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战神粟裕》有感
读《战神粟裕》有感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是十大元帅指挥并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我读完《战神粟裕》后,我发现,其实,很多东西,并非我们所看到的。在十大元帅之中,有好几位不过都是当年粟裕指挥的大战役的一部分而已。
回顾本书让我从几个要点了解了粟裕:
1.红十军由于没有听从粟裕的建议,导致几万人在国民党围剿下覆灭。然而他提前带领800人的机关人员得以保存下来。在国民党与日军的重重包围之下生存并壮大起来。了不起。
2.在一次战斗中,子弹击中脑袋,然而由于时间紧迫,部队认为他已经死了情况下转移,他苏醒后,带伤再次找到部队。意志力何等顽强。
3.在苏中战役中,仅有三万部队,面对国民党20万的围剿部队,取得七战七捷,部队消耗很大的情况,部队人数达到4万人与陈毅部队会师。这是典型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大战役。
4.在与陈毅部队会师之后,指挥10万大军大量歼灭国民党军队。中央军委会建议南下,粟裕坚持在长江以北作战,三次上陈,最终说服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军委。这在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史上是非常少有的。且不说他的策略是否正确,他对自己判断的坚持,令人肃然起敬。
5.三让司令,这是怎么样的一种胸怀。十大元帅评选时,坚决不认元帅。这我想无需再说。
6.在从一线班长一路成长起来的指挥员到带病指挥大兵团大规模歼敌,一次歼敌数万,乃至数十万,而自身伤亡也是数万人,乃至数十万。这将承担何种压力。
7.他是真正的战神。
对我们生活乃至工作的启发:
1.在某一次战役中,连续与国民党作战半个月,兵困马乏,亟待休整,补充兵员。此时,独六师被国民党部门包围,装备差,缺少弹药情况下。独六师情绪很大,面临各种困难。粟裕此时有10万大军正在休整,只派了王标一人乔装前去救援。王标把粟裕交代的问题传达下去,并引导独六师主动获取补充,同时保存自己,迷惑敌人。不但保住了独六师,还在战略上为大部队休整赢得了时间。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胜利的根本不是部队的实力,而是头脑。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管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往往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以及竞争。如果你用正常的思维来看你可能已经死定了,但是如果你灵活一些,多了解对手的状况,我了解自身的优势,多找方法,少一点抱怨,或许你就可以脱颖而出。特别是对于销售人员来说,每天都像战斗一样工作,但是如果你多学习粟裕的思维方式,情怀,我们的业绩,我们的事业,怎么会有不成功之道理呢?
2.在我们投资生涯中,很多人可以轻松运作小资金,但是面对大资金的起起落落,便是慌乱,一塌糊涂。我们做投资决策的每个人其实,都是一个战场指挥员,我们的投资成绩,就是我们的战场成绩。你亏光,就是你牺牲了。你越做越好,那么你将会迎来成功。能有多大成功看你有多大的胸怀。我们若能学习粟裕的情怀,我们小资金可以做几万,大资金可以做千亿,一切了然于胸。
3.毛泽东称呼粟裕是伟大的骄傲。骄傲本身是贬义词,但是伟大这个词不是谁都可以承担的。被毛主席成为伟大的人有几个?伟大的骄傲我的意思是从内心从不惧怕自己的对手,对自己的对手充满足够的自信,这种自信就像骄傲一样。而这种自信再配合上一次次的奇迹,那么最后就是伟大的骄傲了。在我们的创业过程中,每一个创业者都具备不同的目标与梦想,但是有几个具备这种伟大的骄傲的精神。
4.功大而不贪功。我们很多人在工作中,刚刚做出一点点成绩,就开始讲条件,开始要功劳,其实,也许也许你有很大功劳,做出了卓越的成绩,但是你毕竟在团队中,团队的配合以及领导的支持也是非常必要。如果你自己贪功,必然降低自己的姿态,在未来的发展中,很难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这是典型的鼠目寸光的表现。很多同事在接受表彰的时候,首先是感谢领导,感谢身边的人的支持,这是非常好的。至少证明,你的成功没有忘记那些帮助过你的人。前一段时间,跟我的一个合伙人交流,他说,有个书法家给他写了四个字“舍得之道”仔细一看,四个字,两个字是错别字。舍字,中间的工字是不出头的,但是他出头了。得呢?右上角是一个日字,但是他写成了口子。仔细一想,他的意思是说:舍要多一点,得要少一点。如此做到了便得道了。我们的事业便可变的更好。
5.作为一个战争指挥员,最终自己的部队越来越多,他便是赢家,做为一个财富管理者,他的财富越来越多那也是赢家。不管你做股票,基金的,或者其他金融行业的从业者,往往自以为,只看到自己所熟悉的那一块,从而在自身的财富管理过程中,不能够越来越,其实,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失败者。从这个角度来讲,有何资格来指导更多的人进行财富管理呢?
