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东坡的突围》读后感1000字
《苏东坡的突围》读后感1000字
高平镇中心小学 燕文敏
路过一间教室,听到学生诵读《饮湖上初晴后雨》,加上最近阴雨连天,睹物思人,便想起此诗的作者苏轼。为显尊重,我还是叫他苏东坡吧,多一个字,我不觉麻烦。
余秋雨的散文如《遥远的绝响》、《历史的暗角》、《抱愧山西》、《一个王朝的背影》等我都看了好多遍。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苏东坡的突围》。
学生时代的语文课,每当学习苏东坡的诗词时,老师都说苏东坡是豪放派。豪放派嘛,给我的刻板影响是,肯定吃不愁,穿不愁,没有烦心的事儿,游山玩水,写写诗词,一副乐呵呵的样子。在没读《苏东坡的突围》以前,从不理解苏东坡的命运多舛,更不了解苏东坡在精神世界的壮举:自我突围。
苏东坡才华出众,在朝为官,因乌台诗案,被流放黄州。起因是苏东坡政见不同于新党,新党内别有用心的人,想给苏东坡扣帽子,说他写的诗词是反诗,还拿出曾经的诗词,断章取义,牵强附会,滋事说他造反,极尽诬陷之能事。后来苏东坡被抓了起来,参与诬陷的那些官员,轮番地严刑拷问他,最后苏东坡大概也觉得,虽然自己造反子虚乌有,但可能真得要被这些人折磨致死,还不如少受点皮肉之苦,基于这种想法,苏东坡稀里糊涂的被定了死罪。当时为官的人群中,除了诬陷苏东坡的新党,还有部分人搞投机,为了赢取政治资本,落井下石,向苏东坡泼脏水。而更多的人真正知道苏东坡并没有罪,为了自保,虽没有参与迫害,却都集体选择了沉默,其中有经常和苏东坡一起吟诗作赋的朋友。苏东坡当时的处境是极其危险的。好在极少数的有良知的人,还是敢于替苏东坡说话。皇帝其实也不相信苏东坡写的诗词,真有什么不妥,内心并不想杀他,但为迎合针对苏东坡的舆论导向,便于继续进行新政,才抓了苏东坡。最终皇帝改判苏东坡流放黄州。
苏东坡被贬黄州后,在群山恶水的蛮荒之地,写下了许多著名的篇章。其中就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流放后的生活,缺吃少穿,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困难。没有粮食,那就自己开荒耕地,没有蔬菜,那就自己建园种菜。望着荒芜人烟的黄州,起初最难忍的是孤独,因为孤独,他给以前的好朋友写信,向他们诉说苦楚,结果没有人回信给他,后来无望,也就不再写了。失望,孤独,困苦之中,他选择了享受孤独,逆流而上,耕地、种菜、烹饪、寻访古迹、礼佛……流放带来的消沉,被一种孤独之后的,焕发着新生命力的蓬勃所取代。
此时苏东坡是豪放派,洗净铅华的豪放,突围荆棘的豪放,彻悟的豪放。
上课钟声已响,我早已来到教室,学生集体朗诵:“这梅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窗外依然飘着雨,学生的朗读,很有带入感,我能不想到苏东坡吗?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我决定先从此刻开始,不抱怨:阴雨带给道路的泥泞。
第二篇:苏东坡突围读后感
苏东坡突围读后感(一)
说起苏轼,无论在书法上,绘画上,还是在诗词文坛上,均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时候,觉得他拥有和孔子一样的地位,又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在世界上,有三种对社会有益的影响的三种人,一种是名人,他在这个阶级里,属于最低层,其流传的时间与影响不是很大,但多方面仍基本可以接受:另一种认识伟人,流传时间与影响比名人更深一层,但这阶级的人,人正反两面人都很均匀。