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读《关于中国音乐美学史的若干问题》有感
我读《关于中国音乐美学史的若干问题》有感
原创: 美雅乐艺
蔡仲德先生对于中国音乐美学史的研究之深在音乐美学界是有口皆碑的。
在这篇文章中,他分为七大板块来论述关于中国音乐美学史的研究对象,分期与特征,音乐美学史的主要思潮与基本问题,古代与现代音乐美学思想体系的认识这几个问题。
这篇文章脉络清晰,条理有序。蔡先生对古代音乐史料是如数家珍,信手拈来。蔡先生系统的研究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并且总结出了古代音乐美学史的五大特征:
一,要求音乐受礼制约,成为“礼乐”.二,以“中和”——“淡和”为准则,以平和恬淡为美。
三,追求“天人合一”,追求人际关系,天人关系的统一。
四,多从哲学,伦理,政治出发论述音乐。
五,早熟而后期发展缓慢。
蔡先生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特别提出了李泽厚,刘纲纪主编的《中国美学史。绪论》(简称《绪论》)里面的相关思想,并且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蔡先生不同于《绪论》的看法有四点:
一,认为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是理重于情,善重于美。而不是理与情的统一,善与美的统一。
二,“天人合一”反映的是小农经济对自然的依赖而不是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对自然的改造征服)。
三,人与自然的统一更多的是人对自然的顺应与屈从,更多的是封建礼制对人的感性需求的抑制。封建礼教要求人必须克己复礼,否定乃至灭绝个体人格的独立性,使之成为死心塌地的奴才,只讲人的义务不讲人的权利。
四,道家是以“天”为本,“与道为一”强调无知无欲无情无为。儒家是以“礼”为本,以礼灭人,“克己复礼”是奴才的自由。因为儒家,墨家,道家无一例外都宣扬愚民政策,古代等级制度严格,因此不存在真正的和谐统一。
蔡先生对中国音乐美学史始终讨论的几个问题的研究如下
关于情与德(礼)的关系,古代是强调音乐与道德的关系,忽视音乐与情感的关系。
关于声与度的关系,古代是强调平和,不过分突出。当然也有如李贽这样的“叛逆者”觉得“淡则无味”主张音乐应该表情
关于欲与道的关系,荀子强调“以道制欲”,欲望受制于道德
关于悲与美的关系,古代是否定以悲为美
关于乐与政的关系,古代是“淫乐亡国”
关于古今,雅郑,是崇雅斥郑,是古非今,反对变革。当然也有冯梦龙“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之清流。
然而我不禁有些怀疑,果真如此么?这真的就是整个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么?为何我觉得那些“雅人”并不是广大的古代中国人呢?
就我所学中国民间音乐的见解来看,中国民间音乐向来是自由抒发心中之情的。像汉族民歌中的山歌,号子,高亢嘹亮,打破了“中和”的审美准则。古代民歌有许多表达感情浓烈的,()如《孟姜女哭长城》,民歌中许多调都是传唱多年的,并不是要“克制感情”.古代的吴歌多唱对爱情的渴望,西曲多唱离别之情,并不是要克制自己的感情,也并不是那么快乐。为何还在民间盛行?
依我看,民间歌曲就是注重欲望的抒发,声音的自由,歌唱悲苦生活,就是粗鄙不雅……也就是说,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应该是属于文人贵族统治者阶级的音乐美学历史。不是广大劳苦大众的。
依我看,可能存在以下几点情况导致了那种情况
1底层人民缺乏教育,普遍不识字,更不会谱曲,他们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来传承乐曲,难免粗糙不雅,却也摆脱了文人的“礼教束缚”.2底层人民属于被压榨的阶级,长久以来儒家道家各家的愚民政策使人民在历史中失声,失去了发言权。封建社会的迂腐统治使得绝大多数底层人民过着艰难的生活。以至于他们没有多少审美的趣味
3中国长久以来处于农业社会,小农经济使得人们更习惯呆在“一亩三分田”,不习惯改变与大刀阔斧的创新不愿意“冒险”,因此音乐也是比较“老实”,没有太大的突破。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道家的思想文化影响最深,他们都产生于先秦,贯穿两千多年,他们的音乐美学思想源头相同,不过儒家继承的是音乐与社会,礼的关系,重视音乐的政治教化作用被概括为“礼乐思想”.道家继承的是音乐与自然,“气”,“风”的关系,重视真,重视自然,被概括为“自然乐论”
不过关于佛教的音乐美学思想,文章里并没有涉及。
蔡先生通过对古代音乐美学史的研究与反思让他思考如何以史明鉴,更好的建立如今的中国音乐美学体系。
他觉得古代音乐美学思想
积极的一面是:
1美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2崇尚淳朴自然,反对华而不实。
3追求含蓄之美,注重意境创造。
消极的一面是:
1受礼制约,不顾音乐的特殊性,把音乐当做教化的工具,要求音乐为现实政治服务,为阶级斗争服务。
2一再批判形式主义,抑制艺术创新
3受“乐者,乐也”命题及“中和”——“淡和”准则影响,反对悲乐,视通俗音乐为靡靡之音,亡国之音。
4强调音乐的政治教育作用,轻视甚至忽视音乐的美感与娱乐作用。
如何正确认识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以建立现代音乐美学体系?