2016 年 5 月 6 日 梁滨 于西安与诸位共勉
第二篇:读《战神韩信》有感
2014.2.25星期二天气:晴大赫
背与叛
——读《战神韩信》有感
帝王的背叛,重点其实并不是“叛”,而是“背”。那种表面上笑语盈盈,暗地里却擦亮屠刀,才是最可怕的。
——题记
魏生所著的这本历史小说《战神韩信》也许是对韩信这一生的最好的诠释。这部书以小说的形式讲述了韩信从知遇漂母到被吕后谋害于长乐宫中的事迹。读罢后,它让人不由得为韩信的一生所唏嘘。
本书的后记中作者留给我们大家共同思考的问题:韩信的悲剧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的确,正像作者所说的那样,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个结果。即便韩信像张良那样退隐山林,从此不问世事,我想刘邦也不会放过他。因为韩信与张良不同,张良只是个谋士,他不像韩信在前线打仗,威信极高,所以他能安全脱身也是因为帝王刘邦给他留了台阶,而韩信则不同。况且,在帝王眼中,功臣一定是有罪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帝国破,谋臣亡”是专制皇帝心中不变的一条准则,所以韩信自己也知道死是不可避免的。虽然汉朝官方修订的史书将韩信被杀的原因归为谋反,但如果真是这样,想必也不为过,因为这种背叛只是“不得不反”罢了。
刘邦虽说是大汉王朝的开国明君,但他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他夺了韩信的兵权,将韩信贬为楚王,伪游云梦诱捕韩信,最后贬为淮阴侯。韩信死后,大杀异姓王,将彭越的尸体剁成碎块、制成肉酱,无不看出他是一个心狠手辣之人。
究竟什么是“背”,什么是“叛”,什么是真正的“背叛”?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会遭受大大小小的背叛,但是大多数都是“叛”是重点,一刀两断,从此不相往来,而帝王的背叛却是像带着一层面具,表面上待臣子温和,暗地里却恨不得马上除之而后快。有谁能看透这层面具呢?