而苏东坡,也是这三种人之中,最高级阶级的人——贤人。所被当时接受的人微乎其微,但对后代的影响却是最大的,受到赞赏也是最高的,而作为当时的苏东坡过着连平民的生活都不如,受到了比任何人都残酷的刑罚,受到比任何人都大得冤屈,受到比任何人都多的嫉妒。连苏东坡的弟弟也说:“苏东坡所受的这一切,源于大的才华太高了。”是的,某事有好的开端,并不一定有好的结尾。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虽在生活条件艰苦的环境下,被受监时,但苏东坡仍甘愿在人民中为人民做贡献,尽自己所能,把知识传授给他们,使他们改良环境,改善生活,使他们过上好日子,这,也是苏东坡高贵情操,乐观,智慧,为别人着想,如促完美之人,却交上世俗之友。这也使苏东坡孤独一生,一无知己,也无知音。作为一代贤人,真不容易,同时,也为他们的经历感到悲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涛声依旧,时代虽已远去,但苏东坡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将永不离去。
作家余秋雨为我们展现了苏东坡的生命线。他高高在上,却又可亲、可爱;他被贬黄州,却又舍生忘己。我从中也明白了为什么文人那么衷爱于苏东坡,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所致吧。
正如他所言“高处不胜寒”。“乌台诗案”的飞来横祸砸向他,躲也躲不过,反而让那些无名小卒、人格扭曲之小人钻了空子。他被无数肮脏之手推进了监狱,“诟辱摧残”,差点葬送了性命。最终得以苟全性命、贬谪黄州。于斯,苏轼的一段与“黄州”休戚与共的人生拉开了序幕。
经历了生死折磨,看尽了人世炎凉,东坡开始在此思索,悔不该。“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自我的检讨,又怕因此连累亲友,重情重义的他便想“夜阑风静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苏轼《临江仙》)入黄州,生活困苦,却在这里又写下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这种洒脱、飘逸的豁达之大怀,“如积水空明”,随缘自适。
文末,余秋雨谈到了“成熟”,似乎是暗示黄州这块贫瘠之地,给了苏东坡成熟,让苏东坡看透了风尘,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
也就此明白了何为“苏东坡突围”,不仅指苟全性命于小人围攻、退而居山中归隐,更是指克服了心中的抑郁,思想性格与才华变得成熟了。
苏东坡突围读后感(二)
我特别喜欢余秋雨先生关于“成熟”的这段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苏东坡的人生,余秋雨的文字,留给我们的是不尽的感喟。
[简评]:昨天和一位编辑聊天,他问我“你最喜欢古今中外的哪位文人?”“苏东坡。”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他立即背出了《记承天寺夜游》。我笑曰,我刚教过这篇课文。对方惊喜道:“好啊!已经入中学教材了。的确是美文呐!”——苏东坡,就是具有这样的魅力。他是中国文人的通用符号,一点就着……
第一次接触《记承天寺夜游》,就被它深深感染了。那“积水空明”、秋潭月影的意境,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豁达与悲凉,被苏轼大气晓畅的文笔精妙地传达给了后人。于是,我们在他的文字里物我两忘,在他的思想里休戚与共。