蔡先生得出这几点认识:
一,确立人的主体性原则,探求音乐自身规律的可贵思想。批判礼乐思想,以“中和”——“淡和”为准则,要音乐解放以反映人民心声。
二,解放人,要新“天人合一”即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有民主政治(人与人和谐统一),个体本位(个体与群体和谐统一)在三点基础上,才能实现人的真正自由,达到审美的理想境界。
四,正确对待东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东西方差异性不在民族性而在时代性。要学习西方经验,不仅是利用其方法,吸取其技巧。更应该要引进先进思想以建立全新的音乐美学。如青主所说“新体新用”让音乐成为“上界的语言”.最后,蔡先生对知识分子寄予厚望,他提出了这几个要求:
一,知识分子应该是有独立人格,自由意志的真正的人。
二,知识分子应该先行现代化,为人而文化,为文化而文化。
三,知识分子不应该被现实政治奴役,而要超越现实政治,有干预精神,要改善与推动政治的现代化,民主化。
四,知识分子要有主体创造精神。
总而言之,蔡先生的一番话是语重心长含义颇深的。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我们来说,这艰难而又意义深远的使命将使每一个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更加努力,为把目标实现。
愿音乐能真正成为“上界的语言”.愿中华民族有更多的人不仅脚踏实地还能仰望星空。愿中华民族的大多数人能够在生存之上,活出真美善。
第二篇:读教学方法问题有感
读《给教师的建议》
——有关教学方法问题有感
苏霍姆林斯基向我们总结了两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一类是使学生初次感知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另一类是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发展和深化的方法。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自然也在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摸索,但多数都是老师在给学生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效果显然不会很明显。但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中教学方法问题一文后,感触很深,对教学的目的和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观,总结如下:
一、适应新课程标准形成全新教学理念
要做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教学理念理应不断更新才能适应新课标下对教学的新要求。新的教学理念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新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事物的过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其主体性发挥得愈充分,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愈强,学习效果也就愈佳。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预习——展示——检测——评价”,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自学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历史学习方法技巧等,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艰苦朴素的意识等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提升,教学生会学习、会思考、会做人。同时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机会所发挥,都有所表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关注,让学生和老师在愉
快而轻松的过程中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所以,我认为,历史教师应努力激活学生对每一节课的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效率.因此,传统的“以讲为主,一讲到底”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些基本方法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我反思为什么这节课让我费尽了口舌,效果却难如人意,我的教学究竟缺失了什么?一是缺失了“人”。“人”既指学生,也指教师。于也就是说,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所拥有的主体地位基本上被剥夺,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也基本未显现。一节课,我几乎一讲到底,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只不过仅仅是知识的简单传递工具与机械接受容器而已。二是缺失了“情”,即情感。历史是有生命的,如果失去了情感也就失去了历史教育的生命性。但是,在传统的历史课堂里,我却以一种固定的模式来传授原本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以一种整齐划一的设定目标来约束原本个性鲜明的学生。于是,在这样的课堂里,当然不可能有生命的互动与智慧的碰撞.三是缺失了“魂”,即思想。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学生从历史之中“学会思想”,生成智慧,生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讲,我的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生成的这节课既忽视了学生,又缺乏情感和思想,只是机械灌输历史知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于是问题的生成就是自然的了。所以我认为提高课堂效率极为重要,下面是我自己的一些方法:
1、教会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抓住学习重点。
历史发展的线索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学历史教材的特点是范围广、头绪杂、内容多,牵扯到的年代、地点、人物事件太多,很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导学生在这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中理清发展线索,提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十分重要的。
2、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所以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是很重要的。在历史教学中,我常采用以下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效果良好。第一,分散记忆法。让学生把知识点分开学习,当时看一遍,一周后再复习一遍,一个月后再重复一次,记得就会比较牢固。第二,趣味记忆法。如歌谣记忆法。就是把历史知识浓缩概括成合辙押韵的歌谣便于朗诵记忆。《南京条约》的内容可编成歌谣:“割香港赔二一,开放广厦福宁海,协定关税真国耻。”这样就把“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四项内容缩成一首歌谣朗诵记忆。
3、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部分学生由于受传统偏见的影响,仍认为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学科,只需死记硬背即可,而不需理论的思考和理解,所以,他们缺乏学习历史的内驱动力。为此,教师应十分注意利用历史学科内容丰富、纵贯古今的特点,有目的、有
计划、有针对性地从历史知识本身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促进他们大胆地驰聘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发展他们的智力。
4、严格使用“预习——合作展示——检测——评价”四步来操作课堂。
预习部分是每节历史课的前提,我们传统课堂比较忽视这一环节,这恰恰是课堂效率不高的定时炸弹;而合作展示正是我们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核心所在;检测落实是一节历史课的灵魂,加入一放掉这一环节,则功亏一篑;而评价在于总结学生的参与度,特别重要,便于以后历史课的成功开展。
以上便是我对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的一些浅薄的看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在实践中继续摸索,一切为了课堂效率,一切为了学生,不足之处,望大家斧正!