第三篇:名将风采-粟裕
《红色记忆》——名将风采之粟裕
简介
1907年8月10日出生于湖南怀化市会同县伏龙乡(今坪村镇)枫木树脚村,11岁时,由家乡的私塾日本的“振武学堂”上学,开始接思想。1924年3月,进入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常德)附小学习。1925年春,考上省立二师,与腾代远系同学。不久,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省立二师的进步校长被害,粟裕等进步学生被秘密转移到武昌。他被党组织安排到叶挺的24师教导大队,任班长。19岁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8月1日,他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后随朱德、陈毅转战闽赣粤湘边,开始了戎马生涯。
人民对粟裕的评价
粟裕智如张良(直接与国民党军决战于长江以北);才如韩信(孟良崮之战,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义如关羽(两辞司令,一让元帅,死后与先死的官兵同葬)“毛主席当家家家旺 粟司令打仗仗仗胜”---苏中民谣
“一生为民,两让司令,三次先遣,四渡长江,五虎战将,六次负伤,七战七捷,八省征尘,九死一生,十大战役,百战百胜,千将之首,万古流芳。”
领袖将帅评价粟裕
A:毛泽东表彰粟裕: 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
B:毛泽东说:我的这些战友中,就数粟裕最会打仗。——毛泽东(师哲《在毛主席身边》)
A:刘少奇这样评价粟裕:(粟裕领导的新四军第一师时)“在抗战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劳。在我全军以第一师部队作战最多,战果最大。
A:刘伯承说:粟裕同志智深勇沉,非常优秀,百战百胜,有古名将之风,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是中国的战略家。
B: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叶剑英在粟裕指挥莱芜战役结束后说:“证明了我军副司令员粟裕将军的战役指挥一贯保持其常胜记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孟良崮战役之后,更是兴奋地称赞:“老伙计,这个仗,你硬是越打越神了”,最终将粟裕列为中共五虎将之一,“我党二十多年来创造杰出军事家并不多。最近粟裕、陈赓等先后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与彭(德怀)、刘(伯承)、林(彪)并肩前进,这是我党与人民的伟大收获。”
A:曾成功领导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的大将林彪评价粟裕:粟裕尽打神仙仗。一般情况下,有了七成把握才打,只有五六成把握,风险太大,不能打,等到有了八九成把握,又会失去战机,无仗可打!而粟裕同志呢,长期远离中央,长期孤军作战,一般情况都是在敌人包围的态势下打的仗,不冒险就无法生存,养成了他敢于冒险的特点。如豫东战役,我看最多只有五成把握。拿这次淮海战役来说,没让杜聿明跑掉,就值得研究、探讨和借鉴。
对手对粟裕的评价
A:曾对粟裕作战特点做过专门研究的日本帝国时代的陆军上将冈村宁次评价粟裕:“此人打仗经常是破常规、出奇招,常常在你想不到的地方、想不到的时候狠狠地咬你一口,毫无规律可寻。”
B:有人问国民党军的高级将领张灵甫:“你认为当今军界谁能与你相比?”张灵甫坦诚以对:“粟裕。”
粟裕创造的五大战争奇迹
A:
(一)现代战争中的大兵团作战以战养战的奇迹
B:
(二)腹背受敌的歼灭战孟良崮战役,这次战役中一举全歼国民党精锐、被称为“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74师,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山东的重点进攻。
A:
(三)孤军深入的歼灭战豫东之战,这次战役是国共第二次战役的转折点,是一场与国民党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持久战,事关我军在中原军事全局的战争,他也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B:
(四)60万对80万的围歼战淮海战役。
A:
(五)投鼠忌器的攻城战上海战役,这是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对国民党重兵据守的上海发起的解放战役。
B:这五次重大战争奇迹,为粟裕的戎马生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位杰出的军事家指挥者,以及他超凡的战术策略,成为我国战争史上不可缺少的一份力量,许多学者也专门研究着他的军事思想
有趣的插曲
B:1948年4月鉴于外线战场形势,毛泽东在城南庄及时召开了重要的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除周恩来、任弼时外,还有朱德、陈毅、聂荣臻、李先念、张际春等同志,大家在一起共商军情大事。
A:4月28日,中央的军事会议开了10天后,突然接到了粟裕从华东发来的一封电报,要求中央军委重新考虑三个月前电令他率一、四、六三个纵队渡江南进的指示,建议三个纵队暂不过江,留在中原打一场大仗。
B:面对这样一封“抗命”来电,毛泽东感到很震惊,因为这封大胆的来电,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否定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组建解放军第一野战兵团渡江南进的命令。A:毛泽东立刻重新召集了周恩来、任弼时、朱德、陈毅、聂荣臻等人一起商讨此事。
A:在房间里,毛泽东大口大口地吸着烟,抬眼问陈毅:“陈老总,你是怎样看这个问题呀?”
