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员工读《不抱怨的世界》有感
员工读《不抱怨的世界》有感
匡红香
这本书是由美国牧师威尔·鲍温编写的。主要介绍的就是一个不抱怨世界的一个励志活动。这个活动是这样的:
1.将一只手环戴在一只手腕上。
2.当你发现自己正在抱怨、讲闲话或批评时,就把手环移到另一只手上。
3.交替更换,直到养成连续21天不抱怨、不批评、不讲闲话的目标为止。
4.坚持下去,平均的成功时间是4~8个月。
这样总结起来看似很简单,但是想要做到就真的不容易了,大家可以设身处地的去想象下,每天工作和各个部门的人接触,每个人也有自己的工作职责,在所难免会有些小摩擦。所以这真的是件不容易的事。
在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对自己也做过试验,就是不抱怨。但是连半天都没坚持下来,因为每天整理资料已经很繁琐了,有的时候还有别的事情要做,心里就在想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事呢,当我说出口的时候才反应过来,不要对任何事情抱怨,记得刚开始的时候在一起的同事还说我再别装了,这个游戏里的手环就是精神抑制力的载体,能够自我掌握控制情绪,给自己一个警示,提示自己拒绝抱怨、拒绝负面情绪。
人为什么要抱怨?难道不知道“怨天尤人”是一种负面思考的一种表达方式。我想原因也许是:大家看到了生命中缺憾与不完美的一面。而事实是你想看到生命中美好的一面,你也一定能看到。关键在于你把眼光放在那里。
前几天我问过同事说:“来到特变有几年了”而他告诉我说有十年了。现在的年轻人都是换工作如换衣服,非常的频繁,所以当时我就很惊讶的问:“时间真长呀,怎么能够在一个公司呆这么久呢?”他说最主要是心态问题,心态摆正就好。诚如书中所言:“不抱怨的磁场,将引来更多平安喜乐”
人生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既然不能改变就去坦然接受吧。试着让自己也做一个不抱怨的人,就会发现生命的绚烂,世界的美好。
拒绝抱怨,努力工作
----读《不抱怨的世界》有感
薛晓彤
美国史上最著名的心理导师之一威尔-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
这是偶尔在《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中看到的,刚看到书名时很不解,我们生存的世界充满抱怨,但我们也讨厌抱怨。“不抱怨的世界”是什么,从来都离我们很遥远。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有时候,我们的抱怨不仅会针对人、也会针对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们的不满。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倾听我们的抱怨,我们会在脑海里抱怨给自己听。《不抱怨的世界》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运动,来的恰是时候,它正是我们从事银行服务行业最需要的。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这样一来,你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你的人生也会更加地美好、圆满。
之前我从没想过关于生活中的抱怨的问题,没有仔细思考或想过原因、过程,因为抱怨已成为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理所当然会出现的现象,没有人从不抱怨。鲍温认为,我们之所以会抱怨,就和我们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样:我们察觉到抱怨会带来好处。许多抱怨涉及了从他人身上诱发特定的人际互动反应,例如同情或认可。比如说,人们可能会抱怨自己的身体健康,却不是因为真的觉得生病,而是‘病人的角色’能让他们取得附带的好处,例如他人的同情,或是可以避开反感的事件。后来看完了才知道抱怨他人的原因之一,是要让自己在互相较之下,显得更为优秀。当我指出你的缺点时,就是在暗示我没有这样的缺点,所以我比你优秀。说得很有道理啊,抱怨的背后是自夸和吹牛,而没有安全感、质疑自己的重要性、不确定自我价值的人,才会吹牛和抱怨。我们自觉不配得到想要的东西,缺乏自我肯定,便藉由抱怨把自己想要的东西推开。在我们的抱怨中,我们也对世界传递出自己是受害者的讯息,而这么做,也将会为自己引来更多的加害者。
来到银行工作已经将近一年了,这段工作阅历确实让我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与人交往的时候也确实遇到了一些喜欢抱怨的人,弄得大家都没有工作情绪了,成天就是抱怨,毫无益处。也许大家都应该多看看这本书,尽量拒绝抱怨,因为拒绝抱怨,才能有健康的沟通,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从现在起,做一个积极的人,谈论自己想要的事物、而不是抱怨不要的东西。这样大家都想和你共事或为你工作,而你会缔造更高的成就、得到更多的收获,远胜过自己梦想所及。给它一点时间,同时仔细观察,这一切就会发生。
第二篇:员工读《不抱怨的世界》有感
员工读《不抱怨的世界》有感
