主任。
文中谈到:李镇西工作了26年,做了26年的班主任工作。从一个年轻小伙子一直到走上校长的工作岗位。
这个期间,他换过6个工作单位,其中5个是学校。特别是到成都市教科所担任教育发展研究室任主任,作了一年的教科研工作后,又再次回到了盐道中学任副校长,兼班主任老师、任教语文学科。用他自己的话来解释:不当班主任心里不踏实,不回到学校工作自己不舒服。
试问:在全国的校长当中,有那几位是做了行政工作后,还主动要求当班主任,而且还是两个班的班主任,我想恐怕只有他了吧!12、你们是我永远青春的礼物。
当我刚接手165班的时,我毫无准备,无论是班主任工作,还是语文教学工作都不到位。但我却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教育,融入了学生,融入了学生的生活天地。
人生可是这么奇妙的。几百名学生在我执教的39年里,闯进了我的职业,我们之间便拥有了39年共同的生活,我的生命也和他们融为一体。无论今后岁月怎样流逝,无论和他们慢慢的变老,那39年的时光,将是我永远的青春记忆。
孩子们已经一批批地进入了高一级学校,甚至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但我与他们、他们的家长仍时时联系、沟通。
3、甜蜜的“苦差事”。
当学生毕业前夕,在他们依依不舍的眼神里,我会发现学生最留恋的老师,依然是他们平时感到“恐惧”,甚至“怨恨”的班主任。
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就会比单纯的任课教师取得更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
二、寻找班主任工作的幸福感。
1、班主任会从哪里丧失幸福感。
客观地说,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也有许多缺点。在开学的那天,很多学生议论老师时,总会把“严肃”、“公正”、“无私”联系在一起。那么,我们教师则会把灿烂的微笑留给学生,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
谚语说:“谁也说不清哪块云彩会下雨。”而我却相信我的每块“云
彩”都会“下雨”。比如,张跃红同学是个讲文明、爱劳动的好学生。每次教室里的饮用水喝完,他就会主动地去水务室把水换回。其次,他懂礼貌,每次见了老师总笑嘻嘻地打招呼。他做了好事,我都会表扬与激励。有一次,我微笑着问他:“作业做好了吗?你可要抓紧点呀!”他便红着脸,搔着头说:“还有一小点。”我仍然笑着说:“等会儿我可要检查呀!”他从我的笑容里读到了鼓励。这就是39年来,在学生取得成功时,我总会用微笑送去欣赏;在学生感到失落时,我总会用微笑送去鼓励;在学生犯错时,我总会用微笑送去宽容。
39年来,我认为班主任的幸福感是多么的美好。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对自己的工作兴致勃勃,真有一番宏图大志,从中也品尝到了幸福感。但随时间的推移,随困难的增多,我的厌倦感逐渐替代了幸福感,最后越来越感受不到丝毫的幸福,只剩下一个字——烦!
虽说这句话有些武断,但也不乏有其深刻的道理。
2、班主任的幸福感源于何处。
享受职业,赢得尊严,学生爱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超越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欢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
3、做一个胸襟开阔、心灵自由的班主任。
班主任在精神上要“自我解放”。首先,对待领导的评价要冷静;
其次,对待同事的议论要宽容;再次,对待家长的批评要温和;最后,对待学生的意见要豁达。
想到本学期与165班家长沟通的时,曾发生的一个小插曲:有一位家长说:“林老师,本学期刚开始时,我怀疑你怎么当孩子的班主任,每周仅有六节课,加上学生中有好几人在小学就是调皮大王,他们又不听老师的话,我们真的很担心。但是,现在看来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你这么踏实敬业,这么关心学生,这么想学生之想,急学生之急。这是我们家长多么期盼的大好事啊!”