B:陈毅不加思索地说:“粟裕将军的战役指挥,一贯保持其常胜记录,计谋愈出愈奇,仗愈打愈妙照我看,华东军事指挥主要靠他,我们党能有这样的人才,百把个就差不多了„„”
A:“我是说他的这封电报!”毛泽东对在座的人强调说,“三个月前,中央决定将华东野战军的一、四、六三个纵队调去黄河以北的濮阳地区休整,编成一个兵团,由粟裕担任司令员兼政委,渡江南进,开辟东南各省,继续发展战略进攻,吸引国民党军队回师江南,以便减轻刘邓大军在中原的压力,可粟裕他来电不去江南,要留在中原,你们都怎么认识呀?”
B:周恩来对粟裕的来电也深感震动,但他此时却沉住气冷静地说:“主席,先不要着急。我的意见是请粟裕立刻来河北,向主席当面汇报,讲清他的想法为好。”B:朱德也说:“可以叫他来一趟嘛!”
A:“那好!”毛泽东当机立断,“立刻发电报,今日是4月28日,请粟裕务必于5月5日以前赶到这里,向中央军委当面汇报。”
B:5月4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中央书记处的五大书记正在花山村的一间房子里开会,听见外面有人和警卫人员打招呼,毛泽东立刻放下手中的文件,惊喜地对大家说:“粟裕来了!”
A:在大家起身的同时,毛泽东已经迈开大步,跨过炭盆、迎到门外去了。快步走出院子去迎接下面来的将领,这在毛泽东还是第一次。
两人一见面,毛泽东首先发话说:“粟裕,我们在等你!”
B:毛泽东笑容满面地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何罪之有你提意见,又不是骂娘,我毛泽东虽算不上大肚弥勒佛,但容你粟裕三五条意见还是没问题的!走,进屋去细细谈么!”毛泽东说着,拍一拍粟裕的肩膀,做出了让粟裕进屋去的手势。A:这时,粟裕已经同毛泽东等人进屋坐下来,毛泽东说:“中央的决心如果是正确的,你粟裕就是有三头六臂也是干扰不了的;我们之所以重视你的建议,就是认为你的建议有一定的道理。你现在可以详细谈谈你的理由。”
B:粟裕侧目看一看周恩来和朱德,见两个人都对他点点头,鼓励他开诚布公地讲出自己的全部想法,便来了勇气。
B:粟裕认为,华野渡江南下,自然会给敌人造成相当大的威胁和牵制,但却未必能够达到吸引蒋介石部队南回的目的。相反,十万大军过江,势必会削弱解放军在中原战场上的力量,增加解放军在中原战场打歼灭战的困难,使解放军难以在短期内改变敌我双方的兵力对比,难以打掉敌人的优势,也难以在短期内进一步改善中原的战局。粟裕之所以提出暂不过江,主要是想集中兵力在江北打几个大仗。粟裕尽量歼敌于长江以北的建议,主要是基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的„„
B:粟裕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着。他说得很激昂,讲话内容严谨、逻辑性强,简洁而明了。
A:粟裕说完了,室内依然静静的,只有火盆中的木炭泛着红光。粟裕看看毛泽东,见毛泽东稍侧着身、仰着脸斜视着房屋的左上角,目光游移不定,夹在手中的烟头上留着长长的一截稍触即断的烟灰„„
A:粟裕心绪不安地等候着毛泽东说话,等候着毛泽东对自己的见解做出评判。
A:好像是过了很长的时间,其实时间并不长--毛泽东转身看一看门外即将西沉的红日,终于站起身来发话说:“今天就谈到这里吧!”