衡山路学校 陈莉
第三篇:我读《童年》有感
我读《童年》
我在五年级读了一本书,书名是《童年》,我虽然不怎么爱读篇幅长的书籍,但是,高尔基写的《童年》这本长篇小说却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小说读完了,我为书中的主人公和作者的经历深深地感动,也带给了我深刻的思考!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阿廖沙,幼年丧父,由母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个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但已快濒临破产。而两个舅舅也是同样的粗暴、自私的市侩,甚至他们的儿女也沿袭着这样的风气。阿廖沙就在这样的家庭中饱受虐待:外祖父经常痛打外祖母及孩子们,阿廖沙也不例外。外祖父破产之后,阿廖沙被迫流落市井,开始了独立谋生的故事。
阿廖沙处在一个丑陋的社会中,他的心灵也可能被玷污。但幸好这世界也不完全是丑陋不堪的一面,身边还会有善良正直的人存在,他们给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并相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是属于光明的。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便是他的外祖母,她把甜蜜的心送到了阿廖沙的心窝中去了。外祖母总是用她的温存给予阿廖沙爱的种子,种子发芽了,长成了参天大树,有了羽翼的保护,阿廖沙的世界就不会再任凭风吹雨打了。外祖母抚慰了他心灵上的创伤,而真正教他做一个正直的人的是老长工格里戈里。还有那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小茨冈”也同样教会了阿廖沙如何面对生活的艰难,但他却被两个舅舅给害死了,然而我觉得与其说是被他们害死的,还不如说是被这个黑暗的社会所吞噬的。高尔基正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成功地再现了阿廖沙作为一代新人成长的艰难历程。
高尔基在作品的开头就写到:“有时连我自己也难于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辩驳、否认,因为在那‘一家子蠢货’的黑暗生活中,残酷的事情太多了。”但是,与此同时,高尔基又感慨地说:“她(外祖母)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我认为,正是他在这黑暗的社会中,被一种叫做光明的东西指引,坚持心中那个坚信一定会创造光明未来的梦想和信念,才有了光明的未来。
读完了这本书,我的感受颇深。首先,与高尔基的童年相比较之下,我深切-1-
地感受到了作者儿时的悲惨遭遇,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幸福的!在家里,父母宠爱着,关心着,保护着。在学校,有老师的教导和同学们的陪伴。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其次,在那么邪恶和污秽的社会中,他那颗光明和博爱的心没有动摇,没有被污染,是一些高尚的人的帮助,更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我认为,他成功的秘诀就是源于梦想,源于对梦想坚持的力量。正是这种坚持,他才取得了成功。他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都能坚持,我们又有什么不能坚持的呢?