员工读《不抱怨的世界》有感
匡红香
这本书是由美国牧师威尔·鲍温编写的。主要介绍的就是一个不抱怨世界的一个励志活动。这个活动是这样的:
1.将一只手环戴在一只手腕上。
2.当你发现自己正在抱怨、讲闲话或批评时,就把手环移到另一只手上。
3.交替更换,直到养成连续21天不抱怨、不批评、不讲闲话的目标为止。
4.坚持下去,平均的成功时间是4~8个月。
这样总结起来看似很简单,但是想要做到就真的不容易了,大家可以设身处地的去想象下,每天工作和各个部门的人接触,每个人也有自己的工作职责,在所难免会有些小摩擦。所以这真的是件不容易的事。
在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对自己也做过试验,就是不抱怨。但是连半天都没坚持下来,因为每天整理资料已经很繁琐了,有的时候还有别的事情要做,心里就在想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事呢,当我说出口的时候才反应过来,不要对任何事情抱怨,记得刚开始的时候在一起的同事还说我再别装了,这个游戏里的手环就是精神抑制力的载体,能够自我掌握控制情绪,给自己一个警示,提示自己拒绝抱怨、拒绝负面情绪。
人为什么要抱怨?难道不知道'怨天尤人'是一种负面思考的一种表达方式。我想原因也许是:大家看到了生命中缺憾与不完美的一面。而事实是你想看到生命中美好的一面,你也一定能看到。关键在于你把眼光放在那里。
前几天我问过同事说:'来到特变有几年了'而他告诉我说有十年了。现在的年轻人都是换工作如换衣服,非常的频繁,所以当时我就很惊讶的问:'时间真长呀,怎么能够在一个公司呆这么久呢?'他说最主要是心态问题,心态摆正就好。诚如书中所言:'不抱怨的磁场,将引来更多平安喜乐'
人生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既然不能改变就去坦然接受吧。试着让自己也做一个不抱怨的人,就会发现生命的绚烂,世界的美好。
拒绝抱怨,努力工作
----读《不抱怨的世界》有感
薛晓彤
美国史上最著名的心理导师之一威尔-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
这是偶尔在《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中看到的,刚看到书名时很不解,我们生存的世界充满抱怨,但我们也讨厌抱怨。'不抱怨的世界'是什么,从来都离我们很遥远。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有时候,我们的抱怨不仅会针对人、也会针对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们的不满。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倾听我们的抱怨,我们会在脑海里抱怨给自己听。《不抱怨的世界》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运动,来的恰是时候,它正是我们从事银行服务行业最需要的。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这样一来,你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你的人生也会更加地美好、圆满。
之前我从没想过关于生活中的抱怨的问题,没有仔细思考或想过原因、过程,因为抱怨已成为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理所当然会出现的现象,没有人从不抱怨。鲍温认为,我们之所以会抱怨,就和我们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样:我们察觉到抱怨会带来好处。许多抱怨涉及了从他人身上诱发特定的人际互动反应,例如同情或认可。比如说,人们可能会抱怨自己的身体健康,却不是因为真的觉得生病,而是‘病人的角色’能让他们取得附带的好处,例如他人的同情,或是可以避开反感的事件。后来看完了才知道抱怨他人的原因之一,是要让自己在互相较之下,显得更为优秀。当我指出你的缺点时,就是在暗示我没有这样的缺点,所以我比你优秀。说得很有道理啊,抱怨的背后是自夸和吹牛,而没有安全感、质疑自己的重要性、不确定自我价值的人,才会吹牛和抱怨。我们自觉不配得到想要的东西,缺乏自我肯定,便藉由抱怨把自己想要的东西推开。在我们的抱怨中,我们也对世界传递出自己是受害者的讯息,而这么做,也将会为自己引来更多的加害者。
来到银行工作已经将近一年了,这段工作阅历确实让我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与人交往的时候也确实遇到了一些喜欢抱怨的人,弄得大家都没有工作情绪了,成天就是抱怨,毫无益处。也许大家都应该多看看这本书,尽量拒绝抱怨,因为拒绝抱怨,才能有健康的沟通,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从现在起,做一个积极的人,谈论自己想要的事物、而不是抱怨不要的东西。这样大家都想和你共事或为你工作,而你会缔造更高的成就、得到更多的收获,远胜过自己梦想所及。给它一点时间,同时仔细观察,这一切就会发生。
第三篇:不抱怨的世界 有感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一本书,一种思想,一个行动,加入不抱怨的队伍。改变爱抱怨的自己,成就不抱怨的世界。
