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跪着教书》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5 16:10: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不跪着教书》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不跪着教书》心得体会》。

第一篇:《不跪着教书》心得体会

《不跪着教书》心得体会

谢聪荣

暑假期间,纪梅花老师推荐了6本书让我们教学能手工作室的成员来读,我选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吴非老师撰写的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里边篇篇观点鲜明新颖,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读后真是受益匪浅。

里面开篇第一则随笔——《永不凋谢的玫瑰》就深深地打动了我,文中苏霍姆林斯基夸奖摘玫瑰花的小女孩是懂得爱的孩子,而不是大加批评,教育她摘花不好等等,因为小女孩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就把花送回来。这个故事也深深触动了我,我们老师往往被传统观念束缚,忽略了学生的想法。我想如果是我,我肯定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去批评这个小女孩,然后耐心地教育她应该保护花草树木。那么这个孩子善良的行为不是被我给扼杀了吗?我被苏霍姆林斯基爱的教育感动。

《永不凋谢的玫瑰》这则随笔也让我明白了,作为老师我们要试着用小孩子的思维方式去分析他们的行为举动,多一分耐心,多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改变传统的对学生所犯错误的观念,做一个有”心“的教育者。

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还是育人,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看到这,我不禁问自己:”面对孩子,我是怎么做的?我做好了吗?“当我认为学生犯错的时候,我总是会马上告诉他这样做不对,有时甚至发怒责备,以为严厉的批评可以给他深刻的教训,下次他就不敢犯错了。我想我的”不够耐心“让我失去了许多教育的契机,说不定已经在不知不觉当中伤害了一些孩子幼小的心灵,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呀,想到这,我不禁毛骨悚然。

为了”不跪着教书"我应该反思我的教学。平时在改作业时,看到成绩优异的学生那一字不差的作业时的心花怒放,再看到差的同学的作业时真是怒火攻心,面对同样的错误,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则轻描淡写,而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则雷霆大怒,反省一下,我对所有的学生是否做到了一视同仁。

通过阅读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我感受到了作为老师,心中一定要有爱,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的动向,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和他们交流,做朋友,以一颗童心和他们交流,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孩子们的每一个过失,用耐心去等待孩子们的每一个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我们要带着爱心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静下心来,好好听一听孩子内心的想法。

我们学校是一所民汉合校,部分学生存在语言障碍,在教学过程中成绩难免参差不齐,同样在我的班里也存在这种现象。读了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我感触颇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拿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对待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以成绩论好坏,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成绩优异的学生有不足也要批评教育,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就要及时表扬,让每个学生感受感受到教师的爱和温暖。

2.关爱每一个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放在心上,学会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除了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注他们的生活及身体健康各个方面。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学时我不仅仅要关注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一颗爱心,一颗感恩的心,懂得什么是爱,怎么去爱,只有让孩子能够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那么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的和谐、美好。

第二篇:不跪着教书心得体会

《不跪着教书》心得体会

凉水中心校 王颖

为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度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寒假,我经过精挑细选,购买了教育家吴非老师编著的《不跪着教书》。手捧此书,心中充满疑惑,带着好奇的情绪认真翻阅,仔细研读,我的每一寸神经、每一个细胞都被吴老师的教育思想所深深震撼。全书没有长篇大论,没有引经据典,只是用一个个小事例,引发了对教育现象的思考,对当代教师的思考,对新世纪人才的思考,让我作为一名骨干教师、一名中层干部,明了自己身上所肩负的重任。开篇序中有一句话:“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得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将成为我今后教师工作生涯的座右铭,时刻鞭策自己不忘初心,不断努力,做一名合格的、称职的培育者。

育人先育德。开篇第一则随笔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标题为《永不凋谢的玫瑰》,我被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高尚言行深深地打动,也想把这个故事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校园里的花房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都非常惊讶,每天有许多学生来观赏。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一个四岁的小女孩在花房里摘下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他非常想知道小女孩为什么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要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完我就把花送回来。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送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妈妈的,感谢他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我被这个孩子的美好和爱心所感动,更为苏霍姆林斯基对这种爱的呵护所感动,在感动的同时我也感受到沉重,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心中有爱,学做感恩善良的人。