这就是我10年来担任班主任工作和看完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换来的感悟,也让我感悟到“心灵”的重要,明白了宽广的胸怀是作好班主任的关键之处。
第二篇:读李镇西的《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读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这个星期第二次翻开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一次阅读又有不一样的感动:李镇西老师的认真、真诚和努力深深地感动着我,他让我明白了怎样做一个最好的班主任。他秉着:“做一个有激情、爱思考的教育者;走进学生的心灵,做他们真诚的朋友,为更加民主的中国培养现代公民”的执教原则,在班主任的岗位上写上了美丽的一页,从他的书上,我学会了很多,同时也思考了很多,其中,让我体会深刻的有两点:⑴.老师的“幸福感”,⑵.李镇西老师的班级管理艺术,下面我将针对这两点展开谈谈我的感受:
一、班主任的幸福感
(一)什么是“幸福感”
李镇西老师所谓的“班主任的幸福”源于何处呢?李老师在他的作品中作了很好的回答:“享受职业,赢得尊严,学生爱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无忧,超越自己”。我想,要做到这种境界,确实很难。当今世界又有多少个老师真正能做到的呢?现今教育市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许多学校目标也越来越利益化,教育者也是说一套做一套,很少把教育事业当做一种享受,更不用说把一生奉献给伟大的教育事业了。班主任不仅要是管理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在校生活,必要时还要严厉地批评学生,学校有升学压力,老师自然也有教学压力。李镇西老师认为,班主任幸福感的丧失是由于厌倦感的滋生,而厌倦感的滋生主要源于两点:远离学生,拒绝变化。李镇西老师这里应该是说要亲近学生关怀学生、并且把教育创新当做一种做好班主任的聚能量吧,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这样子的老师是可敬的。
(二)“幸福感”的体现与做法
我想,李镇西老师的“幸福感”还表现在他对待学生的态度上,记得在读到李老师对待“优生”和“差生”的做法上,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在对待凌飞这个“上游生”的态度上,李镇西老师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做人心态、思想以及对班级的奉献,他给自己的“优生”的定义应该是品学兼优。李镇西老师在谈到锻造优等生的卓越人格时,提出了对待优等生的培养上的重要几点: ①、引导他们树立志向。②、帮助他们认识自己。③、教育优等生保持童心。④、激励优等生超越自我。⑤、训练优等生受挫心理。⑥、培养优等生的创造能力。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在对待成绩好的学生时,不能认为犯错是差生的专利,要正视学
生的错误,优秀的学生犯了错也应该跟其他学生一样受到该有的惩罚,而不是一味地宽恕、包容,但也不能打击其积极性,而是要做到恰到好处,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期许。
李镇西老师对“后进学生”转化的态度上,谈到了以下几点:①、民主:用心灵赢得心灵。②、科学:把教育主动权教给学生③、个性:不以分数论英雄。李老师是真诚地付出他的爱和关怀,并且想方设法捕捉他们积极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李镇西老师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写“每日九问”、安排后进生当班干部等,这些方法独到有效,他是用自己的爱心去触碰他的学生的心,用心灵赢得心灵的感动,用真诚换来心与心的沟通。我觉得这种方法很高境界,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这个不就是所谓的幸福感了吗?
二、班级管理艺术
(一)出神入化的班级管理艺术
李镇西老师的“出神入化的班级管理”表现在:他对学生青春期心理辅导,对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引导,另外,李老师在处理师生关系、家校关系、老师与家长的关系上,处处都体现出一个特级教师、著名教育家的人文情怀和对教育的虔诚之心。读到李老师每个学期都给每位家长写一封信的地方,我深深地被李镇西老师的用心和真诚感动了,他的一举一动,是一心一意地关怀着他的学生的成长啊!也可以说李老师的做法很英明,如此一来,他轻而易举地拉拢了家长的信任、学生的尊重,为接下来的班级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基地。
(二)班级管理从“人”治到“法”治
李镇西老师继承并发展了魏书生的观点与做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班级管理方法。我认为,以“法”治班的最大好处是,不仅可以让班主任从繁重的班级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而且还可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把班权全权交给学生,是对学生的信任和鼓励,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尊重,更好的发挥其管理潜能。
(三)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
在李镇西老师的作品中,我对他的班级管理模式尤为感兴趣,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李镇西
老师的班级管理模式:①、轮流“执政”的干部制度;②、宜于竞赛的小组结构;③、发展个性的兴趣社团;④、多元交流的友谊班级;⑤、共同享用的集体财物;⑥、陶冶心灵的口琴乐团;⑦、独立主编的《班级日报》;⑧、记录班史的班级日记。⑨、师生共同确定班名、班训、班徽、班旗、班歌。这些都是李老师多年班级管理的思考和实践得来的结果,这成功的背后一定是经过了很多的努力和付出,我认为,李老师这些想法,对日后即将走上的班主任岗位的我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一定要好好利用、好好实践。