打开书的序幕,就象一股磁场把我吸引住,文中胡志 强的太太在受尽千辛万苦,不停地开刀与复健,饱受身体与精神双重挑战的一位女性,最有资格“抱怨”的人。可她却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坚强地选择“向前看”,诚如书中所说,“不抱怨的磁场,将引来更多平安喜事”,正因为她有了不抱怨的心态,让她走到哪里都有来自各方无限美好的祝福,也成就了她开朗豁达的性格和人生观。从她的身上,见证了“不抱怨”的正面影响与神奇力量。书看得越“深”,“不抱怨”的含义了解的更透彻。由此看来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可人为什么会抱怨?怨天尤人是一种负面的思考与具杀伤力的表达方式?是人们只看到了生活中缺憾与不完美的一面,当现实与理想有差距时,当事情背离自己的价值观时,抱怨便应运而生,这也是我们生活的常态,工作、家庭、学习、交通都是抱怨的对象,抱怨就象脚臭,它会传染,而习惯抱怨的人,就是在向自己的鞋子里倒水,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不抱怨的人,成为一个快乐的人,那就是凡事懂得知足、感恩、惜福。
“抱怨会让我们陷入一种负面的生活、工作态度中,常常在他人身上找缺点,包括最亲密的人。”的确如此,以前在平常工作中遇到挫折或遭受批评时首先跃入脑海的是由于别人的错误造成了今天的局面,而不是先从自身寻找根源。读此书后让人幡然醒悟的真言,为什么有的人会不快乐,为什么有的人会觉得其他人都对不住自己,这是因为,是在抱怨!是在把人生的不如意,小挫折,怪罪到别人的头上,是在一相情愿地认为并希望别人来为我的人生承担责任!!正如他们所讲不快乐过一天,快乐也是过一天,何不快快乐乐的过一天呢?
心理学家说:“改变想法就是改变世界。”当你开始有意识地避免抱怨的时候,你会在突然之间,发现自己可以接受现实,并开始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感恩的心态,尝试让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思考如何继续向着自己的目标奋进!“我们寻求的改变从来无需“外求”——它是发生于我们的内在。”
哲学家说过:“我们会成为自己想象、思考的东西。”而书中也写道“我们的话表明我们的想法,我们的想法又创造了我们的生活。每一刻,你都在用自己最关注的念头创造人生。”所以说改变行为就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当我们醒悟并开始改变自己的时候,我们又验证了“我们的行为的确会影响世界,因为它会影响我们周遭的人们,而且这种影响力会扩散开来。”“你的态度,也就是你内存思维的外在表现,决定了人们和你之间的关系。”因为,当你开始让自己变得不抱怨,快乐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周围的人也开始变得友好,你们之间重新开始建立信任!
书中讲到一位先生为了自己即将过世的太太寻找快乐,在自家周围树了一块“如果快乐你就按喇叭”的告示牌,每天几百万辆蕴含快乐的车辆从他家门口经过,这种快乐成了救治他太太的良药,她躺在房里,只要听到喇叭声,她就觉得很知足,知道自己不是孤单一人,她也享受着全世界的快乐。
生活给予我们挫折的同时,也赐予我们坚强,我们也就有了另一种阅历,对于热爱生活的人,看你有没有一颗知足的心,酸甜苦辣不是生活的追求,但它一定是生活的全部,试着用一颗知足的心来体会,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人生,拥有一颗知足的心,就没有了埋怨、嫉妒、愤愤不平。知足的人并非没有欲望,只是他们善于克制自己的欲望而已。
知足常乐做为一句俗语,耳熟能详,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的,而快乐的根本便是惜福,珍惜拥有的一切,心里手里全是满满的,便腾不出手或心来攫取更奢侈的东西了,也就不会为得不到而抱怨。
书中写道“你会为了最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感恩,就连以前觉得理所当然的事也不例外”“活出感恩的生命,而非抱怨的生命,就能发挥这种确保健康的力量”是的,对生活怀有一颗感恩之心的人,生命会时时得到滋润,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熬过去,喜欢抱怨的人,即使是福至将来也会变成祸。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智慧;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你应该自立;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
练了你的心志„„”这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一种智慧的生活态度,人人都怀有一颗如此感恩的心,那么人生一定会过得坚实而有信心!因为感恩,我们才拥有了一个多彩的社会。“不抱怨”行动只是一把钥匙而已,在我们忙碌的生活工作中,借助这钥匙,开启我们对生活的不抱怨,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让我们都拥有一个“纯净无暇”的世界——不抱怨的世界!