第二辑《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中,阐述了精神追求对教师和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以于漪为代表的一代杰出教师之所以在长年从教后仍能保持对新思想、新事物的敏感,对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索,能始终对教学保持浓厚的兴趣,并永远地怀有一颗赤子之心,全在于他们灵魂中有那种“热爱”的禀赋,有了热爱的品质,教师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保有工作的激情,才能不断地进德修业,才能不断地有所发现和创造,才能成为精神高尚的人。教师没有信仰,没有精神追求,他的学生就很难成为站立起来的人。教师的终极任务就是培养出色的人才,要想学生出色,教师必须出色,只有不断地进德修业,把自己的工作与学生成长结合起来,让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得到学生的敬重,才能把学生培养成精神高尚的人。教师的精神滋养来源于高品质的阅读,学生亦是如此,引领学生读好书就如同播种,耐心地浇水施肥,才能结出美丽的果实。青少年的培养途径很多,通过阅读净化心灵世界,让他们睁开眼看世界时就看到最美好的东西,接触到最基本的道德理念——诚实——友爱——自尊——善良,让爱和美充实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崇高和尊严引领青春的目光,教师成长离不开阅读,学生的成长更离不开高品质的阅读。

引领孩子成为站直了的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家庭教育。关于家庭教育,吴非老师在书中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令我十分佩服。其中有一章《努力做成几件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谈对孩子应该有怎样的期望,现在持有两种观点。有人认为,过高的要求不切实际,子女因为长时间达不到要求,无法实现目标,会导致孩子上丧失信心;有的人则认为,对子女期望不高,他们就难以把握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两种意见同时存在,并不矛盾,实施起来应该因孩子能力大小而异,因材施教。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龙成凤,家长需要实事求是,正确看待孩子能力,制定适合孩子的目标,文中也列举了好多事例,证明这一点。吴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是:“要努力做成几件事”,究竟是什么事难以说清楚,但一定要通过“努力”才能“做成”的,对孩子来说终生受益。作为一名家长,教育孩子我深有体会,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做什么样的人。在孩子上幼儿园时我就意识到这一点,从习惯开始培养,教会孩子分辨真善美,养成尊老、爱幼、勤俭、朴素、真诚、勇敢的良好品质;合理地计划时间,培养孩子养成认真阅读、善于思考的良好的习惯;在个性培养上,坚持不懈,小学六年、初中二年完成艺术特长——钢琴的学习。很庆幸,能与老师的观念相契合,并在培养孩子的路上,努力帮助、指导孩子努力做成几件事,实践证明,孩子成长的很健康、很快乐。

书中所写随笔,涵盖了教育方方面面的内容。既有教育方针的,也有办学方向的,有直白地揭露,也有悉心地劝导,无论是哪种,都寄托着吴老先生对教育的担忧与希冀。作为一名教师,一名中层干部,我感到肩上的责任很重,把身边事做好是目前我对教师这一职责的理解。肖川老师曾经说过:“教育智慧只能从我们内心深处长出来,其长势取决于土壤的肥沃程度,我们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学识修养、心性修养、精神修养。”在未来,我决定首先做一个站直了的教师,用自己一颗火热的心,教会学生拥有善良,懂得感恩,懂得宽容理解,懂得珍爱一切生命,用自己视野的宽度,知识的厚度,思想的深度,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祖国的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感谢吴非老师,感谢《不跪着教书》这本书,它带给我触及灵魂的感悟,让我看到了教育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它让我明确了一名普通教师应该努力的目标。全体教师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为了爱的教育,为了党的事业,努力做铁骨教师,培育站直的接班人,让千千万万多玫瑰盛开在教育这篇沃土上!

第三篇:不跪着教书

《不跪着教书》摘要

石 波

1、从青少年成长的实际出发,最有效的教育途径,是在他们睁开眼看世界的时候,让他们第一眼就看到最美好的东西,接触到最基本的道德理念,如诚实、友爱、自尊、善良、正直等等,让爱和美充实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崇高和尊严引领青春的目光

2、教育工作者的词典中永远不该有“为时已晚”的 说法,朝闻道而夕死,强于浑浑噩噩地混世。懂得爱,比只知道恨要好;懂得美,比美丑不辨要好;从小就想到要做有尊严的公民,他就会有充实的内心世界

3、一本好书往往就是一粒善良的种子,一粒诚信的种 子,一粒爱的种子,一粒正直的种子,这些种子适时地播撒在孩子的心田,就有了真善美品格的萌芽,滋养感知,潜移默化,人的心灵就会变得充实,高贵,美丽,他就有可能始终站立着,像一个人一样地活着

4、一本好书,能激励几代人,当今青少年缺乏的,正是这种以火热的激情唤醒人的理想,引导人们走向光明的优秀作品.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四日