终于要讲第四单元了,我迫不及待地把这篇课文前置,学生问为什么,我说,老师喜欢苏东坡,喜欢《记承天寺夜游》。花了一堂课的时间为他们深情朗读了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孩子们听得入了神,陶醉画满他们的脸上、感动写满他们的双眸。回家挥笔写下了他们的读后感作业。
这是他们有始以来写得最棒的读后感,因为他们动了情,“我手写我心”,涌现出了众多佳作,以上便是管中窥豹的一斑——语文本就是最有灵性的科目,只要你屏息去聆听,就会倾听到她的悦耳之音,只要你用心去感悟,就能体会到阅读升华之快感;这是我有始以来最惊喜的一次批阅,因为我本以为十四五岁的孩子未必能读懂此文、能读懂苏东坡,我不敢奢求,只愿能给他们闭塞的少年时代哪怕一点点的文化熏陶。但他们用文字告诉我,我错了。孩子们的想法震撼着我,感动着我,蒸馏着我。孟子说:“君子有三乐,其三——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乐乎。”为师以来,我从不知这种快乐为何物,直教君子生死相许?然而,这次批阅的体验终于告诉了我久违的谜底——以学生为知己,互相激撞出思想的花火。哪怕这种快乐只是戴着镣铐跳舞的茫茫教书匠日子中的一刹,我已为之沉醉。但愿长醉不愿醒。
苏东坡突围读后感(三)
说道《苏东坡突围》一文,毫无疑问,大家先是想到苏东坡,即苏轼本人啦!苏东坡乃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当时宋朝名声赫赫的大诗人。《苏东坡突围》写的是苏东坡的才学出众,惹来朝中和小人的妒忌而遭到战战克克的不幸,进而是坎坷的一生。在全文中,无不流露出作者对苏东坡遭奸人迫害而被贬至黄州的惋惜之情。最令我感触内心的是当时官场的腐败黑暗,嫉妒成风,如此阔大的朝廷竟容不下一个有才能的人,君主昏庸无能。面对众人对苏东坡的诽谤,宋神宗竟叫李定去查清事实真相,叫这个也有份诋毁苏东坡的人去调查苏东坡,不觉令人可笑,当这又是铁一般的事实,可笑之余有乏起对那些小人的痛恨之情。当苏东坡被抓,面对阵阵令人毛骨悚然的严刑,他尚且能暂时坚守自己的操洁,但古代的封建制度容不下他这份执着,面对永无止境的严刑拷打,苏东坡他倒下了,他的意志倒在那些含沙射影的笑声中,含着泪承认那些虚无飘渺的罪名,但他并不颓废,以诗歌来缓解自己的愁绪,将自己的忧与愁,寄托在这字字诛之的诗词上面。而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苏东坡已绝望地写给弟弟一首道别诗,但柳暗花明又一村,苏东坡平时的为人赢得许人的尊敬与爱戴,杭州的百姓站出来了,他平时的官友站出来的,连病得奄奄一息的太皇太后也站出来了,为这个不可多得的大文豪求情,为这个社会的发展前程求情。皇上终究抵不过众人的祈求,心一软,命人把苏东坡放了,但又没那么顺畅,不是会苏州,是被贬至黄州,远离生活数年的故土,来到这个陌生而荒僻之地,对苏东坡而言,又何曾比困狱之刑要好多少呢?
时光的脚步渐渐地挪移,苏东坡带着惆怅消逝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接着是接二连三的泣声,留下的,只有他那充满忧愁与无奈的诗词,镶嵌在人们脑海的深处。然而,读完这篇文章,我们又不得不反思现代的社会,贪官仍然放纵,鱼肉百姓。嫉妒的浪潮也难以避免,才华出众者往往还是遭小人迫害,得不偿失,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社会,有些事不可避免,正如像苏东坡那样的人,在他那个社会乃至现在,总有些东西不能很好地掌握在手中,应学会适当鄙弃。正如高尔基所说:“社会,我们只能适应它。”换个角度来谈,那就得归结到个人人生历程中来了,如果我们是当时困在狱中生不如死的苏东坡,或是被贬黄州过着行尸走肉生活的苏东坡,会不会毅然地选择死亡?还是苟全性命于乱世呢?