一个人,从小就应该有梦想,每个人的梦想虽然可能或近或远,或大或小,但是,只要坚持向目标努力、前进,直到实现你的梦想,到达你的目标,就会使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梦想,那么我们大家就会创造出我们国家繁荣富强的大梦想。
高尔基,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成长中的我们学习的楷模!他书写的这本《童年》,让我明白了,有梦想,才会有希望,才会有美好的未来!在成长的路上,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只要努力去追求梦想,就会创造灿烂的明天!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为了梦想努力奋斗,我坚信,我们的国家明天一定会更美好!-2-
第四篇:我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从一个普通的工人,变成一名满腔赤诚、信念坚定的战士;从一个身有残疾的病人,变成一个顽强不屈、用笔来战斗的勇士。
是什么牵引着他,鼓动着他——一名从未停止过战斗的英雄,这种力量叫做毅力,这是一种韧劲,一种积累,一种在千锤百炼中渐渐诞生的毅力;这种力量叫做目标,这是一种人生价值观,一种全新的世界观,一种为人民服务,为解放事业而奋斗的目标;这种力量叫做信念,这是一种态度,一种境界,一种不甘沉沦、碌碌无为的信念……
应该怎样的活着才有意义?保尔柯察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了完美的回答。
在生活中,他屡遭挫折,在陷入绝境的时候,他也曾一度动摇绝望;在战场上,他屡次身负重伤,他也曾差一点儿就永远的站不起来了;在疾病缠身时,他也曾悔恨与惋惜……然而,他站了起来,他凭着他坚强的毅力、乐观的态度、百折不挠的精神、不甘沉沦的信念,勇敢地站了起来!他虽然无法逃避与改变他一生中所要承受的种种不幸与磨难,但是,他却在精神上彻彻底底地战胜了所有的厄运,尽管他最终仍躺在了轮椅上,并且永远地失去了光明,但他为他自己营造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在生命即将走向终点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全部经历,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并且也为世人留下了最光辉的一页!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挫折是块磨刀石。” 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在上面历练,但只有用你自身的力量去战胜一切,才能够走出挫折的黑暗,迎接光明,为人类,为社会做出贡献。
虽然,光阴荏苒,保尔所处的那个烽火年代已久远,而保尔精神仍被一代代地传承;虽然,我不能背起钢枪保卫祖国,也不能战斗在烈火熊熊的战场上,但我可以在保尔精神的激励下,树立起人生的目标,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向目标前进,前进!
第五篇:我读经典有感
我读经典有感
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相信的故事,也是一个蕴含着深刻道理、个人以启发的故事。它证明了,只要不抛弃、不放弃,世间没有做不成的事,一切皆有可能,人是可以超越极限的……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英国人不顾全家的反对坚决去航海,但在一次海难中流落荒岛,历尽艰险,坚持不懈,顽强的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终于获救的事。他在岛上有自己的王国、仆人,大批的食物等,这全是他辛勤耕耘的结果。在吗、在对孤独和寂寞的时候,有的人抱怨沮丧,灰心低头,甚至选择极端的自杀,但他却挺过了二十六年。他,就是鲁滨孙!
鲁滨孙是当之无愧的勇者,他在荒岛上一个人生活了那么多年,有过失落、悲伤、快乐、欣喜,但他全都挺过来了。这既显示出了他的乐观向上的精神和惊人的生存能力,更显示出了他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品质。鲁滨孙在稳定了心情之后,立即和大自然做起了抗争,他靠自己勤劳能干的双手和一些简陋的工具,克服无数困难,挖凿山洞,建造房屋,驯养动物,种植谷物,烧制器具,烘烤面包等,并且从不气馁,这是非常难得的。
大家还记得鲁滨孙得了疟疾的那一段日子吗?他一个人在家里,没有人照顾,这该死的疟疾却又把他折磨的死去活来,是多么痛苦啊。像我有一次发烧,烧到了39.3°,自己感觉天旋地转,非常难受,连睡都睡不着,后来还是妈妈带我去看了医生,又挂了两天的盐水,自己才好受多了。但鲁滨孙就大不相同了,他没有人照顾,甚至连最基本的药品和可以睡得踏实的床都没有,一脸病了十几天才好,还没人谈心来发泄苦闷,可见鲁滨孙是多么的可怜!但是,大家想过没有,鲁滨孙在病的日子里放弃过吗?不,他没有。他一直希望这病快点好,没有一点自暴自弃,这也是他勇者风范的一次体现。
鲁滨孙的勇者风范在他光辉的一生中不止体现对抗病魔的坚韧不拔上,更体现在他的博爱之上。那是在他上岛后的第二十六年,一群野人带着三个可怜的野人上了岛,先杀了其中的两个。最后一个逃了出来,被鲁滨孙救下并培育它,使他成了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显示出了他不抛弃的品质。我和他比就不行了,有时十分小气,就连同学向我借个东西都不肯给他,看来我确实应该多学学鲁滨孙的作风。
“不抛弃,不放弃。”希望大家记住这句话,它可以使我们不惧怕困难,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