《不跪着教书》摘要

石 波

1、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仁爱的禀赋,这就需要教师首先成为情感健全的人。在有仁爱之心的教师眼中,学生首先是人,是需要关怀的人,在那样的班级中,学生也懂得了平等和仁爱。

2、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是为他们打好人文“底子”的重要措施。这个任务,只有思想者才能完成。一个优秀的教师,也需要时常地提醒学生学会识别皇帝的新衣。

3、语文教师不能跪着教语文,如果教师是跪着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

4、就教师的职业性质而言,对教学工作的机械重复,对学生的冷漠,对生活的冷漠是对职业的亵渎。有了热爱的品质,教师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保有职业的激情,才能不断地进德修业,才能不断地有所发现和创造,——自然,才有可能成为高尚的人。

5、我期望年轻一代的语文教师能注意知识积累,向新高度登攀;倘若条件有限,那也要有点自我提高意识,哪怕读点闲书也是好的,哪怕知道一些掌故也是好的,即使自己读书不多,听听别人说读书也行,——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

二〇一四年五月十日

第四篇:不跪着教书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学校开展了读书活动,给我们推荐了一些书来读,其实,我是个爱读书的人。我爱读的书也很多。只是一向对专业类的的书籍不大感兴趣,因为说教味太浓,读起来总觉得有些累。当我看到《不跪着教书》这本书时,它的题目吸引了我,这“跪着”的含义是什么?谁在跪着教书?为什么跪着?在我从教的这些日子中有没有“跪着”?

拿起书来仔细打量,原来书名旁边还有用小字写的一段话:“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想到文革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人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能有‘铸造’这样的词条。”反复将这段话读了几遍,每读一遍,心情就觉得愈沉重。怀着复杂的心情,我翻开了这本书。

原来,作者吴非是一位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任教于南京师大附中。本书收录的是他近年有关教育问题的随笔杂感,有对教育问题的思考,有教学随想,有和同行或学生的对话。

没想到,开篇第一则随笔——《永不凋谢的玫瑰》就深深地打动了我。这篇文章讲的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记下了这样一则真事。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小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他很想知道这个女孩为什么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的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她搀着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这个故事长久地感动着我,并深深地启迪了我。假如是我,会怎么做呢?我想,我肯定会对孩子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忧心忡忡,首先可能会没收了她的花,当然更不会再去摘花给她;然后就会苦口婆心地对小女孩进行一番传统的道德教育,教育小女孩从小要爱护花草,因为它们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不要损害公物云云。可这不是对美好性灵的戕害吗?我为自己有这些所谓高尚的正义的想法感到羞耻!在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难道就没有真的这样去做过吗?难道只有那么一两次吗?这是不是下跪了,是向谁下跪了?

一个个小故事慢慢读下去,可以说每一个故事都能打动我,都能触动我心中某一个柔软的地方,让我或感动,或同情,或愤怒„„特别是作者对目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些腐败、堕落以及种种不人道所表达出的那种愤怒,让我感同身受。作者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祖国教育现状的担忧、以及对理想教育的向往和追求,不能不使我对他产生深深的敬意。

怀着对吴老师的敬意,我认真读完了这本书。对于本书封面上的那段话,我不敢说完全理解了,但可以说有点理解了。我觉得用“语重心长”、“发自肺腑”或者说别的什么词都不能表达出作者在写这段话时的心情。回过头来再读这段话,我读到了一个字——爱。

吴非 老师提出的两个主要观点是:多读书,多思考。“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是针对学生,更是针对教师自身。吴老师说,“一位教师,只有不断地进德修业,把自己的工作和学生的成长结合起来,让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才能得到学生的敬重,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人。”“要让学生出色,教师必须出色;想让学生多读书,教师首先应当多读书,自觉地多读书。”“学生超越教师,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教育的希望;然而如果教师太容易被超越,我看真不是什么幸事。”“我很平凡,但是我们的学生需要最出色的教师,需要伟大的老师。”

作为一个教师,怎样才算没有跪着教书。我的体会是:首先,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应该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精神,他的学生就很难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比如,面对一本教参,他不敢说“不”;面对外行领导的错误指责,他立刻匍匐在地,这样怎么能去“立人”呢?如果教师是跪着的,那他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其次,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风格延续着教师的教学生命,因为它可能长久地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吴老师认为,一个老师如