第三篇:《苏东坡突围》读后感
风景不转心境转
“乌台诗案”——这四个惊心动魄的字,就将名震九州、官居太守的苏东坡打入大牢,贬谪黄州。没有好友的安慰,只有友谊的脆弱;没有皇帝的挽留,只有被贬的敕令。苏东坡咽下了冤屈与苦楚,带着一身的孤独寂寞,到了黄州。
无知蔓延疾病。
在那个憎人富贵厌人贫的时代,不能放过别人的资源,不能缩小自己的版图,不能抵抗权力的诱惑,所以苏东坡便成了众矢之的。糟践、诬陷、围攻,事实被歪曲,是非被颠倒,这一位文化全才一路艰辛、一路坎坷、一路无奈,将子虚乌有如污水般泼向自己的罪名恨恨吞下。这虚名的团练副使,没有任何俸禄,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任所,对这样一个豪迈的文人,简直就是酷刑。可笑,悲哀。
社会容不下他,唯有靠自己在咀嚼寂寞中反思自己。于是到了黄州的苏东坡,没有消沉,没有失落,反而活得更通透。
一次苏东坡在途中遇雨,没带雨具,常人只有狼狈二字,雨声打在竹林上发出巨响,不是不寒心的。他却笑吟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莫听,是你可选择听,但声音只是外物,你的心可以决定听不到,境界不可谓不高。何妨,是一派优悠,反正被雨水淋湿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不如吟唱慢慢行。无法改变的事情,就让它自然存在吧。“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东坡的确悠然,手拿竹杖,脚穿草鞋,从头到脚尽湿,没有坐马,真是一步一生,比骑马还轻便,从负面自嘲中发掘出乐趣。“一蓑烟雨仍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面对人生风雨,他可真是我行我素,不畏坎坷,旷达超逸的胸襟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寒冷的春风吹醒酒意,身上莫名感到一股寒意,山头夕阳西下,给自己送来一点温暖。真是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走过了这样得人生险途,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苏东坡真的变得更成熟了。
成熟„„
雨可以不是雨,逆境中凭心境自乐,于是,晴天也不是晴天,万法无常之变已与他心境无关。
雨过天晴,佳句天成: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第四篇:苏东坡突围
黄州赤壁,一个不起眼的荒凉地方,却是成就苏东坡后期风格的重要里程碑。这样的一个转变是由乌台诗桉为楔子的,苏东坡确实有才,他的名望与成就是当代无人能敌的,他弟弟苏辙曾言:「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余秋雨也在文中提到了,他太完美、太出色,他的锋芒不用特别磨亮便显眼地太过刺眼了,这样的情况,不免引起同代文人与政敌的斜眼。苏东坡像一个被敌人围困在狭小空间的战士,忍受着精神与肉体的巨大痛苦进行突围,但同时困境磨炼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与山水对话,与古人交谈,向文学领域进军,成就了文学史上一代“大文豪”的美名,完成精神上的突围,同时也成就了余秋雨的这篇《苏东坡突围》。
《苏东坡突围》全贯整篇文章都围绕在“突围”二字。思想的突围,自我的突围。苏东坡受“乌台诗案”的影响被贬谪到黄州。他在黄州寄给友人的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并且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清廉从政。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这就是苏东坡突围的含义,而不是单纯指突破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的桎梏。而是指苏东坡在心理上,在文学艺术上的自我“突围”。
苏东坡走出“乌台诗案”阴霾。在黄州赤壁完成了中国文化史最伟大的转变之一,即从政治文人蜕变为纯粹文人。苏东坡“突围”的标志即是前后《赤壁赋》的诞生。苏东坡突围。突何围?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文化作品中一直有贬官文化成分,这成分挥之不去。于是,情由贬生,文由情显,景由文名。很多古迹遗存正因为这些迁客骚人的墨韵点染而名扬千古。譬如岳阳楼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浔阳江畔司马青衫湿的白居易......贬官文化还衍生另一种文化——隐士文化。人世之积极性被排挤和打击,士大夫们不由得渴望归隐,转而寄情于山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自然是一种无奈的超脱。贬官文化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政治情结,因此“人世不得而转念出世”是一种怪诞的逻辑,但苏东坡没有陷入其中,他成功地以坦荡、豪放与达观突围了。