在李老师的书中写了一句我很喜欢的话:“思想的原野既需要参天的大树,也需要无边的小草”。我想,教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要有伟大的教育家的指导,同时也需要无名的教育者的辛勤的实践耕耘,我做不了伟大的教育者,但我愿意用我卑微的思想去领悟、去感受、去总结、去奉献,为即将走上的教育道路立下一个灯塔,引前人之正确指引,走出一片新天地。
第三篇:读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lvweiling
近日,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感触很深。《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是李老师爱心智慧的结晶,读后深为李镇西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李老师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为班级管理刻画了崇高的教育理念,也教给了我们为人、为师的道理。“做最好的班主任”其实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用我经常给我的学生讲的话来说,就是“心平气和气平心”不去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沉下心来自己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今天做得比昨天好,手头的事情做得比上一件事情好,同一件事情这次做得比前一次好„„坚持不懈努力超越自我,做成最好的事情,做成最好的自己,为身边的每一个人服务。
或许有人会说,李镇西只有一个,没有人能成为李镇西。但我要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只有一个,没有人能成为我们。“人比人气死人”我们不能成为世上最好的人,但只要我们自觉把握住每一件最平凡的小事,踏踏实实地做好,坚持不懈地超越自我,就能成为世上最好的自己。即使成不了红花,也定能成绿叶,在属于自己的生命坐标上,翩然起舞,绽放生命的精彩。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说:“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和‘机智’。”我们做班主任的教师只有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善良之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我们班主任要用自己的人格积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正直的人。我们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多学习文化知识,使学生成长为有智慧的人。我国自古就有“严师出高徒”之说,所以在很多领导很多家长甚至教师自己眼里,教育需要严师。然而所谓的“严师”往往因为“严” 而趋于苛刻忽视了教育更需要“爱”与“宽容”。李镇西老师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在课堂上,如果想与学生交流对话,没有真爱是实现不了的。”浮躁的心态、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师生之间心与心真诚的沟通。当然,我们班主任的“爱”要以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为前提,对学生的“严”是严中有爱,严而有度。对“后进生”李老师所付出的爱是真诚有度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积极向上的自信心,又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的,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李镇西教育的精髓。魏书生老师也写过“我以我心付童心”这样的句子,原来“北魏南李”教育的理念是一致,只是表述的方式和所用的方法各不相同罢了。“北魏南李”殊途同归,他们都是擅长于因材施教的高手啊。
“教无定法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走一些弯路,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也常常会出现反反复复,当爱与宽容真正存在于师生之间的时候,就能无坚不摧,就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转化目的。只要你真正爱学生,学生就会爱你爱得更深、更真切。因此,作为一个教师
一个班主任,需要有渊博的知识,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更需要有爱心。
《做最好的班主任》书中有一句话很值得我们每个德育工作者永远铭记在心——“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近20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完整的健康的教育需要捧着爱心和宽容心耐心地等待学生的提升和发展。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继续虚心地向“北魏南李”等大师们学习。争做下一个“李镇西 ”。
第四篇:读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800字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800字
王心叶
近日,利用闲暇时间阅读了当代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感触极为深刻。
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爱心智慧的结晶,读后不得不为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李老师用自己的真诚来为班级管理刻画了崇高的教育理念,也教给了我们为人、为师的道理。从他的书上,我学会了很多,同时也思考了很多。