B:毛泽东并没有表态。粟裕也只好站起身来,望着毛泽东,希望能听到毛泽东的意见。
B:毛泽东似乎明白了粟裕的心思,又果断地继续说:“粟裕,今晚我请你吃辣子鸡,明天接着说。”
A:当天晚上,在粟裕酒足饭饱之后,聂荣臻受毛泽东的委托,为粟裕安排了由晋察冀文艺剧社演出的专场晚会;江青和韩桂馨带着李讷都去看了,粟裕也干脆放下心来,坐在那里心旷神怡地看起了文艺节目。
B:这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又坐在一起,通宵未眠,五大书记的中心议题就是粟裕今天下午的那一通发言。
A:经过一整夜的研究,第二天中央不仅完全接受了粟裕的建议,同时认为,要在黄淮地区排开战场、打一场大的战役,粟裕是指挥这场战役的最好人选。
B:这次会议上,毛主席改变了原来马上渡江的计划,听取了粟裕的意见,就有了后来扭转中原战局的豫东战役,孟良崮战役之后一周年,气吞山河的毛泽东在西柏坡向粟裕面授中原大战机宜时问粟裕:“去年,也是在这个宜人的5月,你们在山东打了一仗···”
A:“在孟良崮。”粟裕回答。
B:“战果如何?”
A:“全歼74师,击毙敌酋张灵甫。”
B:毛泽东含笑鼓掌:“你们那样果敢、迅猛地消灭了74师,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有两个人没想到,一个是···”
A:粟裕脱口而出:“蒋介石。他大喊,‘我的精锐之师遭此惨败,实在没想到’。”
B:毛泽东:“还有一个人呢?”
A:粟裕:“陈诚?”
B:毛泽东:“不足挂齿。”
A:粟裕:“何应钦?”
B:毛泽东:“何足道哉。”
A:粟裕:“白崇禧?”
B:毛泽东:“离题千里了。”
A:粟裕:“那么是谁呢?”
B:毛泽东:“第二个没想到的就是我毛泽东!”
A”在歼灭孟良崮战役中,我军统计敌军伤亡人数正准备回撤时,粟裕发现敌军实际死亡人数与其总人数差相差两千多人,粟裕凭经验判断,敌军有漏网之鱼,于是又果断率军追击,最终在一个小山坳里发现残余敌军并一举将其全部歼灭。这充分表现了粟裕作为一名军事指挥者,思考之细判断之准处事之果断,着实令人叹服。
头颅中的三块弹片
A:粟裕戎马一生,先后6次负伤。头部两次负伤,在武平战斗中,子弹从他右耳上侧头部颞骨穿过;在水南作战中,被炮弹炸伤头部。手臂两次负伤,在硝石与敌作战中,他左臂负重伤留下残疾;在浙西遂安向皖赣边的转战中,他右臂中弹,新中国成立后才取出子弹。除此之外,1929年攻占宁都时,他臀部负伤;1936年在云合开展游击战中,他脚踝负伤。
A:1984年2月5日他逝世后,家人从他火化的头颅骨灰中,竟发现了三块弹片。
B:2003年,军事科学院筹建院史馆,粟裕大将夫人楚青公开了这三块珍藏近20年的弹片。
授衔让帅
B:粟裕是战功赫赫的军事家、战略家。他在人民战争的大舞台上演出了许多摧枯拉朽、威武雄壮、气吞山河的话剧,如:他指挥的苏中战役(七战七捷)、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沙土集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上海战役以及他参与指挥的渡江战役、淮海战役等都是这些活剧的生动体现。把蒋介石以及国民党的许多高级将领打疼了、打怕了。可以说到了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地步,没有任何敌人可以阻挡粟裕发起的攻势而逃脱被歼灭的命运,为不少中外志士仁人所折服,所倾倒。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更是赞不绝口。
A: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同大家想法一样,是要给粟裕授元帅衔的。据毛泽东身边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中央在中南海颐年堂,讨论解放军高级将领军衔问题,毛、刘、周、朱等参加了会议。在讨论到粟裕军衔问题时,毛泽东不仅要给粟裕授元帅衔,而且给予了粟裕极高的评价。毛泽东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呀?”周恩来说:“可是粟裕已经请求辞帅呢?”毛泽东又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授衔时,我们军队中有些人,打仗时连命都不要了,现在为了肩上一颗星,硬是要争一争、闹一闹,有什么意思!”朱德笑了说:“肩上少一颗豆,脸上无光么!同时当兵,谁也没有少打,回到家中老婆也要说哩!”刘少奇说:“要做思想工作,党在军队中的思想工作,这时候决不可以放松。”毛泽东还说:“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竟三次辞帅,1945年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员,1948年让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现在又让元帅衔,比起那些要跳楼的人,强千百倍么!”周恩来也说:“粟裕二让司令一让元帅,人才难得,大将还是要当的。”毛泽东补充说:“而且是第一大将。我们先这样定下来,十大将十元帅。”