在《赤壁赋》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客人便是贬官文化的生动体现者,因为渺小,所以不犯天道,所以无为逍遥。而智慧的苏东坡却悟到了“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哲思。认为不必愁思前路,而应好好活在当下。对于贬谪,他已无愁与苦,即使流放海角天涯,也是“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坦荡和“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洒脱。
苏东坡突围,是一种双向思维,有如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一味地追求美,处处皆美,美即丑了。道家给了中华文化一种双向思维,让传统思想主流也能流淌一点鲜活的血液。这样相反相成地看待事物,才能保持事物独立的美。王国维先生曾论述词的境界大小在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无我”为上品,“无我之境”有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以花之态度现出人之怅惘,高妙至极。“无我”乃是我独立于事物牵缚之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达观中透着理性,从容里暗含敏锐。这才是突围之道,苏东坡深谙此道。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全文之旨在此晶现,同时,亦是我最喜爱的一段。对于成熟的阐述,作者给了多方面的切割研磨,就像砖石经过车工之后的亮彩。抽象,却又很实际。实际在作者给的抽象概念很明确,大致上可以类推得知;抽象在,这样的成熟有谁可以做到呢?苏东坡终究成为一个完人,在于他体现了这种近乎完美的生命情调。以此为前提,经典方能诞生。方能有无晴无雨的生命认识。
「到黄州的我是觉悟了的我,与以前的苏东坡是两个人。」这些经历改变了苏东坡的处世的态度,也改变了他作品的风格。来到黄州以后他所写作的内容不再是年轻时充斥着抱负心的政治暗喻,而是展现出一种苍凉孤寂,却又与大自然为朋,豁达的人生观。《定**》当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访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簑烟雨任平生。」在这里,他的心境已同大自然合而为一,而他所叙述的主旨,也转变成了宽广的人生忧患的展现。他的作品也逐渐回归纯朴原始,与大自然为伍。欧阳脩说:「文穷而后工」,这些惨痛的人生经历使苏东坡愈发地成熟,也使他的作品昇华成为一种更纯粹的文学。
气势如虹的《赤壁赋》,是苏子与客人的对话,也是苏东坡其自身悲观与乐观的交锋。从“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到“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实现了其人生态度的飞跃。自此,那个颓废、消沉、抑郁的苏东坡倒下了,一个乐观、洒脱、豪迈、豁达的苏东坡跃然于世。苏东坡以不屈的意志冲破了桎梏与囚笼、锁链与监牢的束缚,似雄鹰般坚毅顽强地飞向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晴空,也似那暴风雨中避过一次次风雷和怒涛侵袭的海燕,冲出乌云,划破云霄,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现实毕竟归于涩意,品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尽受了官场的炼狱洗礼,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习惯于淡泊和静定,在艰苦的中垦荒种地中,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当身边的繁华似潮水般退去,往昔的得意如梦一般消失得不留痕迹。只有眼前南国的山水,静默,静默,提醒着生活的继续。强烈的反差,巨大的转折,往往最能体现文化大师和“文化群小”的本质区别。烈火不会毁灭真金,而只会让它更加光彩夺目。清贫得不能再清贫的生活,寂寥得不能再寂寥的山水,和苏东坡本人以及他的遭际一起,用智者的沉默,把文化酵得愈醇愈浓。
寂寞让世人难耐,只有智慧之人,才能体味到这寂寞中的清纯和朴实;荣华惹世人追逐,只有高洁之人,才能看透这荣华背后的无奈与疲惫;灾变令世人痛苦,只有明达之人,才能领悟这灾变之外的永恒与淡然。智慧如苏东坡,高洁如苏东坡,明达如苏东坡,才能由挣扎而超脱,由突围而升华。