果能通过课堂让学生喜欢我们的学科,那他就是成功者。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第三,教师要有人格。特别是在平常与学生家长接触时,应该理智地保持适当的距离,也不要讨好权贵的子女,媚态百出,更不要在学生和家长面前随意释放你的粗鄙。第四,教师要有爱与敬重的阅读。不仅如此,作为一名教师还有责任和义务引导你的学生热爱阅读。一本好书往往就是一粒善良的种子,一粒诚信的种子,一粒爱的种子,一粒正直的种子,这些种子适时地播撒在孩子的心田,就有了真善美品格的萌芽,滋养感知,潜移默化,人的心灵就会变得充实,高贵,美丽,他就有可能始终站立着,像一个人一样的活着„„

我不得不承认,吴老师所追求和向往的“不跪着教书”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是一种高尚的教育,也是我们的民族和时代需要的教育。而现实却往往令人失望。悬在每个教师头顶那许多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指挥棒,岂能容你做得了半点主,你能不下跪吗?反思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生涯,很惭愧,我不敢说我没有过跪着教书的历史。我也不知道有几位同仁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我从未有过跪着的历史!”

《不跪着教书》对广大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剂补钙的良药。我以为这本书也很适合关心教育事业的人士阅读。老实说,吴非老师的想法有太多不合时宜的地方,跟苏东坡一样,这个优秀教师也是一肚子不合时宜,比如绝不接受学生家长请吃饭,在今天,99%的老师做不到。但我还是要说,我敬佩吴非老师,这样的人在教育界立住了,是一个奇迹。有这样的人,中国的教育才让我看到了希望。我想我能够这样来理解这些话的涵义: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责任提高自己的修养,传授知识,促进学生的思想交流,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坚韧他们的骨气,提高大家的民族气概。

吴非 老师说:“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不管以后课堂模式如何,老师还是要在课堂上与孩子们说话的;无论如何,别让孩子们看不起你。”说得多么朴实、多么中肯呀。他是期望年轻一代的教师“能注意知识的积累,向新高度攀登;倘若条件有限,那也要有点自我提高意识,哪怕读点闲书也是好的,哪怕知道一些掌故也是好的,即使自己读书不多,听听别人说读书也行”。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中国人曾经有着千百年给封建权贵下跪的历史,深受封建思想毒害,逆来顺受,从骨子里向外透着奴性。封建主义早已灭亡,可它给中国人带来的精神毒害还不可能说消失就消失。还有人可能还

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跪着生活。为了不使我们的下一代继续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我们教育工作者就要向吴非老师所说的,得要站直了教书,得要有铁骨!

我们学校每学期都举行“书香飘满校园”读书活动,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大大激发了广大师生的读书热情。每年推荐的“教师必读书目”,对教师的读书是一种很具体、很有效的指导。假如,我们的教师都有一些值得一读的好书;假如,我们的教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精力,为丰富自己而不断地读书;假如,我们的教师能够把读书作为提高生命质量的途径;假如,我们的教师能够边读书,边研究思考,那么,我们的教师生活就充实了,精神就丰满了,心灵就净化了,教育就有智慧了,生命就有价值了,人生就有意义了。

读书,思考,实践,再读书,再思考,再实践,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规律,是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我将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坚持遵循这一规律,一路前行。

第五篇:不跪着教书(最终版)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石莱希望小学

车洪海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想到文革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配有“铸造”这样的词条。

——吴非《不跪着教书》

一次无意中翻阅了这本《不跪着教书》,被这一段封面语所吸引,读了之后就舍不得搁下,索性一口气把它读完,感觉自己内心深处一直以来想一吐为快的想法在书中得到了宣泄。这本书中没有深奥晦涩难懂的教学理论,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的只是简易实在的教学杂感,教学反思和教学随想。读了作者沉甸甸的思考,且不说受益匪浅,有一点对自己日后的教学生涯的帮助,就应当值得去读。

同样作为教育工作者,同样是语文教师,吴老师是怎样认为做好语文老师的呢?

吴老师认为评价一位教师的工作,简单地说可以是三句话: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言简意赅,把握住了现代“师道”的实质。当然,他也没有回避“应试教育”,语文教学要完成的任务是在培养语文素养的同时给学生一粒人文的种子。同时,吴老师又在更高的层次上阐述了语文教学的使命。语文课应当担负起思想启蒙的任务,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怀疑精神。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成为一个思想者,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怀疑精神。“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这是吴老师一篇文章的标题。我想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教师是工作者,教师是劳动者,教师是指导者,而更应该是“思想者”。我国有过不需要思想的年代,所以我们愚昧疯狂。那个时代已经过去,我们除了反省,更重要的是去实践,去破除内心的封闭意识,要学会思想。如果一个教师自身都缺乏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很难想象他所教出的学生会是什么样子,真的就如吴老师说的“学校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养顺服的思想奴隶”?语文学科应该是认知、思想的工具。如果仅仅是把它当作一门学科知识,照搬教参来传授,而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没有个人智慧,那势必会使这门学科黯然失色,而且我认为这种行为还是对教师职业的亵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塑造人,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爱因斯坦语)作为青年教师,我要学习和思考的东西还有很多,努力保持的教学个性,要有自己的教学见解和主张。