班主任的幸福
首先,什么是李镇西老师所谓的“班主任的幸福”?源于何处呢?李老师在他的作品中作了很好的回答:“享受职业,赢得尊严,学生爱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无忧,超越自己”.我想,要做到这种境界,确实很难。当今世界又有多少个老师真正能做到的呢?班主任不仅要管理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在校生活,必要时还要严厉地批评学生,学校有升学压力,老师自然也有教学压力。李镇西老师认为,班主任幸福感的丧失是由于厌倦感的滋生,而厌倦感的滋生主要源于两点:远离学生,拒绝变化。李镇西老师这里应该是说要亲近学生关怀学生、并且把教育创新当做一种做好班主任的聚能量吧,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这样子的老师是可敬的。“
班级管理艺术
其次,是李镇西老师出神入化的班级管理艺术。表现在他对学生青春期心理辅导,对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引导,另外,李老师在处理师生关系、家校关系、老师与家长的关系上,处处都体现出一个特级教师、著名教育家的人文情怀和对教育的虔诚之心。读到李老师每个学期都给每位家长写一封信的地方,我深深地被李镇西老师的用心和真诚感动了,他的一举一动,是一心一意地关怀着他的学生的成长啊!也可以说李老师的做法很英明,如此一来,他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家长的信任、学生的尊重,为接下来的班级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基地。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我认为,李老师这些想法,对日后即将走上的班主任岗位的我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一定要好好利用、好好实践。
第五篇:读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追寻班主任的幸福感
追寻班主任的幸福感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闲暇之余,我有幸品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刚开始是强迫自己挤时间读,但是,读着读着一种感觉在悄然而生,被迫变成了主动;不耐烦变成了心潮澎湃,我深深的被李老师的才华和他的师爱所折服。他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真正的还学生民主,他的学生才是幸福的,快乐的,他向我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师爱”.从上班的那一天起,我的原则就是用“师爱”去感化学生,让他们自己体会到老师是爱他们的,进而好好学习,好好生活,所以,我一直感觉自己是“爱”学生的。当读了这本书后,我在深深的思索:我是真正的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我对学生的“爱”是平等的吗?现在,我无法从内心深处给以肯定的回答。正是李老师让我对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
记得有一次下课,当我正要走出教室时,我们班一个很乖巧、学习也很好的女生泪眼汪汪的对我说:“老师,我今天心情很不好”.我问她:“怎么了。”她的回答令我很惊讶——“我觉得你很烦我”.我一愣,说道:“你平时表现这么好,我怎么可能烦你呢,我很喜欢你呀。”她破涕为笑道:“老师,我不烦了,我现在很高兴”.但是我的心却很沉重,我明明是爱她的,可是怎么会出现这种结果?这是一个班主任的严重失职。后来,我和她交流,她说她感觉我不太重视她,太重视比她学习好的,上课提问她的次数也很少。我这才发现原来我的“师爱”这么的不平等。
一个学生平时不写作业,上课不听讲,被逼的紧了,他就抄抄作业完事,我和他的父母交流过,但是无济于事。当他又一次抄作业时,我在班上狠狠的批评了他,不留一点情面,结果他比我更“厉害”,当着我的面扬长而去。我不解,我这样做是对他好,为什么他不买帐?为什么理解不到我的苦心?现在我明白了,爱的基础是“尊重”,尤其是大一点的孩子,他们需要的不是牢笼,而是尊重和平等交流下的制约。
通过李老师对“师爱”的诠释和我在教学中的点滴往事,我明白了真正的“师爱”是关爱、民主和尊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和学生做朋友。放下老师的架子,俯下身去,和学生民主、平等的交流,用心去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共同探讨班级建设中的各项问题,共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课堂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生本教育为依托,课堂上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让他们畅所欲言,尊重他们的交流,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把爱和公平撒向每一个学生。不但要关注学习好的、听话的学生,更要给那些中等生和后进生更多的关注和“爱”,帮他们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不以分数论英雄,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获得重视、获得成就感。
四、讲究批评的艺术。当学生犯错时,在尊重他的基础上,给予慰藉或激励,然后分析他的行为,让他自己意识到自己做的不当的地方。这样,不仅使学生受到了教育教训,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孜孜不倦的争取进步,愿我的“师爱”能给每一个孩子温暖,陪伴他们度过快乐的小学时光,这样,我才会有教师的幸福感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