所以,生命是一江奔流不息的春水,它从最高处发源。有着勃勃的生气,蜿蜒曲折,但却永不停息。其实,我们只是宇宙大气中的一息,最终会落叶归根。生命中不会总是快乐的,时常会夹杂些痛苦,它们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痛苦也未尝不美丽。苏东坡的突围,也许是快乐最好的理由。伟人如是,常人亦如是。然而我之确信,在于生命中够多的云翳,终将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苏东坡之突围,不仅是生命对压迫的突围、文化对时代的突围,更是他的心灵对自我的突围。当潮流洗去了偏激,潮流才能成为主流。苏东坡之幸,幸在他及时地迈进了最高境界。他的锐气,已不再是小小的锋芒,而是蕴藏于厚重之中、洋溢于旷达之间的不竭内力;而正是这并不显山露水的内力,让苏东坡的文章如奔涌的热血,随着时代的脉搏,一波一波地,向后世涌进。参考文献
am00000.(2016年12月16日).山居笔记.检索来源: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item/%E5%B1%B1%E5%B1%85%E7%AC%94%E8%AE%B0
Riana.(2011年8月1日).《余秋雨:蘇東坡突圍》閱後心得.检索来源: 痞客帮: http://vampirewei.pixnet.net/blog/post/34598987-%E3%80%8A%E4%BD%99%E7%A7%8B%E9%9B%A8%EF%BC%9A%E8%98%87%E6%9D%B1%E5%9D%A1%E7%AA%81%E5%9C%8D%E3%80%8B%E9%96%B1%E5%BE%8C%E5%BF%83%E5%BE%97 太阳下的风.(2016年7月14日).苏东坡突围.检索来源: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item/%E8%8B%8F%E4%B8%9C%E5%9D%A1%E7%AA%81%E5%9B%B4 张筱星.(2015年10月15日).《苏东坡突围》读书笔记.检索来源: 第一文库网: http:// 曹慧琳.(2017, 3 12).读《苏东坡突围》有感.Retrieved from 第一文库网: http:// 林郁芳.(1995年8月10日).山居筆記-蘇東坡突圍.检索来源: 中学生网站: http:// 苏东坡:我们何以突围.(2017年3月12日).检索来源: 第一文库网: http:// 苏东坡突围.(2016).检索来源: 范文网: http:// 陳毓.(2013年1月11日).〈蘇東坡突圍〉─現實燃燒後的新我.检索来源: 痞客邦: http://leisurely770.pixnet.net/blog/post/215742713-%E3%80%88%E8%98%87%E6%9D%B1%E5%9D%A1%E7%AA%81%E5%9C%8D%E3%80%89%E2%94%80%E7%8F%BE%E5%AF%A6%E7%87%83%E7%87%92%E5%BE%8C%E7%9A%84%E6%96%B0%E6%88%91
第五篇:苏东坡突围读后感
正如,苏辙的那句话“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 他太出色、太响亮,使得那些品格低下的谏臣有了嫉妒的目标。苏轼然后就被你一拳我一脚的批评,贬损。在这些人中,那些既没有真本事,又没有良好品德的酸文人就成了急先锋。在当时的社会中,有名的文人都会是先被社会捧起很高,之后再被重重的摔下。被捧到多高,就会摔多重。在这种没有职业道德,又没有制度的当时,有名还未必是一件好事。这成了阻止他的第一条封锁线。
像舒坦、李定、李宜之这样的人,每一个都没有做人的基本道德,没有人情。舒坦,忘恩负义,在给皇帝的揭发信中,把举荐自己当官的恩人卸载了上边。李定,一直嫉妒苏东坡,而不知进步,没有理性地攻击苏东坡。李宜之,一个绿豆大小的官,他却来来“揭发”苏东坡,为的可能不是什么别的,而是为了给自己增重吧。沈括,他的朋友,还检举过苏轼与他离别时送给自己的诗。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这是第二条封锁线。
所有这些,在苏东坡身边形成了一道绵延无休止的包围圈。
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包围圈是无法突围出来的,而苏东坡却坚持了下来,完成了这个在我们看来无法实现的目标。他没有害怕,没有退缩。试图为自己辩护,细说那些根本就不存在的流言。乌台诗案是他明白了“亮剑精神”,就算是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也要死出个名堂。但是,他找不到可以慷慨赴死的理由。顿时,他仿佛是一个被命运玩弄的小丑,一个命运的奴隶。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
在这之后,他发现了做人应该低调,不能张扬。他通过自省,正确地剖析了自己,找到了自己突围的方向。他以坚持不懈,不畏强权,自强不息的精神化作动力,冲出了包围圈。他突出了重围,像凤凰涅槃一般,经过砺炼,他成熟了。最后的成熟,包含了多少的困苦和无奈,多少的诬蔑和陷害,多少的磨砺和艰难。
有时候,体验挫折磨难正如唐僧师徒的九九八十一难一般,正是人生成长的必须要走过的驿站。它是人生心灵的一次涅槃,是一次人生的一次蒸馏的体验。成熟并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