2]
第四篇:粟裕大将观后感
粟裕大将观后感
这部电视剧重点表现了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华东野战军司令粟裕将军在解放战争期间的一段纵横决荡,富有传奇色彩的战斗经历。
一九四六年春,国共两党内战一触即发,新四军华中军区司令员粟裕为了顾全大局,接受了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主任顾祝同的邀请,亲自率部下赴徐州参加军调会。然而,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对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国民党集中军力压向苏中,战役在苏中、苏北多地展开。在党中央、粟裕等将领的正确指挥下,苏中战役历时四十五天,共作战七次。华中野战军以三万兵力消灭敌人五万余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史上被称为七战七捷。为解两淮之危,粟裕指挥了惨烈的涟水阻击战。中央采纳了粟裕的建议,将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以便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大规模的歼灭战。陈毅担任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兼第二政委,谭震林同志任副政委,陈士榘同志任参谋长。
面对四路敌军,粟裕决定首战宿迁之敌。宿北战役,是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后发动的第一场大战役,歼灭国民党整编第六十九师两万一千余人。此间,为歼灭鲁南之敌,策应延安安全,敌我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小尖山之战。宿北战役之后,粟裕、陈毅酝酿着下面的战役。首先,为改变鲁南战局。粟裕决定先打敌人二十六师和快速纵队(坦克)。解放军采用将敌二十六师于其坦克部队分割开来,破坏坦克作战道路等手法,最终实现鲁南战役的胜利。充当疑兵作用的独立六师减员严重,粟裕派兵增援。独立六师最终完成牵制敌人的任务,并全身而退,为华东野战军的休整赢得了时间。国民党准备在鲁南地区组织规模空前的大会战。蒋介石点名陈诚到徐州居中调度,让他主持制定鲁南会战的方略。陈诚宣布稳扎稳打 齐头并进,兵分三路合击临沂。南线为欧震集团,北线为李仙洲集团,西线为王敬久集团,将此战役称之为压路机。粟裕、陈毅决定在南下先阻击中间这一条路,让另外两路敌人不能再同中间的这一路抱团,形成孤军突出的势态,死死地顶住中间这一路人的敌人。粟裕认为敌军三路一体齐头并进很难找到机会,如果这样下去北线的敌人很快就会压过来,将使我们腹背受敌被迫两面作战,要重新想办法改变作战计划。主力部队由南线向北线作战,能否成功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使我们战略企图不被敌人所察觉。敌军将领陈诚和王耀武对我军的战略企图判断发生分歧。粟裕则放弃临沂,麻痹敌人,并制造我军撤退西去的假象。坚决而彻底的隐真示假最终欺骗了蒋介石,王耀武的建议也未被采纳。我军全歼了敌七十七师。粟裕由于劳累过度病倒了,党中央发电报询问他的病情,并决定在粟裕身体没有恢复之前,华东部队暂时进行休整。
孟良崮战役胜利后,粟裕对我军渡江南进得战略方针向毛主席提出建议。在经过反复对全国政治形势和战争形势的分析、酝酿、讨论,中央军委决定接受粟裕同志的建议,暂不实行渡江南进的战略,集中全力经略中原,力争在中原创造战机,歼灭蒋介石主力。并任命粟裕为华东野战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建国后,粟裕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一九五五年粟裕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