语文教师要保有职业的激情。吴非老师在书中谈到的上海于漪老师,于老师虽已是古稀之人了,但是她依然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她能够在长年从教后依然保持对新事物新思想的敏感,能对未知领域不停地探索,能始终对教学保持浓厚的兴趣,在灵魂深处永远地有那种“热爱”的禀赋,这是实属不易的事。于漪常说:“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这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而现在许多教师没有任何“精神追求”,就是在那里“混吃等死”,这是十分遗憾可悲的事情。我作为青年教师,前方还有很长的路,心中还有理想。坚持向吴老师和于老师学习,始终保持自己的职业激情,教书的心永远年轻,一辈子学做教师。

要坚持读书,善于思考。“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读书应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现在,我觉得,在教师进修问题上,也得用这句话。——要让自己的学生出色,教师必须出色;想让学生多读书,教师首先应当多读书,自觉地多读书。

然而现实却遇见了尴尬的事情,在中学里学生读书,准确地说是读点小说,甚至名著都是一种罪过。有些教师自认为让一些平时酷爱名著、小说之类的同学改邪归正,从此不再看这等“闲书”,是教育的成功。想起这我心中油然就会产生悲痛之感。我现在已为人师,但是我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所以对于这我当然很有感触。说实在的,我如今不爱读书跟以前读书是一种罪过的教育不无关系。刚有点想读书的念头,就被老师扼杀了,拿着收缴的书挥袖而去,这样的背影一次次的出现我的眼前,自然,久而久之读书的兴致没有了,到了大学里有了时间却没有了兴致。不爱读书,这是可悲的。

不读书也就没有了知识的营养,也就不会思考,自然也就没有了独立思想的精神。我教语文学科,而语文是最有灵性的、最具思想性的学科。我们和学生之间的需要桥梁,这个桥梁就是语文,语文是人与人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

为人师表,说的就是让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学生的最初的理想很有可能就是来自学科的基础学习,一个能言善辩、妙语连珠的语文老师很可能“铸造”有成就的学生。于是如何做好这个表率,吴非老师说的好: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只有教师肯读书才能要求学生肯读书。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进德修业,努力使自己成为最出色的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人。

简而言之,作为一名教师,要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怀疑精神,要有“精神追求”,要多读书。当然这只是我从书中读出的几个观点,要做好神圣有尊严的教师,远不止这些。

下载《不跪着教书》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不跪着教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不跪着教书(最终版)

    《不跪着教书》由吴非先生所著,大概许多老师都看过这本教育专著。看完这本教育随笔,带给我沉甸甸的思考,正如作者所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1 《不跪着教书》是一本不错的而书籍。我有空时就翻翻,感觉不像一般的教育专著那么枯燥乏味。作者吴非本身是江苏省教授级中......

    不跪着教书5篇

    不跪着教书————做一名幸福的教育工作者 读《教师的幸福资本》上学期学校给每位青年教师发了本蕾玲老师的《教师的幸福资本》,看到这个书名我就想:自己也做要一名幸福的教......

    不跪着教书 体会

    《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 刘宝清 第一次听这本书的名字,认为此书应该与教师如何维护自己的尊严有关。 接触这本书,才发现内容远比自己想象的要丰富得多。书的作者吴非老师在......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我捧起了《不跪着教书》这本书。为什么取名为“不跪着教书”呢?在我从教的这些日子里,有没有跪着呢?带着期待、怀疑、审视,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这本书,便放不下了,胸中涌起无限的温......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初识吴非缘于李镇西老师的博客,因为他常常在言语之间流露出对吴非的欣赏。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开始逐渐关注起他!都说,书如其人,我决定寻找他的著作。吴非一......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磁小 李紫薇人应该有一种忧患意识,对于教师更是重要。有了忧患意识,人才能保持头脑的清醒,清醒才能觉醒,觉醒的人多了,旧的体制才会被打破,新的法则才会应......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山门中学语文组郑增委 "语文教师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是跪着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按照年初的阅读计划,这个月我开始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