第四篇:读《不抱怨的世界》有感
紫手环的力量
——读《不抱怨的世界》有感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意识里只是觉得这本书会跟书店里琳琅满目的励志书一样,内容都会大同小异。但是看完整本书我才发现,这本书极富创意,它藉着许多故事与建议、提醒,循序渐进地分析、探索着我们内心深处真正的声音与渴望,它不仅打开了我的心结,而且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的一些坏习惯,我也加入到“不抱怨”的运动中来,享受紫手环带给我的改变。
这本书一开篇就写到了紫手环,紫手环象征着“不抱怨”,它的特殊使用方法是这样的:
1、开始将手环戴在一只手腕上。
2、当你发现自己正在抱怨、讲闲话或批评时,就把手环移到另一只手上,重新开始。
3、如果听到其他戴紫手环的人在抱怨,你可以指出他们应该把手环移到另一只手上;但如果要做这种事,你自己要先移动手环!因为你在抱怨他们抱怨。
4、坚持下去。可能要花好几个月,你才能达到连续二十一天不换手、不抱怨的目标。平均的成功时间是四-八个月。
为什么要提到紫手环?它跟不抱怨有什么联系?其实紫手环旨在起提醒、提示作用。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事情并没有糟糕到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表达哀伤、痛苦或不满,但是我们可能还是会听到抱怨的声音,抱怨就是毫不抵抗而自然出现的预设反应。书里作者说“抱怨就好比口臭,当它从别人的嘴里吐露时,我们就会注意到;但是从自己的口中发出时,我们却能充耳不闻。”而紫手环就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是处于消极状态还是积极状态。当我们历经这样反复的交替行动时,我们就会真正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语,注意自己的想法,反思自己的状态。而正是这个时候我们才能改变自己,选择积极的、开朗的、正面的生活。紫手环就能帮我们逮住自己的负面情绪,然后正确的释放它。
这本书还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形成抱怨的原因是什么;它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危害。不错,我们之所以抱怨,可能是希望抱怨能衍生出一些益处吧。比如,我们向他人抱怨工作的繁重,可能潜意识里就希望别人多做一些或者帮助自己分担一些;我们抱怨自己最近多么倒霉,可能是希望别人能给自己一些安慰和同情。但是抱怨不能解决任何现实问题,最终只能让我们深陷抱怨的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或者给我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恶劣的影响。我想,没有人愿意和整天抱怨的人生活、工作在一起,因为这样连自己的生活好像也看上去毫无希望。要想杜绝抱怨,只有勇于面对自己的困境,遇到矛盾的时候,及时地沟通,解决。这同样需要勇气。首先要有勇气承认自己是在抱怨,其次要有勇气去化解矛盾,改变处境,而不是一味地抱怨。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遇到值得抱怨的事情时,我们也许可以试着不去张口,而是首先理智的思考,然后再去马上行动,改变处境。我觉得书中一句话说得很对,“我们的想法创造我们的世界,我们的话语又表明了我们的想法。”在很多时候,也许就是我们抱怨的话语改变了我们的世界。我们原本可以轻松、积极、乐观、上进,却可能因为抱怨而变得痛苦、悲观、沉重、无所作为。
抱怨与不抱怨是可以转化的,我们应该将抱怨转化成行动的力量,而将事情向好的方面转化。该书的后半部有一段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爱的定义是什么?爱是无条件的接纳,并着眼于光明面。当我们决定接纳各种人事物,并从中发现其光明面时,我们会体验到越来越多的良善与美好。因为我们的关注,将使这样的期许在生活中实现。这就是“不抱怨”的神奇力量。
这本《不抱怨的世界》为我打开了消除抱怨的美好生活,那么从现在就开始改变吧,相信紫手环的力量,相信自己的力量,可以打败抱怨,让生活更快乐更多彩!