虽然粟裕在抗日战争中没有什么大贡献,但他为建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消灭了大量国民党军有生力量,是出色的战略家、军事指挥家。他的成功与党的领导和人民的支持分不开,也与他善于把自己摆到合适的位置上分不开。他对自己很了解,对敌人也很了解。我们要学习他的大局观和正确的位置观。
第五篇:《战神拖拉》读后感
《战神拖拉》读后感
看完《战胜拖拉》这本书,虽然不清楚自己是否是一个拖拉者,但还是发现自己在高效率利用时间这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而且在这本书中学到很多改进的方法。
从小我就是个完美主义者,记得有次哥哥不小心弄坏了我心爱的钟表,我生气地夺过钟表直接砸向地板,摔得粉碎。我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深表赞同,什么事都追求至善至美。上大学前,单纯的我住在自己的安乐窝,被爸爸妈妈严严实地保护起来,天塌下来有家人撑着,所以我可以尽情地去追求我想要的完美,不受外界任何干扰,那时的生活过得很滋润、充实。可上大学之后,我完全被暴露在充满诱惑的外界中,一不小心迷失了方向,浪费青春和时间,消耗生命和精力,做不了完美主义者,我慢慢彻底滑向堕落的深渊。虽然头脑中任仍然保持着一份理智与清醒,但想要过上与以前一样满意的完美生活,确实太难,而我又不甘平庸,只能在痛苦中挣扎,很多时候都是在懊悔与自责中度过,休闲时也不能尽情地享受美好生活。正如书中所述:拒绝享受现实生活。生活就在当下,而我就是拖拉着不肯生活。本书交给我一个很重要的道理,一个理智的生活态度:接受现实,承认我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忘记过去的种种让人后悔的事,放下过去的种种辉煌,接受现在的自己。
《战神拖拉》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高效人士,要有以下几个心态:
把“我必须要做的”换成“我选择做的”,化被动为主动,要欣然的接受工作,把它看作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
把“我必须完成”换成“我什么时候开始”,有一句名言“万事开头难”说的太对了,不要想着你必须完成怎样艰难的任务,想想你啥时开始会跟有意义。
把“这个项目大且重要”换成“我能做一小部分”,注重于你能做的会带给你自信,使你能一步一步坚持下去。
把“我必须十全十美”换成“我是一个凡人”这样你就可以初步快速地完成一份并不完美的工作,也有改进的余地,不会使你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有要做得更好的眼里,也能很快促使你产生成就感。
把“我没时间玩”换成“我必须花时间玩”,无忧无虑的玩耍可以使你保持健康的身体,精力充沛的投入下一个任务中。
我也很欣赏本书提供的一些提高工作效率的建议和方法。
工作是为了享受生活,而不是为了产生烦恼。为了不让工作和学习成为我们烦恼的源泉,我们得为自己安排足够多的无忧休闲时间,放开去玩,抛开一切负担,这样才能拥有一个好身体好心情去精力充沛地认真工作。
要高质量地工作学习,每次高质量不间断地工作30分钟。联系自身,我是一个不会分配时间的人,喜欢长时间致力于一种工作,以前在家时,由于吃得有营养,睡得又好,心灵平静,没有杂念,长时间集中精力干同一件事,还是很有效率的,可是现在就不一样了,稍长时间的高效率工作就会让我感到头晕,坚持不下去,然后开小差,各种小动作。大学学习确实需要新的学习方法,每次高质量不间断的30分钟工作(一定要坚持30 分钟,不要在最后阶段放弃,养成良好的习惯很重要),每天不超过5小时,这种方法值得一试,让我们对所做的工作不产生厌烦感,保持着积极和热情。
另外,本书还提到一个很有创新的方法:逆向日程表,逆向日程表是以一个星期为单位的日程计划表,其中包括一些坚持要做的休闲活动,通过休息、餐饮、社交活动和游戏,把整个星期划分为若干可以实行控制的片段。它也是对高效不间断工作的记录。它对一位高效者提供可用于休闲活动的自由时间和实际工作时间的预先安排。他可以让我们清楚的看到,当我们减去吃饭、睡觉、休息、锻炼活动的时间后,所剩余的工作时间还有多少,也能让我们尽早开始我们的工作。
这本书真是在合适的时候帮到了我,很感激推荐这本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