第五篇:读《不抱怨的世界》有感
读《不抱怨的世界》有感-远离抱怨是智者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今天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共同在这里共同分享《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的读后感,最近每天晚上都抽一点时间来看这本书。抱怨是失败的标签,愚者的陋习;不抱怨是幸福的秘诀,智者的美德;这些字眼清晰的印在这本书的封面上,每次看到,都会有一种想去翻阅的心情。比尔·盖茨曾经给过这本书很高的评价,没有人能拒绝这本书,除非你拒绝所有的书。然而我一边读着,一边实践着,也在改变着。。
感恩。是一种做人的态度,经常听人说:“这个世界值得抱怨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怎么感恩?”其实我们要善于换位思考,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把困难当做一种磨练,把挫折当做一种挑战。更应该每时每刻将感恩放在心上,就像费总经常说的,感恩心做人,责任心做事,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并非理所当然的,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领导的培养和关心、同事的帮助和家人的支持,带着感恩,我们的心胸会更加坦荡,工作会更有动力。
很多时候,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无时无刻的在抱怨,抱怨工资低,抱怨工作太累了,抱怨领导不体谅了等等,每天总是活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当中,这样的生活不但每天自己活得很累,更会影响了身边的同事、亲人等等,记得书中有一个例子,一位因为车祸而截肢的太太,在重大车祸过后,她经受了千辛万苦,不停地开刀与康复,饱受着身体和精神的挑战,她绝对是有资格“抱怨”的人:怨天、怨地、怨命运,怨撞击她的驾驶者等等,但是她没有!她恰恰相反每天都在祈祷感谢救助她的医生、护士,和每天照顾她的丈夫,她谢天谢地,感谢诸神,感恩自己可以欲火重生。
“不抱怨的态度是人生第一态度”这位太太做到了,她并没有将眼光只着于眼前的困境,而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到了未来,她感谢自己活着,在她漫长的生命中,眼前的困境只是沧海一粟而已。我相信自己也有很多机会改变,正如书中所说的“停止抱怨,你就已经在通往你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了”。
(《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中还提到一项“不抱怨”的活动,邀请每一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紫手环换到另外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
其实我们也可以将这项“紫手环”运动带入到我们现实的生活中来,可以将
紫手环换成橡皮筋或者手表戴在手腕上,当你发现自己正在抱怨、讲闲话或者批评时,就把橡皮筋或者手表移到另外一只手上,如此交替更换,直到养成连续21天不抱怨、不批评、不讲闲话的目标为止。如果你听到其他参与这项活动的人在抱怨的时候,你可以指出他们应该把手表或者橡皮筋换到另外一只手上:如果这么做,你先要移动你自己的手表或者橡皮筋,因为你在抱怨他的抱怨。坚持下去,保持21天连续不换手。
如果可以,我们从现在起也来参加这项“不抱怨”的运动,学习紫手环的使用方法。谈论自己想要的事物、而不是抱怨不要的东西。这样,大家都会想和你共事或为你工作,而你会缔造更高的成就、得到更多的收获,远胜过自己梦想所及。给它一点时间,同时仔细观察,这一切就会发生。)
书中不乏有很多典型的例子和很多至理名言,但我深深的记住了一句话:任何人和团队想要成功,就永远不要抱怨,因为抱怨不如改变,要有接纳批评的包容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行动力。生活中总有那么些人,即使经济困难、身患重症,依然笑脸满面,乐观生活;但也有一些人,即使家财万贯、身体健康,却总是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二者一对比,“不抱怨”的精神显得如此的重要,只有经常感恩、不抱怨,才能快乐的生活,拥有无憾的人生。
远离抱怨的世界,正视自己,为自己准确地定位。你会发现,在生活中演绎好自己的角色才是最美好的事情。
远离抱怨,改变自我,发现全新的自己。你会看到,每天都充满笑容的自己,从而明白抱怨之外的世界更美好。
远离抱怨的世界,接受现实。你会看到曾经忽视的风景,家人、朋友、社会,原来一切都是美好的,只因自己被抱怨的迷雾遮住了双眼。
远离抱怨的世界,学会感恩。你会感受到爱的涌动,温暖的气息遍布周围的世界,从而收获一道世间最美的风景。
远离抱怨的世界,善于放下。你会感到没有了烦恼,一时间,看透了得失,战胜了自己,才懂得原来放下也是一种快乐。
远离抱怨的世界,学会吃亏。你会体会到原来自己不是孤独的,才理解吃亏是福,吃亏是一种“快乐”的投资。
远离抱怨的世界,偶尔糊涂。你会感到“难得糊涂”的真谛,方懂得做人有时少一些计较,会多一份美丽。
远离抱怨的世界,学会包容。你会感到周围充满友善的目光,才会明白包容是金的道理。
远离抱怨的世界,我们才能给自己一个美丽的世界。